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一中2019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
- 格式:doc
- 大小:54.77 KB
- 文档页数:11
浙江省金华一中2019届高三年级12月联考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应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提.防/挑剔.包扎./扎.猛子避讳./诲.人不倦B.模.样/漠.视间.或/反间.计溯.流/夙.兴夜寐C.甄.别/湮.没字帖./一帖.药翘.楚/悄.然无声D.创.伤/怆.然场.院/一场.雨陨.落/殒.身不恤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在有2000多年历史的中国封建时代,为了显示皇权的至高无尚,皇室总是极尽所能将世间的珍宝据为己有,各地官吏更是汇集民间能工巧匠打造人间珍奇,目的只为搏取君王一笑。
B.当无情的雪灾突袭南粤大地,温总理深入一线,鼓舞士气,安抚民心;当突如奇来的大地震降临川蜀,温总理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冒着生命危险,坐阵指挥,慰问灾民。
C.黄宾虹凭借其超前的艺术观念开风气之先河,成为了山水画闲情逸致向浑厚华滋转变的开拓性人物,为现代中国绘画的发展留下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D.据《浙江日报》报导:今年入夏,杭州西湖荷花盛开,景色迷人,但一些游客折断湖畔沿岸的荷花、荷叶的举动却大煞风景。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把这种东西打倒,什么新文化都是建立不起来的。
不塞不流....,它们之间的斗争是生....,不止不行死斗争。
B.温格可真是无比愁苦了,主力被曼城挖了墙脚,自己点名的球员一个也没得手,就连想从国际米兰回购已不复当年之勇的维埃拉,目前也是八字写了一撇......。
C.“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中,暴徒们无所不用其极......,疯狂残杀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造成184人死亡,上千人受伤。
D.近日公安部公布了“王鑫等人涉嫌利用商业贿赂操纵足球比赛结果”案件的处理结果,这样小范围的处理对于积弱难返的中国足球来说,无疑于响鼓不用重锤敲.......,是很难奏效的。
浙江金华一中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1.将抗虫棉的基因导入到受体细胞后,发生了如下过程:此过程中用到的条件包括 ( )①解旋酶 ②DNA 聚合酶 ③DNA 连接酶 ④限制酶 ⑤RNA 聚合酶 ⑥4种核苷酸 ⑦5种核苷酸 ⑧8种核苷酸A .②、⑤、⑥B .①、⑤、⑥C .①、⑤、⑦D .④、⑤、⑥2.人被犬咬伤后,为防止狂犬病发生,需要注射由灭活狂犬病毒制成的疫苗。
疫苗在人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 ( )A .刺激效应T 细胞分化成为记忆细胞B .刺激吞噬细胞产生抗狂犬病毒抗体C .可促进效应B 细胞释放淋巴因子D .产生与狂犬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3.下面4项有关生物学实验研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切断小鼠大脑皮层与下丘脑的神经联系,小鼠不能维持体温恒定B .在检测某人尿液中的含糖量时,用斐林试剂进行鉴定的方法更为简便、有效、精确C .用带有35S 和32P 的培养基培养的T 2噬菌体分别侵染大肠杆菌,可以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D .在研究农作物光能利用率的实验中,可将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放在相同的光照强度条件下进行研究4.下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饭后血糖升高时,人体可以通过“内刺激→A →C →D ”途径促进胰岛素的分泌B .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可能完成H 过程C .人在寒冷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刺激→A →C →D ,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D .