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的方法及技术要求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7
浅述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摘要】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是矿区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能够保障矿区工程安全、水资源合理利用以及环境保护。
本文首先介绍了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的重要性和研究背景,明确了研究目的。
在详细阐述了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内容,包括地质条件调查、水文地质勘探、地质灾害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价。
在结论中,强调了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的意义,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同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矿区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矿区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重要性、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地质条件调查、水文地质勘探、地质灾害评估、环境影响评价、意义、存在问题与挑战、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的重要性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是矿区开发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矿区安全生产、防止地质灾害、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在矿区开发过程中,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水文地质特征对矿山开采、矿山压力、矿井充水等具有重要影响。
进行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能够有效解决矿区水工环地质问题,实现矿区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能够有效提高矿区开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保障矿山安全生产。
通过对矿区地质条件的调查和研究,可以为矿区的规划和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减少矿山建设和运营中的风险。
研究矿区的水文地质和地质灾害评估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也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减少矿区开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
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是矿区发展和环境保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实现矿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型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背景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的研究背景是十分重要的。
随着矿产资源开发的不断深入和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需求不断增加,地质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制约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因素。
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开展可以有效地保障矿区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矿区水文地质及环境地质工作内容及技术要求(仅作参考学习,禁做抄袭发表,如有违权,将诉维法)徐洋摘要:在矿产普查和勘探中矿区水文地质及环境地质工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同时也是评价矿床开采技术有效条件中必不可少的因素。
它直接关系到矿产资源的经济合理开发和矿山生产的安全。
水工环地质资料是正确评价矿床开采技术条件不可缺少的,同时还影响到矿床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性地质灾害或安全事故的处理决策问题及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的制订和实施。
矿区水文环境地质工作是矿产普查与勘探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的程度和精度,势必影响到整个矿区的评价和矿床的合理开发利用及规划,矿区在开展地质勘查工作同时,水文环境地质工作也应同时并进。
现就矿区水文环境地质工作的内容和技术要求作浅述。
关键词:矿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作内容、方法1.简述水文地质及环境地质工作1.1工作目的矿区水文、环境地质工作的关键任务以及目的是:调查矿井地带一些基本的情况(水文、环境),探出供水水源方向,预测出矿坑涌水量,对坑道顶底板稳固性作出初步评价,提出为防止矿坑水对地下水、地表水的污染以及环境影响的意见,为矿山开采设计提供依据。
对于一个矿床基本情况的调查和了解首先要考虑构成它的基本内容,比如:如何找到矿产、如何展开一些勘测工作,还有掌握当地的水文情况等等。
同时,当递送一些矿产量的数据资料时还有注意其他资料:水文地质材料、地质勘探过程详情。
这些资料都要进行相应的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作,以满足编辑开采设计的要求。
1.2基本任务(勘探阶段)水文地质:查明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对于矿床中填入水的情况,同时还有矿坑自身会出水的多少都是考虑条件。
对矿床水资源综合利用进行评价,指出供水水源方向。
环境地质:对于矿井所在地的测试,主要有环境质量,还有一些预见性质的环境地质问题,并综合出有效的措施。
2.矿区水文地质及环境地质工作内容及技术要求2.1.水文地质调查内容和要求2.1.1水文地质调查内容(1)水文地质测绘在水文地质测绘中,其地质观察点应该如何进行布置,解决这一问题往往又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控制各种地质界线的地质体。
