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语文新高考复习专题突破课件 专题二 连贯(选择题)、句子补写第二节 句子补写 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98.40 KB
- 文档页数:17
专题二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考纲要求《考试说明》对本专题的要求是:“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E级。
考情归纳连贯:语言连贯题是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常见题型,考查的形式有排序、语句补写等。
语句补写题是连贯的重要题型,此题型考查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涉及语言表达运用的几个方面,因而是检测考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方式,也一直备受命题者欢迎。
该题型比较固定,纵观2012~2017年近6年的高考课标全国卷,该题一直没有变化。
2018年高考没有考查此题型,2019年又考查了此题型,说明此题型依然要重视。
得体:命题角度包括语体(口语、书面语)、事体(对象、场合、目的等)、人物(尊卑、长幼、职业等),2017、2018年连续考查此考点。
简明: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在考查的过程中,已经摒弃了单独考查这一考点的出题方式,更侧重实际运用,并且注意与其他考点相结合。
准确:这一考点在历年语言文字运用题中都有考查,2017年的三套高考语文全国卷更是以逻辑推理题的形式来考查材料语言的准确性。
鲜明、生动:鲜明常在拟写广告词、邀请信以及演讲稿等需要表明观点态度的试题中进行考查。
生动常结合仿写句式和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等考点综合起来进行考查。
用选择题单独考查这一考点的出题方式很少出现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原因是现在的高考语文试卷更侧重对考生理性思维的考查。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是高考语文试卷中每年都考查的考点,出题的角度有很多,考查形式灵活多变,题型多样,要熟悉已有的各种题型的命题特点及其解题方法,能灵活按照题干要求解题。
题组一语句补写题1.(2019·全国卷Ⅱ)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在奇妙的植物王国,春天来临之时,有些植物先开花后长叶,__①__,还有些花叶同时生长,为什么呢?我们知道,植物的芽有叶芽、花芽和混合芽三种,叶芽发育为枝和叶,花芽发育成花或者花序,混合芽则发育成既长叶又开花的枝条。
15:语言表达连贯语句连贯就是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与呼应。
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其实质是考查句子的内在逻辑联系,考查说话的条理性。
该部分为高考高频考点,几乎是新课标卷的必考内容,2020全国三套卷都有考查到,可作为重点备考。
“连贯”是表达中句与句之间排列的规则,以及加强语言联系与衔接通畅的方法。
要保持语言连贯,需要兼顾话题(有统一的话题)、句序(合理的句序)和语言的运用(语言的衔接与呼应)三个方面。
语言连贯,通过语句的排序、复位两种题型进行测试。
其实,语言连贯作为一种语言能力,其目的就是使一个语段的各个句子之间或一个句子的各个分句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接得上、连的好,意思一贯而下,语脉清晰,文气畅通,准确完整地表达一个意思。
这样就需要遵循以下八大原则:1.话题统一原则。
所谓话题统一,就是指一个句段中,无论是分句之间还是句子之间都要联系紧密,围绕固定的中心,集中表现一个话题,主要表现为陈述对象前后一致、中心句和解证句的一致。
2.意境统一原则。
对于写景的复句或语段,要注意意境的统一,要分析景物、情调、写法的特点。
景物有远近、动静的不同;色彩有鲜明、暗淡的区别;气氛有热烈、冷清之分;视角有高低、俯仰之异。
如果不注意这些差别,就不容易选出衔接恰当的续句来。
3.事理统一原则。
所谓事理统一,就是语段在表达某种意思时,不能违背客观事实或情理。
上下句之间也不能在事理上出现裂痕,否则,语句就衔接不上。
4.色彩相配原则。
所谓色彩相配,是指在语段中,所选用的词语或句子在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上必须前后一致,与整体谐和匹配。
5.合乎语法原则。
所谓合乎语法,就是语句在结构上要符合语法规律,上下句要在语法上通畅连贯。
6.语序顺畅原则。
所谓语序顺畅,就是要求句子在排列上符合时间、空间、逻辑顺序,不能颠倒错乱。
句序安排有一定的原则:或以人们的认识规律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或以空间的先后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或以时间的先后为序;或以主次为序。
2021年高三语文总复习重难点突破必备参考资料填词填句连贯19.[xx·安徽卷] 请根据上下文,从所提供的四个选项中选择相应语句分别填入文中横线处。
(只填字母)(4分)《兰亭集序》(见下图)这幅传颂千古的书法名迹,通篇遒美劲健,变幻万端,如有神助,在章法、结构、用笔上都达到了行书艺术的高峰。
章法上,凡二十八行,行的疏密大致相等,唯首尾偶显宽密;字与字之间,大小参差,长短配合,错落有致,__①__。
结构上,极尽变化之能事,不求字体结构的平正、对称、均匀,__②__;或修长,或浑圆,突破了隶书扁平方正的形貌。
全篇三百二十四字,每一字都被王羲之用笔画赋予了鲜活的生命,有筋骨,有血肉,__③__;尺幅之内,众相毕现;异字异构,同字别构,匠心独运,韵味无穷,__④__。
A.秉性、精神、风仪各异B.可谓极尽运笔使锋之妙C.强调欹侧、揖让、对比D.颇具天然潇洒飘逸之美19.[答案] ①D②C③A④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选用句式,兼及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准确和图文转换的能力。
作答题目时,涉及语境、句意、句式、图画中的书法等方面。
①和④两处的区分,主要是从文段表述上与所给出的图画书法上来进行,文段中有“章法、结构、用笔上都达到了行书艺术的高峰”,①是描述章法方面内容的,从图画中可以看出有潇洒飘逸之美,自然也就填写D项;而④是属于用笔方面内容的,自然与B项“运笔使锋”相关联。
结合语境,可知第②处可填写C项,因为上文语境中有“不求……”,那么选项中句式上与之协调一致的有C项的“强调……”;从句意上思考,可以知第③处应填A项,前面的语境中有“每一字都被王羲之用笔画赋予了鲜活的生命,有筋骨,有血肉”的内容,显然是将其比喻成人的特点,那么与之协调一致的就只有A项。
16.J[xx·新课标全国卷Ⅰ]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6分)水是植物主要的组成成分,植物体的含水量一般为60%~80%,有的甚至可达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