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患者疑似呼吸道真菌感染经验性治疗的初步研究
- 格式:docx
- 大小:37.07 KB
- 文档页数:2
ICU真菌感染早期采用氟康唑经验性治疗效果观察吴荣莲【摘要】目的:探讨ICU真菌感染患者早期采用氟康唑经验性治疗效果.方法:选取ICU收治92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研究组早期给予氟康唑经验性治疗,对照组患者经临床诊断,确诊为真菌感染后用氟康唑进行抗真菌治疗.比较两组真菌清除率、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真菌清除率、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88.89%比47.73%,97.83%比84.78%,P<O.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真菌感染患者早期采用氟康唑经验性治疗可提高真菌清除率和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期刊名称】《华夏医学》【年(卷),期】2017(030)003【总页数】4页(P96-99)【关键词】真菌感染;氟康唑;重症监护室;经验性治疗【作者】吴荣莲【作者单位】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广西南宁5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9ICU为危重症患者治疗场所,为医院特殊科室。
临床研究指出,ICU患者由于病情严重,加之抵抗力差,极易发生感染,而真菌感染为常见感染类型之一[1]。
真菌感染具有治疗效果差、治疗时间长、不良反应明显的特点,增加患者治疗痛苦,影响患者康复,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临床中抗真菌药物多在获得明显真菌感染依据下使用,而真菌检测并培养需要较长时间,一定程度上可延误患者病情治疗[2]。
本次研究采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IFI危险因素对患者进行评分,将评分>40分患者分为研究组,研究组早期经验性给予氟康唑治疗,而常规组在获得明确诊断感染依据后给予氟康唑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差异,探讨早期经验性给予氟康唑治疗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选择我院ICU收治92例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46例,对照组46例。
研究组按照美国弗吉尼亚大学IFI危险因素评分系统每天进行评分,评分>40分接受抗真菌治疗,研究组早期给予氟康唑经验性治疗,对照组患者经临床诊断,确诊为真菌导致的下呼吸道或泌尿系统感染后开展抗真菌治疗。
ICU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治疗2024肺部真菌感染很常见,但是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在临床上都很困难。
随着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人数的增加,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长。
因此需要提高对肺部真菌感染的认识,对诊断方法加以改进。
新型抗真菌制剂已可以应对这一问题。
这篇综述会详细介绍ICU患者常见肺部真菌感染的治疗。
传统和新型抗真菌制剂过去十年中,有大量新型抗真菌制剂问世(表1)。
当选择抗真菌制剂时,需权衡不同药物之间的优缺点以及患者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感染特点。
一般情况下,制定抗真菌治疗方案时需首先明确致病菌。
同时通过真菌感染的严重程度及患者感染的特点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表1:目前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制1、多烯类药物(1)两性霉素B:多烯类抗真菌药物的原型就是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
尽管毒性较大,但是这类药物仍旧是重症真菌感染的首选,特别是那些危及生命的重症感染,包括:侵袭性曲霉菌病、部分全身念珠菌病和隐球菌病、重症组织胞浆菌病、芽生菌病、球抱子菌病和毛霉菌病。
多烯类抗真菌药物与真菌细胞膜中的麦角苗醇相结合,诱导细胞缺陷,增加细胞通透性,导致细胞死亡。
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必须静脉使用。
应用期间,需密切随访肌酊、尿素氮(BUN)、血钾、血镁、全血细胞计数(CBC)和肝功能。
总的来说,使用两性霉素B时,需密切随访患者各项指标(每天一次或每两天一次)o 两性霉素B导致的肾毒性可突然出现。
很多医生为了避免应用两性霉素B后出现发热和寒战,会在应用前给予患者使用解热镇痛剂、抗组胺类药物、抗吐剂或哌替咤。
两性霉素B需缓慢静脉滴注,一般滴注时间要超过2-6小时;因为快速静滴会导致威胁生命的高钾血症和心律失常的出现。
当和其他肾毒性药物联用时(如:氨基糖昔类),肾毒性作用会增加。
两性霉素B的肾毒性是剂量相关的。
对于重症免疫缺陷患者、肾功能受损患者、使用其他肾毒性药物的患者、使用两性霉素B剂量21.0mg∕kg∕d的患者,强烈建议使用两性霉素脂质体来避免肾毒性的高发病率。
伊曲康唑口服液经验性治疗肺部真菌感染发表时间:2013-10-12T16:44:13.8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7期供稿作者:郑宏[导读] 其抗念珠菌疗效至少与氟康唑相当,但抗曲霉菌效果优于氟康唑,给药方式灵活,患者耐受性良好,临床费用低。
郑宏(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222000)【摘要】目的探讨伊曲康唑口服液经验性治疗肺部真菌感染的疗效。
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呼吸内科应用伊曲康唑口服液治疗肺部真菌感染23例。
给予伊曲康唑口服液200mg,每日2次,疗程4周。
结果临床有效率86.9%(20/23),真菌清除率73.9%(17/23),不良反应发生率8.7%(2/23)。
结论伊曲康唑口服液经验性治疗肺部真菌感染,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少,经济,用药方便,适用于基础疾病得到控制,症状稳定的患者。
【关键词】肺部真菌感染伊曲康唑口服液【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7-0091-02 近年来,真菌感染率逐渐上升,且病死率呈上升趋势。
老年患者由于免疫力低下,营养状况差,应用各种侵袭性操作多,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糖皮质类激素,或由于合并糖尿病等疾病,肺部真菌感染发生率逐年增加,如能及时选用有效的抗真菌药物,可以降低患者病死率。
我院呼吸内科自2009年10月至2012年12月,对于23例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经验性给予伊曲康唑口服液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3例患者,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61-83岁,平均71岁。
