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战争 非正义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7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外交思想、文艺复兴对外交的影响影响:民族意识觉醒; 中央集权制度1)(法)不丹:近代主权学说的创始人。
主权学说: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加强王权的思想倾向。
A家长制与国家的特征B主权定义“超乎于公民和臣民之上,不受法律限制约最高权力.特征:至高无上的绝对性永久性不可转让性和不可分割性(立法权的来源)2)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主要内容如下:一、权力政治观二、共和制理想三、政治统治方法1、他提出了“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君主统治之道,被人称为“马基雅维利主义”。
他认为,为了夺取和维持政权,有两种方法可以利用,一是法律,一是暴力。
2、他十分重视法律的作用,认为君主应该以法律来治理国家,实行法治。
3、他又重视在统治的过程中争取民心。
马基雅维里外交思想的影响1、他明确地将政治与道德分开,从权力角度理解政治,为权力政治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他的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主张国家的本质是权力,政治就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斗争,统治者应以夺取和保持权利为目的。
3、对西方政治思想最突出的贡献:从人角度研究现实政治问题,也是他权力政治观的基础。
4、他注重从历史和实践经验中寻找政治统治的规律,其历史主义的方法和现实主义的出发点对后来的政治思想产生了影响,为其权力政治观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的方法论。
5、在权力政治观的指导下,他又提出了一系列政治主张。
第一,主张国家至上论。
主张建立强大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制止封建割据和内讧,抵御外辱和驱逐外国侵略者。
第二,他反对教皇和教会对世俗政权的干预。
荷兰崛起时的欧洲一、西班牙争夺欧洲霸权二、法国雄踞欧洲三、英国迅速扩张四、德意志内纷争不断五、近代欧洲国际关系体系逐渐成型荷兰的主要外交思想一、“国家观念”薄弱二、“重商主义”的传统三、荷兰的对外政策(近代国际关系史)英荷战争法荷战争海外殖民扩张1)格劳修斯的外交思想格劳修斯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自然法理论。
他恢复并发展了古罗马思想家提出的自然法理论,使自然法成为世俗的理论。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国际安全形势的特点1 传统的军事国防安全仍然在全球安全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2 经济全球化将导致并加速非传统安全因素的传播3 传统的军事国防安全仍然在全球安全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4 经济全球化将导致并加速非传统安全因素的传播5 国家安全环境进一步宽泛和复杂非传统安全是相对传统安全威胁因素而言的,指除军事、政治和外交冲突以外的其他对主权国家及人类整体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的因素。
非传统安全问题主要包括: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信息安全、资源安全、恐怖主义、武器扩散、疾病蔓延、跨国犯罪、走私贩毒、非法移民、海盗、洗钱等。
一、我国周边地理环境及其对我国安全的影响(一)边界线长相邻国家多与我国有共同边界的国家有14个。
陆地边界线总长22000千米。
海疆线长大约32000千米,其中大陆海岸线长18000千米。
我国的领土面积960+300=1260平方公里(二)社会政治经济形态复杂印度:9.82亿印度尼西亚:2.06亿俄罗斯:1.47亿日本:1.26亿巴基斯坦:1.48亿孟加拉:1.25亿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并存;各国所奉行的安全战略和外交政策不同(三)地缘战略位置重要世界分为两大地缘战略区,即海洋地缘战略区和欧亚大陆地缘战略区。
美国属于海洋地缘战略区,中国属于欧亚大陆地缘战略区。
中国的战略位置成为牵制和对付两大战略区具有重要影响和作用的国家。
对国家安全环境起决定作用的是地缘政治因素二、缓和是我国当前周边安全环境的主流(一)大规模外敌入侵的军事威胁已消除或减弱(二)发展了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三)建立了多边的区域合作机制(四)解决了与大部分国家的边界问题“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在中亚地区,“上海合作组织”从原来的边境地区军事互信机制发展为政治、经贸、文化等全面合作的国际组织。
在东南亚地区,中国与东盟国家建立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谈判基本完成,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前景广阔以相互信任、裁军与合作为内涵的新型安全观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以大小国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上海精神: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安全合作是上海合作组织的重点合作领域,核心是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三股势力”。
