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人体骨骼的认识

对人体骨骼的认识

对人体骨骼的认识
对人体骨骼的认识

人体骨头知多少

通常,成年人有206块骨头,包括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可是,我们中国人和日本人,只有204块骨头。这是因为我们的第五趾骨只有2节,而欧美人却有3节,所以中国人比欧美人少了2块。儿童的骨头比成年人多一些,一般为217或218块。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没有成型的骨头如骶骨和尾骨等,往往几块连在一起,长大成人后,几块相连的骨头便合为一块了。

人体的骨头形状不同,大小各异,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种类型。其中,长骨像棍棒,短骨近似立方体,扁骨犹如扁扁的板条。人体中最长的骨头是大腿上的股骨,一般占人体身高的27%。有个叫康斯坦丁的德国人股骨长75.9厘米,可称得上是世界之最。耳朵里的3块骨头是人体最小的骨头,其中最小的镫骨只有0.25~0.43厘米长。

人的骨头是很硬的。有人曾作过一番测试,每平方厘米的骨头能承受2 100千克的压力,花岗石是很硬实的,也只能承受1350千克。

人的骨头中,一半是水,一半是矿物质和有机物。一般,成年人尤其是老人骨头中矿物质的比例比较大,因而骨头硬而脆,容易骨折。少年儿童恰好相反,有机物的比例较大,所以他们的骨头韧而嫩,容易变形。相比之下,男子的骨头重而粗,女子的骨头轻而细;胖人的骨头,表面比较光滑,而瘦子的骨头表面比较粗糙。

从颅骨到腿骨

颅骨像个坚硬的球壳,保护着我们的大脑。如果没有颅骨,那么,我们栽了一个跟斗就永远别想爬起来,更别说足球队员顶球射门、杂技演员用头顶物,演出多姿多采的节目了。

男人的肋骨和女人一样多,一共有12对。这些肋骨和胸骨及脊柱共同围成胸廓,好像一只坚固的笼子,保护着里面的心和肺等内脏器官。

连接胸骨和肩胛骨的长骨叫锁骨。它们位于脖子两侧的皮下,伸手就可以摸到。这是颈部和胸部的分界标志,也是上肢和躯干的唯一骨骼联系。锁骨支撑着肩胛骨,既能维持肩关节的正常位置,又保证了上肢的灵活运动。

如果说股骨是人体最长的骨头,那么,胫骨就是人体最坚硬的骨头了。胫骨位于小腿的内侧,它们像两根铁柱,承担着全身的重量。举重运动员手举几百千克杠铃,而不会被压垮,与一副坚固的胫骨是分不开的。据测量,胫骨能承受的重量,可以超过人体平均重量的20多倍。

人体顶梁柱

一间房屋,最重要的是大梁。在人体中,脊柱像顶梁柱一样,支撑着大部分体重,因而俗称脊梁骨。它是人体躯干中央的一串骨骼,包括7块颈椎、12块胸椎、5块腰椎以及1块骶骨和1块尾骨。这个顶梁柱是可以活动的,能前屈、后伸、左弯、右旋,作各种方向的运动。

正常人的脊柱并不是笔直的。从侧面看,它是S形的——有四个地方是弯曲的。这些弯曲不是生来就有,

而是逐渐形成的。新生儿的脊柱是弓形的。小儿开始抬头时,颈部的椎骨逐渐凸向前方,出现了颈曲。孩子能坐了,胸椎的后凸便变得明显起来;要是胸椎后凸得很厉害,就会成为驼背。孩子开始学走路了,为了保持身体平衡,腰椎会前凸,骶骨和尾骨就弯向后方。这四个弯曲可以减轻走路、跳跃时从下面传到脊柱的震动,从而减轻对头部的冲击。

在人的脊柱中,颈椎的体积最小,而活动量最大。我们能“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能左顾右盼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是和颈椎的正常功能分不开的。为了使颈椎能正常地发挥作用,我们可以在平时适当作些颈部的旋转活动。睡觉时,枕头不要过高、过低或过硬。万一颈部受到损伤,自己不要轻易扭动,最好去请医生帮忙。

科学家发现,十到十六七岁的孩子应该特别注意脊柱的正常发育,否则就容易造成脊柱变形,产生不正常弯曲。这不仅会影响人体美,还会使肺活量减少,影响全身的健康发育。

人体的三根弹簧

人体的第一根弹簧在脊柱上。这是脊椎骨之间的“海绵软垫”——椎间盘。它由内、外两部分组成:外部是坚韧而富有弹性的纤维环,内部是白色而有弹性的胶状物质的髓核。这种结构可以使脊柱承受压力、吸收震荡、减轻冲击。不同部位的椎间盘,厚度是不一样的:胸部中段最薄,腰部最厚,因而腰部活动起来方便得多。女子的腰所以要比男子柔软,原因也在这里。女子腰部的椎间盘比男子要厚,而且空隙要大一些。这就使她们得天独厚,能完成柔软的体操或杂技动作,而男子只能望尘莫及了。

人体腿部的肌肉以及连接肌肉和骨骼的肌腱,也是一种弹簧。其中,最出色的莫过于小腿的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特别是与它们相连的跟腱。跟腱全长37厘米,弹性与优质橡胶相仿。据测算,一个人以每秒4. 5米的中等速度奔跑时,地面的最大作用力大约是人体重量的2. 8倍,而跟腱承受的力量约等于人体重量的7倍。

足弓是人体的另外一种弹簧。这是脚底的拱形结构。猿类几乎没有足弓,所以走起路来摇摇晃晃,踉踉跄跄。有了足弓,人的体重大约52%就落在脚后跟,剩下的落在拇趾跖骨头和小趾跖骨头上。体重主要落在这“三脚架”上,走路时就不会左右摇摆。有了足弓,脚就富于弹性,劳动和运动时能对震动起缓冲作用。

软骨人和脆骨人

缺钙或缺维生素D的人,会得佝偻病和骨软化症。这种人的骨头会因变软而发生畸形,所以又称软骨病。据考证,秦始皇就是个软骨病人。

从小进行训练的人,身体会变得特别柔软,如有的杂技演员钻坛子,反曲身咬花等等,柔软自如。1987年在瑞士苏黎世的一次比赛中,一个孩子将两脚从前胸经腋窝拉到了后脑,而且保持这种姿势达半个小时,被誉为“软骨人”。

加拿大30岁男子皮耶全身关节生来就像橡皮一样柔软,可以把两只脚向后转180度,也可以把两只手臂向后扭转,好像脱了臼。吃饭时,他常将两脚扭转向上,把脚底当桌子,自由自在地用餐。医生发现此人一切正常,无法解释他为何能如此弯曲自如。

