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睑下垂介绍及矫正术后注意事项
- 格式:doc
- 大小:74.00 KB
- 文档页数:6
上睑下垂试题普通常识告诉我们,人的视觉系统主要由眼睑和眼睛的各个组成部分组成。
对于许多人来说,眼睑的功能仅仅是保护眼睛免受外界伤害。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上睑会出现下垂的情况。
本文将探讨上睑下垂的原因、症状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上睑下垂是指上眼睑的位置下降或松弛,导致视野受限。
这种状况可能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外貌和自信心,并且在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对其日常生活造成困扰。
上睑下垂的原因有很多种。
下垂可能是先天性的,这意味着一个人在出生时就有上睑下垂的倾向。
遗传因素是影响先天性下垂的一个重要因素。
另一种常见的原因是年龄因素。
随着岁月的流逝,肌肉和组织会逐渐松弛,从而导致眼睑下垂。
眼睑下垂也可能是外伤、神经疾病或眼部手术的后果。
较轻的上睑下垂可能不引起症状或仅引起轻微不适。
然而,严重的下垂可能会导致视野模糊、眼睛疲劳、眼睛疼痛等问题。
一些人甚至可能需要提高眼睛以获得更好的视野。
此外,下垂还可能导致眼睑乱跳、眨眼困难以及眼睛干涩等其他不适症状。
如果一个人感到上睑下垂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困扰,那么他们可能需要考虑接受治疗。
眼部整形手术是修复上睑下垂的一种常见方法。
手术的目标是通过提升上睑或调整肌肉来改善上睑位置。
手术后,大多数人会看到明显的改善,他们的视野变得更开阔,外貌也得到了改善。
然而,手术并不适合每个人,由于手术的复杂性和风险,一些人可能会选择保守治疗方法。
非手术治疗包括使用眼睑贴、物理疗法和药物治疗等。
这些治疗方法的效果因个体而异,而且通常只能提供暂时的缓解。
除了治疗,还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减轻上睑下垂的症状。
例如,保持良好的眼睛健康习惯,如避免长时间盯着屏幕、多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等。
此外,一些眼部锻炼和按摩方法也可能有助于加强眼睑肌肉,并减轻下垂的程度。
总之,上睑下垂可能会对一个人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了解上睑下垂的原因、症状和治疗方法可以帮助受影响的人更好地处理这一问题。
无论他们选择手术还是保守治疗方法,都应与医生进行咨询,以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
上睑下垂的诊治标准上睑下垂俗称“大眼皮”,是由于提上睑肌功能障碍不能开睑,使上睑(上眼皮)遮盖了部分或全部瞳孔,重症者不能平视而常呈仰视望天状态。
上睑下垂给人一种睡眼惺忪的感觉,而且还严重影响我们的视力。
上睑下垂原因非常多,涉及神经科、眼科和内分泌科。
其中发生于儿童的上睑下垂的原因包括先天性单纯性眼睑下垂、下颌瞬目综合征、重症肌无力、外伤等最多见;发生于成年人的眼睑下垂的主要原因包括重症肌无力、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甲亢性眼肌病、颅内动脉瘤压迫性眼睑下垂等;发生于老年人的眼睑下垂的主要原因包括老年眼腱膜退行性变、重症肌无力、脑梗死后睑下垂、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等。
表现,按照程度可分为三度,如下图所示:上睑下垂程度示意图上睑下垂的治疗有如下标准:1,先天性上睑下垂手术一般在5岁以后进行为宜。
2,外伤性上睑下垂,伤后一年,等组织松软,部分功能已经恢复时再考虑手术。
3,若合并有内眦赘皮等畸形情况,应先进行矫正,然后再做上睑下垂矫正手术。
上睑下垂目矫正手术方法有:l、上睑提肌缩短术:适于轻度及部分中度的上睑下垂的患者。
2、额肌筋膜悬吊法和额肌瓣法:适用于重度上睑下垂者具体采用何种方法,因人而异,包括病人情况和医生对技术的把握程度和习惯。
上睑下垂矫正手术效果好的标准:1、形态上两眼平视时瞳孔完全外露,睑裂高度、宽度、轮廓、上睑下垂皮肤皱褶和睫毛倾斜角度均应对称。
