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图中Metal专题——线宽选择三
- 格式:pdf
- 大小:56.80 KB
- 文档页数:1
学会使用CAD中的线型和线宽设置在使用CAD软件进行绘图时,线型和线宽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正确设置线型和线宽可以使绘图更加清晰、准确,能够有效传达设计意图。
本文将介绍如何在CAD中使用线型和线宽设置,帮助读者更好地运用CAD软件。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线型的设置方法。
在CAD中,有许多预设的线型可供选择,如实线、虚线、点线等。
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线型,并将其应用于绘图中的不同元素。
要设置线型,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打开CAD软件并创建新的绘图文件。
2. 在命令行中输入“LTSCALE”,按下Enter键。
这个命令可以设置线型的全局比例因子,影响绘图中所有线型的比例。
3.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所需的线型比例因子值,如0.5。
这表示线型将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大小。
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然后点击确定。
接下来,我们将学习如何设置线宽。
线宽指绘图中线条的粗细程度,不同线宽可以用于绘制不同类型的线条,如轮廓线、标注线等。
在CAD中,可以设置的线宽通常有几种选项,如细、中、粗等。
要设置线宽,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在CAD软件中创建新的绘图文件。
中线宽的显示方式。
3.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所需的线宽选项,如0.1mm、0.25mm 等。
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然后点击确定。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轻松地设置CAD中线型和线宽,使得绘图更为准确、清晰。
但需要注意的是,线型和线宽的设置仅对当前绘图文件有效,如果需要在其他绘图文件中应用相同的设置,需要进行相应的设置复制或将设置应用于模板文件。
除了默认的线型和线宽,CAD还允许用户自定义线型和线宽,以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要自定义线型,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在CAD软件中创建新的绘图文件。
2. 在命令行中输入“LINETYPE”,按下Enter键。
这个命令可以打开线型管理器。
3. 在线型管理器窗口中,点击“新建”按钮,输入自定义线型的名称。
4. 在线型定义窗口中,按照需要绘制线型的形状,使用直线、虚线等工具进行绘制。
al的特征线宽-回复AL的特征线宽是指铝材料中的特征线尺寸。
铝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具有轻盈、耐腐蚀和导电性良好等特点,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其特征线宽度的大小对于铝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接下来,我们将一步一步回答关于AL的特征线宽的问题。
1. 什么是特征线宽?特征线宽是指材料中的特征线尺寸,即特定形状、尺寸或结构的线条的宽度。
对于铝材料来说,特征线宽是指铝材料中某个特定线条的宽度。
这个宽度可以通过在该线条上的两个端点之间测量直线距离来确定。
2. 为什么特征线宽重要?特征线宽的大小直接影响材料的性能和应用。
较宽的特征线线宽可以增加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但会降低材料的导热性能。
较窄的特征线线宽可以增强材料的导热性能,但可能会降低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
