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妊娠引产护理常规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4
妇科中期引产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护理常规】1.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2.做依沙吖啶(利凡诺)过敏试验:将一滴利凡诺药液点眼,15min后观察结果,无眼睛红肿、流眼泪即为阴性,反之为阳性。
试验结果为阴性方可用药。
3.病情观察:1)羊膜腔注药过程中,注意孕妇有无呼吸困难、发绀等羊水栓塞症状。
2)药物治疗后,应定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宫缩情况、胎心搏动情况、胎动消失时间及阴道出血情况,并做好记录。
对瘢痕子宫和宫缩强的孕妇,密切观察有无瘢痕处剧痛及病理缩复环的出现,必要时应用镇静药。
4.做好基础护理:保持外阴清洁,预防感染。
5.专科护理:1)产程较长者,注意排空膀胱。
指导孕妇宫缩间歇期间充分休息,鼓励进食,保持足够精力完成分娩。
2)视产程进展及时做好接生准备,适时保护会阴,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3)产后应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好,软产道有无撕裂和阴道出血有无不凝现象。
4)产后注意观察宫缩情况、阴道出血量,遵医嘱使用宫缩剂。
5)产后2~4h协助患者排尿,以免影响子宫收缩。
6)产后遵医嘱给予回奶药。
【健康教育】1.告知患者通过羊膜腔注入利凡诺,使胎儿通过羊水代谢吸收、死亡。
2.讲解注射利凡诺后注意事项:一般用药后24~72h出现宫缩及阴道流血、流水、宫缩逐渐加剧直到宫口开全、分娩。
如果出血多,则须及时处理。
告诉患者如有胸闷、气短等不适及时告诉医生,以预防羊水栓塞的发生。
3.指导患者分娩后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注意阴道出血量,发现出血较多应立即告知医师。
4.指导患者适宜活动,可以促进宫缩及淤血排出,促进子宫的恢复,并遵医嘱口服回奶药,以防乳胀。
5.饮食宜进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忌食凉、硬、刺激性食物,适量少喝汤类,减轻涨奶。
6.告知患者1个月禁房事,2周后到门诊复查。
中期妊娠引产术护理常规一、护理评估1、评估孕妇及胎儿情况。
2、了解引产指针及引产方式。
3、评估孕妇及家属心理状况。
二、护理措施1、配合医生进行羊膜腔穿刺药物引产术或遵医嘱使用宫缩药引产术。
2、观察产程进展及子宫收缩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配合处理,如临产应与产房工作人员交接后送入产房。
3、必要时做好剖宫产准备。
4、若为计划生育性引产,应积极与家属沟通,根据有关规定做好引产胎儿的处理。
5、及时为计划生育性引产的产妇退奶,以免发生奶胀。
6、出院前做好相关的健康教育指导工作以及计划生育指导。
三、健康指导要点1、告知产妇引产的目的及配合方法。
2、给药前告知使用宫缩药可能出现的不适。
3、指导产妇配合呼吸减轻疼痛的方法。
四、注意事项1、密切观察宫缩、产程进展情况。
2、根据原发病给予相应护理。
五、护理记录单记录书写规范1)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至少每天记录一次,病情变化以及护理措施和效果变化随时记录,病情应为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的动态变化。
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2)非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按要求书写,项目包含日期、时间、观察记录内容、护士签名,分列显示。
可对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护理措施和效果记录,要求简洁、规范。
3)护理记录应体现相应的专科护理特点。
①监护室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表格内容至少包含监测指标、出入量、用药执行、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
监测指标至少包含生命体征、瞳孔、意识、仪器参数;出入量应包含每个入出途径的详细记录;用药执行写明药物名称、剂量。
②手术患者要有术后护理情况的记录,包括患者麻醉方式、手术名称、返回病区时间,伤口出血情况、各种管路情况及引流液的性质量等。
手术当天及术后按要求书写交接记录,病情变化时随时记录。
③已有压力性损伤的患者应记录损伤部位、分期及大小(长×宽×深)、渗出液情况、处理措施及转归。
④执行输血医嘱后记录输血过程、输血种类、数量以及有无输血反应。
中期妊娠引产护理中期妊娠(14—24周)引产的方法比较多,采用药物或水囊等方法,将胎儿及其附属物排除体外,使妊娠终止。
