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

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

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
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

0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国家癌症中心赫捷院士、全国肿瘤登记中心主任陈万青教授等,在影响因子144.8的《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jicians》杂志上发表了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

能在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上发表文章,足以让大家顶礼膜拜!我们都来学习一下这项国人癌症统计数据研究吧。

该研究分析结果提示,2015年中国预计有429.2万例新发肿瘤病例和281.4万例死亡病例。肺癌是发病率最高的肿瘤,也是癌症死因之首。胃癌、食管癌和肝癌是紧随其后的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常见肿瘤。

文章指出,在中国,癌症已成为疾病死因之首,发病率和死亡率还在攀升,癌症已成为非常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该研究报告了我国最新的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和生存分析数据,不同地区几种常见肿瘤的最新发病和死亡情况,常见肿瘤的发病趋势以及防控重点等。

中国人口有13.7亿之巨,过去关于国人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统计报告,多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的小样本数据,或局限于某特定年份的统计。全国肿瘤登记中心(NCCR)成立于2002年,2008年全国癌症登记项目启动后,全国以人群为基础的登记点从2008年的54处增加到2014年的308处(覆盖3亿人口)。

本文报告的高质量的数据来自中国肿瘤登记中心数据库72个登记点最新(2009~2011年)数据,覆盖代表我国6.5%的总人口数。

图A显示有2000~2011年数据的22个数据点,图B显示2009~2011年数据的72个数据点

分析显示,预计2015年有新发浸润性癌病例数429.2万,相当于平均每天新发12000例癌症,有281.4万癌症死亡病例,相当于平均每天7500人死于癌症。

上图为预计2015年国人癌症新发和死亡病例数

男性所有肿瘤发病率2000年至2011年略显稳定(年增长0.2%)女性增长显著(年增长2.2%),男性和女性癌症死亡率从2006年以来出现显著下降(分别年降低1.4%和1.1%)。虽然有这种好的趋势,但由于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基数的增长,癌症死亡例数从2000年到2011年还是增长较显著的(从51090增长到88800)。

上图显示所有肿瘤2000~2011年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化趋势

男性十种最常见肿瘤中,六种(胰腺癌、结直肠癌、脑及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前列腺癌、膀胱癌、白血病)发病率2000年至2011年是上升的,胃癌、食管癌和肝癌发病率是下降的,

肺癌的保持稳定。女性也是六种(结直肠癌、肺癌、乳腺癌、宫颈癌、子宫癌、甲状腺癌),胃癌、食管癌和肝癌发病率下降。

上图为男性2000~2011年所有肿瘤发病率趋势

上图显示女性2000~2011年所有肿瘤发病率趋势

男性四种肿瘤(结直肠癌、胰腺癌、前列腺癌、白血病)死亡率上升,肺癌、膀胱癌和脑瘤死亡率保持稳定;女性三种(乳腺癌、宫颈癌和卵巢癌)死亡率升高,结直肠癌、肺癌、

子宫癌、甲状腺癌死亡率保持稳定。男性和女性中胃癌、食管癌、肝癌死亡率均有所下降,但肺癌死亡率未出现下降,仍雄踞癌症死因之首。

上图显示男性2000~2011年所有肿瘤死亡率趋势

上图显示女性2000~2011年所有肿瘤死亡率趋势

男性五种最常见肿瘤依次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和结直肠癌,这五种癌占所有癌症病例的2/3;女性最常见肿瘤依次乳腺癌、肺癌、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占所有癌症病

例的60%,乳腺癌占所有女性癌的15%。男性和女性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五种最常见癌死亡病例占所有癌死亡病例的3/4。

60岁以下男性中,肝癌是最常见和死亡率最高的癌,其次是肺癌和胃癌,60~74岁男性肺癌和胃癌是最高发的癌,75岁以上男性肺癌是最高发癌。男性癌症新发和死亡病例多出现在60~74岁人群。

30岁以下女性甲状腺癌是最常诊断的癌,30~59岁女性最常诊断乳腺癌,60岁以上女性最常诊断肺癌,乳腺癌是45岁以下女性最常见癌症死因,其次是肺癌,女性癌症病例最高发于60~74岁年龄段人群。

上表显示不同年龄段人群癌症发病和死亡分布

农村地区的癌症年龄标化发病率(213.6/10万人年)和死亡率(149.0/10万人年)均显著高于城市(191.5/10万人年)和死亡率(109.5/10万人年)。我国西南地区癌症死亡率最高,其次是华北和东北地区,中部地区最低。

上表显示不同地区癌症发病率

上表显示不同地区癌症死亡率

分析显示,2015年预计36.9%的癌症病人生存至少5年以上,女性生存率高于男性(47.3% vs. 29.3%),农村显著低于城市(30.3% vs.42.8%),西南部地区生存率最低(24.9%),中部地区最高(41.0%)。

上表显示男性和女性不同地区的癌症生存率

研究者指出,许多癌症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是可以通过减少癌症危险因素来预防,以及通过增加有效的临床诊治来减少的。目前研究者报告的数据反映了我国癌症负担和时间发展趋势,可藉由了解我国癌症病因学、预防成效、早诊和癌症治疗情况,并为将来评估癌症防控工作成效提供基线参考。

中国人口之众使得国人的数据对全球癌症防控意义重大,几乎22%的全球新发癌症病例出现在中国,27%的癌症死亡病例在中国。且国人的癌症谱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差甚大,中国四种最常见肿瘤分别为肺癌、胃癌、肝癌和食管癌,这四种癌占全国癌症病例的57%,而在美国这四种癌占所有癌的比例仅为18%。国人这四种癌病例占全球病例1/3到1/2。美国最常见肿瘤分别为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和大肠癌。

