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23气田构造精细解释及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65.76 KB
- 文档页数:2
科技与创新┃Science and Technology&Innovation ·58·2023年第10期文章编号:2095-6835(2023)10-0058-03基于测井解释的延安组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杨泽1,张奔2,白雪松1(1.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城轨工程学院,陕西渭南714000;2.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地质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00)摘要:随着国内各大油气田步入开发中后期阶段,初期的地层划分精度已然不能满足生产需求,而在含油气地层的详细描述与对比中,测井技术是最为实用且高效的一种方法。
基于层序地层学与旋回地层学理论,以鄂尔多斯盆地西缘L 区延安组为例,运用对比标志层法、沉积旋回对比法、地层等厚法、邻井追踪法等方法,结合自然电位、自然伽马、声波时差、电阻率等测井曲线特征,对该区块300多口井进行分析研究,完成了L区延安组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阐述了测井曲线应用于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测井曲线;地层划分与对比中图分类号:P536文献标志码:A DOI:10.15913/ki.kjycx.2023.10.016地层划分与对比是沉积层序旋回性与储层非均质性相结合的体现,其直接影响到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对油藏分布规律的认识。
目前,随着国内大多数油气田开发进程步入中后期阶段,地层压力下降、含水率上升、层间和层内矛盾突出、小层变化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变强,建立油水井间有效的驱替系统并摸清储层注水见效规律已然成为开发过程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1-3],而对含油层系进行细致的地层划分是油气田开发地质研究中最基础的工作。
在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勘探早期,勘探长庆油田以及延长油田时均对三叠系及侏罗系含油地层展开详细研究,并且将侏罗系下统延安组地层自下而上大致划分成延10—延1的10个油层组[4-5]。
现今这种粗略的划分已然不能满足油藏工程设计的需要,必须在原有的地层划分基础上进行精细划分。
文23南延沙四段连片构造解释朱淑雯;赵军玲;周游;胡昌【期刊名称】《内江科技》【年(卷),期】2018(039)010【总页数】2页(P64,132)【作者】朱淑雯;赵军玲;周游;胡昌【作者单位】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三厂地质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文23气田投入开发的气藏主要集中在沙四段,区域内一些零散井在沙四段录井见到不同级别的油气显示。
其周边由于钻井资料较少,认识深度不够,最近几年对沙四段的滚动勘探开发几乎处于停滞阶段。
近几年开展了一些工作,虽然有突破但未形成开发规模。
随着开发形势的需要,有必要重新开展文23及文23南延统层对比,通过连片构造解释认识文23南延盐下深层的构造特征,为文23周边天然气滚动勘探提供依据及优质的后备储量。
文23南延位于濮城—前梨园洼陷和柳屯—海通集洼陷所夹持的中央隆起带,两大洼陷长期大幅度继承性沉降,烃源岩发育,沉积厚度大,探井有油气显示,是东濮凹陷最有利的两大生油气洼陷,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
该区断裂复杂,构造破碎,加上多层盐岩流动变形及对地震反射的屏蔽作用,导致地震反射特征较为零乱,圈闭落实程度低。
1 地层精细对比针对研究工区沉积相变快,目的层盐层发育不稳定,地层对比难度大等难点,结合区域沉积背景,采用“分级控制、旋回对比”、井震结合、标志层控制等的地层对比方法,与此同时,重点研究沙四1-4砂组盐岩纵横向展布情况,对文23气田周边进行统层对比。
技术流程包括:建立标志层和标准面、建立骨干剖面、闭合校正骨干剖面等。
通过对沙四段地层进行统层和对比,拉通了文23周边地层,从整体分析,文23周边地层表现为由东北向南略增厚的特征,并最终通过地层对比调整井的分层。
2 构造精细解释在对该区的地震资料品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资料,结合目的层段的沉积、构造特点及以往的勘探开发经验,认为本区构造研究主要存在以下难点:构造相对复杂,断层多、断块小,各断块之间地层可对比性较差,部分断层存在控藏作用。
天然气采气安全要点及精细化管理分析摘要:石油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石油的生产效率,天然气是我国燃料类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天然气开采管理是我国石油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开发天然气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开采方式和运输方式的安全性,只有做好天然气的安全开采过程,那么才能够对其做好必要的设备安全管理和人员安全管理,从而对天然气的开采过程中,出现的有害气体可以实施有效的转化,确保天然气采气的安全性。
