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抗毒素脱敏疗法
- 格式:docx
- 大小:69.28 KB
- 文档页数:2
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的临床观察与过敏处理创伤后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TAT)是预防破伤风的主要手段之一 ,用之前必须做药物过敏试验。
很多教科书上均把TAT过敏试验的判断标准定为皮试的皮丘红肿直径不超过1. 5 cm 为阴性,超过1. 5 cm 即判断为阳性,须行脱敏注射。
做TAT试验只单凭皮丘的大小判断皮试结果是不准确的 ,因为仅以此为标准其假阳性率要比真正阳性率高出若干倍。
如果以假当真 ,则不仅会增加患者的注射痛苦,也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还要浪费很多时间。
呈明显阳性:丘疹直径 1~1. 5 cm ,中心晕团 2~3. 5 cm ,且局部有发痒、发麻感觉假阳性:笔者在备好抢救药物的前提下,为患者一次性注射1500IU 破伤风,注射后观察30 minTAT发生变态反应的机制:TAT是一种马血清制品,对人体是一种异体蛋白,它对人体具有双重作用,既能给人体提供特异性抗毒素抗体来中和人体内相应的外毒素 ,从而起到防治破伤风的作用。
同时,又是一种具有抗原性的异性蛋白 ,能刺激人体产生相应抗体。
因此,初次注射有可能发生血清过敏性休克。
皮试的操作过程:为准确起见,应取TAT1500 IU/支,用1 mL 注射器缓慢抽吸(不存在任何气泡)加生理盐水 1 mL ,推回 0. 9 mL 至安瓿内 ,留 0. 1 mL 再加生理盐水至 1 mL 即成所需皮试液15 IU/ 0. 1 mL 的标准剂量。
在前臂腕横纹上三横指正中处与腕横纹平行进针做皮内注射。
通过临床发现,皮试后15 min 反应最为强烈,假阳性率最高 ,延时观察10~15 min ,假阳性率明显降低,增加了患者的用药机会.判断标准若 TAT皮试浓度仍为 15 IU/ 0. 1 mL ,则过敏试验判断标准可改为:阴性 ,皮丘直径 < 2 cm ,红晕直径 < 4cm ,皮丘周围无伪足、痒感及其他变态反应;阳性,皮丘直径> 2cm ,红晕直径 > 4 cm ,或皮丘直径 < 2 cm ,红晕直径 < 4 cm ,但红晕外围有伪足、痒感 ,或出现其他变态反应;强阳性:皮丘过大或虽不超过 2 cm ,但质地硬、中央发白 ,有伪足和痒感 ,有时伴有荨麻疹、呼吸困难等全身反应。
临床护理皮试液配制方法、脱敏疗法方法、破伤风抗毒素脱敏疗法方法、青霉素过敏试验法及过敏性休克急救措施皮试液配制一、青霉素80万U/瓶80万青霉素加生理盐水溶解至4ml;二、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取上液0.25ml+生理盐水至1ml;三、取上液0.1ml作皮试(即50U)。
二、氨苄西林1g/瓶、氯唑西林1g/瓶、氨苄西林钠氯唑西林钠1g/瓶、阿洛西林舒巴坦钠1g/瓶以上所需药物加生理盐水溶解至4ml;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取上液0.2ml+生理盐水至1ml;取上液0.1ml作皮试;皮试结果判断同青霉素。
三、氨苄西林钠氯唑西林钠2g/瓶以上所需药物加生理盐水溶解至8ml;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取上液0.2ml+生理盐水至1ml;取上液0.1ml作皮试;皮试结果判断同青霉素。
四、美洛西林舒巴坦钠1.25g/瓶以上所需药物加生理盐水溶解至5ml;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取上液0.2ml+生理盐水至1ml;取上液0.1ml作皮试;皮试结果判断同青霉素。
五、阿莫西林舒巴坦钠1.5g/瓶、派拉西林舒巴坦钠1.5g/瓶以上所需药物加生理盐水溶解至6ml;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取上液0.2ml+生理盐水至1ml;取上液0.1ml作皮试;皮试结果判断同青霉素。
六、美洛西林0.5g/瓶、派拉西林0.5g/瓶、氨苄西林0.5g/瓶以上所需药物加生理盐水溶解至2ml;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取上液0.2ml+生理盐水至1ml;取上液0.1ml作皮试;皮试结果判断同青霉素。
七、长效西林(苄星青霉素)120万U/瓶长效西林+生理盐水5.8ml溶解;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取上液0.1ml作皮试;皮试结果判断同青霉素。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疗法外伤特别是污染伤口,常规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是预防发生破伤风的一种有效措施。