人的骨头是很坚硬的。然而,有的人骨骼却脆得像玻璃。中国广州有位20多岁的“玻璃姑娘”,从小骨头就特别脆,有时在床上翻个身也会骨折。她的手骨和脚骨经常骨折,好在骨折处会很快自行愈合,而且她自我感觉并不很痛苦。有的医生认为,这是“先天性骨形成不全症”,并不是缺钙引起的,可是真正的病因却尚未查明。

年龄和骨龄

人体的骨骼发育有一个过程,先是软骨阶段,以后随着年龄增长,软骨逐渐被骨组织代替。研究表明,在人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骨骼的发育程度有着明显的区别。科学家用骨骼生长发育的程度来评定一个人的生理年龄,这就是骨龄。一般,人们是用手掌骨的X光片来判断骨龄的。

我们平时说的年龄,是指人出生后经历的年份,也就是生活年龄。由于每个人生长发育的早晚和快慢不同,有些人的骨龄和生活年龄是一致的,也有些人的骨龄会略大于或小于生活年龄。比如,在15岁少年中,有的人骨龄已达到十六七岁,有的人骨龄却只有14岁。科学家认为,与生活年龄相比,骨龄能更准确地反映一个人的生长发育状况。

通常,骨龄小于生活年龄的少年儿童,将来身体比较高大;相反,骨龄大于生活年龄的以后个子不会太高。此外,骨龄小于生活年龄的少年,生长发育高潮的持续时间较长,运动能力“自然增长”的潜力也比较大,这样的少年经过一定的科学训练,常常能在体育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因而,测定骨龄是选拔优秀运动员的方法之一

基于MATLAB的人体姿态的检测课程设计

基于视频的人体姿态检测 一、设计目的和要求 1.根据已知要求分析视频监控中行人站立和躺卧姿态检测的处理流程,确定视频监中行人的检测设计的方法,画出流程图,编写实现程序,并进行调试,录制实验视频,验证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完成系统软件设计。 2.基本教学要求:每人一台计算机,计算安装matlab、visio等软件。 二、设计原理 图像分割中运动的运用(运动目标检测) 首先利用统计的方法得到背景模型,并实时地对背景模型进行更新以适应光线变化和场景本身的变化,用形态学方法和检测连通域面积进行后处理,消除噪声和背景扰动带来的影响,在HSV色度空间下检测阴影,得到准确的运动目标。 噪声的影响,会使检测结果中出现一些本身背景的区域像素点被检测成运动区域,也可能是运动目标内的部分区域被漏检。另外,背景的扰动,如树枝、树叶的轻微摇动,会使这部分也被误判断为运动目标,为了消除这些影响,首先对上一步的检测结果用形态学的方法进行处理,在找出经过形态学处理的后的连通域,计算每个连通域中的面积,对于面积小于一定值的区域,将其抛弃,不看做是前景运动目标。 2.2bwlabel函数 用法:L = bwlabel(BW,n) [L,num] = bwlabel(BW,n),这里num返回的就是BW中连通区域的个数。 返回一个和BW大小相同的L矩阵,包含了标记了BW中每个连通区域的类别标签,这些标签的值为1、2、num(连通区域的个数)。n的值为4或8,表示是按4连通寻找区域,还是8连通寻找,默认为8。 四连通或八连通是图像处理里的基本感念:8连通,是说一个像素,如果和其他像素在上、下、左、右、左上角、左下角、右上角或右下角连接着,则认为他们是联通的;4连通是指,如果像素的位置在其他像素相邻的上、下、左或右,则认为他们是连接着的,连通的,在左上角、左下角、右上角或右下角连接,则不认为他们连通。

人体骨骼解剖图(20200718095600)

人体骨骼解剖图 正确认识我们的骨骼结构,在运动中避免伤害,对骨伤病人的治疗也有很大的帮助。 骨骼中所包含的组织: 1. 结缔组织硬骨、软骨、纤维性结缔组织、血管、血液。 下颌骨 下颌骨 锁骨 肩胛骨 肱骨一 妣软骨 一紙骨 \ /腕骨 L 卄指骨 胫骨一 人体骨骼解剖图 2. 神经组织 肋骨 尺骨 梅骨一

@骨骼的功用支持、保护、运动、造血〈红骨髓〉、储存脂质〈黄骨髓〉及矿物质。 @骨骼的种类: 长骨、短骨、扁平骨、不规则骨、圆骨〈种子骨〉 1.长骨------- 肱骨、股骨〈长比宽=非常大〉 2.短骨------- 腕骨〈长比宽=非常小,近似立方形〉 3.扁平骨----肩胛骨〈板状〉 4.不规则骨----脊柱骨 5.圆骨〈种子骨〉----膑骨〈通常很小,位于关节内层〉 骨骼的大体解剖: 中轴骨骼、四肢骨骼 中轴骨骼--头骨---颅顶骨----额骨、顶骨、枕骨、颞骨、蝶骨、筛骨。颜面骨----上颚骨、下颚骨、颧骨、鼻骨、腭骨、 涙骨、犁骨、下鼻甲。 ---舌骨(1) ---听小骨(6) --脊柱---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尾椎。 --胸骨 --肋骨 各部重点:1. 枕骨(1) 由项平面的鳞部不成对部份: 成对的外侧质块和不成对的基底部组成。 (2) 枕骨大孔为颅腔和脊椎管之交通所在。 (3) 舌下神经管。

2. 颞骨外侧只看到鳞状部。颧骨的颞突+颞骨的颧突=形成下颔枝部的关节(颞颚关 节)及颧骨弓 3.蝶骨大翼小翼之间是一三角形裂缝称眶上裂,有动眼神经(3) 、滑车神经(4) 、外 展神经(6) 及三叉神经的眼支( 第一支) 通过。大翼上有三孔,由上而下分别为:圆 孔(三叉第二支通过) 、卵圆孔( 三叉第三支通过)、棘孔。 4.筛骨(1) 可区分为外侧质块、垂直板及筛板。 (2) 由筛板向上的一三角形突起称为鸡冠,为脑膜附著点。 5.上颚骨上颚骨及蝶骨间有一裂缝称眶下裂 6.下颚骨(1) 髁状突和颞骨的下颚窝及关节结节形成关节,称为颞颚关节 ( 可动) 。 (2) 下颚舌骨线为下颚舌骨肌起始。 (3) 头骨中唯一可动。 7.胸骨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计算机视觉+人体姿态识别+双目视觉

Computer vision application 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集成电路工程 学生吕广兴14S158054

