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诗歌类试讲稿

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诗歌类试讲稿

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诗歌类试讲稿
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诗歌类试讲稿

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小学美术试讲——欣赏·评述领域试讲稿模板

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小学美术试讲——欣赏·评述领域试讲稿模板 欣赏·评述领域试讲稿模板 一、导入 师:同学们好!老师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了___________(图片\视频\电影片段\古诗)同学们,看完之后,知道这是________(哪里\什么内容)吗?” 生:...... 师:那同学们_________(知道吗)? 生:...... 师:好,这节课呢我们就来一起走进__________ 二、新授 师:老师就带你们参观下。(看视频)我们刚刚看的视频它属于哪一类艺术形式? 生:...... 师:这位同学非常积极。之前我们学过(某种艺术形式或者是流派)的种类,那么今天所学的属于哪一种哪位同学能说一下? 生:...... 师:(这种艺术形式)属于(哪一类,如:油画、雕塑、版画等) 生:...... 师: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准确。同学们再看ppt_________(与其艺术形式相关的图片都可以)从这张照片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

师:这位同学描述的不错。我再来找同学形容下____________(可以从形象、色彩大方向去欣赏,也可以从五官等具体方向去欣赏)特征。 生:....... 师:这位同学观察的很仔细。他说________(比如:人物的表情很逼真\人物也很真实。体态高大,栩栩如生。)我们最后来看一下 __________(从其它方面去分析欣赏当前艺术形式的特点)那这些体现了什么样的艺术特点呢?谁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 生:...... 师:这位同的用词很专业,他说(人物形象\色彩\构图\五官\造型手段)是_________(写实的\鲜艳的\不完整的\具象的)。___________的手法不仅表现在整体的把握上,而且细部方面也体现了这一特点。 师:那我们来观察一组__________的图片,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小组四人来讨论一下秦始_____________的艺术特点。 生:....... 师:这个小组回答的非常专业,涉及到了我们之前讲的(艺术形式\题材),还有没有其他小组补充? 生:...... 师:这位同学说_________(可从其余的美术元素入手补充,如:造型\色彩\造像理念) 师:那我们在欣赏其他(油画\雕塑\建筑\版画等)作品的时候,大家也可以从这_______个方面去赏析。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答题技巧超实用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答题技巧超实用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1.公式:①比喻:……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地描写了……,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形象生动。 ②拟人:……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赋与人的情感与性格来写,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十分形象,生动(或栩栩如生,逼真)。 ③夸张:……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联想奇特,富于形象感。 ④反问:……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用反问的句式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语气更强烈,表达的思想也更强烈。 ⑤排比:……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的情景,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节奏明快,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⑥对偶:……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抒发了作者对……的感情,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 1、读出描写手法在语段中的位置及目的。 2、明确描写类型及相关知识:①外貌(肖像)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②语言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表露人物感情,提示了人物内心世界③动作(细节)描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可使人物具有活力,栩栩如生④心理(神态)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是复杂的心理主刻画,更能提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3、公式: 外貌:描写了……的样子,表现了…… 语言:……的语言,生动、传神地展示了……内心,表现了…… 动作:用运……的词语,生动、准确地刻画了…… 心理:……等词语写出了……,表现了…… 1、找出文段开头或中间及末尾的环境描写语句。 2、公式:①……的景物描写,写出了……的景色(或环境),烘托了人物……的性格和品质。②……的景物描写,结合人物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 3……的景物描写,反映了……的情景,为全文定下了……的感情基调。 (1)对比,作用:XX和XX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XX的特点(2)象征,作用: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 (3)伏笔,作用:对将要出现的XX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4)照应,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 (5)烘托、渲染,作用: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突出主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方法归类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方法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方法 [摘要]纵观往年的高考大纲,对于学生诗歌的考察一直以来都占据较大的考察比例。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诗歌的练习,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时,对于提升学生的素质素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歌信息 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是建立在对语言理解的基础上的。在教学过程中,反馈信息表明学生对诗歌理解的障碍较大,综合分析之后得出三点原因:①对诗歌特点认识不足,因而把握不准;②思路不清晰;③综合分析能力不够。就学期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了如下几方面的措施: 1掌握诗歌特点,挖掘潜在信息 丰富的思想内涵是诗歌的魅力所在。对于诗歌而言,在这样短短的几句话中要想呈现出大量的形象和情感要素是需要一定的创作功底的,这就要求诗歌创作者能够巧妙地将外显的信息化作潜在的内涵信息,换句话说,一篇好的诗歌从其潜在信息的含量就可以分辨出来。一般情况下,诗歌内在信息主要包括以下两种:一是,形象信息;二是,情感信息。诗歌所描述的东西与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一样,也都

