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受用的数学公式(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94.00 KB
- 文档页数:11
数学公式大全(数学)数学公式大全数学是一门关于数量、结构、空间以及变化的学科,它是科学和工程中必不可少的基础。
数学公式是数学思想的精华所在,它们可以用来解决各种数学问题,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数学公式大全,涵盖了数学的各个领域。
一、代数和方程1. 一次方程式:ax + b = 0其中,a和b是已知常数,x是未知数。
2. 二次方程式:ax^2 + bx + c = 0其中,a、b、c是已知常数,x是未知数。
3. 四则运算:- 加法:a + b = c- 减法:a - b = c- 乘法:a × b = c- 除法:a ÷ b = c4. 幂运算:a^n表示将a自乘n次,其中a是底数,n是指数。
5. 开平方:√a表示寻找b,使得b^2 = a,其中a是要开方的数。
6. 排列和组合:- 排列:P(n, k) = n! / (n-k)!- 组合:C(n, k) = n! / (k!(n-k)!)其中,n为元素个数,k为要选择的元素个数,"!"表示阶乘运算。
二、几何和三角学1. 直角三角形:- 勾股定理:a^2 + b^2 = c^2- 正弦定理:sin(A) / a = sin(B) / b = sin(C) / c- 余弦定理:c^2 = a^2 + b^2 - 2abcos(C)2. 圆:- 圆的面积:A = πr^2- 圆的周长:C = 2πr其中,r为圆的半径,π是一个数学常数,近似值为3.14159。
3. 三角函数:- 正弦函数:sin(x)- 余弦函数:cos(x)- 正切函数:tan(x)其中,x为角度。
4. 三角恒等式:- 和差公式:sin(A ± B) = sin(A)cos(B) ± cos(A)sin(B)- 二倍角公式:sin(2A) = 2sin(A)cos(A)三、微积分1. 导数:f'(x)表示函数f(x)对x的变化率。
【说明文】生活中的数学公式数学是一门深奥的学科,虽然数字和公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似乎并不总是如此显眼,但数学的影响却无处不在。
从简单的计算到高级的科学研究,数学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数学公式在发挥作用,虽然我们并不总是能够立刻意识到它们。
以下是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数学公式及其应用。
1. 费马小定理:a^p ≡ a (mod p)费马小定理是数论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它的应用广泛,特别是在密码学和数据安全领域。
费马小定理用于判断一个给定的数字是否为素数。
在现代的互联网时代,数据安全和密码学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费马小定理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2. 泰勒展开式:f(x) = f(a) + f'(a)(x-a) + f''(a)(x-a)^2/2! + ...泰勒展开式是微积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用于将一个复杂的函数表示成一个无穷级数。
在工程领域,泰勒展开式可以用来近似计算复杂函数的值,例如在电路设计中,用于近似计算电流、电压等参数。
3. 黄金分割率:φ = (1+√5)/2黄金分割率是一个神秘而又神奇的数字,它在艺术、建筑和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黄金分割率被认为能够产生最美的比例和形态,因此在建筑、美术和设计中经常被使用,例如在建筑设计中的比例尺、艺术作品的构图等。
4. 梯度下降算法:θj:=θj-α(1/m)Σ(i=1~m)(hθ(x(i)-y(i)))*x(i)j梯度下降算法是机器学习中常用的优化算法,它用于调整模型的参数以便让模型尽可能拟合数据。
梯度下降算法在各种机器学习模型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如线性回归、逻辑回归、神经网络等。
5. 斐波那契数列:f(n) = f(n-1)+f(n-2)斐波那契数列是数学中的一个经典问题,它在生活中也有着一些有趣的应用。
在金融领域,斐波那契数列被用来分析股票、利息、交易等,帮助投资者预测市场趋势。
6. 正态分布:f(x) = (1/σ√(2π))e^(-(x-μ)^2/2σ^2)正态分布是统计学中最重要的分布之一,它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常用数学公式整理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等概念的学科。
在日常生活和各种学科领域中,数学公式的运用无处不在。
公式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还能提供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
在本文中,我们将整理一些常用的数学公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一、代数公式代数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数量关系的具体表示和计算。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代数公式:H1 1. 一次方程一次方程是形如ax + b = 0的方程,其中a和b是已知数,x是未知数。
