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
- 格式:docx
- 大小:965.79 KB
- 文档页数:8
中国2019最新癌症统计数据出炉!2019年1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
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约392.9万人,较2014年的380.4万增加12.5万,增长率为3.2%;这意味着,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5人被确诊为癌症。
发病率最高:肺癌从发病人数看,肺癌仍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首位,发病人数为78.4万。
第二至第十分别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食管癌、甲状腺癌、子宫颈癌、脑癌、胰腺癌。
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约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76.70%。
前十位癌症发病人数(万)其中,男性发病首位为肺癌,每年新发病例约52.0万,其他高发恶性肿瘤依次为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等,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约占男性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82.20%。
女性发病首位为乳腺癌,每年发病约为30.4万,其他主要高发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和胃癌等,女性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约占女性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79.10%。
40岁以上发病率快速上升癌症发病随年龄增加而上升,40岁以下青年人群中,癌症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从40岁开始快速升高,发病人数分布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到80岁达到高峰。
2015年中国恶性肿瘤年龄别死亡情况估计女性乳腺癌发病从30岁左右开始上升,男性前列腺癌发病则从60岁左右才开始上升。
因此,应针对不同癌症发病年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生存率与欧美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在过去的十余年里,我国癌症生存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目前癌症5年相对生存率约为40.5%,与十年前相比,提高了约10个百分点,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主要原因是,我国癌谱和发达国家存在差异。
我国高发癌是预后较差的肝癌、胃癌和食管癌等消化系统肿瘤,欧美发达国家则是甲状腺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预后较好的肿瘤高发。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国预后较好肿瘤的5年生存率,比如乳腺癌(82%)、甲状腺癌(84.3%)和前列腺癌(66.4%),仍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美国的数字依次为90.9%、98%和99.5%。
中国癌症发病率世界第一提起癌症,我们总是莫名的恐慌。
不仅仅是因为癌症的疼痛难忍,而且还是因为癌症患者逐步侵袭到我们的身边人。
癌症离我们越来越近,但是我们对于癌症却是束手无策。
但是数据表明,我国癌症发病率世界第一。
下面就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吧!每分钟就有8人确诊患癌半个世纪前国人对癌症还很陌生,而如今癌症已成为我国第一大死因。
2015年癌症死亡人数高达281.4万,新发病例429.2万,每分钟就有8人确诊患癌。
按中国人均寿命74岁计算,国人一生中患癌率达22%。
其中肺癌、胃癌、肝癌、与食管癌最为常见,占全国癌症病例的57%。
地域不同,癌症分布也不同河南河北山西等中原地区由于长期吃过快过粗过烫过咸的食物,导致食管黏膜受损,易发食管癌。
沿海地区由于易感染病毒性肝炎,且潮湿炎热的气候又利于黄曲霉素滋生,易发肝癌。
辽宁山东甘肃江苏福建地区则因长期食用熏烤盐腌类食品,易发胃癌。
为什么癌症的病发率这么高各类癌症轮番登场,不断挑动国人神经。
癌症发病率呈井喷之势,和我国控烟不力有很大关系。
肺癌在所有癌症中发病率最高,而10个死于肺癌的人9个是烟民,7.4亿国人深受二手烟危害!香烟中的70多种致癌物除了引发肺癌,还可诱发喉癌口腔癌胰腺癌等多种癌症。
西方国家60年代就开始控烟,抗癌效果显著,而我国由于烟草业政企合一,控烟成效总是令人一声叹息!除控烟不力,各类污染也难逃其咎。
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各种有害微尘也和肺癌肆虐有脱不开的关系。
此外,我国土壤污染范围高达40%,主要污染物无机砷可导致皮肤癌、膀胱癌及肾癌的高发。
而农村地区的胃癌和肝癌等消化系统癌症,又和食品及水污染脱不开干系。
现代化的生活也助长了各种癌变。
久坐少动会使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进而增加结直肠癌患病风险。
现代人的作息紊乱又会引发内分泌失调,使机体产生过多自由基,容易引发淋巴癌。
大城市乳腺癌高发的一部分原因来自低哺乳率,尤其产后不哺乳,会增加体内雌激素水平,延长雌激素对乳腺上皮的刺激,增加癌变几率。
中国2019最新癌症统计数据出炉!2019年1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得全国癌症统计数据。