基础疾病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15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4例,肺癌化疗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
真菌感染易感因素有:接受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11例,无创通气5例,联合或应用广谱抗生素>2周者4例,反复应用糖皮质激素3例。
所有患者均清晨清洁口腔后留痰液行真菌涂片查到真菌孢子及菌丝,真菌培养连续2次以上阳性且为相同的致病菌,或经气管插管取得的痰液标本行真菌培养阳性。
《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第六次修订版)》(2020)要点侵袭性真菌病(IFD)系指真菌侵入人体,在组织、器官或血液中生长、繁殖,并导致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的感染性疾病。
2017年第五次修订以来,血液肿瘤领域出现了很多新治疗手段(如靶向治疗等),同时IFD诊断方法累积了更多的临床研究数据,这些方面对IFD的高危人群、IFD的流行病学、IFD诊治策略都带来了一些变化。
本版诊治原则流行病学部分进行了相应修订;诊断体系上保留了确诊、临床诊断及拟诊、未确定的诊断分层;治疗方面则仍按预防治疗、经验治疗、诊断驱动治疗及目标治疗的策略进行修订;新增体外药敏试验、治疗性药物浓度监测相关内容。
流行病学一、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IFD流行病学特征国内前瞻性、多中心流行病学研究(CAESAR 研究)显示,接受化疗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中,确诊和临床诊断IFD总发生率为2.1%。
近年来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应用也导致IFD风险的增高,尤其是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
念珠菌和曲霉菌是血液病患者IFD最常见致病菌。
真菌血症以念珠菌多见;肺部IFD以丝状真菌为主,其中曲霉菌为主要致病菌。
IFD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重要死亡原因之一。
二、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IFD危险因素和评估导致临床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众多,常见因素包括:导致IFD的危险因素众多,常见因素包括:(1)疾病因素:基础疾病MDS/AML、疾病初发、复发或未缓解;(2)治疗相关因素:接受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接受治疗后出现粒细胞缺乏[中性粒细胞计数(ANC)<0.5×109/L]、重度粒细胞缺乏(ANC< 0.1×109/L)和长时间粒细胞缺乏(粒细胞缺乏时间持续>10d)、应用免疫抑制剂或移植后出现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接受小分子激酶抑制剂(如BTK抑制剂)治疗等;(3)患者合并症:合并糖尿病、呼吸道基础疾病、既往真菌感染病史等;(4)环境因素:未在全环境保护条件下接受化疗和/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接受治疗医院存在建筑工地等。
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1695-微生物实验室中真菌定植与感染的鉴别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一)实验室如何判断真菌是定植还是感染(上)1、关于新型隐球菌不正确的是()A、是隐球菌属中唯一致病的真菌??B、主要经胃肠道进入机体???[正确答案]C、在体制季度衰弱这引起内源性感染???D、主要致病因素是荚膜E、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脑膜炎2、下列属于真菌的是()A、衣原体B、藻类C、朊病毒D、灵芝[正确答案]E、军团菌3、霉菌的生殖方式是()A、出芽生殖B、孢子生殖[正确答案]C、芽孢生殖D、断裂生殖E、分裂生殖4、酵母菌被称为“发酵之母”,下列关于酵母菌的描述错误的是()A、它是单细胞生物??B、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C、细胞内含有叶绿素??[正确答案]D、能通过孢子生死的方式繁殖后代E、以上都对5、关于关于白色念珠菌的特点,哪一项是错误的()A、格兰染色阳性B、主要经胃肠道进入机体C、可形成厚膜孢子D、可引起全身脏器感染[正确答案]E、可引起皮肤黏膜感染(二)实验室如何判断真菌是定植还是感染(下)1、真菌感染的诊断方法不包括()A、真菌镜检B、真菌培养C、组织病理D、肉眼观察[正确答案]E、分子生物学2、下列关于痰培养阳性的临床意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分离培养出念珠菌,无论单次或多次,无论菌落数多少,均为定植菌,不能由此诊断肺念珠菌感染B、合格的痰、支气管分泌物标本经两次显微镜检查发现酵母假菌丝或菌丝阳性,培养有念珠菌生长,且两次培养为同一菌种,可作为肺念珠菌病疑似诊断依据C、如果患者存在明显的高危因素,有肺部感染的临床表现又不能用其他病原菌感染解释,血清真菌感染标志物(如G试验)阳性,此时痰培养念珠菌为唯一病原体且为反复培养阳性或为纯培养,可以作为针对念珠菌诊断性或经验性治疗的依据D、怀疑念珠菌肺炎的患者在呼吸道标本检测的同时不需要做血液真菌培养[正确答案]E、有念珠菌感染风险且抗细菌治疗无效的病例,痰培养仅分离到念珠菌,经氟康唑单药治疗有效3、抗真菌治疗原则不包括()A、预防性治疗B、经验治疗C、抢先治疗D、目标治疗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4、常见的侵袭性念珠菌感染部位不包括()A、泌尿道感染B、肺念珠菌病C、腹腔真菌感染D、面部感染[正确答案]E、念珠菌血症5、关于新型隐球菌不正确的是()A、是隐球菌属中唯一致病的真菌B、主要经胃肠道进入机体[正确答案]C、在体质极度衰弱时引起内源性感染D、主要致病因素是荚膜E、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脑膜炎(三)真菌感染的非培养诊断1、引起侵袭性真菌病的三种主要真菌()A、念珠菌、曲霉菌、隐球菌[正确答案]B、念珠菌、军团菌、曲霉菌C、军团菌、曲霉菌、细菌D、曲霉菌、细菌、隐球菌E、细菌、隐球菌、念珠菌2、多数曲霉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A、纤维素B、几丁质C、肽聚糖D、葡萄糖和甘露聚糖[正确答案]E、多肽3、新型隐球菌感染可发生于全身多个部位,下面哪个检查是针对新型隐球菌感染的()A、真菌葡聚糖实验(G实验)、血常规B、真菌葡聚糖实验(G实验)、荚膜抗原检测C、半乳甘露聚糖实验(GM实验)、墨汁染色D、荚膜抗原试验、墨汁染色[正确答案]E、血常规、墨汁染色4、隐球菌特有的分泌物是()A、荚膜多糖抗原[正确答案]B、(1-3)-β-D葡聚糖C、半乳甘露聚糖D、葡萄糖E、肽聚糖5、()是严重免疫抑制/粒细胞缺乏患者IA的有效诊断工具A、G试验B、GM试验[正确答案]C、隐球菌夹馍抗原检测D、乳胶凝集法E、胶体金法(四)侵袭性真菌病定义和流行病学概述1、念珠菌感染的高危因素不包括()A、住院时间长B