解一次方程可以运用一下公式:|x| = a => x = a 或 x = -a例如,对于方程3x + 5 = 0,我们可以使用公式 x = -5/3,找到未知数x的值。
H1 2. 二次方程二次方程是形如ax² + bx + c = 0的方程,其中a、b和c是已知数,x是未知数。
解二次方程可以使用以下公式:x = (-b ± √(b² - 4ac))/(2a)例如,对于方程x² - 4x + 4 = 0,我们可以使用公式 x = 2,找到未知数x的值。
H1 3. 平方差公式平方差公式可以将一个二次多项式分解为两个一次多项式的乘积。
该公式如下:(a ± b)² = a² ± 2ab + b²例如,对于公式(3 + 2)²,可以使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得到(3 + 2)² = 3² + 2 × 3 × 2 + 2² = 25。
二、几何公式几何是研究空间形状、大小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数学分支。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几何公式:H2 1. 周长和面积•矩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周长= 2 × (长 + 宽) 面积 = 长× 宽•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周长= 2 × π × 半径面积= π × 半径²H2 2. 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面积= 1/2 × 底× 高例如,对于底为10,高为6的三角形,可以使用公式计算得到面积为1/2 × 10 × 6 = 30。
初中数学必背公式全集初中数学是我们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其中的必背公式更是我们需要熟练掌握的知识点。
下面,我将为大家整理一份初中数学必背公式全集,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代数公式:1. 二次方程求根公式: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它的根可以通过公式x=(-b±√(b^2-4ac))/(2a)来计算。
2. 平方差公式:(a+b)(a-b)=a^2-b^2,可以用于简化平方差的计算。
3. 一次方程求解公式:对于一元一次方程ax+b=0,它的解可以通过公式x=-b/a来求得。
二、几何公式:1. 三角形面积公式:对于已知三角形的底和高,可以使用面积公式S=1/2×底×高来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 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a^2+b^2=c^2。
3. 圆的面积公式:对于已知圆的半径r,可以用面积公式S=πr^2来计算圆的面积。
4. 圆的周长公式:对于已知圆的半径r,可以用周长公式C=2πr来计算圆的周长。
三、数列公式:1.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对于等差数列an=a1+(n-1)d,其中a1为首项,d为公差,可以用来计算数列中任意一项的值。
2. 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对于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n=n/2×(a1+an),可以用来计算等差数列前n项的和。
3. 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对于等比数列an=a1×q^(n-1),其中a1为首项,q为公比,可以用来计算数列中任意一项的值。
4. 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对于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Sn=a1×(q^n-1)/(q-1),可以用来计算等比数列前n项的和。
四、概率公式:1. 事件的概率:事件A发生的概率P(A)等于事件A发生的次数n(A)与总的可能性次数n的比值,即P(A)=n(A)/n。
2. 互斥事件的概率:对于互斥事件A和B,它们同时发生的概率为0,即P(A∩B)=0,那么事件A或事件B发生的概率为P(A∪B)=P(A)+P(B)。
七大数学必考公式,赶快掌握!2023年,作为高考数学必考科目,知识点的覆盖面越来越广,但是经典数学公式却是依然不可或缺,因为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快、更准确地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七大数学必考公式,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备考高考。
一、勾股定理勾股定理是三角形中广为人知的公式。
对于一个直角三角形来说,它的斜边平方等于两腰的平方和。
a²+b²=c²在高考数学中,勾股定理是基础中的基础,几乎所有的高中数学题都能用到它。
因此,我们需要在复习过程中对其熟练掌握,不仅要知道其公式,还要能够灵活运用。
