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 T 805.1-2004 火电厂汽水化学导则 第1部分 直流锅炉给水加氧处理
- 格式:pdf
- 大小:210.59 KB
- 文档页数:6
图1 #6机组加氧系统图图3 辅助蒸汽系统图图2 #6省煤器入口溶解氧浓度降低现象3 故障核实为确认#6省煤器入口溶解氧浓度低为辅汽运行方式所造成,联系集控将辅汽切换为运行机组自带的情况,#6省煤器入口溶解氧浓度开始上升,问题得以验证。
为保证机组的安全运行,将辅汽运行重新切换至#6机组提供,#6省煤器入口溶解氧浓度又降低到5 μg/L 左右,如图4(a)所示。
在#5机组检修结束启动后,#6机组给水溶解氧浓度恢复正常,如图4(b)所示。
4 结束语此次故障的顺利解决表明,日常生产过程中,若发现难以解决的异常现象,可适当扩大查找范围,协同其他部门,加快问题的排查。
#6机组给水溶解氧浓度低这一问题得以解决,保障了机组的安全运行,为同行业机组给水加氧问题开辟了新思路。
未发现问题;(3)检查除氧器排气管道,发现其温度稍微比气温高,排气管道手动门有轻微漏气。
但更换手动门后,省煤器入口溶解氧浓度仍未提高。
2.2 集控排查经过章节2.1所述的大量排查后,省煤器入口溶解氧浓度还是不能达到运行要求,故开始排查集控部分。
在#6省煤器入口溶解氧浓度开始降低时,正处于#5机组调停后。
询问集控机组运行方式变化情况如下:#5机组调停前,一、二期四台320 MW机组中仅#2机组运行,#2机组还承担供热功能。
#5机组调停后,2017年第02期工业技术创新Industr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1][2] [3] [4] [5] (a )辅汽切换实验图4 #6省煤器入口溶解氧浓度变化曲线(b )检修后实验作者简介:杭志莹(1971—),男,工程师,铜山华润电力有限公司发电部化学专业工程师。
E-mail: 83914563@王国红(1972—),男,高级工程师,铜山华润电力有限公司发电部部长。
E-mail: max1000@Resolution on a Fault of Low Dissolved Oxygen Concentration of Water Supply in Power UnitsHANG Z hi-ying, WANG Guo-hong(Ch in a Res ourc e s (To ngshan) El ec tri c P ow er C o., L td., X uzhou, Ji angsu, 221142, China )Abstract: The low concentration of dissolved oxygen of water supply will accelerate the corrosion of boiler and affect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power units.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oxygenation on water supply, and combined with the working practice, the fault is carefully investigated. The cause of the fault is identified, and the dissolved oxygen concentration of the water supply is restored supplemented with the contrast experiment. The need of safety production is guaranteed, and a new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oxygenation on water supply is opened up.Key words: Oxygenation on Water Supply; Concentration of Dissolved Oxygen; Power Unit参考文献火电厂汽水化学导则 第1部分:锅炉给水加氧处理导则: DL/T805.1-2011 [S].张广文, 孙本达, 张金升, 等. 给水加氧处理对过热器高温氧化皮生成影响的试验研究[J]. 热力发电, 2012, 41(1): 31-33.周臣, 钱洲亥, 祝郦伟, 等. 锅炉给水加氧处理中钝化膜性能的试验研究[J]. 电力建设, 2011, 32(7): 68-72.周银艳, 孙海峰, 邵杨丽. 超临界机组换热管内氧化皮控制检测方法研究[J]. 科研, 2016(11): 154.杨景标, 郑炯, 李树学, 等. 锅炉高温受热面蒸汽侧氧化皮的形成及剥落机理研究进展[J]. 锅炉技术, 2010, 41(6): 44-50.。
智能控制精确加氧技术在火电厂超超临界机组中的应用研究发布时间:2021-03-03T14:39:11.790Z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29期作者:翟渠尧[导读] 目前,为解决给水系统流动加速腐蚀问题,给水加氧处理(OT,OxygenatedTreatment)是普遍采用方式,通过改变水汽接触界面氧化膜的结构形态,使氧化膜更加坚固致密。
翟渠尧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电力公司宁东电厂,宁夏银川 750408摘要:目前,为解决给水系统流动加速腐蚀问题,给水加氧处理(OT,OxygenatedTreatment)是普遍采用方式,通过改变水汽接触界面氧化膜的结构形态,使氧化膜更加坚固致密。
但传统加氧为手动控制,加氧控制量宽泛,未反应完的氧气进入过热蒸汽,往往会对材质欠佳的过热器产生负面影响,对机组安全运行形成威胁。
关键词:智能控制;精确加氧技术;火电厂;超超临界机组;应用研究1应用概况1.1机组概况某机组为国产100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配套超超临界变压运行直流锅炉,锅炉采用单炉膛、切向燃烧、一次中间再热、平衡通风、露天、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Π型布置。
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3101t/h,过热蒸汽压力27.56MPa。
机组设置凝结水精处理系统,采用2×50%凝结水量的前置过滤器和4×33.3%凝结水量的中压高速混床系统和旁路系统。
该机组于2011年6月23日完成168h满负荷试运,机组启动和运行初期均采用全挥发处理;投产后待汽水品质符合加氧要求后,机组于2011年9月20日开始实施给水加氧处理,一个月后,通过智能控制精确加氧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实现加氧量的精准控制。
1.2加氧原理给水系统的A VT工况易导致水流加速腐蚀,在A VT工况下,给水pH一般控制在9.2~9.6,水温在常温到300℃区域,给水介质氧化还原电位(ORP,Oxidation-ReductionPotential)低于0,此时水与碳钢通过电化学反应生成疏松的Fe3O4磁性氧化膜,无法使金属进入钝化区。
