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体育文化史比较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3
浅析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一.中西方体育文化在源流上的差异我们知道,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历史的连续性,现存社会是历史上社会的延续.现存的文化也是历史上文化的发展,人类任何一个历史阶段的文明都是在原有文明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体育的发展也是如此.也必然具有长期历史演进中所形成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 它是体育文化的源头,体育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历史传统的影响。
以美国为例,美国社会没有封建社会的历史,没有长期封建思想的影响及其所形成的传统习惯。
相反,它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移民组成。
由于交通较为发达,异族入侵和民族迁徙频繁,在其近二百多年的发展中,外受西方近代民主的熏陶,内受移民民族精神的影响,呈现出富于变动性和扩张性的多元文化杂交特征。
所以,在其不太长的历史中形成了较好的民族传统,这或许是它之所以形成今天这种价值观、民族精神和体育思想的历史渊源。
我国社会存在着长达数千年的高度封建专制统治,这种传统至今仍然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的社会。
在这种高度专制的社会结构中,君主决定一切,拥有统治天下的无限权利,臣民在君主面前只能绝对服从,而没有任何个人的民主权利。
在这几千年的封建统治的长期压制下, 我国逐渐形成了一种与这一社会相适应的奴性文化,使得人们的创造活力、进取精神,严重受到了束缚。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中国缺少民主制的历史,却有太多专制的影响,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核心始终围绕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而转动,形成了重整体轻个体的价值观念,这使得中国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必须以“德、礼”等伦理道德标准为前提,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如果说民主传统产生出来的是个性、权利和自由这些特质的话,那么,专制文化遗留给今天的则是完全相反的东西,那就是不容置疑的权威和服从。
我们今天的体育中表现出来的集体精神、讲究整体和秩序,无不折射出历史留给我们的权威和服从的传统观念,其中的整体主义尤其压抑人们个性的发展。
这就是我们的体育为什么常常凸现这些东西的历史原因。
二.中西方体育文化在历史文化背景上的差异体育文化有着极其鲜明的历史阶段性. ,中西方文化各个不同的阶段表现出的特性也形象的显示了两者的差异。
对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分析工业革命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伴随的是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从而使得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追寻更高精神层次的获得与享受,更多注重与追求的不在是面包而是玫瑰即不是生存而是质量和品味。
生活方式的更新和多样化促使人们寻找更健康更舒适更完美的休闲娱乐方式,而隶属于此范畴的体育无疑前所未有被社会所关注,为体育多种功能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障,这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和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下有不同的体育文化,通过对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简单比较,从文化的角度浅谈中西方体育的发展不同及存在的社会问题。
一、文化和体育文化的概念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及其创造过程;狭义的文化主要指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设施。
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从文化的概念我们可以得到体育文化的概念,体育文化这个概念不同于传统的体育理论、体育概论给体育运动所做的定义。
它的含义包含:①把体育运动当作一种文化现象;②研究体育活动的文化背景,观察体育运动与文化的关系;③考察体育运动的文化意义,确定体育在人类文化大系统中的地位;④研究如何自觉地塑造具有独立形态价值的体育文化,等等。
二、体育文化的特性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
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连续性,决定文化的发展也具有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
所谓体育文化,是一切体育现象和体育生活中展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就是说,人们在体育生活和体育实践过程中,为谋求身心健康发展,通过竞技性、娱乐性、教育性等手段,以身体形态变化和动作技能所表现出来的具有运动属性的文化。
体育文化是人类本身需求的特殊反映。
古希腊与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差异的比较研究古希腊和中国都是世界上有着悠久文明的国家,古代的体育文化也在两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古希腊与中国在体育文化方面存在着一些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对古希腊与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两国在体育领域的共同点和差异点。
