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人体的骨骼实验报告单
- 格式:docx
- 大小:6.06 KB
- 文档页数:1
《骨骼》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背景:《骨骼》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支持身体、珍爱内脏器官和参与运动的重要器官。
通过本次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骨骼的结构、功能和相关疾病,提高学生对人体结构的认识和理解。
二、作业目标:1. 了解人体骨骼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 掌握常见骨骼疾病的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3. 提高学生对人体结构的认识和理解。
三、作业内容:1. 理论进修:学生通过教室讲解、教科书阅读等方式,了解人体骨骼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包括骨骼系统的组成、骨骼的分类、骨骼的发展发育等内容。
2. 实践操作:学生进行实验操作,通过解剖动物骨骼或模型骨骼,观察不同骨骼的形态特征,了解骨骼的结构和功能。
3. 病例分析:学生选择一个常见骨骼疾病,如骨折、骨质疏松等,进行病例分析,包括病因、症状、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等内容。
4. 教室讨论:学生在教室上进行骨骼相关话题的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和经验,增进思维碰撞和知识交流。
四、作业要求:1. 学生需要认真进修相关知识,积极参与教室讨论和实践操作;2. 学生需要按时完成作业,包括理论进修、实践操作、病例分析等内容;3. 学生需要积极思考和探索,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展示对骨骼的深入理解。
五、作业评判:1. 学生根据作业要求完成相关任务,包括理论进修、实践操作、病例分析等内容;2. 学生在教室讨论中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展示对骨骼的理解和认识;3.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作业质量,给予评判和反馈,增进学生的进步和提高。
通过本次《骨骼》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人体骨骼的结构、功能和相关疾病,提高学生对人体结构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完成作业任务,积极参与进修和讨论,不息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宁能力素质。
愿本次作业设计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增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关于《人体组织解剖学》课程实验报告的格式(15篇)篇1:关于《人体组织解剖学》课程实验报告的格式实验报告本封面课程名称:《人体组织解剖学》。
每次实验报告的格式:实验题目:实验二骨骼和骨骼肌的大体解剖结构观察。
实验日期:201X年3月12日。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
三、实验内容。
四、思考题。
实验纪律和要求:一、1.实验前预习,明确观察目的和内容;2.进入实验室及时清点实验材料、图谱及用具。
二、实验过程中保持安静,穿实验服,带实验报告本、铅笔、尺子、填图纸、理论教材和实验教材。
三、实验观察后,将请同学讲解模型和讨论相关实验内容。
四、1.实验后进行显微镜使用登记和材料用具清查;2.值日生认真做好实验室卫生,清点实验材料、图谱及用具。
篇2:《人体组织解剖学》课程实验报告的格式关于《人体组织解剖学》课程实验报告的格式实验报告本封面课程名称:《人体组织解剖学》。
每次实验报告的格式:实验题目:实验二骨骼和骨骼肌的'大体解剖结构观察。
实验日期:201X年3月12日。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
三、实验内容。
四、思考题。
实验纪律和要求:一、1.实验前预习,明确观察目的和内容;2.进入实验室及时清点实验材料、图谱及用具。
二、实验过程中保持安静,穿实验服,带实验报告本、铅笔、尺子、填图纸、理论教材和实验教材。