破伤风抗毒素是用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的血清经胃酶消化后,通过盐析、吸附、浓缩等多种工序提纯制得的液体制剂。
具有中和破伤风毒素的作用。
但对于人体是一种异性蛋白,具有抗原性,注射后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临床中使用破伤风抗毒素前必须做皮试,阴性者才可以注射,阳性者不能直接注射,否则易发生过敏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曾用过破伤风抗毒素但超过1周者如需再用,应重新做过敏试验。
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是用破伤风类毒素免疫健康人,待血中抗体达一定水平时,自血浆分离提纯而制,其免疫效能强,体内存留时间长,少有过敏现象发生。
当发生以下几种情况:①有TAT过敏史者;②TAT皮试强阳性;③TAT脱敏注射发生过敏反应者,应放弃使用破伤风抗毒素,改用代替。
但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既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在各大医院经常缺货,这也是难以回避和备受困扰的问题。
因此,急诊中遇到破伤风抗毒素皮试出现阳性反应但又无法获得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患者可以采用破伤风脱敏疗法。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疗法原理:TAT是一种特异性抗体,没有可以替代的药物,机制是小剂量抗原进入人体以后,同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上的IgE结合,释放出少量的组胺等活性物质不致对人体产生严重损害,经过多次小剂量的反复注射后,可使细胞表面的IgE抗体大部分甚至全部结合而消耗掉,最后可以全部注入所需药量而不发生过敏反应。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疗法方法:第一次:取原液0.1ml稀释至1ML肌肉注射,观察无紫绀、气喘或显著呼吸短促、脉搏加速即可20分钟后注射第二次;第二次:取原液0.2ml稀释至1ML肌肉注射,如无反应则可注射第三次;第三次:取原液0.3ml稀释至1ML肌肉注射,如无反应则可注射第四次;第四次:取所有余液稀释至1ML肌肉注射。
此过程大约需要2个小时,有过敏史或过敏试验强阳性者,应将第一次注射量和以后的递增量适当减少,分次注射,以免发生剧烈反应。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致过敏反应1例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实习生:何宇春破伤风抗毒素(TAT)对预防和治疗破伤风起到良好效果。
TAT 对于人体是一种异种蛋白,具有抗原性,注射后可引起过敏反应。
我科室出现过一例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后出现较为严重的过敏反应,经积极抗过敏、对症处理后病情稳定。
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介绍患者,女,25岁,无药物过敏史,因先兆早产,院外分娩超过12小时,遵医嘱给予TAT治疗。
TAT过敏试验的皮丘红肿,硬结直径大于1.5cm,红晕范围直径超过4cm,皮丘周围瘙痒,为过敏试验阳性,给予0.1mlTAT加0.9ml生理盐水肌肉注射,5分钟患者出现轻度上身瘙痒,嘱患者卧床休息并进行病情观察。
15分钟后患者出现上身瘙痒难忍、会阴肿胀。
1.2 治疗过程遵医嘱马上给予10mg地塞米松+10ml葡萄糖酸钙+50%葡萄糖注射液20ml静脉推注。
症状马上缓解,30分钟后病情稳定。
2 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2.1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患者出现皮肤瘙痒有关:患者出现过敏反应,引起皮肤瘙痒。
应指导患者禁食辛辣刺激食物、冷饮、海鲜类,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用指甲抓破。
遵医嘱应用抗过敏药物。
2.2 焦虑、恐惧——与患者对疾病知识缺乏了解,过敏反应发生迅速有关:患者经肌注0.1mlTAT+0.9ml生理盐水的抗过敏药液时,5分钟出现皮肤瘙痒,15分钟后出现强烈的过敏反应,患者表现为尖叫、烦躁不安。
针对这种心理,应安慰病人,稳定病人情绪,对患者进行过敏发应知识的讲解,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
2.3有出现过敏性休克的危险——与患者发生TAT过敏反应有关:患者出现很严重的过敏反应,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引起过敏性休克。