、糖尿病C、肾功能透析D、骨髓移植[正确答案]E、中心静脉插管2、关于2013年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诊断标准涉及宿主部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应用糖皮质激素超过2周[正确答案]B、近期发生中性粒细胞缺乏(中性粒细胞计数<500/ul)并持续10天以上C、90天内应用过T细胞免疫抑制剂D、侵袭性真菌感染病史E、患者同时患有艾滋病或遗传性免疫缺陷3、下列关于侵袭性真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与细菌感染难以区分B、继发性真菌病常被基础疾病和治疗药物所掩盖C、特异性诊断指标有限D、致病菌不是定植菌[正确答案]E、口咽、痰、尿及粪便镜检或培养发现真菌很难被确定为致病菌4、念珠菌和曲霉共有的高危因素不包括()A、中心静脉插管[正确答案]B、严重粒细胞缺乏C、免疫功能低下D、移植E、入住ICU5、根据我国医院感染监测网分析,深部真菌病发病率每年增长约()%A、5B、5-10C、10-20[正确答案]D、20-30E、356、真菌病分为()类A、2[正确答案]B、3C、4D、5E、67、()是IFI最常见的病原菌A、念珠菌B、曲霉C、新生隐球菌D、念珠菌和曲霉[正确答案]E、以上都不是8、曲霉感染的高危因素不包括()A、COPDB、长期应用激素治疗C、使用光谱抗生素[正确答案]D、骨髓移植E、血液肿瘤9、侵袭性真菌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与预后关系密切,每延迟一天诊断和治疗,病人的病死率以()%的比例增加A、5B、10[正确答案]C、20D、30E、3510、关于侵袭性真菌病叙述错误的是()A、主要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B、主要发生在黏膜屏障遭到破坏的患者C、是医院内感染的重要形式D、在免疫功能正常的健康人群不会发生侵袭性真菌病[正确答案]E、侵袭性真菌病是感染性疾病科医生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胸部肿瘤病人呼吸道真菌感染与治疗因素关系的分析杨鲁民;王伦青;陈岩;申少楣;张专昌【期刊名称】《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年(卷),期】2002(002)003【摘要】目的:了解胸部肿瘤病人呼吸道真菌感染的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分析我院1986-2000年胸部肿瘤住院病人,每年100例,按病种及治疗方法分类,分别分析呼吸道真菌感染因素,并将数据做统计学处理.结果:1500例胸部肿瘤病人呼吸道真菌感染91例,感染率为6.1%, 手术组(6.5%) 与非手术组(5.6%)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 手术组术前术中接受化疗病人感染率(9.6%)高于无化疗病人(5.4%, P<0.05), 非手术组化疗(6.8%)和化疗+放疗病人(8.3%)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单纯放疗(2.3%, P<0.05)和其他方法治疗的病人(3.9%, P<0.05), 肺癌非手术治疗各组间感染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 所有感染病例均使用了广谱抗菌药.结论:胸部肿瘤病人化疗与大剂量广谱抗菌药并用可增加其呼吸道真菌感染发病率.【总页数】3页(P167-169)【作者】杨鲁民;王伦青;陈岩;申少楣;张专昌【作者单位】266001,山东省,青岛市人民医院胸心外科;266001,山东省,青岛市人民医院胸心外科;266001,山东省,青岛市人民医院胸心外科;266001,山东省,青岛市人民医院肿瘤科;266001,山东省,青岛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9【相关文献】1.胸部肿瘤开胸手术病人呼吸道的护理 [J], 杨肖敏2.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治疗血液病恶性肿瘤并发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疗效观察 [J], 李玲3.恶性肿瘤患者疑似呼吸道真菌感染经验性治疗的初步研究 [J], 李向敏;于天跃;张晓晔;崔国元4.氟康唑联合碳酸氢钠雾化吸入预防胸部肿瘤同期放化疗过程中合并呼吸道真菌感染的研究 [J], 柳仲秋;范志刚;贺启华;李炜;喻小静;姚志强5.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治疗血液病恶性肿瘤并发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疗效观察 [J], 李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伏立康唑和氟康唑早期经验性治疗真菌感染的疗效比较目的比较伏立康唑和氟康唑在早期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对我院应用伏立康唑和氟康唑早期治疗具有真菌感染高危因素的恶性肿瘤患者及血液病患者50例进行分析。
选取拟诊的严重肺部真菌感染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
给予注射用伏立康唑(美国辉瑞制药公司)6mg∕kg,每12h给药1次,第2d改为静脉注射4mg∕kg,每12h给药1次,疗程共21d。
氟康唑组,静脉注射氟康唑注射液(美国辉瑞制药公司)400mg/次,1次/d,疗程共21d。
两组患者均接受治疗首日直至热退(持续3d以上)为止或达到21d的总疗程。
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伏立康唑组及氟康唑组在总有效率方面:分别为88.0%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真菌清除率方面:分别为76.0%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平均退热时间、存活率比较,两组比较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 >0.05)。
结论伏立康唑和氟康唑均可作为恶性肿瘤患者及血液病患者早期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的一线用药,但伏立康唑效果更佳。
标签:伏立康唑;氟康唑;早期经验性治疗;真菌感染真菌感染无特异临床表现,且临床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检测存在一定局限性,临床上常采用经验性抗真菌用药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并改善预后[1]。
目前临床较为常用的是伏立康唑及氟康唑进行经验性治疗。
本调查回顾分析了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我科的真菌感染的患者给予伏立康唑或氟康唑治疗,现比较二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治疗情况从而为提高其救治率降低病死率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1 年10 月~2013 年10月收治于我科的恶性肿瘤及血液病患者继发真菌感染患者50例。