是以人、物、景等对象,但有所不同的是诗歌在对事物描述的过程中,其语言十分简练,内容较为紧凑,因此,诗歌的显性描述中包含了大量的潜在涵义。 潜在形象信息主要包括景物特征和抒情主体(人物)。进行诗歌鉴赏时,景物是我们的必然着眼点,诗人所写的景物作为外在的显信息是我们捕捉潜信息的关键。在鉴赏“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时,我让学生比起眼睛来大胆得想象,学生七嘴八舌的说出了想象中有初升的明月、呜叫的山鸟,我告诉他们这些都是外在的显信息,但透过这些,我们可以捕捉到春山涧溪中倾泻而下的皎洁的月光,想象到在声声鸟鸣中愈发显得寂寥和静穆的山林景象,至此,诗人内心闲静的情感和诗中反衬的艺术手法也就不言而喻了。通过我的引导,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接着我有举出了名句“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请学生自主分析。平时大大咧咧的孙同学说:“我从诗歌中独坐一个人在斋中的表层信息,联想到周边优美的景象与主人翁孤独的心态。”伴随着班级学生的一片赞扬,我对孙同学的发言进行简评,并强调这是抒情主体形象。人们常说:“任何景语都是为了表达情语。”在诗歌中国外在的信息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内在信息,他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统一的整体,在写景物时,必须要形象地描述出景象的外在特征,当然,在描述其特征的同时也必须要渗透出抒情的主体形象,因此,潜在信息的挖掘

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音乐逐字逐句试讲稿精品汇总(二)

小学音乐逐字逐句试讲稿 精品汇总 目录 《云》试讲稿 (2) 《我怎样长大》试讲稿 (5) 《摇啊摇》试讲稿 (7) 《我们的田野》试讲稿 (9) 《树叶儿飘飘》试讲稿 (12) 《晚风》试讲稿 (15) 《星星索》试讲稿 (17) 《友谊的回声》试讲稿 (19) 《愉快的梦》试讲稿 (22) 《迎来春色换人间》试讲稿 (25) 《祖国印象》试讲稿 (29) 《童心是小鸟》试讲稿 (33) 《小螺号》试讲稿 (37) 《小白船》试讲稿 (40) 《小鸟小鸟》试讲稿 (41) 《新疆之春》试讲稿 (45) 《校园小戏迷》试讲稿 (47) 《西风的话》试讲稿 (50)

《云》试讲稿 教学过程 各位考官:

大家好,我是小学音乐组的***号考生,我试讲的题目是《云》,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这有一个和自然界物体有关的谜语,请大家来猜一猜。“大大一团棉花糖,高高挂在蓝天上。天天飘来又飘去,小小雨滴里面藏。” 师:是云,大家都猜对了,真聪明!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歌曲《云》。 二、新课教学 1.初听歌曲 师:听完歌曲以后,谁来说一说歌曲中的云是什么样的?哪位同学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师:好,这位同学来说一下。嗯,说得不错。 师:谁来说说这首好听的歌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师:有说抒情的,也有说优美的,还有说稍慢的,这些说得都不错。有没有同学听出来这是几拍子的歌曲? 师:对,是三拍子。刚才在听的时候,有的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拍节奏,你准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三拍子呢? 2.复听歌曲 师:请同学们再听一遍歌曲,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三拍子。 师: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我们可以用拍手掌、点手心、点手心来表现三拍子。 师:我们一起跟着优美的旋律用“lu”音来哼唱,边拍击三拍子的节拍边哼唱。 师:接下来,我们按照歌曲节奏朗读歌词。 3.学唱歌曲 师:下面,老师范唱,同学们轻声跟着哼唱歌曲。