因此,了解材料的特征线宽以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对于正确选择和使用铝材料至关重要。
3. 如何测量特征线宽?测量特征线宽的方法通常是使用光学显微镜或扫描电子显微镜等高分辨率显微镜。
首先,将铝材料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并将目标特征线与显微镜中的标度进行比较。
然后,使用显微镜的图像测量软件或显微镜上的标度来测量特征线的宽度。
4. 特征线宽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特征线宽的大小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材料的组成和纯度、制备方法、加工工艺以及环境条件等。
不同的制备方法和加工工艺可以产生不同大小的特征线宽。
此外,环境条件,如温度和湿度等,也可能对特征线宽产生一定影响。
5. 如何控制特征线宽?控制特征线宽的方法主要包括材料选择、优化制备方法和加工工艺以及环境控制等方面。
首先,选择具有较好纯度和均匀性的铝材料,可以降低特征线宽的变化。
其次,优化制备方法和加工工艺,如热处理、冷却速率控制等,可以有效地控制特征线宽。
最后,环境控制,如温湿度控制等,也可以对特征线宽进行一定的控制。
综上所述,AL的特征线宽是和铝材料中特定线条的宽度有关的重要参数。
特征线宽的大小直接影响着铝材料的性能和应用。
pcb线宽线距的31条设计规则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是电子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电子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PCB设计中,线宽线距是一个关键因素。
下面将介绍31条关于PCB线宽线距的设计规则,以帮助工程师们在设计过程中有所依据。
1. 线宽线距的选择应符合最低线宽线距要求,确保电路的可靠性和性能。
2. 严格遵循PCB厂商的最低线宽线距规定,以确保设计能够被工厂正确制造、组装。
3. 在设计过程中,合理选择线宽线距,以平衡成本、性能和可靠性。
4. 在高频电路设计中,线宽线距的选择应考虑电路信号传输速度和阻抗控制的需求。
5. 对于高速信号线,线宽线距应更宽,以避免信号串扰和传输失真。
6. 在设计高压电路时,线宽线距应更宽,以增加绝缘性能,防止电击危险。
7. 对于功率线,线宽线距应更宽,以降低电流密度和温升,确保电路的稳定性。
8. 在设计过程中,应避免线宽线距过小,以免制造过程中造成工艺上的困难和问题。
9. 在高密度PCB设计中,线宽线距应根据PCB工艺能力和装配要求进行调整。
10. 在考虑线宽线距时,还应考虑到PCB的层间绝缘能力和信号完整性。
11. 在多层板设计中,上下层线宽线距应协调一致,以确保信号传输的一致性。
12. 在相邻信号线之间保持足够的线宽线距,以避免信号干扰和串扰。
13. 在设计高密度接口板时,线宽线距应足够小,以提高电子设备的集成度。
14. 对于高速差分信号线,应采用差分线宽线距规定,以确保信号的平衡性和传输质量。
15. 对于特殊信号线,如时钟线和同步线,应采用专门的线宽线距设计规则,以确保信号的可靠性。
16. 在PCB设计中,应合理分配线宽线距资源,以满足电路板的整体需求。
17. 在设计BGA封装的PCB时,应考虑到线宽线距与BGA球之间的关系,确保连接可靠性。
18. 在选择线宽线距时,应考虑到PCB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以避免因温度变化引起线宽线距失配。
CAD线型和线宽设置技巧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和制图领域的设计工具。
在CAD软件中,线型(Line Type)和线宽(Line Width)的设置对于绘制准确的图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分享一些与CAD线型和线宽设置相关的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应用CAD软件。
首先,我们来讨论线型的设置。
线型决定了绘图中线条的外形。
在CAD软件中,我们可以选择从预设的线型库中选择合适的线型,也可以自定义线型。
以下是一些实用的线型设置技巧:1. 如何选择线型:在CAD软件的线型库中,通常会包括一些基本的线型,如实线、虚线、点线等。
