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球头销台架试验标准解读
- 格式:doc
- 大小:2.67 MB
- 文档页数:25
《汽车转向节总成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编制说明(标准送审稿)a.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本标准依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014年12月12日印发中汽学函[2014]73号《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技术规范起草任务书》/任务书编号2014-3制定,标准名称《汽车转向节总成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
本标准主要完成单位: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主要工作过程2014年3月由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向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以下简称中汽学会)提出制定《汽车转向节总成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标准的申请,当年成立了标准工作组,提出撰写思路并进行分工。
工作组于2015年2月召开标准讨论会,确认撰写大纲和章节目录;会后形成标准试验验证稿,并对标准相关项目进行试验验证工作分工、确定试验验证单位和责任人。
2015年3月-2015年5月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承担了以下试验验证项目:1、正向冲击;2、吸能冲击;3、主销孔冲击;4、转向节臂冲击;5、耐腐蚀性;6、总成耐久性;7、转向节臂耐久性等项目。
试验验证工作完成后,标准工作小组即对标准的文稿和图进行了修改编制,形成了征求意见稿。
标准于2015年6月18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技术发展部将标准征求意见稿发给5家相关单位征求意见,未收到任何意见。
2016年3月根据2015年12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北京标准工作会议要求工作组对标准征求意见稿做了如下修改:1、标准名称正式确定为《汽车转向节总成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2、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规范了标准的格式;3、完善和修改了标准用图。
标准于2016年4月20日形成送审稿请转向技术委员会专家函审。
3 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及主要工作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参加起草人: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邓飞、廖梦楠、颜尧、赵赢、欧家福。
球头实验方法及技术要求:1球头销总成基本性能1.1 球头销总成最大摆角1.1.1 如图1 所示,把球头销总成安装在试验夹具上,使球头销轴线与球头销座轴线重合,沿A 方向和与A 向垂直的 B 方向进行测量。
1.1.2 利用图2 所示测量仪器确定摆角。
1.1.3 用力摇动球头,球头摆动到最大摆角的时候不允许发出金属撞击的异响。
图1图21.2. 球头销总成转动力矩1.2.1 如图3 所示,把球头销总成安装在试验夹具上,固定时应保证安装尺寸尽量与实车一致。
1.2.2 如图4 所示,试验前先使球头销沿任意方向往复摆动五次,摆动角度为最大摆角。
然后使球头销沿任意方向转动360°,再沿相反方向回到初始位置,重复共进行五次。
1.2.3 测量转动力矩时,可利用扭力计或其他任何能满足1.2.4 中规定的测量要求的测试仪器测量力矩。
1.2.4 如图4所示,将球头销轴线处于与球销座轴线重合的位置,以(3~18)°/s的转动速度在±40°范围内或在汽车最大转向角之间转动球销,同时记录转动力矩与转动角度的关系曲线。
