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600MW超临界直流锅炉给水凝结水自动加氧处理技术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227.00 KB
- 文档页数:9
国产600MW超临界直流锅炉湿态转干态优化控制欧志良【摘要】通过加大辅汽供除氧器加热汽源来维持除氧器水温、采用1台电动给水泵运行和提高给水温度等措施,完成了低汽压、低负荷工况下锅炉湿态转干态运行的创新,解决了直流锅炉湿态转干态过程中的诸多问题,缩短了湿态运行时间,降低了湿态及湿态转干态过程中的故障发生率.结合国产600 MW超临界直流锅炉的特点,在启动超临界直流锅炉过程中,进行了湿态转干态的优化控制,达到了安全、节能和环保之目的.【期刊名称】《华电技术》【年(卷),期】2012(034)007【总页数】4页(P26-29)【关键词】超临界;直流锅炉;优化控制;安全;效益;环保【作者】欧志良【作者单位】广东珠海金湾发电有限公司,广东珠海5190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73.1:TK229.5+41 问题的提出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600MW超临界发电机组已成为我国电力行业的主要机型。
不得不承认我国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的技术和大多数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近年来,我国十分注重其发展进程且超临界机组已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
2002年,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计委)已确定超临界机组国产化依托工程的沁北电厂2台600MW机组完成了招投标,标志着超临界机组进入了国产化研制阶段。
该项目于2004年10月投产发电,表明首台国产超临界机组研制成功。
国家计委还提出,新建600 MW及以上机组原则上采用超临界机组,因此,在此后的火电建设中,国产超临界机组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由于我国国产化超临界机组从研制到投产的时间较短,积累的成熟运行经验并不多。
目前,超临界直流锅炉经济性好、可靠性高、启动速度快、负荷适应性强等优点已得到广泛认可。
由于超临界直流锅炉汽水特性的限定,锅炉在启、停过程中存在一个干态、湿态转换过程,这个过程是超临界直流锅炉控制的关键点之一。
启、停机组时需要平稳、顺畅且快速过渡,否则易发生干、湿态频繁交替。
专题说明10:给水加氧、加氨联合处理C W T运行方式沁北600MW超临界本生直流锅炉给水处理方式采用的是先进的给水加氧、加氨联合处理CWT方式;其原理是在水处理过程中加入适量氧和微量氨;使锅炉水冷壁管内壁生成织密的溶解度小的赤铁矿物质Fe2O3保护膜;可降低水冷壁管内壁水垢的生成..通过采用给水加氧、加氨联合处理CWT;锅炉长期运行下压降也不会增加..另外本专题对沁北600MW超临界本生直流锅炉的CWT运行方式和操作步骤也作了推荐..作为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的给水处理方式;国内目前采用的主要是挥发性物质处理、除联氨AVT方式;这是一种通过氨把PH值调整到9以上;并在联氨脱氧的条件下抑制碳钢表面膜即Fe3O4的溶解度;防止全面腐蚀;同时也抑制点腐蚀等局部腐蚀;以防止碳钢腐蚀的方法..AVT运行方式自身有一定的缺陷;在AVT方式下;锅炉热力系统金属表面会生成外层结构疏松的Fe3O4锈层;铁的腐蚀产物不断在热负荷高的部位沉积;生成粗糙的波纹状垢层;从而增加流体阻力;造成锅炉压差不断上升;增大给水泵的动力消耗..另外;由于给水中铁堆积在锅炉水冷壁管、高压加热器系统;部分机组在同系统压差达到极限值时就会出故障..沁北600MW超临界本生直流锅炉给水处理采用的是在原来给水加氧处理OT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先进的给水加氧、加氨联合处理CWT方式;其原理是在水处理过程中加入适量氧和微量氨;使锅炉水冷壁管内壁生成织密的溶解度小的赤铁矿物质Fe2O3保护膜;并把疏松的Fe3O4锈层的表面均匀覆盖起来..因为Fe2O3比AVT挥发物水处理运行中的磁铁矿物质Fe3O4少溶于给水;所以CWT水处理系统可降低水冷壁管内壁水垢的生成..因此;通过给水加氧、加氨联合处理CWT;锅炉长期运行下压降也不会增加..锅炉机组在AVT无氧、高PH值情况下;碳钢表面生成外层疏松的Fe3O4锈层钝化膜;高温纯水中具有一定的溶解性;膜中的二价铁离子不断进入溶液中..而在CWT方式下;由于不断向碳钢表面均匀供氧;从Fe3O4锈层扩散出的二价铁离子被迅速氧化;从而形成溶解度很低的Fe2O3致密层在Fe3O4锈层颗粒表面和晶粒间沉积;封闭了Fe3O4垢层的表面和孔隙而形成致密的“双层保护膜”;从而有效地抑制热力系统金属的腐蚀..