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约392、9万人,较2014年得380、4万增加12、5万,增长率为3、2%;这意味着,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5人被确诊为癌症。
发病率最高:肺癌从发病人数瞧,肺癌仍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首位,发病人数为78、4万。
第二至第十分别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食管癌、甲状腺癌、子宫颈癌、脑癌、胰腺癌。
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约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得76、70%.前十位癌症发病人数(万)其中,男性发病首位为肺癌,每年新发病例约52、0万,其她高发恶性肿瘤依次为胃癌、肝癌、结直肠癌与食管癌等,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约占男性全部恶性肿瘤发病得82、20%.女性发病首位为乳腺癌,每年发病约为30、4万,其她主要高发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与胃癌等,女性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约占女性全部恶性肿瘤发病得79、10%。
40岁以上发病率快速上升癌症发病随年龄增加而上升,40岁以下青年人群中,癌症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从40岁开始快速升高,发病人数分布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到80岁达到高峰。
2015年中国恶性肿瘤年龄别死亡情况估计女性乳腺癌发病从30岁左右开始上升,男性前列腺癌发病则从60岁左右才开始上升。
因此,应针对不同癌症发病年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得防控措施。
生存率与欧美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在过去得十余年里,我国癌症生存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目前癌症5年相对生存率约为40、5%,与十年前相比,提高了约10个百分点,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主要原因就是,我国癌谱与发达国家存在差异。
我国高发癌就是预后较差得肝癌、胃癌与食管癌等消化系统肿瘤,欧美发达国家则就是甲状腺癌、乳腺癌与前列腺癌等预后较好得肿瘤高发。
同时,我们也应瞧到,我国预后较好肿瘤得5年生存率,比如乳腺癌(82%)、甲状腺癌(84、3%)与前列腺癌(66、4%),仍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美国得数字依次为90、9%、98%与99、5%。
直肠癌的6个早期信号!结直肠癌是长在结肠部位的恶性肿瘤,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国家癌症中心发表的 2015 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均位居前 5 位,其中新发病例 37.6 万,死亡病例 19.1 万。
据统计,一般来说40岁至50岁的人结直肠癌发病率最高。
大多数结直肠癌在早期没有任何症状,因此当患者自我感觉非常健康的时候,癌症可能已经“悄无声息”地进展数年。
症状可能包括:结肠癌 6个早期信号早期结直肠癌可无明显症状,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现下列症状:排便习惯的改变右半结肠癌时表现为早期粪便稀薄,有脓血,排便次数增多,交替出现的腹泻与便秘;而左半结肠癌则多表现为排便困难,并随病情的发展而不断加重。
大便性状改变变细、血便、黏液便等。
消化道症状腹胀、不适或、消化不良样症状。
其中右半结肠癌时,多为右下腹部不适或隐痛,很象慢性阑尾炎发作。
腹部包块50%左右的患者可发现腹部包块,系癌肿或与网膜、周围组织侵润粘结的肿块,质硬,形体不规则,晚期结肠癌由于癌肿浸润较甚致使包块可固定。
粪便带血或粘液右半结肠癌时,出血量小且由于结肠的蠕动使之与粪便充分混合,导致肉眼观察不易看出,但隐血试验常为阳性;而左半结肠癌则其出血和粘液不与粪便相混,约有1/4的患者可在粪便中肉眼观察到鲜血和粘液。
贫血及全身症状如消瘦、乏力、低热。
4大因素加速结肠癌发生结直肠癌的病因至今尚未明确,但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遗传因素据估计约20%的大肠癌患者中,遗传因素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家族遗传性在结肠癌中比直肠癌更为常见。
饮食因素一般认为高动物蛋白、高脂肪和低纤维饮食是大肠癌高发的因素。
疾病因素大肠非癌性疾患如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息肉病、腺瘤等,估计有3%-5%的溃疡性结肠炎发生大肠癌。
其他因素如环境因素、生活方式、肥胖、大便习惯、大便量等。
预防结直肠癌记好这5点预防结直肠癌的重要方法是消除促癌因素,要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新鲜蔬菜等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及粗纤维的食物,这些食物在肠道停留时间短,利于肠道毒素的排除。
肺癌多学科团队诊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中国国家癌症中心登记数据分析结果显示,2015年新发肺癌人数约为78.7万例,发病率高达57.26/10万,每年因肺癌死亡人数约为63.1万例,死亡率为45.87/10万。
肺癌导致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日趋严重,成为我国恶性肿瘤死亡主要病因。