1.2.5 使用扭力扳手测量时,可取稳定的数值作为均值。
图3图41.3 球头销总成摆动力矩1.3.1 如图3 所示,把球头销总成安装在试验夹具上,固定时应保证安装尺寸尽量与实车一致。
1.3.2 如图4 所示,试验前先使球头销沿任意方向往复摆动五次,摆动角度为最大摆角。
然后使球头销沿任意方向转动360°,再沿相反方向回到初始位置,重复进行五次。
1.3.3 测量摆动力矩时,可利用拉力计或其他任何能满足1.3.4 中规定的测量要求的测试仪器测量力矩。
1.3.4 如图4所示,使球头销可轴线处于与球头销座轴线重合的位置,以(3~18)°/s的摆动速度沿A向或与A向夹角为90°的B方向,在±20°范围内或在汽车最大摆角之间摆动球销,同时记录摆动力矩与摆动角度的关系曲线。
《乘用车悬架系统台架试验规范》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1 任务来源《乘用车悬架系统台架试验规范》团体标准是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批准立项。
文件号中汽学函【2020】22号,任务号为2020-9。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XX 分会/XX联盟提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襄阳)、广州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一汽集团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东风股份有限公司、芜湖众力底盘系统有限公司、四川建安工业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天津)、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索密克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等单位起草。
1.2编制背景与目标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我国汽车产品的开发由技术引进、逆向开发转向了正向自主开发,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各汽车制造厂商新车上市速度亟需加快,强度及疲劳耐久性是汽车及其零部件主要设计指标之一。
汽车强度及疲劳耐久性通常采用三种方法,分别是虚拟试验、台架试验和实际道路试验。
1)底盘结构件台架试验的必要性:底盘悬架控制臂、副车架、转向节、滑柱、弹簧等结构件主要承受和传递来自车轮的力及力矩,其强度及耐久性对整车的性能及安全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若开发初期对底盘悬架结构件强度验证不充分,会存在汽车断轴安全隐患及风险。
因此新车开发初期,各大车企均需要对底盘悬架结构件进行多轮的台架试验验证。
同时台架试验能够更好控制零件载荷工况,有利于进行重复试验,避免了极端工况时试验员安全问题及恶劣天气等外界环境的影响。
台架试验周期显著缩短,加快了样件优化和改进的周期,有效降低了人力物力成本,可为企业节省大量开发资金。
2)底盘悬架模块台架试验的必要性:由于底盘结构件如控制臂、副车架、转向节及滑柱等部件一般分布在不同的供应商进行开发的,每个部件的台架验证需要不同试验工装、不同试验设备,且每个部件台架试验时间至少二个月以上。
若将底盘结构件按照整车的装配方式组合在一起进行台架试验,这样不但可节省开发时间、台架工装费用及台架耐久费用,而且可实现部件在整车同一载荷工况下同时进行,更贴近车辆实际使用工况。
《汽车转向节总成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编制说明(标准送审稿)a.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本标准依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014年12月12日印发中汽学函[2014]73号《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技术规范起草任务书》/任务书编号2014-3制定,标准名称《汽车转向节总成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