1.2 诊断标准按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制定的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符合拟诊标准病例。
伊曲康唑注射液在血液肿瘤患者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的临床研究发表时间:2016-03-03T15:11:57.623Z 来源:《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作者:郭丽蓉[导读] 山西省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山西晋中临床上在血液肿瘤患者经验性抗真菌治疗过程中,给药伊曲康唑效果更好,能够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郭丽蓉山西省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山西晋中030800作者简介:郭丽蓉副主任医师山西省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副主任邮编:030800【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伊曲康唑注射液在血液肿瘤患者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88例血液肿瘤并发真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法进行分组,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4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的对症治疗方法进行干预,在此基础上为对照组患者给药伏立康唑进行经验性抗真菌治疗,观察组给药伊曲康唑进行经验性抗真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0.45%,两组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5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提升,但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更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在血液肿瘤患者经验性抗真菌治疗过程中,给药伊曲康唑效果更好,能够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伊曲康唑;血液肿瘤患者;抗真菌治疗【中图分类号】R73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404-02对于血液肿瘤患者而言,其因为长期接受化疗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容易导致一些真菌感染发生,特别是患者在粒细胞低下之时,更加容易出现侵袭性的深部真菌感染[1].患者的真菌感染一般多为曲霉菌感染和白色念珠菌感染, 特别是曲霉菌的感染,在临床上是最常见的一组血液肿瘤患者的真菌感染[2], 同时也是一种最为严重的感染.其中最常见的表现就是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如果患者不经过及时的处理,那么就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3].本研究主要分析血液肿瘤患者的经验性抗真菌治疗临床效果,将我院近些年所收治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分别给予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予以治疗,结果取得满意成效,现将主要研究情况作出如下汇报.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2年3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血液性肿瘤并发真菌感染患者中,抽取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分组本研究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17例,患者的最高年龄为78岁,最低年龄为24岁,平均年龄为(46.8±11.3)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9例,患者的最高年龄为73岁,最低年龄为27岁,平均年龄为(43.7±13.2)岁.所有患者经过临床检测和诊断,均为血液肿瘤患者,患者均合并真菌感染.在所有患者中,有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2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19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6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7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11例,急性混合性白血病患者12例.分组后,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性统计下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否则无统计学意义.1.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药伏立康唑(由成都华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5840,规格:50mg?4s)进行治疗,患者的给药方式为口服给药,根据患者的体重,患者每隔12h给药1次,体重在40kg以上的患者,每次400mg,主要适用于首次给药剂量;患者体重低于40kg,每次给药200mg,主要适用于首次给药.维持给药期间,体重在40kg以上的患者每次给药200mg,低于40kg的患者每次给药100mg.观察组患者给药伊曲康唑注射液(由JanssenPharmaceuticaN.V.生产,批准文号:H20100786,规格:25ml:0.25g)予以治疗,为患者静脉滴注给药,开始2天给予本品每日2次,以后改为每日1次.第1天和第2天治疗方法:每日2次,每次1个小时静滴200mg伊曲康唑.从第3天起:每日1次,每次1个小时静滴200mg伊曲康唑.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周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抗真菌治疗效果.1.3评价指标本研究采用卡氏评分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5个月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评分主要从患者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和周围环境四个方面进行.本评分为10分法,主要涉及到10个项目,每个项目最高10分,最低0分,评分以50分为基准线,高于50分为生活可自理,低于50分为生活不可自理,0分为死亡,100分为痊愈. 1.4治疗效果如果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测和病原学检测全部恢复或明显好转,则为治疗显效;如果患者用药后病情出现好转,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则为治疗有效;如果患者治疗后病情无好转或病情加重,则为治疗无效.