高中语文 古诗鉴赏教学设计

《会考复习:古诗鉴赏答题方法及技巧》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古典诗歌鉴赏题型 2、理解并应用诗歌鉴赏答题方法及技巧 明确高考考纲要求: 1、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 2、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诗歌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方法(表现手法、写作技巧、写作手法)、修辞手法、篇章结构、语言特色等。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虚实、动静)、议论、抒情等。 (二)表现手法:起兴、比兴、衬托、烘托、渲染、对照、用典、点化(化用)、想象、联想、曲笔、逆笔、照应、倒装、铺垫、铺排、抑扬(先抑后扬、先扬后抑)、正 侧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化动为静(以动衬静)、以小见大、借景抒情、寓 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卒章显志、言此意彼、意在言外、寓 褒于贬、明褒实贬、欲擒故纵、画龙点睛、重章叠句、意象组合、白描与工笔、 以乐景写哀情、借古讽今、运用典故、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含蓄蕴藉等。(三)修辞手法: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对比、象征、通感、双关、用典、叠词、互文等。 (四)诗歌结构形式:常见的术语有首尾照应、首句标目、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浑然天成、卒章显志、曲笔入题、以景结情、总分得当、层层 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画龙点睛、浑然天成等。 纵观历届高考诗歌鉴赏题,大体上可以归纳出六种问答模式: 1、分析意境型 2、分析技巧型 3、分析语言特色型 4、炼字型 5、“一词领全诗”型 6、观点不同型 二、前置作业 一、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 (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初探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初探 发表时间:2018-04-16T10:02:49.673Z 来源:《素质教育》2018年4月总第267期作者:谢聪慧[导读] 本文从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模式反思、诗歌教学的思考和诗歌教学设计实例三方面入手对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进行了探讨。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实验中学255200 摘要: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本文从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模式反思、诗歌教学的思考和诗歌教学设计实例三方面入手对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实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明确强调:学生“要努力提高对古今诗歌语言的感受力,体味诗中的积极情感,提升审美能力和境界”。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当今语文课程改革对诗歌教学的高度重视。 一、对现存诗歌教学模式的反思 现在的教师最怕人们评价自己的课堂是“学生活动不充分”,一旦被扣上这样的帽子,就是严重违背了新课改的精神。当然,语文课堂可以算是最好搞学生活动的课堂之一,所以众语文老师不论青红皂白一律安排了大量的学生活动。明明几句话一点拨就能解决的问题,一定要安排学生进行讨论;为了体现诵读涵泳的精神,每一首诗都要让学生翻来覆去的诵读;学习诗歌单元的时候最好能安排个诗歌朗诵比赛,这样才能显示出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学完诗歌之后一定得让学生动笔写首诗,惟其如此才更能落实“读写结合”的教学原则……我们的活动很丰富,但是我们的活动也很模式化。学生的实际情况各有不同,教学安排和进度也时有差异,可是我们的活动设计却显得那么有规律。如果有一天我们课堂中的学生活动就是仅仅为了活动的话,那么我们语文课堂的实质和特点又体现在哪里呢? 二、对诗歌教学的思考 1.思考学生。我们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必须考虑到我们学生对现代诗歌了解和接受的实际情况。在当今这个信息急速更新的时代,我们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不读诗也不喜欢诗的,他们除了囫囵吞枣地把教材上的诗歌背下来、在别人的诗歌朗诵中鼓鼓掌、在老师的讲解中修改一下答案之外,他们的收获非常有限。那么面对这样程度的学生,我们应该教他们什么?又该怎么教才能让他们更好地吸收和接受?这是我们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 2.思考教材。我们在苦挖教材的时候,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苦恼:这些诗其实我自己都不太喜欢,也觉得阅读起来有难度,但还得按部就班地一首首地讲下去,并且告诉学生这首诗有多么多么好。如果我们费尽力气讲一首自己和学生都不喜欢的诗,语文教学又怎么可能有趣味?在新课改的课程设置中,教材、课程的设置都变得更为灵活,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在必要的时候脱离教材的束缚,而选择一些自己和学生都喜闻乐见又容易接受的作品来丰富语文课堂呢? 3.思考定位。我们在做教学设计的时候,是否真正考虑过我们究竟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在不考虑纸上所写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之类的说辞前提下,我们是要让学生从此热爱诗歌,还是要让他们成为诗歌鉴赏的高手?我们的教学目标是一蹴而就的,还是有步骤、有梯度地逐步实现的?什么样的定位是可操作、可实现的?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实施教学之前必须考虑的,因为我们的教学定位将决定我们的教学是否有成效。 总而言之,诗歌教学如果仅靠诵读、默写、习题、创作这些手段来支撑,就很难真正将学生吸引到诗歌的世界中来。我们需要考虑到所有的现实困境,从教材到课程到目标,一步一步地为学生搭好梯子,引领他们走进来、读进去、悟出来并爱起来。阶梯式的引领式教学,对于高中诗歌教学来讲是个可尝试的教学策略。 三、诗歌教学设计实例 举例来说,高二学生的现代诗歌选修部分是一个难题。首先学生对现代诗歌阅读量太小,因为不了解所以也没兴趣,接受起来更是存在一定难度。其次鲁教版教材中现代诗歌部分的编写主要是以题材类型为标准来进行选诗,但其中所选诗歌在篇幅长短、创作年代和写作风格等方面差异太大,不全适于现在的高二学生程度。 因此笔者思考再三,确定了这样几条原则:第一,一定要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二,一定要给学生设置台阶和梯度,使其更容易接受;第三,一定要给学生相应的方法性指导,否则学生读了半天诗也不过是“盲读”而已。在这种情况下,笔者决定部分地舍弃鲁教版教材,而是自选诗歌编制阅读材料,同时对课程设置也进行了自己的设计。 课后反思:通过教学实践,发现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首先,学生在课后感慨自己有生之年从未读过这么多现代诗,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尤其是女生开始对现代诗歌产生兴趣。其次,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参与度较高,除了大量的配乐诵读练习之外,还自己搜罗、自己介绍、自己创作诗歌,引发了他们很大的参与热情。再次,学生从最初的排斥、厌烦,到后来会读一点诗并爱上配乐朗诵,更创作出相当有新意的诗歌,形成了比较大的跨越。而回顾这一切效果的取得,都是源于在教学设计当中给学生设置了他们可以尝试和接受的阶梯,才使得他们一步一步走进了现代诗歌的世界。 总之,我们在诗歌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通过感性的东西去挖掘理性的东西,并且要做到活学活用,这样才能达到诗歌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菡苏教版高中语文古诗词意境教学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 [2]龚敬伟浅析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策略[A],2015。