二、二次函数二次函数是高中数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知识点。
一般形式为:y=ax²+bx+c在复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二次函数的一些基本知识,包括:二次函数的图像,顶点坐标,对称轴,解方程等等,很多高考数学题目都离不开二次函数。
同时,我们还需掌握二次函数相关的公式:顶点公式、根公式、零点坐标公式等等,保证能够正确应用。
三、三角函数在数学中,三角函数分为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等几种。
在高考数学中,三角函数的应用非常广泛,尤其涉及到解三角形、三角函数曲线、向量的角度等题目时,都要用到三角函数。
对于高考数学而言,我们需要了解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点和公式: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正切定理等,以及三角函数图像和性质等,这些都将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考试。
四、向量高考数学中向量的部分内容非常的重要。
向量的概念、向量的运算、向量的模、向量的坐标等都是需要掌握清楚的。
此外,向量外积的计算方法、向量内积的计算方法、向量共面问题等都是常见的高考数学问题。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向量相关的知识点和公式,例如向量的加减法、数量积的计算公式、向量的坐标运算公式等等。
五、导数导数在高考数学中占据很重要的一个位置,它通常被用来求解函数的各种性质,包括函数的最值、函数的单调性等等。
导数还能够用来解决求函数的极值、函数的拐点问题等。
数学公式大全全套
很抱歉,但由于数学公式实在太多,无法一一列举。
数学公式的
种类繁多,涵盖了代数、几何、微积分、概率统计、数论等多个领域。
以下将针对一些常见的数学公式进行简单的介绍:
1.代数方面的公式:
-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对于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解为
x = (-b ± √(b^2 - 4ac)) / (2a)。
-四则运算公式:加法a + b、减法a - b、乘法a * b、除法a / b。
-指数和对数公式:例如指数函数a^x和自然对数函数ln(x)。
2.几何方面的公式:
-三角函数公式:例如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等。
-勾股定理:对于直角三角形,a^2 + b^2 = c^2,其中c表示斜边,a和b表示两条边的长度。
-各种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例如矩形、三角形、圆等。
3.微积分方面的公式:
-导数和微分公式:例如常见函数的导数求法和微分规则。
-积分公式:例如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计算方法,包括牛顿—莱布尼兹公式等。
4.概率统计方面的公式:
-概率公式:例如基本概率公式、条件概率、贝叶斯公式等。
-统计量的计算公式:例如均值、方差、标准差等。
5.数论方面的公式:
-质数相关公式:例如素数定理、埃拉托色尼筛法等。
-数字分解定理:任何一个大于1的正整数,都可以唯一地分解成质数的乘积。
以上只是数学公式的部分示例。
在实际应用中,会有更多的数学公式被用于解决各种问题。
如果有具体的数学公式需要了解,可以提供具体的公式名称,我可以为您提供相应的详细解答。
数学万能公式数学万能公式是指可以适用于多个数学领域的公式,它们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各种数学问题。
在下面的两篇文章中,我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数学万能公式。
第一篇:一、勾股定理勾股定理是最基础、最常用的数学公式之一。
它描述了直角三角形中各边之间的关系。
勾股定理可以表示为:c^2 = a^2 +b^2,其中c为斜边的长度,a和b分别为直角边的长度。
勾股定理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直角三角形的边长,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二、二项式定理二项式定理是一个用于展开一个二次方的重要公式。
它可以表示为:(a+b)^n = C(n,0)a^n + C(n,1)a^(n-1)b +C(n,2)a^(n-2)b^2 + ... + C(n,n-1)ab^(n-1) + C(n,n)b^n。
其中C(n,k)表示组合数,表示从n个元素中选择k个元素的组合的个数。
二项式定理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多项式的展开式,计算组合数。
三、欧拉公式欧拉公式是一条连接了五个重要数学常数:e、i、π、1和0的公式。
欧拉公式可以表示为:e^(iπ) + 1 = 0。
欧拉公式是数学领域中最具美感的公式之一,它在分析、微积分、复变函数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四、黄金分割公式黄金分割公式是一种特殊的比例关系公式,它可以表示为:(a+b)/a = a/b = φ,其中a与b之和与a的比值等于a与b的比值等于黄金分割比φ。
黄金分割公式广泛应用于美学和艺术领域,以及现代设计和建筑领域。
五、导数的链式法则导数的链式法则是微积分中的一条重要规则,用于计算复合函数的导数。
