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T脱敏注射法复习进程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2
药物过敏试验法一、选择题A1型题1.抢救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是A.盐酸异丙嗪B.去氧肾上腺素C.盐酸肾上腺素D.异丙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2.青霉素过敏试验皮内注射的剂量是A.10UB.50UC.80UD.100UE.150U3.链霉素过敏试验皮内注射的剂量是A.0.25UB.2.5UC.25UD.250UE.2500U4.接受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的患者出现轻微反应时,护士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立即停止注射,迅速给予抢救处理B.立即报告医生C.重新开始脱敏注射D.停止注射,待反应消退后,减少剂量增加次数注射E.注射苯海拉明抗过敏5.过敏性休克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其原因是 CA.肺水肿B.有效循环血量锐减C.脑组织缺氧D.肾功能衰竭E.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6.破伤风抗毒素试验液的剂量是每毫升含A.15UB.20UC.150UD.200UE.2500U7.链霉素过敏性休克与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抢救的不同点是A. 立即停药、平卧、吸氧B. 立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一支C. 应用钙剂D. 应用抗组胺类药物E. 建立静脉通道A2型题8.李某,患急性肺炎,注射青霉素数秒后,出现胸闷气促、面色苍白、脉细速、出冷汗,血压:65/45mmHg,此时首先应采取的急救措施是A.立及通知医生B.静脉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C.立即停药、平卧,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D.立即吸氧,行胸外心脏按压E.即刻注射强心剂9.郭某,因肺结核注射链霉素,出现了发热、皮疹、荨麻疹,医嘱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其目的是A.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B.松弛支气管平滑肌C.减轻毒性症状D.降低体温E.缓解皮肤瘙痒A3/A4型题(10~12题共用题干)李某,18岁,患急性扁桃体炎,医嘱青霉素皮试。
10.配置青霉素皮试液时,其皮内注射剂量为A.10UB.50UC.100UD.500UE.2500U11.皮试后5分钟患者出现胸闷、气急伴濒危感,皮肤瘙痒,面色苍白,出冷汗,脉细速,血压下降,烦躁不安,考虑患者出现了何种情况A.青霉素毒性反应B.血清病型反应C.呼吸道过敏反应D.青霉素过敏性休克E.皮肤组织过敏反应12.根据患者病情,应首先采取的紧急措施是A.立即停药平卧,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B.立即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C.立即静脉注射地塞米松D.立即注射呼吸兴奋剂E.立即静脉输液,给予升压药滴入二、问答题1.试述过敏反应的预防措施。
破伤风抗毒素(TAT)脱敏注射同意(拒绝)书
尊敬的患者及家属:
感谢您对我院的信任与支持,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希望理解并积极配合。
由于您破伤风(TAT)皮试阳性,且由于伤情,需采用脱敏注射法进行破伤风。
TAT脱敏注射法是将所需要的TAT剂量分次少量注入体内。
脱敏的基本原理是:小剂量注射时变应原所致生物活性介质的释放量少,不至于引起临床症状;短时间内连续多次药物注射可以逐渐消耗体内已经产生的IgE,最终可以全部注入所需药量而不致发病。
采用TAT脱敏注射时,我们会预先应按抢救过敏性休克的要求,准备好急救物品。