[注: 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统计学分析本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IBM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计数资料均采用X2检验,所有计量资料均采用t值检验,并采用(X±s)表示,组间比的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进行,P<0.05表示差异显著, 为具有统计学意义,反之无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治疗效果本研究中观察组有效治疗41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有效治疗31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0.4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请详见表1所示.表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价(n/%)2.2生活质量5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提升,但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更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情况请参见表2所示.3讨论侵袭性真菌感染一般都是因为患者长期缺少粒细胞所导致的,特别是血液肿瘤患者,其在治疗过程中因为长期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患者的粒细胞缺少时间明显增长,这样血液肿瘤患者便成为了真菌感染的高危人群[4].为了在临床上更好的干预治疗患者,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对该疾病予以有效的治疗和干预,本研究诣在分析经验性治疗中伊曲康唑注射液对血液肿瘤患者抗真菌治疗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证明了在治疗血液肿瘤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治疗中,伊曲康唑具有更高的治疗价值.通过此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伊曲康唑是一种合成的广谱抗真菌药,为三氮唑衍生物,对皮肤癣菌、酵母菌、曲霉菌属、组织胞浆菌属、巴西副球孢子菌、申克孢子丝菌、着色真菌属、枝孢霉属、皮炎芽生菌以及各种其它的酵母菌和真菌感染有效[5].体外研究已证实该药物可抑制真菌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之一麦角甾醇的合成,从而发挥抗真菌效应.同时该药物的血浆清除相呈双相性,终末半衰期为l~1.5天.连续治疗1~2周,本品血药浓度可达稳态状态,对于真菌感染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所以,通过本研究的分析和论证,能够得出,临床上在血液肿瘤患者经验性抗真菌治疗过程中,给药伊曲康唑效果更好,能够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X±s)注:治疗后5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参考文献[1] 王怡,陆滢,朱慧玲,洪用伟,盛立霞,孙永城,吴文淼,欧阳桂芳.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恶性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 2014,21(01):163-164.2] 赵杰.伊曲康唑注射液和口服液序贯治疗白血病合并顽固性肺部感染1例[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5,15(21):45-46. [3] 高平,陈正贤,黄禹.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真菌感染17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4,27(03):28-29. [4] 潘晓东,陈力.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难治性肺部念珠菌感染1例[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5,27(02):65-66. [5] 朱利平,杨飞飞,翁心华,黄玉仙,陈澍,施光峰,卢清,张文宏,张永信.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肝脏安全性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14,13(29):462-463.。
晚期肺癌患者拟诊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秦茵茵;吴国锋;欧阳铭;周承志;林心情【摘要】目的探讨晚期肺癌患者拟诊肺部真菌性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晚期肺癌患者拟诊肺部真菌性感染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治疗效果,并与随机抽取同期同病房收治的48例晚期肺癌患者(无真菌感染)进行比较.结果 50例晚期肺癌患者早期肺部真菌性感染中,36例持续经验性治疗(伏立康唑或伊曲康唑或氟康唑),2周内停药,临床疗效良好;9例根据药敏改为二性霉素B治疗,5例改用卡泊芬净.47例控制病情,临床有效率达94.0%;另3例患者死亡 (其中2例合并细菌感染).长期放化疗、滥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各种侵入性诊疗、伴有基础疾病、白细胞低下等均为呼吸道深部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晚期肺癌患者拟诊肺部真菌性感染的发病率较高,应高度重视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拟诊标准,及时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可提高临床控制率,降低死亡率.【期刊名称】《河北医药》【年(卷),期】2012(034)012【总页数】3页(P1801-1803)【关键词】肺肿瘤;真菌;高危因素;诊断;经验性治疗【作者】秦茵茵;吴国锋;欧阳铭;周承志;林心情【作者单位】510120,广州市,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内科;510120,广州市,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510120,广州市,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510120,广州市,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许多恶性肿瘤患者并不是死于肿瘤本身,而是死于与肿瘤直接或间接相关的疾病,如真菌感染等。