斯大林说过,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战争的发动者,在挑起战争时何曾说过自己进行的战争是非法的,是非正义的?他们总是找出若干多的理由昭示天下,愚弄国人,说自己的战争是迫不得已,是奋起自卫,是顺应天下大势,是夺回本国利益,而决不会说自己的战争是侵略战争.胜者王侯败者寇,当胜利者在书写历史时,失败者进行的战争就是非正义的战争.看看台湾国民党修订的历史教科书,就知道这一道理了.正义战争是指一切反抗统治阶级的压迫、抵御外来侵略、促进社会进步的战争。
支持与维护正义战争,是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对待战争的根本态度。
一切由反动势力所进行的镇压革命、对外进行侵略扩张、阻碍社会进步的战争,都属于非正义战争。
斯大林说的,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是不正确的。
正义战争由于各种原因也可能失败。
非正义战争由于各种原因也可能胜利。
不能由于胜负改变战争的性质。
历史应该是人民写的。
对于一场战争,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它的性质。
有时对于其中一方,是正义战争,而对于另一方是非正义战争。
也有对于双方都是非正义战争的。
特别是历史上各个统治者之间的战争,都是非正义战争。
国正史上通常会把带有自卫性质或者民族解放性质的战争视为正义战争,把侵略战争或者为争夺霸权而战视为非正义战争。
各国因政治利益缘故通常会利用宣传工具来任意解释战争的性质。
我个人认为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性质多数情况下只是相对的,并且后人可能会有很多不同的解读。
举例说明,在我国的概念上,人们一般会认同卫国战争、北美独立战争、拉丁美洲独立战争、抗美援朝、和抗日战争是正义战争;而日俄战争、一战、七年战争、三十年战争、十字军东征、1916年美国入侵墨西哥镇压革命的行动、猪湾入侵以及现在进行的所谓反恐战争则缺乏正义性。
何为正义战争,通论是反侵略战争,其意就是侵略战争是非正义战争。
那么侵略战争呢?我们先假设大家都是无侵略目的的。
那么国家甲拥有大量人口却没有这么多的土地去供养,而国家乙地广人稀。
那么国家甲的人民移民到国家乙去寻找生计,这应是无可挑剔的吧。
何谓正义战争作者:董竞来源:《今日财富》2017年第25期马克思认为并不是一切战争都是不正义的,也不是反对所有的战争,对于那些符合广大人民利益,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进步的战争,也就是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从长远角度讲能根本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战争即正义战争,马克思还是认可支持的。
而对于那些掠夺性的、损害广大人民利益的、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的、反革命的和退步的战争即非正义战争,马克思是坚决反对的。
历史上就伦理与战争有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和平主义者认为伦理排斥战争,伦理与军事、战争这两个概念不能结合在一起,战争是不道德的,是应该摈弃的。
而现实主义者认为战争是排斥伦理的,伦理在战争中毫无立锥之地,人们在战争中“无不可行之事”,因而应避开伦理问题。
但马克思认为以上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和平主义者的观点可以说是他们的美好幻想。
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战争就和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
战争并未像和平主义者期望的那样消失了,且战争中的残酷行为时有发生,至于现实主义者来说,战争中也不是想怎么着就怎么着的事,战争也要讲一定的规则,如不虐待战俘,勿伤平民等。
既然人类现阶段还没有能力消灭战争,但至少可以在战争中不能为所欲为。
所以马克思战争伦理的定位只能是正义战争,只有正义战争才具有道德上的合理性和辩护性。
因为正义战争摧毁了反动没落的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政治制度。
马克思所说的正义战争理论不同于西方传统的正义战争理论,传统的正义战争理论只是从基本的人性、伦理道德原则、理性正义的抽象论证、统治阶级的狭隘眼界出发而不免带有片面性。
马克思所说的正义战争理论是站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看待战争,它是超越了西方传统正义战争理论的正义战争理论。
马克思所说的正义战争理论具有以下四个构成要件:一、经济基础马克思主义把战争置于现实的社会物质生产和交往方式之中,从分析战争的性质入手,科学的区分了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
判断战争正义的五个标准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残忍的行为之一,无论是他们之间的争斗,还是国家之间的冲突,都会对整个世界造成巨大的伤害。
因此,判断战争的正义性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判断战争正义的五个标准。
1.正当性:正当性是战争正义的第一个标准。
这意味着在发起战争之前,必须进行广泛的讨论和辩论以确保所采取的行动是正当的。
正当性的定义会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它指的是采取武力的行动必须符合国际法或人权法。
此外,发动战争的国家也必须履行义务,正确地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以避免可能导致暴力冲突的行动。
2.公正性:公正性是战争正义的第二个标准。
它指的是在战争中必须对所有参与者以及受害者给予公正对待。
也就是说,所有参与方都必须在按照国际法的规定遵循相同的规则,而不是出于利益更大的考虑而违反法律。
此外,受害者和平民应受到保护和救援,个人和财产的损坏应该向受害者进行赔偿。
3.合理性:合理性是战争正义的第三个标准。