应遵医嘱给予10mg地塞米松+10ml葡萄糖酸钙+50%葡萄糖注射液20ml静脉推注进行抗过敏治疗,给予吸氧等各种对症处理,严密观察病情。
3 护理体会3.1 皮试和脱敏注射时要询问清楚有无过敏史,家族过敏史,以前有无注射TAT以及常规备好抢救药物、抢救器械等。
之五兆芳芳创作
统一按教课书不雅察尺度判断结果.阴性:皮内者局部无红肿.划痕者无皮丘出现,周围无红晕,无伪足,全身无反响,若有皮丘出现,局部无红肿.阳性:皮内者局部皮丘红、肿、硬结大于 1.5cm,红晕超出4cm,有时可出现伪足、痒感,全身反响一般同青霉素的血清病型过敏反响.2.2注射办法 2.2.1传统的注射办法阴性者:将做皮试剩余的TAT药液一次肌注后,不雅察30min.全程所消耗时间为50min(皮试不雅察需20min+注射后不雅察30min);阳性者:将做皮试剩余的TAT药液稀释,分4次脱敏肌内注射,每次注射距离20min,辨别为:
第一次抽TAT0.1ml加注射用水0.9ml稀释至1ml肌内注射、第二次抽TAT0.2ml加注射用水0.8ml稀释至1ml肌内注射、第三次抽TAT0.3ml加注射用水0.7ml稀释至1ml肌内注射、第四次抽TAT余量加注射用水稀释至1ml肌内注射、每次注射进程中严密不雅察,全程注射完毕后再不雅察30min.全程共需用时间为130min(皮试不雅察20min+注射四次距离所需时间80min+注射后不雅察30min).。
《基础护理技术》电子书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法内容提要:一、目的二、操作程序三、注意事项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法破伤风抗毒素(TAT)是一种免疫马血清,对人体是异种蛋白,具有抗原性,临床上常用于破伤风疾病预防和破伤风患者的救治。
注射后也容易出现过敏反应。
因此,在用药前须作过敏试验,曾用过破伤风抗毒素超过 7 天者,如再使用,还须重作皮内试验。
一、目的预防破伤风抗毒素(TAT)过敏反应。
二、操作程序(一)护理评估同青霉素过敏试验法。
(二)护理计划同青霉素过敏试验法,将青霉素换成破伤风抗毒素(TAT)。
(三)实施1.皮内试验液的配制皮内试验液的配制方法为用 1ml 注射器,取每ml 含破伤风抗毒素 1500IU 的药液0.1ml,加生理盐水稀释到 1ml(含 150IU),配制成每 ml 含 150IU 的破伤风抗毒素生理盐水溶液(150IU/ml)为标准。
2.过敏试验法皮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试验液0.1ml(含15IU),观察20min 后判断结果并记录。
阴性:局部无红肿,全身无异常反应。
阳性:皮丘红肿,硬结直径大于 1.5cm,红晕范围直径超过 4cm,有时出现伪足,痒感。
全身过敏反应表现与青霉素过敏反应相类似,以血清病型反应多见。
3.护理评价(1)患者理解试验目的及注意事项,主动配合,护患沟通有效。
(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药液配制、试验方法、结果判断正确。
三、注意事项(一)首次用药前须做过敏试验,之前用过 TAT 超过7 天的患者,再次使用时须重新做过敏试验。
(二)如试验结果阳性需做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法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法是对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阳性者,采用小剂量多次脱敏注射的疗法(表 12-18)。
脱敏注射法的基本原理是脱敏注射法是将所需要的 TAT 剂量分次少量注入体内。
破伤风抗毒素是马的免疫血清,对人体是一种异种蛋白,具有抗原性。
当小剂量抗原进入人体后,同吸附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上的 IgE 结合,使其逐步释放少量的组织胺等活性物质。
临床破伤风皮试结果判断标准、降低皮试假阳性对策、发生原因、脱敏疗法及总结破伤风皮试结果判断标准阴性:局部无红肿、注射部位无明显反应,全身无异常反应。
阳性:皮丘增大、红肿、浸润,硬节直径大于1.5cm,红晕范围直径超过 4cm,特别是形似伪足或伴有痒感,为阳性反应,如伴有全身症状,如荨麻疹、鼻咽刺痒、喷嚏等则为强阳性。
TAT是目前我国用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的血清经胃酶消化后,提纯制得液体制剂。
TAT是动物血清是一种异体蛋白质,具有抗原性,很容易发生过敏反应,注射前需做皮肤过敏试验,临床工作中遇到皮试假阳性发生。
皮试假阳性发生原因1、皮试液浓度。
皮试液浓度将直接影响皮试结果,浓度越高假阳性率就会越高,配置皮试液浓度增高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注射器死腔因素,注射器死腔包括3部分,乳头内部空间、乳头和针栓之间的空间以及针梗内部空间。