化学监督标准规程目录(2016)水1.DL/T246-2015 化学监督导则2.GB/T12145-2008 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3.DLT912-2005 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水汽质量标准4.DL/T1115-2009 火力发电厂机组大修化学检查导则5.DL/T 5068—2006 火力发电厂化学设计技术规程6.DL/T 889—2004 电力基本建设热力设备化学监督导则7.DL/T794-2012 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8.DL/T1076-2007 火力发电厂化学调试导则9.DL/T 677-2009 发电厂在线化学仪表检验规程10.DL/T 956- 2005 火力发电厂停(备)用热力设备防锈蚀导则11.DL/T 712—2010 发电厂凝汽器及辅机冷却器管选材导则12.DL/T 957-2005 火力发电厂凝汽器化学清洗及成膜导则13.GB 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14.GB 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15.DL/T 543-2009 电厂用水处理设备验收导则16.DL/T 783—2001 火力发电厂节水导则17.DL/T 665-2009 水汽集中取样分析装置验收导则18.DLT805-2004 火电厂给水处理导则19.DL/T 1116-2009 循环冷却水用杀菌剂性能评价20.DL/T 1138-2009 火力发电厂水处理用粉末离子交换树脂21.DL/T 210.6-2009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6部分:水处理及制氢设备和系统22.DL/T 523—2007 化学清洗缓蚀剂应用性能评价指标及试验方法23.DL/T 543-2009 电厂用水处理设备验收导则24.GB/T 25472-2010 分析仪器质量检验规则25.DLT956-2005 火力发电厂停备用热力设备防锈蚀导则26.DL/T 333.1-2010 火电厂凝结水精处理系统技术要求第1部分:湿冷机组27.GB/T7064-2008 隐极同步发电机技术要求28.DL/T805.1—2011 火电厂汽水化学导则第1部分:锅炉给水加氧处理导则29.DL/T951-2005 火电厂反渗透水处理装置验收导则30.DL/T805.2—2004 火电厂汽水化学导则第2部分:锅炉炉水磷酸盐处理导则31.DL/T805.4—2004 火电厂汽水化学导则第5部分:给水处理导则32.DL/T 606.5-2009 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第5部分:水平衡试验33.DL/T 1039—2007 发电机内冷水处理导则34.DL/T838—2003 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35.DL-T855-2004 电力基本建设火电设备维护保管规程36.DLT5068-2006 火力发电厂化学设计技术规程37.DLT582-2004 火力发电厂水处理用活性炭使用导则38.DL/T 805.1-2004 805.1火电厂汽水化学导则第1部分:直流锅炉给水加氧处理39.DL/T 805.3-2004 805.3火电厂汽水化学导则第3部分:汽包锅炉炉水氢氧化钠处理40.DL/T 805.2-2004 805.2火电厂汽水化学导则第2部分:锅炉炉水磷酸盐处理41.DL/T 805.4-2004 805.4火电厂汽水化学导则第部分:锅炉给水处理42.DLT5190.4-200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第4部分:电厂化学43.DLT561-1996 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44.GB/T 8000-2001 热交换器用黄铜管残余应力检验方法氨熏试验法45.DL-T1029-2006 火电厂水质分析仪器实验室质量管理导则46.GB-T20783-2006 稳定性二氧化氯47.DL/T 582—2004 火力发电厂水处理用活性炭使用导则48.GB/T 50050-2007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49.GB/T_6907-2005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水样的采集方法50.DL/T 938-2005 火电厂排水水质分析方法51.GB 475-2008 商品煤样人工采取方法52.DL/T300-2011 火电厂凝汽器管防腐防垢导则53.DL/T1203-2013 火力发电厂水汽中氯离子含量测定方法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54.DL/T1202-2013 火力发电厂水汽中铜离子、铁离子的测定溶出伏安极谱法55.DL/T1201-2013 发电厂低电导率水pH在线测量方法56.DL/T1138-2009 火力发电厂水处理用粉末离子交换树脂57.DL/T336-2010 石英砂滤料的检验与评价58.DL-T913-2005 火电厂水质分析仪器质量验收导则59.DLT 807-2002 火力发电厂水处理用201×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报废标准60.GBT 13660-2008 201x7苯乙烯系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61.GBT 22627-2008 水处理剂聚氯化铝62.HGT 3729-2004 射频式物理场水处理设备技术条件63.DLT665—2009 水汽集中取样分析装置验收导则64.DL/T1201-2013 发电厂纯水电导率在线测量方法65.HGT 2778-2009 高纯盐酸66.DL 5031-199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67.DLT 5000-2000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68.GB-T 8174-2008 设备及管道绝热效果的测试与评价69.DL_T 673-1999 火力发电厂水处理用001X7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报废标准70.GBT 13659-2008 001×7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71.DL/T 1151-2012 火力发电厂垢和腐蚀产物分析方法72.DL/T673-1999 