2、睑缘弧度平顺自然,无内外翻。
3、能保持正常的眼睑开闭功能、瞬目反射及睑球运动协调。
4、眼肌保持平衡无复视或斜视。
为了获得理想或比较理想的手术结果,术前必须仔细检查,正确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手术方法。
但是,实际上,由于人体组织的复杂性,除部分者外,大多数实际达到的效果往往比上述标准要欠完美些,所以对于大多数患病的网友而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正确评价术后效果,从而调整自己的期望值在整个治疗中也非常重要的,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呵呵!上睑下垂手术后护理非常重要,早期一般都过度矫正,致眼睛不能完全闭合,这时要不断在眼里涂眼膏保护,防止暴露性角膜炎发生,一旦发生角膜炎要及早治疗,以防发生视力减退或失明。
上睑下垂诊断标准(一)上睑下垂诊断标准什么是上睑下垂上睑下垂是指由于肌肉松弛或神经功能障碍等原因,导致上眼睑不能自然张开,使得眼睛覆盖部分甚至全部遮挡住,影响到正常的视觉功能。
上睑下垂诊断标准1.眼睑裂度标准眼裂度偏小,缩小程度会随着上睑下垂的加重而进一步缩小。
通过测量眼睑裂度大小,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上睑下垂的病症。
2.上睑下垂程度上睑下垂程度的测量可以通过测量眼球掩盖率来确定。
正常情况下,上睑只盖住眼球的上部约1/6,而下垂的情况下可能会盖住眼球的1/3或甚至1/2。
3.Levator功能可以通过测量Levator功能来进一步判断上睑下垂的程度。
Levator功能是指上睑提肌的收缩能力,在正常情况下其收缩幅度应该大于12毫米。
上睑下垂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通过口服药物或面部注射的方式,来促进神经肌肉的功能恢复,达到治疗的效果。
2.手术治疗当病情较为严重或药物治疗无效时,可以选择手术治疗。
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升提眼镜手术、前额提拉手术等。
3.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包括电疗、热敷、按摩等方式,通过刺激神经肌肉功能来促进病情的恢复。
以上是常见的上睑下垂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上睑下垂的症状除了眼睑裂度变小、眼球被遮挡等明显的症状外,上睑下垂还可能引起以下症状:1.眼睛疲劳:由于眼睛需要不断地尝试张开,以便能够看清周围的事物,这会导致眼睛疲劳、疼痛、畏光等不适症状。
2.视力减退:由于上睑下垂对视野干扰较大,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眼睛功能受损,甚至导致失明。
3.神经性眼疾:上睑下垂往往说明神经系统存在不稳定的情况,同时容易出现肌肉萎缩和失调。
上睑下垂的常见原因上睑下垂的产生往往与年龄、疾病等直接相关,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原因:1.老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下降,眼睑肌肉也不例外,易产生下垂现象。
2.神经系统失调:神经系统的失调可能会导致眼肌收缩和放松的失衡,从而引起上睑下垂的症状。
眼皮下垂解决方法眼皮下垂,也称为眼睑下垂,是指眼睑肌肉松弛或眼轮匝肌功能减退造成的眼睑下垂。
这会给人带来不仅是外貌上的影响,还会给视觉带来不便。
下面介绍一些眼皮下垂解决方法:1. 针灸:针灸疗法是通过刺激眼肌周围的穴位,促使眼肌得以收缩,从而改善眼皮下垂的症状。
针灸是一种无创的治疗方法,可以减少术后恢复期的痛苦。
2. 眼部运动:进行一些特定的眼部运动可以有效地改善眼皮下垂的症状。
例如,闭眼慢慢数到10,然后再慢慢睁开眼睛,重复5-10次。
这样的运动可以有效地刺激眼肌,增加肌肉的张力,从而减轻下垂的程度。
3. 使用眼部护理产品:选择一些专门对抗眼皮下垂的护理产品,如紧致眼霜或眼膜,每日坚持使用。
这些产品可以帮助加强眼部肌肤的弹性,从而减轻眼皮下垂的症状。
4. 眼部按摩:用指腹轻轻按摩眼部肌肤,从内眼角向外眼角方向轻轻推开,每日坚持5-10分钟。