当人的手被针刺时,可以通过刺激→A →C →D ,使手缩回5.下列有关生物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试管婴儿的产生是有性生殖过程B .用于胚胎移植的早期胚胎不一定是体外培养得到的C .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D .受精卵是人体胚后发育的起点6.下列各选项与所给模型不相符...的是 ( )A.若A表示甲状腺激素的浓度,则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B.若A表示血糖的浓度,则B可以代表胰岛素的浓度C.若A表示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则B也可以表示呼吸频率的变化D.若A表示轻度污染后水体中的有机物含量,则B可以表示微生物的数量29.Ⅰ.(16分)201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世界气候大会,中国政府作出了降低国内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承诺,到2020年中国国内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9年下降40%一50%,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方式引起人们重视。
浙江金华一中2019高三12月抽考试题-语文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蝙.〔biān〕蝠迂.〔yū〕回调.〔tiáo〕研人影憧.憧chōngB、压轴.〔zhòu〕与.〔yú〕其畜.〔xù〕牧夹.〔jiā〕道欢迎C、游弋.〔yì〕掮.〔qián〕客妯.〔zhóu〕娌贺岁片.〔piàn〕D、入殓.〔liàn〕绷.〔bēng〕脸干.细胞〔gān〕一绺.〔liǔ〕头发2、以下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一代建筑大师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的故居在众目癸癸之下被开发商拆除了。
如此的事例举不胜举,中国的古建筑已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
B.几千年来,女子们淋漓尽致地展现着她们的惠质兰心,即使像花木兰如此有男儿气魄的女孩也多是心灵手巧的女红高手。
C.现实版蜗居“犀利爷”,头戴一顶皮革鸭嘴帽,帽檐下露出少许灰白头发和一双犀利的眼睛,脸上布满了黑黢黢的污垢,精神却特别攫铄。
D.提起清香,首先想到书香,一帙在握,再在桌上点起一炷袅袅娜娜的香,便会让人神清气爽,尘念皆无。
3、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演播室里于丹老师口假设悬河,坐而论道....三个小时,在她面前,“大哥”成龙倒像个小学生,单手托腮认真聆听,完全折服了。
B、自有高洪波担任中国男子足球队主教练的传闻以来,各路媒体或力挺,或质疑,喧闹之极,唯有号称足球第一媒体的《足球报》却不赞一词....。
C、今天的班会上,班主任让张一斌同学介绍自己助人为乐的事迹,他难道出言无状....,脸憋得通红,只说了一句话:“这是我应该做的。
”D、徐祥先前在网上承诺要带九千元资金去灾区并领养两名孤儿,今年2月份他兑现了承诺,他这种一言九鼎....的行为,令人敬佩。
4、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近日,日本在其《中国安全保障报告2018》中声称,对中国军队及政府就海洋安全保障进行政策调整的中枢部门“国家边海防委员会”表示关注。
金华市高三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20高三上·河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科学前进的道路上以理性的力量扫除了迷信和愚昧的阻碍,形成了向未知领城挺进的一个个堡垒。
然而由于科技普及的滞后,迷信并没有____________。
中国以前的科学生长环境不容乐观,虽然“崇尚科学,破除迷信”这样的标语几乎张贴在了每一个居民小区的宣传栏里,但是中国公众受教育程度____________,科学素养相对缺乏,一些迷信思想以____________的方式继续留存着。
甚至还有人打着科学旗号宣扬迷信思想,这与科教兴国的国策和培养一种科学、理性的民族精神的目标____________。
当前科学普及工作中,前沿科学家在努力探索新知,把科学普及的任务拱手让给了媒体。