在体育活动的类型上,古希腊和中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古希腊的体育活动主要包括奥林匹克运动会、体操、摔跤、马术、赛马等项目。
这些项目在古希腊社会极为盛行,而且还有大量的音乐、舞蹈和戏剧等艺术配合。
而中国古代体育活动以武术、射箭、射击等为主,同时也有类似于古希腊的赛马、马术等项目。
可以看到,古希腊和中国在体育活动类型上的差异主要在于古希腊更加注重艺术表现,而中国更加注重实用性。
在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方面,古希腊与中国也存在着一些差异。
古希腊的体育活动主要是由政府或者城邦组织和管理的,而且还有专门的裁判和规则制定。
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是由奥林匹亚城邦发起并由奥林匹亚祭司主持的盛大赛事。
而中国古代的体育活动则主要是由军队或者武术团体组织和管理的,同时也没有像奥林匹克运动会那样的盛大赛事。
可以看到,古希腊和中国在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上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古希腊更加注重赛事的规范化和专业化,而中国更加注重军事和实用性。
在体育活动的价值观念上,古希腊与中国也有一些差异。
古希腊的体育活动被视为一种精神、道德和身体的修炼,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和政治活动。
古希腊人认为体育锻炼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品质,加强身体素质,同时也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
而中国古代的体育活动则更加注重实用和军事价值,武术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防身技能,同时也是士兵的必备素质。
可以看到,古希腊和中国在体育活动的价值观念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古希腊更加注重体育活动的精神和道德意义,而中国更加注重体育活动的实用和军事价值。
在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上,古希腊与中国也存在着一些差异。
古希腊的体育文化得到了延续和发展,而且还对后世的体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西体育文化差异分析研究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文化差异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点。
对于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不仅存在于学科体系上,更涉及到文化信仰、观念和价值的深层次差异。
本文将就中西方体育文化差异进行分析。
一、体育文化的定义体育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们通过体育运动所表现出的思想、信仰、价值观、文化传统和习俗等的总和。
体育文化具有浓厚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时代性,是各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社会交流的桥梁。
二、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1. 理念的差异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理念存在较大差异。
西方体育文化侧重于个人竞争和胜利,注重强调竞技精神、自由意志和个人奋斗,而中国体育文化更注重团体合作、和谐与奋斗精神。
这种理念的不同也消解着体育运动中的角力与和谐,竞争与合作。
2. 体育运动历史的差异中国的体育运动历史跨越了几千年,丰富多彩的文化打造了丰富的体育文化。
古代中国田径、武术、拍球、射箭、棋类等运动形式发展完善,如今还在延续。
西方体育文化的历史则是一个相对短暂的过程,在希腊古代运动会的基础上,各国展开了更加广泛、多元化的体育运动。
3. 约定俗成的规则不同中西方的体育运动在规则上也存在差异。
例如,拜仁慕尼黑与多特蒙德的德国足球联赛,足球裁判掌握较严谨的法律、手部和足部动作,被看作是足球规则最完美的章程;而中国社会上更倾向于注重经验教训和约定俗成的体育精神。
4. 职业体育的发展阶段不同西方体育文化在职业化趋势上处于更成熟的阶段,职业体育运动员往往有更稳定的收入来源,也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展示;中国职业体育还处于初级阶段,金钱与荣誉更为重要,一些运动员也会自觉或被迫成为代表国家形象的存在。
5. 性别差异中西方体育文化的性别差异较大,西方体育文化自20世纪后期开始,女性体育参与度迅速增加,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性别平等方面呈现出可喜的趋势;而中国体育文化中,男性更为重要地位,往往侧重于男姿态、男气概等。
“男篮”“女排”等名词也代表了体育领域的这种性别划分。
摘要:本文简单从历史起源、竞技性、动静养生观、体育人文精神四个角度对古代中西方体育文化进行了差异性分析,从而得出结论:中西道德价值观核心理念的不同决定了中西体育的不同存在方式。
关键词:中国;世界;体育文化;差异;分析;理念1 前言在世界所有的古代文明中,都有着不同形式的体育。
在非洲尼罗河下游的古代埃及,在中东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在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河流域,在爱琴海、地中海地区,每一个古代文明都有着自己形式多样、风格各异的体育活动,都为后来世界体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但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人类的体育形式因受地域和文化环境的影响,其I生发展始终以“东方”和“西方”两种主要形态在不断地丰富着。
“西方”主要以古希腊体育为代表,而“东方”则以中国的古代体育为代表。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是世界文化中的两个主要类型,受大文化背景的影响,导致产生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在其发展过程和表现出的文化特征也各有不同之处,主要表现为:2 古代中西体育文化历史起源认知差异2.1 古代中国体育文化历史起源的认知中国体育文化是指在中华民族整个发展过程中,人们通过身体实践活动所反映出来的精神风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等物质、精神产品的总和。