关键词:天然气;采气;精细化管理一、天然气采气安全分析1、天然气以及甲醇的安全性分析硫化氢。
天然气中其中一种有效成分就是硫化氢,其在自然状态下,是处于无色,但是有臭鸡蛋的味道,硫化氢是属于易燃易爆气体,是我国规定的甲类火宅危险性物质,通常在和空气混合后、再加上接触一些火源或者是明火时,都可能会引起爆炸的发生,硫化氢也是剧毒物质,经过反应以后它可以生成二氧化硫等物质,他们都是有毒物质,因此安全生产过程中,一直对其加以注意。
甲烷。
天然气中其中一种有效成分就是甲烷,其在自然状态下,密度小,比空气还要轻,甲烷也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是我国规定的甲类火宅危险性物质,通常在和空气混合后、再加上接触一些火源或者是明火时,都可能会引起爆炸的发生,甲烷是剧毒物质,经过然绕反应以后它可以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
甲醇。
在自然状态下,,甲醇密度大,比空气重,通常在和空气混合后、再加上接触一些火源或者是明火时,都可能会引起爆炸的发生。
因此容易发生扩散,如果再次遇到明火,那么就可能会出现回燃的现象。
2、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分析。
在天然气进行采集和安全生产的过程中,由于其工序较多,那么就是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安全作业生产,主要是有油田多、输送线路长和广的特点,再加上天然气开采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比如硫化氢、二氧化硫、甲烷、甲醇等气体,那么这些气体都会引起爆炸事故的发生,严重时可能会造成整个生产空间的破坏和人员伤亡,再加上天然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因此在发生泄漏时,通常不容易被发现,那么就可能会造成事故发生时才会知道。
枯竭砂岩气藏型储气库录井关键技术研究——以文23储气库为例王志战【摘要】井筒封闭性对储气库的建设至关重要.枯竭砂岩气藏型储气库断层发育,在其建设过程中,存在井漏频发、盐膏层段固井质量难以保证等工程技术难题,对井筒完整封闭性构成潜在风险.为此,以文23储气库为例,研究了枯竭砂岩气藏型储气库录井关键技术.利用文23储气库注采气井的钻井录井资料,并结合前期勘探开发资料,从盖层封闭性、断层封闭性2个角度评价了井筒封闭性,建立了该储气库沙三段盐膏层断缺条件下的盖层识别与评价方法,形成了基于钻井液出口流量曲线变化形态的井漏原因判别模式和断层封闭性评价方法;为了提高井筒封闭的完整性,建立了该储气库沙三段盐膏层发育和断缺2种条件下钻穿盖层底界5.00~10.00 m卡准中完井深的方法.应用实例表明,以上述方法为核心形成的枯竭砂岩气藏型储气库录井关键技术,从地质和工程2方面解决了储气库井筒封闭性录井评价难题,有助于提高录井对储气库建设的技术支持力度与技术服务质量.【期刊名称】《石油钻探技术》【年(卷),期】2019(047)003【总页数】7页(P156-162)【关键词】枯竭砂岩气藏;地下储气库;录井;封闭性;井筒完整性;文23储气库【作者】王志战【作者单位】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 100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42地下储气库是将长输管道输送的天然气重新注入地下空间而形成的一种人工气田或气藏[1],在天然气供应链中发挥着天然气调峰、安全保供、管网平衡优化等重要作用[2-3]。
地下储气库主要有气藏型[4-5]、含水层型[6]、盐穴型[7-8]、油藏型[9]、岩洞及废弃矿井型[10]等类型,其中枯竭气藏型数量最多。
例如,中国石化在建的全国最大储气库—文23储气库便是枯竭砂岩气藏型储气库[11],该储气库以沙三段盐膏层为封闭层,以沙四段砂岩为储气层。
构造复杂带地震解释方法研究及应用摘要:油气田构造复杂带都遭受多期构造运动改造,是地质应力相对集中地区域,构造复杂、断层发育;对比标志层破坏严重,在这些区域进行地震解释,要求全面、严格、精细、缜密;思考要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技术手段要灵活、先进、针对性强。
关键词:构造复杂带方法应用标志层破坏1、前言油田主体构造探明程度较高,近几年的研究区域逐步转移向近洼断裂复杂带,断裂带虽然构造复杂,但滚动勘探潜力大,近几年探明储量逐年上升。
复杂断裂带特点:1)断层发育,构造复杂,对地震资料的要求很高。
2)断点多,断层间距小,标志破坏严重,地层对比难度大。
3)地层厚度变化大。
4)断层上下盘速度场差别大。
2、复杂带构造研究主要方法总体思路:利用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通过精细对比、精细标定、精细解释,应用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实现复杂区构造解释精度的突破。
2.1、提高使用资料精度的技术方法2.1.1精细对比地层建立同一区带不同区块之间的地层对比关系分区块、或断阶建立地层对比的标准剖面利用标准剖面,逐井逐层对比,准确划分地层及断点HDT、地震资料与测井资料相结合,确定断点位置、精细化分地层。
RFT与三维地震资料相结合识别小断层2.1.2严格标定井震关系复杂带地震速度场变化大,为了实现井震关系精确对应,严格标定井震关系,实现井震高精度时深转换。
2.1.3建立合适的时深转换网络依据本区域的地质特点,创建合适的时深转换网络,,适应本区域的速度场变化。
2.1.4应用相干体切片技术精细解释构造地震解释中,解释地震主剖面——地震联络剖面——地震水平切片,结合地震相干体水平切片闭合解释。
事实证明,该技术对复杂带构造研究意义重大。
