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术后护理查房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2
剖宫产护理业务查房剖宫产术后护理是对剖宫产妇进行的一系列护理措施,目的是保护产妇的生命安全和促进康复。
剖宫产术后护理的重点包括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观察伤口愈合情况、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帮助产妇恢复体力和情绪等。
下面是我在剖宫产护理业务查房时常采取的一些措施。
首先,在查房前要核对好病历资料,了解产妇的基本情况,包括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等。
同时对整个病房的环境进行检查,确保产妇的安全和舒适。
在进入产妇病房后,首先要进行一次全面的观察。
包括观察妇女的面色、精神状态、呼吸、脉搏、体温、血压、心音等,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
同时,还要仔细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如是否有红肿、渗液、裂开等异常情况。
其次,要进行产妇的个人护理,包括协助产妇进行生殖器官的清洁,帮助产妇进行大小便的排泄,确保排尿和排便顺利。
此外,还要给予产妇适当的营养饮食,增加产妇的营养摄入,促进康复。
同时,还要嘱咐产妇尽量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预防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在护理过程中,还要主动询问产妇的疼痛程度,并及时给予镇痛药物,控制产妇的疼痛感。
在这个过程中,要与产妇进行有效的沟通,及时了解产妇的需求和意见。
同时,要密切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体温和心率。
如果发现有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如及时通知医生,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在剖宫产术后,还要对产妇进行尽早的下床活动,适当进行呼吸锻炼和肢体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的形成。
同时,还要加强产妇的心理护理工作,帮助她们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积极面对手术后的恢复过程。
此外,在查房过程中还要进行产妇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相关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综上所述,剖宫产术后护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护士具备良好的护理技巧和敏锐的观察力。
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和细致入微的护理工作,可以帮助产妇尽早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剖宫产术后护理查房指南
概述
剖宫产术是一种常见的分娩方式,需要术后恢复和护理。
本指南旨在提供剖宫产术后护理查房的指引,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顺利康复。
术后第一天查房
1. 观察伤口:检查剖宫产切口是否干燥、清洁。
如有红肿、渗液或异常出血,应及时通知医生。
2. 监测体温:量体温,注意是否有发热的迹象。
3. 检查会阴:检查会阴部的伤口或缝线,确保无异常。
4. 观察尿量:注意排尿情况,如有尿潴留的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
5. 观察乳房:观察乳房是否有胀痛、红肿的情况,提醒母亲进行早期乳汁排出。
术后第三天查房
1. 检查切口:继续观察剖宫产切口,确保没有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2. 定期更换敷料: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更换切口敷料,保持
清洁和干燥。
3. 观察出血情况:观察流血情况,确保无异常出血。
4. 检查会阴康复情况:观察会阴部的恢复情况,如有异常疼痛、红肿等,应及时通知医生。
5. 咨询乳房护理:向产妇提供乳房护理指导,包括正确吸奶和
按摩等。
术后出院前查房
1. 检查伤口愈合情况:确保剖宫产切口已经愈合,并且没有感染。
2. 测量血压和心率:进行常规生命体征检查,确保患者身体状
况稳定。
3. 询问排尿情况:确认患者正常排尿,没有尿潴留的迹象。
4. 回答产妇疑问:回答产妇关于产后护理的问题,并提供必要
的建议和指导。
> 注意:以上指南仅供参考,具体护理查房内容可根据实际情
况和医生建议进行调整。
剖宫产的术后护理查房审批稿一、引言剖宫产是一种常见的产科手术,对产妇和新生儿来说,术后护理至关重要。
及时而有效的护理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产妇的康复。
因此,为了规范剖宫产术后护理的质量,提高护理水平,制定本查房审批稿。
二、查房时机和频率1.查房时机:产妇术后2小时内进行首次查房,然后每4小时查房一次,直至康复出院。
2.查房频率:每天至少查房4次,分别为早、午、晚和夜间查房。
三、查房内容1.术后伤口:检查伤口是否干燥、无渗出、无红肿、无明显感染迹象。
观察伤口边缘的愈合情况,如有开裂、感染等情况及时处理。
2.血压和心率:测量产妇的血压和心率,观察是否有异常情况,如高血压、心率过快等,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3.体温:每日至少测量体温两次,观察是否有发热情况,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4.乳房:观察乳房是否有胀痛、红肿、硬块等情况,指导产妇正确哺乳姿势并进行按摩,避免乳腺炎的发生。