而媒体往往是侧重介绍科学产品或成果,以追求轰动效应和商业利益。
比如媒体对航天飞船的报道,铺天盖地都是对孤立航天事实的强调和对相关产品的推销,(),而对应该向公众普及的有关飞船的飞行动力学和外太空高能物理环境的科学知识却直接舍弃了。
现在有人呼吁,前沿科学工作者应该参与并指导科学的普及。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科学前进的道路上以理性的力量扫除了迷信和愚昧的阻碍,形成了一个个向未知领域挺进的堡垒。
B . 科学以理性的力量扫除了前进道路上的迷信和愚昧的阻碍,形成了向未知领域挺进的一个个堡垒。
C . 科学以理性的力量扫除了前进道路上的迷信和愚昧的阻碍,建立了一个个向未知领域挺进的堡垒。
D . 科学在前进的道路上以理性的力量扫除了迷信和愚昧的阻碍,建立了向未知领域深处挺进的一个个堡垒。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消失参差不齐改头换面背道而驰B . 消逝良莠不齐改头换面南辕北辙C . 消逝参差不齐改弦更张南辕北辙D . 消失良莠不齐改弦更张背道而驰(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甚至飞船搭载物品的神秘性也被大肆渲染B . 甚至对飞船搭载物品的神秘性也大肆渲染C . 以及对飞船搭载的神秘性物品也大肆宣传D . 以及大肆宣传飞船搭载的神秘性物品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9高一上·蚌埠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金华市高三上学期语文12月份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言文字运用 (共5题;共6分)1. (1分)下列划线词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 . 浣女(huàn)谄媚(xiàn)邂逅(xiè)B . 惘然(wǎnɡ)纶巾(ɡuān)铜钿(tián)C . 湓浦(pǔ)贾人(ɡǔ)嘲哳(zāo)D . 迸发(bènɡ)谪居(zhé)锦瑟(sì)2. (2分) (2016高二上·荣成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庄重/庄严)的南湖书院,书香弥漫,静谧安然。
书院正门有一副笔力道劲的楹联:“______ , ______。
”历经(幽远/悠远)的岁月,隽永的联句仍似甘霖点点,滋润着人们的心田。
徽州莘莘学子在这里开启人生的智慧,__________ ,如一颗颗莲子,绽放成一朵朵璀璨的莲花。
饱读诗书、搏古通今的学子们走出徽州,展翅高飞,擎天地日月,度人世沧桑。
粉墙黛瓦,曲径通幽,儒风雅韵,美不胜收。
(徜徉/徘徊)于徽州,如痴如醉,真想在这片书香氤氲之地诗意栖居。
(1)文中划线的词语读音和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 . 静谧莘(xīn)莘学子B . 隽(juàn)永搏古通今C . 璀(cuǐ)璨人世沧桑D . 氤氲曲(qǔ)径通幽(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庄严幽远徘徊B . 庄严悠远徜徉C . 庄重幽远徜徉D . 庄重悠远徘徊(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A . 细嚼梅花读汉赋,漫研竹露裁唐诗书墨之香慢慢滋养了幼小的生命B . 漫研竹露裁唐诗,细嚼梅花读汉赋幼小的生命被书墨之香慢慢滋养C . 漫研竹露裁唐诗,细嚼梅花读汉赋书墨之香慢慢滋养了幼小的生命D . 细嚼梅花读汉赋,漫研竹露裁唐诗幼小的生命被书墨之香慢慢滋养3. (1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今天参观的石窟造像群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堪称当时的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
2018-2019学年浙江省金华市东阳中学高一(上)月考语文试卷(12月份)试题数:12,满分:1501.(单选题,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liū)荫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是想事。
B.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吱..(zhī)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汽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