国人的癌一般预后较差,生存期较短,美国除了肺癌主要常见癌都预后较好,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的高发病率也很大程度上是早诊和筛查带来的,正是这种癌谱分布的差异使得中国总体癌症死亡率显著高于美国等西方国家。

约60%的癌症死亡是可以通过减少可控危险因素暴露来预防的,减少国人癌症死亡的最可行途径就是控制慢性感染, 29%的癌症死亡是与慢性感染相关,主要是胃癌(幽门螺杆菌Hp感染)、肝癌(肝炎病毒HBV和HCV感染)和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

吸烟与23%~25%的国人所有癌症死亡相关,2010年超过半数的成年男性是当前吸烟者,青少年男性中吸烟率也还在攀升。即使这种吸烟率保持不涨,也估计每年有100万例吸烟相关死亡,到2030年这一比例为翻倍。吸烟相关疾病将在吸烟20~30年后显现,即使推行控烟,接下来十年我国癌症负荷会继续加重。

我国癌症筛查和早诊以及诊治工作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未来巨大的癌症负荷着实需要政府以及社会各机构层面的共同努力。

预防包括有效控烟、减少西化生活方式的负面影响、增加诊断筛查的效果和覆盖面,对控制国人癌症发病是非常关键的。空气和水污染的立法以及通过控烟和控制感染减少四种常见肿瘤(肺癌、肝癌、胃癌和食管癌)将对未来减少中国以及全球的癌症负荷带来积极影响。(编译周全)

中国2019最新癌症统计数据出炉

中国2019最新癌症统计数据出炉! 2019年1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约392.9万人,较2014年的380.4万增加12.5万,增长率为3.2%;这意味着,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5人被确诊为癌症。 发病率最高:肺癌 从发病人数看,肺癌仍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首位,发病人数为78.4万。第二至第十分别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食管癌、甲状腺癌、子宫颈 癌、脑癌、胰腺癌。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约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76.70%。

前十位癌症发病人数(万) 其中,男性发病首位为肺癌,每年新发病例约52.0万,其他高发恶性肿瘤依次为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等,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约占男性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82.20%。 女性发病首位为乳腺癌,每年发病约为30.4万,其他主要高发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和胃癌等,女性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约占女性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79.10%。 40岁以上发病率快速上升 癌症发病随年龄增加而上升,40岁以下青年人群中,癌症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从40岁开始快速升高,发病人数分布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到80岁达到高峰。

2015年中国恶性肿瘤年龄别死亡情况估计 女性乳腺癌发病从30岁左右开始上升,男性前列腺癌发病则从60岁左右才开始上升。因此,应针对不同癌症发病年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生存率与欧美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 在过去的十余年里,我国癌症生存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目前癌症5年相对生存率约为40.5%,与十年前相比,提高了约10个百分点,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 比还有很大差距。 主要原因是,我国癌谱和发达国家存在差异。我国高发癌是预后较差的肝癌、胃癌和食管癌等消化系统肿瘤,欧美发达国家则是甲状腺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预后较好的肿瘤高发。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国预后较好肿瘤的5年生存率,比如乳腺癌(82%)、 甲状腺癌(84.3%)和前列腺癌(66.4%),仍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美国的数字依次为90.9%、98%和99.5%。 差距的根源在于,我国癌症患者早诊早治率低、晚期病例临床诊治不规范。因此,扩大癌症筛查覆盖面、促进肿瘤诊治规范化,是我国亟需发力解决的两个问题。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慢性感染、不健康生活方式等危险因素的累加,癌症防控形势比较严峻。

WHO发布《世界癌症报告》

WHO发布《世界癌症报告》中国与欧洲持平 2013年09月18日07:38 来源:新浪时尚我有话说(18人参与) 导语:昨天在微博上看到有人说现在癌症高发,于是特意查看了世界卫生组织出版的<世界癌症报告>。由于这个报告目前网络上没看到有中文版本,翻译了部分章节。 中国癌症村分部 在2008年发布的全球癌症报告中关于各国预期寿命,小国安道尔排第一。安道尔公国,袖珍国家之一,西南欧的内陆亲王国,位于比利牛斯山脉东南部,毗邻法国和西班牙。安道尔的旅游业相当发达,亦为避税天堂,也是全世界国民预期寿命第四长的国家。其国际代码为AD。 一、预期寿命: 日本,香港,西班牙,瑞士,法国,澳洲,意大利,冰岛,瑞典,加拿大等国都高居前列。 一个很明显的不同是日本在男性寿命排行榜了第四位,平均79岁,而女性寿命排行榜上则高居第二位,达到86岁,可能与传统日本女性家庭主妇较多有关。 另一方面,冰岛在男性上排第二80,澳门排九78,而在女性排行榜上都降到了第九83岁,和第十五,82岁。 二、多发的癌症 报告中公告了各洲的人口年龄结构,发病率INCIDENCE用黄色表示和死亡率MORTALITY 用绿色表示。 从癌症总数来看,中国的发病数和欧洲也差不多,而从东南亚整体来看,女性发病率和