目前真菌感染已成为世界范围的问题和医院的常见疾病之一[1,2],尤其是晚期肺癌患者在化放疗、应用广谱抗生素后,其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增高,而早期诊断常常为决定预后的主要因素,即使后期给予抗真菌治疗,仍不能明显改善预后[3]。
如何对晚期肺癌真菌感染高危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及经验性治疗,已成为呼吸科和肿瘤科日益严重的临床问题,值得重视。
恶性血液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防治进展左微;肖青【摘要】侵袭性真菌感染是恶性血液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并导致较高的病死率,由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十年来,随着诊疗模式的逐步完善,初级预防及二级预防的建立,新型抗真菌药物的应用,其发病率较前下降,但死亡率仍高.合理有效的防治可降低血液病患者真菌感染相关死亡率.该综述简述了恶性血液病患者中侵袭性真菌病预防、治疗策略的更新及目前真菌治疗存在的问题.【期刊名称】《中国真菌学杂志》【年(卷),期】2018(013)004【总页数】5页(P252-256)【关键词】血液肿瘤;侵袭性真菌感染;预防;治疗【作者】左微;肖青【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重庆40001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重庆40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1;R519.8恶性肿瘤患者具有多种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并且由于移植技术的广泛开展、高强度的化疗方案运用、检测技术的提高等因素,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检出率逐年升高。
Hahn-Ast等回顾性调查结果显示:1995~2006年592位白血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为23.5%,相关死亡率高达56.9%[1]。
2015年国内Sun Yuqian等[2]调查显示血液肿瘤患者中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为8.3%,经治疗后死亡率为11.7%。
近年来尽管新的抗真菌药物不断出现和抗真菌预防治疗运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生率较前有下降,但相关死亡率仍较高。
本文就近年来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预防、治疗及存在的问题的研究作综述。
1 预防侵袭性真菌感染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治疗周期长、费用高,因此预防性抗真菌治疗在临床上非常必要。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预防治疗包括:初级预防 (Primary antifungal prophylaxis,PAP)和二级预防(Secondary antifungal prophylaxis,SAP)。
伊曲康唑与氟康唑在重症监护室早期经验性治疗真菌感染的疗效比较黄磊;张赤;陈映群【期刊名称】《医药导报》【年(卷),期】2006(25)11【摘要】目的比较伊曲康唑和氟康唑在重症监护室早期经验性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取随机、对照、开放的临床试验,入选的40例患者具有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均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广谱抗生素治疗3~7 d无效.将入选患者随机分配为伊曲康唑治疗组和氟康唑治疗组各20例.伊曲康唑治疗组给予伊曲康唑注射液200mg,q12 h,先治疗2 d,随后给予200mg,qd,共5 d,再改用伊曲康唑口服液口服,每次200mg,bid,治疗14 d;氟康唑治疗组给予氟康唑注射液400mg静脉滴注,qd,共治疗21 d.观察患者体温变化、真菌感染情况、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和疗效.结果伊曲康唑组总有效率65.0%,不良反应率30.0%;氟康唑组总有效率50.0%,不良反应率5.0%,但两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治疗过程中,氟康唑组出现2例深部真菌感染.结论伊曲康唑和氟康唑均可作为现阶段重症监护室早期经验性治疗的一线药物,但伊曲康唑疗效更佳.【总页数】3页(P1155-1157)【作者】黄磊;张赤;陈映群【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重症监护室,518036;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重症监护室,518036;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重症监护室,5180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8.5【相关文献】1.伊曲康唑早期经验性治疗ICU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研究 [J], 夏芝辉;贾宝辉;潘毅;陈军喜;韩飚;闫智杰2.伏立康唑和氟康唑早期经验性治疗真菌感染的疗效比较 [J], 李吉明;彭鹏;李文超3.伏立康唑和氟康唑早期经验性治疗真菌感染的疗效比较 [J], 曹媛;司玉玲4.伊曲康唑注射液早期经验性治疗ICU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J], 贾宝辉;孙坚;夏芝辉;韩飚;潘毅;陈军喜;闫智杰5.伏立康唑和氟康唑早期经验性治疗ICU真菌感染的疗效比较 [J], 刘宏; 李洋威; 张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临床分析中的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方法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其病原体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等不同类型。
对于临床医生来说,及时准确地确定感染病原体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和预防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方法。
一、细菌检测方法:1. 细菌培养法:这是目前最常用的细菌检测方法之一。
通过采集患者的呼吸道标本,如咽拭子、痰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等,将其接种于含有适当培养基的培养皿中,利用培养器将其培养一段时间。
通过观察培养皿中是否有细菌的生长,医生可以初步确定感染病原体的种类。
2. 快速细菌检测方法:与传统的细菌培养法相比,快速细菌检测方法具有速度快、准确性高的优点。