伴随中国改革开放40年经济快速发展、医疗水平极大提升,临床上肺癌患者的预后包括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 OS)和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明显改善,长期生存的肺癌患者基数显著增加,越来越多的肺癌患者对更长的生存预期、更高的QoL诉求迫切,临床上对肺癌患者个性化、精准化、多学科、综合治疗势在必行。
对肺癌患者实施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诊疗模式,能充分考虑到患者个体差异、肿瘤的异质性,不仅能保证治疗方案的科学性,同时能确保治疗方案实施的完整性、公允性、实用性、可追溯性和时效性,从而有效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预期和QoL。
肺癌从诊断到治疗需综合临床分期、个体差异、病理结果、肿瘤异质性、疾病发展趋势,通过综合多学科包括肿瘤内科、胸外科、呼吸内科、放疗科、病理科、影像科、内镜中心支气管镜室等科室的意见,来确立肺癌患者MDT诊疗方案,以平衡肺癌患者的治疗获益和风险。
临床对肺癌患者分期诊断存在分歧时,需通过MDT诊疗模式提高肿瘤临床分期的准确性。
除了肺癌疑难病例,Ⅲ期肺癌和寡转移肺癌等因疾病本身的复杂性,在制定初始治疗方案前,发起MDT评估并制定诊疗方案至关重要。
肺癌MDT诊疗模式不仅适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同时也适用于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患者,并贯穿于肺癌全病程管理流程中。
基于肺癌诊断和治疗的复杂性,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指南给出明确的推荐意见:在肺癌患者从诊断到治疗的全病程管理中,以MDT诊疗模式为中心、结合最佳的循证证据和个体数据,能为肺癌患者提供最优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肺癌患者治疗获益、降低并发症和疾病进展风险。
医药行业分析报告1、医药行业进入新常态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持续发展源自药品的刚性消费,具有弱周期性的特征。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保障制度逐渐完善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我国医药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市场之一。
根据C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2015年度中国医药市场发展蓝皮书》的数据,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由2007年的6,719 亿元上升至2014年的25,79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1.19%。
2015年,我国产业面临较大的结构调整压力,整体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大,医药行业受大趋势影响,增速随之降低。
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为6.1%,医药工业增加值增长9.8%,主营业务收入增长9.2%,利润增长12.2%,亏损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2.1%。
中国医药产业布局整体趋于优化,但增速趋缓。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推进,以及人口老龄化、产业迭代升级等趋势的推动,未来三至五年,中国医药行业仍将保持较高的复合增长率。
2、抗肿瘤药物市场前景广阔在医药行业中,最具有市场前景之一的是抗肿瘤药物。
肿瘤具有发病率高、隐蔽性强及致死率高等特点,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2015年癌症统计数据,2015年中国癌症总发病429.16万例,总死亡281.42万例。
据《全球癌症报告2014》显示,全球癌症病例呈现迅猛增长态势,由2012年的1,400万将逐年递增至2025 年的1,900万,而中国新增癌症病例高居第一位。
从2010年至2015年,中国癌症新发病例的复合增长率为6.79%,癌症死亡病例的复合增长率为7.50%。
肿瘤是人类健康第一杀手,而抗肿瘤药物市场也是全球第一大药物市场。
2010年-2014年,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复合增长率为6.5%。
2010-2014年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高速增长,由约430亿元增长至约 850 亿元,复合增长率18.6%。
2015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全国肿瘤登记中心近日发布2015年年报。
年报显示,2011年我国新增癌症病例约337万例,比2010年增加28万例——这相当于每分钟就有6个人得癌。
年报数字是如何得出的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的陈万青教授说,根据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项目点上报的数据统计,2011年全国新增癌症病例337万例,比2010年增加28万例。
据介绍,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在2014年共收集到全国234个登记处提交的2011年肿瘤登记资料,覆盖人口2.2亿。
陈万青说,考虑到人口增长和老龄化,总体发病率实际上变化不是太大。
肺癌仍居发病率死亡率首位年报显示,过去10年我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