链式法则可以表示为:(f(g(x)))' = f'(g(x)) *g'(x),其中f和g分别是函数,f'和g'分别表示函数f和g的导数。
导数的链式法则在计算导数和求解相关问题时非常有用。
以上是数学领域中的一些常见的数学万能公式,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不同的数学问题,并应用于各个领域。
全球十大公式全球十大公式是指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的十个数学公式。
这些公式不仅在学术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而且在工程、科技、金融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我们来一一介绍这十大公式。
1.欧拉公式:e^(iπ)+1=0欧拉公式是数学中最美丽的公式之一,它将三个最基本的数学常数e、i和π联系在了一起。
欧拉公式在物理、工程、金融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2.贝叶斯公式:P(A|B)=P(B|A)P(A)/P(B)贝叶斯公式是概率论中的重要公式,它可以用来计算在已知某些条件下,某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贝叶斯公式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3.高斯公式:∫e^(-x^2)dx=√π高斯公式是数学中的重要积分公式,它在统计学、物理学、工程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4.牛顿-莱布尼茨公式:∫f(x)dx=F(x)+C牛顿-莱布尼茨公式是微积分中的基本公式,它可以用来计算函数的积分。
牛顿-莱布尼茨公式在物理学、工程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5.费马小定理:a^(p-1)≡1(mod p)费马小定理是数论中的重要定理,它可以用来判断一个数是否为质数。
费马小定理在密码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6.傅里叶变换:F(ω)=∫f(t)e^(-iωt)dt傅里叶变换是数学中的重要变换,它可以将一个函数在时域中的表达式转换为在频域中的表达式。
傅里叶变换在信号处理、图像处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7.熵公式:H(X)=-∑p(x)logp(x)熵公式是信息论中的重要公式,它可以用来衡量信息的不确定性。
熵公式在通信、数据压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8.斯特林公式:n!=√(2πn)(n/e)^n斯特林公式是数学中的重要公式,它可以用来估算阶乘的值。
斯特林公式在概率论、统计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9.泊松分布公式:P(X=k)=λ^ke^(-λ)/k!泊松分布公式是概率论中的重要公式,它可以用来描述稀有事件的发生概率。
泊松分布公式在统计学、物理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常用数学公式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涉及到了很多的公式和定理。
在数学的各个分支中,有一些公式是非常常用的,几乎在每个数学问题中都会用到。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数学公式:1. 二次方程的根:对于二次方程ax²+bx+c=0,它的根可以通过求根公式来得到。
对于实数根,公式为:x=(-b±√(b²-4ac))/2a。
对于复数根,公式为:x=(-b±i√(4ac-b²))/2a。
2. 同余定理:如果两个整数a和b除以正整数m得到的余数相同,那么称a与b关于模m同余,记作a ≡ b (mod m)。
同余定理包括加法同余定理、乘法同余定理和幂同余定理。
3.欧拉公式:对于任何一个凸多面体,它的面数F、顶点数V和边数E之间有着如下关系:F+V=E+2、这个公式被称为欧拉公式,是立体几何中非常重要的公式。
4.边界值定理:对于连续函数f(x)和定义在[a,b]上的连续函数g(x),如果在(a,b)内f(x)≤g(x),那么必然存在一些点c∈(a,b),使得f(c)=g(c)。
5.泰勒展开:如果函数f(x)在x=a处存在各阶导数,则对于任意整数n,函数f(x)在x=a处的n阶泰勒展开式为:f(x)=f(a)+f'(a)(x-a)/1!+f''(a)(x-a)²/2!+...+f⁽ⁿ⁾(a)(x-a)ⁿ/n!+R⁽ⁿ⁺¹⁾(x),其中R⁽ⁿ⁺¹⁾(x)为余项。
6. 复数的欧拉公式:对于任意一个复数z,它可以表示为z=r(cosθ+isinθ),其中r为模长,θ为幅角。
这个公式被称为复数的欧拉公式。
7.向量叉乘的模长:对于二维向量a=(a₁,a₂)和b=(b₁,b₂),它们的叉乘的模长为,a×b,=,a₁b₂-a₂b₁。
8. 三角函数的和差公式:sin(a±b)=sinacosb±cos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tan(a±b)=(tana±tanb)/(1∓tana*tanb)。
很好用的数学公式大全1.代数- 一次方程:ax + b = 0,解为x = -b/a。
- 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解为x = (-b ± √(b^2 - 4ac)) / (2a)。