我科现采用米非司酮口服伍米索前列醇阴道填塞或伍依丫沙嚏(利凡诺)羊膜腔注射来进行引产。
护理措施包括:1、术后严密观察有无副反应、体温、宫缩等情况,如宫缩过强,宫口未开可给镇静剂(哌替嚏50 — 100mg、或地西件10mg肌肉注射),约有15%— 25%孕妇在应用利凡诺后24— 48小时内体温一过性上升达一39C,绝大多数不需处理,胎儿娩出后即恢复正常。
2、规律宫缩后:应严密监护孕妇状态,胎儿娩出前应送入产房待产、外阴消毒、臀部铺无菌治疗巾及消毒便盆。
观察并记录宫缩持续时间与间隔时间,有无破水与阴道流血。
3、胎儿娩出后,肌肉注射缩宫素20u,如出血不多,可待胎盘白行娩出,如30min胎盘仍未娩出,而出血不多,再肌注缩宫素10u,或麦角新碱。
如仍不娩出或出血增多,应立即行钳刮术,以免产后出血。
4、胎盘娩出后应仔细检查是否完整,如疑有残留,或肉眼检查完整但阴道活动性出血,应立即行刮宫术。
即使无异常,亦用卵圆钳进入宫腔钳出蜕膜,以免广后出血。
5、流产后常规检查子宫颈、穹隆、阴道壁,会阴有无裂伤,如有软产道损伤者及时缝合。
引产中及引产后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引产后出血、产道损伤、羊水栓塞、感染。
其护理要求包括:1、引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出血量达400ml以上。
①因子宫收缩无力引起的应在医生指导下强力按摩子宫底部或双手压迫子宫使子宫收缩;必要时在无菌情况下,清除宫腔内凝血块,及应用子宫收缩药物,如催产素或麦角,如出血不止,即用纱球填塞阴道下1/3部位止血。
②由于胎盘问题引起的出血,胎儿未娩出前的出血,可能为前置胎盘或部分前置;或胎盘部分期剥离引起。
胎儿娩出后胎盘剥离不全或部分胎盘与子宫壁粘连不能白然分离,应立即行钳刮术,或徒手取胎盘,然后再行刮宫术,血可立即止住。
术后予以宫缩、抗感染治疗。
③凝血功能障碍:应入有条件的医院,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共同治疗、以防止产后出血。
中期妊娠引产的护理作者:李佳旎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10期【摘要】妊娠12-24周,用人工的办法终止妊娠叫做妊娠中期引产。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胎盘已经形成,胎儿较大,骨骼变硬,娩出时需要充分扩张子宫颈。
另外,子宫增大,子宫壁充血变软,手术时容易损伤子宫壁,因此中期妊娠引产难度较大,并发症较多。
通过对患者的病情观察,积极做好护理评估,心理护理,饮食治疗,健康教育对患者的康复及预防并发症发生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中期妊娠;引产;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248—02妊娠12-24周,用人工的办法终止妊娠叫做妊娠中期引产。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胎盘已经形成,胎儿较大,骨骼变硬,娩出时需要充分扩张子宫颈。
另外,子宫增大,子宫壁充血变软,手术时容易损伤子宫壁,因此中期引产难度较大,并发症较多。
我科于2009年6月-2013年6月,开展优质示范病区扩充床位至99张以来,共收治中期引产患者223 例,其中已婚妇女因意外怀孕引产72例;已婚妇女因胎儿畸形或死胎引产43例;未婚先孕妇女引产108例通过对患者的病情观察,积极做好护理评估,心理护理,饮食治疗,健康教育。
使其了解病情,消除心理顾虑,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术前护理1.1 护理评估中期妊娠引产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检查子宫大小与停经月份是否相符,重点了解患者有无心脑血管,肝肾肺脾等疾病既往史,以及孕产史等。
充分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营养情况和心理状态,此外应协助患者做好心、肺、肝、肾功能,B超的检查,并告知检查结果,明确患者目前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提供更有针对性,更全面优质的护理。
1.2 心理护理根据不同原因引产的患者,有针对性的做心理建设与心理辅导。
1.2.1 已婚妇女因意外怀孕引产因意外妊娠,由于家庭、工作、社会压力等暂时不要孩子的夫妇,而又对妊娠知识缺乏,错过早期终止妊娠的机会。
引产护理知识点总结引产术后护理是指在引产手术结束后,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和关怀,以保障患者术后康复和健康。
引产是一种特殊的手术,患者需要在术后得到专业的护理和照料,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1. 术后休息与饮食术后患者需要充分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和体力劳动。
饮食方面,需要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适量补充营养,增加蛋白质摄入,以促进伤口愈合和康复。