5.排尿情况:观察产妇的排尿情况,尤其是产后24小时内,督促她排尿。
如有尿潴留或尿失禁等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6.大便情况:观察产妇的大便情况,鼓励产妇早期进食高纤维食物,避免便秘的发生。
如有便秘情况,可给予轻泻剂。
7.疼痛评估:询问产妇的疼痛程度,采用疼痛评估工具进行评估并记录,必要时给予镇痛药物。
8.活动能力:观察产妇的活动能力,鼓励产妇尽早起床活动,逐渐增加活动的时间和幅度,促进恶露的排出,避免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9.恶露情况:观察恶露的颜色、量是否正常,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10.心理状况:观察产妇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如情绪波动较大、焦虑、抑郁等情况,及时进行干预。
四、查房记录每次查房时将产妇的情况详细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并及时报告主治医生,确保护理信息的准确传递。
五、其他事项1.安全措施:加强产妇的安全意识,规范操作流程,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2.教育指导:向产妇提供有关产后护理、哺乳、避免感染等方面的教育指导,并提供书面材料让其内化于心。
产科实习护士教学查房
时间:2014年10月21日
地点: 产科办公室
查房内容: G2P0孕38+1周,臀位
查房病人: 15床邓倩
主持老师:陈老师
参加学生:石瑶董娜娜、陈静
陈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下午我们产科实习同学进行教学查房,查房病人是15床邓倩先请石瑶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简要病史。
石瑶同学:产妇邓倩,女性,27岁,已婚,常州人,因“停经38+1W,产检发现臀位”于2014-10-17入院。
行正规产检无异常,2013年孕1月自然流产一次。
产妇于2014-10-20在
连硬麻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托足娩出一女婴,重3450g,评分10-10,术
中出血不多,约100ml。
术后常规给予抗炎、促宫缩等治疗,今术后第一天,生
命体征平稳,宫底脐下一指,恶露正常。
入院时体检:T 37.0℃,Bp 110/76mmHg,P 80bpm,R 19次/分,身高160cm,体重65kg。
B超:宫内单胎臀位(LSA),双顶径91cm,腹周径363,股骨长66mm,羊水深52mm,胎盘附着于子宫前壁,Ⅲ-级,S/D2.10,胎儿颈部见U形压迹,胎心140次/分。
2014-09-29我院B族链球菌(+)。
心电图:正常
陈老师带着学生到床边对病人进行护理评估。
陈老师:请石瑶同学根据病史和评估资料列出这个病人目前的主要护理问题以及帮助病人解决问题的主要护理措施。
石瑶同学:主要有3个护理问题
护理诊断:疼痛-----与手术切口及宫缩痛有关
护理目标:产妇能掌握2-3项减轻疼痛的方法,疼痛能及时得到缓解。
循证原因:手术造成的组织损伤,不仅仅局限于皮肤,肌肉、内脏器官都会受累,术后疼痛的来源,包括体神经和内脏神经的双重激动。
是由于神经系统地损伤、刺激造成
的疼痛感觉,其根本原因还是肌肉、肌腱的损伤对神经系统地刺激造成的异常感
觉。
也是与个体差异有关系的。
护理措施:1、适当抬高床头,半卧位以减轻腹部伤口张力,缓解伤口疼痛,同时有利于恶露的排出。
2、保持病室环境安静整洁,认真聆听病人主诉,告知家属经常鼓励她并给予精
神支持和安慰。
3、指导产妇通过听音乐、给宝宝喂奶等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减轻疼痛。
4、进行各种检查或护理前先将目的程序告诉产妇,操作动作应熟练轻柔,避免
粗暴。
5、加强巡视病人,注意评估疼痛部位、程度,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止痛药,观察
用药效果。
护理诊断:有感染的危险------与手术及留置导尿管有关。
护理目标:患者住院期间无感染症状或若有感染症状及体征能及时发现并处理。
循证原因:1、妊娠期易发生菌血症,如泌尿生殖道感染。
2、术后留置导尿管护理不当易发生尿路感染。
护理措施:1、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定时开窗通风。
保持床单元、患者衣裤清洁卫生,出汗多的应勤更换。
2、每天给患者做两次会阴擦洗(呋喃西林消毒液),嘱病人多喝水以冲洗尿道并
注意会阴部卫生。
3、监测生命体征和血象,若发现感染征兆立即汇报医生。
4、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护理诊断:自理能力下降与术后卧床有关
护理目标:病人卧床期间,基本生活能够得到满足
循证原因:通过直接评估孕产妇的自理要求,使产科护理内容更系统、更明确、更具体,通过帮助服务对象识别自理缺陷来提高其自理能力,实现持续自理,让其主动积极地
参与自我照护
护理措施:1.加强巡视,每15-30分钟一次,及时发现病人需要。
2.将呼叫器及生活用品置于病人伸手可及处。
3.协助病人侧卧位进食,提供喝水或汤的吸管,及时倾倒剩菜。
4.协助病人洗漱,如协助病人洗脸,手和脚,刷牙,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平
整,舒适。
陈老师:下面请同学们讨论补充
董同学:护理诊断有感染的危险,其护理措施要量化,如多饮水,应具体到每日饮水量2000ml 以上,另补充加强营养,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以提高机体抵抗能力。
陈老师回答:是的,我们制定的护理措施要具体客观,切实可行。
陈同学:通过评估病人我发现该产妇有一个护理问题是缺乏母乳喂养相关知识,我们应给与母乳喂养知识的宣教及哺乳挤乳技能的指导。
陈老师总结:今天我们护理查房的是一个剖腹产术后的病人,虽然这个病案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通过此次护理查房同学们掌握了一定的沟通技巧,也能发现问题并制定
有效的护理措施,非常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