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如患者发生面色苍白、发绀、荨麻疹及头晕、心跳等不适或过敏性休克时,应立即停止注射并配合抢救。
如过敏反应轻微,可待症状消退后,酌情将剂量减少、注射次数增加,在密切观察患者情况下,使脱敏注射顺利完成。
不愿意进行破伤风皮试或破伤风脱敏注射者,还可以进行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注射的选择。
脱敏注射法有风险,已为您告知并望理解并配合。
有关脱敏注射破伤风的目的、风险和注意事项,医务人员已经向我(们)详细告知,我表示理解并同意脱敏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对此发生的风险,我们愿意承担。
如您不愿意担此风险,也可以选择不进行脱敏注射,并签字为证。
患者签名(或手印):联系方式:日期:
患者亲属或关系人:与患者关系:
医生签名
护士签名日期。
TAT皮试法TAT即破伤风抗毒素,是一种特异性抗体,能中和患者体液中的破伤风毒素。
常在救治破伤风患者时应用,有利于控制病情进展;并常用于有潜在破伤风危险的外伤伤员,作为被动免疫的预防注射。
概括为TAT皮试法的目的即:1.在救治破伤风患者时应用,有利于控制病情进展。
2.常用于有潜在破伤风危险的外伤伤员,作为被动免疫的预防注射。
(一)TAT过敏试验(1)TAT皮试液配置用1ml注射器吸取TAT药液(1500/ml)0.1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ml(内含TAT150U),即可供皮试用。
(一支破伤风有1500U,临床要先稀释至1ml再抽0.1ml,再稀释至1ml做皮试用)(2)方法取上述皮试液0.1ml(内含TAT15U)做皮内注射,20分钟后判断结果。
(3)皮试结果判断标准:阴性:局部无红肿,全身无异常反应。
阳性:皮丘红肿,硬结直径大于1.5cm,红晕范围直径超过4cm,有时出现伪足或有痒感,全身过敏性反应与青霉素过敏性反应类似,以血清病型反应多见。
如皮试结果为阴性,可把所需剂量(1500U)一次肌内注射。
如为阳性,需做脱敏试验。
(二)TAT脱敏注射法脱敏注射法即把所需的TAT剂量分次少量注入体内。
TAT皮试结果为阳性,而患者确实需要应用TAT时应采用脱敏注射,预先按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需要备好急救物品。
破伤风脱敏注射法次数TAT(ml)加入0.9%氯化钠溶液注射途径1 2 3 4 0.10.20.30.40.90.80.7稀释至1ml肌内注射肌内注射肌内注射肌内注射按上表,每隔20分钟肌内注射一次,直至完成总剂量(TAT1500U)。
①在脱敏注射过程中,应密确观察患者反应。
如发现患者有面色苍白、发绀、荨麻疹及头晕、心跳等不适,或过敏性休克时,应立即停止注射并配合医生抢救。
②如过敏反应轻微,可待症状消退后,酌情将剂量减少、注射次数增加,在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下,使脱敏注射顺利完成。
(①,②两点为我总结的改项操作的注意事项)我将书本与临床结合,加上自己的总结,仅供参考!。
专题复习-药物过敏试验法1.链霉素过敏试验皮内注射CA.0.1ml,15UB.0.1ml,50UC.0.1ml,250UD.0.1ml,0.25mgE.0.1m,0.075mg2.禁忌做青霉素过敏试验的患者是DA.首次用青霉素B.停药3天C.使用中更换批号D.已知患者有青霉素过敏史者E.使用中更换药物生产厂家3.患者注射青霉素过程中,觉头晕、胸闷、面色苍白,脉细弱,血压下降,应立即注射的药物是AA.盐酸肾上腺素B.氢化可的松C.异丙嗪D.去甲肾上腺素E.尼可刹米4.白小姐,因左足底被铁钉扎伤来院就诊,医嘱:TAT1500IU肌内注射,皮试结果:局部红晕直径>5cm,硬结>2cm,此时应采取何种措施EA.按常规注射TATB.将TAT稀释分两次注射C.按常规注射TAT并注射肾上腺素D.报告医生,改用其他药物E.将TAT稀释分4次注射5.患者,女,23岁,患肺结核病,在使用链霉素治疗过程中发生过敏性休克,为降低链霉素毒性作用,可选用哪种药物BA.草酸钙B.氯化钙C.溴化钙D.乳酸钙E.碳酸钙6.发生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时,临床最早出现的症状是BA.意识丧失、脉搏细弱B.皮肤瘙痒、呼吸道症状C.四肢麻木、大小便失禁D.面色苍白、血压下降E.腹痛、便血7.不符合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结果阳性表现的是CA.皮丘红肿B.硬结直径大于1.5cmC.红晕直径大子1.5cmD.皮丘周围有伪足、痒感E.患者出现心慌、头晕、恶心8.下列药物过敏试验阳性,仍可以注射的药物是BA.链霉素B.破伤风抗毒素C.青霉素D.头孢菌素E.普鲁卡因9.下列药物无需做过敏试验的是AA.氨茶碱B.链霉素C.普鲁卡因D.头孢菌素E.破伤风抗毒素10.患者,男,43岁。