Computer vision application The directory Report: Computer vision application (2) 1.The object of the project (2) 2.The method and the principle applied to the project (2) 2.1 Platform (2) 2.2 The principle of transform the RGB image to the gray image (2) 2.3 The principle of image enhancement (2) 2.4 The principle of thresholding (3) 2.5 The principle of classifier (3) 3.The content and the result of the project (4) 3.1 The main steps in the project (4) 3.2 About human body posture recognition (4) About three kinds of methods are most common: (4) 3.3.Stereo vision (11) 4.Reference (18)

Report: Computer vision application 1.The object of the project The object of the project is Gesture recognition and location in the interior of people. 2.The method and the principle applied to the project 2.1 Platform The platform is based on Visual Studio 2012 and OpenCV 2.4.10. 2.2 The principle of transform the RGB image to the gray image There are three major methods to transform the RGB image to the gray image. The first one is called the maximum value that is set the value of R, G, and B to the maximum of these three. Gray=R=G=B=max(R, G, B) The second one is called mean value which is set the value of R, G, and B to the mean value of these three. Gray=R=G=B=(R+G+B)/3 The third one is called weighted average that is giving different weights to the R, G and B according to the importance or other indicators, and then adding the three parts together. In fact, human’s eye is very high se nsitive to green, then red, last blue. Gray=0.30R+0.59G+0.11B 2.3 The principle of image enhancement Image enhancement is the process of making images more useful. There are two broad categories of image enhancement techniques. The first one is spatial domain technique, and it is a direct manipulation of image pixels that includes point processing and neighborhood operations. The second one is frequency domain technique, and it is a manipulation of Fourier transform or wavelet transform of an image. The principle of the median filter is to replace the value of a pixel by the median of the gray levels in the neighborhood of that pixel(the original value of the pixel is included in the computation of the median). It forces the points with distinct gray levels to be more like their neighbors.

对人体骨骼的认识

人体骨头知多少 通常,成年人有206 块骨头,包括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可是,我们中国人和日本人,只有204 块骨头。 这是因为我们的第五趾骨只有2节,而欧美人却有3 节,所以中国人比欧美人少了2块。儿童的骨头比成年人多一些,一般为217或218块。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没有成型的骨头如骶骨和尾骨等,往往几块连在一起,长大成人后,几块相连的骨头便合为一块了。 人体的骨头形状不同,大小各异,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种类型。其中,长骨像棍棒,短骨近似立方体,扁骨犹如扁扁的板条。人体中最长的骨头是大腿上的股骨,一般占人体身高的27%。有个叫康斯坦丁的德国人股骨长 75."9 厘米,可称得上是世界之最。耳朵里的3 块骨头是人体最小的骨头,其中最小的镫骨只有 0."25 ? 0."43 厘米长。 人的骨头是很硬的。有人曾作过一番测试,每平方厘米的骨头能承受2 100 千克的压力,花岗石是很硬实的,也只能承受1350 千克。 人的骨头中,一半是水,一半是矿物质和有机物。一般,成年人尤其是老人骨头中矿物质的比例比较大,因而骨头硬而脆,容易骨折。少年儿童恰好相反,有机物的比例较大,所以他们的骨头韧而嫩,容易变形。 相比之下,男子的骨头重而粗,女子的骨头轻而细;胖人的骨头,表面比较光滑,而瘦子的骨头表面比较粗糙。 从颅骨到腿骨 颅骨像个坚硬的球壳,保护着我们的大脑。如果没有颅骨,那么,我们栽了一个跟斗就永远别想爬起来,更别说足球队员顶球射门、杂技演员用头顶物,演出多姿多采的节目了。 男人的肋骨和女人一样多,一共有12 对。这些肋骨和胸骨及脊柱共同围成胸

廓,好像一只坚固的笼子,保护着里面的心和肺等内脏器官。 连接胸骨和肩胛骨的长骨叫锁骨。它们位于脖子两侧的皮下,伸手就可以摸 到。这是颈部和胸部的分界标志,也是上肢和躯干的唯一骨骼联系。锁骨支撑着肩 胛骨,既能维持肩关节的正常位置,又保证了上肢的灵活运动。 如果说股骨是人体最长的骨头,那么,胫骨就是人体最坚硬的骨头了。胫骨位于小腿的内侧,它们像两根铁柱,承担着全身的重量。举重运动员手举几百千克杠铃,而不会被压垮,与一副坚固的胫骨是分不开的。 据测量,胫骨能承受的重量,可以超过人体平均重量的20 多倍。 人体顶梁柱 一间房屋,最重要的是大梁。在人体中,脊柱像顶梁柱一样,支撑着大部分体重,因而俗称脊梁骨。它是人体躯干中央的一串骨骼,包括7块颈椎、12 块胸椎、5块腰椎以及1块骶骨和1 块尾骨。这个顶梁柱是可以活动的,能前屈、后伸、左弯、右旋,作各种方向的运动。 正常人的脊柱并不是笔直的。从侧面看,它是S形的——有四个地方是弯曲的。这些弯曲不是生来就有,而是逐渐形成的。新生儿的脊柱是弓形的。小儿开始抬头时,颈部的椎骨逐渐凸向前方,出现了颈曲。孩子能坐了,胸椎的后凸便变得明显起来;要是胸椎后凸得很厉害,就会成为驼背。孩子开始学走路了,为了保持身体平衡,腰椎会前凸,骶骨和尾骨就弯向后方。这四个弯曲可以减轻走路、跳跃时从下面传到脊柱的震动,从而减轻对头部的冲击。 在人的脊柱中,颈椎的体积最小,而活动量最大。我们能“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能左顾右盼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是和颈椎的正常功能分不开的。为了使颈椎能正常地发挥作用,我们可以在平时适当作些颈部的旋转活动。睡觉时,枕头不要过高、过低或过硬。万一颈部受到损伤,自己不要轻易扭动,最好去请医生帮忙。 科学家发现,十到十六七岁的孩子应该特别注意脊柱的正常发育,否则就容易造成脊柱变形,产生不正常弯曲。这不仅会影响人体美,还会使肺活量减少,影响全身的健康发育。 人体的三根弹簧