其中,结直肠癌、男性前列腺癌、女性乳腺癌、甲状腺癌、宫颈癌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食管癌、胃癌、肝癌发病率下降,但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化不大,仍居我国发病率死亡率首位。
男性前列腺癌发病率明显上升年报显示,肺癌约占男性癌症发病率的四分之一,居首位;而位居女性癌症发病率第一位的是乳腺癌。
值得注意的是,甲状腺癌居女性癌症发病率第五位。
此外,男性前列腺癌发病率明显上升。
2011年,我国前列腺癌新发病例约4.9万例,位列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九位。
专家指出,其主要原因一是中国人口老龄化;二是动物蛋白和脂肪摄入量过高,这与前列腺癌发病有明确相关性。
癌症有三分之一可治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说,癌症有三分之一可预防,三分之一可治愈,三分之一可缓解,大家不要谈癌色变,要注意转变生活方式,有针对性地检查身体,大多数恶性肿瘤有10年至15年的潜伏时间来纠正,不要错过这个机会。
超六成患者发现时已到中晚期赫捷说,癌症防控分为3个阶段:宣教、早诊早治和治疗诊断,而患者中有60%至80%刚到医院时就已经进入中晚期,究其原因,第一是对癌症不了解,没有及时发现;第二是发现一些症状或者早期表现,但没有在意。
实际上,目前我国肿瘤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处于较低水平,但治愈率也较低,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发现晚。
0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国家癌症中心赫捷院士、全国肿瘤登记中心主任陈万青教授等,在影响因子144.8的《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jicians》杂志上发表了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
能在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上发表文章,足以让大家顶礼膜拜!我们都来学习一下这项国人癌症统计数据研究吧。
该研究分析结果提示,2015年中国预计有429.2万例新发肿瘤病例和281.4万例死亡病例。
肺癌是发病率最高的肿瘤,也是癌症死因之首。
胃癌、食管癌和肝癌是紧随其后的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常见肿瘤。
文章指出,在中国,癌症已成为疾病死因之首,发病率和死亡率还在攀升,癌症已成为非常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
该研究报告了我国最新的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和生存分析数据,不同地区几种常见肿瘤的最新发病和死亡情况,常见肿瘤的发病趋势以及防控重点等。
中国人口有13.7亿之巨,过去关于国人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统计报告,多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的小样本数据,或局限于某特定年份的统计。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NCCR)成立于2002年,2008年全国癌症登记项目启动后,全国以人群为基础的登记点从2008年的54处增加到2014年的308处(覆盖3亿人口)。
本文报告的高质量的数据来自中国肿瘤登记中心数据库72个登记点最新(2009~2011年)数据,覆盖代表我国6.5%的总人口数。
图A显示有2000~2011年数据的22个数据点,图B显示2009~2011年数据的72个数据点分析显示,预计2015年有新发浸润性癌病例数429.2万,相当于平均每天新发12000例癌症,有281.4万癌症死亡病例,相当于平均每天7500人死于癌症。
上图为预计2015年国人癌症新发和死亡病例数男性所有肿瘤发病率2000年至2011年略显稳定(年增长0.2%)女性增长显著(年增长2.2%),男性和女性癌症死亡率从2006年以来出现显著下降(分别年降低1.4%和1.1%)。
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现状及趋势本文旨在介绍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现状,分析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为预防和控制恶性肿瘤提供参考。
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恶性肿瘤病例数已超过350万,死亡人数超过200万。
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目前,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呈现出地域性、年龄段和性别差异。
从地域上看,东部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西部地区较低;从年龄段上看,4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明显上升,尤其是50-70岁人群最为集中;从性别上看,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城乡差异也较为明显,城市居民发病率高于农村居民。
根据既往的研究成果,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趋势可能呈现以下特点:总体发病率有升有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的变化,一些消化道恶性肿瘤如胃癌、肝癌等发病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同时,乳腺癌、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发病率可能逐年上升。