给水加氧、加氨联合处理CWT与AVT相比;有以下优点:a)可抑制锅炉水冷壁管结垢的附着量;b)可抑制锅炉压差上升原因的波纹状结垢的生成;c)可抑制锅炉凝结水中含铁量;d)减少排放到环境中氨水量..对于沁北600MW超临界本生直流锅炉;我们推荐的运行方式如下:1启动运行电厂首先将在AVT挥发物水处理;除联氨运行模式下启动;直至正常运行状态..此时;加氧系统不投入运行..当运行负荷增加并达到正常运行负荷高于最低负荷30%B-MCR时;将从AVT运行转换到CWT运行模式..CWT运行模式许可条件为:a)所带负荷高于最低运行负荷;b)省煤器进口给水导电率<0.02mS/m;c)1台以上给水泵投入运行..2正常运行a从AVT完全转换到CWT运行模式从AVT完全转换到CWT运行模式步骤如下:(1)如满足上述许可转换条件;则加氧系统投入运行..(2)省煤器进口给水的PH设定值从~9.5转换到~8.7..(3)集中化学加药系统;AVT运行下的联氨泵切换到CWT运行下的联氨泵..b加氧流量调节加氧设有两个点:一点在冷凝水管道冷凝水高纯度水处理装置出口;一点在给水管道除氧器出口..每点管道的加氧流量按下述调节..(1)冷凝水高纯度水处理装置出口点氧流量氧流量通过基于冷凝水流量的氧量调节阀来调节..(2)除氧器出口点氧流量基于给水流量和省煤器进口给水中维持溶解氧浓度为~100ppb的信号来调节..对于电厂采用CWT水处理系统对锅炉的影响;我们的经验是:对用在汽水、疏水管道上含钨铬钴合金材料的调节阀具有选择腐蚀性..故而;为维持更长的腐蚀时间;就得定期检查;维护设备的无缺陷性..。
超(超)临界直流锅炉给水加氧处理技术超(超)临界直流锅炉给水加氧处理技术随着我国电力建设的发展,新建机组多为具有循环热效率高,发电煤耗低、节能、环保等诸多优势的高参数、大容量的超(超)临界机组。
由于水在超临界压力下为单相流体,锅炉蒸汽系统只能采用直流运行方式。
而直流炉在正常运行中没有排污,因此锅炉进水的水质直接影响到进入汽轮机蒸汽的品质,也直接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及电厂的经济效益,其处理方式对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加氧处理工艺自20 世纪40 年代问世以来,全世界超过85%的直流炉和5%以上的汽包炉已成功应用了该项技术,同时它对于防止给水系统内的流动加速腐蚀(Flow Accelerated Corrosion,FAC)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是超(超)临界压力火电机组给水处理的首选工艺。
1 给水加氧原理在全挥发处理(All Volatile Treatment,AVT)工况下,除高温段(300~400℃)的省煤器出口段到水冷壁外,中、低温段(常温~300℃)的凝结水系统、低压加热器和高压加热器入口的金属氧化膜是不够致密的,锅炉热力系统金属表面会生成外层结构疏松的Fe3O4锈层,伴随水流的冲击,给水系统内产生流动加速腐蚀,造成铁的腐蚀产物不断在热负荷高的部位沉积,生成粗糙的波纹状垢层,从而降低了锅炉受热面的传热效率,增加了流体阻力,造成了锅炉的压差不断上升,增大了给水泵的动力消耗。
给水加氧处理(Oxygenated Treatment,OT)是在纯水的条件下,利用一定浓度的氧使碳钢表面形成一层比磁性Fe3O4保护性更好的Fe2O3+磁性Fe3O4保护膜。
这样,在给水加氧工况下可使碳钢表面膜具有双层结构,而且Fe2O3的溶解度远比Fe3O4低,所以形成的保护膜更致密、稳定,能经受流动加速腐蚀,从而降低给水的铁浓度。
当水中有少量的氧时,在钢的表面上,瞬时进行向内延伸反应:6 Fe+7/2 O2+6 H+=Fe3O4+3 Fe2++3 H2O (1)Fe3O4层呈微孔状(1%~15%孔隙率),和钢本身的晶体结构相似,由于晶体之间有空隙,水仍会从空隙中渗入到钢表面,使钢产生腐蚀,如果不能堵塞这些空隙就没有防蚀效果。
.前言2.试验内容3.给水加氧处理前期准备工作4.加氧转化组织机构及时间5.试验测定方法和试验准备工作6.试验程序7.试验安全要求8.加氧系统图前言我厂装有4台国产600MW超临界燃煤机组。
锅炉系北京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有限公司制造的B&W B-1903/25.4-M型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单炉膛、一次再热、平衡通风、露天布置、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加轻金属屋盖、全悬吊结构∏型直流锅炉。
汽轮机是东方汽轮机厂生产的N600-24.2/566/566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冲动式、单轴三缸、四排汽凝汽式汽轮机。
#4机组于2007年5月22日通过168h试运,投入商业运行。
机组设计给水处理方式为加氨、联氨还原性全挥发处理A VT(R)和加氧处理(OT),目前机组给水处理方式为加氨氧化性全挥发处理A VT(O)。