国考教师资格证试讲稿_人教版_美术_初中《设计吉祥物》

《设计吉祥物》试讲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我是来应聘初中美术教师的04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设计吉祥物》,接下来开始我的试讲。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身份过渡语)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好朋友,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哦,这位同学马上就记起来了,这是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谁能告诉老师,他们的名字是什么呢?来,这位同学。看来这位同学很熟悉他们,名字是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好,请坐。那在生活中谁还知道其他的吉祥物吗?后面那位同学,你来说。你印象最深的是去年西安世园会的吉祥物长安花。 那你知道长安花的形象是怎么来的吗?是由西安市的市花石榴花变化而成的。很好,请坐。那人们为什么要设计吉祥物呢?哪位同学可以告诉老师?后面那位同学,你来答。吉祥物是人们举行大型活动的标志。好,请坐。那人们是本着什么样的想法去设计这个标志的,为什么要设计这个标志,这个标志蕴含着什么样的意义?同学们现在先思考一下。(写板书)考虑好了吗?哪位同学可以告诉老师?来,这位同学。人们设计这个吉祥物是期盼这次活动能圆满成功,带着美好的愿望去表现的。好,请坐。同学们现在分析一下长安花的外形是什么样的?或者说它的形象有哪些特点呢?(写板书)这位同学来回答一下。哦,他的形象很活泼可爱。哪位同学能补充一下吗?他说,长安花的外形不仅活泼可爱,而且很有灵气,代表着西安市世园会的象征物。很好,请坐。(写板书)那长安花的表现手法是什么样的?后面那位同学。哦,他是把石榴花这种植物拟人化的来的呀,而且给人的感觉很有卡通的味道。请坐。(写板书) 咱们刚刚分析了西安世园会的吉祥物,现在咱们看看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分别是由什么原型变化而来的。仔细观察一下,是不是由植物、动物和人物变化而来啊?(写板书)看来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 现在就请同学们动脑筋为下周的运动会设计一个吉祥物,一会儿老师会选几个同学来描述他的创作构思。好了,大家开始吧。时间差不多了,大家差不多都完成了。有哪位同学愿意来展示一下自己做的吉祥物?来,你来说一下你的创作构思是什么?他说他用的原型是小马,他希望自己也能参与进来,并希望运动会能圆满成功。他的作品很不错,请回。还有没有同学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后面手举得很高的同学,你来。他说他的构思不是很巧妙,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情感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情感)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辛弃疾 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秋江上,瞧惊弦雁避,骇浪船回。 东冈更葺茅斋。好都把轩窗临水开。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篱护竹,莫碍观梅。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沉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 【注】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 年),辛弃疾时年四十二岁,在江西路安抚使任上,她选中了上饶的带湖一带,修建了新居,取名为“稼轩”,并自号为“稼轩居士”。甚:为什么。云山:田园。衣冠人:上层或高贵的人物。抵死:终究,毕竟。 14、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就是 A、词的上片前三句照应了题目,并假设即将友好相伴的猿鹤埋怨词人仕而不归。 B、词的上片末尾三句以惊弦、骇浪喻指了词人所处的宦途险恶、风波迭起的环境。 C、词的下片主要表现词人对未来的设想,畅想了迁入新居后展开的经营与规划。 D、词中巧妙运用比拟的手法,借用猿鹤与词人的对话代为抒发情志,妙趣横生。 15、本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合全词简要说明。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捣衣杜甫 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 宁辞捣熨倦,一寄塞垣深。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就是(3分) A、诗歌第六句“深”字一语双关,既写戍地遥远,又写思念之深。 B、丈夫久戍未归,岁近寒月,夫妻长别,这些都就是思妇捣衣之因。 C、捣衣十分辛苦,思妇用尽全身力气干活,以致产生厌倦怠惰之心。 D、诗人代为捣衣思妇言情,含蓄地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15、古人评说:尾句“音”字会一诗之意。请结合全诗,从内容与情感两方面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4 - 15题。 郡斋明?李攀龙 金虎署中谁大名,我今出守邢州城。折腰差自强人意,白眼那堪无宦情。世路悠悠几知己,风尘落落一狂生。春来病起少吏事,拟草玄经还未成。【注】郡斋,李攀龙由刑部外调任直隶顺德府(今河北邢台市)知府时的官邸。金虎署,刑部。玄经,指道教经书。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就是(3分) A.首联以反诘语气起句,突兀而起,写诗人在刑部履职名声卓然,次句转接而出,叙写自己却被外放邢州,蕴含着无限感慨。 B.颔联以“折腰”“白眼”两词描摹了官场生态,道出官场之丑恶,奴颜婢膝、阿谀奉承、人情淡薄,这就是诗人无法忍受的。

