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财政支出概论
- 格式:ppt
- 大小:1.66 MB
- 文档页数:175
一、单选题1、在财政支出功能分类中,反映为完成某一方面的工作所发生的具体支出事项属于()A.类级科目B.科级科目C.项级科目D.款级科目正确答案:C2、以下不属于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政治性因素的是()A.政局是否稳定B.宏观经济政策C.行政效率D.政体结构正确答案:B3、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大量的财政支出都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等财政直接投资,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在养老、医疗等民生支出越来越多。
下列哪一经典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一现象?()A.瓦格纳法则B.发展阶段增长论C.梯度渐进增长理论D.官僚行为增长论正确答案:B4、财政支出绩效使用投入产出比来度量,包括是否以最小投入取得一定产出或以一定投入取得最大产出,体现的是财政支出的()A.可行性B.有效性C.经济性D.效率性正确答案:D5、当年的财政支出量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称为()A.财政支出可变规模B.财政支出固定规模C.财政支出相对规模D.财政支出绝对规模正确答案:C6、根据财政支出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政府财政支出主要集中于()A.公共消费B.公共投资C.社保支出D.转移性支出正确答案:B7、一般来说,国防支出由()承担。
A.中央政府B.国际组织C.中央和地方政府D.地方政府正确答案:A8、下列项目中,属于购买性支出的有()A.社会保障支出与行政管理支出B.政府投资、国防支出C.财政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补助D.债务利息支出正确答案:B9、财政支出的梯度渐进增长理论认为()A.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财政支出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B.可以从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两个方面对财政支出规模扩张的现象进行解释C.官僚行为会导致财政支出规模的不断上升D.当社会经历“激变”时,财政支出会急剧增长,从而导致财政支出超越原来的增长轨道正确答案:D10、项目方申报财政支出项目时,提交可行性方案,明确提出项目资金使用的绩效目标。
这项活动属于以下哪个环节?()A.事后评价B.事前评价C.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应用D.事中评价正确答案:B二、多选题1、以下属于政府购买性支出的是( )A.行政运行支出B.基础设施投资支出C.教育支出D.科技支出正确答案:A、B、C、D2、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一国的财政支出规模?()A.民族与宗教B.社会保障C.人口结构D.医疗卫生状况正确答案:A、B、C、D3、以下属于转移性支出的是()A.捐赠支出B.债务利息支出C.财政补贴支出D.社会保障支出正确答案:A、B、C、D4、下列哪些财政支出属于转移性支出?()A.财政补贴支出B.债务利息支出C.行政管理支出D.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正确答案:A、B5、以下属于公共服务支出的项目主要有()A.住房保障支出B.国防支出C.外交支出D.公共安全支出正确答案:B、C、D三、判断题1、现阶段我国狭义的民生支出主要包括社会保障、国防、就业保障、医疗卫生和住房保障等支出。
第一章财政学对象与财政职能第一节财政学对象1.财政学的本义:2.财政学研究对象的重新思考:3.财政运行的主要特征:(1)财政运行是财政收支的矛盾统一(2)财政运行是财政规律与财政政策的矛盾统一(3)财政运行是公共性与阶级性的矛盾统一第二节财政职能1.资源配置职能其中的机制与手段:(1)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3)合理安排财政投资的规模和结构(4)创新财政资源配置方式,大幅度减少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大力提倡采取PPP方式,带动民间资本的发展2.收入分配职能机制与手段;(1)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原则上属于市场分配的范围,财政不能越俎代庖,凡属于财政分配的范围,财政应尽其职(2)规范工资制度。
凡应纳入工资范围的收入都应纳入工资总额,取消各种明补和暗补,提高工资的透明度;实现个收入分配的货币化和商品化;适当提高工资水平,建立以工资收入为主、工资外收入为辅的收入分配制度(3)加强税收调节。
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通过间接税调节各类商品的相对价格,通过企业所得税调节公司的利润水平;通过个人所得税调节个人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通过资源税调节由于资源条件和地理条件而形成的级差收入;通过遗产税、赠与税调节个人财产分布等等(4)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金、补贴等,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机制与手段:(1)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2)在财政实践中,还可以通过一种制度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作用(3)通过财政投资,财政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的安排,加快农业,能源,交通运输等基础公共设施的发展(4)财政首先应切实保证民生性的社会公共需要4.保证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职能第二章财政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第一节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财政学的核心问题1.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2.市场效率和市场失灵(1)市场效率(资源配置效率):在完全竞争状态下,当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供求都相等时,经济就处于一般均衡状态。