死腔容积测定:用1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0.9%氯化钠注射液0.3ml,排出空气和多余的液体使刻度指示为0.1ml,抽吸空气,使针头和针管乳头内液体回落到空针内垂直向上,以刻度0.3ml做基准,视平线对准液体上界凹面处,观察得到新液体体积为0.17ml,减去0.1ml,即死腔容积为0.07ml。
临床上因注射器死腔因素,造成配置皮试液浓度偏高,至皮试假阳性率升高。
(2)破伤风皮试配置方法,取每支1ml含1500IUTAT药液0.1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ml即150IU。
TAT针剂不足1ml,如直接抽取0.1ml 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ml,配制皮试液远远超过标准皮试液的浓度(150IU/ml),假阳性率明显增高。
2、消毒液使用不当。
临床护理操作要求做皮试时使用75%酒精消毒注射部位皮肤,酒精对皮肤具有刺激性,使部分病人消毒部位皮肤红晕,影响皮试结果判断。
3、配置TAT溶液使用不当。
一般注射用水为低渗液体,注射后可引起组织细胞膨胀,引起局部剧痛,疼痛刺激皮肤使局部充血潮红造成假阳性。
统一按教课书观察标准判断结果。
阴性:皮内者局部无红肿。
划痕者无皮丘出现,周围无红晕,无伪足,全身无反应,若有皮丘出现,局部无红肿。
阳性:皮内者局部皮丘红、肿、硬结大于1.5cm,红晕超过4cm,有时可出现伪足、痒感,全身反应一般同青霉素的血清病型过敏反应。
2.2注射方法2.2.1传统的注射方法阴性者:将做皮试剩余的TAT药液一次肌注后,观察30min.全程所消耗时间为50min(皮试观察需20min+注射后观察30min);阳性者:将做皮试剩余的TAT药液稀释,分4次脱敏肌内注射,每次注射间隔20min,分别为:第一次抽TAT0.1ml加注射用水0.9ml稀释至1ml肌内注射、第二次抽TAT0.2ml加注射用水0.8ml稀释至1ml肌内注射、第三次抽TAT0.3ml加注射用水0.7ml稀释至1ml肌内注射、第四次抽TAT余量加注射用水稀释至1ml肌内注射、每次注射过程中严密观察,全程注射完毕后再观察30min.全程共需用时间为130min(皮试观察20min+注射四次间隔所需时间80min+注射后观察30min)。
那是心与心的交汇,是相视的莞尔一笑,是一杯饮了半盏的酒,沉香在喉,甜润在心。
我无所谓成功不成功,但我在乎我自己的成长;我无法掌握别人,但我可以掌握自己。
我唯一能把握的,是我会一直尽力走下去,不为了别人,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事情是我们无法掌握的,你不知道谁明天会离开,你不知道意外和你等的人谁先到来。
最可怕的是因为怕失去而放弃拥有的权利。
我们都会遇到很多人,会告别很多人,会继续往前走,也许还会爱上那么几个人,弄丢那么几个人。
关键在于,谁愿意为你停下脚步?对于生命中每一个这样的人,一千一万个感激。
有一些人、一些事是不需要理由的:比如天空的颜色;比如连你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会喜欢上的那个人;比如昨天擦肩而过的人变成了你今天的知己。
梦想这东西,最美妙的在于你可以制造它,重温它。
看一本书,听一首歌,去一个地方,梦想就能重新发芽,那个在你体内扎根的与生俱来的梦想。
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方法及脱敏注射方法的研究进展摘要】目的:寻求一种能够降低破伤风抗毒素阳性反应的方法。
方法:改进了TAT的皮试液配制、皮试部位选择、脱敏注射方法。
结果:使用改良后的皮试液配制、皮试部位选择、脱敏注射方法,有效降低了TAT的假阳性率。
结论:使用改良后的皮试方法及脱敏注射方法,收到良好效果,减轻了患者痛苦,减少了护士工作量。
【关键词】破伤风抗毒素;皮试;脱敏注射【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9-0018-01开放性损伤是门急诊常见病,在进行外科处理及其他疗法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是预防破伤风发生的常用被动免疫方法。
该药对人体是异体蛋白,具有抗原性,需进行皮肤过敏试验。
在临床实际操作中,传统方法因直接抽取原液0.1ml配制皮试液,导致阳性率高而需频繁为患者行脱敏注射,使患者产生急躁、厌烦情绪,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
一个既能保证病人安全,又能省时的注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科改进了TAT的皮试液配制、皮试部位选择、脱敏注射方法,收到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皮试液的配制1.1选择正确的稀释液配制皮试液用的稀释液必须是生理盐水,因为一般注射用水为低渗液,渗透压低于组织液,皮试时,注射用水迅速进入细胞内,使其局部组织细胞和毛细血管膨胀、充血、潮红、水肿甚至疼痛,会出现假阳性。
生理盐水为等渗液,渗透压与组织液相近,皮试时,局部组织无特殊反应。