死亡率最高的是宫颈癌,其次是乳腺癌。口腔癌,子宫癌,看起来似乎和中国的医学书上一般讲的我国女性的高发癌症不一样,我国女性癌症得得最多的是FEI癌,然后才是乳腺癌。而其它几种东南亚易得的癌据说是在发展中国家才常见。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发达国家的筛查较多,比如说澳洲的已婚女性一般被要求每年做一次宫颈涂片筛查,而未婚女性则被要求接种疫苗。 从65岁以上人口从7%增加到14%所需要的年数来看,法国,瑞典是历史上长寿的国家,其次是英国,澳洲。法国在1865年,瑞典在1890年,英国在1930年,澳洲在1938年就达到了65岁以上人口有7%,当然这个指数并不完全代表长寿,也与出生率有关。 WHO发布世界癌症报告 另外,癌症发病率低也不一定代表先进或环境好,因为非洲或一些战乱国家的癌症发病率就比较低,因为癌症是一种潜伏期长的疾病,这些国家的人很可能等不到发病就已经因其它原因死亡了。 三、一些重要的生活方式上的防癌要点: 最重要不能吸烟。吸烟引起癌症发生率变化有一个滞后效应,大约在吸烟率高峰出现的40年后,像肺癌和肺气肿这类吸烟相关疾病的高发时期才会到来。 1、避免besity(肥胖) 2、适度运动 3、吃多种水果和菜 4、禁酒 5、避免太多阳光照射,太阳大的地方要防晒 6、避免环境或工作中的致癌因素 四、一些预防癌症的要点: 25岁以上女性定期检查子宫颈涂片检查Cervical screening。 50岁以上女性定期检查乳腺。 50岁以上的男性和女性要进行肠癌筛查Colorectal screening。 接种疫苗避免乙肝病毒感染(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五、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 根据中国人口占世界20%左右来看,中国的癌症发病率为20.2%,死亡率为23.8%,澳洲

国家癌症中心全国癌症报告

国家癌症中心全国癌症 报告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负责全国肿瘤登记数据收集、质量控制、汇总、分析及发布工作。2018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由于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一般滞后3年,本次报告发布数据为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汇总全国肿瘤登记处2014年登记资料。 报告主要发现 2014年全国恶性肿瘤估计新发病例数380.4万例(男性211.4万例,女性169.0万万例),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个人被确诊为癌症。 肿瘤发病率为278.07/10万(男性为301.67/10万,女性为253.29/10万),中标率(中标率:人口标准化率按照2000年中国标准人口结构)为190.63/10万,世标率(世标率:人口标准化率按照Segi's世界标准人口结构)为186.53/10万。0-74岁累积发病率为21.58%。 胂瘤死亡率为167.89/10万,中标率为106.98/10万,世标率为106.09/10万。0-74岁累积死亡率为12.00%。 恶性肿瘤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调整人口结构后地区间发病率的差异缩小,但趋势并未改变。各地区中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 按发病例数排位,肺癌位居全国发病首位,每年发病约78.1万,其后依次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乳腺癌。肺癌和乳腺癌分别位居男女性发病的第1位。 恶性肿瘤死亡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调整人口结构后,中部地区死亡率高于东、西部地区。各地区肿瘤年龄别死亡率趋势相似,主要恶性肿瘤死因大致相同,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在各地区均为主要恶性肿瘤死因。 报告数据来源和质量控制 截至2017年8月30日,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共收集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49个登记处提交的2014年肿瘤登记资料,其中县级以上城市160个,县及县级市289个。根据质量控制标准纳入339个登记处,其中东部地区140个,中部地地区112

国家癌症中心全国癌症报告定稿版

国家癌症中心全国癌症 报告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负责全国肿瘤登记数据收集、质量控制、汇总、分析及发布工作。2018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由于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一般滞后3年,本次报告发布数据为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汇总全国肿瘤登记处2014年登记资料。 报告主要发现 2014年全国恶性肿瘤估计新发病例数380.4万例(男性211.4万例,女性169.0万万例),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个人被确诊为癌症。 肿瘤发病率为278.07/10万(男性为301.67/10万,女性为253.29/10万),中标率(中标率:人口标准化率按照2000年中国标准人口结构)为190.63/10万,世标率(世标率:人口标准化率按照Segi's世界标准人口结构)为186.53/10万。0-74岁累积发病率为21.58%。 胂瘤死亡率为167.89/10万,中标率为106.98/10万,世标率为106.09/10万。0-74岁累积死亡率为12.00%。 恶性肿瘤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调整人口结构后地区间发病率的差异缩小,但趋势并未改变。各地区中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 按发病例数排位,肺癌位居全国发病首位,每年发病约78.1万,其后依次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乳腺癌。肺癌和乳腺癌分别位居男女性发病的第1位。 恶性肿瘤死亡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调整人口结构后,中部地区死亡率高于东、西部地区。各地区肿瘤年龄别死亡率趋势相似,主要恶性肿瘤死因大致相同,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在各地区均为主要恶性肿瘤死因。 报告数据来源和质量控制 截至2017年8月30日,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共收集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49个登记处提交的2014年肿瘤登记资料,其中县级以上城市160个,县及县级市289个。根据质量控制标准纳入339个登记处,其中东部地区140个,中部地地区112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_2014年世界癌症报告_