发病年龄年轻化。
近年来,我国恶性肿瘤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30岁以下人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性别差异可能逐渐缩小。
随着女性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男女发病率的差距可能逐渐缩小。
城乡差异可能逐渐缩小。
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居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农村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城乡差异可能逐渐缩小。
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现状不容乐观,未来趋势仍需密切。
建议居民加强自我保健意识,改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体检,同时加强恶性肿瘤的防治研究,提高诊疗水平,以期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情况也备受。
本文将分析2024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并探讨其可能的原因和未来发展趋势。
近年来,中国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情况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2015年中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数为9万例,死亡人数为2万例。
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国家癌症中心赫捷院士,全国肿瘤登记中心主任陈万青教授等日前在影响因子144.8的《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杂志上发表了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
该研究分析结果提示,2015年中国预计有429.2万例新发肿瘤病例和281.4万例死亡病例。
肺癌是发病率最高的肿瘤,也是癌症死因之首。
胃癌、食管癌和肝癌是紧随其后的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常见肿瘤。
文章指出,在中国,癌症已成为疾病死因之首,发病率和死亡率还在攀升,癌症已成为非常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
该研究报告了我国最新的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和生存分析数据,不同地区几种常见肿瘤的最新发病和死亡情况,常见肿瘤的发病趋势以及防控重点等。
中国人口有13.7亿之巨,过去关于国人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统计报告,多基于20世纪90年代起的小样本数据,或局限于某特定年份的统计。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NCCR)成立于2002年,2008年全国癌症登记项目启动后,全国以人群为基础的登记点从2008年的54处增加到2014年的308处(覆盖3亿人口)。
本文报告的高质量的数据来自中国肿瘤登记中心数据库72个登记点的最新(2009~2011年)数据,覆盖代表我国6.5%的总人口数。
图A显示有2000~2011年数据的22个数据点,图B显示2009~2011年数据的72个数据点。
分析显示,预计2015年有新发浸润性癌病例数429.2万,相当于平均每天新发12000例癌症;有281.4万癌症死亡病例,相当于平均每天7500人死于癌症。
上表为预计2015年国人癌症新发和死亡病例数。
男性所有肿瘤发病率2000年至2011年略显稳定(年增长0.2%),女性增长显著(年增长2.2%)。
男性和女性癌症死亡率从2006年以来出现显著下降(分别年降低1.4%和1.1%)。
虽然有这种好的趋势,但由于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基数的增长,癌症死亡例数从2000年到2011年还是增长较显著的(从51090增长到88800)。
死亡率最⾼的5⼤癌症,第⼀名堪称全球⼈类的第⼀⼤杀⼈
当⾝体内细胞发⽣突变后,它会不断地分裂,不受⾝体控制,最后形成癌症。
癌症已经成为危
害⼈类健康的第⼆⼤杀⼿。
第⼀名:肺癌全球死亡第⼀⼤癌症。
据调查2015年中国新增430万癌症病例,癌症死亡病例超
过281万,占据全年死亡⼈数⽐例的28.82%,居于世界⾸位。
也就是说,平均每天就有超过
7500⼈死于癌症。
福惠双享礼驭新春
⼴告
第⼆名:胃癌在我国的发病率位居第⼆,死亡率位居第三,每年有35万余⼈死于胃癌。
⽽全球
有超过150万的胃癌患者。
第三名:乳腺癌全国新发乳腺癌病例数达27.24万,每年死亡率超过7万,居⼥性恶性肿瘤发病
率⾸位。
据统计,在我国每10个⼥性,就有⼀⼈患乳腺癌、或者认识患有乳腺癌的朋友。
第四名:肝癌 2015 年中国预计有 429.2 万例新发肿瘤病例和 281.4 万例死亡病例,相当于平均
每天 12000 ⼈新患癌症、 7500 ⼈死于癌症。
第五名:⾷道癌全世界每年约新发病30万⼈。
我国⾷管癌的发病率居世界之⾸。
【报告】2015中国癌症统计数据(附全文)随着发病率和死亡率越来越高,癌症正成为中国首要的死亡原因和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因为中国人口多(13.7亿人),先前的国家发病率和死亡率评估都限制在上世纪90年代的小样本或基于特定的年份。
现在通过国家**癌症登记处的高质量数据,作者分析了72个地区基于人群的癌症登记(2009-2011),代表了6.5%的人口,用以估计2015年新病例和癌症死亡的人数。
趋势分析(2000-2011)使用了22个登记处的数据。