根据绘图的需要,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线型。
实线常用于表示实体物体,虚线常用于表示隐藏线或边界,点线常用于表示标记或轮廓线。
选择线型时需要考虑绘图的目的和要求。
2. 自定义线型:CAD软件通常提供了自定义线型的功能,让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创建特定的线型。
通过自定义线型,我们可以绘制出更具个性化和独特性的线条。
在CAD软件中,一般会通过定义线段的长度和间隔来创建自定义线型。
3. 定义线类型:在CAD软件中,我们可以为不同的线段设置不同的线型。
通过定义线型,我们可以实现在同一图纸中同时绘制多种线型。
这在表示不同材料、分隔不同功能区域等方面非常有用。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线宽的设置。
线宽指的是绘图中线条的粗细程度。
线宽的设置不仅影响到绘图的外观效果,还与输出打印、显示效果等相关。
以下是一些关于线宽设置的技巧:1. 选择合适的线宽:CAD软件通常提供了一些标准的线宽选项,如0.1mm、0.2mm、0.3mm等。
选择合适的线宽可以根据绘图的需求,例如在平面图中使用较细的线宽,而在剖面图中使用较粗的线宽,以突出不同的信息。
2. 调整线宽比例:在CAD软件中,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线宽比例来改变线条的粗细。
通过修改比例系数,我们可以使线宽变得更细或更粗。
这样的功能在处理复杂图形时特别有用,可以让线条的粗细更加均匀。
如何在CAD中应用线宽和填充进行绘图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程和建筑设计领域的工具。
通过CAD软件,设计师可以将想法转化为精确的技术绘图,并通过模型、图纸和图形来实现设计。
在CAD中,线宽和填充是常用的功能,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呈现和传达信息。
首先,让我们来介绍线宽的应用。
线宽是指线条的粗细程度,在CAD中,可以通过设定线宽来改变线条的显示效果。
使用线宽可以使设计图更加直观和易读。
在CAD软件中,有多种方法可以设定线宽,例如通过绘图命令、对象属性或图层管理器。
要设定线宽,你可以使用“LINEWEIGHT”命令,然后选择具体的线宽数值。
一般而言,0.00代表最细的线宽,而0.30代表较粗的线宽。
你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线宽来突出显示特殊对象或划定不同物体的边界。
另外,填充也是CAD中常用的功能之一。
填充可以给对象或图形添加颜色或纹理,以增强可视化效果。
在CAD软件中,填充可以用于各种用途,例如阴影、衬底、标记或区域定义。
要在CAD中应用填充,你可以使用“HATCH”命令或操作栏上的填充工具。
首先,你需要选择图形或区域,然后选择填充样式或纹理。
CAD软件提供了许多默认的填充样式,如实体、斜线、点状等,你也可以自定义填充样式以满足特定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填充对象必须是封闭的图形,否则填充将无法应用。
如果你的图形不是封闭的,你可以使用修复命令或绘制额外的线条来封闭图形,然后再应用填充。
在使用线宽和填充时,你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其显示属性。
CAD软件通常提供了线条颜色、线型和透明度等选项,使你可以根据设计需求进行定制。
通过这些属性选项,你可以进一步突出或弱化线条和填充的显示效果,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总的来说,线宽和填充在CAD中是非常实用的功能。
通过合理运用线宽和填充,我们可以更好地展示设计意图,突出重点和细节。
当然,在实际操作中,还有许多其他CAD技巧和功能等待我们去探索和学习。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在CAD绘图过程中的应用有所帮助。
CAD软件形线型与线宽技巧在CAD设计中,形线型和线宽是非常重要的元素,它们能够影响绘图的质量和表现效果。
合理的使用形线型和线宽可以使绘图更清晰、准确。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CAD软件中的形线型与线宽技巧,以帮助您更好地应用CAD软件进行设计。