本标准主要完成单位: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主要工作过程2014年3月由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向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以下简称中汽学会)提出制定《汽车转向节总成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标准的申请,当年成立了标准工作组,提出撰写思路并进行分工。
工作组于2015年2月召开标准讨论会,确认撰写大纲和章节目录;会后形成标准试验验证稿,并对标准相关项目进行试验验证工作分工、确定试验验证单位和责任人。
2015年3月-2015年5月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承担了以下试验验证项目:1、正向冲击;2、吸能冲击;3、主销孔冲击;4、转向节臂冲击;5、耐腐蚀性;6、总成耐久性;7、转向节臂耐久性等项目。
试验验证工作完成后,标准工作小组即对标准的文稿和图进行了修改编制,形成了征求意见稿。
标准于2015年6月18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技术发展部将标准征求意见稿发给5家相关单位征求意见,未收到任何意见。
2016年3月根据2015年12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北京标准工作会议要求工作组对标准征求意见稿做了如下修改:1、标准名称正式确定为《汽车转向节总成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2、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规范了标准的格式;3、完善和修改了标准用图。
标准于2016年4月20日形成送审稿请转向技术委员会专家函审。
3 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及主要工作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参加起草人: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邓飞、廖梦楠、颜尧、赵赢、欧家福。
QC T 304-1999汽车转向拉杆接头总成台架试验方法QC/T 304—1999汽车转向拉杆接头总成台架试验方法代替ZB T 23 006—87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转向拉杆接头总成的摆动力矩测定、旋转力矩测定、最大轴向位移量测定和耐久性试验等台架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转向拉杆接头总成,出厂试验与型式试验的项目与要求由相应的技术条件规定。
2术语及定义2.1摆动力矩T1球销以一定的频率,在接头总成的对称平面或设计指定平面内作连续摆动时的最大力矩(N·m)。
2.2旋转力矩T2球销轴线与接头球座孔轴线重合,球销绕轴线匀速旋转时的最大力矩(N·m)。
2.3最大轴向位移量δ球销轴线与接头球座孔轴线重合,沿该轴线对球销施加压力,使总成内部除弹性零件外的其他零件均不发生变形时,球销的最大位移量(mm)。
3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3.1摆动力矩下的测定3.1.1测试装置的工作原理见示意图1。
3.1.2试验条件3.1.2.1环境温度:常温。
3.1.2.2测试仪器精度不低于1%。
3.1.3测试样品许多于3件。
3.1.4试验程序3.1.4.1测试前拆除总成的防尘装置。
3.1.4.2向总成内注满规定牌号的润滑脂。
3.1.4.3使球销处于接头总成的对称平面或设计指定平面内,以4~6min-1的频率连续摆动,摆动角为设计值的80%~90%。
3.1.4.4测试时球销先往复摆动5次再记录T1值,并运算5次测试结果的均值。
3.2旋转力矩T2的测定。
3.2.1测试装置的工作原理见示意图2。
3.2.2试验条件3.2.2.1环境温度:常温。
3.2.2.2测试仪器精度不低于1%。
3.2.3测试样品许多于3件。
3.2.4试验程序3.2.4.1测试前拆除总成的防尘装置。
3.2.4.2向总成内注满规定牌号的润滑脂。
3.2.4.3使球销轴线与接头球座孔轴线重合,球销以4~6r/min的转速绕轴线匀速旋转。