- 二次根式:√a x √b = √(ab)。
-二项式定理:(a+b)^n=C(n,0)a^n+C(n,1)a^(n-1)b+...+C(n,n)b^n。
-欧拉公式:e^(iπ)+1=0。
2.几何-勾股定理:a^2+b^2=c^2,其中a、b为直角边,c为斜边。
-面积公式:-三角形:S=1/2*底边长*高。
-矩形:S=长*宽。
-圆:S=πr^23.微积分- 导数定义:f'(x) = lim(h→0) [f(x+h) - f(x)] / h。
-常用导数:-常数函数:(c)'=0。
- 幂函数:(x^n)' = nx^(n-1)。
-指数函数:(e^x)'=e^x。
- 对数函数:(ln(x))' = 1/x。
- 积分定义:∫f(x)dx = F(x) + C,其中F'(x) = f(x),C为常数。
-常用积分:- 幂函数:∫x^n dx = (1/(n+1))x^(n+1) + C,其中n≠-1- 指数函数:∫e^x dx = e^x + C。
- 对数函数:∫(1/x) dx = ln,x, + C。
4.统计学-均值:平均数为数据值的和除以数据个数。
-方差:平均离差平方和除以数据个数。
-标准差:方差的平方根。
-正态分布概率密度函数:f(x)=(1/√(2πσ^2))*e^(-(x-μ)^2/(2σ^2)),其中μ为均值,σ为标准差。
5.概率-事件概率:P(A)=(A的可能数)/(总的可能数)。
- 互斥事件概率:P(A or B) = P(A) + P(B)。
- 独立事件概率:P(A and B) = P(A) * P(B)。
- 条件概率:P(A,B) = P(A and B) / P(B)。
一生受用的数学公式作者:Tangxianyang编辑1、坐标几何一对垂直相交于平面的轴线,可以让平面上的任意一点用一组实数来表示。
轴线的交点是(0, 0),称为原点。
水平与垂直方向的位置,分别用x与y代表。
一条直线可以用方程式y=mx+c来表示,m是直线的斜率(gradient)。
这条直线与y 轴相交于(0,c),与x轴则相交于(–c/m, 0)。
垂直线的方程式则是x=k,x为定值。
通过(x0, y0)这一点,且斜率为n的直线是y–y0=n(x–x0)。
一条直线若垂直于斜率为n的直线,则其斜率为–1/n。
通过(x1, y1)与(x2, y2)两点的直线是:y=(y2–y1/x2–x1)(x–x2)+y2x1≠x2若两直线的斜率分别为m与n,则它们的夹角θ满足于tanθ=m–n/1+mn半径为r、圆心在(a, b)的圆,以(x–a) 2+(y–b) 2=r2表示。
三维空间里的坐标与二维空间类似,只是多加一个z轴而已,例如半径为r、中心位置在(a, b, c)的球,以(x–a) 2+(y–b) 2+(z–c) 2=r2表示。
三维空间平面的一般式为ax+by+cz=d。
2、三角学边长为a、b、c的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夹角为θ。
它的六个三角函数分别为:正弦(sine)、余弦(cosine)、正切(tangent)、余割(cosecant)、正割(secant)和余切(cotangent)。
sinθ=b/c cosθ=a/c tanθ=b/acscθ=c/b secθ=c/a cotθ=a/b若圆的半径是1,则其正弦与余弦分别为直角三角形的高与底。
a=cosθb=sinθ依照勾股定理,我们知道a2+b2=c2。
因此对于圆上的任何角度θ,我们都可得出下列的全等式:cos2θ+sin2θ=13、三角恒等式根据前几页所述的定义,可得到下列恒等式(identity):tanθ=sinθ/cosθ,cotθ=cosθ/sinθsecθ=1/cosθ,cscθ=1/sinθ分别用cos 2θ与sin 2θ来除cos 2θ+sin 2θ=1,可得:sec 2θ–tan 2θ=1及csc 2θ–cot 2θ=1对于负角度,六个三角函数分别为:sin(–θ)=–sinθcsc(–θ)=–cscθcos(–θ)=cosθsec(–θ)=secθtan(–θ)=–tanθcot(–θ)=–cotθ当两角度相加时,运用和角公式: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sin2α=2sinαcosαsin3α=3sinαcos2α–sin3αcos2α=cos 2α–sin 2αcos3α=cos 3α–3sin 2αcosαtan 2α=2tanα/1–tan 2αtan3α=3tanα–tan 3α/1–3tan 2α4、二维图形下面是一些二维图形的周长与面积公式。
圆:半径=r直径d=2r圆周长=2πr =πd面积=πr2(π=3.1415926…….)椭圆:面积=πaba与b分别代表短轴与长轴的一半。
矩形:面积=ab周长=2a+2b平行四边形(parallelogram):面积=bh =ab sinα周长=2a+2b梯形:面积=1/2h (a+b)周长=a+b+h (secα+secβ)正n边形:面积=1/2nb2 cot (180°/n)周长=nb四边形(i):面积=1/2ab sinα四边形(ii):面积=1/2 (h1+h2) b+ah1+ch25、三维图形以下是三维立体的体积与表面积(包含底部)公式。
