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一、二节 热力发电厂的热经济性
- 格式:ppt
- 大小:1.21 MB
- 文档页数:39
热力发电厂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及其热经济性1、发电厂在完成能量的转换过程中,存在哪些热损失?其中哪一项损失最大?为什么?各项热损失和效率之间有什么关系?能量转换: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煤)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热损失:1)锅炉热损失,包括排烟损失、排污热损失、散热损失、未完全燃烧热损失等。
2)管道热损失。
3)汽轮机冷源损失:凝汽器中汽轮机排汽的气化潜热损失;膨胀过程中的进气节流、排气和内部损失。
4)汽轮机机械损失。
5)发电机能量损失。
最大:汽轮机冷源热损失中的凝汽器中的热损失最大.原因:各项热损失和效率之间的关系:效率=(1-损失能量/输入总能量)×100%。
2、发电厂的总效率有哪两种计算方法?各在什么情况下应用?1)热量法和熵方法(或火用方法或做功能力法)2)热量法以热力学第一定律为基础,从燃料化学能在数量上被利用的程度来评价电厂的热经济性,一般用于电厂热经济性的定量分析。
熵方法以热力学第二定律为基础,从燃料化学能的做工能力被利用的程度来评价电厂的热经济性,一般用于电厂热经济性的定性分析。
3、热力发电厂中,主要有哪些不可逆损失?怎样才能减少这些过程中的不可逆损失性以提高发电厂热经济性?存在温差的换热过程,工质节流过程,工质膨胀或压缩过程三种典型的不可逆过程。
主要不可逆损失有1)锅炉内有温差换热引起的不可逆损失;可通过炉内打礁、吹灰等措施减少热阻减少不可逆性。
2)锅炉散热引起的不可逆损失;可通过保温等措施减少不可逆性。
3) 主蒸汽管道中的散热和节流引起的不可逆性;可通过保温、减少节流部件等方式来减少不可逆性。
4)汽轮机中不可逆膨胀引起的不可逆损失;可通过优化汽轮机结构来减少不可逆性。
5)凝汽器有温差的换热引起的不可逆损失;可通过清洗凝汽器减少热阻以减少不可逆性.4、发电厂有哪些主要的热经济性指标?它们的关系是什么?主要热经济性指标有:能耗量(汽耗量,热耗量,煤耗量)和能耗率(汽耗率,热耗率,煤耗率)以及效率.能耗率是汽轮发电机生产1kW。
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分析1. 引言1.1 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分析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分析是热力发电领域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发电厂的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进行分析,可以帮助优化能源利用和提升发电效率。
动力循环是指热力发电厂中燃料燃烧产生热能,通过锅炉产生高温高压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的过程。
热力发电厂的动力循环过程是实现能源转换和电力输出的核心环节,其效率和运行稳定性直接影响发电厂的经济性和环保性能。
热经济性分析则是评价热力发电厂能源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主要包括能源消耗、电力输出、燃料成本、发电效率等指标。
了解热力发电厂的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分析方法,可以为发电厂的运行管理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发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未来,随着绿色能源发展的不断推进,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分析将成为发电行业的重要研究方向,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也将更加凸显,因此这一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内容结束】.2. 正文2.1 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的意义热力发电厂的动力循环是指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热量,通过汽轮机转换为机械能,然后再通过发电机转换为电能的过程。
这一循环过程在能源转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以下几点重要意义:1. 能源转化效率高:热力发电厂的动力循环过程在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不断优化动力循环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参数,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燃料的利用率,降低能源浪费。
2. 提高电网稳定性: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的稳定运行对于电网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设计循环系统,并采用先进的监测和控制技术,可以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供应,避免因电力波动而引起的网络故障。