3.2.2.4测试时球销先旋转5圈再记录T2值,并运算5次测试结果的均值。
1.目的为规范成品入库及出货检验标准,确保所出货产品符合客户的需求,杜绝不良品接收及流出,不断的提升产品品质,提高客户的满意度,特制定此检验标准。
2.范围2.1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充电器产品。
3.定义3.1缺陷级别定义3.2检验面定义A 面:直接看到的区域,如充电器顶部面。
B 面:不在直视范围,但暴露在外的面,如两侧面等。
C 面:正常使用时看不到的面,如充电器底面。
3.3抽样标准3.3.1依据MIL-STD-105E正常检验单次抽样3.3.2检验水准:一般特性采用II级水准;特殊特性采用S-2级水准3.3.3允收水平:CR缺陷:AQL=0 ; MAJ缺陷:AQL=0.65 ; MIN缺陷:AQL=1.04.权责4.1.品质部:负责成品检验标准的制定及执行,异常信息的反馈及改善措施有效性验证;4.2.研发部:对品质部分析处理检验中发现的重大结构、性能或工艺性异常,给予技术支援协同处理,并完善修改相关技术性文件;5.作业内容:5.1检验条件(如下图):5.1.1照明条件:600~1000LUX日光灯;5.1.2观察角度:被检测面与视线在45°范围内旋转,转动15°范围;5.1.3观测距离:距被测物表面距离为300~350mm;5.1.4观察时间:5~10秒钟;5.1.5视力:裸视或矫正视力在 1.0以上且无色盲。
序号检验项目检验标准检验方法检验工具AQL 备注1 包装外箱1.核对订单号、产品型号(SKU)、箱唛、数量是否一致。
目视/ MIN检验测量时参考产品图纸、标准样品、限度样品、SIP等作业。
2.无变形,划痕,破损。
目视/ MIN3.无潮湿,严重脏污。
目视/ MIN4.颜色,字样,要符合设计要求。
目视/ MIN5.无(设计指定贴附)之外的其它标示标贴。
目视/ MIN6.外箱尺寸管理:外径尺寸、内径尺寸、壁厚尺寸符合标准规格值要求,外箱毛重和净重与实际重量误差≤0.2kg。
测量标尺/电子秤MIN6.参考文件6.1《产品检验控制程序》6.2《不合格品控制程程序》6.3《样品承认书》。
《汽车半轴技术条件和台架试验方法》标准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包括工作任务、主要工作过程、主要参加单位)1、任务来源本标准的制定是根据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工作安排,计划号为2017-0743T-QC ,计划名称为《汽车半轴技术条件和台架试验方法》。
2、标准制定背景汽车半轴作为汽车传动系承载的关键部分,半轴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整车的可靠性。
近些年来,我国的汽车半轴行业发展和壮大地很快,不但为国内的主机厂配套,也广泛地出口到国外主要汽车生产企业。
国内的汽车半轴设计、加工热处理和台架试验能力等都大幅提升,而我们的汽车半轴的行业标准,仍然延用1989年编制、后转号为1999年版本的汽车半轴技术条件和台架试验方法,原汽车半轴行业标准已经不适应当前的汽车半轴的生产规模和技术进步。
为了提升我们汽车半轴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力,需要对汽车半轴行业标准进行修订,来支持我们汽车半轴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3、主要工作过程2016年7月28日,在一汽技术中心召开汽车半轴行业标准修订的第一次讨论会。
在会议上,一汽技术中心介绍了国内主要主机厂和半轴生产企业的台架试验能力和试验情况。
辽宁通达轴业有限公司介绍了半轴生产企业在生产质量控制过程中及商务活动中因为汽车半轴标准的过于陈旧,而带来的相关问题。
吉林圆方机械集团有限公司针对汽车半轴生产的关键质量环节,提出在汽车半轴行业标准修订中,需要充分考虑不同企业不同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保证汽车半轴标准在国内的广泛适应性。
与会各方还就汽车半轴原行业标准的两个文件中具体需要修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2016年12月22日,由一汽技术中心编制的汽车半轴技术条件和台架试验方法初稿提交给标委会进行项目申报。
2017年3月31日,标准工作组成员参加了工信部组织的行业标准立项评审答辩。
