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鲁教版七年级下《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3
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教案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1)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
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
(2)提高依法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2•能力目标:(1)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初步培养认识和判断违反未成年人保护的现象和行为的能力,能够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能力。
(2)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活动的能力。
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
逐步形成分辨是非、辨别善恶的能力。
(3 )夯实基础,构建知识体系3•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2)了解有关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3 )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4)懂得如何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一已学过相关知识,但随时间的推移,已经有所遗忘。
需要再次夯实基础知识,建构知识体系,并提高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教学难点:四大保护的区别。
教学过程4.1教学活动【导入】环节一:热点追踪展示涉及未成年健康成长的相关事件和资料设问:以上事件共同给我们什么警示: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讲授】环节二:展示考点,明确问题一、考点内容:•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青少年容易受到的侵害及免受侵害的方法,学习免受侵害的技能•知道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主要包括诉讼途径、非诉讼途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等,树立运用法律维护自己权益的意识二:掌握问题v为什么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v怎样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v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内容?v青少年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v青少年依法维权的方式和途径【讲授】环节三:夯实基础构建体系1•为什么国家要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①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国家角度)②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都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17课《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17课《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是一课探讨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明确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范围,以及未成年人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材内容丰富,以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但对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具体内容和实际运用可能还不够了解。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对案例分析产生兴趣,但同时也可能对法律专业术语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法律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保护范围和保护措施,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明白法律是维护自己权益的有力武器,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保护范围和保护措施。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情况。
2.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多媒体教学法:运用课件、视频等手段,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引发学生对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思考,导入新课。
2.案例分析:分析案例,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保护范围和保护措施。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案例的看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第十六课撑起法律保护伞(1)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学习内容抢得现金480元及一部手机。
在小杰又一次作案时,被警方当场抓获。
由于小杰是未成年人,公安机关对外没透露其姓名,法院也进行了不公开审理······1、小杰违法了,国家又是如何对待他呢?2、说说司法保护的内容有哪些?三、夯实基础及时反馈(一)单项选择1.近年来,浙江省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3510”工作思路,即“进一步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实施阵地、精品、绿网、净化、帮护‘五大工程’,努力为未成年人办好十件实事”。
这些都()①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②主要是为了彰显政府的工作政绩③有利于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④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2.各地按照有关规定,将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使用和管理纳入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新建、改扩建了一批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科技馆、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和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基地。
目前,全国90%以上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公益性文化设施向未成年人集体参观免费开放。
这些举措都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司法保护D.社会保护3.山西、江西、湖北、四川、贵州等外出务工人口较多的省份,建立“留守学生之家”,实行“留守孩子包保责任制”,开展“仁爱帮扶”结对活动等,使大批留守、流散孩子有了生活和精神依托。
这些措施,有利于()①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③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④体现义务教育的强制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某媒体为调查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对20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当问到“你父母的同事或你的邻居突然到学校来接你,怎么办”时,有12人回答“跟他走”。
这说明未成年人()①生活经验不足②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③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④应增强自我保护能力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二)、生活实践.14岁的小文初中尚未毕业,他认为念书没用,想去挣钱,于是他的爸爸把他待到了招工处,并向招工者说:“我儿子小文很能干,收下他吧!”招工者说“我一定给小文安排点轻活。
《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和意义。
2. 培养学生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3. 提高学生遵守法律的自觉性,增强法制观念。
二、教学重点:1. 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
2. 未成年人如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教学难点:1. 未成年人如何识别和防范侵害。
2. 未成年人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模拟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实际情况。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未成年人权益受侵害案例,引导学生学会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识别和防范侵害,以及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4. 课堂讲授:结合教材内容,讲解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和意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新闻报道,引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2. 讲授新课:讲解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和意义,让学生明白法律为何要特别保护未成年人。