这意味着任何决定使用武力的必须确信自己所采取的行动是合理的,并且能产生带来正向影响的结果。
这不仅将有助于保护国家的利益,而且还能够提高国际社会对国家所采取行动的尊重。
4.比例性:比例性是战争正义的第四个标准。
这意味着在采取武力行动之前,必须仔细考虑行动的可能后果。
采取行动时必须保持在必要和合理的限度内,并且行动所带来的损失不能超过预期获得的收益。
如果行动的收益和损失的关系不平衡,则不能满足比例的要求。
5.结束性:结束性是战争正义的第五个标准。
这意味着在决定了进行武力行动后,必须立即开始寻求终结冲突的方法,以避免战争的延续。
此外,结束战争后,必须对所造成的损失进行补偿,以缓解种种冲突,从而建立持久的和平。
在总体上,判断战争的正义性取决于一个人或国家的意愿,以及它们是否符合认可和奉行的行为准则。
判断正义不只是因为道德的责任,而是对于国际社会的负责,从而保证世界的和平与安宁。
辨别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的首要条件是什么
战争分为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
正义战争,是指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推动社会进步的战争。
非正义战争,是指违背人民根本利益,阻碍社会进步的战争。
由此可见,判断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的首要条件就是看这一战争是否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什么是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此不再累述。
另外,所谓正义战争还包含发动战争动机的正义和战争过程的正义、正义的理由和正义的手段等内容。
还包括不得造成无辜民众的伤亡(即使是在封锁时期,也必须保证食品和医疗物资得以流入,哪怕这些人最后可能会因为战争所导致的环境污染及其引发的各种疾病蔓延等而死亡\不得伤害放下武器的投降军人等细节问题。
回顾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注:一般资料认为中国的封建社会始自秦统一六国的公元前221年,结束于傅仪退位的公元1911年),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这是因为中国封建社会在朝代的更迭过程中所发生的战争,均不满足"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首要条件,或者说新王朝和旧王朝(即交战双方)均不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二课概念与判断一、选择题1.“有效合同”和“无效合同”与“动物”和“植物”,这两组概念之间的关系( A )①都是不相容关系即全异关系②分别是矛盾关系、反对关系③分别是反对关系、矛盾关系④都是不相容关系即反对关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 “有效合同”和“无效合同”与“动物”和“植物”,这两组概念之间的关系都是不相容关系即全异关系,分别是矛盾关系、反对关系,①②入选;分别是矛盾关系、反对关系,③不选;题中两组概念都是不相容关系即全异关系,④不选。
2.“战争分为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在这个划分中( A )①“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是“战争”的子项②“战争”是划分的子项,也是划分的母项的属③“战争是否具有正义属性”是划分小类的标准④“战争”是“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的种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 划分由母项和子项两部分构成,“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属于种,而“战争”是属,“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是“战争”的子项,①正确;划分时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战争分为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的划分中,“战争”是划分的母项,②错误;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战争是否具有正义属性”是划分“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两个小类的标准,③正确;“战争”是“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的属,而“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是“战争”的种,④错误。
3.对“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分析正确的有( C )①“矛盾”是定义项②“就是”是定义联项③“矛盾”是被定义项④“对立统一”是被定义项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 “矛盾”是被定义项,而不是定义项,①排除;定义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部分构成,“矛盾就是对立统一”中,“矛盾”是被定义项,“就是”是定义联项,②③正确;“对立统一”是定义项,而不是被定义项,④错误。
4.读唐代诗人王维所写的诗《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请问历史上正义战争有哪些?
美国独立战争,中国抗日战争,西班牙反侵略战争,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二战中协约国一方都是正义的,各国的独立战争,如拉丁美洲各国.好多战争的性质在战争过程中是不断变化的,如欧洲各国反对拿破伦的战争!.