3. 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优化热力发电厂的动力循环系统可以减少燃烧排放物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通过清洁能源的利用和废热回收利用,可以实现绿色发电,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的意义在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减少环境污染,推动能源转型发展。
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分析【摘要】热力发电厂是一种重要的能源生产设施,其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评价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热力发电厂的运行原理和动力循环、动力循环效率影响因素分析、热经济性评价指标及其应用、热力发电厂热经济性分析方法以及热力发电厂热经济性改进措施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对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的分析,可以为提高发电厂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研究成果表明,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进一步探讨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的改进措施,并且应加强对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以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更深入地了解动力循环机理、探讨新的热经济性评价指标以及开发高效节能的技术。
【关键词】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热经济性、运行原理、效率、影响因素、评价指标、分析方法、改进措施、研究成果、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1. 引言1.1 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分析的重要性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分析是热能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对于热力发电厂的效率和经济性要求也日益提高。
研究和分析热力发电厂的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不仅可以提高热力发电厂的能源转化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是热力发电过程中能量转换的核心环节,其效率直接影响到热力发电厂的发电量和能源利用效率。
通过分析动力循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可以找到提高动力循环效率的关键因素,从而优化热力发电厂的运行。
热经济性评价指标是衡量热力发电厂经济效益的重要标准,包括热力发电厂的热效率、装机容量利用系数、热利用系数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可以评估热力发电厂的运行情况,并制定改进措施。
研究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分析,对于提高热力发电厂的能源转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热力发电厂的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分析在能源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中原工学院《热力发电厂》教案能源与环境学院系别:热能与动力工程系任课教师:***绪论❖教学目的:掌握电能生产的特点及其要求,熟悉热力发电厂的类型,了解我国的电力发展概况及其发展政策。
❖内容提要:电能的特点以及对电力生产的要求,发电厂的分类,我国电力工业发展概况及发展政策,本课程的学习要求。
一、电力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二、电力生产的特点及基本要求三、各种类型的热力发电厂四、我国电力工业的技术政策及国内外电力工业的发展概况五、本课程在电厂热能动力设备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授课时间:20分钟❖重点内容:各种类型的热力发电厂❖板书:以黑板粉笔书写为主第一章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及其热经济性❖教学目的:掌握评价热力发电厂热经济性的主要方法。
❖内容提要:第一节热力发电厂热经济性的评价方法本单元主要讲述评价热力发电厂热经济性的主要方法:热量法、熵方法和火用方法。
❖授课时间:70分钟❖重点内容:评价热力发电厂热经济性的主要方法:热量法、熵方法。
❖板书:以黑板粉笔书写为主,并辐以幻灯片。
难点:评价热力发电厂热经济性的主要方法:热量法、熵方法。
思考题:发电厂在完成能量的转换过程中,存在哪些损失?其中哪一项热损失最大?为什么?❖教学目的:掌握凝汽式发电机组的主要热经济性指标以及朗肯循环、回热循环的热经济性,掌握蒸汽初参数对发电厂热经济性的影响规律。
❖内容提要:第二节热力发电厂热经济性的评价方法本单元主要讲述凝汽式发电厂的主要热经济性指标和发电厂的动力循环。