结果表明,2015年预计有4292000个新癌症病例和 2814000个癌症死亡,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是最高的。
胃癌、食道癌和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很高。
将所有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结合起来看,农村居民的年龄标准化数据要高于城镇居民(发病率213.6人/10万人vs191.5人/10万人;死亡率149人/10万人vs109.5人/10万人)。
将所有的癌症结合起来,在2000年到2011年之间,男性的发病率保持稳定(每年+0.2%;P=.1),女性发病率明显上升(每年+2.2%;P<.05)。
与此相对,死亡率自从2006 年之后一直在下降,无论男性(每年-1.4%;P<.05)还是女性(每年-1.1%;P<.05)。
很多评估范围内的癌症可以通过减少癌症风险因素、提高临床护理服务的效率,尤其是农村人口和弱势群体,来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
1 、介绍中国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在上升,从2010年开始已经成为主要的致死原因,成为了中国的一个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这个逐渐增加的压力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可以归于人口的增长和老龄化以及社会人口统计的变化。
尽管之前有全国发病率的评估,但那些评估或者只能代表很小的人口(小于2%),或者只有特定的年份。
这对评估的不确定性和代表性有影响,并且会潜在的影响癌症控制政策的制定。
因为之前的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项目(2004-2010)是10年之前发布的,所以一个关于中国全国与各地方癌症规模与概况的更加复杂的描绘将会提供更加清晰的优先顺序,为制定基于癌症谱的政策和规划制定提供参考,减轻国家的癌症负担。
肺癌是我国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引言:肺癌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疾病,不仅在我国,而且全球范围内都是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每年全球有超过150万人死于肺癌,其中约占全球癌症死亡人数的18%。
因此,了解肺癌的原因、预防措施以及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至关重要。
一、肺癌的概述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肺组织中的细胞。
它主要分为两类: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
非小细胞肺癌占所有肺癌病例的约85%,而小细胞肺癌则更为侵袭性,占比约为15%。
肺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包括吸烟、空气污染、遗传因素以及职业暴露等。
然而,吸烟被认为是肺癌发病率最高的原因之一。
二、我国肺癌的现状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
根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肺癌在2015年成为我国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导致了约60万人的死亡,占癌症死亡人数的30%。
此外,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仍在逐年增加。
根据中国地区肺癌登记报告系统的数据,2018年我国新发肺癌病例达到83.3万例,每年约有约45万人被诊断出患有肺癌。
三、吸烟与肺癌的关系吸烟是肺癌发病的主要原因,约有85%的肺癌患者与吸烟有关。
香烟中含有数百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其中包括致癌物质如苯并芘和尼古丁。
这些有害物质进入肺部后,会对肺组织产生各种损害,从而增加患肺癌的风险。
此外,二手烟也被证明与肺癌的发病率存在关联。
因此,戒烟被认为是预防肺癌的关键步骤之一。
四、其他危险因素除了吸烟外,空气污染也是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
一些大城市和工业区的污染物排放量较高,导致空气质量低下,这对居住在这些地区的人们呼吸系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此外,职业暴露也被证明与肺癌的发病率存在关联,一些职业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和放射线能增加患者患上肺癌的风险。
五、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然而,许多患者在发现自己患上肺癌时已经处于中晚期,这使得治疗变得更加困难。
2015年中国人的健康大数据2015-08-05公共健康法律资讯公共健康法律资讯一、中国人健康大数据概况中国高血压人口有1.6----1.7亿人高血脂的有将1亿多人糖尿病患者达到9240万人超重或者肥胖症7000万-----2亿人血脂异常的1.6亿人脂肪肝患者约1.2亿人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人罹患癌症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人罹患糖尿病平均每30秒,至少有一个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二、健康大数据·各类疾病出现年轻化趋势中国22%的中年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七成人有过劳死的危险;白领亚健康比例高达76%;中青年女性易得妇科,心脑血管疾病;中青年男性面临猝死、过劳和癌症等问题;慢性病患病率已达20%,死亡数已占总死亡数的83% ;中国人的腰围增长速度将成为世界之最!!2013年到2014年,35岁---46岁死于心脑血管病的人,中国是22%,美国是12%。