一、形线型的定义与应用形线型指的是在CAD绘图中,通过不同的线型来表示不同的构造图形或者具体元素。
常见的形线型有实线、虚线、点线等。
它们在CAD设计中有着不同的应用场景。
1. 实线:实线是最基本的线型,用于表示实际的物体边界或者轮廓。
在CAD绘图中,实线经常被用于绘制实体的轮廓、边缘线等。
2. 虚线:虚线是一种通过间断的线段来表示的线型。
在CAD设计中,虚线常用于表示隐藏线、构造轮廓、辅助尺寸线等。
通过使用虚线,可以清晰地区分实体和虚拟部分。
3. 点线:点线是由短线段和虚线组成的线型,通过交替排列的小线段形成。
点线在CAD绘图中常用于表示截断面、断面轮廓等。
合理地运用不同的形线型有助于绘图的表达清晰、明确,可以增强设计图纸的可读性和美观度。
二、线宽的定义与调整技巧线宽是指绘图中线条的宽度或粗细程度。
合理地选择线宽可以增加绘图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使图纸更加直观。
在CAD软件中,线宽的调整方法通常如下:1. 选择线段:首先,在CAD软件中选择需要调整线宽的线段,可以通过鼠标选取或者使用命令方式选择。
2. 修改属性:在CAD软件中,一般可以通过“属性”或者“格式”菜单中的选项来修改线宽属性。
打开属性设置界面后,可以选择合适的线宽数值进行调整。
3. 预览和确认:调整线宽数值后,一般会有预览功能,用于实时显示修改后的线宽效果。
通过预览功能,可以判断所调整的线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如效果不理想,可重新调整直至满意。
在调整线宽时,还需要注意以下技巧:1. 线宽搭配:在CAD设计中,线宽的搭配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地运用不同的线宽可以增加绘图的层次感,使图纸更加丰富。
根据绘图中的不同部位、不同元素,可以选择适当的线宽进行搭配,以达到视觉效果的最佳表现。
在CAD中应用材质和线宽效果的方法在CAD软件中,应用材质和线宽效果能够增强设计图纸的真实感和可读性。
该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应用材质:
1.打开CAD软件,在绘图界面上选择要应用材质的物体。
4.选择适当的材质并应用到所选对象上,可以预览效果。
可以调整材质的参数,比如颜色、光泽、透明度等。
5.对其他需要应用材质的物体重复上述步骤。
二、应用线宽效果:
1.在CAD软件中选择线段、多段线或多边形等对象。
4.选择适当的线宽并应用到所选对象上,可以预览效果。
可以调整线宽的值,以达到想要的效果。
5.对其他需要应用线宽效果的对象重复上述步骤。
三、其他注意事项:
1.在应用材质时,需要考虑对象的几何形状和材质的特性,以获得真实的效果。
比如,对于金属材质,可以增加其光泽和反射效果;对于玻璃材质,可以增加其透明度和折射效果。
2.在应用线宽效果时,需要根据对象的大小和重要性来选择适当的线宽。
较粗的线宽可以使对象更加醒目,而较细的线宽可以用于细节部分。
3.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组合应用,例如,在一个对象中既应用材质又应用线宽效果。
4.在应用材质和线宽效果后,可以使用渲染功能对设计图进行渲染,以增加真实感。
5.为了使设计图易于理解和修改,应该注意材质和线宽的一致性和规范性,避免过度使用或混乱不堪。
通过应用材质和线宽效果,可以使CAD图纸更生动、直观。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和设计风格进行灵活运用,使设计图纸更具表现力和观赏性。
PCB线宽和电流关系公式先计算Track的截面积,大部分PCB的铜箔厚度为35um(即 1oz)它乘上线宽就是截面积,注意换算成平方毫米。
有一个电流密度经验值,为15~25安培/平方毫米。
把它称上截面积就得到通流容量。
I=KT(0.44)A(0.75),括号里面是指数,K为修正系数,一般覆铜线在内层时取0.024,在外层时取0.048T为最大温升,单位为摄氏度(铜的熔点是1060℃)A为覆铜截面积,单位为square mil.I为容许的最大电流,单位为安培。