其中,免疫学方法是常用的一种。
利用特定的抗体来检测患者体内是否存在某种特定的细菌,常见的方法包括荧光抗体法和ELISA法等。
二、病毒检测方法:1. PCR法:这是目前病毒检测的主要方法之一。
PCR法是一种基于核酸扩增的技术,在检测呼吸道病毒感染时,常采用鼻咽拭子或痰液等标本进行检测。
该方法通过扩增病毒的核酸片段,与特异性探针结合,从而确定感染的病毒种类及其数量。
2. 免疫学法:免疫学方法也可用于呼吸道病毒的检测。
常用的方法包括免疫荧光检测和酶联免疫吸附法等。
这些方法通过检测患者血清或呼吸道标本中的病毒抗原或抗体,来间接确定感染的病毒种类和病毒感染情况。
三、真菌检测方法:1. 经验性抗真菌药物治疗法:对于疑似真菌感染的患者,医生常常会根据临床表现给予经验性抗真菌药物治疗。
如果患者的症状明显好转,可以初步判断为真菌感染。
然而,要准确确定感染的真菌种类和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则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测。
2. 真菌培养法:与细菌检测类似,真菌培养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通过将患者的呼吸道标本接种于含有适当培养基的培养皿中,可以培养出真菌,并通过观察和鉴定菌落形态和产生的孢子来确定感染的真菌种类。
综上所述,对于临床分析中的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方法,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检测。
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真菌感染相关因素分析魏莉【摘要】目的:探讨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真菌感染相关因素。
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经痰液真菌培养后确诊的38例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患者,采用真菌培养的方法了解真菌种类,并对感染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本研究中,真菌感染的基础病比例最高的是慢性支气管炎,占42.11%,其次分别为肺肿瘤26.32%、肺源性心脏病15.79%、肺气肿10.53%、肺炎5.26%。
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最高的为白色念珠菌,占68.42%;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与年龄、抗生素应用、病程均具有明显关系,年龄越大、抗生素应用滥用、病程越长,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几率越高(P<0.01)。
结论: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在诊断时给予积极有效的辅助检查措施,杜绝药物滥用,给予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从而确保治疗效果,避免真菌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correlation factors of fungal infection for 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s.Method:38 patients with fungal infection for 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 from January 2011 to April 2014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the fungal species by fungal culture methods, infection factors were analyzed.Result:In this study,chronic bronchitis was the highest disease with 42.11%,lung tumor with 26.32%,pulmonary heart disease with15.79%,pulmonary emphysema with 10.53%,pneumonia with 5.26%,it showed that Candida albicans was the highest fungal infection with68.42%;for that,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 fungus infection related with age,antibiotic application abuse,duration of antibiotics.Once age was higher,antibiotic application abuse,duration of antibiotics werelonger,fungal infection incidence was higher(P<0.01).Conclusion: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diseases should been given active and effective inspection measure,refuse drug abuse,and provide reasonable treatment measure so that patients can make sure treatment effect,avoid fungal infection occurrence,and promote early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期刊名称】《中外医学研究》【年(卷),期】2015(000)015【总页数】2页(P13-14)【关键词】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因素分析【作者】魏莉【作者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云南昆明 65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①昆明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云南昆明 650021【Abstract】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correlation factors of fungal infection for 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s.Method:38 patients with fungal infection for 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 from January 2011 to April 2014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the fungal species by fungal culture methods,infection factors were analyzed.Result:In this