C.铁路线已经侵入了它的边境,冰藏.(cáng)商人已经豪取过它的冰,然而,它仍然顽强地生存着,还是我在青春时代所见的湖水。
D.只有坚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才真正懂得古人“游子悲故乡”的情怀--无论这个故乡烙.(lào)印在一处还是多处,在祖国还是异邦。
2.(问答题,6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那时,房前屋后往往挤满了听众。
【甲】有年轻人,也有老人。
有新来的听众,他们是第一次来此领略..肖邦的天才所揭示的无线美好的世界,也有常来的老听众,对于他们,每次都是莫大的精神享受,每次都能引起甜蜜的回忆:回顾自己一生中的幸福时光,回顾这伟大的音乐激起的每一次无线深刻的内心感受。
【乙】也有人想起,曾.几何时...,连肖邦的音乐也成了违禁品!只能偷偷摸摸地在一些小房间、小客厅里秘密演奏,只有寥寥无几的人才能进入那些房间。
他们去听肖邦的音乐,不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祖国文化的伟大,同时也为了证明一个民族的精神生活是无法窒息..这美好的音乐有时也是斗争的武器。
舒曼把它称为藏在花丛中..的。
【丙】进而的大炮,不是没有根据的。
(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___A.领略 B.曾几何时 C.窒息 D.进而(2)文段中划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___A.甲 B.乙 C.丙3.(单选题,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亦有时候会保持大概三个月以上的生命。
浙江省金华市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 (2016高一上·涞水期中) 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 拜谒(yè)忤视(wǔ)厚遗(wèi)瞋目(chēn)B . 创伤(chuāng)戮没(lù)飨用(xiǎng)目眦(zì)C . 悖论(bèi)刀俎(zǔ)变徵(zhǐ)惊愕(è)D . 美姬(jī)卮酒(zhì)玉玦(jué)谨诺(ruò)2. (2分) (2017高一下·银川期中) 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 . 寒喧精彩挖墙角绵里藏针B . 撕打痉挛侃大山共商国事C . 掎角饿殍坐上客历兵秣马D . 嬉闹通牒吊胃口沧海一粟3. (2分) (2019高三上·丰县月考) 在下面一段文字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有着学界楷模,一代宗师之美誉的国学大师南怀瑾,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
他精研儒释,道,将中国文化各种思想。
它不仅是国学大师,诗人,还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
他一生行迹奇特,,令人犹不尽识其详者。
在为人处世方面,他更是将老子,庄子,孔子的智慧集于一身,一个布道者,在人事纷繁,充满矛盾的社会生活中,为我们详解其“道”。
A . 融会贯通常情莫测俨然B . 融贯中西捉摸不透俨然C . 融会贯通捉摸不透焉然D . 融贯中西常情莫测焉然4. (2分)(2018·聊城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为保证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有充足睡眠时间,黑龙江省决定全省中小学生早晨到校时间不得早于7:30—8:OO。
B . 春节小长假期间,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运行安全平稳,累计派发旅客4.19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7%。
C . 他指出,要注重培育核心企业,通过“建链、补链、强链”,完善产业全链条,实现高新产业的颠覆式、爆发式增长。
浙江省金华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金华一中2024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①老龄化,在当代具有全球性趋势;关爱老年人生活,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话题。