众所周知,直流锅炉给水采用A VT存在着给水含铁量较高及水冷壁管结垢速率偏大、酸洗周期短、精处理运行周期短、水处理药剂耗量高等多方面问题。
根据国内外有关电厂的运行经验和机组运行的实际情况,采用给水加氧处理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
给水加氧处理(OT)技术,是在给水中加入一定量氧气,使水中溶解氧量在30μg/L~300μg/L,同时加入少量氨调整给水的pH值,使金属表面形成一种特定的保护膜,达到防腐作用。
加氧处理的优越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锅炉的腐蚀速率显著下降,提高了锅炉运行的安全性。
●延长锅炉的清洗间隔时间。
●延长凝结水净化设备运行周期。
●给水系统的低温部分得到保护。
以上效果已经在国内外多个电厂中得到验证,为此,我厂和西安热工研究院合作共同进行#4机组给水加氧处理实施工作。
为了项目的顺利进行,提出加氧实施方案,由我厂批准后实施。
1.试验内容2.1给水A VT(O)处理系统水质查定试验和评价试验2.2加氧转化试验及氧平衡2.3给水含氧量对热力系统中含铁量的影响试验2.4给水pH对热力系统中含铁量的影响试验2.5精处理运行方式确定试验2.6机组正常运行和起停机时有关控制参数的确定2.给水加氧处理前期准备工作3.1给水加氧处理设备改造现行#4机组给水加氧设备的汇流排及相应阀门为不锈钢,不符合GB50030-91《氧气站设计规范》第9.0.2条氧气管道管材的选用要求,压力≥10MPa的氧气管道应该选用铜合金之规定,需要进行改造。
600MW超临界锅炉给水控制系统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电力市场的实际情况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电站项目朝着高参数、大容量的方向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近年来超临界发电机组在国内得到迅速发展和应用。
超临界直流炉的给水控制技术是目前国内热控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介绍了直流超临界机组的锅炉给水控制系统结构、控制特点,分析了在不同调节特性下的超临界直流锅炉给水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根据超临界直流炉给水控制系统的特点,分析了目前国内已经投产和将要投产的超临界机组给水自动控制系统常用的基于中间点温度校正和基于中间点焓值校正控制的优缺点;结合某电厂一期600MW超临界机组锅炉给水控制系统的设计,对采用中间点焓值校正的给水控制系统、焓值测量方法、焓值定值的产生及部分技术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超临界直流炉;给水控制系统;燃水比;中间点温度;中间点焓ANALYSIS OF 600MW SUPERCRITICAL BOILER FEEDWATER CONTROL SYSTEMAbstractIt becomes a trend that the power station projects go forward to high parameter and large capacity in consideration of china’s actual situation and the demand of the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past years the super-critical unit were applied and developed quickly.The feedwater control of super critical once through boiler is an important study subject in thermal field at present.Presents the operating principle under different seffings, the construc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ater supply control system for the once-through boilers of supercritical generoctor set.