分析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方法与技术要求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离不开资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水资源和其他地质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水力环境作为矿区地质资源勘探中常用的技术勘探手段,已被地质勘探部门广泛采用。
水环境地质是矿产勘查与普查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可对矿区的矿产开发及相关物质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水环境地质也是矿山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长期的应用和研究,水环境地质在矿山勘探行业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因此,为了提高液压环的地质工作质量,有必要对其工作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方法;技术要求;研究引言在实际的勘查过程中,由于部分工作人员对具体勘查技术或理论掌握的不够熟练,经常会出现不能及时发现矿区开发及开采现存风险的状况,显然,如果此类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那么后续工作的展开必然会受到影响,甚至出现安全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升矿区水工环地质勘探工作开展的有效性,本文将在分析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开展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对具体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1、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内容结合现状来看,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内容将会因为勘查结果及矿床类型等的不同而出现一定差异,同时,在确定具体工作内容的过程中,相关单位仍应参考国家现有法律法规并结合矿区实际情况来进行规划。
通常情况下,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中主要包含了以下几部分内容:矿区水工环地质测绘、钻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坑道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地下水长期观测及取样测试等。
2、技术要求2.1 矿区水工环地质测绘首先,从测绘范围来说,矿床开采过程中出现的矿产地质环境及生态环境改变可能影响到的范围都应被划分到矿区水工环地质测绘的范围之内。
其次,从具体的测绘办法上来说,矿区水工环地质测绘工作开展过程中主要通过穿越法与追索法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测绘。
具体的测绘过程如下:垂直于岩层、沿地貌变化显著方向构造线走向,在此基础上对重要地质体、接触带、断层带、软弱夹层等位置进行追索、观察、详细记录,最后绘制仿信剖面图并拍照。
水文地质H ydrogeology 环境保护理念下矿山水工环地质工作的方法及技术要求李 伟,赵俊清,王恒山(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 酒泉 735000)摘 要:由于传统矿山水工环地质工作方法对环境造成的破坏程度高,无法实现矿山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这一现象,进行环境保护理念下矿山水工环地质工作的方法及技术要求分析。
通过分析环境保护理念下矿山水工环地质工作的方法,科学的进行矿山水工环地质工作;实施有效的生态补偿以及实行相关法律的完善制度;针对环境保护理念下对矿山水工环地质工作技术提出的要求,必须通过GPS-RTK水工环地质测量技术进行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减少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关键词:环境保护理念;矿山水工环;地质工作方法;技术要求中图分类号:TP30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08-0151-2Methods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mine hydraulic and environmental geologicalwork under 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LI Wei, ZHAO Jun-qing, WANG Heng-shan(Fourth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of Gansu Provincial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ses,Jiuquan 735000,China)Abstract: Due to the high degree of damage to the environment caused by the traditional mine hydraulic environment geological working method, it is impossible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mine. In view of this phenomen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ethods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mine hydraulic environment geological work under 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ethod of mine hydraulic environment geological work under 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mine hydraulic environment geological work is carried out scientifically; the effectiv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and the perfection system of relevant laws are implemented; in view of the requirements of mine hydraulic environment geological work technology under 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hydraulic environment geological survey must be carried out through GPS-RTK hydraulic environment geological survey technology, Reduce damage to the environment.Keyword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cept; mine hydraulic environment; geological working method; technical requirements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大力应用下,国家对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愈加增多,环境保护理念已经深入人心[1]。