2. 伤口护理术后伤口护理是十分重要的一环,要保持术后伤口清洁、干燥,每日更换敷料,并且定期到医院复诊。
对于术后出血、发热、肿胀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处理。
3. 疼痛管理引产手术后,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需要给予适当的镇痛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4. 心理护理引产手术对患者的心理影响是十分严重的,需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护理和悉心的关怀,帮助患者尽快走出心理阴影,重拾信心。
5. 出血观察术后患者需要密切观察出血情况,若有明显的出血或者持续大量出血,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6. 饮水排尿术后患者需要适量饮水,以保证正常的排尿功能。
如发现排尿困难或者尿液异常,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7. 注意卫生术后患者需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部的清洁,避免感染的发生。
8. 困难情绪处理引产手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需要及时安慰和支持,帮助其度过难关。
9. 定期复诊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复诊,进行术后康复情况的检查和评估,以及对复诊时医生的指导和建议进行积极的配合和执行。
10. 家属陪伴在术后,家属的陪伴和关怀对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可以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11. 术后禁忌术后患者需要注意避免性生活、剧烈活动等,以免对术后伤口和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引产术后的护理工作是一项十分细致和复杂的工作,需要医护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护理经验。
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我们还需不断学习和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的护理水平,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中期妊娠引产术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中期妊娠引产(羊膜腔内注射)【目的】终止妊娠(孕14~27周)。
【适应证】妊娠14~27周,因计划生育、患某种疾病或胎儿畸形需终止妊娠者。
【禁忌证】1.绝对禁忌证(1)活动的肝肾肺疾患及肝肾功能不全。
(2)各种急性感染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
(3)全身状态不良,如严重贫血、心力衰竭、结核病等。
(4)各种原因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或有出血倾向者。
(5)有急性生殖道感染或穿刺部位皮肤感染。
(6)术前24小时内体温两次间隔4小时均在37.5℃以上。
(7)依沙吖啶过敏试验阳性。
(8)外阴、阴道及宫颈广泛多发性或巨大尖锐湿疣。
2.相对禁忌证子宫瘢痕、宫颈有陈旧性裂伤、子宫发育不良。
【准备工作】1.术前应查血常规、血型、凝血项、肝功能、乙肝五项、丙肝抗体、梅毒血清反应素试验、艾滋病抗体,尿常规,阴道清洁度、滴虫、真菌,常规做胸透、心电图。
2.手术当日体温在37.5℃以下。
3.了解在院外有无经腹注药史。
4.孕妇要求由丈夫和亲属陪同,未婚者需有法律证明身份的证件,并由法律保护人陪同,主管医师向手术者家属或监护人交代引产过程及可能发生引产失败、出血、感染、不全流产、羊水栓塞、DIC甚至危及生命等并发症,履行手术同意签字,填写详细通讯地址、电话、联系人。
5.依沙吖啶滴鼻法0.5%依沙吖啶滴入右鼻孔3滴,观察15~20分钟。
出现明显头痛、鼻堵伴有分泌物者为阳性。
6.B超检查,并做胎盘定位。
7.术前腹部备皮。
【操作步骤】1.手术者排空膀胱,取平卧位。
2.碘酒、酒精消毒腹部皮肤,铺消毒孔巾。
3.穿刺部位于宫底下三横指(或脐下三横指)腹下中线两侧有羊水波动处,如触诊可确定胎位,则在胎儿肢体一侧进针。
4.以7号腰麻套针快速垂直刺入皮肤,进入腹腔,达羊膜腔后拔出针芯,可见澄清羊水缓慢流出。
5.若拔出针芯见血液溢出,可能误刺入胎盘,应放回针芯拔出穿刺针另换穿刺部位,但不得超过2次。
6.将装有依沙吖啶100mg(10ml)的注射器与穿刺针相接,再次抽吸羊水,证实针仍在羊膜腔内,则将药液缓慢注入羊膜腔,注毕回抽羊水冲洗针管内药液。
引产护理知识一、引产的定义和目的引产是指在怀孕期间,通过人工方法将胚胎或胎儿从子宫内取出的过程。