三、实验观察后,将请同学讲解模型和讨论相关实验内容。
四、1.实验后进行显微镜使用登记和材料用具清查;2.值日生认真做好实验室卫生,清点实验材料、图谱及用具。
篇3:人体解剖学学习方法学习人体解剖学必须遵循的学习观点(一)形态与功能统一的观点人体每个器官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器官的形态结构是功能的物质基础,功能的变化影响器官形态结构的改变,形态结构的变化也将导致功能的改变,这就是形态和功能相互制约的观点。
如四足动物的前肢和后肢,功能相似,形态结构也相仿。
在古代, 人类的手在劳动过程中从支持体重中解放出来,逐渐成为灵活地把握工具等适于劳动的器官;而人的下肢在维持直立行走中逐渐发育得比较粗壮。
解剖实验报告解剖实验报告1实验题目:骨骼和骨骼肌的大体解剖结构观察。
实验日期:20xx年3月12日。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
三、实验内容。
四、思考题。
实验纪律和要求:一、1.实验前预习,明确观察目的和内容;2.进入实验室及时清点实验材料、图谱及用具。
二、实验过程中保持安静,穿实验服,带实验报告本、铅笔、尺子、填图纸、理论教材和实验教材。
三、实验观察后,将请同学讲解模型和讨论相关实验内容。
四、1.实验后进行显微镜使用登记和材料用具清查;2.值日生认真做好实验室卫生,清点实验材料、图谱及用具。
解剖实验报告2实验目的麻醉小白鼠实验方法以及操作1.小白鼠取拿方法提尾2.麻醉剂 1%戊巴比妥那(0.5ml/100g体重+0.5ml)3.注射位置小白鼠腹中线与一侧后肢连线的1/3处进针4.注射方法 45度角度进针,进针后回针筒以检验针头位置是否合适。
如果感到会有阻力,且回抽出气泡为正确。
实验结果小白鼠成功被麻醉讨论分析1、称出小白鼠的体重,按比例来抽取适量戊巴比妥钠溶液2、由一人提起小白鼠的尾部,并控制住小白素另一个同学打针,回抽并注射溶液。
若回抽阻力很大,且松手后,针筒会还原,则可能插入到肌肉中;若抽出血,则可能插入肝脏中。
3、成功麻醉后,由第三个同学做好标记。
4、洗手。
5观察小白鼠情况。
思考题:如何完成一个好的动物麻醉?1、麻醉剂的取量要精确。
2、打针的位置要准确。
3、操作时要稳,且45度角注射。
解剖实验报告3一、实验名称:鸡的解剖二、试验时间:20xx年12月12日三、实验地点:动医楼四、使用器械:镊子(不带齿)、手术刀、手术剪五、解剖程序:首先把鸡处死,方法是:在鸡的颈部靠近头处开口放血致死;然后解剖六、观察内容1. 嗉囊:食管的膨大部,位于叉骨之前,直接在皮下,偏右2. 腺胃:纺锤形,在肝左右两叶之间的背侧3. 肌胃:紧接与腺胃,近圆形,呈暗红色4. 十二指肠:位于腹腔右侧,前端与肌胃相接,灰白色,管状5. 空肠:前接十二指肠,后接回肠,灰白色,管状6. 回肠:前接空肠,后接结直肠,夹在两条盲肠之间,灰白色,管状7. 结直肠:很短,前接回肠8. 胰腺:夹在十二指肠降升支之间,淡黄色,长条形9. 肝:位于腹腔前下部,暗褐色,分左右两叶,右叶有一绿色胆囊10. 法氏囊:位于鸡的泄殖腔的背侧,是泄殖腔的一个盲囊11. 气管:较长而粗,半透明管状,位于皮下,偏右,进入胸腔在心基上方分为两个支气管12. 鸣管:位于气管与支气管交叉处,分外鸣膜和内鸣膜,禽类的发声器官13. 肺:位于胸腔背侧,扁平四方形14. 心脏:位于胸腔前下方,心基朝向前方,椎体形15. 肾:位于综荐股两旁和髂骨内面,红褐色16. 卵巢:位于左肾前部肾上腺的腹侧,上有发育着的大小不一的黄色卵泡17. 输卵管:分为:漏斗部,壶腹部,峡部,子宫,阴道五部分壶腹部:受精部位壶腹部:产生蛋清的部位峡部:形成蛋壳膜子宫:形成蛋壳及其色素阴道:在蛋壳外面形成少量灰质18. 髂腓肌:相当于臀股二头肌,位于髂骨脊,以圆腱止于腓骨19. 坐骨神经:位于髂腓肌下面,体内最粗大的神经,白色,线状七、体会:通过这次解剖实验课,我对鸡的一些组织和器官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掌握了相关的一些知识。
骨骼实验报告格式篇一:生理学实验报告生医2012秋生理学实指导教师:实验员:学号:联系方式:验报告实验一骨骼肌的观察及骨骼肌的单收缩与强直收缩目标要求1.掌握蛙类动物单毁髓的实验方法。
2.掌握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和坐骨神经干标本的制备方法。
3.学习肌肉收缩的记录方法。
4.观察与分析肌肉单收缩的三个时相,分析骨骼肌收缩形式与刺激频率之间的关系。
基本原理蛙类动物的某些基本生命活动,如神经的生物电活动、肌肉收缩等与哺乳动物相似。
其离体组织所需的生活条件比较简单,易于控制和掌握,而且动物来源丰富,因此在生理学实验中常用蟾蜍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永和坐骨神经标本来观察组织的兴奋性、刺激与反应的规律以及骨骼肌收缩的特点等。