火力发电厂水处理用001×7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报废标准73.DL/T 807-2002 火力发电厂水处理用201×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报废标准74.GB/T27500-2011 pH值测定用复合玻璃电极75.GB/T26811-2011 离子选择电极76.DL/T 806-2013 火力发电厂循环冷却水用阻垢缓蚀剂77.GB 15892-2009 生活饮用水用聚氯化铝78.GB/T22627-2008 水处理剂聚合氯化铝79.GB 14591-2006 水处理剂聚合硫酸铁80.GB 209-2006 工业用氢氧化钠81.GB 320-2006 工业用合成盐酸82.GB19106 次氯酸钠溶液83.GB/T631-2007 化学试剂氨水84.GB/T 27802-2011 二氧化氯固体释放剂85.GB 536-1988 液体无水氨86.HG/T 3259-2004 工业水合肼87.HG/T 2517-2009 工业磷酸三钠88.GB/T 11199-2006 高纯氢氧化钠89.HG/T 2778-2009 高纯盐酸90.GB-T 13660-2008 201×7强酸性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择脂91.GB-T 6907-2005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水样的采集方法92.JB-T 8276-1999 pH测量用缓冲溶液制备方法93.HG-T 2160-2008 冷却水动态模拟试验方法94.DL-T 1076-2007 火力发电厂化学调试导则95.GB-T 3625-2007 换热器及冷凝器用钛及钛合金管96.GB 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97.GB8978—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98.GBT 25472-2010 分析仪器质量检验规则99.JBT 6932-2010 生活污水净化器100.DLT 801-2010 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101.GB 50660-2011 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102.GBT 26811-2011 离子选择电极103.DLT805.1-2011 第1部分锅炉给水加氧处理导则104.GB 50648-2011 化学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设计规范105.GBT 12804-2011 玻璃仪器量筒106.GBT 12806-2011 玻璃仪器单标线容量瓶107.GBT 12805-2011 玻璃仪滴定管108.GBT 27756-2011 PH电极109.GBT 27802-2011 二氧化氯固体释放剂110.YBT 5304-2011 五氧二矾111.DLT 300-2011 火电厂凝汽器管防腐防垢导则112.GBT 11828.4-2011 (超声波水位计)113.HGT 3541-2011 水处理剂氯化铝114.GBT 2821-2011 玻璃仪器吸量管颜色标识115.DLT 332.3-2010 塔式炉超临界机组运行导则第3部分化学运行导则116.GBT 28211-2011 玻璃漏斗117.GB 19430-2013 柠檬酸排放标准118.HGT 4331-2012 混凝剂评价方法119.GBT 29341-2012 水处理剂铝酸钙120.GB14591-2006 净水剂聚合硫酸铁121.DLT1203-2013 氯离子测定方法122.DLT1261-2013 反渗透阻垢剂性能评价试验导则123.DLT952-2013 超滤水处理装置验收导则124.DLT805.3-2013 汽包锅炉氢氧化钠处理125.DLT1202-2013 铜铁离子测定126.DLT805.5-2013 汽包炉炉水挥发处理127.DLT561-2013 水汽化学监督导则128.DLT 1358-2014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总有机碳的测定129.GBT 534-2014 工业硫酸130.GBT 1919-2014 工业氢氧化钾131.GBT 5475-2013 离子交换树脂取样方法132.GBT 5476-2013 离子交换树脂预处理方法133.DLT 771-2014 发电厂水处理用离子交换树脂选用导则134.GBT 19281-2014 碳酸钙分析方法135.GBT 3286.9-2014 石灰石及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第9部分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烧碱石棉吸收重量法136.JBT 11827-2015 干法半干法脱硫用氧化钙性能测定方法137.若干个(水、材料)分析方法油1.GBT7252-2001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与判断导则2.DLT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3.DL/T 571-2014 电厂用磷酸酯抗燃油运行与维护导则4.DL/T705-1999 705运行中氢冷发电机用密封油质量标准5.GB/T14541-2005 电厂用运行矿物汽轮机油维护管理导则6.DL/T290-2012 电厂辅机用油运行及维护管理导则7.GB/T14542-2005 运行变压器油维护管理导则8.GB/T 7595-2008 运行中变压器油质量9.GB/T 7596-2008 电厂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10.GB 5903-2011 工业闭式齿轮油11.GB11120-2011 涡轮机油12.GB11118.1-2011 液压油13.GB 2536-2011 电工流体变压器和开关用的未使用过的矿物绝缘油14.DL/Z 249-2012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装置选用导则15.DLT1031-2006 运行中发电机用油质量标准16.DL/T 722—2014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17.GB/T 18666-2002 商品煤质量抽查和验收方法18.GB/T_7597-2007 电力用油(变压器油、汽轮机油)取样方法19.SH 0040-91 超高压变压器油20.DL/T1206-2013 磷酸酯抗燃油氯含量的测定高温燃烧微库仑法21.SH 0040-1991 超高压变压器油技术要求22.DL/T1204-2013 矿物绝缘油热膨胀系数测定方法23.DL-T 984-2005 油浸式变压器绝缘老化判断导则24.JB-T56139-XXXX 汽轮机油净化装置产品质量分等25.DL/T1094-2008 电力变压器油用绝缘油选用指南26.DL/T1096-2008 变压器油中颗粒度限值27.SH/T 0476- 92 L-HL液压油换油指标28.SH/T 0599- 94 L-HM液压油换油指标29.SH/T 0586- 94 CKC工业齿轮油换油指标30.GB-T 1995-1998 石油产品粘度计算法31.GBT 7600-2014 运行中变压器油和汽轮机油水分含量测定法(库仑法)32.GB-T 1885-1998 石油计量表33.SH 0351-1992 断路器油(1998年确认)34.DB11 239-2012 北京车用柴油35.