“体育”一词是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步演变而来的,在中国古代并没有这个词。
当世界绝大部分地区仍处于混沌、蒙昧状态的时期,以中国为代表的古代东方体育文化就已经从公元前5000年起开始了向文明社会的过渡。
在中国的夏商周时期,就形成了以体育为主的崇武教育,而且由于军事上的需要,更加推动了体育活动的发展和提高。
先秦时期,老子、孑L子、孟子、庄子等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大思想家的诞生,为养生体育的萌芽的孕育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如:老子认为“恬淡寡欲”、“致虚”、“宁静”是人们复归生命本源虚静状态的根本原则。
这些思想成为了后世“以静养生”的理论基础。
孑L子的养生思想是其倡导的“中庸”、“仁德”理念在修身上的派生。
古希腊与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差异的比较研究一、古希腊的体育文化古希腊是体育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古希腊的体育活动在古代就已经非常盛行。
在古希腊,体育活动被视为一种精神和身体的锻炼,而且与宗教、政治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古希腊,奥林匹亚游戏是最具影响力的体育比赛,每四年举办一次,吸引了来自各地的运动员和观众。
比赛项目包括赛跑、跳远、铁饼、拳击等,而且获胜者会受到社会的尊重和荣誉。
古希腊也有许多体育学校和健身场所,培养了大量的优秀运动员和士兵。
古希腊的体育文化还表现在雕塑和文学作品中。
古希腊的雕塑艺术中,很多作品都描绘了运动员和运动场景,反映了古希腊人对体育活动的热爱和追求。
古希腊的文学作品中也经常出现体育题材,包括荷马史诗、戏剧等,这些作品不仅赞美了体育精神,也传达了古希腊人对自由和竞争的理念。
与古希腊相比,中国古代的体育文化在某些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
在中国,体育活动被视为一种陶冶性情、增强体魄的手段,体育与道德修养、教育教学有着密切联系。
中国古代的体育活动主要包括武术、射箭、马术、泛舟等项目,这些项目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战争和生活方式。
古代的射箭和马术不仅是一种体育活动,也是一种战争技能,曾经在历史上对抗外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古代的体育也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如汉代的壶口瀑布独木舟、唐代的角力、宋代的蹴鞠等,这些体育项目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
与古希腊一样,中国古代的雕塑、绘画、文学作品中也常常出现体育题材,这些作品中的形象和题材展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体育的热爱和追求。
三、两者的差异比较1. 宗教与信仰古希腊的体育文化与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联系,奥林匹亚游戏就是在宙斯庙举行的一种宗教性的体育盛会,而且运动员在比赛前会向宙斯等神祈求保佑。
古希腊的雕塑、文学作品中也经常出现宗教神话中的神灵和英雄,这些作品反映了古希腊人对宗教的热爱和崇拜。
中国古代的体育文化虽然没有像古希腊那样与宗教信仰有着直接的联系,但是在道家、儒家等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也对身体锻炼和健康有着重要的价值观。
中外学校体育发展史的比较研究学校体育作为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中外学校体育发展史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学校体育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以期为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一、外国学校体育发展史1.古希腊罗马时期古希腊罗马时期,体育教育被视作青年的必修课程。
古希腊有着闻名于世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成为了当时世界体育运动的代表,这种强调体育锻炼的理念影响了后世的体育教育理念。
希腊和罗马人倡导健康的体魄和强壮的体魄,他们认为体育锻炼可以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
2.近代欧洲近代欧洲,尤其是英国、德国和瑞典等国家,是体育教育的发源地。
在这些国家,体育教育成为了学生的必修课程,注重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不同的是,英国更加注重体育运动与生活的结合,提倡体育锻炼的常态化和日常化,而德国则更加注重体育技能的培养和竞技体育的发展。
3.美国美国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学校体育的发展,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就开始实行全面的学校体育教育,建立了严格的学校体育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美国的大学体育运动也是非常有名的,大学体育比赛在美国有着广泛的参与和关注度,成为了美国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古代中国古代中国是体育大国,古代的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包括射箭、射石、跑步、跳高、跳远、击剑、投枪、竞渡、摔跤等一系列活动。
古代中国的体育活动注重发展身体的柔韧性、爆发力和协调性。
近代以来,中国的学校体育也经历了不少变革。
在清朝时期,体育教育比较薄弱,只有一些武术、巡游、击鼓等体育项目。
20世纪初,近代体育教育逐渐兴起,逐渐成为学校的一门必修课程。