基于骨骼数据的人体行为识别分析

基于骨骼数据的人体行为识别 摘要 人体动作姿态识别是计算机视觉研究领域中最具挑战的研究方向,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对人体动作姿态进行自动识别将带来一种全新的交互方式,通过身体语言即人体的姿态和动作来传达用户的意思,如在机场、工厂等喧闹的环境下,采用手势、动作姿态识别等人机交互技术能够提供比语音识别更加准确的信息输入。总之,在智能监控、虚拟现实、感知用户接口以及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等领域,人体动作姿态的识别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文首先简单介绍了人体动作姿态序列的分割,然后对人体动作姿态识别的方法进行了分类介绍,并对一些典型的算法的研究进展情况及其优缺点进行了重点介绍。 关键词:人体动作姿态识别; 人工智能; 隐马尔可夫模型; 动态贝叶斯网络; 模板匹配前言 人体姿态识别是计算机视觉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它最终目的是输出人的整体或者局部肢体的结构参数,如人体轮廓、头部的位置与朝向、人体关节点的位置或者部位类别。姿态识别的研究方法应该说,几乎涵盖了计算机视觉领域所有理论与技术,像模式识别、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图像图形、统计学等。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众多识别方法被提出,并且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但是以往的方法都是基于普通光学图像,比如常见的RGB 图像,这类图像容易受光照、阴影等外界变化的影响,尤其在环境黑暗的情况下无法来识别人体姿态,并且由于人体关节自由度大,及人的体型、着装较大差异性,常导致姿态识别系统识别率低。尽管有研究者利用多个摄像机获取采集的图像来获取人体深度信息以克服以上问题[1],但是该类方法恢复的深度信息不是唯一的,而且计算量非常大,尤其是这种方法要求事先用人工对传感设备进行标定,而在选取场景中的标定物时,往往又会遇到实际环境操作困难的问题。 随着光电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度传感设备的成本逐渐降低,人们获取深图像的途径及方法也越来越多。该方向的研究也逐渐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趋势。具体原因包括:一方面,深度传感设备不仅操作简单,并且极大简化了普通摄像机的标定过程;另一方面,得到的深度图像由于直接包含了人体的深度信息,能够有效的克服普通光学图像遇到的上述问题。到目前为止,较有影响力的基于该类图像的人体姿态识别算法,应该是 Shotton 等人利用一种深度传感器 Kinect 来实时捕捉人体运动的算法,该算法虽然能够满足人们对识别系统实时性的要求,但其对硬件要求特别高,并且不适合低分辨率图像中的人体关节点提取,容易导致人体骨架扭曲。下文将具体陈述人体运动分析的主要用途和前人在不同时期对这些难题的处理办法。 主题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人体运动分析不仅在智能监控、人机交互、虚拟现实和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更是成为了未来研究的前瞻性方向之一。Gavrila 总结了它的一些主要应用领域[2,3,4],下面据此对其典型应用做出进一步的介绍。 智能监控(Smart Surveillance) 所谓“智能监控”是指监控系统能够监视一定场景中人的活动,并对其行为行分析和识别,跟踪其中的可疑行为(例如在一些重要地点经常徘徊或者人流密集的场合下突发的人群拥挤等状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报警措施。智能监控系统应用最多的场合来自于那些对安全

认识人体骨骼

认识人类的骨骼(9月30日) 一、观察图片,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见过建筑工人是如何造房子的吗?建筑工人都要预先搭建一个钢筋水泥框架。 (出示图片) 师: 与钢筋水泥框架一样,人体内也有一个框架,但不是由钢铁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构成的。 (二)了解人体支架——骨骼。 1、找找说说哪儿有骨骼?(学生讨论) 师: 摸一摸我们的骨头,你可以感知到些什么? 有: 颅骨、肱骨、桡骨、尺骨、股骨、胸骨、肋骨 2、结合图,了解人体骨骼数量和有关名称。 人体骨骼按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 成人骨骼由206块骨构成。 3、各部位骨头有何作用 你认为人体的骨骼都有什么作用呢? 人能跑能跳靠什么?这说明骨骼有什么作用呢?(板书:

运动)骨骼最大的作用就是运动,说说我们的模特摆出的动作都有哪些骨头参与了运动? 人能站得住坐得稳靠什么?如果没有骨骼,我们又会怎样呢?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它具有支撑作用;(板书: 支撑) 胸骨、肋骨、脊柱围成一个笼子,里面装着重要的心肺、肝脏等,骨骼具有什么作用?(板书: 保护)像它们这样保护内脏器官的人体骨头还有哪些?(颅骨保护着脑髓等一些器官;盆骨等保护和支持着大肠、小肠以及一些其他器官) 小结: 人的骨骼具有运动、支撑、保护等多种作用。 板书设计: 1、骨骼成人206块 构成: 头骨、躯干骨、(手臂、腿脚)四肢骨 作用: 运动支撑保护 《认识Word》教案 认识word 【教学目的】 1、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作用。 2、使学生学会进入与退出Word窗口的方法。

3、使学生初步了解Word窗口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教学重难点: 了解Word窗口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出示两张不同的报纸)一张是纯文字的,一张是含有文字、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表格的。先让学生观察它们的不同地方,然后引导学生: 对于纯文字的文档,我们可以用记事本或写字板输入,但像含有文字、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表格的文档,用记事本或写字板就输入不了,就需要功能更强大,更适合我们日常需要的文字处理软件,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Microsoft Word——文字处理软件。 二、新授 1、Word的打开与关闭 师: Word是Windows98下的一个字处理程序,是一种文字编辑和打印的工具软件,具有编辑功能强、实用、操作方便等特点。那么怎么来打开Word程序呢?有两种常用的方法:

人体骨骼解剖

第一节人体各部位名称及体表标志 一、人体各部位名称(如图2—1) 人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动功能的整体。不同的部位,有着不同的名称。头颈部的名称:头、颈;躯干部的名称:胸、背、脊椎;上肢部的名称:肩、上臂、前臂、手;下肢部的名称:臀、大腿、小腿、足。 1.人体常用方位的术语为了便于学习和研究人体各部位及其结构的位置变化,规定以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脚跟靠拢,足尖向前,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为人体标准解剖姿势,并以上述姿势为依据,定出一些常用人体方位的术语。 上——接近头部称为上; 下——接近足底称为下; 前——接近腹侧的称为前; 后——接近背侧的称为后; 内侧——接近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内侧; 外侧——远离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外侧; 近侧——接近肢体根部的称为近侧; 远侧——远离肢体恨部的称为远侧; 尺侧——前臂的内侧称为尺侧; 桡侧——前臂的外侧称为桡侧; 胫侧——小腿的内侧称为胫侧; 腓侧——小腿的外侧称为腓侧; 浅——接近皮肤表面的称为浅; 深——远离皮肤表面的称为深。 2.人体的切面 (1)矢状面沿人体的前后径与水平面垂直所作的切面叫矢状面。当矢状面位于正中而将人体分为左右两半,该切面称为正中矢状面。 (2)水平面(横切面)与地面平行,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所作的切面叫水平面。