若干个油样试验方法SF6和氢气1.DLT595-1996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气体监督细则2.DLT639-1997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运行、试验及检修人员安全防护细则3.DLT916-2005 六氟化硫气体酸度测定法4.GB-T8905-1996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中气体管理和检测导则5.DL-T 603-2006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运行及维护规程6.DL-T1032-2006 电气设备SF6气体取样方法7.DL T 916-2005 酸度测定法8.DL T 920-2005 气体中空气、四氯化碳测定9.DL T 919-2005 矿物油含量测定10.DL T 918-2005 水解氟化物测定11.GB 50150-2006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12.DLT 506-2007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中绝缘气体湿度测量方法13.GBT 12022-2006 工业六氟化硫14.GB_11023-89 高压开关设备六氟化硫气体密封试验方法15.JJG 1073-2011 SF6密度继电器检定规程16.DLT 618-2011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现场交接试验规程17.DL/T 1140-2012 电气设备六氟化硫激光检漏仪通用技术条件18.DLT1205-2013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分解产物试验方法19.DL/T 259-2012 六氟化硫气体密度继电器校验规程20.DLT 1359-2014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故障气体分析和判断方法21.DLT 1366-2014 电力设备用六氟化硫气体22.JBT 12018-2014 远传式六氟化硫密度控制器23.GB 4962-2008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24.DL-T 651-1998 氢冷发电机氢气湿度的技术要求25.GBT 29729-2013 氢系统安全的基本要求煤1.GBT7562-1998 发电煤粉锅炉用煤条件2.GBT 18666-2002 商品媒质量抽查和验收方法3.DLT 1037-2007 煤灰成分分析方法4.DLT520-2007 火力发电厂入厂煤检测实验室技术导则5.DL-T567.1-2007 火力发电厂燃料试验方法第一部分一般规定6.DL-T567.7-2007 火力发电厂燃料试验方法第七部分灰及渣中硫的测定和燃煤可燃硫的计算7.DL-T 567.1-2007 火力发电厂燃料试验方法第1部分:一般规定8.DL-T 567.7-2007 火力发电厂燃料试验方法第7部分:灰及渣中硫的测定和燃煤可燃硫的计算9.DL-T 567.8-1995 火电厂燃料试验方法燃油发热量的测定10.DL-T 567.9-1995 火电厂燃料试验方法燃油元素分析燃料元素的快速分析方法(高温燃烧红外热导法)11.DL-T 567.2-1995 火电厂燃料试验方法入炉煤和入炉煤粉样品的采取方法12.DL-T 567.4-1995 火电厂燃料试验方法入炉煤、入炉煤粉、飞灰和炉渣样品的制备13.DL-T 567.6-1995 火电厂燃料试验方法飞灰和炉渣可燃物测定方法14.DL-T 567.3-1995 火电厂燃料试验方法飞灰和炉渣样品的采集15.DL-T 567.5-1995 火电厂燃料试验方法煤粉细度的测定16.DL-T 576-1995 汽车运输煤样的采取方法17.DL-T 661-1999 热量计氧弹安全性能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18.GB-T 19494.1-2004 煤炭机械化采样第1部分采样方法19.GB-T 19494.3-2004 煤炭机械化采样第3部分精密度测定和偏倚试验20.GB-T 19494.2-2004 煤炭机械化采样第2部分煤样的制备21.GB-T 18510-2001 煤和焦炭试验可替代方法确认准则22.GB-T 211-2007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23.GB-T 212-2008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24.GB-T 213-2008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25.GB-T 219-2008 煤灰熔融性的测定方法26.GB 474-2008 煤样的制备方法27.GB-T 1574-2007 煤灰成分分析方法28.GB-T 483-2007 煤炭分析试验方法一般规定29.GB-T 477-2008 煤炭筛分试验方法30.GB-T 3715-2007 煤质及煤分析有关术语31.GB-T 5751-2009 中国煤炭分类32.GB-T 476-2008 煤中碳和氢的测定方法33.DLT 747-2010 发电用煤采制样装置性能验收导则34.GBT 214-2007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35.GB_475-2008 商品煤样人工采取方法36.GBT 25214-2010 煤中全硫测定红外光谱法37.GBT 478-2008 煤炭浮沉试验方法38.GBT 2565-1998 煤的可磨性指数测定方法39.GBT 15458-2006 煤的磨损指数测定方法40.GBT 16913-2008 粉尘物性试验方法41.GBT 217-2008 煤的真相对密度测定方法42.GBT 18510-2001 煤和焦炭试验可替代方法确认准则43.GBT 19227-2008 煤中氮的测定方法44.DLT 569-2007 汽车-船舶运输煤样的人工采取方法45.DLT 1038-2007 煤的可磨性指数测定方法(VTI法)46.HJ 769-2015 煤中全硫的测定艾士卡-离子色谱法47.GBT 31423-2015 氧弹热量计性能验收导则48.GBT 3558-2014 煤中氯的测定方法49.GBT 30730-2014 煤炭机械化采样系统技术条件50.DLT 1339-2014 