历史上非正义的战争
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就是典型的非正义战争,从“九一八事变”到日本投降,在长达14年的时间里,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中国军民伤亡总数3500万人以上,中国官方财产损失和战争消耗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
以及日俄战争、一战、七年战争、三十年战争、十字军东征、
1916年美国入侵墨西哥镇压革命的行动、海湾入侵以及现在进行的所谓反恐战争也是非正义战争。
又比如,中国古代历史上奴隶主阶级镇压奴隶起义的战争,封建王朝镇压农民起义的战争;中国近代史上,国内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太平天国、镇压义和团运动的战争;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蒋介石为代表的
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反革命内战等,都是反革命的战争。
在中国近代和现代史上,英国、法国、日本、沙俄等入侵我国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入侵朝鲜和越南的战争,以色列入侵邻国的战争,越南入侵柬埔寨的战争……都是侵略别国领土、掠夺别国资源、奴役别国人民的非正义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战争。
尽管塞尔维亚是为了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战,它所从事的战争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性质,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①从战争的起因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各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发动的;②战争过程中,各帝国主义国家提出的战争目标和瓜分领土的要求,露骨地显示了这次战争的侵略性质。
如德国要求夺取英国、法国、比利时、葡萄牙等国的殖民地,把势力扩张到南美,同时扩大其在巴尔干的势力。
英国的目的是为了打败德国,保持世界霸权地位,夺取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
日本是为了抢占德国在中国和太平洋的势力范围和殖民地等等。
③从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处置看。
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留下的思考还远远没有结束。
战争总是残酷的,和平总是美好的。
在全球走向一体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珍视和平、热爱和平。
最后,让我们在《友谊地久天长》歌声中结束本节课。
课堂小结: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英、法、日、俄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重重,逐渐形成同盟国、协约国两大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国际关系日趋紧张,最终引发了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它给人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斯大林说过,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战争的发动者,在挑起战争时何曾说过自己进行的战争是非法的,是非正义的?他们总是找出若干多的理由昭示天下,愚弄国人,说自己的战争是迫不得已,是奋起自卫,是顺应天下大势,是夺回本国利益,而决不会说自己的战争是侵略战争.胜者王侯败者寇,当胜利者在书写历史时,失败者进行的战争就是非正义的战争.看看台湾国民党修订的历史教科书,就知道这一道理了.正义战争是指一切反抗统治阶级的压迫、抵御外来侵略、促进社会进步的战争。
支持与维护正义战争,是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对待战争的根本态度。
一切由反动势力所进行的镇压革命、对外进行侵略扩张、阻碍社会进步的战争,都属于非正义战争。
斯大林说的,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是不正确的。
正义战争由于各种原因也可能失败。
非正义战争由于各种原因也可能胜利。
不能由于胜负改变战争的性质。
历史应该是人民写的。