引产的目的包括终止妊娠、处理妊娠并发症、处理胎儿异常或母亲健康危险等。
引产是一种常见的产科手术,对于患有某些疾病或出现不良孕产结局的孕妇来说,是必要的医疗措施。
二、引产前的准备工作1.了解孕妇和胎儿的情况:对于需要进行引产的孕妇,医护人员需要了解她们目前的孕期、健康状况、病史等,以便制定合适的引产方案。
2.查验医嘱和准备药物:确认医嘱,并准备好引产所需的药物和器械。
3.学习和掌握引产操作技巧:医护人员需要熟悉引产操作的步骤和规范,掌握相应的操作技巧。
三、引产操作步骤1.建立导管:在给予局麻后,医护人员会通过宫颈口建立导管,以便引产手术的进行。
2.注射药物:通过导管向宫内注射药物,使宫缩和子宫颈扩张,以便将胚胎或胎儿取出。
3.胎儿脱娩:在宫缩达到一定水平后,医护人员会小心地将胎儿从子宫内取出,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记录。
4.胎盘娩出:胎儿脱娩后,医护人员会等待胎盘自然娩出,或者通过轻轻引力将其取出。
5.完善术后处理工作:引产手术结束后,医护人员会对孕妇进行观察和护理,处理伤口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四、引产后的护理1.监测孕妇的生命体征:孕妇在引产后需要继续接受监测,包括血压、心率、体温等,以及观察是否出现出血等异常情况。
2.疼痛管理:根据孕妇的疼痛程度,给予相应的药物或非药物疼痛缓解措施。
3.饮食护理:引产结束后,孕妇可以进行适量的饮食摄入,但要避免过量进食,以免引起消化不良等问题。
4.心理及情绪支持:引产手术对于孕妇来说是一次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冲击,医护人员需要给予她们足够的心理支持和关怀。
5.检查和观察:对于引产手术后的孕妇,医护人员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观察,包括伤口愈合情况、子宫恢复状况、是否存在感染等。
五、引产的风险和注意事项1.出血风险:引产手术中可能出现出血,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孕妇的出血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
浅析疤痕子宫中孕期引产术的护理【摘要】通过对剖宫产后中期妊娠孕妇 28 例引产的护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疤痕子宫中期妊娠中孕引产的护理经验。
【关键词】疤痕子宫;孕期引产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8例疤痕子宫中孕引产的患者年龄25~38岁,孕龄20~28周,均有剖宫产史,剖宫产距引产时间1~6年,平均2年,其中2 年者9例。
引产前做好相关检查确定无引产禁忌证。
1.2 方法嘱患者排空膀胱,平卧,常规消毒腹部皮肤,铺无菌洞巾。
穿刺点一般选择宫底与耻骨联合中点肢体侧,避开疤痕,用9号穿刺套针垂直刺入腹壁,当有落空感时,抽出针芯,接上空针。
抽出羊水时证实刺入羊膜腔内,缓慢注入利凡诺药液100mg。
注射完毕时针芯插入套管内,拔出穿刺针,针眼用无菌纱布覆盖。
利凡诺注射后(24~72h)出现规则宫缩,内诊颈管消失,宫口开大1~3cm,静推地西泮10mg嘱患者平卧,专人护理,严密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宫缩、产程进展及有无子宫先兆破裂征象。
2观察与护理2.1 用药前护理详细了解上次剖宫产、孕产次、及现孕情况,进行腹部检查,了解宫底高度及胎方位,进行妇科检查了解骨产道、软产道,并做好各项化验检查。
用温和的语言关心、贴产妇、讲解引产全过程可出现的情况及处理方法,让其明白这也是正常分娩的经历,不必紧张,同时减轻产妇的焦虑恐惧心理,以积极态度配合医护人员做好分娩准备。
同时介绍避孕、节育措施。
2.2 产程护理1)产妇出现规律宫缩后,注意宫口扩张情况及宫缩强度。
有无病理性缩复环及原疤痕处压痛情况。
指导孕妇宫缩间歇时充分休息,鼓励进食,增加能量,保持足够精力完成分娩。
2)对产程中出现宫缩乏力者遵医嘱使用催产素,催产素应从小剂量开始(2.5u+5%葡萄糖500ml),每分钟8滴根据宫缩每 30 分钟调整 1 次增加浓度不超过10u,滴速每分钟不超过30滴,直至有规律宫缩,强度中等,若出现宫缩过强立即停止滴注。
3)当宫口开至2~3cm、宫缩较强时,遵医嘱静脉推注地西泮速度不宜太快,一般不少于5min,如速度过快可引起心血管抑制及呼吸骤停。
产科常用引产方式及护理措施引产是指通过外界干预手段来诱发妊娠妇女的宫缩活动,以达到胎儿妊娠期的结束和分娩的目的。
在产科医学中,引产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妊娠并发症的处理和产程加速等情况。
本文将探讨产科中常用的引产方式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一、常用的引产方式1. 药物催产:药物催产是引产的最常见方式之一,它通过给予孕妇一定剂量的药物来诱发宫缩活动。
常用的药物有催产素和前列腺素。
催产素可以直接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促进宫缩的发生和加强,从而诱发分娩。