高中语文诗歌说课稿

高中语文说课稿模板《蜀道难》说课稿(人教版)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蜀道难》,以下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和学法以及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做解说。 一、教材分析 《蜀道难》选自人教版普通高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本单元是唐代诗歌单元,单元学习目标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入诗歌的意境,提高对诗歌的感悟能力.高中语文新课标对诗歌阅读的要求是:加强诵读,在诵读中获得情感体验和心灵共鸣。本文是李白在长安时为了送友人入蜀而作,属于一篇古体诗。 依据新课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考虑到学生实际情况,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了解李白豪迈飘逸的诗歌特点,整体感知诗歌寓意。2. 反复诵读,鉴赏诗歌的意境美,了解诗歌的写作技巧3. 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为:把握与体味诗歌的艺术手法。【教学难点】是: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 二、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因此,我确立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诵读法、讨论法、启发法、点拨法。只有反复的诵读学生才会理解诗歌的美。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其参与讨论才能激发学生的个性见解。当学生陷入迷途时,教师要适时的启发、点拨。 教是为了学,教师的教授只有在学生那里转化为学习的能力,才是教育的真正意义。我所任教的班级属于音乐班,学生语文基础较好,并且思维活跃,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所以,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本课根据诗歌的特点采取诵读、赏析、背诵的步骤。教学手段上我采用多媒体教学,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刺激。 三、教学过程本课我计划一课时完成,具体教学步骤如下: 【环节一】、导入新课。 由学生回忆李白的诗句导入,大多数学生可能会想到“床前明月光”“飞流直下三千尺”“白发三千丈”等诗句,由此得出李白诗歌一个很大的特点,奇特的想象,夸张的表现手法。从而引出《蜀道难》。此环节意在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引发他们更大的学习新课的兴趣。 【环节二】、认识李白。 此环节由学生课前预习,课堂自主发言完成,既可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又可以帮助教师了解课前预习情况。 【环节三】、诵读感悟诗歌学习重在诵读,所以,此环节首先设计由学生推荐一名学生来朗读,初步感受诗歌意境。然后师生共同欣赏flash配乐朗诵《蜀道难》,用视听的手段来展示诗歌意境,将诗歌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此时,学生的情绪已被诗歌感染和打动,再以配乐的形式让学生学生集体朗诵,加深理解。 【环节四】、讨论文本 学生上一环节通过充分地感受诗歌,已经有较深的印象,本环节主要用讨论法、启发法 来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艺术技巧。新课标对古诗文的学习要求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教师鼓励学生在合作探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案例分析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案例分析 阳泉二中王美玲 [案例背景] 一:笔者正任教高二一文一理两个班的语文课,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兴趣和教师想像的相差甚远。早些年的高中生们对古诗词喜欢得颠来倒去地背,许多学生书或笔记本的扉页上都认真地写着最喜欢的诗句,而现在这种现象已经很少看到了,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古典诗词已提不起太大的兴趣。有时,在课堂上听完声情并茂的课文配乐朗诵后,望着学生一脸冷漠,笔者心中塞满了无助与无奈。有时,笔者在课堂上提到一句诗,很少有同学能接到下一句。还有一部分同学对背诵古诗是应付检查。 二:我们学校规定禁止学生把手机、Mp3、Mp4等各种通讯和娱乐工具带入校园,可是我班文艺委员许燕上自习时听Mp3,我非常生气,班干竟然带头违纪,拿到办公室一听,里面有毛宁的《涛声依旧》、黄安的《新鸳鸯蝴蝶梦》、周传雄的《寂寞沙洲冷》、邓丽君的《但愿人长久》《芳草无情》、周杰伦的《东风破》《青花瓷》等等,她噘着嘴说是为了学习古典诗词,我想她确实不是狡辩,这些流行歌曲的确都与古典诗词有关,心中怒气消解了许多,批评其违纪的同时更多的赞扬…… 我陷入了思考:我们的语文课是不是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了没有?然而,这些问题却往往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那在古诗词教学方面能否迎合学生达到一种默契,或许古典与流行之间就有一种默契。 [案例原因探寻] 经调查了解,这种现象并非笔者所教的学生如此,而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于是,笔者想:现在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已兴起了读背古诗之风,为何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古典文学底蕴反而变得如此贫乏?到底是谁伤害了我们的学生?到底是什么导致了高中生对古典诗词学习兴趣的减退?如何才能重新唤起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呢? 由此,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开始了深一层地思考。 (一)造成现状的客观原因 1、在流行文化和快餐文化的冲击下,学生的阅读空间狭小,阅读品位降低。 现在的高中生课业负担都非常重,再加上网络、电视、广播和流行音乐的冲击,学生课外花在阅读上的时间可谓少之又少。在这么有限的时间里,我们的学生都在看些什么书呢?我们经常看到有老师从学生那里没收到动漫、武侠或者言情一类的书。我的学生是理科班,整天忙于数理化,他们没有太大的兴趣也没有大块的时间来读长篇名著,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阅读局限在这类书中。这些书在学生眼中可谓图文并茂,情节引人入胜,通俗易懂,携带方便,便于隐藏,而且一个中午就能读上一本,所以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市场。 经常性的阅读这些书,使得学生的语言水平深受其害,如我们经常可以听见学生张口就来周星弛的口头禅:“哇靠”“哇塞”,更有甚者能把他的经典台词“曾经有一段爱情放在我面前……”倒背如流。千篇一律的说话方式阻碍了他们思维的发展,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品位难以提高,拿到高雅的古诗词就没精打采,无兴趣去读。 2、课本中所选的某些诗篇确实与学生有一定距离,不能吸引学生。 如《离骚》,就有不少学生反映这首诗古奥难懂,提不起兴趣。《离骚》虽然是我国古典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源头,距离学生的时代比较久远。虽然前面学生已经接触了《诗经》,但对于楚辞,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仍然是陌生的。从字面上看,障碍特别多,学生也就没有了读下去的欲望。 3、呆板的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枪杀了学生的学习古诗词的激情。