眼部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眼肌张力,改善眼皮下垂症状。
5. 就医求助:如果上述方法无效或效果不明显,建议及时就医。
眼皮下垂的程度严重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通常采用眼轮匝肌缩短术或眼轮匝肌提升术,通过切除部分松弛的眼皮组织或增强眼轮匝肌的功能,来达到提升眼皮的效果。
6. 日常护眼:注意养成良好的眼部卫生习惯,保持眼部清洁。
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熬夜、暴饮暴食等有损眼部健康的行为。
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C和E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番茄等,有助于改善眼部肌肤弹性。
总而言之,眼皮下垂不仅影响外貌,还会给视觉带来困扰。
针灸、眼部运动、眼部护理产品的使用、眼部按摩以及手术治疗等方法都可一定程度上改善眼皮下垂的症状。
正确选择合适的方法,并坚持进行,将有助于缓解和改善眼皮下垂的问题。
同时,良好的日常护眼习惯也是重要的预防和保护眼部健康的措施。
上睑联合筋膜鞘悬吊结合提上睑肌缩短术矫治中重度上睑下垂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上睑下垂是指上睑边缘向下垂坠,导致视野受限,影响外观美观和日常生活。
轻度上睑下垂可以通过非手术方法进行矫正,如运用肌肉训练、电刺激和随之制定的健康饮食计划等。
但对于中重度上睑下垂,非手术矫治方法往往无法达到理想效果,此时需要通过手术干预来实现矫正。
上睑联合筋膜鞘悬吊结合提上睑肌缩短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法,可有效治疗中重度上睑下垂。
该手术通过联合上睑前缘挛缩及额肌提拉,将上睑提上,同时缩短上睑提上肌,达到提上睑边缘、扩大视野的目的。
下面将对该手术进行详细介绍。
手术前准备在进行手术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
在手术前期,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确保自身状态良好。
医生还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术前咨询,了解患者的病史、用药情况、手术期望等,为手术做好充分的准备。
手术过程手术过程中,医生首先会在上睑鞘提上肌区域作出适当的切口。
然后,医生会进行上睑组织的清理和松解,随后进行上睑提上肌缩短术,并将上睑提上至理想位置。
医生会对伤口进行缝合和包扎,并进行必要的术后处理。
手术特点该手术的主要特点包括术前准备简单、手术时间短、恢复期较短等。
整个手术过程通常在1-2小时内完成,术后一般可在1-2周内恢复正常生活,术后效果自然美观,无需担心术后明显的疤痕。
手术效果通过上睑联合筋膜鞘悬吊结合提上睑肌缩短术,可以显著改善中重度上睑下垂的情况,提高眼部外貌美观度,扩大视野范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该手术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控性,术后的并发症风险较低,能够满足患者的美学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术后的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需要有一个缓慢的恢复过程。
术后患者需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术后护理,避免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注意饮食及休息,保持好心态,有助于术后恢复。
上睑联合筋膜鞘悬吊结合提上睑肌缩短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中重度上睑下垂的方法,它可以有效提升眼部外观,改善视野受限的问题,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上睑下垂介绍及矫正术后注意事项什么是上睑下垂?