中国社科院《人才发展报告》七成人有过劳死的危险,如果中国知识分子不注意调整亚健康状态,不久的将来这些人中的2/3死于心脑血管疾病!中国一年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经费达到3000亿人民币元人民币。
中国因疾病而导致生产力丧失,将在2005年——2015年间给中国造成55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中国的肝炎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600个亿。
目前我国主流城市的白领亚健康比例高达76%,处于过劳状态的白领接近六成,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比例不足3%。
女性更容易受到妇科、心脑血管疾病的威胁;男性则面临猝死、过劳、癌症等问题!2013年,慢性病患病率已达20%,死亡数已占总死亡数的83% 。
过去十年,平均每年新增慢性病例接近了2倍。
心脏病和恶性肿瘤病例增加了近1倍!肥胖人口将达到3.25亿,未来20年将会增长一倍,腰围只要增长一英寸(2.54厘米),血管就会增长4英里,患癌风险高8倍!美国《保健事物》杂志报告:中国人的腰围增长速度将成为世界之最十九个月!19位老总离世!最高个人资产14个亿,包括百视通COO吴征、德尔惠股份创始人兼原董事长丁明亮、兴民钢圈董事长王嘉民、成都百事通总经理李学军等12位高管,均因病离世。
慢病/肿瘤防治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持续上升,肺癌首当其冲,高居我国癌症死因的第一位。
预计到2025年,我国肺癌的患病人数将达到100万。
国家癌症中心2016年公布的数据,2015年我国肺癌新发患者已上升到73.3万,因肺癌死亡的人数达61万,肺癌已经成为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第一位的恶性肿瘤。
在日前召开的第八届中国肺癌南北高峰论坛上,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长赵平等专家给我们介绍了肺癌的现状、病因及预防。
70%以上的肺癌死亡是吸烟引起的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支修益介绍,我国有3亿烟民,7.4亿人遭受二手烟的危害。
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现代化进程加剧,大气与环境污染日趋严峻,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还将进一步攀升。
预计到2020年,我国肺癌发病人数将突破80万人,死亡人数将接近70万人。
“上百种的恶性肿瘤中,肺癌、肝癌、胃癌和乳腺癌等占据了80%以上,肺癌一支独大。
”中国预防医学会副会长王宇说,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测算,男性从0到74岁发生肺癌的累积风险是3.9%,死亡风险是3.3%,女性分别是1.6%、1.2%。
以北京为例,每100个死亡者中有28个人死于癌症,其中有将近10个人死于肺癌。
近年来,肺癌在我国肿瘤登记地区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中连续多年排位第一,位居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女性第二位。
每年中国男性发生肺癌人数是女性的2.1倍,死于肺癌的人数是女性的2.2倍。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诊治的肺癌患者中,82%的男性患者有吸烟史,近40年来中国肺癌死亡率持续上升,与烟草使用的危害密不可分。
这与国际上肺癌流行趋势的主要归因完全一致。
吸烟是通往癌症的捷径。
人的肺部好比海绵,吸烟者的肺就好像蘸满焦油的海绵。
你每次吸烟,就可能把致癌的焦油吸入肺部的深处。
有些焦油停留在肺部;有些进入血液系统,随着血液流动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吸烟越多,吸入体内的焦油就越多,患肺部等疾病的风险就越高。
中国控烟协会原副会长许桂华说,吸烟引发多种癌症,肺癌、咽喉癌、胰腺癌、肾癌、肝癌等。
0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国家癌症中心赫捷院士、全国肿瘤登记中心主任陈万青教授等,在影响因子的《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jicians》杂志上发表了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
能在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上发表文章,足以让大家顶礼膜拜!我们都来学习一下这项国人癌症统计数据研究吧。
该研究分析结果提示,2015年中国预计有万例新发肿瘤病例和万例死亡病例。
肺癌是发病率最高的肿瘤,也是癌症死因之首。
胃癌、食管癌和肝癌是紧随其后的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常见肿瘤。
文章指出,在中国,癌症已成为疾病死因之首,发病率和死亡率还在攀升,癌症已成为非常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
该研究报告了我国最新的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和生存分析数据,不同地区几种常见肿瘤的最新发病和死亡情况,常见肿瘤的发病趋势以及防控重点等。
中国人口有亿之巨,过去关于国人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统计报告,多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的小样本数据,或局限于某特定年份的统计。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NCCR)成立于2002年,2008年全国癌症登记项目启动后,全国以人群为基础的登记点从2008年的54处增加到2014年的308处(覆盖3亿人口)。