2017年4月22日-23日,在辽宁凤城召开汽车半轴技术条件和台架试验方法初稿研讨会。
本次会议作为汽车半轴行业标准修订的重要研讨会,参会的单位除了参加第一会议的三家单位外,还包括合肥美桥汽车传动及底盘系统有限公司、青特集团有限公司、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凤城曙光汽车半轴有限公司和山东蓬翔汽车有限公司等单位。
汽车发动机台架标定全程讲解概述:发动机台架标定作为ECU标定的第一步,通过进气模式、扭矩模型、喷油点火等标定来最大程度的发挥发动机的性能,是整车标定的基础。
一.台架标定核心工作45天:●VVT选择●点火角标定●温度模型标定●扭矩模型标定●VVT VE标定●爆震控制●外特性●万有特性二:标定手段●控制油门:PUMA设备直接调节.●控制发动机转速:PUMA设备直接调节.●控制平均缸内压力:PUMA工具可设置油门开度为100%,即可通过调节标定改变缸内压力.●控制点火角:即可通过设置SprkAdvSlewValue改变点火提前角度数.●控制空燃比:通过设置FUEL.SlewValue改变点火提前角度数.●控制VVT开度:设置Intk_DsrdPstn.mode=1即可.三.发动机改造及台架搭建:2天●4个进气歧管温度热电偶、4个排气歧管热电偶、1个催化器中心热电偶.●进气压力传感器(发动机自带)、空滤前压力传感器、节气门前压力传感器、排气背压传感器.●油耗分析仪、空燃比检测仪(ES630).●开发电脑、ES590 592.●燃烧分析仪,缸压信号.●示波器采集58X,凸轮轴信号、喷油信号、点火信号、爆震传感器信号.●测功机、油门踏板和PUMA设备.●废气分析仪.●台架搭建:线束改造、发动机安放.四:数据准备:0.5天●Engine dyno disable function 因在台架上进行试验,缺少整车上的必要线束、传感器等,为保证正常标定,需关闭ECU的部分诊断功能.●关闭误报的各种EOBD故障码.●关闭闭环控制长期自学习值.●关闭碳罐控制.●COT 关闭.●PE关闭.●DFCO关闭.●关闭失火诊断.●关闭Baro预测.●设置VVT开度.五:台架标定:1.1第一次外特性和信号一致性检查目的:●检验原始发动机是否接近工程目标●检查4缸一致性方法:●根据扭矩特性,选择标定最佳VVT开度.●根据扭矩特性,选择最佳空燃比.●根据扭矩特性,选择最优点火角.●节气门全开工况,从1200rpm开始,每隔400rpm,稳定一定时间(如15S)采数,直到6000rpm.数据处理:●根据外特性数据,作出最大扭矩、最大功率、最小比油耗值曲线1.2各缸排温一致性检查:通过对各缸排温温度在WOT工况下对比排温偏差。
前言本标准以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前提,在立足市场需求和产品性能的实际情况下指定的。
同时在格式和内容编排上均符合GB/T1.1-2000和GB/T1.2-2002规定。
本标准由XXXX机械有限公司提出本标准由XXXX机械有限公司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XXXX机械有限公司标准起草人:XXX汽车球头销台架试验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XX公司悬架使用的球销节(以下简称“球销总成”)的有关台架试验的方法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XX公司的所有汽车悬架球销总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合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以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用本标准。
GB/T 7762-2003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臭氧龟裂静态拉伸试验JIS K 6301 硫化橡胶的物理试验方法3 目的本标准的目的是使球销总成的性能、强度和耐久性试验的试验方法标准化,以便得到评定质量的统一方法。