新中国成立后,体育教育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发展和重视,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推动了学校体育的普及和发展。
3.当前中国当前,中国学校体育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体育强国”战略的推动下,学校体育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革,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运动技能、竞技精神和合作意识,推动学校体育的常态化和多样化。
中西方体育文化史比较研究
作者:张雁航刘双飞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7年第15期
摘要:体育文化是指人类在所有的体育现象及促进体育发展的活动中,在精神状态、价值观念、情感倾向等层面,在理论认识、技能技术、方法手段等层面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与在有意识倾向的实践活动中所引起的行为方式的总和。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是世界文化中的两个主要类型,受大文化背景的影响,导致产生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在其发展过程和表现出的文化特征也不同。
下面,我将从历史起源认知、竞技性、养生观点的侧重三个方面对中西方体育文化史进行对比,并从健身观和竞技观两个角度来阐释中西方体育观念的互补性。
关键词:体育文化东西方差异健身观竞技观
一、古代中西方体育文化历史起源认知差异
(一)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历史起源的认知
“体育”一词是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步演变而来的,在中国古代并没有这个词。
先秦时期,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大思想家的诞生,为养生体育的萌芽的孕育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如:老子认为“恬淡寡欲”、“致虚”、“宁静”是人们复归生命本源虚静状态的根本原则。
这些思想成为了后世“以静养生”的理论基础。
(二)古代西方体育文化的历史起源认知
西方的体育文化以古希腊文化为源头,经历文艺复兴和产业革命等,逐步形成了以宗教为核心、以追求个人自由、崇尚个人奋斗为特色的海洋型文化。
中世纪以前的西方体育文化是以古希腊体育文化为代表的。
综上,古代中国人们长期生活在封闭的小农经济形态中,中国人民的特殊世界观所形成的民族性格反映到体育文化上就出现了修心修性、养生延年的体育活动,而相对排斥竞争性强、过分强调身体接触的运动。
而欧洲文化自形成时就有外向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使得倡导个体的自由、竞争、挖掘个体潜能成为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征,从而注定了西方体育具有竞技性的特点。
二、古代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竞技性差异
由于地理环境差异及人文背景的不同,古代中西方体育的竞技观有所不同。
西方体育强调的竞技性比较浓厚,而中国古代体育强调的则是娱乐性,最终走向艺术化和伦理化。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一贯向着娱乐性、表演性、礼仪性方向发展,注重个人修养,形成以追求“健”和“寿”为目的的民族内向性格,融进了身心合一、动静结合的导引养生、武技的发展,然而削弱了体育运动中的竞争性。
西方体育始终向着竞争性、惊险性、公开性、健美性、趣味性方向发展,并使体育形成体系,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而忽视了人在竞争中的道德教育,容易产生残忍与暴力。
三、古代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动、静养生观差异
在动静养生观上,西方人多以动为美,以进取为生活本真,追求力量和速度,表现的是阳刚的雄健之姿;而中国人以静为美,以谦让为美德,追求沉稳与坚韧,崇尚似水柔情,围棋即是一例。
四、中西方体育文化的互补性
(一)健身观念的互补性
中国传统的健身观念是,注重健身的方式也注重精神领域的升华。
西方则重视精神价值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到,中国的传统体育文化是在农业经济的基础之上建立的,要求天、地、人三方面的统一协调,但不可避免的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我们要学习西方使练习更加系统、整体和科学,同时西方也要重视对内在精神价值的追求。
(二)竞技观念的互补性
西方的竞技体育文化在“更高、更快、更强”的竞争氛围中,追求的是一种胜利,要求在比赛中获得成绩,击败对手。
但现代竞技体育运动出现了使用兴奋剂问题、过度商业化下的锦标主义、假球黑哨等现象,人们过多的注重竞技的外在表现形式,忘记了公平竞技、忘记了伦理道德的底线。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西方社会已经逐渐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并且开始学习与研究中国文化。
我们要寻求发展就必须努力改造自身,同它们掰一掰手腕,这就是西方体育为我们带来的契机。
综上所述,何一种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是与它所处的历史与社会背景紧密联系的。
它要很好地融入大文化的理念与氛围中,方能持续发展。
中国体育文化的道德价值观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理念,而西方体育道德价值观以勇敢、竞争、自由、平等为核心理念,这种道德
价值观核心理念的不同决定了中西体育的不同存在方式。
无论怎样论述它们,互补性是确定的,也是一种趋势。
只有在不断地交流、沟通和碰撞之中,借鉴经验并与自己的文化特点相结合,产生出具有特色的东西才是正确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许瑞星.中西方体育文化对比研究
[2]王兆怔.对比古代中西方体育文化——从四个角度对两者进行差异性分析
[3]周明.中西方体育文化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