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老年人目前生活状况整体较好。
但本次调查对老年生活核心内容的语言生活仍缺少必要的关注。
语言生活,简而言之就是以语言文字为桥梁而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个人活动。
语言生活的质量高低和优劣对于老年人的生存状况、生活品质、精神状态、心理健康、身心愉悦等都具有重要影响。
②为了解老年人的真实语言生活状况,笔者课题组于2022年8月在江西、广东、江苏、重庆等省市的30余个城市和农村展开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455份。
调查对象整体上是80岁以下、文化程度较低的老人。
③调查发现,部分老年人的语言生活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不足。
在语言能力方面,多数老年人在社交中不存在语言障碍,但仍有37%的老年人在家庭之外的人际交往中经常存在因方言差异等带来的语言不通问题。
在交际对象方面,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对象主要是中老年人,与中青年特别是青少年交流明显不够,83%的老年人很少与青少年交流,60%的老年人甚至与子女和孙辈的交流都比较少;70%的老年人表示与中年人交流有代沟,88%的老年人表示与青少年交流有代沟。
在说话时长和交流意愿方面,46%的老年人表示每天说话的时间比之前减少了,43%的老年人表示主动交流的意愿比之前降低了。
在网络交际方面,很多老年人会使用手机购物、查询信息、社交聊天、娱乐等,也有41%的受访老年人表示用手机只打电话,基本不会做别的事;会使用微信的老年人占47%,但会使用微博、邮箱等其他网络应用的老年人只占5%,88%的老年人还是习惯于使用电话进行联系和交际。
2019-2020学年浙江金华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题目。
材料一:端午节,吃粽子只是其中内容之一,它更是除秽驱病的卫生节,也是诗人节、运动节、女儿节,除了吃粽子,还要挂菖蒲、赛龙舟、祭屈原。
传统中,在端午这天女儿回娘家探亲,家人喝雄黄酒,备艾叶、菖蒲和大蒜,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戴香囊……祛病消灾、祭祀祈福、回家团圆、强身健体,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从这些美好的生活愿望出发,为端午节创造出许多美丽动人的习俗,这是应该继承的文化财富。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端午节民俗起源说法众多,但屈原无疑是端午节最醒目的文化符号。
他的爱国情怀、高洁志向、执着刚毅仍然在现代人心中激起巨大回响。
文化是端午节的灵魂,在这一天,正可以重温历史的厚重、文化的韵味,筑牢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
节日的真意,常常需要依托于生活的体验来领悟。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这些细节,让日常生活有了更多仪式感,也因此让端午节增添了更多雅趣,让人体会到其中天人和谐的态度与美感。
从历史深处深情回望,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一直都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这本身也是传统文化随着时间在不断生长,并在现代社会获得了“新生”。
不论过节方式怎么变化,只要传统文化的根和魂还在,我们的传统节日就会不断接续传承,联通一代代人的心,为人们提供心灵的滋养和精神的慰藉。
(改编自李思辉《在端午品味文化的芳香》)材料二:20 世纪,整个人类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农耕时代形成的文化传统开始瓦解。
尤其是我国,在近百年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中,节日文化——特别是城市的节日文化受到现代文明与外来文化的冲击。
人们深切地感受到传统节日渐行渐远,日趋淡薄,并为此产生忧虑。
……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从生活愿望出发,为每一个节日创造出许多动人的习俗。