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eedwater control system of the supercritical once-through boiler, the paper analyzes the two types of feedwater control systems: one is based on the intermediate point’s enthalpy adjust and the other one is based on the intermediate point’s temperature adjust, which are commonly used in the supercritical and ultra-supercritical power unit. And it compar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between them. Regarding the design of the feedwater control system of the 2×600MW supercritical power unit, methods of enthalpy measured, production of definite valve of enthalpy, and some technical measures are introduced and analyzed, and these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design and operation of the feed water control system.Keywords: Supercritical once-through boiler; Feedwater control system; Coal to water ratio; Intermediate point’s enthalpy; Intermediate point’s temperature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第一章绪论 (3)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3)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4)1.4 本章小结 (4)第二章超临界直流锅炉概述 (5)2.1 超临界机组简介 (5)2.1.1 超临界机组定义 (5)2.1.2 超临界机组在国外的应用 (5)2.1.3 超临界机组在我国的应用 (6)2.2 超临界直流锅炉 (6)2.2.1 直流炉的工作原理 (6)2.2.2 超临界直流炉的静态特性 (8)2.2.3 超临界直流炉的动态特性 (9)2.3 超临界机组的控制特点 (10)2.3.1 汽包锅炉的控制特点 (10)2.3.2 超临界锅炉的控制特点 (11)2.3.3 超临界直流炉和汽包炉控制系统比较 (11)2.3.4 超临界锅炉的控制任务 (12)2.4 超临界锅炉的给水控制系统 (12)2.4.1 锅炉给水控制系统的主要任务 (13)2.4.2 锅炉给水系统的工艺流程 (13)2.4.3 锅炉给水系统的控制策略 (14)2.5 本章小结 (16)第三章 600MW超临界机组给水系统控制策略 (17)3.1 600MW超临界机组给水系统控制方案 (17)3.1.1 给水控制系统的指令 (17)3.1.2 给水系统控制方案 (18)3.1.3 工程应用效果 (21)3.2 超临界锅炉基于中间点焓校正的给水控制系统 (21)3.2.1 超临界直流锅炉燃水比控制 (22)3.2.2 中间点温度校正的给水控制系统简介 (23)3.2.3 中间点焓值校正的给水控制系统 (24)3.3 本章小结 (26)第四章费县600MW超临界机组锅炉给水控制系统分析 (27)4.1 费县电厂给水控制系统 (27)4.1.1 费县电厂一期2x600MW 机组概况 (27)4.1.2 费县电厂给水工艺流程 (27)4.2 给水流量控制回路分析 (28)4.2.1 费县锅炉给水流量指令形成回路分析 (28)4.2.2 给水泵控制回路分析 (31)结论 (34)参考文献 (35)致谢 (36)第一章绪论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电力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国产600MW超临界直流锅炉给水凝结水自动加氧处理技术的应用王奇伟浙江大唐乌沙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浙江省宁波市 315722摘要:以某发电厂一号机组为例,重点介绍国产超临界机组实施给水凝结水自动加氧处理技术的应用,阐述加氧装置自动改造的原因和必要性,加氧装置改造的过程、实验以及改造后的运行效果评价。
给水加氧的成功改造有效地实现了加氧流量的自动控制,给水凝结水溶解氧的含量可以维持在40-100μg/L,氧气消耗量相对于手动加氧运行方式下降幅达50.0%,同时在给水自动加氧运行方式下,汽水品质优良稳定,提高了加氧运行控制水平和机组运行的可靠性。