上睑下垂俗称“大眼皮”,是由于提上睑肌功能障碍不能开睑,使上睑(上眼皮)遮盖了部分或全部瞳孔,重症者不能平视而常呈仰视望天状态。
通常分为两类:一类为先天性,绝大多数是因提上睑肌发育不全或缺损,或因支配提上睑肌神经缺损而引起。
另一类属后天性,其原因有外伤性、神经原性、肌原性及机械性等四种。
上眼睑下垂看似一个不常见的情况,但却让人看似睡眼惺忪。
上眼睑下垂是眼睛直望时上眼睑眼线边缘位置不正常地往下掉。
上眼睑下垂是一个独立的症候,很多人容易被其他情况混淆,例如老年人上眼睑略为松弛,或因为其他原因另外的一只眼睛眼睑过份地向上拉,错觉认为原先那一只眼睛好像是有上睑下垂迹象。
眼睑皮肤的下垂,以及睫毛的垂直向下,可遮盖部分瞳孔,造成眼前的灰暗及视物不清,视物疲惫,长期如此,会影响人的心情,使人情绪低落,不愿与人交往。
上睑下垂矫正术能提紧皮肤,显露全部睑缘,同时能使睫毛上翘,眼裂增宽、增长。
不但给人以青秀的美感,同时能增大视野,有利于情感的表达和明眸的显露,给人们带来好心情。
上眼皮下垂会使眼睛常常呈现出眼皮沉重,张不开的状态,留给人则是无精打采的感觉。
东方人眉毛下脂肪及皮下脂肪比西方人丰
富,所以在年纪轻轻就感觉上眼皮浮肿松弛下垂者不在少数。
当然有些人上眼皮浮肿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眼皮肌肉肥厚,这类患者可借着上眼皮手术,切除部分肌肉及眼皮脂肪来改善。
而在求助于上眼皮手术患者当中除了看到单眼皮及浮肿眼睛之外,也经常碰到一些上眼皮下垂的状况,即上的了年纪上眼皮过松或眼尾过度下垂变成三角眼,若要勉强将眼睛张大则倍感吃力。
这种情况极为常见,一般人皮肤在二十五岁左右开始逐渐老化,若平时皮肤缺乏适当保养,则皮肤松弛老化会加速,若眼皮松弛下垂的话,则从眼皮外侧开始。
若上眼皮继续老化松弛,则原本的双眼皮便会变成内双,而原本的单眼皮有时便会因为眼皮下垂而便变成有多条皱折,最后三角眼逐渐形成。
这种上眼皮松弛有一部分发生在较年轻时,甚至童年时期即可见。
从外观看眼皮即过分的松弛,而检查眼睑功能,则大多是正常,患者在向正前方凝视时,眼皮盖住黑眼珠五分之一以上,若是用手指把眼皮捏起来,即可发现真正问题在眼皮本身,而不是眼睑肌肉。
上睑提的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可造成睁眼障碍,就形成了上睑下垂。
通过额肌悬吊术、提上睑肌缩短术等手术,可以矫正。
上睑下垂的分类:
上睑下垂按其原因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
先天性上睑下垂为提上睑肌残缺或动眼神经核发育不全所致。
出生后即有,多为双侧性,常有遗传因素。
如果是提上睑肌残缺所引起
的上睑下垂,则通常表现为单纯性上睑下垂,如果是因神经核发育不全所致的,则常常合并有其他眼部异常,如内眦赘皮、小睑裂、斜视等。
后天性上睑下垂按其病因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1.动眼神经麻痹性上睑下垂:由动眼神经或神经核受损所致,通常为单侧性,常伴有眼球运动障碍,有时有复视。
2.交感神经麻痹性上睑下垂:为交感神经麻痹的部分症状,多见于颈部手术、外伤与甲状腺患者。
表现为上睑轻度下垂、下睑位置略高形成小睑裂,眼球后陷,瞳孔缩小,构成Horner氏综合征。
3.肌源性上睑下垂:常见于重症肌无力及进行性眼外肌麻痹,重症肌无力引起的上睑下垂,其程度随着疲劳而加重,晨起时轻,晚间、疲劳时加重,注射新斯的明后,症状明显改善。
4.机械性上睑下垂:由于眼睑本身的病变,如肿瘤、淀粉样变、严重沙眼、炎症水肿、外伤、组织增殖(象皮病)等所致。
除直接破坏提上睑肌外,还由于病变使眼睑肥大,导致机械性下垂。
另外有一种原因不明的上睑下垂,即老年肌病性上睑下垂,为原发性肌肉萎缩所致,且为双侧性,年老女性多见。
上睑下垂矫正常用术式