2019年浙江省三校高三联考语文试卷(杭州学军、慈溪中学、金华一中)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鹧(zhè)鸪咋(zhé)舌杀手锏(jiǎn)弱不禁(jīn)风B.着(zhuó)落供(gōng)职马铃(líng)薯妄自菲(fěi)薄C.蔓(mán)菁创(chuāng)伤露(lòu)马脚果实累(léi)累D.弄(lòng)堂摈(bìng)弃冠(guān)心病杀一儆(jǐng)百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我站在这空无一人的光滑滑、湿漉漉的沙滩上,向浩如烟海的江水眺望,那鱼帆点点处,有我絮里飘飞的青葱岁月,还有那段永远找不回的激情过往。
B.那个新年的早晨,我拉开百页窗时,天色几乎依然是幽暗的,尽管在漆黑的河面的地平线上露出黎明浅浅的红晕。
C.我在长河、落日、晚风的幽意里陶醉,在黑色的寂静里不得不醒来,慢慢把与落日一起溶进大河深处的心打捞上来。
D.微风轻拂时,炊烟顺风摆动,有时弯曲的像条烟河,有时轻飘飘的像浮云,有时又像一条狭长的丝绸带子,绵绵不断,缠连不休。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去年相继发生的“天安舰”事件、延坪岛炮击事件并导致半岛紧张局势升温,是美、日等国煽阴风点鬼火的结果,也为美国借机将舰队开进黄海创造了机会。
B.房价调控总是在需求上打转转,一边号召大家租房,一边抑制多套住房,殊不知两者是互相矛盾的,以至于在需求上所做的调控文章难免扬汤止沸。
C.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
就在“富二代”“官二代”风靡网络,引发无数热议的同时,演艺圈里的“拼爹”游戏也风生水起。
D.城镇建设既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长远方向,也要考虑历史形成的客观事实,因此实际推进过程中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地去做。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今年1月1日,杭州市医保“一卡通”信息系统正式启用,有了“一卡通”,不仅满足了医保参保人员在杭州市域范围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凭卡就医愿望,还让他们在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凭卡就医成为现实。
金华一中高三年级12月考试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蝙.(biān)蝠迂.(yū)回调.(tiáo)研人影憧.憧chōngB.压轴.(zhòu)与.(yú)其畜.(xù)牧夹.(jiā)道欢迎C.游弋.(yì)掮.(qián)客妯.(zhóu)娌贺岁片.(piàn)D.入殓.(liàn)绷.(bēng)脸干.细胞(gān)一绺.(liǔ)头发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一代建筑大师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的故居在众目癸癸之下被开发商拆除了。
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中国的古建筑已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
B. 几千年来,女子们淋漓尽致地展现着她们的惠质兰心,即使像花木兰这样有男儿气魄的女孩也多是心灵手巧的女红高手。
C. 现实版蜗居“犀利爷”,头戴一顶皮革鸭嘴帽,帽檐下露出少许灰白头发和一双犀利的眼睛,脸上布满了黑黢黢的污垢,精神却很攫铄。
D. 提起清香,首先想到书香,一帙在握,再在桌上点起一炷袅袅娜娜的香,便会让人神清气爽,尘念皆无。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演播室里于丹老师口若悬河,坐而论道....三个小时,在她面前,“大哥”成龙倒像个小学生,单手托腮仔细聆听,完全折服了。
B.自有高洪波担任中国男子足球队主教练的传闻以来,各路媒体或力挺,或质疑,热闹之极,唯有号称足球第一媒体的《足球报》却不赞一词....。
C.今天的班会上,班主任让张一斌同学介绍自己助人为乐的事迹,他竟然出言无状....,脸憋得通红,只说了一句话:“这是我应该做的。
”D.徐祥先前在网上承诺要带九千元资金去灾区并领养两名孤儿,今年2月份他兑现了承诺,他这种一言九鼎....的行为,令人敬佩。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日,日本在其《中国安全保障报告2019》中声称,对中国军队及政府就海洋安全保障进行政策调整的中枢部门“国家边海防委员会” 表示关注。
B.据相关人士透露,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将加快扩大到全国所有县(市、区),努力减少和预防出生缺陷现象的发生。