【精品】国考教师资格证试讲稿_人教版_语文_七年级_下册《济南的冬天》

《济南的冬天》试讲稿 一。导入 师:“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这是古时候一个孩 子写的一首咏四季的诗。四季景色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为此写了许许多 多的诗文。前一段时间我们举行了古诗文背诵活动。现在哪位同学想为老师和同学们背几句呀? 生:。。。。。。。。 师:同学们背诵的都是绝句或律诗,容量很有限,是取一个或两三个景物来写景的。这 一单元我们学习的写景抒情散文,内容丰富极了,有春草、夏色、春雨、冬雪等等。作者是怎样 描绘的呢?这一单元我们就来学习一些写作写景散文的方法。今天,我们先来学习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投影课题在白茫茫的背景上) 师:提到冬天,你会有什么感觉?会想到些什么? 生:感到特别冷;我会想到呼啸的北风、飘飞的大雪、瑟瑟的枯枝。 师:北风凛冽、天寒地冻、万木萧条、亘古沉寂是我们这里的冬天。那么,“四面荷 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在冬天又是怎样的胜景呢?这节课,我们一块来欣赏一下。二.新授 师:首先请大家明确两个学习重点:1、本文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方法;2、朗读并 背诵精彩的段落。(投影:1、抓住景物特征写景;2、朗读并背诵精彩的段落)师:请同 学们听老师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作者所表达的深情。同学们,济南的冬天好吗? 生:好! 师:好在哪里? 生:济南的冬天没有风声,不象我们这里,呼啸的北风令人受不了。 生: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不象我们这里的冬天,即使有阳光,也是干燥的冷的厉害。 生:济南的冬天很温柔,水不结冰,倒还充满了绿意。令人不禁想到我们这里的春天。

师:好的文章三分赏析七分读,只听了一遍,同学们就发现了这么多济南冬天的好处,下 面请同学们仔细的读一下课文,体会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写此文的,阅读这篇文章应注意哪 些问题?(朗读的感情、语速、语调和语气) 师:在阅读的时候,我希望同学们能注意下面这几个生字词:①济(jǐ)南②伦敦(dūn ) ③髻(jì)④镶(xiāng)⑤贮(zhù)蓄⑥水藻(ZǎO )(投影生字词) 生自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的都十分认真。那么你认为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写这篇文章的呢? 生:我认为作者心中充满了感激,济南的冬天给了他在北平和伦敦不同的特别温柔的感 受。 生:我认为作者怀着喜悦的心情来写这篇文章的。在济南这么温柔的地方过冬,作者 自然是很喜悦的;同时,我认为他还为我们中国有这么好的地方感到自豪。 师:那么,你认为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才更能读出作者的这种感情呢?生: 用较轻声、喜爱和欣赏的语调读。 师:那请你来读一下,好吗?读你认为读的最好的地方。 生:读第一、二、三段。 师:你认为他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读得很好,能把那种如诗似画的意境和作者喜爱、欣赏的心情读出来。师:这位同学读得确实不错。哪位同学能不看课本,试着背一下,说一、两句也行。师:那就再看一下,只看两眼。谁来试一下 生:背第一段。 师:同学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背出自己喜欢的段落,真不简单。下面听教师来朗诵第 一段,同学们再来感受一下济南冬天最大的特点。 师:那谁说说济南冬天最大的特点? 生:温晴师:能说一下你的理由吗? 生:在这里,作者通过和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突出了济南冬天无风、有阳光、 温晴的特点。 师:说的非常好,用对比写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重点。那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写出 你所到过的一个地方的特点?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专题训练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专题训练 一、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一)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上片开头两句写夜深人静。其中的“缺”“疏”“断”几个字极写了作者_______的心境。第三句中的“幽人”是指_________。 2、下片“拣尽寒枝不肯栖”采用的是______的修辞方法和______的表现手法,表面上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但实际上却写出了作者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二) 破阵子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花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1、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上阙前四句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写的是什么内容?写这些内容对于表达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 2、作者为什么在“仓皇辞庙日”落得一个“垂泪对宫娥”的伤心结局?这样写的用意何在? (三)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 1、首联两句中,“渚清沙白鸟飞回”既有“渚清沙白”这样的______描写,也有“鸟飞回”这样的_____描写,整句属于_________的写法。而“哀”字写猿啸声哀,但也微微透露出作者愁苦的思绪,这里采用的是_______写法。颔联两句中,“萧萧”写出了__________的情态,“滚滚”写出了____________的气势,这两句意境更加__________,感情更加___________。整首诗充分体现了杜甫___________的风格。 2、根据“艰难苦恨繁霜鬓”句,联系杜甫的身世遭遇,你认为杜甫的“艰难苦恨”包含着哪些寄寓? (四) 登岳阳楼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作者登楼为什么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颔联写的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洞庭湖广阔无边、水势浩瀚的雄奇壮观阔大景象,而颈联写的却是作者身世的孤苦和处境的凄凉,两者对于表达中心思想分别有什么作用? (五) 在狱咏蝉骆宾王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3篇)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3篇) 【第1篇】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古典诗歌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珍贵的文化遗产,诗歌教学对于陶冶性情、加强美育、继承传统,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然而,高考模式下的诗歌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显著的问题是,在诗歌教学中,知识、技巧训练大于思想的领悟、价值的追求、审美的熏陶。这有待于高中语文教师进行有效的反思。 在高考指挥棒效应明显的大环境下,设想如果不考诗歌,又有多少学生真正主动的搜集诗歌、背诵名句、感悟意境?因为“动机是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1]当代高中生浸泡在媒体文化、网络文化、大众文化的情境中,很多学生拒绝传统,崇尚个性,已经失去学习诗歌的动机。如果诗歌教学与现实脱节,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就会更加厌恶诗歌学习,这与诗歌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 《周易》中有“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因此,高中诗歌教学求新求变迫在眉睫。在新课程背景下,变的是思想、方法,不变的是道德感悟、审美追求。道德的崇高与审美的品位是学生对诗歌的自觉式追求。现从心理学视角,从动机、美感(艺术鉴赏)、能力三个维度,以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第三专题: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例,谈高中诗歌教学改革,并作一定的反思。