关键词:超临界机组,给水,加氧,自动The Application of Feed water Oxygenated Treatment on the 600MW SupercriticalOnce-through BoilerWANG Qi-weiZhejiang Datang Power Plant Co., Ltd,Zhejiang Province Ningbo City 315722Abstract:Taking a No.1 generating set in a power plant as the example, this essay partic ularly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feed water Oxygenated Treatment on the 600MW supercritical once-through boiler. Also, the thesis explains the nec essities of automatic remolding of the oxygenated fac ilities, describes the remolding procedure and experiments and provides with the assessment of the after-molding operation. The success of the remolding achieves the effective and automatic controlling of the oxygenated flow. Thus, the ratio of dissolved-oxygen in the feed water could keep at the level of 40-100μg/L; the oxygen consumption decreases by 50.0%, comparing w ith the manually-oxygenated operation. Meanwhile, with the technology of oxygenation, the quality of water could be higher and more stable, which consequently realizes better controlling of the oxygenating-operation and higher stability of the generation set.Keywords:Supercritical, Boiler, Feed water, Oxygenated, Automatic0 前言当前,锅炉给水加氧处理技术在世界上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资料表明,前苏联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进行超临界直流锅炉中性处理试验,到1992年已有约80%的超临界机组采用中性或联合处理技术,美国电力科学研究院(EPRI)在20世纪90年代初已经制定了加氧处理技术的导则,据统计,到2000年,世界上已经有83%的直流锅炉采用加氧处理,5%以上的汽包炉改为加氧处理,主要为CWT,目前已经在汽包炉上采用CWT技术的国家有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
国外较早应用CWT技术的机组多数已运行十多年未进行过酸洗,延长了锅炉的酸洗周期。
我国从1988年首次在望亭电厂亚临界燃油直流锅炉机组上成功地进行了CWT工业试验,随后CWT技术在黄埔电厂、石洞口二电厂、南京电厂、营口电厂、盘山电厂等亚临界和超临界直流燃煤锅炉上相继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2001年浙江北仑电厂和江苏扬州二电厂600MW亚临界汽包炉成功地完成了给水处理由AVT向CWT的转换,即给水加氨和加氧联合处理的方式。
虽然给水加氧处理技术在国内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受水质、阀门材料、转换条件及控制技术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多采用手动加氧或远程手动加氧的控制方式,自动加氧控制方式是本文研究的重要方向。
1 给水凝结水自动氧化处理的原理1.1 氧化原理在给水加氧方式下,由于不断向金属表面均匀地供氧,使金属表面形成了致密稳定的“双层保护膜”。
这是因为在流动的高纯水中添加适量氧,可提高碳钢的自然腐蚀电位数百毫伏,使金属表面发生极化或使金属的电位达到钝化电位,在金属表面生成致密而稳定的保护性氧化膜。
直流炉应用给水加氧处理技术,在金属表面形成了致密光滑的氧化膜,不但很好地解决了炉前系统存在的水流加速腐蚀问题,还消除了水冷壁管内表面波纹状氧化膜造成的锅炉压差上升的缺陷。
1.2影响溶解氧浓度的因素1.2.1电导率在加氧水中,电导率与碳钢腐蚀产物溶出速度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水中杂质特别是氯离子妨碍正常的磁性氧化铁保护膜的生成。
给水必须是高纯度方能加氧处理,其电导率应在0.15~0.20μS/cm(25℃)范围内。
如下图1所示图1-11.2.2 PH值碳钢在无氧除盐水中的腐蚀速度,明显地与pH值有关。
随着pH值的升高,碳钢的腐蚀速度逐步降低。
而在有氧的纯水中,碳钢的腐蚀速度在pH值为7时降得很低,并不再随着pH值的升高有所变化。