C.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08年中国公务员平均工资仅为33869元/年,月工资2830.75元,加上各种津贴、福利等收入,平均实际收入在5000元/月上下。
D.《功夫熊猫》中的文化元素多半是中国的,功夫是中国的,熊猫是中国的,但熊猫阿宝怎么看都不像中国的大侠有风度。
5.2019年10月11日,莫言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并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籍作家。
12日,《大河报》以“莫言空前,莫言绝后!”为标题进行了报导,盛赞莫言的成就。
此标题一出,立刻在众报导中脱颖而出。
请赏析此标题的妙处。
(3分). ..6.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语句连贯。
(4分)思念使诗圣叹故乡月明,思念使女词人瘦过黄花,,。
7.阅读下面的文字和图案,按要求答题。
(5分)2008年8月25日,第三届世界传统武术节的会徽、吉祥物、主题词在十堰揭晓。
在来自世界各地一百四十多幅会徽征集作品中,江苏扬州市雍志高先生设计的图案被选中。
同时,“世界武林风,辉煌武当山”被确定为本届武术节的主题词。
请结合图案,用简洁的文字,分别说明武术节会徽和主题词的内涵。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9分)明清诗论中对王维“名大家”的特殊定位不仅是介乎“大家”和“名家”之间的调和性观点,更是王维诗歌的独特成就在传统诗学批评标准之下的特殊境遇之写照。
中国历代诗学在评定一流大诗人的具体标准上存在着一些细微差异,但基本要求一致,即人格高尚、才大力雄、超越时代、泽被后世。
其中,道德标准是成为伟大作家的首要条件,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伟大”不仅取决于文学艺术作品本身所表现出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意义,还取决于作家本人在为人行事方面的崇高和磊落。
杜甫得到“诗圣”的桂冠和普遍的尊奉主要就出于这种观念,所谓“论诗者观其大节而已”。
同样,王维被主流诗学排除在“大家”之外的首要原因也就是其气节人格不够符合儒家正统思想。
王维笃信佛教,不是“醇儒”,所谓“耽禅味而忘诗教,此《三百篇》之罪人矣”。
“陷贼”事件又于大节有亏,宋人对王维的指摘就是典型论调。
而王维的拥护者为了提升王维的地位,首先做的就是强化王维诗歌的伦理道德色彩。
如推尊王维为唐诗正宗的赵殿成在《王右丞诗笺注·序》中努力为王维“陷贼”事件辩护,强调王维的立身大节以及其诗中“有得于古者诗教之旨”和“温柔敦厚”的一面,都是为了确立王维一流“大家”的诗歌地位。
兼容并蓄,富于学力,气骨沉雄,也是取得“大家”资格的必备条件。
这从宋人以杜甫的“集大成”作为“入圣”的重要条件亦可见出,明代诗学的“格调派”也是以此推尊李、杜为“大家”。
王维之所以“大家不足”,主要是其诗歌表现出的自然情韵与主流诗学倡导的学养和骨力之间的差距。
由于重学力格调,轻自然情韵的思想在诗学传统中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代表王维诗歌艺术特色的山水短章向来被视为诗歌正统之外的“一偏”,以至于清初王士祯为了抬高王维的地位,也要强调王维诗歌中的“沉着痛快”。
清中叶以后,以翁方纲“肌理说”为代表的崇尚学力的“宗宋派”更是逐渐占据上风,对唐诗质实的一面的重视远胜于对其情韵的关注。
在这种诗学背景下,王维显然是难以位列“大家”的,即使有王士祯倡导“神韵说”而独尊王维,仍无力颠覆诗学传统中的“大家”观念。
在这里,王士祯明确指出以杜甫、苏轼为代表的“长江大河”是“大家”之境,以谢朓、何逊、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为代表的“澄泽灵沼”之境是“名家”之境。
然而,论者也普遍感到,与诸“名家”相比,王维有不少接近于“大家”标准的地方,因此,仅以“名家”目之似不太切当:一方面“唐人诸体诗都臻工妙者,惟王摩诘一人”;另一方面,王维在“学问”“才力”方面都超出侪辈。
(有删改)8.下列对“大家”这一概念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家”必须符合传统诗学批评的标准,这些标准的基本要求历代没有变化。
B.成为“大家”的首要条件是道德标准要高,即人格的高尚。
C.成为“大家”不仅要在为人行事方面崇高和磊落,更主要的还是要有优秀的文学作品。
D.兼容并蓄,富于学历,气骨沉雄,也是取得“大家”资格的必备条件。