一、汽轮发电机组的汽耗量和汽耗率二、汽轮发电机组的热耗量和热耗率三、发电厂的热耗量和热耗率四、发电厂的煤耗量和煤耗率以及标准煤耗率五、全厂供电标准煤耗率第三节发电厂的动力循环一、朗肯循环及其热经济性二、回热循环及其热经济性:(一)给水回热加热的意义(二)给水回热加热的热经济性(三)影响回热过程热经济性的因素三、蒸汽初参数对发电厂热经济性的影响(一)提高初温对理想循环热效率的影响(二)提高初温对汽轮机的绝对内效率的影响(三)提高初压对理想循环热效率的影响(四)提高初压对汽轮机的绝对内效率的影响(五)提高蒸汽初参数对发电厂热经济性的影响(六)最有利蒸汽初压(七)提高蒸汽参数受到的限制(八)采用高参数大容量机组的意义❖授课时间:90分钟❖重点内容:凝汽式发电厂的主要热经济性指标,蒸汽初参数对发电厂热经济性的影响。
热力发电厂的热经济性一、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系统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系统是根据能源在燃烧使用时的梯级原理,首先将煤炭和天然气等在锅炉中充分燃烧,第一次产生热能进行发电,再将发电后产生的余热用于发电厂的动力循环装置中,再次发出相应的电能。
使用这种动力循环系统相比以往的发电系统有很大的优势。
主要表现在:能源使用上相比过去大大降低,而且可以将资源再次利用;增加了电力的供应,在原有的基础上电能的输出有了本质的提升;循环系统的建造可以节省发电厂的用地面积,在最小的范围内,完成发电的任务;集中收集尾气,将尾气的热量再次利用,有效地保护了环境,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量;发电的效率和质量有所提高;有利于企业对发电厂的综合治理,在很大程度上减低了事故发生的概率,保障了生产的安全。
二、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的热经济性在了解动力循环系统的原理后,需要对该系统的相关参数进行深入的研究。
1.锅炉效率。
在锅炉中燃烧存在一个公式:输入燃料热量=锅炉热负荷+锅炉热损失。
在燃烧后会产生热能的损失,排烟损失、未完全燃烧损失、排污损失。
而使用动力循环系统可以有效地降低烟雾造成的污染,改善不完全燃烧的现象,以及减少了热量的逐渐耗损,不但如此,还可以收集热量进行二次发电,这些都很大程度地提高了经济性,减少了因排污治理所产生的二次费用。
2.管道效率。
管道的能量平衡关系为锅炉热负荷=汽轮机热耗量+管道热损失。
在气体在传输的过程中,会因为管道的不平整或是有裂缝出现气体的排除,这些也都会对发电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使用循环系统,就可以很大程度上收集浪费的气体,使其再次得到充分的利用。
考虑到汽轮机也会有热消耗量,把气体在回收时的热量和热耗量加在一起,对整个机组产生更大的能量。
这样减少了在收集尾气上的经济消耗,还能提高效率.将浪费的资源再次转化为经济效益。
3.全厂能量效率。
全厂能量平衡关系为全厂热耗量=发电机输出功率+全厂能量损失。
在整个系统中还要考虑整体的热能损失,其中也包括发电机输出功率的损失、机械磨损造成的热能损失,将这些都考虑在内,使用循环系统都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能源的使用率,从根本上降低了全厂的经济成本,提升了热经济性。
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及其热经济性一、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简介热力发电厂是一种利用化石燃料或核能等能源转换为电能的设施。
其动力循环是指在热力发电厂中用于产生电能的能量转化过程。
热力发电厂常用的动力循环有常压循环、压力循环以及复杂的混合循环等。
常压循环是一种简单的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水的蒸发与冷凝来实现能量转换。
常压循环包括锅炉、汽轮机和凝汽器三个主要部件。
在锅炉中,燃料燃烧产生高温烟气,使水变为蒸汽。
蒸汽进入汽轮机,驱动汽轮机旋转并带动发电机发电。
蒸汽在汽轮机中释放出能量后,进入凝汽器冷凝为水,再次回到锅炉进行循环利用。
压力循环是一种更高效的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
与常压循环不同的是,压力循环中的蒸汽在汽轮机中不完全膨胀,而是在一定压力下排出一部分蒸汽,再回到锅炉中再次加热。
这一过程被称为再热,可以提高系统的热效率。
混合循环是一种将常压循环和压力循环相结合的复杂循环方式。
混合循环的核心思想是利用高温蒸汽在汽轮机中释放能量后,再进行再热和再膨胀。
混合循环具有更高的热效率和更低的排放。
目前,混合循环在大型热力发电厂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与热经济性热力发电厂的热经济性指的是在能源转换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能量并最大限度地提高热能利用率的能力。
热经济性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热力发电厂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从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的角度来看,影响热经济性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燃料热值和燃烧效率燃料的热值和燃烧效率是决定热力发电厂能量转换效率的重要因素。
燃料的热值越高,单位燃料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效率就越高。
而燃烧效率则决定了能源消耗的大小。
通过提高燃料热值和改善燃烧效率,可以提高热力发电厂的热经济性。
2. 动力循环中的能量损失动力循环中的能量损失是热力发电厂热经济性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在常压循环中,能量损失主要发生在锅炉和凝汽器中,例如烟气冷却和冷凝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在压力循环和混合循环中,由于有再热和再冷凝的过程,能量损失相对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