一、背景分析 传统的诗歌教学很容易让学生对诗人及其作品形成符号化认识。如谈到杜甫,就想到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其人被成“诗圣”,思想是“忧国忧民”。提到李白,就想到他被称为“诗仙”,将他与浪漫主义紧密联系,想到他的诗歌风格“豪放洒脱”……这已形成当下标准化、范式的诗歌教学模式,在心理学上称这种现象为“思维定势”。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引导学生以知人论世为起点,多元化解读文本,找到传统与现实的平衡点,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与创新能力。而《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梦”属于想象的类型,教学中带领学生跟随李白的思维踏上多彩的追梦之旅,找到神仙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衔接点,回归现实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家园”。 王国维说:“诗人对自然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结合体,鉴赏诗歌除了进入意境中外,还可以获得情感的愉悦、心灵的共鸣、审美的体验。而高中生鉴赏诗歌,有三大步骤:读懂诗歌、感悟意境、创新理解。其中激发学习动机是前提和基础,感悟意境是领悟与内化,创新理解是目的与结果。 以下是从心理学角度解决上述问题: 一、培养学习动机 “诗歌教学是重点更是难点,年代久远,时空跨度大,要想真正领会诗词的意境和情感,需要每个参与者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存,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多层次、多角度地品味诗歌。”[2]而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最有效的途径是课前问题的设置。“课前预习能培养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设计

篇一:高中语文古代诗歌形象优秀公开课教案 一颦一笑总关情 ---------- 鉴赏古代诗歌人物形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明确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答题模式与规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悟作者情思,培养鉴赏能力,提高解题技能。 二、教学重点: 1、分析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 1、分析人物形象类题型的解答。 四、教学方法: 1、引导法、自主探究法、讨论分析法等。 五、教学手段: 1、借助多媒体进行文字图片处理,以期提高课堂效率。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闰土少年时童真,善良,简朴. 中年封建,穷,悲观,保守是封建伦理制度下的牺牲品闰土是生活在重压下的纯朴善良的贫苦人民的代表, 别里科夫是个死板的教条主义者,是沙俄时期一个没落的知识分子代表。他盲目地维护着腐朽沙俄政府制定的种种落后体制、规定,却不知自身已被套上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套子”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但在旧社会她不但不能争得一个做人的起码权利,反而成为一个被践踏、遭迫害、受鄙视而终甚至于被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所吞噬的人物。 古诗词中的形象,就是以语言为手段而创造的艺术形象,也称文学形象,泛指文学作品中整个的形象性表现、形象体系、生活图景。诗歌形象根据鉴赏的不同要求,大致可以划分为:人物形象、景物形象,物之形象三种类型。形象(意象)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1、人物形象(“人象”) 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而这些形象往往以片断的形式表现出来,它需要读者以自己的想象去进一步补充。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 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在抒情诗中,诗人是通过直接抒写自己的主观情绪,来完成对自我形象的塑造。 (偏重抒情的诗歌)