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Policy,February2014,Vol.7No.2 erage health care reforms[J].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2010,70(3):447-454. [12]Prakongsai P,Limwattananon S,Tangcharoensathien V.The equity impact of the universal coverage policy:lessons from Thailand[J].Advances in Health Economics and Health ServicesResearch,2009,21:57-81. [13]Somkotra T,Lagrada L.Payments of health care and its effect on catastrophe and impoverishment:experiences from the transition to universal coverage in Thailand[J].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2008,67(12):2027-2035.[14]Coronini-Cronberg S,Laohasiriwong W,Gericke C A.Health care utilisation under the30-Baht Scheme among the urban poor in Mitrapap slum,KhonKaen,Thailand:a cross-sectional study[J].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Equity in Health,2007,6:11. [15]Suraratdecha C,Saithanu S,Tangcharoensathien V.Is u-niversal coverage a solution for disparities in healthcare? Findings from three low-income provinces in Thailand[J]. Health Policy,2005,73(3):272-284. [16]Teerawattananon Y,Russell S.A difficult balancing act:policy actors’perspective on using economic evaluation to inform health-care coverage decisions under the universal health insurance coverage scheme in Thailand[J].Value in Health,2008,11(1):S52-60. [17]Thammatacharee N,Tisayaticom K,SuphanchaimatR,et al.Prevalence and profiles of unmet healthcare need in Thailand[J].BMC Public Health,2012,12:923.[18]卫生部统计信心中心.2008-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第四次家庭健康询问调查分析报告[M].北京:中国协和 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 [19]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Thailand:technical note to the government:financing universal health care in Thai- land[R].Geneva,2004. [收稿日期:2013-12-20修回日期:2014-01-10] (编辑刘博) ·信息动态·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2014年世界癌症报告》 2014年2月3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2014年世界癌症报告》。该报告揭示了当前全球癌症负担情况,并强调需要落实有效的预防策略以遏制该病。 目前,全球癌症负担不断加重,未来20年每年新发癌症病例将达到2200万,同期癌症死亡数将上升到1300万例。受人口增长和老龄化影响,发展中国家的癌症数量不断攀升,全球60%的病例发生在非洲、亚洲和中美洲及南美洲地区,并且占全世界癌症死亡数的70%。 该报告提出了一些有效措施来遏制癌症危机:(1)有效开展免疫接种运动和健康促进。如对乙肝病毒和人乳头瘤病毒采取有效疫苗接种,可相应大幅度降低肝癌和宫颈癌;在中低收入国家进行烟草控制对预防癌症至关重要;在发达国家应促进身体活动和避免肥胖。(2)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政府应加大政治承诺,以逐步加大高质量筛查和早期发现规划的落实。(3)适当立法,减少接触和危险行为。适当的立法措施对于减少接触和危险行为具有重要作用,如《烟草控制框架公约》通过税收、广告限制和其他措施有效减少了烟草消费,在饮酒、接触工作场所致癌物以及环境污染物等方面,也需要对类似措施做出评估。 (来源:世界卫生组织网站) 61

国家癌症中心:2018年全国最新癌症报告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负责全国肿瘤登记数据收集、质量控制、汇总、分析及发布工作。2018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由于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一般滞后3年,本次报告发布数据为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汇总全国肿瘤登记处2014年登记资料。 报告主要发现 2014年全国恶性肿瘤估计新发病例数380.4万例(男性211.4万例,女性169.0万万例),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个人被确诊为癌症。 肿瘤发病率为278.07/10万(男性为301.67/10万,女性为253.29/10万),中标率(中标率:人口标准化率按照2000年中国标准人口结构)为190.63/10万,世标率(世标率:人口标准化率按照Segi's世界标准人口结构)为186.53/10万。0-74岁累积发病率为21.58%。 胂瘤死亡率为167.89/10万,中标率为106.98/10万,世标率为106.09/10万。0-74岁累积死亡率为12.00%。 恶性肿瘤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调整人口结构后地区间发病率的差异缩小,但趋势并未改变。各地区中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 按发病例数排位,肺癌位居全国发病首位,每年发病约78.1万,其后依次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乳腺癌。肺癌和乳腺癌分别位居男女性发病的第1位。

恶性肿瘤死亡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调整人口结构后,中部地区死亡率高于东、西部地区。各地区肿瘤年龄别死亡率趋势相似,主要恶性肿瘤死因大致相同,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在各地区均为主要恶性肿瘤死因。 报告数据来源和质量控制 截至2017年8月30日,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共收集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49个登记处提交的2014年肿瘤登记资料,其中县级以上城市160个,县及县级市289个。根据质量控制标准纳入339个登记处,其中东部地区140个,中部地地区112个,西部地区87个。覆盖人口共288243347人(包括男性146203891人,女性142039456人),占全国2014年年未人口数的21.07%,其中东部地区164062330人,中部地区81477272人,西部地区42703745人。 恶性肿瘤发病总体情况 据估计,2014年全国恶性肿瘤估计新发病例数380.4万例(男性211.4万例,女性169.0万万例),平均每分钟有7个人被确诊为癌症。 肿瘤发病率为278.07/10万(男性为301.67/10万,女性为253.29/10万),中标率(中标率:人口标准化率按照2000年中国标准人口结构)为190.63/10万,世标率(世标率:人口标准化率按照Segi's世界标准人口结构)为186.53/10万。0-74岁累积发病率为21.58%。胂瘤死亡率为167.89/10万,中标率为106.98/10万,世标率为106.09/10万。0-74岁累积死亡率为12.00%。