火电厂煤炭破碎缩分联合制样设备性能试验规程51.GBT 30733-2014 煤中碳氢氮的测定仪器法52.DLT 568-2013 燃煤元素的快速分析方法53.GBT 30732-2014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仪器法54.GBT 31356-2014 商品煤质量评价与控制技术指南55.GBT 2565-2014 煤的可磨性指数测定方法哈德格罗夫法56.GBT 31427-2015 煤灰熔融性测定仪技术条件57.GBT 31429-2105 煤炭实验室测试质量控制导则58.GBT 31425-2015 库伦测流仪技术条件59.GBT30731-2014 煤炭联合制样系统技术条件公用标准1.DL/T246-2015 化学监督导则2.DL/T 434-1991 电厂化学水专业实施法定计量单位的有关规定3.DLT1076-2007 火力发电厂调试导则4.DLT 241-2012 火电项目收集及档案整理规范5.DLT 793-2012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6.DLT 5210.6-2009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6部分:水处理及制氢设备和系统7.DL-T 783-2001 火力发电厂节水导则8.GB 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9.GB 16804-2011 气瓶警示标签10.GBT 27817-2012 化学品毒性免方法11.GBT 29480-2013 接近电气设备安全导则12.GBT 29510-2013 个体防护装备配备基本要求。
Q/CDT-11-10发布 -12-01实施前 言江西大唐国际抚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二十五项反措实施细则江西大唐国际抚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发布Q/CDT-IFZPC 3009-目次一防止人身伤亡事故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防止高处坠落事故..................................................................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防止触电事故..........................................................................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防止物体打击事故..................................................................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防止机械伤害事故..................................................................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防止灼烫伤害事故..................................................................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防止起重伤害事故.................................................................. 错误!未定义书签。
1.7防止烟气脱硫设备及其系统中人身伤亡事故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8防止液氨储罐泄漏、中毒、爆炸伤人事故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火电厂锅炉给水加氧处理技术探讨探析火电厂锅炉给水加氧处理适用范围、原理、条件、汽包炉给水加氧处理、对疏水系统的影响,以及给水加氧处理的效果评定。
标签:火电厂;锅炉给水;加氧处理1 适用范围给水处理采用加氧处理的目的就是通过改变给水处理方式,降低含铁量和抑制炉前系统(特别锅炉省煤器入口管和高压加热器管)的流动加速腐蚀,降低锅炉水冷壁管氧化铁的沉积速率和延长锅炉化学清洗周期。
工艺的核心是氧在水质纯度很高的条件下对金属有钝化作用。
为保证水质纯度,要求系统必须配置凝结水精处理混床;再者是低压加热器管材最好不是铜材。
2 给水加氧的原理在给水加氧方式下,由于不断向金属表面均匀地供氧,使金属表面形成了致密稳定的“双层保护膜”。
这是因为在流动的高纯水中添加适量氧,可提高碳钢的自然腐蚀电位数百毫伏,使金属表面发生极化或使金属的电位达到钝化电位,在金属表面生成致密而稳定的保护性氧化膜。
直流炉应用给水加氧处理技术,在金属表面形成了致密光滑的氧化膜,不但很好地解决了炉前系统存在的水流加速腐蚀问题,还消除了水冷壁管内表面波纹状氧化膜造成的锅炉压差上升的缺陷。
3 给水加氧处理的条件3.1 凝结水精处理出水水质应用前提是机组配置有全流量凝结水精处理设备。
运行条件和出水品质的好坏,是锅炉给水加氧处理是否能正常进行的前提。
凝结水精处理必须保证出水的氢电导小于0.075μS/cm。
3.2 取样监控尽管有些汽包锅炉从连续排污管引出的炉水铁含量很小,但结垢速率很高,与实际情况不符。
说明以前炉水取样点主要是为监测炉水含盐量而设计的。
亚临界锅炉的汽包结构与中、高压锅炉不同,给水分配管布置在汽包的底部紧靠下降管的入口。
给水中的氧进入汽包后大部分自然要向汽包空间逸出,剩余部分混入锅水通过下降管进入受热面。
为防止水冷壁氧腐蚀,进入水冷壁的氧含量必须受到监测和控制。
3.3 加氧控制系统氧化剂采用气态氧,高压氧气瓶提供的氧气经减压阀针形流量调节阀加入系统。
发电机定冷水溶解氢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摘要:定冷水回路渗漏是水内冷发电机的常见故障,较大的漏点或长期轻微的渗漏均能导致定子绕组绝缘强度急剧下降,甚至造成发电机接地、短路等恶性事故,给发电企业的安全生产带来严重威胁。
关键词:发电机;定冷水溶解氢;检测技术前言目前大型火力发电机大多采用“水-氢-氢”冷却方式,即发电机定子绕组选择水作为冷却介质,定子铁心和转子绕组选择氢气作为冷却介质,运行中发电机膛内氢气压力高于定冷水压力。
通过发电机油水探测器、定冷水箱上部氢气浓度监测、补水速率和膛内氢气湿度、压力监视等手段,常常可以发现定冷水回路上较大的渗漏缺陷。
而对于定冷水回路的轻微渗漏情况往往难以及时察觉。
1内冷水中氢气渗透的危害氢气进入内冷水后的危害主要在两个方面:内冷水中总有微量氢气渗入汇集在水箱空间。
连接部件存在泄漏时,漏氢量会更大。
由于内冷水箱为带氢运行设备,存在爆炸着火隐患。
当存在缺陷泄漏时,氢气进入内冷水的量变大,该泄漏点成为内冷水进入氢气侧(发电机内部)的故障隐患,可能迅速发展为严重的定子绕组短路故障。