1.提上睑肌缩短术
经过无数术者的改良,现在的手术方法变化很多,大致可分为经结膜切口(内切口法)和经皮肤切口(外切口法)或结膜和皮肤联合
切口的方法。
适应于双侧或单侧轻度或中度先天性上睑下垂,且提上睑肌仍有部分功能者(提上睑肌的肌力在5mm或5 mm以上)。
亦可用于后天引起的腱膜性上睑下垂。
此种手术方法保持了肌肉原有的行走与运动方向,是比较符合眼睛的生理要求的,术后效果也比较理想。
但是,此法仅限于提上睑肌有部分功能的轻、中度的上睑下垂,如提上睑肌功能较差(提上睑肌肌力不足5mm),进行提上睑肌缩短或再加肌止缘前移,手术效果可能不理想,如该肌功能完全缺失,则更难奏效,勉强进行大量肌缩短,术后会导致严重睑闭合不全、复视等严重并发症。
2.额肌提吊术
额肌提吊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各种材料或组织的帮助将睑板和额肌联结起来,间接利用额肌肌力,矫正上睑下垂。
目前应用的材料和组织有自体宽筋膜、皮肤、肌肉、同种异体硬脑膜、同种异体巩膜、丝线、银线、不锈钢线、硅胶条等。
其中以自体宽筋膜较好,它植入后不会被排斥,不会延长,手术后睑裂高度和眼睑形态稳定。
缺点是患者大腿要多作一切口,不易被患者接受,术者也觉麻烦,而且患者要利用额肌收缩抬眉使睑裂开大,所以术后患者有不同程度抬眉现象。
使用异体硬脑膜或异体巩膜提吊,但数年后睑裂又慢慢下垂,或睑的某部分出现变形,也有少数因植入组织较早被吸收或纤维化而失去疗效。
丝线近期矫正效果很好,手术操作方便,但维持时间比异体硬脑膜或巩膜短得多,目前已基本不采用。
另一种方法是直接利用额肌,作成额肌瓣,下移与上睑板缝合固定,直接用额肌肌力提上睑矫正睑下垂,称为额肌肌瓣直接悬吊术,这一方法不用通过中间联结物起作用,避免了间接利用额肌的缺点,适用于额肌功能良好,先天性或后天性上睑下垂,尤其对严重的上睑下垂效果好,亦可用于其他手术方法矫正上睑下垂失败的病例。
由于其手术为动式,患者在治疗后不仅能睁眼,而且能闭眼,此外,额部的深皱纹在手术后可自然消失,使额部显得宽阔、平坦,且患者在术后还可获得重睑的美容效果。
上睑下垂矫正术过程
手术前要经过下垂程度的测定和额肌肌力测定,先天性上睑下垂,当上睑提肌尚有一定的功能时,应首选上睑提肌缩短术。
该手术即通过缩短上睑提肌以增强肌力,提高其提睑能力。
此种手术符合正常解剖要求,效果较好。
如上睑提肌功能已不复存在或功能极差,则需采取额肌瓣下移悬吊或阔筋膜带悬吊方法。
这两种方法是将上睑睑板直接或间接与额肌相连,以额肌带行上睑提肌功能。
上睑下垂手术一般需过度矫正,术后睑裂不能完全闭合,应妥善保护,以防损伤角膜或发生暴露性角膜炎等并发症。
由于上睑下垂的原因及具体情况各异,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能完全适合矫正所有上睑下垂的手术方式。
应该注意的是,尽管采用适合于某种情况的术式,但因患者的个体差异及术者不同,术后效果也会有差异。
上睑下垂矫正术前术后注意事项
术前注意事项
1.手术前两周内,请勿服用含有阿斯匹林的药物,因为阿司匹林会使得血小板凝固的功能降低;
2.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应该在初诊时翔实向医生告知病情,以便应诊大夫确认手术方案;
3.手术前确定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或其它身体炎症;
4.术前不要化妆;
5.女性要避开月经期。
正术后注意事项
1.术后7天之内尽量避免手术部位沾水;
2.保证手术部位清洁;
3.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等;
4.严格遵守医生嘱咐服药及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