球体:体积=4/3πr3 表面积=4πr2方体:体积=abc 表面积=2(ab+ac+bc)圆柱体:体积=πr2h 表面积=2πrh+2πr2圆锥体:体积=1/3πr2h 表面积=πr√r2+h2 +πr2 (表面积S=π*r^2+πrl (l为母线长)把圆锥体的侧面积打开是扇形,扇形的半径就是母线)若底面积为A,体积=1/3Ah平截头体(frustum):体积=1/3πh (a2+ab+b2)表面积=π(a+b)c+πa2+πb2椭球:体积=4/3πabc 环面(torus):体积=1/4π2 (a+b) (b–a) 2表面积=π2 (b2–a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直径=半径×2 半径=直径÷2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6、平面图形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正方形a—边长C=4a S=a2长方形a和b-边长C=2(a b) S=ab三角形a,b,c-三边长h-a边上的高s-周长的一半A,B,C-内角其中s=(a b c)/2 S=ah/2=ab/2·sinC=[s(s-a)(s-b)(s-c)]1/2=a2sinBsinC/(2sinA)四边形d,D-对角线长α-对角线夹角S=dD/2·sinα平行四边形a,b-边长h-a边的高α-两边夹角S=ah=absinα菱形a-边长α-夹角d-短对角线长S=Dd/2=a2sinα梯形a和b-上、下底长h-高m-中位线长S=(a b)h/2=mh圆r-半径d-直径C=πd=2πrS=πr2=πd2/4扇形r—扇形半径a—圆心角度数C=2r+2πr×(a/360)S=πr2×(a/360)弓形l-弧长b-弦长h-矢高r-半径α-圆心角的度数S=r2/2·(πα/180-sinα) =r2arccos[(r-h)/r] - (r-h)(2rh-h2)1/2=παr2/360 - b/2·[r2-(b/2)2]1/2=r(l-b)/2 bh/2≈2bh/3圆环R-外圆半径r-内圆半径D-外圆直径d-内圆直径S=π(R2-r2)=π(D2-d2)/4椭圆D-长轴d-短轴S=πDd/47、立方图形名称符号面积S和体积V正方体a-边长S=6a2V=a3长方体a-长b-宽c-高S=2(ab ac bc)棱柱S-底面积h-高V=Sh棱锥S-底面积h-高V=Sh/3棱台S1和S2-上、下底面积h-高V=h[S1 S2 (S1S1)1/2]/3拟柱体S1-上底面积S2-下底面积S0-中截面积h-高V=h(S1 S2 4S0)/6圆柱r-底半径h-高C—底面周长S底—底面积S侧—侧面积S表—表面积C=2πrS底=πr2S侧=ChS表=Ch 2S底V=S底h=πr2h空心圆柱R-外圆半径r-内圆半径h-高V=πh(R2-r2)直圆锥r-底半径h-高V=πr2h/3圆台r-上底半径R-下底半径h-高V=πh(R2+Rr+r2)/3球r-半径d-直径V=4/3πr3=πd2/6球缺h-球缺高r-球半径a-球缺底半径V=πh(3a2 h2)/6 =πh2(3r-h)/3球台r1和r2-球台上、下底半径h-高V=πh[3(r12+r22) h2]/6圆环体R-环体半径D-环体直径r-环体截面半径d-环体截面直径V=2π2Rr2=π2Dd2/4桶状体D-桶腹直径d-桶底直径h-桶高V=πh(2D2+d2)/12(母线是圆弧形,圆心是桶的中心)V=πh(2D2+Dd+3d2/4)/15(母线是抛物线形)8、常用单位换算公式面积换算1平方公里(km2)=100公顷(ha)=247.1英亩(acre)=0.386平方英里(mile2)1平方米(m2)=10.764平方英尺(ft2)1平方英寸(in2)=6.452平方厘米(cm2)1公顷(ha)=10000平方米(m2)=2.471英亩(acre)1英亩(acre)=0.4047公顷(ha)=4.047×10-3平方公里(km2)=4047平方米(m2)1英亩(acre)=0.4047公顷(ha)=4.047×10-3平方公里(km2)=4047平方米(m2)1平方英尺(ft2)=0.093平方米(m2)1平方米(m2)=10.764平方英尺(ft2)1平方码(yd2)=0.8361平方米(m2)1平方英里(mile2)=2.590平方公里(km2)体积换算1美吉耳(gi)=0.118升(1)1美品脱(pt)=0.473升(1)1美夸脱(qt)=0.946升(1)1美加仑(gal)=3.785升(1)1桶(bbl)=0.159立方米(m3)=42美加仑(gal)1英亩·英尺=1234立方米(m3)1立方英寸(in3)=16.3871立方厘米(cm3)1英加仑(gal)=4.546升(1)10亿立方英尺(bcf)=2831.7万立方米(m3)1万亿立方英尺(tcf)=283.17亿立方米(m3)1百万立方英尺(MMcf)=2.8317万立方米(m3)1千立方英尺(mcf)=28.317立方米(m3)1立方英尺(ft3)=0.0283立方米(m3)=28.317升(liter)1立方米(m3)=1000升(liter)=35.315立方英尺(ft3)=6.29桶(bbl)长度换算1千米(km)=0.621英里(mile)1米(m)=3.281英尺(ft)=1.094码(yd)1厘米(cm)=0.394英寸(in)1英寸(in)=2.54厘米(cm)1海里(n mile)=1.852千米(km)1英寻(fm)=1.829(m)1码(yd)=3英尺(ft)1杆(rad)=16.5英尺(ft)1英里(mile)=1.609千米(km)1英尺(ft)=12英寸(in)1英里(mile)=5280英尺(ft)1海里(n mile)=1.1516英里(mile)质量换算1长吨(long ton)=1.016吨(t)1千克(kg)=2.205磅(lb)1磅(lb)=0.454千克(kg)[常衡] 