本文报告的高质量的数据来自中国肿瘤登记中心数据库72个登记点最新(2009~2011年)数据,覆盖代表我国%的总人口数。
图A显示有2000~2011年数据的22个数据点,图B显示2009~2011年数据的72个数据点
分析显示,预计2015年有新发浸润性癌病例数万,相当于平均每天新发12000例癌症,有万癌症死亡病例,相当于平均每天7500人死于癌症。
上图为预计2015年国人癌症新发和死亡病例数
男性所有肿瘤发病率2000年至2011年略显稳定(年增长%)女性增长显著(年增长%),男性和女性癌症死亡率从2006年以来出现显著下降(分别年降低%和%)。
虽然有这种好的趋势,但由于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基数的增长,癌症死亡例数从2000年到2011年还是增长较显著的(从51090增长到88800)。
上图显示所有肿瘤2000~2011年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化趋势
男性十种最常见肿瘤中,六种(胰腺癌、结直肠癌、脑及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前列腺癌、膀胱癌、白血病)发病率2000年至2011年是上升的,胃癌、食管癌和肝癌发病率是下降的,
肺癌的保持稳定。
女性也是六种(结直肠癌、肺癌、乳腺癌、宫颈癌、子宫癌、甲状腺癌),胃癌、食管癌和肝癌发病率下降。
上图为男性2000~2011年所有肿瘤发病率趋势
上图显示女性2000~2011年所有肿瘤发病率趋势
男性四种肿瘤(结直肠癌、胰腺癌、前列腺癌、白血病)死亡率上升,肺癌、膀胱癌和脑瘤死亡率保持稳定;女性三种(乳腺癌、宫颈癌和卵巢癌)死亡率升高,结直肠癌、肺癌、
子宫癌、甲状腺癌死亡率保持稳定。
男性和女性中胃癌、食管癌、肝癌死亡率均有所下降,但肺癌死亡率未出现下降,仍雄踞癌症死因之首。
上图显示男性2000~2011年所有肿瘤死亡率趋势
上图显示女性2000~2011年所有肿瘤死亡率趋势
男性五种最常见肿瘤依次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和结直肠癌,这五种癌占所有癌症病例的2/3;女性最常见肿瘤依次乳腺癌、肺癌、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占所有癌症病
例的60%,乳腺癌占所有女性癌的15%。
男性和女性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五种最常见癌死亡病例占所有癌死亡病例的3/4。
60岁以下男性中,肝癌是最常见和死亡率最高的癌,其次是肺癌和胃癌,60~74岁男性肺癌和胃癌是最高发的癌,75岁以上男性肺癌是最高发癌。
男性癌症新发和死亡病例多出现在60~74岁人群。
30岁以下女性甲状腺癌是最常诊断的癌,30~59岁女性最常诊断乳腺癌,60岁以上女性最常诊断肺癌,乳腺癌是45岁以下女性最常见癌症死因,其次是肺癌,女性癌症病例最高发于60~74岁年龄段人群。
上表显示不同年龄段人群癌症发病和死亡分布
农村地区的癌症年龄标化发病率(10万人年)和死亡率(10万人年)均显著高于城市(10万人年)和死亡率(10万人年)。
我国西南地区癌症死亡率最高,其次是华北和东北地区,中部地区最低。
上表显示不同地区癌症发病率
上表显示不同地区癌症死亡率
分析显示,2015年预计%的癌症病人生存至少5年以上,女性生存率高于男性(% vs. %),农村显著低于城市(% ),西南部地区生存率最低(%),中部地区最高(%)。
上表显示男性和女性不同地区的癌症生存率
研究者指出,许多癌症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是可以通过减少癌症危险因素来预防,以及通过增加有效的临床诊治来减少的。
目前研究者报告的数据反映了我国癌症负担和时间发展趋势,可藉由了解我国癌症病因学、预防成效、早诊和癌症治疗情况,并为将来评估癌症防控工作成效提供基线参考。
中国人口之众使得国人的数据对全球癌症防控意义重大,几乎22%的全球新发癌症病例出现在中国,27%的癌症死亡病例在中国。
且国人的癌症谱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差甚大,中国四种最常见肿瘤分别为肺癌、胃癌、肝癌和食管癌,这四种癌占全国癌症病例的57%,而在美国这四种癌占所有癌的比例仅为18%。
国人这四种癌病例占全球病例1/3到1/2。
美国最常见肿瘤分别为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和大肠癌。
国人的癌一般预后较差,生存期较短,美国除了肺癌主要常见癌都预后较好,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的高发病率也很大程度上是早诊和筛查带来的,正是这种癌谱分布的差异使得中国总体癌症死亡率显著高于美国等西方国家。
约60%的癌症死亡是可以通过减少可控危险因素暴露来预防的,减少国人癌症死亡的最可行途径就是控制慢性感染, 29%的癌症死亡是与慢性感染相关,主要是胃癌(幽门螺杆菌Hp感染)、肝癌(肝炎病毒HBV和HCV感染)和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
吸烟与23%~25%的国人所有癌症死亡相关,2010年超过半数的成年男性是当前吸烟者,青少年男性中吸烟率也还在攀升。
即使这种吸烟率保持不涨,也估计每年有100万例吸烟相关死亡,到2030年这一比例为翻倍。
吸烟相关疾病将在吸烟20~30年后显现,即使推行控烟,接下来十年我国癌症负荷会继续加重。
我国癌症筛查和早诊以及诊治工作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未来巨大的癌症负荷着实需要政府以及社会各机构层面的共同努力。
预防包括有效控烟、减少西化生活方式的负面影响、增加诊断筛查的效果和覆盖面,对控制国人癌症发病是非常关键的。
空气和水污染的立法以及通过控烟和控制感染减少四种常见肿瘤(肺癌、肝癌、胃癌和食管癌)将对未来减少中国以及全球的癌症负荷带来积极影响。
(编译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