4 试验种类(1)摆角试验(2)力矩试验(3)刚度试验(4)挤压和拉伸强度试验(5)球头销静态强度试验(6)疲劳强度试验(7)工作温度下的耐磨持久性试验(8)高温下的耐磨持久试验(9)耐泥水持久性试验(10)防尘罩耐臭氧试验(11)防尘罩低温试验(12)防尘罩耐热性试验(13)防尘罩拉伸强度试验5 试验的一般条件试验条件一般适用于上面列举的所有试验,内容如下;(1)除非另有规定,试验应在常温常压下进行;(2)试验件应固定在刚度足够大的装置上,这样才不会消弱试验目的;(3)安装夹具的形状应不影响试验目的;6 球销总成试验方法6.1 摆角试验这个试验是测量球销的工作摆角,按如下方法进行6.1.1 试验装置如图1所示,把销总成安装在试验夹具上6.1.2 试验条件测量方向:如图1所示,使球头销铅垂直立,沿A方向和A方向垂直的B方向进行测量。
.图16.1.3 试验步骤利用如图2所示测量仪器确定摆角。
摆角是最大可以摆动的角度,在这个角度范围内,球头销不与任何零件相抵触图26.1.4 测量项目和记录(见图3)摆角是机械上能摆动的角度6.2 力矩试验该试验是用来测试球销总成转动和摆动力矩,其方法如下。
6.2.1如图3所示,把球销总成安装于夹具上,固定时应保证安装防尘罩的公称尺寸,利用扭力计或其它任何能满足6.2.2规定的测量要求的测量仪器测量力矩。
注:球销总成和夹具的配合公差请具体协商确定图3图46.2.2 试验条件(表1)注:当对车轮施加静载荷时,在球销总成上便施加了轴向的拉伸或压缩载荷表2球销间隙力矩对照表6.2.3 试验步骤测量前使球头销摆动到最大角度五次和五次正、反向旋转360°。
然后把球头销时效24小时以后测量启动力矩和工作力矩。
接着又使球头销摆动到最大摆角五次和正、反向转动360°五次。
然后测量启动力矩和工作力矩。
6.2.4 测量项目和记录a)与6.2.2有关(测量方法和测量速度)的试验条件;b)启动力矩-摆动曲线图5(注1)c)启动力矩;d)工作力矩最大、最小值和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2](注2)注1:当从扭力扳手上直读取力矩值时,可省略该项测量。
注2:使用扭力扳手测量时,可取稳定的数据作为平均值,而最大、最小值的测量可以省略图5 力矩-角度曲线6.2.5 测量结果判定依据启动力矩:满足表2规定力矩转动力矩:满足表2规定力矩6.3 刚度试验进行该试验测试球销总成的刚度,步骤和方法如下:6.3.1 试验装置如图6所示,把球销总成安装在试验夹具上。
注:球销总成和夹具的配合公差请具体协商确定图66.3.2 试验条件加载方向,使球头销铅垂向上,在轴向与轴向垂直的方向对球头销施加拉伸和压缩载荷(力的轴线通过球头销中心),直至规定的表二规定的应力值。
毅200N/s的速度施加力。
6.3.3 试验步骤(a)试验件组装后放置24小时以上;(b)在加载到规定的载荷值一个循环后,在施加规定的拉伸和压缩静载荷,然后测量球头销的位移。
(要求夹具及测量系统的总刚度1*E6N/mm以上,否则需要先测台架系统包括动系统刚度,再测量球座在台架上的测量刚度,然后再计算球座实际刚度时将台架的影响出去)6.3.4测量项目和记录(a)规定荷载和位移值(b)荷载-位移曲线(图7)6.3.5 试验标准轴向力:参见表2规定力值,轴向间隙≤表2规定对应间隙径向力:参见表2规定力值,轴向间隙≤表2规定对应间隙注:特殊要求车型刚度试验要求按双方协定确商图76.4 拉脱和压脱试验该试验是测试球壳或球壳外端部的破坏强度,其方法如下:6.4.1 试验装置如图8所示,安装球销总成到试验夹具上。
图86.4.2 试验条件(a)加载方向:挤压和拉伸方向(挤压根据实际结构选用);(b)载荷:从0到破坏载荷(N)6.4.3 试验步骤安装球销总成到试验夹具上并对球头销施加载荷。
试验夹具的材料、硬度和拧紧螺母的力矩最好与有关各方协商,因为它们都可能影响试验结果6.4.4 测量项目和记录(a)载荷-位移曲线(见图9)图9 载荷-位移曲线(b)最大载荷(挤压和拉伸)(c)破坏情况6.4.5 判定标准最大拉伸载荷:≥25KN(可双方协商确定)最大挤压载荷由双方协商确定6.5 球头销的静态刚度试验该试验是测试球销总成球头销在与其曲线垂直方向上的强度,其方法如下:6.5.1 试验装置如图10所示,把球头销安装于试验夹具上(安装节目应完全和球销总成在整车上实际的安装情况完全相同,推荐使用实际的转向节安装)图106.5.2 试验条件(a)加载方向:与球头销的轴线相垂直的方向;(b)荷载:从0到最大荷载(N),均速加载,每秒200N递加。
6.5.3 试验步骤把球头销固定在夹具上,沿与轴线相垂直的方向加荷载(载荷与球头销中的偏置距离和实际整车情况相吻合)。
试验夹具的材料、硬度、和拧紧螺母的力矩最好与相关个方相互协商,因为他们都可能影响试验结果;6.5.4 测量项目和记录(a)荷载-位移曲线(见图11)图11(b)屈服荷载(c)最大荷载和位置(d)变形和破坏情况6.6 疲劳强度试验该试验是测试球座和球销总成的球头销的疲劳强度,其方法如下:6.6.1 试验装置如图12所示,安装球销总成到试验夹具上,然而安装角度应按有关双方协议要求而定。