因此,可以通过给水加入NH3来提高PH值,使碳刚的腐蚀速度降到最低。
1.2.3加氧点系统压力(给水流量)在加氧情况下,当加氧点系统压力发生变化时,给水凝结水所消耗的氧量不同,加氧量要跟随系统压力而变化,才能使溶氧值保持在一定的范围。
1.2.4加氧调节阀开度加氧量的多少,直接由加氧调节阀来控制,当调节阀开度增大时,加氧量上升,溶氧值升高,当调节阀开度减小时,加氧量减少,溶氧值下降。
1.3 给水自动加氧系统介绍1.3.1系统介绍针对以上加氧系统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设计出一套只用调节阀而保证前后压差恒定消除系统压力来控制氧量的加氧装置,加氧装置包括加氧汇流排和加氧控制柜。
加氧汇流排主要包括加氧快速接头、角阀、减压阀、安全阀及管道。
加氧控制柜包括液晶显示器、西门子可编程序控制器、逆止阀、手动调节阀、电磁调节阀、稳压阀、电磁阀等组成。
系统原理图如图1-2所示:图1-2 自动加氧原理图2 应用概况2.1机组概况该电厂总装机容量为4Χ600MW,三大主机分别由哈尔滨三大动力厂制造。
锅炉为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直流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为1890t/h,过热蒸汽压力25.4MPa。
汽轮机为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三缸四排气、高压缸合缸、反动凝汽式汽轮机,额定功率600MW,额定转速3000r/min。
发电机为三相交流隐极式同步发电机,额定功率600MW,额定转速3000r/min。
每台机组设置一套凝结水精处理系统,每单元由2×50%凝结水量的前置过滤器和3Χ50%凝结水量的高速混床系统和旁路系统组成,可对凝结水进行100%精处理。
2.2改造前加氧装置存在的问题2.2.1改造前加氧装置概况改造前该厂1号机组系统加氧点为4点,分别为凝结水精处理出口1点,除氧器出口下降管3点,即电动给水泵前置泵入口、汽动给水泵A、B前置泵入口共3点。
加氧控制可以在精处理控制室内的加药上位机上远方手动调节实现,即分别调节凝结水精处理出口、除氧器出口下降管加氧调节阀来实现手动加氧,来控制加氧量。
2.2.2改造前加氧装置存在的问题1)加氧系统不稳定,无法随机组负荷变化及时调整加氧量。
由于机组负荷经常会随着用电峰谷的交替进行大幅度的变化,这样加氧装置手动控制就会使加氧调整大幅度滞后于负荷的变化。
为保证机组运行的安全,就需要给水PH值设置较高,从而使氨加药量会提高;同时加氧流量控制不稳定也会导致氧气消耗量增大,这些都相应增加了机组运行的成本。
另外加入过量的氧还会加剧热力设备的腐蚀,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加氧装置配套设备不易调整。
尤其是加氧调节阀在关闭的时候也有10%左右的氧漏流量,加氧流量计无法正常进行监视,这些都严重影响加氧量的调整。
3)加氧装置汇流排上及上位机没有氧气瓶压力低报警,一旦系统有大量泄漏时,不能通过运方监视及时发现异常,同时也容易出现没有发现氧瓶压力低而导致系统出现断氧和加氧装置返水现象。
4)改造前加氧系统因没有引入给水流量信号,无法实现自动加氧控制,只能根据溶氧值进行远方手动控制,这就产生了严重的调节滞后现象。
5)给水水质或凝结水水质变差到氢电导小于0.15μS/cm时,不能自动停止加氧,长期运行对热力设备影响很大。
改造前受机组运行工况和负荷变化影响,给水的溶氧量很难及时进行调整,下图为2010年3月8日19:00到2010年3月11日19:00共72小时省煤器入口溶解氧量随负荷变化的历史趋势,当机组负荷变化时,省煤器入口的含氧量随之发生明显波动。
图2-1 #1机组负荷与省煤器入口溶氧历史曲线3 给水凝结水加氧自动改造的实施3.1 控制策略引入给水流量作为前馈,根据省煤器入口溶解氧量和除氧器入口溶解氧量分别调节给水侧和凝结水侧的自动调节阀开度,实现给水和凝结水加氧流量的自动控制。
下图为复合式PI调节的公式和调节框图:Y = K1Q + Kp△X + K I△X △tQ:给水流量Kp:比例系数KI :积分系数K1:流量系数凝结水自动加氧系统的控制策略和给水自动加氧系统的控制策略相同。
1)自动调节执行机构国外自动调节执行机构采用气体质量流量控制器.而气体质量流量控制器要求装置运行环境和运行人员有较高的水平,此外,还要有复杂的辅助保护设备.因气体质量流量控制器的检测回路是很细的毛细管,及容易堵塞,造成故障.气体质量流量控制器的实际使用场合是微电子的生产中,要求环境特别高.为解决这个问题,因此采用了自主研制的自动调节执行机构。
2)复合式PI调节由于给水中溶解氧是μg/L数量级,而给热力系统提供的是纯氧,所以加氧量的微小变化,就会使给水中溶解氧有很大的变化;另外,由于流体力学的作用,在负荷变化时,给水中溶解氧和工作压力都变化较大。
针对这些情况,通过稳压、自动调节执行机构和复合式PI调节三项技术,使加氧控制效果有显著提高,满足了加氧的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