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

0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国家癌症中心赫捷院士、全国肿瘤登记中心主任陈万青教授等,在影响因子的《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jicians》杂志上发表了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 能在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上发表文章,足以让大家顶礼膜拜!我们都来学习一下这项国人癌症统计数据研究吧。 该研究分析结果提示,2015年中国预计有万例新发肿瘤病例和万例死亡病例。肺癌是发病率最高的肿瘤,也是癌症死因之首。胃癌、食管癌和肝癌是紧随其后的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常见肿瘤。 文章指出,在中国,癌症已成为疾病死因之首,发病率和死亡率还在攀升,癌症已成为非常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该研究报告了我国最新的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和生存分析数据,不同地区几种常见肿瘤的最新发病和死亡情况,常见肿瘤的发病趋势以及防控重点等。 中国人口有亿之巨,过去关于国人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统计报告,多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的小样本数据,或局限于某特定年份的统计。全国肿瘤登记中心(NCCR)成立于2002年,2008年全国癌症登记项目启动后,全国以人群为基础的登记点从2008年的54处增加到2014年的308处(覆盖3亿人口)。 本文报告的高质量的数据来自中国肿瘤登记中心数据库72个登记点最新(2009~2011年)数据,覆盖代表我国%的总人口数。 图A显示有2000~2011年数据的22个数据点,图B显示2009~2011年数据的72个数据点 分析显示,预计2015年有新发浸润性癌病例数万,相当于平均每天新发12000例癌症,有万癌症死亡病例,相当于平均每天7500人死于癌症。

中国2019最新癌症统计数据出炉

中国2019最新癌症统计数据出炉! 2019年1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得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约392、9万人,较2014年得380、4万增加12、5万,增长率为3、2%;这意味着,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5人被确诊为癌症。 发病率最高:肺癌 从发病人数瞧,肺癌仍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首位,发病人数为78、4万。第二至第十分别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食管癌、甲状腺癌、子宫颈癌、脑癌、胰腺癌。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约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得76、70%.

前十位癌症发病人数(万) 其中,男性发病首位为肺癌,每年新发病例约52、0万,其她高发恶性肿瘤依次为胃癌、肝癌、结直肠癌与食管癌等,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约占男性全部恶性肿瘤发病得82、20%. 女性发病首位为乳腺癌,每年发病约为30、4万,其她主要高发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与胃癌等,女性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约占女性全部恶性肿瘤发病得79、10%。 40岁以上发病率快速上升 癌症发病随年龄增加而上升,40岁以下青年人群中,癌症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从40岁开始快速升高,发病人数分布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到80岁达到高峰。

2015年中国恶性肿瘤年龄别死亡情况估计 女性乳腺癌发病从30岁左右开始上升,男性前列腺癌发病则从60岁左右才开始上升。因此,应针对不同癌症发病年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得防控措施。 生存率与欧美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 在过去得十余年里,我国癌症生存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目前癌症5年相对生存率约为40、5%,与十年前相比,提高了约10个百分点,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主要原因就是,我国癌谱与发达国家存在差异。我国高发癌就是预后较差得肝癌、胃癌与食管癌等消化系统肿瘤,欧美发达国家则就是甲状腺癌、乳腺癌与前列腺癌等预后较好得肿瘤高发。 同时,我们也应瞧到,我国预后较好肿瘤得5年生存率,比如乳腺癌(82%)、甲状腺癌(84、3%)与前列腺癌(66、4%),仍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美国得数字依次为90、9%、98%与99、5%。 差距得根源在于,我国癌症患者早诊早治率低、晚期病例临床诊治不规范.因此,扩大癌症筛查覆盖面、促进肿瘤诊治规范化,就是我国亟需发力解决得两个问题。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得不断加快,以及慢性感染、不健康生活方式等危险因素得累加,癌症防控形势比较严峻。

肿瘤的最新研究及数据统计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2014年最新研究 2013年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了2010年219个登记处恶性肿瘤的登记资料,按照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制定的审核方法和评价标准对上报的登记数据进行评估,对确定符合要求的登记数据收录后进行整理和分析。将入选的145个登记处上报数据按城乡、地区(东、中、西)、性别分层,计算各层年龄别肿瘤别发病率和死亡率,然后根据全国实际人口,估计全国主要恶性肿瘤以及合计的发病、死亡相关数据,并对其情况进行描述。人口标准化率按照全国2000年人口普查的人口结构(中标率)和世界人口结构为标准计算。 我国目前肿瘤负担严重,应继续加强肿瘤防治工作。建立肿瘤监测体系可获取关于恶性肿瘤新发和死亡病例的高质量资料,既能够描述干预和治疗效果的信息,也能够确定具有肿瘤高危因素和不同转归的人群。在面临更加严峻挑战的将来,如果没有这些监测工作的帮助,减轻肿瘤负担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我国肿瘤登记覆盖范围较前明显增加,可以反映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恶性肿瘤负担情况。随着项目的不断深入,覆盖面将逐年增加,在我国肿瘤防治工作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癌症防控专栏》特约主任编委、全国肿瘤登记中心主任陈万青

全国男、女恶性肿瘤发病死亡率 我国城市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构成TOP10 我国农村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构成TOP20

2014年肿瘤登记年报:人一生中患恶性肿瘤的几率是22%?2010年入选的登记处共覆盖人群1亿5840余万人,其中城市人口占58.35%,农村人口占41.45%。 ?2010年,全国估计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约309万,死亡病例196万。 ?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35.23/10万(男性268.65/10万,女性200.21/10万),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184.58/10万。城市中标发病率187.53/10万;农村地区中标发病率181.10/10万。 ?全国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48.81/10万(男性186.37/10万,女性109.42/10万),中标率113.92/10万。城市中标死亡率109.21/10万。农村中标死亡率119.00/10万。 ?肺癌、女性乳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宫颈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女性甲状腺癌呈上升趋势。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女性乳腺癌、胰腺癌是主要的肿瘤死因。