(3)额状面(冠状面)沿人体的左右径,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所作的切面叫额状面。 二、体表标志(如图2—2) 1.躯干部的体表标志胸骨:胸骨柄、胸骨体、剑突。肋骨:第二到第十二肋骨、第一到第十肋软骨。椎骨: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 2.上肢部的体表标志肩胛骨:肩峰、肩胛冈、肩胛下角。锁骨:全长。肱骨:肱骨内上髁、外上髁。尺骨:鹰嘴、尺骨头、茎突。桡骨:桡骨头、茎突。手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的背面。 3.下肢部的体表标志髂骨:髂嵴、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耻骨联合、生骨结节。股骨:大转子。膑骨:前面。胫骨:胫骨前缘。腓骨:腓骨头和外踝。足骨:跗骨、跖骨、趾骨。 第二节骨骼结构知识 一、骨的构造(如图2—3) 成人的骨骼共有206块,组成人体的支架。根据骨的形态不同, 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骨主要由骨质构成,外面包着骨膜, 内部藏着骨髓。 1.骨质骨质是骨的主要部分。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骨密质坚硬, 位于骨的表面;骨松质位于骨的深部。 2.骨膜骨膜是位于骨表面(关节面除外)紧贴骨密质的薄层结缔组织 膜。它富有神经、血管和造血细胞,故骨膜对骨质的营养和骨折的修复赳 看里妥作用。

人体骨骼的形态和各部位的名称

人体骨骼的形态和各部位的名称 成年人的全身骨骼共有 206 块,每块骨 头都有一定的形态和功能,形态和功能是 相互制约的,功能不同,形态也就各异。 通常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四种形态: <1> 长骨 形体较长而坚硬,分布于人体四肢,在 运动中起杠杆作用。长骨多呈管状,内含 空腔,有骨髓,如股骨、胫骨、肱骨、尺 骨、挠骨、指骨等。 <2> 短骨 形似立方体,富于而压性,往往集群地连在一起,多位于承受压力而运动的复杂部位,如手腕的腕骨和脚腕的跗骨等。 <3> 扁骨 多呈板状,富于弹性与坚固性,主要构成骨性腔的壁,对腔内器官起到保护作用。如颅骨部位的顶骨、枕骨和胸部的肋骨等。 <4> 不规则骨 形态很不规则,不属于上述任何一类的骨骼。如髋骨、椎骨、颞骨等。

2. 人体骨骼各部位的名称和数量 人体骨骼依据结构、功能、位置又可分为颅骨、躯干骨、上肢骨、下肢骨四个部分: <1> 颅骨 共 29 块,除下颌骨和舌骨外,都借助于骨缝或软骨牢固地结合在一起。依据功能和位置,又可细分为脑颅和面颅两部分: ①脑颅:共 14 块,位于颅骨后上方,构成颅腔,起容纳和保护脑子的作用。 额骨 1 —位于颅的上前方,由额部和眼眶上部构成。 顶骨 2 —位于颅顶中部线两侧、额骨和枕骨之间。 枕骨 1 —位于颅骨的后下部,形成颅后和颅底的一部分。 蝶骨 1 —位于颅底中部、枕骨的前方,因其形似蝴蝶,故名。 颞骨 2 —位于颅骨两侧、参于颅底和颅腔侧壁的构成。 筛骨 1 —位于额骨之下、蝶骨前方及左右眼眶之间。 听小骨 6 —位于左右耳室之内,可分为锤骨、砧骨、镫骨。 ②面颅:共 15 块,位于颅骨的前下方,构成口腔,并与脑颅共同构成鼻腔和眼眶,以维持面部形态。 上颌骨 2 —位于面颅中央,上方与额骨、颧骨等围成眼眶,与鼻骨围成鼻腔。 鼻骨 2 —位于两眼眶之间,构成鼻梁上部。

骨骼教学设计

骨骼教材分析: 《骨骼》是苏教版四年科学下册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中的第1课。本课是从指导学生活动身体开始,引导学生认识时时刻刻存在于自己体内的运动器官,是学生从不自觉的运用到自觉的认识、了解。本课紧扣人体的运动,指引学生通过触摸、拼图、观察、感受骨骼的存在,认识骨骼的作用,初步了解骨的构成以及其功能,在宏观上认识骨骼。由于本节课涉及的骨骼学生不能直接接触,所以设计了诸多触摸、模拟的活动,使本课的内容在学生的探究中展开。具体地说,这节课是通过三个逐渐递进的探究行为,指导学生粗浅认识、了解骨骼。这三个探究行为便是:摸、拼、看。“摸”即摸皮肤下的骨头,感受骨在身体中的位置“拼”即把骨骼分解图合并成一幅完整的骨骼图,了解骨骼的全貌和个数,通过一分一合使学生内化骨骼的概念;“看”即通过引导他们借助观察研究猪骨的特点,用文字及图片资料认识人的骨骼的结构与作用,意识到骨骼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主要作用。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于人体骨骼的组成、作用及骨骼的特点等知识的认知,只是一些零碎地、杂乱的、表面的,甚至可以说知之甚少。要在一课时的教学中让学生对纷繁复杂的全身骨骼及其作用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难度大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本课着力借助骨骼模型、骨骼图片,用“解暗箱”的方法,对人体骨骼进行探究,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体验等活动,使学生知道骨骼的组成、作用,并了解骨骼的特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的体内一共有206块骨头; 2.知道人体的骨骼具有塑造体形、支持躯干、运动、保护内脏器官、制造血细胞、储存身体所需的某些物质等多方面的作用; 3.知道组成骨骼的骨是有生命的,骨可以生长,骨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骨髓能够制造血细胞。(二)过程与方法

人体骨骼结构

人体骨骼结构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人体骨骼结构 一、人体各部位名称(如图1—1)人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动功能的整体。不同的部位,有着不同的名称。头颈部的名称:头、颈;躯干部的名称:胸、背、脊椎;上肢部的名称:肩、上臂、前臂、手;下肢部的名称:臀、大腿、小腿、足。1、人体常用方位的术语为了便于学习和研究人体各部位及其结构的位置变化,规定以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脚跟靠拢,足尖向前,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为人体标准解剖姿势,并以上述姿势为依据,定出一些常用人体方位的术语。上——接近头部称为上;下——接近足底称为下;前——接近腹侧的称为前;后——接近背侧的称为后;内侧——接近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内侧;外侧——远离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外侧;近侧——接近肢体根部的称为近侧;远侧——远离肢体恨部的称为远侧;尺侧——前臂的内侧称为尺侧;桡侧——前臂的外侧称为桡侧;胫侧——小腿的内侧称为胫侧;腓侧——小腿的外侧称为腓侧;浅——接近皮肤表面的称为浅;深——远离皮肤表面的称为深。2、人体的切面(1)、矢状面沿人体的前后径与水平面垂直所作的切面叫矢状面。当矢状面位于正中而将人体分为左右两半,该切面称为正中矢状面。(2)、水平面(横切面) 与地面平行,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所作的切面叫水平面。(3)、额状面(冠状面) 沿人体的左右径,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所作的切面叫额状面。二、体表标志(如图1—2)成人的