一般 10mil=0.010inch=0.254mm 1A , 250mil=6.35mm 8.3A ?倍数关系,与公式不符?PCB走线宽度和电流关系,不同厚度不同宽度的铜箔的载流量见下表:铜皮t=10 铜皮t=10 铜皮t=10铜厚/35um 铜厚/50um 铜厚/70um电流(A)线宽(mm) 电流(A)线宽(mm) 电流(A)线宽(mm)4.5 2.55.1 2.5 6 2.54 2 4.3 2 5.1 23.2 1.5 3.5 1.54.2 1.52.7 1.2 3 1.23.6 1.23.2 1 2.6 1 2.3 12 0.8 2.4 0.8 2.8 0.81.6 0.6 1.9 0.62.3 0.61.35 0.5 1.7 0.5 2 0.51.1 0.4 1.35 0.4 1.7 0.40.8 0.3 1.1 0.3 1.3 0.30.55 0.2 0.7 0.2 0.9 0.20.2 0.15 0.5 0.15 0.7 0.15也可以使用经验公式计算:0.15×线宽(W)=A以上数据均为温度在25℃下的线路电流承载值.导线阻抗:0.0005×L/W(线长/线宽)电流承载值与线路上元器件数量/焊盘以及过孔都直接关系注1 用铜皮作导线通过大电流时铜箔宽度的载流量应参考表中的数值降额50%去选择考虑摘自<<电子电路抗干扰实用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 毛楠孙瑛96.1第一版)的经验公式, 以下原文摘录:“由于敷铜板铜箔厚度有限,在需要流过较大电流的条状铜箔中,应考虑铜箔的载流量问题. 仍以典型的0.03mm厚度的为例,如果将铜箔作为宽为W(mm),长度为L(mm)的条状导线, 其电阻为0.0005*L/W欧姆. 另外,铜箔的载流量还与印刷电路板上安装的元件种类,数量以及散热条件有关. 在考虑到安全的情况下, 一般可按经验公式0.15*W(A)来计算铜箔的载流量.一般PCB板的铜箔厚度为35um,线条宽度为1mm时,那末线条的横切面的面积为0.035平方毫米,通常取电流密度30A/平方毫米,所以,每毫米线宽可以流过1A电流。
PCB铜厚与线宽线距的设计规则1.引言在P CB(P ri nt ed Cir c ui tB oa rd,印刷电路板)设计中,铜厚和线宽线距是关键的参数,直接影响着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PC B铜厚和线宽线距的设计规则,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规则。
2. PC B铜厚的设计规则2.1铜厚对电路性能的影响P C B的铜厚决定了电流承载能力、导热性能以及线路阻抗等关键指标。
一般情况下,较大的铜厚可以提高电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但也会增加制造成本和板材厚度。
因此,在选择铜厚时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2.2常用的铜厚选择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常用的P CB铜厚有以下几种选择:-1oz(35u m):适用于一般电子产品,成本适中且常用。
-2oz(70u m):适用于高功率电路、需要良好散热性能的产品。
-3oz(105um)及以上:适用于特殊要求的高频信号传输、高功率电路。
2.3铜厚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在设计P CB铜厚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电流承载能力-:根据电路中的最大电流,选择合适的铜厚,以确保电路的正常工作和长期稳定性。
散热性能-:对于需要散热的电路,选择合适的铜厚可以提高导热效果,保持电路温度在可控范围内。
阻抗控制-:对于高频信号传输的电路,铜厚对阻抗有一定影响,需要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铜厚,确保信号传输的质量。
3.线宽线距的设计规则3.1线宽线距对电路性能的影响P C B上的线宽线距决定了电流容量、信号传输质量以及防止短路等关键因素。
合理的线宽线距设计可以提高电路的可靠性和性能。
3.2线宽线距的常用规范在P CB设计中,常用的线宽线距规范有以下几种选择:常规线宽线距-:对于一般电子产品,常规线宽线距一般为6m il/6mi l(0.15mm/0.15mm)。
高速线宽线距-:对于高速信号传输的电路,需要较小的线宽线距,一般为3m il/3mi l(0.075mm/0.075mm)或更小。
机械制图规定,所有线型的图线宽度(d)应按照图样的类型和尺寸大小在下列数系中选择:0.13mm;0.18mm;0.25mm;0.35mm;0.5mm;0.7mm;1.0mm;1.4mm;2.0mm粗实线的宽度d可在0.5~2mm之间选择(练习时一般用0.7mm),细线的宽度为d/2。