而前列腺素则可以软化颈管,增加宫颈松弛度,以便使胎儿可以通过宫颈顺利娩出。
2. 人工破水:人工破水是通过人工手段将胎儿的羊膜破裂而诱发分娩的方式。
这种方式常用于胎儿宫内缺氧、羊水过多或胎儿偏大等情况下,可以刺激产妇的宫缩活动,加快分娩进程。
3. 牵引法:牵引法是通过医生的手术操作来实现的。
医生会在产妇宫颈扩张至一定程度后使用产钳或吸引器等工具,对胎儿进行轻微的牵引,从而帮助胎儿通过产道完成分娩。
二、引产过程中的护理措施1. 细心观察:在引产过程中,护士需要细心观察产妇的宫缩情况、宫颈扩张程度、羊水的情况等。
及时记录并及时向医生汇报,以便医生调整引产方式或药物剂量。
2. 清洁护理:护士需要给予产妇适当的清洁护理,保持会阴部和外阴的清洁,预防感染的发生。
3. 心理关怀:在引产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关注产妇的情绪变化,给予其积极的心理支持和鼓励,缓解产妇的紧张和焦虑情绪。
4. 用药管理:若产妇在引产过程中需要使用药物,护士需要按照医生的嘱咐给予药物,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并密切观察产妇的药物反应情况。
5. 产程记录:护士需要详细记录产妇的产程情况、宫缩频率、宫颈扩张程度、羊水的性质等重要信息,为医生评估产程进展提供参考。
总结起来,产科中常用的引产方式包括药物催产、人工破水和牵引法。
在引产过程中,护理措施包括细心观察、清洁护理、心理关怀、用药管理和产程记录等。
通过科学的引产方式和细致的护理措施,可以确保引产过程的安全性和顺利进行。
中期引产护理计划及措施一、中期引产护理计划1、术前护理(1)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过往病史、目前症状和体征等情况。
(2)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包括血压、心率、体温、呼吸、生化指标等。
(3)为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保持患者情绪稳定,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
(4)医生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术前评估,确定手术适应症,排除手术禁忌症。
2、术中护理(1)患者入手术室前,完成手术室准备工作,保证手术室环境整洁、无菌。
(2)患者在麻醉师和医生的指导下完成麻醉,确保患者处于安全的麻醉状态。
(3)监护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4)在医生的指导下协助完成手术操作,确保手术过程顺利进行。
3、术后护理(1)患者醒来后,进行观察,检查患者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
(2)密切监测患者术后出血情况,及时处理出血的情况。
(3)术后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缓解患者疼痛感。
(4)心理护理,鼓励患者进行情绪宣泄,帮助患者走出手术阴影。
(5)定期复查,检查患者恢复情况,指导患者注意伤口护理。
4、出院后护理(1)出院前进行详细的出院指导,包括伤口护理、饮食调理、注意事项等。
(2)建立患者的健康档案,记录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护理情况等。
(3)定期随访患者,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二、中期引产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1)积极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病史、情绪变化等。
(2)为患者提供合理的膳食,增强患者体质。
(3)定期检查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术中护理(1)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意外情况。
(2)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操作,确保手术过程顺利进行。
(3)术中给予患者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3、术后护理(1)注意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
(2)给予患者适当的镇痛药物,减轻患者疼痛感。
(3)密切监测患者的出血情况,避免出现严重的出血。
中期引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中期引产管理工作,提高中期引产的工作效率,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进行中期引产的所有医护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