浅谈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的方法及技术要求作者:肇维龙来源:《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2015年第05期摘要:在今天,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有关部门对水工环地质工作逐步开始高度重视与关注。
而在本文讲述中,笔者特别对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的方法及技术要求做了详细讲解,希望对水工环地质工作者起到指导作用。
关键词:浅谈;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工作方法;技术要求一、引言水工环地质工作包括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是一项针对地下水资源、工程建设和自然环境的地质条件进行调查评价的地质工作。
其学科包含项目较多,范围较广,需要长时间从事该项工作才可以更好的了解掌握。
本文所介绍的矿区水工环工作则是在矿产普查工作与勘探过程中及其重要的一个内容,由于水工环地质资料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是否能够正确评价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的重要参考条件。
因此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准度和精度,会起到至关紧要的作用,在整个矿区的评价和矿床合理开发利用及规划上。
不仅如此,还会对在矿床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性地质灾害或安全事故的处理等问题起到参考指导作用。
因此矿区开展地质普查工作应该同时与水工环地质工作开展进行,下面就针对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内容及技术要求要求进行简单介绍。
二、水工环地质工作所包含的具体内容1、水文地质:水文地质是为地质工程服务的一门学科,水文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是地下水(Groundwater)研究的一门学科,它是研究地下水的发生、运动及其水化学特性在地质环境中的变化。
主要研究与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以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地下水质与量的时空变化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研究如何去兴利除害,服务人类。
对于研究地下水的科学水文地质学,它主要是对地下水的形成分布规律,地下水的化学成分与物理性质,地下水资源和利用,地下水对建设工程及开采矿山的不利影响和防治等进行研究。
在科学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建设的需要下,水文地质学又可以分为区域水文地质学、供水水文地质学、矿床水文地质学、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土壤改良水文地质学等分支学科。
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的方法及技术要求综述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的方法及技术要求[摘要]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水工环地质工作越来越受到工程部门的重视与关注。
本文阐述了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的方法及技术要求。
[关键词] 矿区水工环地质地质勘测一、前言水工环地质就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
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是矿产普查与勘探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工环地质资料是正确评价矿床开采技术条件不可缺少的。
因此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的程度和精度,势必影响到整个矿区的评价和矿床的合理开发利用及规划,同时还影响到矿床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性地质灾害或安全事故的处理决策问题及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的制订和实施。
矿区在开展地质勘查工作同时,水工环地质工作也应同时并进。
现就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内容和技术要求浅述如下:二、工作内容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内容,应根据矿区勘查阶段和矿床类型的不同按《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规范》(gb1271991)、《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 2002)和各类矿种的矿产地质勘查规范等要求结合矿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综合确实。
主要有区域和矿区水工环地质测绘、静止水位观测、抽水试验、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钻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坑道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地(表)下水长期观测、取样分析测试等。
三、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一)区域和矿区水工环地质测绘区域水工环地质测绘比例尺一般采用1:50000~1:10000,测绘范围应包括一个完整的补、径、排在内的水文地质单元。
在充分收集已有水文地质、社会自然地理、水文、气象、地震、环境污染、地质灾害等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要求基本查明区域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构造及其富水性,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最低侵蚀基准面位置、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现状、第四系松散层分布和厚度、岩体风化程度、构造破碎带和软弱结构面(夹层)特征、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岩石坚硬完整程度、各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特征、岩容发育情况、自然和人工边坡的稳定现状、采空区、不良地质现象分布和特征等水工环地质条件。