图126.6.2 试验条件(a)重复载荷(b)加载方向与球头销的轴线相垂直(球销总成),与球头销的轴线相重合(球销总成)(C)重复速度:3Hz~15Hz(d)试验循环次数规定的循环数,但对于最小荷载应为106次以上。
6.6.3 试验步骤紧固球销总成与试验夹具上并对球头销施加重复载荷。
安装球头销的试验夹具最好与实车有同样的硬度的同种材质制造,并且如果更换时,应和球销总成一起同时更换。
6.6.4 测量项目与记录(a)在6.6.2中规定的试验条件(b)荷载-循环次数曲线(见图13)图13(c)断裂的部分及断裂性质;(d)可能出现的任何其它异常情况。
6.7 工作温度下耐磨持久性试验该试验是测试球销总成磨蚀的耐久性,其方法如下;6.7.1 试验装置如图14所示,安装球销总成到试验夹具上。
图146.7.2 试验条件(a)摆角±20°或车辆设计最大摆角(撞击回弹和转向角度)的80%或以上;(如有方向性,摆动方向应选取实际球销的工作方向)(b)摆动重复速度:1Hz~3Hz:(c)转向角度:±40°或车辆最大转向角度的80%或以上:(d)转动重复速度:0.3Hz~1Hz:(e)荷载与有关双方协商确定;(f)试验循环次数:摆动次数为106次或以上6.7.3 试验步骤(a)给定球销总成摆角、转动角度和荷载;(b)在6.7.2中有关试验条件的范围内的某个不变条件下进行试验;(c)由于试验条件不同,球销总成可能会发热。
因此必须给定冷却方法(空气冷却等)或停止时间间隔6.7.4 测量项目和记录(a)在6.7.2中规定的试验条件(b)在6.2中规定的初始的和试验后的力矩(c)在6.3中规定的初始的和试验后的刚度和自由行程;(d)在试验完成后,拆下球销总成并检查球座和球头销的磨损程度,证实已密封了适当的锂基脂;(e)可能出现的其它异常情况。
6.7.5 在做耐磨持久性试验前进行力矩试验。
耐磨持久性试验后放置24小时后进行力矩试验,试验后需保留40%的力矩6.8高温下的耐磨持久性试验该试验是测试球销总成在高温下磨蚀的耐久性;其方法如下:6.8.1 试验装置如6.7.16.8.2 试验条件(a)试验温度:80℃需进行散热,防止工作面温度过高(b)摆角±10°或车辆设计最大摆角(撞击回弹和转向角度)的40%或以上;(如有方向性,摆动方向应选取实际球销的工作方向)(c)摆动重复速度:1Hz~3Hz:(d)转向角度:±15°或车辆最大转向角度的40%或以上(e)转动0.3Hz~1.5Hz:(f)荷载与有关双方协商确定(g)试验循环次数30万次以上。
6.8.3试验步骤(a)给定球销总成摆角、转动角度和荷载;(b)在6.7.2中的有关试验条件的范围内的某个不变条件下进行试验;(c)由于试验条件不同,球销总成可能会发热。
因此必须给定冷却方法(空气冷却等)或停止时间间隙,以防止试验温度过高;6.8.4 测量项目和记录(a)在6.7.2中规定的试验条件(b)在6.2中规定的初始值和试验后的力矩(c)在6.3中规定的初始的和试验后的刚度和自由行程;(f)在试验完成后,拆下球销总成并检查球座和球头销的磨损程度,证实已密封了适当的锂基脂;(d)可能出现的其它异常情况6.8.5 在做耐磨持久性实验前进行力矩试验。
耐磨持久性试验后放置24小时后进行力矩试验,试验后需保留30%的力矩6.9 耐泥水持久性试验该试验是测试球销总成的密封性能,其方法如下:6.9.1 试验装置如图15所示,把球销总成的球头销部分安装在试验夹具上,其安装方向应调节与实车的方法相同,并调整试验夹具的尺寸、形状和密封面的粗糙度与实车相同。
而且安装试验夹具时应能够喷洒泥水在防尘罩的密封部分或球壳的外端部;6.9.2 试验条件(a)摆角:同6.7.2(a);(b)摆动重复速度:同6.7.2(b);(c)转动角度:同6.7.2(c);(d)转动重复速度率:同6.7.2(d);(e)荷载:不加载(f)泥水试验:按照工业试验的尘埃和气悬体规定的试验尘埃第八类50克和1升水混合;(g)喷洒泥水的速率:每分钟0.5L~3l;(h)喷洒泥水的循环:每30分钟到1小时喷洒一次泥水,不喷洒时间应是喷洒时间的3倍,喷洒和不喷洒时间组成一个循环;(i)试验循环次数:喷洒泥水循环次数应与有关双方协商确定;注:对荷载可能影响密封性能(其初压力部分有填料或类似物保持)的结构的球销总成应与6.7.2(c)“耐磨持久性”中规定的通用条件下加载图156.9.3 试验步骤(a)给定球销总成摆动角度和转动角度(b)在防尘罩的密封部分和球壳外端部喷洒泥水;(c)在6.8.2规定的试验条件范围内的某个不变条件下进行试验(d)由于试验条件的不同,球销总成可能会发热,因此必须给定冷却方法(空气冷却等)或停止时间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