对此,必须从防止发电机定子绕组短路故障的高度予以重视。
2内冷水漏氢的控制与监督有关发电机内冷水漏氢的控制与监督,相关的行业标准有《DL/T607汽轮发电机漏水漏氢检验》和《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机组检修期间执行《DL/T607汽轮发电机漏水漏氢检验》中的3.2.4判断标准。
机组水压试验过程中,压力表的指示无明显下降,用吸水纸检验接头焊缝及法兰连接处无渗漏水迹象,说明系统没有渗漏点。
若由于环境温度变化影响引起压力波动而不能准确判断时,应延长试验时间直至表压稳定。
机组运行期间,执行《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家能源局2014版,内冷水箱中含氢(体积含量)超过2%,应加强监督,超过10%应立即停机消缺。
内冷水系统中漏氢量达到0.3m3/天时应在计划停机时安排消缺,漏氢量大于5m3/天时应立即停机处理。
有关火力发电厂的国标(部分)返回DL438-2000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439-1991(2005 复审)火力发电厂高温紧固件技术导则DL5000-2000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5007-199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DL5022-1993(2005 复审)火力发电厂土建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5053-1996(2005 复审)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DL/T502-1992(2005 复审)火力发电厂水、汽试验方法低浊度的测定方法DL/T552-1995(2005 复审)火力发电厂空冷塔及空冷凝汽器试验方法DL/T561-1995(2005 复审)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火力发电厂燃料试验方法--火电厂燃料试验方法一般规定DL/T567.1-1995(2005 复审)火力发电厂燃料试验方法--火电厂燃料试验方法一般规定DL/T567.2-1995(2005 复审)火力发电厂燃料试验方法-- 入炉煤和入炉煤粉样品的采取方法DL/T567.3-1995(2005 复审)火力发电厂燃料试验方法-- 飞灰和炉渣样品的采集DL/T567.4-1995(2005 复审)火力发电厂燃料试验方法-- 入炉煤、入炉煤粉、飞灰和炉渣样品的制备DL/T567.5-1995(2005 复审)火力发电厂燃料试验方法-- 煤粉细度的测定DL/T567.6-1995(2005 复审)火力发电厂燃料试验方法-- 飞灰和炉渣可燃物测定方法DL/T567.7-1995(2005 复审)火力发电厂燃料试验方法-- 灰及渣中硫的测定和燃煤可燃硫的计算DL/T567.8-1995(2005 复审)火力发电厂燃料试验方法-- 燃油发热量的测定DL/T567.9-1995(2005 复审)火力发电厂燃料试验方法-- 燃油元素分析DL/T589-1996(2005 复审)火力发电厂燃煤电站锅炉的热工检测控制技术导则DL/T590-1996(2005 复审)火力发电厂固定式发电用凝汽汽轮机的热工检测控制技术导则DL/T591-1996(2005 复审)火力发电厂汽轮发电机的热工检测控制技术导则火力发电厂锅炉给水泵的热工检测控制技术导则DL/T592-1996(2005 复审)DL/T606.1-1996(2005 复审)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总则DL/T606.2-1996(2005 复审)火力发电厂燃料平衡导则DL/T606.3-1996(2005 复审)火力发电厂热平衡导则DL/T606.4-1996(2005 复审)火力发电厂电能平衡导则DL/T606.5-1996(2005 复审)火力发电厂水平衡导则DL/T616-1997(2005 复审)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与支吊架维护调整导则DL/T638-1997 火力发电厂锅炉炉墙检修工艺规程DL/T655-1998(2005 复审)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DL/T656-1998(2005 复审)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DL/T657-1998(2005 复审)火力发电厂模拟量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DL/T658-1998(2005 复审)火力发电厂顺序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DL/T659-1998(2005 复审)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DL/T673-1999火力发电厂水处理用001X7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报废标准DL/T677-1999 火力发电厂在线工业化学仪表检验规程DL/T701-1999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术语DL/T712-2000 火力发电厂凝汽器管选材导则DL/T715-2000火力发电厂金属材料选用导则DL/T718-2000 火力发电厂铸造三通、弯头超声波探伤方法DL/T734-2000火力发电厂锅炉汽包焊接修复技术导则DL/T748.10-2001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DL/T748.1-2001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DL/T748.2-2001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DL/T748.3-2001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DL/T748.4-2001 第1 0部分:脱硫装置检修第 1 部分:总则第 2 部分:锅炉本体检修第 3 部分:阀门与汽水管道系统检修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第 4 部分:制粉系统检修火力发电厂节水导则DL/T748.5-2001DL/T752-2001火力发电厂异种钢焊接技术规程DL/T772-2001火力发电厂水处理用离子交换树脂标准工作交换容量测定方法DL/T774-2001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运行检修导则DL/T775-2001火力发电厂除灰除渣热工自动化系统调试规程DL/T776-2001火力发电厂保温材料技术条件DL/T777-2001 