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方法与技术要求分析乔建伟,张富有摘要:本文详细分析和探讨了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的方法和技术要求。
介绍了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的任务和目标,明确了其在矿区开发和建设中的重要性。
从勘查方法、监测方法、预测方法、技术要求和人员技术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勘查方法介绍了地质、水文、环境等勘查手段,并考虑了矿区地质特点;监测方法重点介绍了水文监测、地质监测、环境监测等方法;预测方法介绍了地下水流、地质灾害等的预测方法;技术要求和人员技术要求,阐述了需要的仪器设备和材料要求以及从业者需要具备的技术能力和素质。
关键词: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方法;技术要求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已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
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旨在全面了解矿区地质、水文、环境等情况,为矿区开发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保障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地质学、水文学、环境学、工程学等多学科知识和技术手段,以达到全面、准确、可靠的勘查、监测和预测工作目标。
本文旨在分析和探讨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的方法和技术要求,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对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的任务和目标、勘查方法、监测方法、预测方法、技术要求和人员技术要求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介绍了所需仪器设备和材料要求。
1 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概述1.1 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内容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内容是指对矿区进行水文地质勘查、监测和预测,并进行矿区水工程的设计和建设。
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评估矿区的环境地质条件,进行环境监测和治理。
具体而言,矿区水文地质勘查需要对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水文地质特征、水资源量、水文地质灾害等情况进行勘查,为后续水工程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同时,对矿区的地下水位、水质、水文地质灾害等进行监测,能够及时预警和应对水文地质灾害,确保矿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浅述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摘要:水工环地质是水文、工程和环境三类地质的总称。
矿区水工环地质是矿产勘探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矿区的科学评价、矿床开发利用的合理规划、实施及矿区地质环境的恢复治理工作。
本文首先对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进行了概述,浅述了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内容、方法、技术要求,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矿区水工环地质;水文地质调查;工程环地质调查;环境地质调查一、水工环地质工作的概述水工环地质工作是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
近年来,全球社会经济环境都从原来追求开发利用为主的方式,逐步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
随着全球经济、环境、资源朝可持续方向发展,很多国家都对地质调查工作进行了新的规划和部署,明确了新的方向,与之相应的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内容、方法、技术要求等一系列问题,也正相继发生着变化。
水工环地质工作一体化成为发展的新趋势。
过去,世界各国的的水工环地质工作,主要以资源摸底调查作为工作的主要目的。
现在,水工环地质工作主要以促进自然与社会和谐共存为战略思想,以解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为主题。
现在的水工环工作更加注重资源、环境、经济三者的协调发展,更加强调资源信息、灾害防控等工作。
水文、工程、环境三类地质之间的界限逐渐淡化,水工环一体化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水工环地质工作的服务领域逐渐扩大,信息量日益增多,其优势功能呈现出多元化态势。
环境地质研究的重要性显得越来越突出,在国际地质界中受到了空前的重视,促使环境地质工作取得了最快的发展。
二、水工环地质工作的主要内容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内容,应根据矿区勘查阶段和矿床类型的不同按《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规范》(g b 1 2 7 1 991)、《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 2002)和各类矿种的矿产地质勘查规范等要求结合矿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综合确实。
主要有区域和矿区水工环地质测绘、静止水位观测、抽水试验、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钻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坑道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地(表)下水长期观测、取样分析测试等。
水工环地质勘察重点及其新技术分析水工环地质勘察是指针对水利工程建设所需的地质情况进行勘察和分析,以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
水工环地质勘察的重点主要包括地质灾害和地下水情况的调查,以及新技术的应用,本文将就水工环地质勘察的重点和新技术进行详细分析。
一、水工环地质勘察的重点1.地质灾害的调查水工环地质勘察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对潜在的地质灾害进行调查和分析。