1.2?抽吸方法对皮试液浓度、剂量的影响有报道,各厂家生产的TAT都不足1.0ml,我科使用的是江西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规格0.75ml,1500IU∕支。
为准确起见,取一支TAT1500IU,操作时,先抽取0.25ml生理盐水缓缓加入安瓿内部,轻轻混匀,这样就是1ml含1500IU的TAT。
然后,另取一注射器,先抽取0.9ml生理盐水,再抽取0.1ml已混匀的TAT,配制成150?U/mL标准剂量的TAT皮试液。
破伤风抗毒素(TAT)注射告知书尊敬的患者及家属:感谢您对我院的信任与支持,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希望理解并积极配合。
您的伤情非常容易造成破伤风的发生,从而危害您的健康,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安全。
为了预防破伤风的发生,需要对您进行破伤风抗毒素(TAT)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是一种免疫马血清,对于机体来说,是一种异性蛋白,注射后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因此,注射前需要做皮试。
皮试如为阳性反应需对您进行脱敏注射,但脱敏注射风险极高,要做好抢救准备。
由于医学的特殊性,药物的特性和患者的个体差异性,在操作过程中或操作后,有可能出现以下的不良反应,我院将严格按照有关操作规程进行处理和抢救。
不良反应1、过敏性休克:可在注射中或注射后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内突然发生。
患者突然表现沉郁或烦躁、脸色苍白或潮红、胸闷或气喘、出冷汗、恶心或腹痛、脉搏细速、血压下降、重者神志昏迷虚脱,如不及时抢救可以迅速死亡。
轻者注射肾上腺素后即可缓解,重者需输液输氧进行抢救,使用升压药物维持血压,并使用抗过敏药物及肾上腺素皮质激素等进行抢救。
2、血清病:主要症状为荨麻疹、发热、淋巴结肿大,局部浮肿,偶有蛋白尿、呕吐、关节痛,注射部位可出现红斑,瘙痒及水肿。
一般系在注射后7-14天发病,称为延缓型。
亦有在注射后2-4天发病,称为加速型。
对血清病应对症疗法,可使用钙剂或抗组织胺药物,一般数日至十数日即可痊愈。
注意事项1、注射前必须先做过敏试验并详细询问既往过敏史。
凡本人及其直系亲属曾有支气管哮喘、枯草热、湿疹或血管神经性水肿均须特别提防过敏反应的发生,严重高血压、心脏病等病史的人均不宜使用。
2、空腹或饥饿时不宜进行破伤风抗毒素注射,以避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3、门诊病人皮试后不得离开病房,注射抗毒素后,须观察30分钟方可离开。
4、注射后7-14天内有以上血清病的相关症状或不适等,请立即到医院就诊。
5、伤后24小时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有效。
6、无过敏史者或过敏反应阴性者,也有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可能。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破伤风感染的预防与治疗破伤风是常和创伤相关联的一种特异性感染,是极为严重的疾病,死亡率高。
该病也是较为常见的一个考点,尤其是破伤风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知识点,供各位考生参考学习。
1.破伤风的预防:清创:破伤风的致病菌破伤风梭菌为专性厌氧菌,其生长繁殖必须要有缺氧的环境。
因此创伤后早期彻底清创,改善局部循环是预防破伤风的重要措施。
主动免疫:主动免疫采用破伤风类毒素抗原注射,使人体产生抗体以达到免疫目的。
在现行小儿计划免疫中通常实施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联疫苗的免疫注射。
接受全程主动免疫者,伤后仅需肌内注射0.5ml类毒素即可形成有效的免疫抗体,不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被动免疫:伤前未接受主动免疫的伤员应尽早皮下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1500~3000U。
抗毒素易发生过敏反应,注射前必须进行皮内过敏试验,过敏者应采用脱敏法注射。
目前最佳的被动免疫是肌内注射250~500U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免疫效能10倍于破伤风抗毒素。
2.破伤风的治疗:破伤风死亡率高,要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措施,包括清除毒素来源,中和游离毒素,控制和解除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防治并发症。
