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间》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4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第1课时合理安排时间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认识到时间对于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好习惯,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3. 通过学习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更好地平衡各项任务,提高效率。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时间的重要性时间是一切活动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说,时间是学习的保障。
通过讲解时间的概念、时间的价值,让学生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
2. 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1)制定学习计划: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明确每天、每周的学习任务。
(2)分配学习时间:指导学生根据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和重要性,合理分配学习时间,确保各项任务得到充分的学习。
(3)设置学习目标:鼓励学生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将学习时间与目标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
(4)合理安排休息时间:教育学生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娱乐活动,以提高学习效果。
3. 时间管理技巧(1)避免拖延:引导学生认识到拖延的危害,培养立即行动的习惯。
(2)提高专注力:教育学生提高学习时的专注力,避免分心,提高学习效率。
(3)学会总结: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合理安排时间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时间的重要性讲解时间的概念、时间的价值,让学生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
3. 学习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通过讲解、举例、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
4. 学习时间管理技巧通过讲解、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时间管理技巧。
5. 实践环节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制定学习计划,并按照计划执行,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对时间的利用情况,发现问题并进行反思,不断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合理安排时间-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意识。
2. 使学生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统筹法、列表法、网络图法等。
2. 时间管理的重要性:提高效率、培养良好习惯、提升生活质量。
3. 生活实例:分析生活中合理安排时间的实例,如学习、作息、家务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学会运用统筹法、列表法、网络图法等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分析问题,灵活运用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关于合理安排时间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合理安排时间的好奇心和兴趣。
2. 新课讲解:介绍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如统筹法、列表法、网络图法等,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3.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合理安排时间的实例,如学习、作息、家务等,让学生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制定学习计划、安排作息时间等。
5. 成果展示:各组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合理安排时间的心得体会。
6. 总结提升: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总结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和技巧,强调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合理安排时间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 在讲解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时,要注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4.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六、附录1. 教学课件:包括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实例分析等。
2. 实践操作材料:表格、图片等。
人教版四年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合理安排》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合理安排》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意义,另一部分是通过实例学会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时间观念,他们能够理解生活中的一些基本时间概念,如:小时、分钟等。
但是,他们在面对一些复杂的时间问题时,可能会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因此,在教学这一章节时,我们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实例让他们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意义和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意义,认识到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2.让学生通过实例学会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提高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意义,学会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意义。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实践,亲身体验合理安排时间的过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如:做家务、安排学习时间等。
2.准备计时工具,如:手表、计时器等。
3.准备分组讨论的素材,如:任务卡片、时间安排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小明的一天,让学生初步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意义。
2.呈现(10分钟)呈现几个时间安排的实例,如:做家务的时间安排、学习时间安排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才能做到合理安排时间?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实例,共同制定一个合适的时间安排方案,并说明理由。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合理安排时间-人教版 (22)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学会用流程图表示时间安排,并能进行简单的优化。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环节,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时间管理意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生活的良好习惯,使学生认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学会用流程图表示时间安排。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关于时间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时间管理的思考,导入新课。
2. 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时间管理的重要性,提出合理安排时间的概念。
(2)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合理安排时间的经验,讨论如何用流程图表示时间安排。
(3)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对时间安排进行优化,提高效率。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讨论,为自己的日常生活制定一份时间安排表。
(2)学生用流程图表示自己的时间安排,并进行简单的优化。
