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
68
69
70
治疗
治疗原发病、控制诱发因素 ➢急性房颤
特点:初次房颤且在24~48小时内,通常自 行终止;症状显著者迅速给予治疗。
71
急性房颤
治疗: ➢ 最初目标-减慢心室率,心衰与预激综合征时有
禁忌 (静注洋地黄,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 ➢ 心率:安静时60~80次/分,轻微运动<100次/分
31
7.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主要特征: 窦性心动过缓; 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反复发作
时称为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
32
SSS心电图特点
持续而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0次 /分,并非药物引起; 窦性停搏和(或)窦房传导阻滞; 窦房传导阻滞与房室传导阻滞同时存在 -双结病变;
33
SSS心电图特点
57
3.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AF)
临床表现
不稳定倾向:可恢复窦律或转为房颤;持 续数月或数年;
颈动脉窦按摩心室率突然成比例减慢,停 止按摩恢复原先 心率;
运动使心室率成倍增加;
58
心房扑动心电图特点:
1. P波消失、代以形态、间距及振幅绝对规则 大 锯齿状的扑动波(F波);
2. F波间无等电位线,频率250~300次/分; 3. F波以固定房室比例(2:1或4:1)下传,心室 律多规则;有时房室传导比例不恒定,引起心室律 不规则; 4. QRS波群形态正常。
则最终可发展为房颤。
54
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
➢治疗: ① 治疗原发病; ② 停用加快心率药物; ③ 维拉帕米与胺碘酮可能有效; ④ 补钾、补镁可抑制心动过速发作。
55
56
3.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