大数据癌症报告(2017年度)

【惊呆了,word大数据】癌症报告(2017) 【摘要】每年,美国癌症协会估计美国当年新发癌症病例数和死亡人数,并更新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和生存状况的最新数据。发病率通过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计划;国家癌症登记计划和北美中央癌症登记协会收集得出。死亡率数据由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收集。在2017年,美国预计将有1688780例新癌症病例和600920例癌症死亡病例。多中心结果显示,癌症发病率男性比女性高20%,而癌症死亡率则高出40%。然而,性别差异因癌症类型而异。例如,甲状腺癌,尽管男女死亡率相当(0.5每100000人口),但其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3倍(21比7每100000人口),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流行病诊断”的性别差异。在过去的十年中,癌症总发生率(2004 -2013)在女性中是稳定的,在男性中每年下降约2%,而癌症死亡率(2005-2014)在男性和女性中每年均下降约1.5%。从1991年到2014年,癌症总死亡率下降了25%,较死亡率维持在高峰,癌症死亡人数比预期的减少约2143200例。虽然2014年癌症死亡率黑人比白人高15%,通过患者保护和可负担的医疗法案增加获取医疗的通道可能加快缩小种族差距;从2010年到2015年,黑人没有医疗保险的比例减半,从21%到11%,包括西班牙裔美国人(31%至16%)。为传统缺医少药的美国人购买保险将促

进现有的癌症控制知识在各阶段人群中的普及。CA Cancer J Clin 2017; American Cancer Society.【关键词】癌症病例,癌症数据,死亡率,发病率,死亡率前言癌症是全世界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是美国第二大死因。在这篇文献中,我们提供了2017年美国全国及各个州以人口学数据为基础的新发癌症病例和死亡的预期数量,以及癌症的发病率、死亡率、生存率及变化趋势的全面概述使用人口为基础的数据。最新的癌症数据可获取2013年的发病率和2014年的死亡率。我们还估计了自20世纪90年代早期以来由于癌症死亡率的不断下降而引起的死亡人数减少的总和。此外,我们报告了2014年实际死亡人数的10个主要死亡因和癌症死亡的5大主要原因。〖材料和方法〗 发病率和死亡率数据 自1930年至2014年的死亡率数据由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NCHS)提供。1-3自1930年,四十七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满足数据质量要求的均上报国家生命统计系统。德克萨斯、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分别于1933年初、1959年和1960年报告死亡数据。在别处描述了死亡率数据的提取和年龄校正方法。3-4在美国,基于人群的癌症发病率数据自1973年起由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计划收集,自1995年起由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癌症登记国家计划(nPCR)收集。SEER是长期的

癌症现状

癌症现状: 二十世纪以来人类的生活环境污染日趋加剧、生活环境不断恶化、人们与致癌因素的接触越来越紧密,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也逐年递增,恶性肿瘤已经超过心脑血管成为人类健康的最大敌人。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2月世卫组织公布的数据表明,全球每年有1400多万新发癌症病例,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2100多万。每年有880万人死于癌症,全球癌症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近六分之一,多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许多癌症病例诊断过晚,癌症病例多是在癌症晚期才得到诊断和发现,治愈的机率较小,希望渺茫。目前我国癌症防治形势仍十分严峻,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10万,死亡约250万。近20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肺癌、乳腺癌、肝癌、肠癌、胃癌、食管癌、宫颈癌等还将不断上升,癌症发病对国家、社会和个人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灵的创伤。中国进入全面防癌抗癌时代! 2017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中国最新癌症数据,汇总了全国347家癌症登记点的数据。中国癌症统计一般滞后3年,最新公布的是2013年的发病和死亡数据。 癌症统计资料显示,在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达429万,占全球新发病例的20%,死亡281万例。癌症防治已成为我国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2017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中国最新癌症数据,汇总了全国347家癌症登记点的数据。中国癌症统计一般滞后3年,最新公布的是2013年的发病和死亡数据。

●全国每天约1万人确诊癌症; ●每分钟约7人确诊患癌; ●到85岁,一个人患癌风险36%; ●肺癌为发病率、死亡率双率第一; ●甲状腺癌快速上升; ●40岁之后发病率快速提升,80岁达到高峰; ●中等城市,如重庆、武汉,济南癌症发病率最低; ●小城市男性和大城市女性发病率高; ●大城市男性:前列腺癌和肠癌风险高; ●大城市女性:乳腺癌和甲状腺癌风险最高; ●癌症死亡率:小城市高,大城市低; ●死亡率排前的癌症主要是肺癌和消化系统癌症。 关注8大风险 ?预期寿命85岁时,累计患癌风险高达36% ?癌症发病两头高,中间低:中等城市癌症发病率最低 ?女性癌症在大城市最高,男性癌症在小城市最高 ?50岁以下,成年女性发病率均高于男性 ?肺癌仍为我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第一位,已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当 ?消化道癌症是我国居民发病和死亡的主要负担 ?前列腺癌随城市化发展程度逐渐上升,大城市男性应提高警惕 ?甲状腺癌发病率上升趋势快,需格外引起重视 世界卫生组织:癌症早期诊断可拯救生命和降低医疗费用 癌症综合控制包括预防、早期诊断、筛查、治疗、姑息治疗和康复治疗。所有这些均应作为国家癌症控制计划的组成部分。世卫组织制定了全面的癌症控制指南,以帮助各国政府制定和实施相关计划,预防癌症,并为患者提供治疗。