(3)学生分享自己的时间安排表,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4.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强调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5. 课后作业(1)学生根据今天所学,为自己的一周生活制定一份时间安排表。
(2)学生与家长分享自己的时间安排表,争取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运用流程图表示时间安排,进行简单的优化。
2. 学生能认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生活的良好习惯。
3. 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4. 学生在课堂讨论、分享等环节中积极参与,表现出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单元《数学广角第2课时—合理安排时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单元《数学广角第2课时—合理安排时间》主要让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时间观念,对时间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在合理安排时间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不知道如何分配时间、做事拖拉等。
因此,本节课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提高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3.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解决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
2.难点: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课件,以便于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与时间有关的图片、故事等,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呈现和操练。
3.计时器:用于测量时间,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呈现一个生活情境,如:小明早上起床后,需要洗漱、吃早餐、整理书包等,让学生观察小明是如何安排时间的。
通过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合理安排时间。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与时间管理相关的故事、图片等素材,让学生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合理安排时间?怎样才能做到合理安排时间?3.操练(15分钟)设计一些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间》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间》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P113例2,做一做2及相应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学会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
2、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形成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
3、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优化的思想。
【教学难点】学会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形成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沏茶工序卡片。
【教学过程】一、课前活动,引出话题。
1、师生谈话。
你在家里帮父母做家务吗?你会做什么呢?你能用“一边(干什么)一边(干什么)”的句式来说一句话吗?。
2、刚才造句中说的几件事都是可以同时做的,不仅在文字里有这样的表述,在数学领域也有关于这方面的知识。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数学广角(出示课题)——合理安排时间。
[设计意图:简单而平实的导入把课堂和生活融合在一起,让学生体会到我们要学的,正是我们生活中要用到的,这样的学有所用,才会使学生更有积极性。
与此同时,这样的设计又是语文和数学学科的整合,“一边一边”正说明可以同时做不同的事,这两件事之间即有内部联系又有不同的方式,而这其间的合理安排,正是这节课里要学习的统筹方法。
]二、创设情境,探究方法。
(学习例2)1、提出问题师:星期天的上午,小明家的门铃响了。
原来是李阿姨到小明家做客。
(出示例2画面)从图上你能得到哪些信息?想一想:你平时沏茶的时候都需要做哪些事?师:我们来看看小明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出示各项工序图片)谁能说给大家听?师:小明要做这么多事,请你帮小明想一想,他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师:(在学生回答后提问)小明先烧水行吗?看来,合理安排时,要考虑好各项事情的先后顺序。
(板书:先后顺序)师:那什么事情可以同时做呢?2、学生自主设计方案。
四年级《合理安排时间》数学教学设计四年级《合理安排时间》数学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P112—114页。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可以根据事件的具体情况,对事情的顺序进行合理安排,以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技能目标1.学会根据具体事件的情况,通过调整事件顺序,合理安排时间。
2.会画简单的事件流程图。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孝敬长辈的思想感情。
2.锻炼孩子思维的条理性,培养整体考虑决定事件顺序的习惯,和综合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出最优方案。
教学难点:学会根据具体事件的情况,通过调整事件顺序,合理安排时间。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课件出示情境)星期六,李阿姨到小明家做客,他们之间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你们想不想去小明家看看?2、探究新知,掌握规律:(1)沏茶问题(课件)见了李阿姨,小明怎样说?小明很有礼貌的请李阿姨坐下,还要给李阿姨沏上一杯热茶。
沏茶的步骤有是这样的。
(课件出示主题图)(学生读时间表)师:如果你是小明,怎样安排这些事,使李阿姨能尽快喝上热茶?一共要用多少时间?学生讨论师:谁来说一说怎样安排?为什么这样安排?学生用卡片在黑板上展示时间安排板书:1+1+8+1=11(分)指出,这就是流程图,下面要再写出时间的计算。
(2)总结方法:有时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多种,我们可以选择最优的方法来做,这就是优化。
通过刚才解决的问题,你说说怎样才能节省时间?做一件事情的同时再做其它事情可以节省时间。
联系生活举例。
听广播与刷牙、洗脸、吃饭、读英语。
(3)烙饼问题不知不觉到了中午,妈妈准备作他最拿手的烙饼招待李阿姨。
我们来看看妈妈是怎样烙饼的?(课件出示主题图)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生:一次最多能烙两张饼生:两面都要烙生:每面3分钟师:如果只烙一张饼需要多长时间?怎样烙?学生回答演示生:6分钟。
烙一面需要3分钟,两面就要6分钟。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合理安排时间-人教版 (1)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2. 使学生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基本方法,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合理安排时间的意义2. 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3. 合理安排时间的实际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及实际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觉得时间对我们来说重要吗?为什么?你们有没有遇到过因为时间安排不合理而导致的事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2. 学习合理安排时间的意义引导学生讨论:合理安排时间对我们有什么好处?总结出合理安排时间可以让我们更高效地完成任务,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还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3. 学习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合理安排时间?总结出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有:明确目标、制定计划、合理分配、灵活调整。
(2)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如何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4. 学习合理安排时间的实际应用(1)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生活中是如何合理安排时间的。
(2)引导学生讨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需要合理安排时间?总结出合理安排时间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5.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认识到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方法。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制定一个合理的时间安排计划。