地质灾害主要包括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这些灾害往往会对水利工程的安全稳定造成威胁。
水工环地质勘察要全面了解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情况,特别是对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潜在危险点进行详细勘察。
2.地下水情况的调查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离不开地下水的影响,因此水工环地质勘察也需要对地下水情况进行调查。
主要包括地下水位、水质、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的调查,以便合理规划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
3.地层岩土的勘察地层岩土是水利工程的基础,水工环地质勘察需要深入了解工程所在地的地层岩土情况,包括岩石类型、岩土层厚度、力学性质等,并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地基处理和工程设计。
4.地质构造的研究地质构造在水工环地质勘察中也是一个重点内容,水利工程建设需要考虑地质构造对工程稳定性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地质构造进行详细研究,以便合理设计和施工。
1.遥感技术在水工环地质勘察中的应用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其在水工环地质勘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卫星影像、航空影像等手段获取大范围的地质信息,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地表信息、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等数据,为水工环地质勘察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包括地震勘探、电法勘探、重磁勘探等,可以对地下的地质情况进行探测。
通过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可以获取地下水、岩土层、地层构造等信息,为水工环地质勘察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地质雷达可以通过微波辐射,穿透地下,探测地下的岩土情况,包括地下岩层、水文地质情况等。
地质雷达技术在水工环地质勘察中的应用,可以为工程设计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区域治理前沿理论与策略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及工作方案方春华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405队,湖南 吉首 416000摘要:在对地区进行开发建设的时候,水工环地质勘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能够保障区域环境以及其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
在本文中,我们主要对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改造工作方案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工作方案在地质工程改造工作中,信息化是其一大趋势,通过对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应用来为水工环地质工作提供一定的辅助作用,能够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以及环境地质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详细了解,科学指导水工环地质的规划工作。
另外,在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中,要对新型技术进行充分利用,尽可能地将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得以消除。
一、水工环地质勘察的主要技术1 TEM技术水工环地质勘探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使用TEM技术来进行。
该技术的主要工作原理就是利用电磁波在不同自然环境中所产生的不同旋涡来确定该地区的地质条件。
TEM技术在我国出现比较早,尤其是针对金属矿的勘探,准确度比较高。
经过大量的实践研究可以发现,应用TEM 技术中的电磁波间会出现不同的效果,经过综合分析之后可以准确地了解磁场变化状态,从而获取最终的勘察结果,为工作人员提供工作依据。
此外,TEM技术使用在垂直偶源中,为后续的勘察提供支持,尤其是针对不良环境也能够反映出准确的测量结果[1]。
2 GPR技术该技术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使用高频脉冲反射状况来进行目标分析,属于雷法探测技术。
GPR技术具备较高的准确度,对于当前我国的水工环地勘察领域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对于降低工作难度是非常有益的。
该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电台发射设备,从而可以提升电磁波转化频率,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
在电磁波发射之后接触到地下介质时,就会立即出现带有一定振幅的电磁波,接收设备将该电磁波接收并且进行分析,最终可以确定地下结构的具体组成结构与构造形式,为后续工作提供基础。
一.前言水工环地质就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
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是矿产普查与勘探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工环地质资料是正确评价矿床开采技术条件不可缺少的。
因此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的程度和精度,势必影响到整个矿区的评价和矿床的合理开发利用及规划,同时还影响到矿床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性地质灾害或安全事故的处理决策问题及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的制订和实施。
矿区在开展地质勘查工作同时,水工环地质工作也应同时并进。
现就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内容和技术要求浅述如下:二.工作内容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内容,应根据矿区勘查阶段和矿床类型的不同按《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规范》(GB1271991)、《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 2002)和各类矿种的矿产地质勘查规范等要求结合矿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综合确实。