清除毒素来源:凡能找到伤口者应进行伤口处理、充分引流,局部可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
有的伤口看上去已愈合,应仔细检查伤口下有无窦道或无效腔。
中和游离毒素:破伤风抗毒素只在早期有效,若毒素已与神经组织结合则难以起效,一般用量10000~60000U,用药前做过敏试验。
目前推荐应用破伤风人体免疫球蛋白,早期应用有效,剂量为3000~6000U。
控制和解除痉挛:病人入院后应住隔离病室,避免光、声等刺激。
可根据病情交替使用镇静、解痉药物。
可选药物有:10%水合氯醛,保留灌肠每次20~40ml,苯巴比妥钠肌内注射,每次0.1~0.2ml,地西泮10~20mg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一般每日一次。
病情较重者可用冬眠1号合剂缓慢静滴,但低血容量时忌用。
之阳早格格创做
统一按教课书籍瞅察尺度推断截止.阳性:皮内者局部无白肿.划痕者无皮丘出现,周围无白晕,无真脚,齐身无反应,若有皮丘出现,局部无白肿.阳性:皮内者局部皮丘白、肿、硬结大于1.5cm,白晕超出4cm,偶尔可出现真脚、痒感,齐身反应普遍共青霉素的血浑病型过敏反应.2.2注射要领 2.2.1保守的注射要领阳性者:将干皮试结余的TAT药液一次肌注后,瞅察30min.齐程所消耗时间为50min(皮试瞅察需20min+注射后瞅察30min);阳性者:将干皮试结余的TAT药液稀释,分4次脱敏肌内注射,屡屡注射隔断20min,分别为:
第一次抽TAT0.1ml加注射用火0.9ml稀释至1ml肌内注射、第两次抽TAT0.2ml加注射用火0.8ml稀释至1ml肌内注射、第三次抽TAT0.3ml加注射用火0.7ml稀释至1ml肌内注射、第四次抽TAT余量加注射用火稀释至1ml肌内注射、屡屡注射历程中周到瞅察,齐程注射完成后再瞅察30min.齐程共需用时间为130min(皮试瞅察20min+注射四次隔断所需时间80min+注射后瞅察30min).。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疗法
外伤特别是污染伤口,常规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是预防发生破伤风的一种有效措施。
破伤风抗毒素是用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的血清经胃酶消化后,通过盐析、吸附、浓缩等多种工序提纯制得的液体制剂。
具有中和破伤风毒素的作用。
但对于人体是一种异性蛋白,具有抗原性,注射后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临床中使用破伤风抗毒素前必须做皮试,阴性者才可以注射,阳性者不能直接注射,否则易发生过敏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曾用过破伤风抗毒素但超过1周者如需再用,应重新做过敏试验。
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是用破伤风类毒素免疫健康人,待血中抗体达一定水平时,自血浆分离提纯而制,其免疫效能强,体内存留时间长,少有过敏现象发生。
当发生以下几种情况:①有TAT过敏史者;②TAT皮试强阳性;③TAT脱敏注射发生过敏反应者,应放弃使用破伤风抗毒素,改用代替。
但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既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在各大医院经常缺货,这也是难以回避和备受困扰的问题。
因此,急诊中遇到破伤风抗毒素皮试出现阳性反应但又无法获得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患者可以采用破伤风脱敏疗法。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疗法原理:
TAT是一种特异性抗体,没有可以替代的药物,机制是小剂量抗原进入人体以后,同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上的IgE结合,释放出少量的组胺等活性物质不致对人体产生严重损害,经过多次小剂量的反复注射后,可使细胞表面的IgE抗体大部分甚至全部结合而消耗掉,最后可以全部注入所需药量而不发生过敏反应。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疗法方法:
第一次:取原液0.1ml稀释至1ML肌肉注射,观察无紫绀、气喘或显著呼吸短促、脉搏加速即可20分钟后注射第二次;
第二次:取原液0.2ml稀释至1ML肌肉注射,如无反应则可注射第三次;
第三次:取原液0.3ml稀释至1ML肌肉注射,如无反应则可注射第四次;
第四次:取所有余液稀释至1ML肌肉注射。
此过程大约需要2个小时,有过敏史或过敏试验强阳性者,应将第一次注射量和以后的递增量适当减少,分次注射,以免发生剧烈反应。
门诊病人注射后须观察30分钟始可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