2017中国城市癌症最新数据报告

权威发布丨2017中国城市癌症最新数据报告 发布时间:2017/3/24 10:48:04 2017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中国最新癌症数据,汇总了全国347家癌症登记点的数据。中国癌症统计一般滞后3年,最新公布的是2013年的发病和死亡数据。 2017年2月,由国家癌症中心赫捷院士、陈万青教授等人撰写的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in 2013: an analysis based on urbanization level" 在《中国癌症研究》英文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CJCR)2017年第1期发表,该研究报告了2013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统计数据以及不同城市化水平区域内常见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发病趋势、防控重点等。 该统计数据来自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筛选的符合标准的255个登记点,涵盖31个省市自治区,包括43个高城市化城镇,83个中等城市化城镇和129个低城市化城镇。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已经成为最主要的疾病死亡原因。

每天约1万人诊断癌症,每分钟约7人确诊患癌 本次癌症统计,特别关注了不同城市地区的差异。RGA总结分析了相关报告和数据,整理出此份《中国城市癌症最新数据》报告,与大家分享: 关注8大风险 ①预期寿命85岁时,累计患癌风险高达36%; ②癌症发病两头高,中间低:中等城市癌症发病率最低; ③女性癌症在大城市最高,男性癌症在小城市最高; ④ 50岁以下,成年女性发病率均高于男性; ⑤肺癌仍为我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第一位,已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当;

THE LANCET:1995-2009全球癌症生存率调查

THE LANCET:1995-2009全球癌症生存率调查 全球范围内有关癌症生存数据很少。来自英国的研究者Claudia A 等以基于人口的癌症登记数据进行集中分析,启动世界性的癌症生存率监控,并通报有关癌症控制的全球政策,文章发表于近期的THE LANCET。研究收集了67 个国家共279 个以人口为基础的癌症患者人群,于1995—2009 期间确诊,随访至2009 年12 月31 日之后,共纳入成年病例2570 万(年龄15-99 岁),儿童病例7.5 万名(年龄0-14 岁)。纳入调查的癌症包括:成人的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肝癌、肺癌、乳腺癌(女性)、宫颈癌、 卵巢癌和前列腺癌,以及成人和儿童白血病。采用标准化的质控流程;通过有关注册库纠正误差。按年龄(单年),性 别和历年调整在每个国家或地区的背景死亡率评估5 年生 存率,同时在某些国家还根据种族或人种来调整。评估的年龄标准化采用国际癌症生存标准权重。在大多数发达国家,结肠癌、直肠癌和乳腺癌的5 年生存率已稳步上升。22 个国家2005-09 年确诊的结肠癌和直肠癌患者生存率达到60%以上;17 个国家的乳腺癌5 年生存率达到85%以上。肝癌和肺癌在所有国家中仍是致命性疾病,两种癌症的5 年生存率在欧洲均低于20%,在北美为15-19%,在蒙古 和泰国则低至7-9%。前列腺癌5 年生存率在许多国家显

著上升:在南美、亚洲和欧洲的22 个国家中,1995-99 年和2005-09 年5 年生存率显著上升了10-20%,但世界各地的生存率存差异很大,在保加利亚和泰国不到60%,而在巴西、波多黎各和美国的生存率则超过95%。宫颈癌的5 年生存率亦有较大的区域差异,从低于50%到高于70%,而且1995-99 年和2005-09 年期间的改善程度都较小。2005-09 确诊为卵巢癌患者中,5 年生存率仅厄瓜多尔、美国和17 个国家亚欧洲国家超过40%。胃癌生存率在日本和韩国(54-58%)高于其他国家(<40%)。而日本和韩国成人白血病的5 年生存率低于大多数国家(18-23%)。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5 年生存率在一些国家不足60%,但在加拿大和欧洲四国高达90%,这表明可治愈的疾病管理存在很大缺陷。国际性的生存率趋势比较显示了很大差异,这可能是由于获得早期诊断和最佳治疗的差异。癌症生存率在全球范围内的连续监测应成为癌症患者和研究 者不可或缺的信息来源,同时也促进政府改进卫生政策和卫生保健体系。背景介绍全球癌症负担正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在中低收入国家。实施初级预防的有效战略已成为紧迫的任务。预防至关重要,但是一项长期任务。如果WHO 要在2025 年前实现全球30-69 岁人群的癌症及其他非传染性疾病年死亡人数下降25%的目标,不仅需要更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发病率),也需要更有效率的医疗体系(改善生