火力发电厂锅炉耐火材料技术条件DL/T783-2001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 DL/T748.6-2001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DL/T748.7-2001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DL/T748.8-2001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DL/T748.9-2001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第 5 部分:烟风系统检修第 6 部分:除尘器检修 第 7 部分:除灰渣系统检修 第 8 部分:空气预热器的检修 第 9 部分:干输灰系统检修DL/T785-2001 火力发电厂中温中压管道(件)安全技术导则DL/T5029-1994(2005 复审)火力发电厂建筑装修设计标准DL/T5034-1994(2005 复审)火力发电厂供水水文地质勘测技术规范DL/T5041-1995(2005 复审)火力发电厂厂内通信设计技术规定DL/T5043-1995(2005 复审)火力发电厂电气实验室设计标准DL/T5045-1995(2005 复审)火力发电厂灰渣筑坝设计技术规定DL/T5046-1995(2005 复审)火力发电厂废水治理设计技术规定DL/T5052-1996(2005 复审)火力发电厂辅助、附属及生活福利建筑物建筑面积标准DL/T5054-1996(2005 复审)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DL/T5068-1996(2005 复审)火力发电厂化学设计技术规程DL/T5072-1997(2005 复审)火力发电厂保温油漆设计规程DL/T5074-1997(2005 复审)DL/T5093-1999火力发电厂岩土工程勘测资料整编技术规定DL/T5094-1999火力发电厂建筑设计规程DL/T5095-1999火力发电厂主厂房载荷设计技术规程DL/T5097-1999火力发电厂贮灰场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DL/T5101-1999火力发电厂振冲法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L/T5104-1999火力发电厂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火力发电厂工程地质测绘技术规定DL/T5121-2000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程SD202-1986(2005 复审)火力发电厂垢和腐蚀产物分析方法SD252-1988(2005 复审)全国地方小型火力发电厂电气运行规程(发电机、变压器部分)SD258-1988(2005 复审)全国地方小型火力发电厂绝缘监督实施细则SD340-1989火力发电厂锅炉、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规程JB/T9623-1999火力发电厂排汽消声器技术条件DL/T5142-2002火力发电厂除灰设计规程DL/T806-2002火力发电厂循环冷却水用阻垢缓蚀剂DL/T794-2001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DL5009.1-200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T5160-2002火力发电厂岩土工程勘测描述技术规定DL/T5145-2002火力发电厂制粉系统设计计算技术规定DL/T441-2004火力发电厂高温高压蒸汽管道蠕变监督规程DL/T869-2004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5175-2003火力发电厂热工控制系统设计技术规定DL/T5136-2001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DL/T834-2003火力发电厂汽轮机防进水和冷蒸汽导则DL/T819-2002火力发电厂焊接热处理技术规程DL/T5153-2002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定DL/T807-2002火力发电厂水处理用201X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报废标准DL/T924-2005火力发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技术条件DL/T934-2005火力发电厂保温工程热态考核测试与评价规程DL/T936-2005火力发电厂热力设备耐火及保温检修导则DL/T939-2005火力发电厂锅炉受热面管监督检验技术导则DL/T940-2005火力发电厂蒸汽管道寿命评估技术导则DL/T952-2005火力发电厂超滤水处理装置验收导则DL/T954-2005火力发电厂水汽试验方法痕量氟离子、乙酸根离子、甲酸根离子、氯离子、亚硝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磷酸根DL/T955-2005火力发电厂水、汽试验方法铜、铁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法DL/T956-2005火力发电厂停(备)用热力设备防锈蚀导则DL/T957-2005火力发电厂凝汽器化学清洗及成膜导则DL/T901-2004火力发电厂烟囱(烟道)内衬防腐材料DL/T904-2004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DL/T908-2004火力发电厂水汽试验方法钠的测定二阶微分火焰光谱法DL/T519-2004火力发电厂水处理用离子交换树脂验收标准DL/T5182-2004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就地设备安装、管路、电缆设计技术规定DL/T5035-2004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程DL/T882-2004 火力发电厂金属专业名词术语DL/T5188-2004 火力发电厂辅助机器基础隔振设计规程DL/T5187.1-2004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规程第1部分:运煤系统DL/T5004-2004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试验室设计标准DL/T5203-2005火力发电厂油气管道设计规程火力发电厂煤和制粉系统防爆设计技术规程DL/T5204-2005DL/T5032-2005 火力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技术规程DL/T5226-2005 