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财政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5
第五章财政投资性支出——购买性支出之二一、单项选择题1.从经济性质看,基础设施从总体上说可以归来为()。
A. 公共产品B. 私人产品C. 混合产品D. 奢侈品2.下面哪个行业是基础产业()。
A. 服装业B. 农业C. 餐饮业D. 家具业3.我国财政最大和最主要的支出类别是()支出。
A. 基本建设B. 文教科卫C. 行政管理D. 建设性4.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方式是()。
A. 基本建设B. 更新改造C. 住宅建设D. 基础设施二、多项选择题1. 财政投资的主要标准有以下几项()。
A. 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B. 资本——劳动力最大化标准C. 就业创造标准D. 稀缺要素标准2. 1994年我国成立的三家政策性银行是()。
A.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B. 中国农业银行C. 国家开发银行D.中国进出口银行3. “三农”问题指的是()。
A. 农业B. 农田C. 农民D. 农村4. 政策性银行资金来源的政府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财政借款B. 财政贴息C. 减税D. 免税5. 政府投资在世界各国社会总投资中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影响因素表现在()。
A. 经济体制的差异B. 政府投资规模的差异C. 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D. 社会总投资规模的差异6. 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
A. 政策性融资B. 主要为直接由政府定价的基础产业融资C. 预算管理刚性强D. 完全以市场参数作为配置资金的主要依据7. 财政采用信贷方式支援农业是指()。
A. 财政拨专款给国家银行以发放长期贷款B. 保证农业生产的信贷资金C. 低息贷款D. 微息贷款8. 政府投资的决策标准是()。
A. 资本产出比率最大化标准B. 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C. 资本劳动比率最大化标准D. 就业创造标准9. 财政加大“三农”的主要措施包括()。
A. 全面取消农业税B. 财政补贴C. 支持农业综合开发D. 大力推进农村综合开发投资参股经营试点,带动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和农村综合开发三、名词解释1. 财政投融资2. 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3. 资本——劳动力最大化标准4. 基础设施5. BOT投资方式四、判断题1. 欧美发达国家与日本、韩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一般产业投资之间的关系是不一样的。
第五章一、单项选择题1.最早提出公共支出规模不断增长具有一定规律性的是()①皮科克②马斯格雷夫③萨缪尔森④瓦格纳2.梯度渐进增长理论认为()①财政支出不会出现突然上升②只有当社会经历“激变”时,财政支出才会急剧上升③财政支出总是按比例增长④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一起按比较增长3.发展阶段增长论提出,在经济发展中期,()①转移支出会减少②公共积累支出在整个社会总积累中所占比重会上升③公共积累支出在整个社会总积累中所占比重会下降④公共积累支出在整个社会总积累中所占比重不变4.控制公共支出增长总量的基本前提是()①科学界定政府的职能范围②满足政府支出的需要③确定保证经济增长的需要④确定社会发展的需要5.财政支出规模与增长的总量的确定,从根本上讲()①要根据财政支出的需要来确定②要看一定经济发展阶段上的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③要由财政收入的总量来确定④要根据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来确定6.当财政收不抵支或有赤字、国债时,()①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大于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②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小于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③财政分配的数量不能超越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④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等于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7.当财政支出弹性小于1时,()①反映财政支出增长慢于GNP的增长②反映财政支出增长快于GNP的增长③反映财政支出增长快于财政收入的增长④反映财政支出与GNP同步增长8.一般情况下,在发展中国家,财政支出中()①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大而用于社会发展与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比重小②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小而用于社会发展与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比重大③购买支出比重小而转移支出比重大④用于社会发展与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比重大9.边际财政支出倾向是指()①财政支出/GNP增加额②财政支出/财政收入③财政支出增加额/GNP增加额④财政支出增加额/财政收入10.在公有制度社会制度下,如果一国同时选择了计划经济制度,()①财政支出结构中经济建设投资可能占较低比重②财政支出结构中的社会福利支出可能占较大比重③财政支出结构中经济建设投资可能占较大比重④财政支出结构中的转移支出可能占较大比重11.政府转移支出的实现()①需要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物②不需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物③需要进行社会产品的交换④是财政资金的有偿转移12.按财政支出的经济分类方法,()①可将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支出与转移支出②可将财政支出分为积累性支出与消费性支出③可将财政支出分为生产性支出与非生产性支出④可将财政支出分为经常性支出、资本性支出二、多项选择题1.公共支出的过度增长会()①产生挤出效应②解除个人的预防动机③影响国际收支④导致通货膨胀⑤导致通货紧缩2.在物价总水平下降,经济不景气,失业增加时,()①政府财政的转移支出将扩大②会增加对社会失业和基本生活的补贴③政府财政的转移支出将减少④会减少对社会失业和基本生活的补贴⑤应对一些重要的国民经济部门给以补贴3.确定财政支出的结构性的增长应当考虑()①财政支出规模与增长总量的合理确定②不同社会阶层受影响的程度③对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效益的比较④是否能达到政府的预定目标⑤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后的社会中长期成本的高低4.财政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大于100%时,()①表示财政收不抵支,产生了赤字②表示可以按财政收入来确定财政支出③表示财政支出超出财政收入总量进行了分配④表示财政收入对财政支出的基本制约作用仍然存在⑤表示财政收入对财政支出的基本制约作用已经丧失财政支出超出财政收入总量进行了分配5.