在输注青霉素过程中出现胸闷、心慌、气促,测血压90/50mmHg。
护士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BA.立即行心肺复苏术B.立即停止输注青霉素C.静脉注射盐酸肾上腺素D.立即通知医师E.立即给予吸氧11.遵医嘱用青霉素治疗,护士在为患者做皮试时,下述步骤错误的是EA.部位选择前臂掌侧下段的内侧B.做过敏试验前必须询问过敏史、用药史、家族史C.注射部位皮肤忌用碘酊消毒D.进针时,针头与皮肤成5°角E.拔针后用棉签轻压穿刺点(12~14题共用题干)患者,男,47岁。
《基础护理技术》电子书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法内容提要:一、目的二、操作程序三、注意事项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法破伤风抗毒素(TAT)是一种免疫马血清,对人体是异种蛋白,具有抗原性,临床上常用于破伤风疾病预防和破伤风患者的救治。
注射后也容易出现过敏反应。
因此,在用药前须作过敏试验,曾用过破伤风抗毒素超过 7 天者,如再使用,还须重作皮内试验。
一、目的预防破伤风抗毒素(TAT)过敏反应。
二、操作程序(一)护理评估同青霉素过敏试验法。
(二)护理计划同青霉素过敏试验法,将青霉素换成破伤风抗毒素(TAT)。
(三)实施1.皮内试验液的配制皮内试验液的配制方法为用 1ml 注射器,取每ml 含破伤风抗毒素 1500IU 的药液0.1ml,加生理盐水稀释到 1ml(含 150IU),配制成每 ml 含 150IU 的破伤风抗毒素生理盐水溶液(150IU/ml)为标准。
2.过敏试验法皮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试验液0.1ml(含15IU),观察20min 后判断结果并记录。
阴性:局部无红肿,全身无异常反应。
阳性:皮丘红肿,硬结直径大于 1.5cm,红晕范围直径超过 4cm,有时出现伪足,痒感。
全身过敏反应表现与青霉素过敏反应相类似,以血清病型反应多见。
3.护理评价(1)患者理解试验目的及注意事项,主动配合,护患沟通有效。
(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药液配制、试验方法、结果判断正确。
三、注意事项(一)首次用药前须做过敏试验,之前用过 TAT 超过7 天的患者,再次使用时须重新做过敏试验。
(二)如试验结果阳性需做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法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法是对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阳性者,采用小剂量多次脱敏注射的疗法(表 12-18)。
脱敏注射法的基本原理是脱敏注射法是将所需要的 TAT 剂量分次少量注入体内。
破伤风抗毒素是马的免疫血清,对人体是一种异种蛋白,具有抗原性。
当小剂量抗原进入人体后,同吸附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上的 IgE 结合,使其逐步释放少量的组织胺等活性物质。
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方法及脱敏注射方法的研究进展摘要】目的:寻求一种能够降低破伤风抗毒素阳性反应的方法。
方法:改进了TAT的皮试液配制、皮试部位选择、脱敏注射方法。
结果:使用改良后的皮试液配制、皮试部位选择、脱敏注射方法,有效降低了TAT的假阳性率。
结论:使用改良后的皮试方法及脱敏注射方法,收到良好效果,减轻了患者痛苦,减少了护士工作量。
【关键词】破伤风抗毒素;皮试;脱敏注射【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9-0018-01开放性损伤是门急诊常见病,在进行外科处理及其他疗法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是预防破伤风发生的常用被动免疫方法。
该药对人体是异体蛋白,具有抗原性,需进行皮肤过敏试验。