3. 案例分析:呈现典型的未成年人权益受侵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识别和防范侵害,以及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5. 情景模拟: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情景模拟等环节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和投入。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环节的表现,包括分析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提出的解决办法的合理性。
3. 课后作业:审阅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感受,以便进行教学调整。
第16课撑起法律保护伞第一框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导学案教师寄语:让我们拿起法律武器,保护好自己吧!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①明确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意义,体会今天的我们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②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2、能力:①能够认识和判断哪些是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现象和行为,提高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
②明确我们的成长受法律的特殊保护,提高自我保护能力,③掌握一些同违法犯罪现象作斗争的方法,增强用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能力。
3、知识: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学习在日常社会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法和途径。
学习重点: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学习难点:我们需要特殊保护☆同学们,老师相信你们个个都是最棒的。
☆快速浏览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过程:内容板块一:我们需要特殊保护自主学习一:仔细观察教材62页四幅图片。
回答:【你说我说】:图片反映的内容:图一:图二:图三:图四:【七嘴八舌】:我们为什么会受到特殊的关爱?自主学习二:认真阅读63页“相关链接”内容,并唱一下63页《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
回答:【你说我说】:都是未成年人。
【合作学习】: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特殊保护?【我来下载】:个人的角度:国家的角度:内容板块二: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自主学习三:认真阅读教材65页“罗瑞的故事”。
回答:【你说我说】:罗瑞受到了哪方面的保护?【合作探究】:家庭保护的重要性:【我来下载】:家庭保护的内容:【走进生活】:现实生活中的哪些不符合家庭保护的行为?①②③自主学习四:认真阅读66页“湖北随州”的材料。
回答:【七嘴八舌】:工商分局为什么要整顿学校的周边环境?【走进生活】:自己学校周围有哪些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现象?①②③【我来出招】:治理周边环境提一些合理化的建议:自主学习五:仔细观察教材65页两幅漫画。
《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效果几个环节谈谈我对该课的教学构思。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作用《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十六课第一节的内容。
(1)《新课程标准》规定了七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是以“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主线,对其进行法律知识教育。
而第十六课的内容,正是让学生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特殊保护,从而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由此可见,第十六课《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的设置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至关重要的。
(2)本节联系我国重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这一社会实际,力求渗透国情教育的内容。
2、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进一步明确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意义,加深对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保护的理解,体会今天的我们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
(2)能力目标:能够认识和判断哪些是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现象和行为,提高辨别是非以及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能力。
(3)知识目标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理论依据与意图:根据学生作为未成年人自身的特点和生活实际及本节的教学地位确定的教学目标。
)3、教学重、难点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理论依据与意图:本课的主要目标就是在青少年中进行普法教育,引导学生了解、掌握一些必要的法律知识,从而在生活中能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所以我们需要特殊保护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我们需要特殊保护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理论依据与意图:这部分主要说明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特殊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理论性较强,平时学生接触的较少,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二、说学情:初中生求知欲强,对自己生活的周边世界充满好奇。
题目:《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教材分析:鲁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六课《撑起法律保护伞》第一节《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教案目标:1、知识目标:①掌握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②了解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③理解四大保护的内容。
2、能力目标:会运用四大保护。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司法,给未成年人很多的保护,未成年人应该学会感恩。
②感受未成年人受国家法律的特殊保护,通过体验更加热爱法律。
教案重点:四大保护教案难点:感受法律的特殊保护教法设计:情景创设法表格归纳法学法设计:感悟交流归纳教案手段:①用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创设情境;②用表格进行归纳比较;③精选习题,精讲精练,当堂消化。
课型:新授课课时设计:一课时教案过程:导入新课:用歌曲《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创设情景,营造学习氛围。
播发一段歌曲后问:在你们的成长历程中你曾受到过哪些人群的特殊关爱?讲授新课:一、我们需要特殊保护说一说身边的侵害:青少年经常受到来自哪方面的侵害?(教师巡回参加小组的讨论并借有利时机进行指导小结。
)议一议:在以上基础上,进一步讨论青少年受到侵害的原因?讨论后鼓励学生进行小结。
我们为什么需要特殊保护?教师提示:①自己就是未成年人,想想自己和成年人相比有什么特点?②对国家来说自己有什么重要性?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归纳:原因一、生活经验不足,各个方面还不够成熟,辨别是非,区分良莠方面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强,容易遭受不法侵害。
原因二、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
未成年人是党和国家的希望,中华民族的希望,其健康成长关系着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
二、法律保护我们的健康成长读一读教材66页,想一想: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教师提示:①专门法律有那些?②其他法律有哪些?三、四大保护1、七嘴八舌话保护:说一说:我们平时都受到那些人的特殊保护?学生回答:父母;老师;法律。
教师引导:我们把来自父母或者监护人的保护称为家庭保护。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17课《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是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17课的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了解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主要内容,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明白自己在法律上的特殊地位,认识到法律对自己成长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变化。