第三条中期引产是指孕妇在孕期后12周至28周之间,因某种原因需要中止妊娠的医疗操作。
第四条中期引产要遵循尊重患者意愿、保护患者隐私、严守医疗纪律、确保手术安全的原则。
第五条中期引产工作遵循医患沟通透明、信息真实同步、手术病历完整规范、危险情况立即处置的原则。
第二章中期引产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第六条中期引产的适应症包括:母体重大疾病、胎儿畸形、胚胎发育异常等情况。
第七条中期引产的禁忌症包括:严重孕早期并发症、胎膜早破的条件、盆腔感染等情况。
第八条临床医生应当根据患者的情况和病史,慎重评估适应症和禁忌症,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性。
第九条患者在决定进行中期引产前,应当充分了解手术的风险和后果,与医生进行充分沟通,做出明智的选择。
第三章中期引产的操作流程第十条医院应当成立中期引产管理组,负责制定和监督中期引产手术操作流程。
第十一条中期引产前,医生应当仔细检查患者的病史和体征,做好手术前准备工作。
第十二条中期引产手术应当在手术室内进行,由专业医生和护士组成的手术团队负责操作。
第十三条手术中,医生应当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和术前计划进行,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性。
第十四条手术后,医护人员应当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和护理,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意外情况。
第四章中期引产的后续管理第十五条中期引产后,患者应当定期复诊,接受医生的随访查看和指导。
第十六条医院应当建立患者档案,对中期引产的手术记录和治疗方案进行归档管理。
第十七条对中期引产手术的结果和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总结,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八条对违反本制度的医护人员,医院将根据规定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第十九条对因操作不当或疏忽导致意外的医护人员,医院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二十条对因违反法律规定进行中期引产的医院,将面临相应的行政处罚和民事赔偿责任。
中期妊娠引产(2016年版)一、中期妊娠引产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中期妊娠(ICD-10:O04.901)要求终止妊娠,通过利凡诺方式引产,并引产成功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计划生育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和《妇产科学(第八版)》(高等医学院校统编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孕周达到或超过13周(91日)不足27周要求终止妊娠者。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计划生育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利凡诺引产术(四)标准住院日4-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O04.901)中期妊娠引产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如引产72小时未发动宫缩则出路径。
(六)术前准备1-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血糖、血型;(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心电图;(5)B超。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项目:肝炎标志物、胸片、24小时心电图等。
(七)引产及分娩1-3天。
1.引产方式为利凡诺引产术。
2.酌情预防性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执行。
(八)分娩后住院恢复1-3天。
1. 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超声。
2. 产后用药:酌情使用促进子宫复旧药物。
3. 必要时行清宫术。
(九)出院标准。
1.一般状况良好。
2.子宫复旧良好。
3.无感染征象。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因化验检查异常需要复查,导致术前住院时间延长。
2.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
3.因手术并发症需进一步处理。