骨骼共有206块,组成人体的支架。根据骨的形态不同,可分 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骨主要由骨质构成,外面包 着骨膜,内部藏着骨髓。1、骨质骨质是骨的主要部分。分为 骨密质和骨松质,骨密质坚硬,位于骨的表面;骨松质位于骨 的深部。2、骨膜骨膜是位于骨表面(关节面除外)紧贴骨密质 的薄层结缔组织膜。它富有神经、血管和造血细胞,故骨膜对 骨质的营养和骨折的修复赳看里妥作用。3、骨髓骨髓充满在 骨松质的网眼中和骨髓腔内。胎儿、新生儿骨髓是红骨髓,具 有造血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髓腔内的红骨髓逐渐被脂肪 组织代替,变成黄骨髓,没有造血功能。长骨的骨松质内或扁 骨的骨髓都是红骨髓,始终保持着造血功能。三、骨的构造(如图1—3)成人的骨骼共有206块,组成人体的支架。根据骨的形态不同,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骨主要由骨质 构成,外面包着骨膜,内部藏着骨髓。1、骨质骨质是骨的主 要部分。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骨密质坚硬,位于骨的表面; 骨松质位于骨的深部。2、骨膜骨膜是位于骨表面(关节面除外)紧贴骨密质的薄层结缔组织膜。它富有神经、血管和造血细 胞,故骨膜对骨质的营养和骨折的修复赳看里妥作用。3、骨髓骨髓充满在骨松质的网眼中和骨髓腔内。胎儿、新生儿骨髓是 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髓腔内的红骨髓 逐渐被脂肪组织代替,变成黄骨髓,没有造血功能。长骨的骨 松质内或扁骨的骨髓都是红骨髓,始终保持着造血功能。四、

自然的人体动作识别

自然的人体动作识别 黄飞跃徐光祐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普适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摘 要:人体动作识别是计算机视觉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目前大多数动作识别的研究都 假设是在特定受限的场景下,即特定的视角、位置、对象、背景和光照条件下工作。其中, 尤以要求特定的视角和位置对实际应用的限制最为严重。本文致力于研究能处理视角和位 置变化并可用于非特定对象的人体动作识别方法。我们把它称为自然的人体动作识别方法。 为此我们提出了"包容形状"的人体表示,这种表示不受视角、位置的变化影响,充分利用了 两个正交摄像机拍摄的轮廓信息以去除由人的身体旋转引起的影响。利用包容形状,我们 取得了非特定人、任意视角下的自然人体动作识别较好的实验结果。同时我们也介绍了该 识别方法在实际智能家居——老人看护系统中的应用。 关键词:自然动作识别;包容形状 1.引言 人体动作识别是计算机视觉里一个活跃的研究方向,有不少综述,力图把以前的相关研究方法进行总结和分类,比如[1], [2], [3], [4]。至今为止,关于动作识别的大多数研究工作都是在特定受限的场景下展开,比如特定的视角、动作人、背景和光照。在这之中,尤以视角和位置的限制最为突出。我们认为要实现自然场景下的动作识别,就必须消除应用条件中的这些限制。为此,我们在这篇论文中,重点研究了动作识别中与视角和位置无关的体态表示,以实现非特定人、任意视角下的自然人体动作识别。 现阶段已经开展了不少视角无关的动作识别研究工作,比如Cen Rao [5],Vasu Parameswaran[6]。但是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大多数的方法依赖鲁棒的语义特征点检测或者是点对应,而这些是比较难实现的。 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使用了一种“包容形状”的体态表示。在仿射摄像机投影模型的假设下,这种表示对于视角和位置的变化具有不敏感性,同时不需要依靠任何较难提取并且对误差很敏感的语义点检测和点对应。利用这种表示,我们开发了自己的动作识别系统并且把它部署到实际应用:智能家居—老人看护系统中。实验结果表明我们的系统对于非特定人、任意视角和位置下的自然动作有着很理想的识别能力。 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673189,60433030) 联系作者:黄飞跃, Email:hfy01@https://www.doczj.com/doc/8b13547485.html,

第三章 人体骨骼学

第三章人体骨骼学 一、骨学绪论 骨是一个器官,具有一定的形态和功能,由骨细胞、胶原纤维及骨基质构成,坚硬而有弹性,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经,具有新陈代谢及生长发育的机能,并有破坏、改建及创伤愈合、修复再生的能力。骨基质中含有钙盐,磷酸盐,为人体钙与磷的贮备仓库,并参与钙、磷的代谢与平衡。骨髓有造血的功能。 成人共有骨206块,其中躯干骨51块,颅骨29块(包括3对听小骨),上肢骨64块,下肢骨62块。 (一)骨的形态 骨的形态各异,但一般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及不规则骨等四种。 1.长骨 长骨呈中空管状,多位于四肢,如肱骨、股骨等。其中部细长,称为骨干或骨体。两端膨大,称为骺,骺表面有光滑的关节面。 2.短骨 短骨一般呈立方形,位于连接牢固并有一定灵活性的部位,如手腕的腕骨和足的跗骨等。 3.扁骨 扁骨宽扁,呈板状,主要构成容纳重要器官的腔壁,起保护作用,如头颅的顶骨和骨盆的髋骨等。 4.不规则骨 不规则骨形态不规则,如椎骨和某些颅骨等。 (二)骨的构造 骨包括骨质、骨膜和骨髓等部分(图3-1)。 1.骨质 骨质是骨的主要部分,分为密质和松质两种。密质致密坚硬,耐压性较大,由紧密排列成层的骨板构成,分布于骨的表层。松质层海绵状,弹性较大,由互相交织的骨小梁构成,位于