火力发电厂电力网络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定DL/T5227-2005火力发电厂辅助系统(车间)热工自动化设计技术规定DL/T5001-2004火力发电厂工程测量技术规程DL/T774-2004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维护规程DL/T582-2004火力发电厂水处理用活性炭使用导则DL/T5187.2-2004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规程第2部分:煤尘防治DL/T5196-2004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设计技术规程JIS B0127-1983 火力发电厂术语汇编(汽轮机、地热发电设备和附属装置)(Glossary of terms for thermal power plant (steam turbines,geothermal power plant and auxiliary equipment))DL422.1-1991(2005 复审)火电厂用工业合成盐酸的试验方法DL424-1991(2005 复审)火电厂用工业硫酸试验方法DL/T520-1993(2005 复审)火电厂入厂煤检测试验室技术导则DL/T654-1998(2005 复审)火电厂超期服役机组寿命评估技术导则DL/T674-1999火电厂用20 号钢珠光体球化评级标准DL/T771-2001火电厂水处理用离子交换树脂选用导则DL/T773-2001火电厂用12Cr1Mo\钢冈球评级标准DL/T787-2001火电厂用15CrMo ffl珠光体球化评级标准GB13223-2003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Emission standard of air pollutants for thermal power plants DL/T884-2004 火电厂金相检验与评定技术导则DL/T805.2-2004 火电厂汽水化学导则第2部分:锅炉炉水磷酸盐处理DL/T805.1-2002 火电厂汽水化学导则第1 部分:直流锅炉给水加氧处理火电厂水质分析仪器质量验收导则DL/T913-2005DL/T938-2005火电厂排水水质分析方法DL/T951-2005火电厂反渗透水处理装置验收导则DL/T414-2004火电厂环境监测技术规范DL/T805.3-2004火电厂汽水化学导则第 3 部分:汽包锅炉炉水氢氧化钠处理DL/T805.4-2004火电厂汽水化学导则第 4 部分:锅炉给水处理ANSI/ANS2.25-1982需获准建立热电厂的大地生态考查(Surveys of Terrestrial Ecology Needed to License Thermal Power Plants) ASMEY32.2.6-1950热电厂装置用图形符号(Graphical symbols for heat-power apparatus)DIN 6280-15-1997发电机组.活塞式内燃机驱动的发电机组. 第15部分:活塞式内燃机驱动的综合热电厂. 检验(Generating sets - Recipro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driven generating sets - Part 15: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system (CHPS) with recipro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tests)DIN 6280-14-1997发电机组.活塞式内燃机驱动的发电机组. 第14部分:活塞式内燃机驱动的综合热电厂.基础.要求.组合部件.结构和(Generating sets - Recipro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driven generating sets - Part 14: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system (CHPS) with reciprocating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basics, requirements, components and application) DIN 2481-1979热电站. 图形符号(Thermal Power Plants; Graphical Symbols)QB/T1928-1993制浆造纸企业自备热电站发电和供热煤耗计算细则。
华能汕头电厂三号机组化学运行规程(初稿)编写:初审:复审:批准:华能汕头电厂二00五年六月华能汕头电厂三号机组化学运行规程第一章总则1.1.三号机是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修建的一台600MW超临界机组,由于在一期工程设计时就已考虑到三号机的建设。
因此,在化学制水系统及制氢系统等公用系统一期的建设已基本能满足三号机的需要,故本期工程未建配套的制水系统及制氢系统,只对不能满足超临界机组水质要求的混床进行更换。
1.2.本规程主要适用于三号机组汽水循环过程的处理及化学监督过程。
1.3.本规程主要引用标准DL/T 805.1—2002《火电厂汽水化学导则第1部分:直流锅炉给水加氧处理导则》,DL/T 805.4—2002《火电厂汽水化学导则第4部分:锅炉给水处理》,DL/T 912—2005《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水汽质量标准》及设备生产厂家提供的系统及设备说明书、图纸。
第二章水汽质量监督2.1.概述本机组在水质正常时给水采用加氧(O)处理,在开机过程、停机前2小时及水质异常时采用氧化性全挥发处理[AVT(O)]。
2.1.1.水汽质量监督的目的水汽质量监督的目的是通过化学分析的方法分析机组水汽中各种组分的含量,并利用加药等手段调节各成分在一定的范围内,以防止热力系统发生结垢、腐蚀和积盐,从而保证设备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
2.1.2.水汽质量监督的主要任务和监督范围2.1.2.1.监测、分析下列的各种水汽质量:闭式冷却水、发电机定子冷却水、低压加热器疏水、给水贮水箱出水、启动集水箱出水、高压加热器疏水、辅助蒸汽、再热蒸汽出口、再热蒸汽入口、主蒸汽、省煤器入口、除氧器入口、凝结水泵出口等,使其控制在合格范围内。
2.1.2.2.给水的加药调整工作,使加药量和汽水品质维持在合格的范围内。
2.1.2.3.在线化学仪表的检查、监视。
2.1.2.4.确保化验监督的准确性,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分析,查明原因,并和有关专业密切协调,使水汽品质调整控制在合格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