在临床实际操作中,传统方法因直接抽取原液0.1ml配制皮试液,导致阳性率高而需频繁为患者行脱敏注射,使患者产生急躁、厌烦情绪,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
一个既能保证病人安全,又能省时的注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科改进了TAT的皮试液配制、皮试部位选择、脱敏注射方法,收到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皮试液的配制1.1选择正确的稀释液配制皮试液用的稀释液必须是生理盐水,因为一般注射用水为低渗液,渗透压低于组织液,皮试时,注射用水迅速进入细胞内,使其局部组织细胞和毛细血管膨胀、充血、潮红、水肿甚至疼痛,会出现假阳性。
生理盐水为等渗液,渗透压与组织液相近,皮试时,局部组织无特殊反应。
1.2?抽吸方法对皮试液浓度、剂量的影响有报道,各厂家生产的TAT都不足1.0ml,我科使用的是江西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规格0.75ml,1500IU∕支。
为准确起见,取一支TAT1500IU,操作时,先抽取0.25ml生理盐水缓缓加入安瓿内部,轻轻混匀,这样就是1ml含1500IU的TAT。
然后,另取一注射器,先抽取0.9ml生理盐水,再抽取0.1ml已混匀的TAT,配制成150?U/mL标准剂量的TAT皮试液。
破伤风抗毒素TAT
1TAT
(1)
一般每支TAT为1ml,内含1500国际单位。
取0.1ml加生理盐水稀释到1ml(即150国际单位)。
(2)
取试液0.1ml(含15国际单位)做皮内试验。
20分钟后
(3)
阳性:局部红肿超过1cm。
有时硬结出现伪足。
重者有
者可做脱敏注射。
如局部发痒,有全身反应需慎重用药。
有
2TAT
第一次:TAT01ml(150单位)加生理盐水至1ml。
肌
第二次:TAT02ml(300单位)加生理盐水至1ml。
肌
第三次:TAT03ml(450单位)加生理盐水至1ml。
肌
第四次:TAT余量(450—600单位)加生理盐水至1ml。
每隔20分钟注射1次,每次注射后均需密切观察。
在脱敏注射过程中病人如出现全身反应,应立即停止注射,并迅速处理;如反应轻微,待消退后酌情增加注射次数,减少。
简单实用的TAT脱敏注射法
用1ml注射器吸取TAT药液(1 500u/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ml(1ml内含TAT 150u),即可供皮试使用。
皮内试验取上述皮试液(内含TAT 15u)作皮内注射,20min后判断皮试结果。
皮试结果判断标准:
阴性:局部无红肿、无异常全身反应。
阳性:皮丘红肿,硬结直径大于,红晕范围直径超过4cm,有时出现伪足或有痒感,
如皮试结果为阴性,可把所需剂量一次注射完。
如结果为阳性,需采用脱敏注射法。
脱敏注射方法:
1、用10ml针筒抽取剩余的TAT原液和皮试液,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
2、第一次肌肉注射1ml。
3、间隔30分钟后第二次肌肉注射2ml。
4、间隔30分钟后第三次肌肉注射3ml。
5、间隔30分钟后第二次肌肉注射4ml。
脱敏注射完毕。
T A T脱敏注射法
精品文档
TAT脱敏注射法
脱敏注射法是将所需要的TAT剂量分次少量的注入体内。
脱敏的基本原理是:小剂量注射时变应原所致生物活性介质的释放量少,不至于引起临床症状;短时间内连续多次药物注射可以逐渐消耗体内已经产生的IgE,最终可以全部注入所需药量而不致发病。
但这种脱敏只是暂时的,经过一定时间后,IgE 再产生而重建致敏状态。
故日后再用TAT,还需要重做皮试实验。
TAT皮试结果阳性,而患者确实需要应用TAT时应采用脱敏注射法,预先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需要准备好急救药品。
破伤风抗生素脱敏注射法
按表上,每隔20分钟肌肉注射TAT一次,直至完成总剂量注射
(TAT1500U)。
在脱敏注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如发现患者有面色苍白、发绀、荨麻疹及头晕、心跳不等不适或过敏性休克时,应立即停止注射并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如过敏反应轻微,可待症状消退后,酌情将剂量减少、注射次数增加,在密切观察患者情况下,使脱敏注射顺利进行完成。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