宫腹腔镜护理查房演示文稿
- 格式:ppt
- 大小:8.28 MB
- 文档页数:38
教学查房—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护理配合A: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进行一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护理查房。
重点掌握该类手术存在的护理问题,以及器械护士、巡回护士的护理配合。
通过查房使我们得以及时掌握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专科护理知识,使腹腔镜手术得以顺利开展。
参与此次查房人员有:护士长A,巡回护士B,洗手护士C,其余手术室老师。
下面请巡回护士汇报病历。
巡回护士B:患者,女,刘家平,23床,46岁,已婚主诉:痛经十余年,进行性加重三年现病史:患者与十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经期下腹痛,曾行b超检查发现子宫腺肌瘤,口服药物治疗可缓解,月经来潮后有轻微腹痛,可忍受,不影响日常生活,经量中,经期规律。
近三年来痛经明显且进行性加重,用药后无缓解,经量正常,伴腰骶部酸痛,无转移性腹痛及放射痛,多次在院外就诊效果不佳,因痛经影响日常生活,现来我院进一步治疗。
门诊以“子宫腺肌病”收入住院。
既往史:否认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心脏病史外伤及献血史。
一般状况: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查体合作。
体格检查:T:36.5℃ P:80次/分,R:19次/分,BP:100/70mmHg,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无水肿。
专科情况:外阴已婚型。
阴道畅,宫颈光滑,子宫增大,孕3月大小,质中,无压痛,双附件未及明显异常。
临床诊断:子宫腺肌病拟行手术方式: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双侧输卵管切除术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手术体位:截石位,双手收于身体两侧,建立气腹后头低足高位1.核对病人(两种及其以上的方式)2.查体:核对手术标识、重点查看受压皮肤、检查上下肢肢体关节活动度(肘关节、髋关节和膝关节)A:好的,掌握子宫的相关解剖知识,是我们配合精准手术的前提和基础,请B具体讲述一下子宫的局部解剖知识。
B:子宫位于骨盆腔中央,呈梨形,分底、体、颈三部分。
子宫正常的位置依赖于盆底肌的承托及周围韧带的牵拉和固定。
子宫韧带主要有:圆韧带、阔韧带、主韧带和骶韧带。
规则肿块,边界不清楚,触痛明显。
病变持续较久时,肿块机化变硬。
输卵管间质妊娠时,子宫大小与停经月份基本符合,但子宫不对称,一侧角部突出,破裂所致内出征象极为严重。
周文胜护士长:该患者于11-16、11-20查血HCG分别为13522、16315mIU/ml 那么对于异位妊娠病人,通常关于诊断的辅助检查有哪些?焦祖琴:1. HCG测定是目前早期诊断异位妊娠的重要方法。
2. 孕酮测定异位妊娠的血清P水平偏低,但在孕5~10周时相对稳定,单次测定即有较大的诊断价值,尽管正常和异常妊娠血清P水平存在交叉重叠,难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绝对临界值,但血清P水平低于10ng/m1(放免测定),常提示异常妊娠,其准确率在90%左右。
3. 超声诊断 B型超声检查对异位妊娠的诊断尤为常用,阴道B超检查较腹部B起程检查准确性更高。
4. 诊断性刮宫在不能排除异位妊娠时,可行诊断性刮宫术,获取子宫内膜进行病理检查。
但异位妊娠的子宫内膜变化并无特征性,可表现为蜕膜组织,高度分泌相伴有或不伴A–S反应,分泌相及增生相多种。
子宫内膜变化与患者有无阴道流血及阴道流血时间长短有关。
因而单靠诊断性刮宫对异位妊娠的诊断有很大的局限性。
5.后穹窿穿刺后宫窿穿刺辅助诊断异位妊娠被广泛采用,常可抽出血液放置后不凝固,其中有小凝血块。
若未抽出液体,也不能排除异位妊娠的诊断。
6.腹腔镜检查大多情况下,异位妊娠患者经病史、妇科检查、血β–HCG 测定,B超检查后即可对早期异位妊娠作出诊断,但对部分诊断比较困难的病例,在腹腔镜直视下进行检查,可及时明确诊断,并可同时手术治疗。
7.剖腹探查:病情比较复杂,或者腹腔镜检查手术无法解决的,可以视情况改为剖腹探查手术。
周文胜护士长:异位妊娠患者第二次同患此病的几率还是比较高的,那么,下面谁来说说异位妊娠如何预防?宋英莲:1.慢性盆腔炎、输卵管炎者慢性盆腔炎是最常见的干扰受精卵正常运行的因素,是宫外孕的常见和主要原因。
宫腔镜护理查房范文宫腔镜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微创手术,通过腹腔镜或阴道镜的引导下,通过小切口或器械进入宫腔,进行诊断、治疗、取材等操作。
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因此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手术操作的特殊性,术后对患者的护理要求也相对较高。
1.术后疼痛控制:宫腔镜手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腹部或盆腔疼痛,因此需要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并给予相应的镇痛治疗。
护士应及时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疼痛部位,根据医嘱给予镇痛药物,并关注患者的不良反应。
2.伤口护理:宫腔镜手术后,患者可能有腹部切口或阴道手术口,护士需对伤口进行观察和护理。
应注意伤口的愈合情况、渗液情况以及是否有红肿、出血等异常情况。
护士在更换敷料时需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感染和交叉感染。
3.术后出血:宫腔镜手术后有时会出现术后出血的情况,护士应及时观察患者的阴道出血情况,注意出血量的多少、颜色的变化等,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同时要鼓励患者多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以减少出血的可能性。
4.生命体征观察:术后24小时内是患者手术恢复的关键时期,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的监测,以及体温的测量。
对于有异常情况的患者,应及时采取措施,如给予氧气、调整体位等。
5.护理宣教:宫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需要合理休息和饮食,护士应对患者进行相关宣教。
说明患者的饮食限制、禁忌事项,以及术后活动的注意事项等。
同时,要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疼痛感受、恢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相应的心理支持和鼓励。
除了以上常规的护理措施外,宫腔镜护理查房还应注意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如术后并发症、术后感染、尿潴留等。
护士应及时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与医生沟通,协助医生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总之,宫腔镜护理查房是宫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护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患者的全面观察和综合护理,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加速恢复过程,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护士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以便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