骨的内部。密质和松质的分布,因骨的种类而异。长骨的密质在骨干形成厚的骨管壁,管腔称髓腔。在长骨的骺、短骨和不规则骨的表面均为一薄层密质,其内部则是松质。 2.骨膜 骨膜是一层致密结缔组织膜,薄而坚韧,层淡红色,紧贴在骨的表面。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经和成骨细胞等。对骨的营养、生长和感觉有重要的作用。 在骨的关节面上,有关节软骨。关节软骨具有减少摩擦,增强关节灵活性的功能。 3.骨髓 骨髓是富有血液的柔软组织,分布于髓腔和骨松质内,可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两种。红骨髓有造血功能。胎儿和幼儿的骨髓都是红骨髓,随着年龄的增长,髓腔内的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组织所代替,成为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长骨的骺、短骨和扁骨的松质内终生都是红骨髓。 骨髓中段有滋养孔通髓腔,为骨的血管和神经的通路。 (三)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征 骨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构成,有机物主要是骨胶原纤维,使骨具有韧性和弹性;无机物为无机盐类,主要为磷酸钙、碳酸钙和氯化钙等,使骨具有硬度和脆性。 骨的化学成分与物理性质随人的成长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幼儿的骨质,所含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约各占一半,所以弹性较大,硬度小,不易发生骨折,但易弯曲变形。成年人的骨质中有机物逐渐减少,无机物逐渐增多,约为3:7,这样的比例,使骨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很大的硬度。老年人的骨无机物占更大的比例,约为2:8,因而骨的脆性较大,容易骨折。 (四)骨的发生和生长 骨起源于中胚层的间充质。在胚胎6周左右,间充质先形成膜状,为膜性阶段。以后有的在膜的基础上直接形成,称膜内成骨。颅顶骨和面颅骨即以此方式形成。有的先经过软骨阶段,然后再形成骨,称为软骨内成骨。颅底骨、躯干骨和四肢骨即以此方式形成。 1.膜内成骨 在膜的中心点处先有钙盐沉积,称为骨化点,由此点向四周作放射状增生,形成海绵状骨质。在新生骨质的表面有骨膜,膜内的成骨细胞不断产生新的骨质,使骨不断加厚;而已成的骨质,也不断地被破骨细胞破坏和吸收,不断地改变着形态。 2.软骨内成骨

认识自己——人体骨骼任务单1

《认识自己——人体骨骼》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 能够对照人体骨骼完成骨骼拼图。 2. 知道成人骨骼由206块骨构成。 3. 懂得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4. 知道骨干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可以制造血细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道人体骨骼的基本分布于结构。 难点:拼人体骨骼图。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发学生对骨骼的原有认识 1.运动:在刚刚的运动当中,你知道我们主要运动到了我们身体的那个系统吗? 2.揭示课题:运动系统。 (二)引导学生探索人体的骨骼结构 1. 活动:每人用力摸一摸自己的身体,看能摸出几块骨头? 2. 交流:我们全身的骨头分为三部分---头,躯干,四肢。你摸出了几块骨头? 3. 比较:与活动记录里的骨骼分布图比较。 4. 谈话:手是我们身体最灵巧的部分,刚才大家说我们的手是由几块骨构成。现在让我们来看手的x光照片,数一数共有几块骨? 5. 交流,汇报。

6. 讲解:手骨共有27块,成人全身的骨头共有206块。这些骨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人体骨架,人体的骨架就叫做骨骼。 7. 看图:回答问题 (1)头骨是什么样的? (2)躯干骨包括哪些骨? (3)四肢骨包括哪些骨? (三).观察骨的结构 1.提问:你们知道自己的骨头是什么样子的吗? 2.说明:我们现在不能把自己解剖来看自己的骨头,更不能把自己的骨头敲开进行观察。那怎么办呢? 3.看图:我们先来看下人体骨骼的挂图。 4.汇报,交流 5.讲解:有颅骨、躯干骨、四肢骨; (四)了解人体骨骼的作用 1.看图:说一说:人的骨骼有哪些部分? 2.交流 3. 总结。 (五)课后作业 温习本课内容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人体骨骼系统结构图[1]

人体骨骼系统结构图 人体解剖学_骨骼系统 @骨骼中所包含的组织: 1.结缔组织硬骨、软骨、纤维性结缔组织、血管、血液。 2.神经组织 @骨骼的功用支持、保护、运动、造血〈红骨髓〉、储存脂质 〈黄骨髓〉及矿物质。 @骨骼的种类: 长骨、短骨、扁平骨、不规则骨、圆骨〈种子骨〉 1.长骨----肱骨、股骨〈长比宽=非常大〉 2.短骨----腕骨〈长比宽=非常小,近似立方形〉 3.扁平骨----肩胛骨〈板状〉 4.不规则骨----脊柱骨 5.圆骨〈种子骨〉----膑骨〈通常很小,位于关节内层〉

骨骼的大体解剖:中轴骨骼、四肢骨骼 中轴骨骼--头骨---颅顶骨----额骨、顶骨、枕骨、颞骨、蝶骨、筛骨。颜面骨----上颚骨、下颚骨、颧骨、鼻骨、腭骨、 涙骨、犁骨、下鼻甲。 ---舌骨(1) ---听小骨(6)

--脊柱---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尾椎。 --胸骨 --肋骨 各部重点:1.枕骨(1)由项平面的鳞部不成对部份:成对的外侧质块和不成对的 基底部组成。 (2)枕骨大孔为颅腔和脊椎管之交通所在。 (3)舌下神经管。 2. 颞骨外侧只看到鳞状部。颧骨的颞突+颞骨的颧突=形成下颔枝部 的关节(颞颚关节)及颧骨弓 3. 蝶骨大翼小翼之间是一三角形裂缝称眶上裂,有动眼神经(3)、 滑车神经(4)、外展神经(6)及三叉神经的眼支(第一支)通过。 大翼上有三孔,由上而下分别为:圆孔(三叉第二支通过)、 卵圆孔(三叉第三支通过)、棘孔。 4. 筛骨(1)可区分为外侧质块、垂直板及筛板。 (2)由筛板向上的一三角形突起称为鸡冠,为脑膜附著点。 5. 上颚骨上颚骨及蝶骨间有一裂缝称眶下裂 6. 下颚骨(1)髁状突和颞骨的下颚窝及关节结节形成关节,称为颞颚关节(可动)。 (2)下颚舌骨线为下颚舌骨肌起始。 (3)头骨中唯一可动。 7. 胸骨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幼儿园大班教案《人体的骨骼》