对于一场战争,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它的性质。
有时对于其中一方,是正义战争,而对于另一方是非正义战争。
也有对于双方都是非正义战争的。
特别是历史上各个统治者之间的战争,都是非正义战争。
国正史上通常会把带有自卫性质或者民族解放性质的战争视为正义战争,把侵略战争或者为争夺霸权而战视为非正义战争。
各国因政治利益缘故通常会利用宣传工具来任意解释战争的性质。
我个人认为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性质多数情况下只是相对的,并且后人可能会有很多不同的解读。
举例说明,在我国的概念上,人们一般会认同卫国战争、北美独立战争、拉丁美洲独立战争、抗美援朝、和抗日战争是正义战争;而日俄战争、一战、七年战争、三十年战争、十字军东征、1916年美国入侵墨西哥镇压革命的行动、猪湾入侵以及现在进行的所谓反恐战争则缺乏正义性。
何为正义战争,通论是反侵略战争,其意就是侵略战争是非正义战争。
那么侵略战争呢?我们先假设大家都是无侵略目的的。
那么国家甲拥有大量人口却没有这么多的土地去供养,而国家乙地广人稀。
那么国家甲的人民移民到国家乙去寻找生计,这应是无可挑剔的吧。
总不能乙的地荒着,让甲的人民饿死吧!但在现实社会中,乙是不会同意的。
而甲则注定要么大量进口粮食,要么饿死,而乙的地宁可荒着也不会让甲耕种。
这时甲不可能饿死,发动战争也是无可厚非的。
而且土地本来就无所归属,你现在拥有并不是因为你过去就拥有,也不意味着将来就是你的。
土地并不是你自造的谁占有就是谁的。
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反侵略者过去也是侵略者,也就无所谓正义与否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有些时候事物发展在他人立场去想问题的。
大都会先考虑自己再想别人。
……越战给了战争一个坏名声,而那些掌权者从那时起就开始试图找到一场给战争“好”名声的战争。
他们觉得他们找到了。
我想我们应该坐下来,不止是为了思考海湾战争、也不止是越战,而是想一想战争的问题在哪里,正义和非正义的战争的问题在哪里。
你们中间那些在二十世纪初生活过的人应该还记得30年代的海牙和日内瓦会议。
这些会议的目的是为了限制可以用于战争的技术……爱因斯坦参加了其中一个会议……正象其他很多人一样,一战,这场为民主、自由、为结束一切战争等等而打的战争令他极度厌恶和恐惧。
一千万人死在一战的战场上,没有一个人最终能明白这是为什么。
一战给了战争一个坏名声,直到二战来临。
……爱因斯坦以为会议要讨论的是裁军问题,解除武器然后制止战争。
结果他却发现那些与会的各国代表讨论的是什么武器“适合”使用,什么武器应该禁止——哪些是“好武器”,哪些是“坏武器”,“正义”还是“非正义”的武器?爱因斯坦就做了件谁也没有想到的事情:他召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
所有的国际媒体都到了,因为爱因斯坦……是爱因斯坦。
(笑声)他讲到自己对在这些会议上的见闻是如何感到恐惧。
他说:“没有谁可以通过制定一些规则就使战争变得不那么象一场战争。
战争是永远不可能被人性化的,而只可能被废除。
”我们今天仍然有同样的问题。
〔我们还相信〕有正义还有非正义的战争,有些战争比另一些战争看起来好一些,更有理由,更容易辩护。
我们现在就有了一场“正义”的战争,让人开始感到愉快的战争。
……几年前我有个学生这样写到战争:“我猜战争应该象葡萄酒才好,有好年景也有坏年景;(笑声)可是战争不象葡萄酒,却象氰化物,一滴下去你就死掉了。
”……有一种概念非常流行,你会经常在很多人讨论战争问题时听到。
讨论开始大概14分钟之后就一定会有人说:“战争是人的本性”……可是没有证据。
你可以提供什么证据来证明“人的本性”是什么样子?基因证据吗?生物学证据?人类学证据?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战争就是人的本性。
我们所能拿到的全部就是历史证据……然而历史既是战争的历史也是友爱的历史。
只不过就象那些新闻报纸一样,历史学家们痴迷于战争和人们之间的相互残杀,而对那些日常生活中一遍又一遍发生的高尚的事情不感兴趣罢了。
其实只要稍微想想就会看到,如果战争是来自于人性,来自于一些自然而然的“杀戮欲望”,那为什么政府还要花这么大的力气去鼓动人们支持战争?(笑声)很明显,是不是?他们真的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挖出多得惊人的理由来,把这些理由堆上无线电波,用标语口号对人们狂轰滥炸;假如人们还是没有被真的说服,他们就不得不开始威胁。
如果没有足够的志愿兵,他们就开始征义务兵。
当然,说到志愿兵,你还应该确认你的社会有足够多的贫民,这样他们就可以在饥饿和当兵之间自由选择。
(笑声)不过如果最终利诱不成,那些不愿意当兵或者中途离开部队的人就会上军事法庭,进监狱——他们真的工作得很卖力,是不是?另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是他们不得不做一些道德上的号召。
这倒可以联系到“人的本性”上。