肌肉受到一次阈上刺激而产生的一次收缩为单收缩,其过程可分为三个时相,即潜伏期、缩短期与舒张期。
肌肉收到连续的阈上刺激时,如果刺激间隔小于单收缩的时程,相邻两单收缩的时相会出现融合,表现为强直收缩现象。
如果表现为每次收缩的开始发生在上次收缩的舒张期,称不完全强直收缩,如果表现为每次收缩的开始发生在上次收缩的缩短期,称完全强直收缩。
躯体运动是以骨为杠杆,以关节为枢纽,由肌肉收缩产生动力完成的。
材料与器械蟾蜍或蛙,蛙类手术器械(手术剪、手术镊、眼科剪、眼科镊、金冠剪、毁髓针、玻璃针、固定针),蛙板,玻璃板,锌铜弓,小烧杯,滴管,纱布,细棉线,任氏液。
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或其他生理记录仪),张力换能器。
实验步骤1.双毁髓的方法一手握蟾蜍,食指按压头部前端,拇指压住躯干背部,令其背部向上,头向前俯;另一手持毁髓针在左右耳后腺之间,背部的凹陷处将毁髓针垂直刺入,然后将针尖向前刺入颅腔,搅动以捣毁脑组织,此时的动物为单毁髓动物。
彻底捣毁脊髓时,可见蟾蜍后肢突然蹬直,然后瘫软。
如动物仍表现四肢肌肉紧张或活动自如,表明未毁坏脊髓,必须重新毁髓。
2.剥制后肢标将双毁髓的蟾蜍背面向上放在蛙板上,一手持手术镊轻轻提起两前肢之间背部的皮肤,另一手持手术剪横向剪开皮肤,暴露脊柱。
人体骨骼认识实验报告骨骼图像增强实验报告骨骼图像增强实验报告——数字图像处理第一次作业实验总体思路:原图像是人体骨骼核扫描图像,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图像锐化突出骨骼的更多细节来增强图像。
由于图像灰度的动态范围很窄并且有很高的噪声内容,所以很难对其进行增强。
对此我们采取的策略是,首先用拉普拉斯法突出图像中的小细节,然后用梯度法突出其边。
平滑过的梯度图像将用于掩蔽拉普拉斯图像。
最后,我们将试图试用灰度变换来增强图像的灰度动态范围。
实验处理具体步骤:(图像可拉伸放大)1、此为图2,。
2、此为图3,。
(而这个时候看到图2的噪声水平,将图1和图2相加之后也必然会有很多的噪声。
拉普拉斯操作作为一种二阶微分算子,能很好的增强细节,但也产生更多的噪声。
而降低噪声的一种方法就是使用中值滤波器,但属于非线性滤波器的中值滤波器有可能改变图像的性质,所以不可取。
所以采取另一种方法,使用原图像梯度操作的平滑形式所形成的一个模板。
)3、此为图4,。
(梯度变换在灰度斜坡或台阶的平均相应要比拉普拉斯操作的更强烈,而对噪声和小细节的响应要比拉普拉斯操作的相应弱,而且可以通过均值滤波器对其进行平滑处理可以进一步降低,此时看(来自: 写论文网:人体骨骼认识实验报告)图像中的边缘要比拉普拉斯图像(即图3)中的边缘要突出许多)4、此为图5,。
(图4,5要比图2亮表明具有重要边缘内容的梯度图像的值一般要比拉普拉斯图像的值高)5、此为图6,。
(此时看到强边缘的优势和可见噪声的相对减少,用平滑后的梯度图像来掩蔽拉普拉斯图像的目的达到了)6、此为图7,(与原图像相比,该图像中大部分细节的清晰度的增加都很明显,所以我们才需要综合多种的方法对图像进行处理,单独使用一种方法根本不可能达到这么好的效果,只需要看相对应的图像进行对比即可知道)7、此为图8,(此时需要增大锐化后图像的动态范围,即使有很多种这样效果的灰度变换函数,但是用幂率变换处理更好,直方图均衡和规定化的效果都不太好)(此时人体的轮廓的清晰度虽然还是不高,因为扩大的灰度动态范围的同时也增大了噪声,但是相比原图还是有相当大幅度的提高的,看下图原图与最终图像对比)实验心得与收获:在本次的图像处理编程中,我首次对图像处理的众多方法有了一个感性的理解,图像处理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应用几个函数即可获得理想的效果,还需要分析得出要得到相应的效果就需要不同的方法,使是知道了对应的图像处理方法也是不足的,在图像处理的编程方法上也必须要熟悉,这一次的例子中因为总体上的方法都已经给出了,因此大部分的工作量就落在了如何选择对应的matlab函数了,所以这一次收获较大的就是在图像处理函数的原型跟使用细节的认识上,还有在例子的理解过程中,也将之前所学的图像处理方法复习熟悉了一遍,在这一个阶段的学习上收获到的帮助很大。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骨的基本结构;2. 观察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3. 掌握观察骨的实验方法。
二、实验材料1. 骨骼模型;2. 骨切片;3. 显微镜;4. 实验记录表。
三、实验方法1. 观察骨骼模型,了解骨的基本结构;2. 使用显微镜观察骨切片,观察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3. 记录观察结果。