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王维被明清诗学批评家称为“名大家”,是因为王维的文学才华介于“大家”和“名家”之间。
B.赵殿成推尊王维为唐诗正宗,并说王维诗“温柔敦厚”,都是为了确立王维一流“大家”的诗歌地位。
C.王维被认为“大家不足”,主要原因是其诗歌表现的自然神韵与主流诗学倡导的内容有区别。
D.客观地说,王维在很多方面是符合“大家”标准的,比如其“学问”“才力”等都超过了当时的许多诗人。
10.联系全文,概括王维被排除在“大家”之外的原因。
(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20分)灯下白头人袁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近年常常吟味司空曙这两句诗。
它曾被诗评家赞誉为情景交融的典范之作,10个字烘托出飘零的感喟和老境的凄清,看似淡淡写来却经过精雕细刻凝成一幅画面:窗外潇潇秋雨,吹打着黄叶纷纷脱落的枯树,窗内一灯如豆,静坐着一个或一双白发苍苍的老人,咀嚼如烟如梦的年华。
在欣赏者眼中,这里也许蕴含着几分宁静,几分寂寞,也许还有几分温馨。
但是从历史风雨中走过来的人,坐在灯下沉思,几十年岁月的步履,如此低迷而沉重。
世事沧桑,是非成败,都像江水缓缓流逝;人情冷暖,酸甜苦辣,一次次涌上心头。
多少堪称英才俊彦的师友,多少曾经朝夕过从的故人,一个个远去了。
近些年来,每当收到一份讣告,听到一个噩耗,先是惊愕,接着就引起一番感慨,有时竟抑制不住潸然泪下。
他们之中许多人是我同辈、同龄人,有的比我年轻,还是满头青丝黑发,满腔壮志豪情,突然竟成为折断了凌空羽翮的雄鹰。
如果他们不曾在一次次风暴中遭逢厄运,戴着一顶顶荆冠,流徙江湖,辗转沟壑,以致弄得心劳神瘁,百病缠身,他们不是完全可以干自己的事业,在书斋里潜心著述,直到从容安详地远行吗?如果没有那应该诅咒的黑色的10年,许多人会抛却钟情的一切,抛却家庭儿女,毅然决然地匆忙离去吗?恶风刚起时,我的师友中,就有儒雅温文、才华横溢的老报人、历史学家邓拓,风华正茂、下笔如神的文艺评论家、杂文家陈笑雨(马铁丁),因横遭诬陷凌辱,轻易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如果没有那10年,许多正直、善良的人绝不会在突如其来的狂风恶浪中无可抗拒地被淹没的。
自然,历史绝不可能有“如果”,所有的“如果”都是不存在的。
如果每一个“如果”都是事实,那还成为历史吗?人都有一种惰性或劣根性,不仅不愿意正视过去,还常常有意无意地做一些粉饰和回避,穿过长长的时空隧道,总爱定格在最美好的一刻,而不敢去看一看那些苦涩的、难堪的、甚至血淋淋的情景。
其实,那是回避不了的,粉饰更是徒劳。
20年前,巴金老人就在我们前面做出表率,他凭着正义和良知,凭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挚爱,冷峻地正视现实,也无情地剖析自己。
在150篇《随想录》里,他一次又一次拷问自己已经受到严重创伤的灵魂,大声疾呼要从那黑色的10年中吸取教训,千万不能让那旷世悲剧重演。
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情意殷殷,几乎是垂涕而道,痛切陈词。
我们报社的老上级李庄几年前曾经对我说过,退下来的这些年,他一直在“闭门思过”。
所谓“过”,一是过失的“过”,二是过去的“过”。
他说,很需要冷静想想自己几十年中有些什么过失和失误,说过些什么昧心之论,干过些什么违心之事,而这些“过”又是从何而来?谁应该负主要责任?古人说:“行年五十,当知四十九年之非。
”我也早过了“知非”之年。
“闭门思过”,回顾来时路,需要想、值得思的,实在太多太多了。
反思并不完全是轻松愉快的事。
严肃的、深刻的反思,必定伴随自责的痛楚。
审视、剖析自己灵魂、思想和感情中已经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抛弃其中一部分,不痛楚是不可能的。
然而,一颗为正义、良知和忧患意识驱使着的心灵,无法拒绝这种痛楚。
青年女作家叶弥的中篇小说《成长如蜕》,她细致地写了一个满腔抱负而又不合时宜的青年如何从理想主义还原为务实而世俗的缓慢、沉重的过程。
作家写道:“阻碍他成长的因素多而复杂,因此,他的成长就不可能是某时某刻的‘顿悟’,必定如动物蜕壳一般难受而迟缓。
”比起女作家笔下80年代的青年人,我们这些进入老年的人蜕壳过程更加难受,更加沉重,更加迟缓。
有的人蜕掉了一层层的壳,得到了解脱,得到了自由;有的人正处于蜕壳的过程中,我就是其中之一。
我一直在努力蜕壳,努力革除思想观念和灵魂深处那些同历史过程不相适应的旧意识残余,绝不愿像有的人那样至今仍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紧裹在壳内,不愿意丢掉那裹了几十年的硬壳,成为20世纪的套中人,或许还将带着它走入新的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