第一章财政导论一、单项选择1~5A C C B C6~9D A C B二、多项选择1.ADE2.ABCD3.BCE4.CD5.ABCDE三、简答题1.什么是财政?财政的要素包括哪些?答:财政是指以国家为主体的资金分配活动。
要素:1)财政分配的主体——国家或政府;2)财政分配的客体——社会产品;3)财政分配的目的——保证政府履行职能的需要;4)财政的分配形式——与各个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一致。
2.简述财政的职能及各自的目标。
答:1)资源配置职能:通过财政收支活动及相应财政政策制定、调整与实施,对所有限的资源在不同用途、不同使用者之间进行配置。
2)收入分配职能:政府通过取得财政收入和安排财政支出,对国民收入进行重新分配和调整,达到社会认为公平、公正的分配状态。
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
3)经济稳定的职能:通过不同时期财政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调整,使整个社会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状态,以此达到从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和经济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3.财政的作用是什么?答:1)有效的调节资源配置;2)促进经济的发展)促进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4)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5)巩固国家政权的保证。
四、分析题查阅我国基尼系数的有关资料。
针对我国贫富差距较大的问题分析可以运用哪些收入分配政策方式来进行调节。
答案要点:1)政府税收调节企业收入和个人收入;2)规范工资制度;3)建立政府转移支付制度。
(具体参见P5:3.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内容和手段)第二章财政收入一、单项选择题1~5A A A C C6~8C B C二、多项选择题1.ABCDE2.BCE3.B[因教材内容不足以对部分内容进行判断,删除该题]4.BCD[参见P13:国有资产收益,其中股息和红利可全称股利]5.BD三、简答题1.简述财政收入的种类答:1)按财政收入形式:税收收入、债务收入、国有资产收益、政府收费、其他收入2)按财政收入来源经济成分:国有经济收入、集体经济收入、个体经济收入和其他经济成分收入。
财政支出一、财政支出概论(一)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1.纯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主要由政府提供2.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1)政府提供(2)市场提供(3)混合提供(政府和市场一起提供)(二)公共生产与公共定价1、公共生产(1)广义的公共生产:涉及提供有形产品和服务的工商企业,涉及提供无形产品和服务的学校、医院、文艺团体,以及政府机关、公安、司法、国防和作为准国家机关的事业单位等部门。
(2)狭义的公共生产:指国有工商企业包括垄断性国有企业生产。
2、公共定价(1)公共定价的定义:公共物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2)公共定价的一般方法①平均成本定价法:指在保持提供公共物品的企业和事业对外收支平衡的情况下,采取尽可能使经济福利最大化的定价方法。
②二部定价法:即定额定价和从量定价二者合一,能反映成本结构的定价体系。
③负荷定价法:指队不同时间段或时期的需要制定不同的价格。
2、自然垄断行业的公共定价(三)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与评价1、财政支出效益的内涵(1)财政支出内源性效益:财政支出本身所产生的效益①直接效益②间接效益注:内源性效益分为财政支出总量效益、财政支出结构效益、财政支出项目效益。
(2)财政支出的部门绩效(3)财政支出的单位绩效2、财政支出效益分析方法(1)成本——效益分析法:对一定时期内项目的总成本与总效益进行对比分析。
(2)最低成本法:不用货币单位计量备选项目的社会效益,只计算项目的有形成本,并以成本最低作为折优的标准。
3、财政支出效益评价体系(1)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基本原则①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兼顾的原则(3E原则)②针对性与兼容性相结合的原则③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和相衔接的原则④工作需要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2)评价指标体系①规模效益指标体系②支出项目效益指标体系③公共部门效益指标体系④结构效益指标体系二、公共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一)公共财政支出规模分析1、衡量财政活动规模的指标(1)反映财政活动规模的两种指标①财政收入及其占GDP的比重②财政支出及其占GDP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