主要有区域和矿区水工环地质测绘、静止水位观测、抽水试验、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钻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坑道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地(表)下水长期观测、取样分析测试等。
三.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一)区域和矿区水工环地质测绘区域水工环地质测绘比例尺一般采用1:50000~1:10000,测绘范围应包括一个完整的补、径、排在内的水文地质单元。
在充分收集已有水文地质、社会自然地理、水文、气象、地震、环境污染、地质灾害等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要求基本查明区域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构造及其富水性,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最低侵蚀基准面位置、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现状、第四系松散层分布和厚度、岩体风化程度、构造破碎带和软弱结构面(夹层)特征、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岩石坚硬完整程度、各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特征、岩容发育情况、自然和人工边坡的稳定现状、采空区、不良地质现象分布和特征等水工环地质条件。
矿区水工环地质环境地质测绘比例尺一般受用1:10000~1:2000。
测绘范围应包括矿床开采和疏于矿床可能造成矿山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改变和可能影响到的范围。
矿山水工环地质勘查技术要求分析发布时间:2022-07-06T05:20:22.827Z 来源:《福光技术》2022年14期作者:张爱华[导读] 矿山水工环地质勘查就是探明地质环境,发现矿产资源、提升矿产资源开发效率的有力手段,需要深入研究,不断进步。
计算机的发展大大解放了人们的双手,使之能够投入到更具有理论性的脑力工作中去,推动了全人类的发展。
矿山地质勘察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将计算机技术投入到矿产勘查工作中来,一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岗位工作实际,分析研究矿山水工环地质勘查技术要求的方法,为矿山的绿色开发、高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张爱华湖北省地质局武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湖北武汉 430051摘要:矿山水工环地质勘查就是探明地质环境,发现矿产资源、提升矿产资源开发效率的有力手段,需要深入研究,不断进步。
计算机的发展大大解放了人们的双手,使之能够投入到更具有理论性的脑力工作中去,推动了全人类的发展。
矿山地质勘察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将计算机技术投入到矿产勘查工作中来,一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岗位工作实际,分析研究矿山水工环地质勘查技术要求的方法,为矿山的绿色开发、高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矿山水工环;地质勘查;技术要求1矿山水工环地质勘查技术的相关概述我国矿山水工环地质勘查的工作内容比较多,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水文地质勘查工作。
勘查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必须全面分析地下水形成的原因,并对勘查区域存在的煤炭矿场的具体位置进行标准与探测,了解地下水的具体分布范围,以及地下水的状态。
第二、工程地质勘查工作。
该阶段技术人员必须对煤炭矿产开采区域的地质条件以及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了解开采区域的地貌特征,并对土壤的力学性质有足够的了解。
第三、环境地质勘查。
该项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对自然资源的分布范围以及储备量进行全面的分析,并预测出自然资源开采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地质灾害等,保证所有数据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
综述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的方法及技术要求
[摘要]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水工环地质工作越来越受到工程部门的重视与关注。
本文阐述了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的方法及技术要求。
[关键词] 矿区水工环地质地质勘测
一、前言
水工环地质就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
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是矿产普查与勘探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工环地质资料是正确评价矿床开采技术条件不可缺少的。
因此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的程度和精度,势必影响到整个矿区的评价和矿床的合理开发利用及规划,同时还影响到矿床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性地质灾害或安全事故的处理决策问题及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
的制订和实施。
矿区在开展地质勘查工作同时,水工环地质工作也应同时并进。
现就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内容和技术要求浅述如下:
二、工作内容
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内容,应根据矿区勘查阶段和矿床类型的不同按《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规范》(gb1271991)、《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 2002)和各类矿种的矿产地质勘查规范等要求结合矿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综合确实。
主要有区域和矿区水工环地质测绘、静止水位观测、抽水试验、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钻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坑道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
地(表)下水长期观测、取样分析测试等。
三、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一)区域和矿区水工环地质测绘