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稿-小学美术-必过模板

教师资格证面试稿——小学美术必过篇 题目《魔幻的颜色》 内容: 基本要求: 试讲时间10分钟 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学生掌握三原色,有适当板书 【教学设计参考-必过稿】 师:同学们好!同学们!你们用过水彩吗?谁能说说水彩颜料有什么作用? 生:可以画出好看的画!…… 师:好,同学们说了很多水彩的不同作用,其实水彩不但能帮我们画画,还能帮我们和更多的颜色交朋友呢!我们平时见的那么多颜色,那什么样的颜色称为原色呢? 那我们先看一段卡通动漫,听听颜色自己是怎么说的。看完动画,观察出是几种什么颜色在说话吗? 生:三种 师:恩!对!这三种颜色都说了句什么呢? 生:他们可以组成不同的颜色。 师:好的,那我们在这里可以得出原色的定义了,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出来的颜色叫原色,红、黄、蓝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和出,那么红、黄、蓝就叫三原色。好的,认识了三原色这三个朋友,那我们再来认识另外的一些朋友,首先还是先来看一个视频,

观察一下三原色相加能不能变化成别的颜色? 我们再来观察一下这个三色轮,色圈中黄色和蓝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颜色? 蓝色和红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颜色呢? 红色和黄色重叠的部分呢? 好的,现在老师用色块演示一下,大家看对不对,红十黄=橙、黄+蓝=绿,蓝+红=紫.我们通过看图得出了这样一个公式,那这个公式到底对不对呢,我们来做个试验,大家先看老师示范, 老师取红、黄两杯水中的一部分混合,大家快看,它变颜色没有,变成了什么颜色? 生:橙色 师:恩,对!那说明我们公式的第一个是对的,下面就请同学上去验证后面的两个公式好不好,哇!同学们都很积极,那就请举手举的最快的小明和小婵上去一人做一个试验好不好。 好的,我们的试验做完了,我们的公式都是对的?对不对?通过刚才的色水试验、我们发现三间色里,不管哪种颜色,都是有两种原色相加产生,因此,我们可以给间色下个定义,是什么?对,用两种原色调和成的颜色就叫间色,间色也有三个对不对? 生:对!师:好的,我们刚刚已经学习了三原色和三个间色,交了很多新朋友,现在

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诗歌鉴赏题《野望》讲评课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必修3

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高级中学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题《野望》讲评课 教学反思新人教版必修3 《考试大纲》针对诗歌鉴赏提出了两个要求:(一)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诗歌一般篇幅短小,意蕴深刻,叙事简练,情感内敛,它虽立足于现实,但是往往采取避实就虚的形式,或浓缩历史,或观照未来,或挖掘内心,又由于时代距离、文化底蕴、文言功底、鉴赏方法和经验等原因,古诗鉴赏对学生而言有着比鉴赏现代文更大的障碍和难度。学生面对诗歌鉴赏有畏惧心理,怕做这类题目。针对这种现象,我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小角度切入,每节课选取诗歌鉴赏的一个小知识点,让学生当堂学习,当堂记忆,当堂练习,当堂巩固。力求每一节课,学生都能有收获。下面是笔者上课的一个实例,从这个实例来谈诗歌鉴赏课小角度切入的实际操作。 本节课我通过评讲诗歌《野望》的练习题,向学生介绍诗歌中常见的写景手法。 在备课过程中我首先根据学生做的练习明确学习目标:1. 明确诗歌中词语及意象的含义,正确理解把握诗歌。2. 明确写景手法的提问方式,积累写景手法的专业术语。3. 推敲答案语言,规范答题模式,使形成的答案准确、流畅、雅致。带着这个目标,我认真琢磨教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诗歌感兴趣,那么就会像香菱学诗那样抱着极大的热情专注于诗歌,咬文嚼字,细细品味,这对于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有很大帮助。于是我用大屏幕展示几句学生熟知的写景诗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诗句中的景物在诗人笔下魅力无穷,让学生通过思考找出这些诗句中用的写景手法,由此导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评讲课前练习《野望》时,先读诗,理解诗歌大意;再审题,明确题目要求;再筛选,确定答题内容;最后,形成规范答案。展示学生答案,让学生现场打分,找出不足之处,然后重整答案,对比参考答案,调整提高。接着展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写景手法的提问方式、常见术语和答题模式,让学生当堂理解,当堂记忆,并进行背诵比赛。 紧接着此环节,我让学生带着知识储备进行当堂练习,然后小组讨论,展示成果,师生共评,明确答案。最后让学生写出并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实践证明,通过练习,引出知识点,当堂记忆,再强化训练,学生有效的掌握了知识,有力的提高了诗歌鉴赏能力。 古典诗歌作为中华文化中最精致、最灿烂的一页,是整个中学教材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诗歌的特质决定了诗歌鉴赏是一种高度的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因此,我们指导学生鉴赏诗歌,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有很大的难度。以上谈到的只是我在古代诗歌鉴赏教学中的一般做法。当然,诗歌鉴赏是多方面的、综合的,每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每个学生也都会有不同的收获。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结合诗歌教学的特征,立足诗歌本身,结合学生实际,培养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寻找规律,掌握技巧,日积月累,学生的鉴赏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会有更大的提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