线宽的选择书上都说过什么?“字体的号数即字体的高度h,分为20、14、10、7、5、3.5、2.5、1.8mm八种。
”——《机械制图(第四版)》P8“字母和数字分A型号和B型两种,建议采用B型字体。
B型字体的笔画宽度(d)为字高(h)的1/10。
”——《机械制图(第四版)》P8“所有线型的图线宽度d按图样的类型和尺寸大小在0.13、0.18、0.25、0.35、0.5、0.7、1、1.4、2mm数系中选择。
”——《机械制图(第四版)》P10“汉字的高度不应小于3.5mm”——《机械制图(第五版)》P7“机械制图中通常采用两种线宽,粗、细线的比率为2:1,粗线宽度优先采用0.5mm、0.7mm。
为了保证图样清晰、便于复制,应尽量避免出现线宽小于0.18mm的图线。
”——《机械制图(第五版)》P10有哪些线宽可以选择?综合上述观点,得出如下7对可供选择的粗/细线宽,分别是:a.0.13:0.25、b.0.18:0.35、c.0.25:0.5、d.0.35:0.7、e.0.5:1、f.0.7:1.4、g.1:2但是,实际工作中,这7对线宽并非每对我们都有机会使用到,有些甚至根本不会有人采用。
下面就通过分析,决定我们要采用哪些线宽,又要抛弃哪些线宽。
搭配字号线宽评价原因细线粗线a 无 0.13 0.25 无论是手工还是电脑制图都不建议采用。
1. 没有与之对应的字号;2. 细线的线宽也太小了b 1.8 0.18 0.35 无论是手工还是电脑制图都不建议采用。
1. 字号小于3.5;2. 细线的线宽刚好达到1.8mm的最低推荐值,汉字会不清晰c 2.5 0.25 0.5 建议电脑制图(AutoCAD)采用 1. 字号小于3.5,汉字会不清晰,因此手工制图不建议采用;2. 电脑制图时,AutoCAD线宽的缺省配置正是0.25,以0.25为细线线宽,0.5为粗线线宽,恰为推荐粗线线宽之一,所以AutoCAD(统考和平时绘图时)建议选用该搭配。
allegro默认走线宽度在进行PCB设计时,走线宽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参数。
它直接影响到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
而Allegro作为一款主流的PCB设计软件,其默认走线宽度是如何规定的呢?本文将详细介绍Allegro默认走线宽度,以及如何合理调整走线宽度以优化电路性能。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Allegro默认走线宽度的概念。
在Allegro中,走线宽度是指在PCB上绘制导线时的默认宽度。
这个宽度可以根据设计师的需求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Allegro默认走线宽度分为以下几种:1.内层走线宽度:在内层走线时,Allegro默认走线宽度为6mil。
2.外层走线宽度:在外层走线时,Allegro默认走线宽度为10mil。
3.电源层走线宽度:在电源层走线时,Allegro默认走线宽度为10mil。
那么,走线宽度对PCB设计有哪些影响呢?1.电流容量:走线宽度直接影响到电流的容量。
宽度越大,电流容量越大,电阻越小,导线上的功耗就越小。
2.信号传输:走线宽度也会影响到信号的传输。
宽度越大,信号传输损耗越小,信号完整性越好。
3.散热性能:走线宽度对于电路的散热性能也有影响。
宽度越大,散热性能越好,有助于提高电路的稳定性。
接下来,我们来看如何调整Allegro中的走线宽度。
1.打开Allegro软件,进入设计界面。
2.在菜单栏中选择“设计”>“线路宽度”。
3.在线路宽度设置窗口中,可以调整内层、外层和电源层的走线宽度。
4.根据实际需求,适当增加或减小走线宽度。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不同走线宽度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1.走线宽度增大:电流容量增加,信号传输损耗减小,散热性能提高,有助于提高电路稳定性。
2.走线宽度减小:电流容量减小,信号传输损耗增大,散热性能下降,可能导致电路不稳定。
总之,合理设置Allegro中的走线宽度对于优化电路性能至关重要。
设计师应根据实际需求,适当调整走线宽度,以实现更好的电路性能和稳定性。
关于出图时线宽的参数设置技巧大家都知道,在工程制图中每种线型都有相应的宽度,但在AutoCAD的图纸空间中,在视图区却不能显示出线型宽度的区别。