世卫组织发布 ,2014年,世界癌症报告

世卫组织:全球面临癌症大爆发中国发病率第一 这份《世界癌症报告》由世卫下属的官方癌症机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负责,参与编撰的有来自40多国的250多位科学家,这也是6年来首篇概述全球癌症情况的报告。 中新网2月5日电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据香港大公报综合报道,世界卫生组织(WHO)此前发布研究报告,警告未来将出现癌症病例大爆发的情况,呼吁民众调整生活方式,必须考虑限制酒精和糖分的摄入,以及戒烟。报告说,中国的癌症在2012年的发病个案几乎占了全球一半,高居第一位,并预测2035年全球新癌症病例将增加近一半。 这份《世界癌症报告》由世卫下属的官方癌症机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负责,参与编撰的有来自40多国的250多位科学家,这也是6年来首篇概述全球癌症情况的报告。 报告主要以2012年的数据为主,当年有1400万人被诊断患癌,报告预测,到2025年,全球每年新增患癌病例将增至1900万,到2030年将增至2200万,到2035年将增至2400万,即20年时间将增加近五成。 2012年全球最多人罹患的3大癌症为肺癌(180万)、乳癌(170万)、大肠癌(140万),致死率前3名的癌症则是肺癌、肝癌、胃癌。每年全球有420万人死于癌症。每5名男性和每6名女性,就有1人在75岁之前患癌。肺癌上升也与烟草销售增加有关。 该报告又说,随着全球人口成长与老化,加上愈来愈多人染上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癌症死亡人数可能从每年820万人增至20年之后1300万人。 发展中国家首当其冲 报告认为,全球癌症发病形势严峻,发病率与死亡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发展中国家首当其冲,占全球新增病例的6成,年度死亡病例的7成。这些地区的民众容易患上宫颈癌、肝癌和胃癌。在2012年,全球新病例有一半发生在亚洲,其中大部分发生在中国。其中,约一半的新增肝癌病例在中国出现,尤其是由乙型肝炎引起的肝癌。 各种癌症的患病率在各地区的分布情况不同。对大部分国家来说,乳癌在女性患者中很常见,但在非洲,宫颈癌夺走了更多妇女的性命。不过,从癌症的总发病率看,越发达的国家,癌症发病率越高,例如在北美和西欧,每10万人中就有242.9个人患癌,在中国官方数据为200人上下。 报告指出,随着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民众的生活水平改善,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发展中国家民众患癌症的机会也大幅增长。 戒烟戒酒减糖患癌机率减半 世卫专家认为,癌症难以治愈,治疗费用昂贵,所以对抗癌症,未雨绸缪更重要。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主任克里斯。怀尔德说:“预防癌症绝对是关键性的,却有点受忽略。” 全球癌症报告2014:中国新增和死亡病例世界第一 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在3日发表了《全球癌症报告2014》,研究称2012年全球癌症患者和死亡病例都在令人不安地增加,新增癌症病例有近一半出现在亚洲,其中大部分在中国,中国新增癌症病例高居第一位。 在肝、食道、胃和肺等4种恶性肿瘤中,中国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数均居世界首位。尽管如此,中国并未进入2012年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国家的行列。中国在吸烟率高和空气质量下降的情况下,肺癌比率实际上低于绝大多数欧洲国家。 2012年每10万人中癌症患病人数,北美、欧洲比例最高 全球癌症患者激增中国首当其冲 最新版的《世界癌症报告》由世卫组织下属的官方癌症机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负责,来自40多个国家的250多位科学家参与编撰,对全球180多个国家的28种癌症的总体情况和流行趋势进行了全面的描述和分析,这也是6年来首篇概述全球癌症情况的报告。 报告预测全球癌症病例将呈现迅猛增长态势,由2012年的1400万人,逐年递增至2025年的1900万人,到2035年将达到2400万人。 报告还显示,非洲、亚洲和中南美洲的发展中国家癌症发病形势最为严峻。2012年全世界共新增1400万癌症病例并有820万人死亡。其中,中国新增307万癌症患者并造成约220万人死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21.9%和26.8%。 世卫的数据略低于中国自己的统计。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2年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新增癌症病例约350万,约有250万人因此死亡。 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女士说,癌症的总体影响“无疑”将对发展中国家打击最大。随着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民众的生活水平改善,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发展中国家民众患癌症的机会大幅增长。

全球2012年肿瘤数据Latest world cancer statistics

PRESS RELEASE N° 223 12 December 2013 Latest world cancer statistics Global cancer burden rises to 14.1 million new cases in 2012: Marked increase in breast cancers must be addressed Lyon/Geneva, 12 December 2013 – The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 the specialized cancer agency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today released the latest data on cancer incidence, mortality, and prevalence worldwide.1 The new version of IARC’s online database, GLOBOCAN 2012, provides the most recent estimates for 28 types of cancer in 184 countries worldwide and offers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the global cancer burden. GLOBOCAN 2012 reveals striking patterns of cancer in women and highlights that priority should be given to canc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for breast and cervical cancers globally. Global burden rises to 14.1 million new cases and 8.2 million cancer deaths in 2012 According to GLOBOCAN 2012, an estimated 14.1 million new cancer cases and 8.2 million cancer-related deaths occurred in 2012, compared with 12.7 million and 7.6 million, respectively, in 2008. Prevalence estimates for 2012 show that there were 32.6 million people (over the age of 15 years) alive who had had a cancer diagnosed in the previous five years. The most commonly diagnosed cancers worldwide were those of the lung (1.8 million, 13.0% of the total), breast (1.7 million, 11.9%), and colorectum (1.4 million, 9.7%). The most common causes of cancer death were cancers of the lung (1.6 million, 19.4% of the total), liver (0.8 million, 9.1%), and stomach (0.7 million, 8.8%). Projections based on the GLOBOCAN 2012 estimates predict a substantive increase to 19.3 million new cancer cases per year by 2025, due to growth and ageing of the global population. More than half of all cancers (56.8%) and cancer deaths (64.9%) in 2012 occurred in less developed regions of the world, and these proportions will increase further by 2025. Sharp rise in breast cancer worldwide In 2012, 1.7 million women were diagnosed with breast cancer and there were 6.3 million women alive who had been diagnosed with breast cancer in the previous five years. Since the 2008 estimates, breast cancer incidence has increased by more than 20%, while mortality has increased by 14%. Breast cancer is also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cancer death among women (522 000 deaths in 2012) and the most frequently diagnosed cancer among women in 140 of 184 countries worldwide. It now represents one in four of all cancers in women. “Breast cancer is also a leading cause of cancer death in the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of th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