study,chronic bronchitis was the highest disease with 42.11%,lung tumor with 26.32%,pulm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15.79%,pulmonary emphysema with10.53%,pneumonia with 5.26%,it showed that Candida albicans was the highest fungal infection with 68.42%;for that,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 fungus infection related with age,antibiotic application abuse,durationof antibiotics.Once age was higher,antibiotic application abuse,duration of antibiotics were longer,fungal infection incidence washigher(P<0.01).Conclusion: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diseases should been given active and effective inspection measure,refuse drug abuse,and provide reasonable treatment measure so that patients can make sure treatment effect,avoid fungal infection occurrence,and promote early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Key words】 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 Fungal infection; Factor analysisFirst-author’s address:The Four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021,China近年来,随着临床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恶性肿瘤放化疗、激素的滥用、患者年老体弱、慢性疾病以及免疫能力低下等因素的影响,真菌感染已成为呼吸系统疾病的突出问题。
感染论著氟康唑早期经验性治疗在ICU真菌感染预防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葛怡*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无锡 214000摘要:目的探究氟康唑早期经验性治疗对ICU内患者真菌感染的预防以及治疗价值。
方法 选择从2017年6月-2019年1月在我院ICU治疗的80例真菌感染危险度高的患者,随机分成使用氟康唑早期治疗的实验组以及真菌培养确诊后再应用氟康唑治疗的对照组,统计不同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 研究发现,采用氟康唑经验性治疗的实验组治疗的效果更优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
结论 对ICU内真菌感染发生风险比较高的患者早期经验性应用氟康唑进行治疗干预,可以取得极佳的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较高,是一种优秀的值得推广的临床治疗方案。
关键词:真菌感染;氟康唑;重症监护室;经验性治疗ICU是医院中比较特殊的科室,主要收治病情危重的患者。
这些患者因为疾病本身的影响,抵抗力十分低下,而且经常需要进行气管插管等有创操作治疗手段,因而非常容易发生真菌的感染[1]。
真菌感染发生后,病情迁延,患者十分痛苦,甚至最终会引起患者的死亡[2]。
现今治疗方案大多要求在获得明确的感染证据之后,再使用针对性药物进行治疗,但是真菌培养过程十分漫长,很容易延误治疗时机[3]。
因此,本文采用IFI评分系统识别真菌感染风险较大的患者,研究早期经验性应用氟康唑对真菌感染治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经患者同意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选择从2017年6月-2019年1月在我院ICU治疗的80例真菌感染危险度高的患者,依照随机化的原则分成两个小组。
其中,实验组共有40例患者,年龄39-83岁,平均(53.28±2.43)岁,包含22例男患者,18例女患者,因消化系统疾病入院者13例,呼吸系统入院者16例,心血管系统入院者11例;实验组共有40例患者,年龄37-82岁,平均(53.46±2.37)岁,包含23例男患者,17例女患者,因消化系统疾病入院者12例,呼吸系统入院者13例,心血管系统入院者15例。
恶性肿瘤患者疑似呼吸道真菌感染经验性治疗的初步研究李向敏;于天跃;张晓晔;崔国元
【期刊名称】《现代肿瘤医学》
【年(卷),期】2016(024)018
【摘要】目的:观察恶性肿瘤患者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探讨恶性肿瘤患者上呼吸道真菌感染的经验性治疗方法.方法:选取疑似上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住院患者27例,予以经验性氟康唑抗真菌治疗,并进一步根据真菌培养结果及患者症状改善情况,选择适当的抗真菌药物并观察疗效.结果:在27例患者真菌培养结果中,以白色念珠菌占比例最多,为89.6%.其中85%的病例出现白色拉丝黏痰的症状,最易合并的前四项危险因素有KPS≤50分、年龄>60岁、近期应用广谱抗生素以及长期卧床.经验性治疗后,有效17例,占62.9%,无效10例,其中7例死亡,占25.9%.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易合并真菌感染,致死率高,根据临床表现及化验结果尽早发现真菌感染,并予经验性治疗尤为重要.
【总页数】3页(P2958-2960)
【作者】李向敏;于天跃;张晓晔;崔国元
【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四肿瘤科,辽宁沈阳110022;葫芦岛市中心医院肿瘤内一科,辽宁葫芦岛125000;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四肿瘤科,辽宁沈阳11002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四肿瘤科,辽宁沈阳1100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5
【相关文献】
1.恶性肿瘤患者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研究进展 [J], 李力翠;朱敬先;张国强;林元珠
2.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呼吸道深部真菌感染60例临床分析 [J], 赵凤芹;李立;王翠华;蔡明权
3.肺部恶性肿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目标性监控研究 [J], 刘建军;鲍秀艳;周凝;唐鲁艳;司玉爱;王秀华;石新华
4.关于恶性肿瘤患者被真菌感染的探讨研究 [J], 王佩
5.关于恶性肿瘤患者被真菌感染的探讨研究 [J], 王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