1盎司(oz)=28.350克(g)1短吨(sh.ton)=0.907吨(t)=2000磅(lb)1吨(t)=1000千克(kg)=2205磅(lb)=1.102短吨(sh.ton)=0.984长吨(longton)密度换算1磅/英尺3(lb/ft3)=16.02千克/米3(kg/m3)API度=141.5/15.5℃时的比重-131.51磅/英加仑(lb/gal)=99.776千克/米3(kg/m3)1波美密度(B)=140/15.5℃时的比重-1301磅/英寸3(lb/in3)=27679.9千克/米3(kg/m3)1磅/美加仑(lb/gal)=119.826千克/米3(kg/m3)1磅/(石油)桶(lb/bbl)=2.853千克/米3(kg/m3)1千克/米3(kg/m3)=0.001克/厘米3(g/cm3)=0.0624磅/英尺3(lb/ft3)运动粘度换算1斯(St)=10-4米2/秒(m2/s)=1厘米2/秒(cm2/s)1英尺2/秒(ft2/s)=9.29030×10-2米2/秒(m2/s)1厘斯(cSt)=10-6米2/秒(m2/s)=1毫米2/秒(mm2/s)动力粘度换算动力粘度1泊(P)=0.1帕·秒(Pa·s)1厘泊(cP)=10-3帕·秒(Pa·s)1磅力秒/英尺2(lbf·s/ft2)=47.8803帕·秒(Pa·s)1千克力秒/米2(kgf·s、m2)=9.80665帕·秒(Pa·s)力换算1牛顿(N)=0.225磅力(lbf)=0.102千克力(kgf)1千克力(kgf)=9.81牛(N)1磅力(lbf)=4.45牛顿(N)1达因(dyn)=10-5牛顿(N)温度换算K=5/9(°F+459.67)K=℃+273.15n℃=(5/9·n+32) °F n°F=[(n-32)×5/9]℃1°F=5/9℃(温度差)压力换算压力1巴(bar)=105帕(Pa)1达因/厘米2(dyn/cm2)=0.1帕(Pa)1托(Torr)=133.322帕(Pa)1毫米汞柱(mmHg)=133.322帕(Pa)1毫米水柱(mmH2O)=9.80665帕(Pa)1工程大气压=98.0665千帕(kPa)1千帕(kPa)=0.145磅力/英寸2(psi)=0.0102千克力/厘米2(kgf/cm2)=0.0098大气压(atm)1磅力/英寸2(psi)=6.895千帕(kPa)=0.0703千克力/厘米2(kg/cm2)=0.0689巴(bar)=0.068大气压(atm)1物理大气压(atm)=101.325千帕(kPa)=14.696磅/英寸2(psi)=1.0333巴(bar)传热系数换算1千卡/米2·时(kcal/m2·h)=1.16279瓦/米2(w/m2)1千卡/(米2·时·℃)〔1kcal/(m2·h·℃)〕=1.16279瓦/(米2·开尔文)〔w/(m2·K)〕1英热单位/(英尺2·时·°F)〔Btu/(ft2·h·°F)〕=5.67826瓦/(米2·开尔文)〔(w/m2·K)〕1米2·时·℃/千卡(m2·h·℃/kcal)=0.86000米2·开尔文/瓦(m2·K/W)热导率换算1千卡(米·时·℃)〔kcal/(m·h·℃)〕=1.16279瓦/(米·开尔文)〔W/(m·K)〕1英热单位/(英尺·时·°F)〔But/(ft·h·°F) =1.7303瓦/(米·开尔文)〔W/(m·K)〕比容热换算1千卡/(千克·℃)〔kcal/(kg·℃)〕=1英热单位/(磅·°F)〔Btu/(lb·°F)〕=4186.8焦耳/(千克·开尔文)〔J/(kg·K)〕热功换算1卡(cal)=4.1868焦耳(J)1大卡=4186.75焦耳(J)1千克力米(kgf·m)=9.80665焦耳(J)1英热单位(Btu)=1055.06焦耳(J)1千瓦小时(kW·h)=3.6×106焦耳(J)1英尺磅力(ft·lbf)=1.35582焦耳(J)1米制马力小时(hp·h)=2.64779×106焦耳(J)1英马力小时(UKHp·h)=2.68452×106焦耳1焦耳=0.10204千克·米=2.778×10-7千瓦·小时=3.777×10-7公制马力小时=3.723×10-7英制马力小时=2.389×10-4千卡=9.48×10-4英热单位功率换算1英热单位/时(Btu/h)=0.293071瓦(W)1千克力·米/秒(kgf·m/s)=9.80665瓦(w)1卡/秒(cal/s)=4.1868瓦(W)1米制马力(hp)=735.499瓦(W)速度换算1英里/时(mile/h)=0.44704米/秒(m/s)1英尺/秒(ft/s)=0.3048米/秒(m/s)渗透率换算1达西=1000毫达西1平方厘米(cm2)=9.81×107达西地温梯度换算1°F/100英尺=1.8℃/100米(℃/m)1℃/公里=2.9°F/英里(°F/mile)=0.055°F/100英尺(°F/ft)油气产量换算1桶(bbl)=0.14吨(t)(原油,全球平均)1万亿立方英尺/日(tcfd)=283.2亿立方米/日(m3/d)=10.336万亿立方米/年(m3/a)10亿立方英尺/日(bcfd)=0.2832亿立方米/日(m3/d)=103.36亿立方米/年(m3/a)1百万立方英尺/日(MMcfd)=2.832万立方米/日(m3/d)=1033.55万立方米/年(m3/a)1千立方英尺/日(Mcfd)=28.32立方米/日(m3/d)=1.0336万立米/年(m3/a)1桶/日(bpd)=50吨/年(t/a)(原油,全球平均)1吨(t)=7.3桶(bbl)(原油,全球平均)气油比换算1立方英尺/桶(cuft/bbl)=0.2067立方米/吨(m3/t)热值换算1桶原油=5.8×106英热单位(Btu)1吨煤=2.406×107英热单位(Btu)1立方米湿气=3.909×104英热单位(Btu)1千瓦小时水电=1.0235×104英热(Btu)1立方米干气=3.577×104英热单位(Btu)(以上为1990年美国平均热值)(资料来源:美国国家标准局)热当量换算1桶原油=5800立方英尺天然气(按平均热值计算)1立方米天然气=1.3300千克标准煤1千克原油=1.4286千克标准煤长度1千米(km)=0.621英里(mile) 1米(m)=3.281英尺(ft)=1.094码(yd) 1厘米(cm)=0.394英寸(in) 1英里(mile)=1.609千米(km) 1英尺(ft)=0.3048米(m) 1英寸(in)=2.54厘米(cm)1海里(n mile)=1.852千米(km) 1码(yd)=0.9144米(m) 1英尺(ft)=12英寸(in)1码(yd)=3英尺(ft) 1英里(mile)=5280英尺(ft) 1海里(n mile)=1.1516英里(mile)质量1吨(t)=1000千克(kg)=2205磅(lb)=1.102短吨(sh.ton)=0.934长吨(long.ton) 