区域水工环地质测绘比例尺一般采用1:50000~1:10000,测绘范围应包括一个完整的补、径、排在内的水文地质单元。
在充分收集已有水文地质、社会自然地理、水文、气象、地震、环境污染、地质灾害等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要求基本查明区域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构造及其富水性,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最低侵蚀基准面位置、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现状、第四系松散层分布和厚度、岩体风化程度、构造破碎带和软弱结构面(夹层)特征、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岩石坚硬完整程度、各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特征、岩容发育情况、自然和人工边坡的稳定现状、采空区、不良地质现象分布和特征等水工环地质条件。
水工环地质测绘观测路线采用穿越法和追索法相结合,一般垂直岩层、构造线走向和沿地貌变化显著方向,对重要地质体、接触带、断层带、软弱夹层、地质灾害和不良地质现象发育地带、河谷、沟谷和地下水露头多的地方进行追索、观察、详细记录和描述,并描绘仿信手剖面图和进行拍照。
对造成地质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地带进行重点调查和观测。
原则上1:50000测绘观观测线路间距500~1000米,观测点密度30~50个/平方千米;1:10000测绘观观测线路间距250~500米,观测点密度30~50个/平方千米;1:2000测绘观观测线路间距100~200米,观测点密度30~50个/平方千米。
(二)钻孔静止水位测量
钻孔停工后开始进行水位观测、观测时间间隔为开始后的第5、10、15、20、30、45、60分钟各观测记录一次,以后每60分钟观测记录一次直至稳定,稳定标准为4小时内水位波动范围不超过5 厘米。
(三)钻孔抽水试验
抽水试验一般采用稳定流抽水试验法,试验前先测量靓止水位。
水位降深应根据试验目的和含水层富水程度而定,应尽设备能力作一次最大降深(≧10米),水量大时应作三次降深。
稳定时段延续时间最低不少于8小时,稳定水位波动相对误差不大于1%;涌水量波动相对误差:当单位涌水量大于0.1l/s.m 时,不大于其平均值的3%;当单位涌水量小于或等于0.1l/s.m 时,不大于其平均值的5%。
{波动相对误差(%)=(最大或最小值平均值)/平均值%}。
抽水试验趋于稳定时采集化学全分析水样一件。
抽水试验过程中应连续准确观测和记录水位下降、流量、水温、气温和恢复水位,水位下降、流量的观测时间间隔为抽水开始后的第5、10、15、20、25、30分钟各观测记录一次,以后每30或60分钟观测记录一次;水温、气温的观测时间间隔为每2~4小时同步观测记录一次;抽水试验达到稳定标准停抽后,恢复水位观测时间间隔为停抽开始后第5、10、15、20、25、30分钟各观测记录一次,以后每30 或60分钟观测记录一次直至稳定,稳定标准为8小时内水位波动范围不超过10厘米。
(四)钻孔简易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观测
所有的施工钻孔均要求进行。
由钻孔施工单位对施工的所有钻孔均进行观测和详细记录钻进过程中的涌水、漏水、掉块、塌孔、缩径、扩径、卡钻、埋钻、掉钻、涌沙、逸气等现象发生的位置深度,测量涌(漏)水量和涌水水头高度。
观测记录钻进过程中每一回次的起、下钻动水位和冲洗液消耗量,并记录起、下钻动水位观测的间隔时间。
要求使用钻孔岩心鉴定记录表、岩心统计表、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记录表、钻孔止水记录表、钻孔止水检查记录表等专门表格进行记录。
(五)钻孔岩芯工程地质编录
要求详细观察和描述岩芯的岩性名称、颜色、结构、构造、硬度、岩石风化程度和深度、划分各风化带线深度、裂隙性质、密度、充填情况、发育深度、统计裂隙率;地下水活动情况;岩芯形状、完整破碎程度、统计描述岩芯块度、绘制岩芯块度柱状图、计算回次岩芯采取率、按钻进回次测定岩石质量指标(rqd=lp/lt%,式中lp-某岩组大于10厘米完整岩芯长度之和;lt-某岩组钻探总进尺),确定不同岩组rqd值的范围和平均值。
(六)坑道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
要求与地质编录同时进行,自坑道口开始分别按层位、岩性详细观察和描述岩性名称、颜色、结构、构造、硬度、岩石风化程度、节理裂隙性质、密度、充填情况、统计裂隙率、岩体完整破碎程度、岩石块度形状、大小、顶壁稳定程度、变形破坏情况及地下水活动
情况。
绘制老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素描图。
(七)地表水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
河溪、泉水和坑道等进行流量、水温、气温的观测;钻孔进行水位和气温的观测。
一般每间隔10天观测一次(即每月观测3次),雨季加密观测,取得当年的流量和水位峰值。
水质按枯、雨季取样分析。
连续观测时间不少于一个水文年。
(八)岩石物理力学性格试验要求每一工程地质岩组均应有样品控制,样品可直接由钻孔岩芯(或老窿)采取,采样规格要求芯直径大于等于8厘米,长度10~30厘米,每组样品数量为20块左右。
采样时需用油漆箭头标明顶面方向(↑)并按顺序进行编号(如a 组样取到20块岩芯,其编号为a-1、a-2、……、a-20),样品取好后用石蜡密封,按组装箱运送到试验室。
岩(矿)石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项目有:风干含水量、风干容重、饱和容重、比重、普通吸水率、饱和吸水率、风干抗压强度、饱和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泊桑比、抗剪强度(凝聚力、内摩擦角)等。
(九)水质全分析
选择区内有代表性的泉水、地表河溪、坑道和抽水钻孔进行采样,其中泉水、地表河溪、坑道分枯雨季采样。
盛水容器采用2千克塑料瓶,在采样点用所取之水冲洗瓶和盖三次以上后再采取水样,水样取好后,立即用石蜡封好瓶口,标明取样位置、水点编号、填写水样标签粘贴在样瓶上,24小时水送到化验室进行化学合分析。
同一水点位置另取1千克水样加入2-3克大理石粉(标明)24小时内
送到化验室进行侵蚀性co2分析。
化学全分析项目有:水的物理性质(水温、色、口味、气味、透明度)、hco3-、so4-、cl-、no2-、no3-、co32-、f-、br-、l-、k+、na+、ca2+、mg2+、fe2+、fe3+、al3+、nh4+、cu2+、pb 2 +、游离co2、侵蚀co2、h2s 、可溶性sio2、ph值、耗氧量、总硬度、暂时硬度、永久硬度、焙干残渣、灼热残渣等。
(十)水质专项分析
选择区内有代表性的泉水、地表河溪、坑道和抽水钻孔进行采样。
按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进行分析和放射性检验。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分析项目有:色、浑浊度、嗅、味、肉眼可见物、ph值、总硬度、铁、锰、铜、铅、锌、挥发酚类、硝酸盐氮、氟化物、氰化物、砷、硒、汞、镉、铬(六价)、细菌总数、大肠菌类;放射性检验项目主要为水中的ra、总β和总α。
以上样品的采集具有专门的和特殊的要求,取样前需与有关卫生防疫部门取得联系,采用其提供的样瓶和添加药剂,并按其规定进行采样或聘请相关卫生防疫部门人员到现场进行采样。
(十一)岩矿石放射性测量
选择部分坑道和钻孔分别按层位和岩性分层采用γ仪进行γ值
测量。
(十二)气象资料收集
到当地气象部门收集历年统计的年、月、日的最大、最小、平均温度、降雨量、蒸发量、湿度成果数据和勘查期间的每日气象观测
数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