在以前的版本中我们是通过线的颜色来区分线的宽度的(无法在视图区显示出来,除非通过“Pline”的命令在绘制图线的时候,设置定义线的宽度),在AutoCAD2000中新增加了“LWEIGHT”(线型宽度设置)的命令,为图形的实体设置线宽,可通过打开状态行的“LWT”按钮来显示,这样便可直观地区分实体线型的信息。
也可键入“LWEIGHT”命令,在出现Lineweight Settings 对话框后设置当前绘图的线宽,如想在屏幕上直观地显示出来,也必须打开“Display Lineweight”选项;在AutoCAD 2000的图层设置中,新增一项“线宽”,可以在此设定线宽。
在打印时,线宽参数设定的过程为:在下拉菜单“File”→“Plot...”→“PlotDevice”→“Plot StyleTable”→“Acad.ctb→Edit”在“Plot StyleTable Editor”窗体中选取“From View”标签项。
选取左边列表框中的颜色,这是指在AutoCAD中实体的颜色,然后在“Lineweight”下拉框中选定所需的线宽,在出图时将按不同的颜色对应不同的线宽绘制图形TOPyujie99j139列兵3#大中小发表于 2007-1-2609:40 只看该作者AutoCAD 经验与技巧1问:开始绘图要做哪些准备?答:磨刀不误砍柴工。
计算机绘图跟手工画图一样,也要做些必要的准备。
如设置图层、线型、标注样式、目标捕捉、单位帖子26精华威望25土木币50在线时间0 小时注册时间2005-5-18∙发短消息∙加为好友格式、图形界限等。
很多重复性的工作则可以在模板图如ACAD.DWT中预先做好,开始新图拿来就能用。
问:在AutoCAD中采用什么比例绘图好?答:最好使用1∶1比例画,输出比例可以随便调整。
制作精美CAD图纸的线型与线宽设置在CAD(Computer-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中,线型与线宽的设置对于绘制精美的图纸至关重要。
正确地设置线型和线宽不仅可以提高图纸的可读性和美观度,还能确保图纸在打印或发布时得到准确的呈现。
本文将介绍一些制作精美CAD图纸的线型与线宽设置的技巧。
1. 线型设置在CAD软件中,可以为各种对象(如线段、圆、矩形等)设置不同的线型。
这些线型可以用于表示不同的构造部件、材料类型或标记。
要设置线型,首先需要创建自定义的线型或使用预设的线型库。
具体方法如下:(1) 创建自定义线型:打开CAD软件中的线型编辑器,通过指定点之间的距离和实线与虚线的比例来创建线型。
可以根据需要创建不同的线型,如虚线、点划线、实线等。
(2) 使用预设的线型库:CAD软件通常会提供一些预设的线型库,可以直接选择和应用。
在应用预设线型时,需要注意选择与绘制需求最匹配的线型。
2. 线宽设置线宽是绘图中线的宽度,通过设置线宽,可以突出显示特定元素或实现不同部分之间的视觉差异。
在CAD软件中,线宽是以毫米或像素为单位进行设置的。
常见的线宽选项包括0.25mm、0.50mm、0.75mm 等。
以下是线宽设置的一般原则:(1) 主要元素使用较粗线宽:主要元素(如墙体边界、标注线等)通常使用较粗的线宽,这样可以使其在图纸中更加突出。
(2) 细节元素使用较细线宽:细节元素(如文字、标记、注释等)通常使用较细的线宽,这样可以保持整体图纸的清晰度,并减少视觉干扰。
(3) 标尺线使用较细线宽:标尺线常用于标记尺寸和距离,通常使用较细的线宽,以不干扰主要图纸元素的展示。
3. CAD图纸的线型与线宽设置示例为了更好地理解线型与线宽的设置,以下是一个制作精美CAD图纸的实例。
在这个图纸中,我们将使用虚线表示电力管线、实线表示水管线、点划线表示排水管线。
线宽上,主要元素使用0.50mm线宽,细节元素使用0.25mm线宽,标尺线使用0.25mm线宽。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第三章对应的版图也可以画的很艺术,,每一个电路都可以做的很完美需要的是耐心和细心,当然这需要知识,至少我这么认为。
)认识设计规则(design rule3.1什么是设计规则?根据实际工艺水平(包括光刻精度、刻蚀能力、对准容差等)和成品率要求,给出的一组同一工艺层及不同工艺层之间几何尺寸的限制,主要包括线宽、间距、覆盖、露头、凹口、面积等规则,分别给出它们的最小值,以防止掩膜图形的断裂、连接和一些不良物理效应的出现。
芯片上每个器件以及互连线都占有有限的面积。
它们的几何图形形状由电路设计者来确定。
(从图形如何精确地光刻到芯片上出发,可以确定一些对几何图形的最小尺寸限制规则,这些规则被称为设计规则)制定设计规则的目的:使芯片尺寸在尽可能小的前提下,避免线条宽度的偏差和不同层版套准偏差可能带来的问题,尽可能地提高电路制备的成品率。