4.子宫复旧不良,出现阴道流血过多、感染等并发症,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5.引产后宫内残留,需清宫,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二、中期妊娠引产临床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中期妊娠引产( ICD-10:O04.90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妊娠中期引产术护理常规
一.护理措施
1.详细向病人介绍药物引产的效果、药物的特性、规律,副作用以
及引产时注意事项,减轻病人的恐惧及顾虑心理。
2.叮嘱患者用药后应卧床休息,使用便盆,发现阴道出血及下腹阵
痛时及时告知医生。
对阵痛强烈的病人应给与分散注意力等措施,尽量使其舒适、满意。
3.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密切观察有无胃肠道反应、阵痛、阴
道出血流液等情况。
用药后严密观察阴道出血量,发现出血量大于150cm时及时告知医生。
应用米索后发现体温升高者,最高达
38.8度时及时告知医生。
4.产后指导患者少喝汤,少吃油腻和流质食物、进食高热量及高维
生素食物,保持皮肤及衣物的清洁、干燥。
二.健康指导
1.引产后需要休息1个月,并预防着凉和感冒,多吃富有营养的食物。
2.保持外阴部清洁卫生,勤换内裤和垫巾纸。
1个月内禁止性生活、禁止盆浴。
3.阴道出血一般在3-5天可逐渐停止,最多不超过10-15天。
如果阴道出血超过月经血量,持续时间过长,或有发热、腹痛、阴道有异味及时复诊。
4.做好计划生育,采取避孕措施。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类别护理常规生效日期 2004.1
部门B五西修改日期2010.4
题目中期妊娠引产护理常规页数1/2
主任签名:赵玲萍护士长签名:赵芸
一、定义
孕妇患有严重疾病不宜继续妊娠或防止先天性畸形儿出生需要终止中期妊娠,可以采取依沙唖啶(利凡诺)引产和水囊引产。
二、适应症与适应症
适应症
1、妊娠13周至不足28周患有严重疾病不宜继续妊娠者
2、妊娠早期接触导致胎儿畸形因素
3、检查发现胚胎异常者
禁忌症
1、严重全身性疾病。
肝肾疾病能胜任手术者不作为水囊引产禁忌症
2各种急性感染性疾病,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及生殖器官急性感染
3、剖宫产术或肌瘤挖除术2年内,子宫壁有瘢痕,宫颈有陈旧性裂伤者慎用。
4、术前24小时体温两次超过37.5℃
5、前置胎盘或局部皮肤感染者
6、血压120/90mmHg以上者需服药稳定后引产,心率在100次/分以下者。
三、引产术前准备
1、测体温、脉搏、血压并记录
2、排空膀胱,外阴备皮。
3、物品准备,药物准备。
4、术前三天禁止性生活
四、注意事项
1、依沙唖啶(利凡诺)不超过100㎎。
雷宫时避免导尿管接触阴道壁,防止感染。
2、水囊注水量不超过500ml。
3、出现正规宫缩取出水囊。
4、放置水囊不超过2次,放置不超过48h.
5、放置后定时测体温。
五、并发症
1、全身反应。
2、阴道流血。
3、产道裂伤。
4、胎盘胎膜残留。
5、感染。
六、主要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
1焦虑:担心引产疼痛及影响生育问题
2潜在并发症:感染
题目中期妊娠引产护理常规页数2/2
七、主要护理问题的护理措施
1、焦虑:
(1)讲解临床适应症及禁忌症。
(2)讲解引产的方法及大致经过,引产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所采取的措施。
(3)指导避孕方法。
(4)经常与患者交谈,给予耐心细致护理。
(5)告知引产后注意事项及下次怀孕的时间。
2、潜在并发症:感染
(1)保持环境清洁,注意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2次,每次30分钟。
(2)阴道内或宫腔内操作时严格无菌操作。
(3)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4)嘱产妇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含铁丰富的食物,以补充营养,纠正贫血,增加机体抵抗力。
(5)嘱产妇采取半卧位,以利恶露排出,并观察恶露的量及性状、气味。
(6)保持会阴清洁,垫消毒会阴垫并勤更换,每次大小便后用温开水从前往后清洗会阴。
(7)遵医嘱产后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8)观察休温的变化,如有发热及时通知医师。
(9)遵医嘱抽血检查白细胞数。
八、健康指导
1、加强营养,质软易消化为主,,阴道出血期间避免活血食物,增加含铁丰富食物,限进汤类食物,防止乳汁分泌
2产后稳定情绪,24小时后尽早下床室内活动促进恶露排出有利子宫复原。
产后4小时要自行排尿,避免膀胱充盈影响子宫收缩,不利于恶露排出,避免从事过
重的体力劳动,以防止发生子宫脱垂
3、引产后6周禁止性生活及盆浴,提供避孕措施,指导产后42天门诊复查,阴道出血增多达月经量或少量阴道出血持续10-14天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