如果“人的本性”真有什么可谈的话,这倒是证明那里面一定有些道德的因素……大多数人不会响应这样的号召:“走,我们去杀人吧!”(笑声)不,“走,我们去解放他们!我们去建立民主!我们去推翻专制!我们去做这些来最终结束战争”。
大多数人并不是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美国第二十六任总统,也作泰迪·罗斯福)。
(大笑、掌声)就在美西战争前,西奥多.罗斯福对他的朋友讲:“我非常确信我应该欢迎几乎所有的战争,因为我认为这个国家需要一场战争。
”好,倒是没有什么道德号召在那儿。
(笑声)我们就是“需要”一场战争。
你们大概知道乔治.布什入主白宫的时候,拿下了里根挂在那里的卡尔文·柯立芝(Calvin Coolidge,美国第三十任总统)的画像。
(笑声)里根觉得卡尔文·柯立芝是美国历史上最能启迪他的人物,因为柯立芝曾经说:“The business of America is business”。
(大笑)布什取下了卡尔文·柯立芝的画像换上了西奥多.罗斯福的。
对这个我不想讲太多。
(大笑)但是我要讲。
(大笑)西奥多.罗斯福说过的,布什也一样想说。
布什要的就是战争。
波斯湾战争的每一步发展,从宣布科威特被侵略开始,布什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很清楚地表明布什希望一场战争。
他下定决心要打一场战争,绝不做什么事情来避免它发生。
从一开始就可以看出来:不谈判,不让步……布什派贝克(美国国务卿)远赴日内瓦会见伊拉克外长塔里克·阿齐兹,人们为此都很兴奋。
不过他们在那里要做什么呢?布什说:“不谈判!”不谈判你去干什么?你是航空俱乐部成员吗?(大笑,掌声)不可思议。
直到最后也没有谈判……事实是连萨达姆.侯赛因都有建议提出来,但是它们完全被忽略掉了。
其中一个建议由美国对外服务中心的一个工作人员从中东私人带给了斯考克罗夫特。
没有回应,没有任何回应。
布什要这场战争。
不过,正象我说过的,幸运的是,并不是很多人会象西奥多.罗斯福和布什那样。
大多数人不想要战争。
大多数人,如果要他们支持战争的话,必须给他们理由,这些理由必然和道德相关——象这场战争是对是错,有没有正义性,是帮助和反对暴政,等等。
……我想[政府用来鼓动很多人支持这场海湾战争]的理由之一就在于美国是一个好的社会。
既然我们是一个好的社会,我们的战争也就是好的……在国内我们做很多好的事情。
象我们有权利和自由法案,还有彩电。
(笑声)你可以指出很多这样的好事来——假如你忽略得足够多。
(笑声)就象古雅典人,对不对?雅典人和斯巴达人作战,雅典人就一定是对的,因为雅典的社会比斯巴达的要好,要文明。
当然这么说你就一定要忽略关于他们的一些事情,譬如,奴隶制。
(笑声)……你一定要这样非常有选择地来分析你的社会,假如你想证明你的社会已经好到盆满钵盈,以至于这些好处要溢出到你做的每一件事情上,包括你对其它国家,其他人民做的事情。
对我来说,要看美国是不是真是这样一个只对世界做好事情的好社会,我们只需要简单看一点历史……一点点就可以知道我们其实有一个漫长的侵略史。
讲到“赤裸裸的侵略”(老布什用来形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词汇),我们有一个漫长的“赤裸裸的侵略”的历史。
我们的国家怎么会变得这么大的?(笑声)我们是从东海岸一个细长条的殖民地起家的,但是很快我们就到了太平洋,对不对?然后我们接着“长”。
那不是一个生物学的概念,(大笑)你就在那里自然而然地“长”。
不,我们是靠武力,靠征服,靠侵略,才“长”到这么大。
当然了,在以前的小学校里我们用过的彩色小地图上是这么讲,“购买佛罗里达”。
(笑声)蓝色代表“购买”的佛罗里达,橙色代表“割让”的墨西哥。
(笑声)购买,就好像一个商业交易,就好像安德鲁.杰克逊(Andrew Jackson, 美国第七任总统)根本就没有去佛罗里达进行过屠杀,以促使西班牙人把佛罗里达“卖”给我们——其实也没有真把钱给他们,不过我们不提这个。
(笑声)墨西哥的“割让”:墨西哥把加州和科罗拉多“让”给我们——为什么?(大笑)好邻居?(大笑,掌声)拉丁美洲人民的好客?(大笑)“让”给我们?那里发生了一场战争!一场我们挑起的战争!波尔克总统(詹姆斯·波尔克,James K. Polk,美国第11任总统)事先计划好了一场战争,就像我们的很多其它战争也是事先计划好了一样,这就是为什么会有事件“突然”发生——然后他们说,哎呀,一个“突然事件”发生了,我们不得不作战了。
(笑声)……“购买”路易斯安那:我还记得很久以前当我第一次看到地图上“购买”的路易斯安那时,曾经多么自豪。
一次“购买”就把我们的版图扩展了两倍。
那儿本来是一片空地,我们就是把它买下来而已。
(笑声)我那时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历史课上他们没告诉我那片地区原来住着印第安人。
那些印第安人必须要在一场一场的战役,一场一场的战争中消灭。
他们必须要被杀死,被灭绝。
那些美洲野牛牧群,他们赖以为生的手段,必须毁掉。
他们必须被赶出这片地区,然后路易斯安那才能是我们的。
这就是美国漫长的成长史。
然后我们就去了海外。
这就是美国历史上一笔带过的那一段,教材上唯一诚实的一瞬间:有那么一章会叫作“帝国主义时期”(笑声)——1898到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