财政支出弹性大于1 时,()①说明财政支出的增长慢于GNP的增长②说明财政支出的增长快于GNP的增长③说明财政支出的弹性较差④说明财政支出的弹性较好⑤说明财政支出增长困难6.国家、社会的基本需要支出一般指()①上年已达到的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支出②本年新增的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支出③随生产发展和人口增长应相应增加的社会共同需要支出④必须追加的生产性支出中应由国家承担的部分支出⑤在上年支出基础上增加的财政支出7.按国家职能分类的财政支出内容有()①积累性支出②国防行政支出③国防行政支出④购买支出⑤经济建设投资支出8.下列财政支出中的无偿性财政支出形式有()①国家政权机关和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支出②科学、文化、教育、卫生部门的支出③特殊的经济建设支出④一般企业的生产性支出⑤扶持落后地区和农业的支出三、解释题1.瓦格纳法则:2.财政支出弹性3.边际财政支出倾向4.购买支出5.转移支出四、简答题1.发展阶段增长论是如何解释政府公共支出的变化的?2.分析影响财政支出规模扩张的主要因素?3.试用量度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来评价财政支出规模的合理程度?4.分析财政的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对社会总供需的影响。
五、论述题1.财政支出规模过度扩张有何问题?应怎样有效控制这种现象?2.应怎样优化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答案第五章一、单项选择题:1.④2.②3.③4.①5.②6.②7.①8.①9.③10.③11.②12.④二、多项选择题:1.①②③④⑤2.①②⑤3.①②③④⑤4.①③④5.②④6.①③④7.②③⑤8.①②③⑤三、解释题:1.瓦格纳法则:这一理论认为,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公共支出呈现一种不断增长的长期趋势。
而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是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的原因。
国家活动规模日益扩大是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的政治因素,工业化、城市人均收入的提高是公共支出增长的经济因素。
2.财政支出弹性:可用财政支出增长率/GNP增长率来表示。
主要反映财政支出增长与GNP 增长之间的关系,当计算结果大于1 时,说明财政支出的增长快于GNP的增长,财政支出的弹性较好;计算结果小于1,反映财政支出增长慢于GNP的增长,财政支出的弹性较差或无弹性;计算结果等于1,可反映财政支出与GNP呈同步增长。
3.边际财政支出倾向:可用财政支出增加额占GNP增加额来表示。
主要用以说明在GNP 的增加额中,用于增加财政支出份额的大小。
通过这一指标在不同时期与若干年度中的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考查财政支出增长的趋势。
4.购买支出:也可称为消耗性支出,指政府为购买特定的商品和劳务所安排的支出,其支出的实现是以换回等价的商品和劳务为条件。
这类支出一般由政府投资和社会公共消费支出两部分构成。
5.转移支出:政府通过一定的渠道和形式对相关的社会成员或特定的社会集团所给予的部分财政资金的无偿转移。
四、简答题:1.①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公共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②到经济发展中期,公共积累支出在整个社会总积累中所占比重会下降。
③当经济进一步发展进入成熟期,公共积累支出与公共消费支出将出现新的较高增长。
④随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转移支出占GNP的比重,则取决于政府再分配的目标。
2.①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发展对财政支出规模扩张的刺激作用②国家职能的扩张和社会活动规模的扩大与复杂化。
③国家干预经济的需要④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压力⑤社会福利的改善⑥物价影响⑦国际关系的复杂化3.①财政支出总额是反映一定时期内财政支出规模的绝对数指标,通过财政支出总额可以直观地表现国家一定时期内直接运用的财力。
②财政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重。
财政收支具有总体上的数量对比关系,财政多收可以多支,财政支出规模可以扩大。
反之财政支出规模必须压缩。
③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更能反映财政分配对GDP的占有额度。
但应有的合理界限,否则会削弱民间积累,影响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
④财政支出弹性与边际财政支出倾向。
前者反映财政支出增长与GNP(或GDP)增长之间的关系,后者说明在GNP的增加额中,用于增加财政支出份额的大小。
4.①购买支出指政府为购买特定的商品和劳务所安排的支出,其支出的实现是以换回等价的商品和劳务为条件。
②转移支出是政府通过一定的渠道和形式对相关的社会成员或特定的社会集团所给予的部分财政资金的无偿转移。
政府这类支出的实现不需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物。
③这种分类能较为准确地分析政府公共支出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增加购买支出势必扩大社会总需求,压缩购买支出,社会总需求也将相应缩小。
转移支出只有部分会间接增大社会总需求。
五、论述题1.①财政支出过度增长的主要问题:第一,政府财政支出过度扩张能影响人们关于目前消费和储蓄的选择,会解除个人的预防动机;第二,过度的财政支出会产生负面效应:财政投资性支出的过度增加,会减少(或挤出)相应数量的私人投资;消费性财政支出过多,会对个人消费支出安排产生替代作用,形成社会成员对政府的过度依赖;第三,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财政支出,可能增大国债发行,而国债发行越多,造成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也越大;第四,财政支出的过度增加,可能刺激利率的上升,外资流入,本币对外币的汇率上扬,这将使出口成本扩大,影响出口收汇,形成国际收支逆差。
②怎样有效控制财政支出规模:第一,明确政府的职能范围,应根据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来确定政府职能范围;第二,合理控制财政支出规模总量,财政支出应当有多大的规模,其增长的总量应如何决定,从根本上讲要看一定经济发展阶段上的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
一般情况下,公共支出的增长速度不应超过GDP的增长速度;第三,控制财政支出结构的增长,应在不同时期因各种社会经济因素要求进行的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以及可能带来的不同支出结构的增长,进行科学的测算与比较,应当在合理确定财政支出规模与增长总量的前提下来确定财政支出的结构性增长。
2.①配合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调整财政支出结构②配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压缩行政管理经费③调整财政的经济建设支出结构④增加对文教科卫的支出⑤加强财政支出对社会救济、基本生活保障与基本养老的保障力度此外,加快我国的各项制度的改革完善,也是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的重要的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