四、实验步骤1. 观察骨骼模型,了解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2. 将骨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调整焦距,观察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3. 观察骨膜,了解其组织结构和功能;4. 观察骨质,了解其结构、成分和功能;5. 观察骨髓,了解其类型、结构和功能;6. 记录观察结果。
五、实验结果1. 骨膜:骨膜是覆盖在骨表面的一层薄膜,由纤维组织、血管和神经组成。
骨膜具有营养和修复骨组织的作用;2. 骨质:骨质是骨的主要组成部分,由骨细胞、胶原纤维和钙盐等组成。
骨质具有支撑和保护身体器官的功能;3. 骨髓: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黄骨髓具有储存脂肪和调节体温的功能。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骨的基本结构、形态、结构和功能。
骨膜、骨质和骨髓是骨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保护骨骼,预防骨质疏松等疾病。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保护显微镜和实验器材;2. 观察骨切片时,保持显微镜的清洁和稳定;3. 实验结束后,将实验器材归位,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八、实验拓展1. 研究骨的生理功能和疾病;2. 探讨骨的再生和修复机制;3. 了解骨的发育和生长过程。
九、实验反思本次实验让我们对骨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关注骨骼健康,预防骨骼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本次实验也让我们认识到实验过程中严谨的态度和规范的操作的重要性。
第2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骨头的结构组成。
2. 学习观察骨头的显微镜技术。
3. 掌握骨头的生理功能。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人体躯干骨实验报告篇一:人体解剖学实验报告指导实验报告实验课的目的及要求系统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本实验课的目的是通过观察标本模型,使学生掌握掌握人体九大系统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功能,巩固解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自学、表达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要求学生:1.重视实验课,实验前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了解实验目的、方法及步骤并结合实验内容复习有关理论。
2.实验时要仔细观察、认真操作,并对观察结果进行思考。
女口: ( 1)椎骨的形态特征?(2)各部椎骨的特殊结构?(3)椎间盘的结构及临床意义。
(4)脊柱的侧面的四个生理弯曲及意义。
3.实验后,认真整理实验物品,如有损坏及时交给实验老师。
班级:组别:日期:实验指导教师:实验室守则1.遵守学习纪律,准时到达实验室。
实验时因故外出或早退应向教师请假。
2.要严肃认真地进行实验,实验期间不得进行任何与实验无关的活动。
3.保持实验室安静,讲话要低声,不要影响其他人实验。
4.实验时严格遵守代教教师及课代表的指示。
实验内容任务一观察躯干骨及其连结一、实验指导(一)实验目的1.能在骨标本上说出躯干骨的组成,胸廓的组成。
2.能在骨标本上辨认椎骨、胸骨的形态结构。
3.能指出躯干骨的主要体表标志。
(二)实验器材分离躯干骨标本完整脊柱和胸廓标本(三)实验步骤1.分组取标本学生需提前分组,每组成员需按照课代表及组长的分配确定座位,未经代教教师允许不得擅自更换桌位。
各组组长到课代表处领取骨标本,分发给每位组员作好记录以便回收。
2.保持安静,听代教教师讲解椎骨的一般结构和各部椎骨的特殊结构、脊柱和胸廓结构,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最后教师归纳总结。
本过程要求学生要保持安静,如有问题等教师讲解完毕再行询问。
3.观察并记录结果每位同学需认真观察标本,结合理论知识理解椎骨的一般结构和各部椎骨的特殊结构、重点理解脊柱侧面观、椎间盘结构和胸骨角,最后绘图,书写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