2.2、复杂带构造地震解释技术方法及效果2.2.1产能计算法识别细小断层通过D采油井的日产液量,利用和周围无限制的同层位相似渗透性储层正常生产井比较,推算供液所受限制的范围,估算1号小断层与明确边界断层之间的夹角大小,确定小断层走向,经钻探证实,该小断层断距仅有10m。
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应用进展与对策建议摘要: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天然气作为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其勘探开发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应用和发展。
本文将介绍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的应用进展,并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天气勘探开发;技术进展;发展对策1我国天然气资源开发技术的应用进展1.1低渗透气藏综合表征技术从我国天然气开发的现状来看,低渗透气藏综合表征技术是天然气开发过程中常用且应用广泛的技术。
在我国天然气资源中,低渗透气藏所占比重较大,具有非均质性强、储层渗透率低的特点。
在低渗透气藏研究过程中,以沉积成岩微相研究成果为基础,提出了低渗透气藏综合表征技术。
这种天然气开发技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但应该注意的是,如果这项技术用于开发天然气储层,它需要地震的支持软件,这个软件的作用是支持实现储层地震预测,储层微观特征等方面的分析,从而为我国天然气布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因此可以看出在天然气开采的过程当中采用低渗透气藏综合表征技术相对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1.2异常高压气藏开发技术天然气在发展的过程中,除了低渗透砂岩气藏储层的综合表征技术,另一种技术是异常高压气藏的开发技术,也可以扮演一个好的角色在帮助中国的天然气开发过程中的实际应用。
对于高压异常气藏,其特点是压力高,弹性充分。
同时,也正是由于这一特点,使得该天然气开采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具有井数少、产量高的特点[1]。
在该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地震、区域地质等方面建模的支持,可以更好地实现异常高压天然气储层的资料解释。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结合这一专业建模,钻井技术能更好地满足我国天然气开发生产的需求。
因此可以看出在我国天然气开采进行的过程当中采用异常高压气藏开发技术来进行开采的话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1.3深层高压气藏开发技术(1)高密度宽方位三维地震精细成像及构造解释技术。
塔里木深层气田地表、地下地质结构复杂,地表多为山地和戈壁,相对高差大,地下发育巨厚塑性膏盐层,构造结构复杂,造成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偏移归位难度大,成像精度低,层位追踪对比困难。
第15卷第2期2008年3月复杂断块油藏是受众多断层切割、复杂化了的断块圈闭所形成的一类比较特殊的油藏。
在这类油藏中断层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复杂断块油田最突出的地质特点是断层多,断块小,因此,如何精细地构造解释将成为断块油田制定勘探及开发措施的关键[1]。
三维相干体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兴起的一项十分有效的地震解释技术[2],利用地震相干体技术在相干切片上能够直观地反映构造和断层的分布情况。
使得断层、特别是小断层进行自动解释成为可能。
三维相干数据的应用方法是MBahorich和SFarmar于1994年提出的,由阿莫科公司组成了CTC(CohereceTechnologyCompany),专门展开这项技术研究,用于识别断层、地层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称其为三维相干体。
近几年,国外对三维相干技术这项技术的研究较多[3-4],目前国内对这项技术也有研究[2,5-9]。
文中简单介绍了多道相关技术的基本原理,并以实例说明三维相干技术在构造解释中的应用。
1相干数据体技术原理地震相干是对相邻地震道之间的地震属性(如波形、振幅、频率、相位等)相似程度的测量。
计算地震相干数据体的目的主要是突出那些不相干的地震数据,通过在纵向和横向上分析局部波形得出三维地震相干体的估计而生成的。
在出现断层、特殊地质体的小范围内地震道之间的波形特征可以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局部道与道之间的相关性发生突变;突出相邻道之间地震信号的差异性,使断层、相变、岩性异常体以及其他地质现象的不连续性得到低相关值的轮廓。
通过提取三维相关属性体,便可以把三维反射振幅数据体转化为三维相似系数或相关值的数据体。
三维相干体技术在三维精细构造解释中的应用吴永平1王超2(1.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四川成都610059;2.西南石油局油气测试中心,四川德阳618000)文章编号:1005-8907(2008)02-027-03收稿日期:2007-06-21;改回日期:2007-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