1千克(kg)=2.205磅(lb) 1短吨(sh.ton)=0.907吨(t)=2000磅(1b)1长吨(long.ton)=1.016吨(t) 1磅(lb)=0.454千克(kg) 1盎司(oz)=28.350克(g)密度1千克/米3(kg/m3)=0.001克/厘米3(g/cm3)=0.0624磅/英尺3(lb/ft3) 1磅/英尺3(lb/ft3)=16.02千克/米3(kg/m3) 1磅/英寸3(lb/in3)=27679.9千克/米3(kg/m3)1磅/美加仑(lb/gal)=119.826千克/米3(kg/m3) 1磅/英加仑(lb/gal)=99.776千克/米3(kg/m3) 1磅/(石油)桶(lb/bbl)=2.853千克/米3(kg/m3)1波美密度=140/15.5℃时的比重-130 API=141.5/15.5℃时的比重-131.5压力1兆帕(MPa)=145磅/英寸2(psi)=10.2千克/厘米2(kg/cm2)=10巴(bar)=9.8大气压(at m) 1磅/英寸2(psi)=0.006895兆帕(MPa)=0.0703千克/厘米2(kg/cm2)=0.0689巴(bar)=0.068大气压(at m) 1巴(bar)=0.1兆帕(MPa)=14.503磅/英寸2(psi)=1.0197千克/厘米2(kg/cm2)=0.987大气压(at m)1大气压(at m)=0.101325兆帕(MPa)=14.696磅/英寸2(psi)=1.0333千克/厘米2(kg/cm2)=1.0133巴(bar)面积1平方公里(km2)=100公顷(ha)=247.1英亩(acre)=0.386平方英里(mile2) 1平方米(m2)=10.764平方英尺(ft2) 1公亩(acre)=100平方米(m2)1公顷(ha)=10000平方米(m2)=2.471英亩(acre) 1平方英里(mile2)=2.590平方公里(km2) 1英亩(acre)=0.4047公顷(ha)=40.47*10-3平方公里(km2)=4047平方米(m2)1平方英尺(ft2)=0.093平方米(m2) 1平方英寸(in2)=6.452平方厘米(cm2) 1平方码(yd2)=0.8361平方米(m2)体积1立方米(m3)=1000升(liter)=35.315立方英尺(ft3)=6.290桶(bbl) 1立方英尺(ft3)=0.0283立方米(m3)=28.317升(l) 1千立方英尺(mcf)=28.317立方米(m3)1百万立方英尺(MMcf)=2.8317万立方米(m3) 10亿立方英尺(bcf)=2831.7万立方米(m3) 1万亿立方英尺(tcf)=283.17亿立方米(m3)1立方英寸(in3)=16.3871立方厘米(cm3) 1英亩·英尺=1234立方米(m3) 1桶(bbl)=0.159立方米(m3)=42美加仑(gal)1美加仑(gal)=3.785升(l) 1美夸脱(qt)=0.946升(l) 1美品脱(pt)=0.473升(l)1美吉耳(gi)=0.118升(l) 1英加仑(gal)=4.546升(l)运动粘度1英尺2/秒(ft2/s)=9.29030*10-2米2/秒(m2/s) 1斯(St)=10-4米2/秒(m2/s) 1厘斯(eSt)=10-6米2/秒(m2/s)=1毫米2/秒(mm2/s)动力粘度1泊(P)=0.1帕·秒(Pa·s) 1厘泊(cP)=10-3帕·秒(Pa·s) 1千克力秒/米2=9.80505帕·秒(Pa·s) 1磅力秒/英尺2(1bf·s/ft2)=47.8803帕·秒(Pa·s)力1牛顿(N)=0.225磅力(1bf)=0.102千克力(kgf) 1千克力(kgf)=9.81牛顿(N) 1磅力(1bf)=4.45牛顿(N)1达因(dyn)=10-5牛顿(N)温度K(开尔文度)=5/9(℉+459.67) K=℃+273.15 n℉=[(n-32)*5/9]℃n℃(摄氏度)=(5/9·n+32)℉1℉(华氏度)=5/9℃(温度差)传热系数1千卡(米2·时·℃)[kcal/(m2·h·℃)]=1.6279瓦/(米2·开尔文)[W(m2·K)]1英热单位/(英尺2·时·℉)[Btu/(ft2·h·℉)]=5.67826瓦/(米2·开尔文)[W(m2·K)]1米2·时·℃/千卡(m2·h·℃/kcal)=0.86000米2·开尔文/瓦(m2·K/W)1千卡(米2·时)(kcal/m2·h)=1.16279瓦/米2(W/m2)热导率1千卡(米2·时·℃)[kcal/(m2·h·℃)]=1.16279瓦/(米·开尔文)[W(m·K)] 1英热单位/(英尺2·时·℉)[Btu/(ft2·h·℉)]=1.7303瓦/(米·开尔文)[W(m·K)]比容热1千卡/(千克·℃)[kcal/(kg·℃)]=1英热单位/(磅·℉)[Btu/(lb·℉)]=4186.8焦耳/(千克·开尔文)[J/(kg·K)]热功1焦耳=0.10204千克·米=2.778*10-7千瓦·小时=3.777*10-7公制马力小时=3.723*10-7英制马力小时=2.389*10-4千卡=9.48*10-4英热单位1卡(cal)=4.1868焦耳(J) 1英热单位(Btu)=1055.06焦耳(J)1千克力米(kgf·m)=9.80665焦耳(J) 1英尺磅力(ft·1bt)=1.35582焦耳(J) 1米制马力小时(hp·h)=2.64779*106焦耳(J)1英制马力小时(UKHp·h)=2.68452*106焦耳(J) 1千瓦小时(kw·h)=3.6*106焦耳(J) 1大卡=4186.75焦耳(J)功率1千克力·米/秒(kgf·m/s)=9.80665瓦(W) 1米制马力(hp)=735.499瓦(W) 1卡/秒(cal/s)=4.1868瓦(W)1英热单位/时(Btu/h)=0.293071瓦(W)速度1英尺/秒(ft/s)=0.3048米/秒(m/s) 1英里/时(mile/h)=0.44704米/秒(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