设计规则中的主要内容:Design Rule通常包括相同层和不同层之间的下列规定:最小线宽 Minimum Width最小间距 Minimum SpacingMinimum Extension最小延伸.Minimum Enclosure 最小包围 Minimum Overlay最小覆盖版图设计者必须集成电路版图设计规则通常由集成电路生产线给出,!严格遵守!!模拟集成电路版图设计中遵从的法则3.2 3.2.1电容的匹配对于IC layout工程师来说正确地构造电容能够达到其它任何集成元件所不能达到的匹配程度。
下面是一些IC版图设计中电容匹配的重要规则。
1)遵循三个匹配原则:它们应该具有相同方向、相同的电容类型以及尽可能的靠近。
这些规则能够有效的减少工艺误差以确保模拟器件的功能。
2)使用单位电容来构造需要匹配的电容,所有需要匹配的电容都应该使用这些单位电容来组成,并且这些电容应该被并联,而不是串联。
3)使用正方块电容,并且四个角最好能够切成45度角。
周长变化是就越容易周长和面积的比值越小,导致不匹配的最主要的随机因素,达到高精度的匹配。
Altium Designer 是一款广泛使用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它允许设计师创建和编辑电路板(PCB)设计。
在PCB设计中,设置合适的线宽对于确保信号的完整性和电路板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在Altium Designer 中设置常用线宽的步骤和方法:1. 默认线宽设置:打开Altium Designer,进入PCB 设计环境。
可以在“设计”菜单中找到“板规则”(Board Rules),或者直接在工具栏中找到相应的图标。
在“板规则”窗口中,选择“布线”(Routing)规则集。
找到“线宽”(Width)设置,这里可以设置布线的默认宽度。
你也可以为不同的布线类型(如电源线、数据线等)设置特定的线宽。
2. 线宽范围设置:在“板规则”窗口中,选择“电气”规则集。
找到“ Clearance All”规则,这里可以设置不同对象之间的最小Clearance 值,包括线与线、线与焊盘等的距离。
3. 修改现有线路的线宽:选中需要修改线宽的线路。
右键点击并选择“属性”(Properties),或者直接按键盘上的“Tab”键进入属性编辑模式。
在属性编辑器中,可以找到并修改线路的线宽。
4. 批量修改线宽:使用“查找相同对象”(Find Similar Objects)功能,选择要修改线宽的线路。
在属性编辑器中,修改选中线路的线宽。
也可以通过在PCB Inspector 中输入新的线宽值,然后按回车键应用到选中的线路。
5. 使用快捷键:在布线过程中,可以使用快捷键“Shift + W”来快速访问线宽设置,并进行修改。
6. 为特定网络类设置线宽:在“设计”菜单中,选择“类”(Classes)。
创建或选择一个网络类,如电源类或地线类。
在网络类属性中,可以设置该类中线路的默认线宽。
7. 保存和应用设置:修改完线宽设置后,确保保存规则设置。
在实际布线时,应用这些规则,布线器会自动使用这些设置来绘制线路。
=。
版图中Metal专题——线宽选择三(原创)
金属宽度首先要满足电流条件,一般规则上都有明确说明,比如静态电流经验值大概1.5mA/um(有的是1mA/um,根据具体工艺而言),但高温、大电流、台阶等情况下会有所下降,大概1mA/um(有的是0.6-0.8mA/um,根据具体工艺而言)。
这里指的是通常情况。
静态电流密度的大小主要受电迁移、趋肤效应、金属材质等问题的影响。
而动态电流大小对应的宽度一般规则上也会写明,通常会以能量、峰峰值、均值等来衡量,动态电流密度的大小也主要受电迁移、趋肤效应、金属材质等问题的影响。
对应不同的情况需要满足不同的约束。
在满足电流的约束条件后,就需要考虑信号频率的因素了,频率越高的信号走线适当要细,因为寄生电容影响较大。
如果需要流过很大电流,则需要很宽的金属,一般工艺规则都会规定最小与最大的金属宽度,最大的金属宽度是要防止电流不均匀导致电迁移、趋肤效应以及发热不均匀的问题,当然还有热胀冷缩的问题。
此外,过宽的金属会使得中间部分略有下沉导致平坦化的问题,所以需要在过宽金属上打slot。
注意,工艺规定的最大线宽不会直接写出来,而是通过slot 的规则隐含其中。
比如规定很宽的金属在里面超过多少间距要打slot,这里规定的间距其实就是最大的金属线宽,另外有些工艺规则会规定不同层的金属有不同的最大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