2. 让学生与家长交流,了解家长在合理安排时间方面的经验和方法。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合理安排时间方法的情况。
3. 学生对合理安排时间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提高时间管理能力,从而更好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
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间大新县职业技术学校附属小学黄志梅【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P113例2,做一做2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2、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体会通过合理安排,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体会优化的思想。
【教学难点】学会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形成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沏茶工序卡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交朋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看(课件出示),他叫小明,也是一个四年级学生,他最大的特点是遇到事情爱动脑筋想办法。
这不,星期天的早晨,小明八点才起床,一看表还有三十分钟就要去学英语了。
可是他起床穿衣要3分钟、洗脸刷牙3分钟、整理床铺3分钟、吃饭10分钟、听英语20分钟。
(课件出示)同学们算一算,他把这些事做完一共需要多长时间?时间不够了,怎么办?没想到小明却把这些事都做完,提前出发了!大家猜一猜,小明是怎样安排时间的?学生简单回答师:真聪明,小明就是这样做的,所以没有迟到。
师:看来啊,合理安排时间可是一门大学问,它可以帮助我们把事情做得更快、更好。
今天,就让我们就再次走进数学广角,和小明一起学习怎样合理安排时间。
(板书课题)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一)提出问题1、师:星期天的中午,小明家的门铃响了(课件)。
原来是李阿姨到小明家做客来了。
(课件出示)师:从图上你得到了哪些信息?生:妈妈让小明帮忙烧壶水,给李阿姨沏茶。
2、师:想一想,我们平时沏茶的时候都需要做哪些事?(请一两个学生说说)3、师:让我们来看看小明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情?分别需要多长时间?(课件出示教材中的工序和时间图,请学生说一说)4、小明是个懂事的孩子,他想(课件出示小明的话:怎样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问:“尽快”是什么意思?(用最少的时间)(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索。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合理安排时间-人教版 (27)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学会用统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统筹法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树立时间观念。
二、教学内容1. 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2. 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3. 统筹法在合理安排时间中的应用4. 实际案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学会用统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统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时间对我们有什么意义?2. 讲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时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合理安排时间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生活质量。
讲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3. 讲解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1)明确目标:明确自己要完成的任务,确定任务的优先级。
(2)制定计划:根据任务的优先级,制定详细的计划,包括时间安排、任务分解等。
(3)执行计划:按照计划执行任务,遇到问题及时调整。
(4)总结反思:完成任务后,总结经验教训,为下次合理安排时间提供参考。
4. 讲解统筹法在合理安排时间中的应用通过实例讲解统筹法在合理安排时间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统筹法的原理和优势。
5. 实际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统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总结与布置作业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运用统筹法制定一个合理安排时间的计划。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方法以及统筹法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运用统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合理安排时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114页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简单的生活事例,让学生学会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几册的学习,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统筹方法”的运用,学生在生活中有用到过,平时在做的时候,有部分学生也注意到怎么做会省时些。
但更多的是无意识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统筹方法”的运用有所了解,知道怎么做效率会更高,今后碰到类似的问题会有意识的去运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听说我们四(2)班的同学特别热情,今天,老师想到同学们家
里做客,你们欢迎我吗?
生:欢迎。
师:请仔细听!叮咚。
叮咚。
(门铃响了),我来到
了这位同学家,出于礼貌,你打算怎么招待我呢?
生:我打算用水果招待老师。
生:我打算给老师沏杯茶。
(当学生说到喝茶时进行下一个环节)
师:老师最喜欢喝茶了,想一想,你平时沏茶时都需要做哪些事情呢?
(学生自由发言,说一说平时沏茶时的工序。
)
师:原来沏杯茶要做这么多事情啊,真不简单,今天呀,小明家也来了一位重要的客人,他也忙着给客人沏茶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瞧,这就是小明沏茶时所做的事情。
(6道工序贴在黑板上)谁来读给大家听?(生读)读得真好,声音洪亮。
师:小明要做这么多的事情呢,这下小明可犯迷糊了,我应该先做哪件事情呢?想来想去呀,小明决定拿着水壶直接接水去了,同学们,你们觉得呢?
生:不行,应该先洗水壶,这样才能接水,才卫生。
师:看来呀,我们在做事情之前,得先考虑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弄清事情的先后顺序,这样才不会闹出小明这样的笑话。
二、探索方法,动手实践。
师:那么,怎样才能让客人尽快的喝上茶呢?请同学们4人一小组,摆一摆,然后算出你们方案所用的时间。
(生合作交流,计算出时间)
师:有结果了吗?哪个小组来汇报?
同学们在黑板上摆出方案并且对方案进行介绍,说出所用的时间。
师:你们的方案我们可以用流程图来表示。
(板书)
洗水壶→接水→烧水→找茶叶→洗杯子→沏茶用时:14分钟。
师:还有更省时的方法吗?
生:在烧水的8分钟里可以同时找茶叶,洗茶杯。
板书:洗水壶→接水→烧水→沏茶用时:11分钟。
找茶叶
洗杯子
师:比较上面两种方案,哪种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第二种)师:为什么呢?(因为在烧水的时候同时可以找茶叶和洗杯子)师:那我洗水壶和接水能不能同时做?(不能,生说理由)
师:看来啊,在做某件事时,只有不冲突的事情同时做才能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板书:不冲突同时做)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习的------合理安排时间。
(板书课题)师:谁能再说说合理安排时间要注意些什么?(学生总结,加深理解)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师:其实呀,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比如:现在天气忽冷忽热,小红不小心感冒了(出示题目)
师:小红应该怎样合理安排这些事情呢?用多长时间?
(生在本子上尝试解答,请一位同学汇报结果)
师:有了你们的帮助,小红很快就好了,她现在精力充沛,就想着怎样帮妈妈多分担些家务呢,瞧,她都帮妈妈做什么了?(生看题)师:你觉得小红应该怎么合理安排呢?用多长时间?
(生独立解答,然后汇报结果)
四、小结。
1.今天大家学的开心吗?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2.今天我们学的知识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爷爷提出的“统筹方法”,在国防、在工业生产管理和关系复杂的科研项目组织管理中,都得到广泛的应用。
我们要向华爷爷学习!希望同学们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懂得合理安排,把事情做得更好。
3.数学小游戏。
用“一边做什么。
一边做什么”造句。
鹰潭师范附小:朱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