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人体的骨骼》 大班《人体的骨骼》课程适合大班的健康主题教学活动。它使幼儿能够以多种方式了解骨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骨骼的生长和发育,知道骨骼是身体的支撑,并了解骨骼的名称和功能。要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益,让我们看一下幼儿园班级《人体的骨骼》的教学计划。 活动目标: 1.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撑,并初步了解骨骼的名称和功能。 2,知道如何使用多种方法来保护骨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 3,了解更多的运动对身体有益。 4,可以将自己的良好行为习惯传递给周围的人。 活动准备: 动物骨头:鱼骨头,肉骨头;一张骨骼支撑图;多个操作卡;录音机,磁带,投影仪,笔等 活动程序: (1)幼儿的兴趣是由动物骨骼引起的。 (二)了解身体的支撑-骨骼。 1.寻找一个谈论骨头的地方吗?那是什么感觉 2.将图片组合在一起以了解人体骨骼的数量和相关名称。

3.体验了解骨骼的作用。 (3)知道如何保护骨骼。 1.孩子在手术卡上判断孩子行为的正确性,并且知道如何保护骨骼。 2.评估:集体地说,学习或修改。 3,老师和孩子共同总结,用歌曲来改善(加油音乐)。 内容:喝牛奶,哦,哦,哦,喝牛奶,是的,我们都喝牛奶,喝牛奶,喝牛奶,骨骼强壮!(可以用以下方式代替饮用牛奶:日光浴,运动,坐直,站稳等) 活动额外资讯: 养成热爱运动而不采摘食物的好习惯。 小百科全书:骨骼是人体或动物体内或表面上的硬组织。人类的骨骼和高级动物的骨骼分为两种,它们由许多骨骼组成,称为内骨骼。节肢动物,软体动物的硬壳以及某些脊椎动物的鳞片(例如鱼,乌龟等)正等待外骨骼。通常,骨骼是内骨骼。

人体骨骼认识实验报告

人体骨骼认识实验报告 骨骼图像增强实验报告 骨骼图像增强实验报告 ——数字图像处理第一次作业 实验总体思路: 原图像是人体骨骼核扫描图像,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图像锐化突出骨骼的更多细节来增强图像。由于图像灰度的动态范围很窄并且有很高的噪声内容,所以很难对其进行增强。 对此我们采取的策略是,首先用拉普拉斯法突出图像中的小细节,然后用梯度法突出其边。平滑过的梯度图像将用于掩蔽拉普拉斯图像。最后,我们将试图试用灰度变换来增强图像的灰度动态范围。 实验处理具体步骤: (图像可拉伸放大) 1、此为图2 , 。 2、此为图3 , 。 (而这个时候看到图2的噪声水平,将图1和图2相加之后也必然会有很多的噪声。拉普拉斯操作作为一种二阶微分算子,能很

好的增强细节,但也产生更多的噪声。而降低噪声的一种方法就是使用中值滤波器,但属于非线性滤波器的中值滤波器有 可能改变图像的性质,所以不可取。所以采取另一种方法,使用原图像梯度操作的平 滑形式所形成的一个模板。) 3、此为图4 , 。 (梯度变换在灰度斜坡或台阶的平均相应要比拉普拉斯操作的更强烈,而对噪声和小细节的响应要比拉普拉斯操作的相应弱,而且可以通过均值滤波器对其进行平滑处理可以进一步降低,此时看(来自: 写论文网:人体骨骼认识实验报告)图像中的边缘要比拉普拉斯图像(即图3)中的边缘要突出许多) 4、此为图5 ,。 (图4,5要比图2亮表明具有重要边缘内容的梯度图像的值一般要比拉普拉斯图像的值高) 5、此为图6 ,。 (此时看到强边缘的优势和可见噪声的相对减少,用平滑后的梯度图像来掩蔽拉普拉斯图像的目的达到了) 6、此为图7

对人体骨骼的认识

人体骨头知多少 通常,成年人有206块骨头,包括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可是,我们中国人和日本人,只有204块骨头。这是因为我们的第五趾骨只有2节,而欧美人却有3节,所以中国人比欧美人少了2块。儿童的骨头比成年人多一些,一般为217或218块。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没有成型的骨头如骶骨和尾骨等,往往几块连在一起,长大成人后,几块相连的骨头便合为一块了。 人体的骨头形状不同,大小各异,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种类型。其中,长骨像棍棒,短骨近似立方体,扁骨犹如扁扁的板条。人体中最长的骨头是大腿上的股骨,一般占人体身高的27%。有个叫康斯坦丁的德国人股骨长75.9厘米,可称得上是世界之最。耳朵里的3块骨头是人体最小的骨头,其中最小的镫骨只有0.25~0.43厘米长。 人的骨头是很硬的。有人曾作过一番测试,每平方厘米的骨头能承受2 100千克的压力,花岗石是很硬实的,也只能承受1350千克。 人的骨头中,一半是水,一半是矿物质和有机物。一般,成年人尤其是老人骨头中矿物质的比例比较大,因而骨头硬而脆,容易骨折。少年儿童恰好相反,有机物的比例较大,所以他们的骨头韧而嫩,容易变形。相比之下,男子的骨头重而粗,女子的骨头轻而细;胖人的骨头,表面比较光滑,而瘦子的骨头表面比较粗糙。 从颅骨到腿骨 颅骨像个坚硬的球壳,保护着我们的大脑。如果没有颅骨,那么,我们栽了一个跟斗就永远别想爬起来,更别说足球队员顶球射门、杂技演员用头顶物,演出多姿多采的节目了。 男人的肋骨和女人一样多,一共有12对。这些肋骨和胸骨及脊柱共同围成胸廓,好像一只坚固的笼子,保护着里面的心和肺等内脏器官。 连接胸骨和肩胛骨的长骨叫锁骨。它们位于脖子两侧的皮下,伸手就可以摸到。这是颈部和胸部的分界标志,也是上肢和躯干的唯一骨骼联系。锁骨支撑着肩胛骨,既能维持肩关节的正常位置,又保证了上肢的灵活运动。 如果说股骨是人体最长的骨头,那么,胫骨就是人体最坚硬的骨头了。胫骨位于小腿的内侧,它们像两根铁柱,承担着全身的重量。举重运动员手举几百千克杠铃,而不会被压垮,与一副坚固的胫骨是分不开的。据测量,胫骨能承受的重量,可以超过人体平均重量的20多倍。 人体顶梁柱 一间房屋,最重要的是大梁。在人体中,脊柱像顶梁柱一样,支撑着大部分体重,因而俗称脊梁骨。它是人体躯干中央的一串骨骼,包括7块颈椎、12块胸椎、5块腰椎以及1块骶骨和1块尾骨。这个顶梁柱是可以活动的,能前屈、后伸、左弯、右旋,作各种方向的运动。 正常人的脊柱并不是笔直的。从侧面看,它是S形的——有四个地方是弯曲的。这些弯曲不是生来就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