他们对法律有一定的认识,但还不够深入。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法律基础的知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具体内容还不太清楚,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掌握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主要内容,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法律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主要内容。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成长的重要作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主要内容。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任务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2.制作PPT,展示教材内容,方便学生直观学习。
3.准备纸笔等学习用品,方便学生做笔记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2.呈现(10分钟)介绍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主要内容。
《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法律特殊保护的内容。
激发学生对法律特殊保护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介绍法律特殊保护的概念和重要性。
引发学生思考法律特殊保护与他们自己的关系。
1.3 教学方法:通过引入有趣的案例或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使用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法律特殊保护的意义。
1.4 教学活动:观看一个与法律特殊保护相关的短片或视频。
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法律特殊保护的理解。
第二章:法律特殊保护的基本概念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法律特殊保护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帮助学生理解法律特殊保护的目的和原则。
2.2 教学内容:介绍法律特殊保护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讨论法律特殊保护的目的和原则。
2.3 教学方法:使用PPT或教学课件,清晰地展示法律特殊保护的基本概念。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律特殊保护的应用。
2.4 教学活动:学生阅读关于法律特殊保护的短文或资料。
分小组进行案例分析,讨论如何应用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则。
第三章:法律特殊保护的种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法律特殊保护。
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特殊保护之间的关系。
3.2 教学内容:介绍不同种类的法律特殊保护,如知识产权、消费者权益等。
讨论不同特殊保护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3.3 教学方法:使用PPT或教学课件,展示不同种类的法律特殊保护。
通过比较和对比,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特殊保护之间的关系。
3.4 教学活动:学生阅读关于不同种类的法律特殊保护的短文或资料。
分小组进行比较和对比,讨论不同特殊保护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法律特殊保护的实现途径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实现法律特殊保护的途径和方法。
帮助学生理解如何有效维护自己的特殊保护权益。
4.2 教学内容:介绍实现法律特殊保护的途径和方法,如法律诉讼、和解等。
讨论如何有效维护自己的特殊保护权益。
4.3 教学方法:使用PPT或教学课件,展示实现法律特殊保护的途径和方法。
《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教案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自觉遵守法律,增强是非观念和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树立国家责任意识。
能力: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并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知识:使学生明确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了解被保护的内容。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1)、青少年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
(2)、青少年受到哪些方面的保护
2、教学难点: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着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富强
三、教学策略:
通过典型案例、图片、漫画等资料创设情景,引领教学,然后每个教学环节再通过“畅所欲言”、“实话实说”、“议一议”、“反思自我”等活动回到生活中去,为学生提供合作、探究、实践的平台,从而使学生达到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四、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资料,制作课件;
学生:课前调查:
1、要求学生到学校、图书馆、法院或者上网调查近年来本校、本地区范围内侵害未成年人
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或事例,并简要写出调查报告;
2、身边生活中有哪些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家庭、学校、社会周边社会环境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投放四幅图片:(1)家长打骂孩子(2)教师体罚学生(3)学生自由出入游戏厅(4)雇佣童工
明确:家庭的温馨,学校的关爱,社会的呵护,为我们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我们品位到生活的美好、成长的快乐。
但是,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也时常会受到一些侵害,这就需要法律对我们进行特殊保护。
(二)探究新课:
1、在课前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再结合上述图片,让学生通过“大家谈”的形式进行交流:生活中,作为未成年人还可能会受到哪些侵害?
可能答案:(1)、家庭中:家长偷看孩子的日记;限制孩子的自由,干涉孩子的交往;责骂孩子,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体罚孩子,伤害孩子的身体;高压政策等。
(2)、学校中:教师体罚学生或随意过分加大作业量,变相体罚学生;侮辱学生人格;违规滥收费;开除所谓差生;校园安全隐患等。
(3)、社会中:黑网吧有意招徕未成年人入内玩游戏;学校附近向中学生兜售不健康书籍和光盘的摊贩;雇佣未成年人做工;
2、在前面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补充一些案例材料,内容侧重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几个方面。
案例的选择应该能反映出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比方说好奇心强、爱冒险、自制能力差、独立意识增强但又不能明辨是非、自尊心强、逆反心理等。
结合这些材料让学生讨论:
A、未成年人所受到的侵害分别来自于哪些方面?
B、结合教材第56页马克思的话想一想、说一说:未成年人受到伤害的原因有哪些?讨论方式:前后同学四人一组进行讨论,由一名写字较快的学生做记录,然后推荐其中一名学生作为代表做发言。
讨论结果:
(1)侵害来自:家庭、学校、社会。
(2)原因:
①未成年人正处在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思维活跃,乐于交往,好奇心强,自制能力差,由于生活经验不足,各方面都还不成熟,在辨别是非、区分良莠方面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也不强,容易遭受不法侵害。
②周边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
③某些家长和教师的素质问题
注意:学生的答案可能有些零散,教师应注意归纳,或引导学生做归纳。
教师归纳过渡:
正是由于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使之在现实生活中较易受到伤害,所以需要法律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以使未成年人得到健康成长。
为此我国制定了许多法律法规,并制定了两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即《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注:上课时让学生齐声回答以明确是哪两部法律)。
这两部法律分别从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个方面具体规定了各方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的法律责任。
3、相关链接:
大屏幕投放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保护的具体内容,以图片配文字的方式出现。
要求:(1)、所选图片要具有代表性;
(2)、所配文字要简明扼要;
(3)、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依次投放。
此教学环节的目的:通过上述具体形象的展示方式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内容,明确未成年人的哪些合法权益受到法律保护,从而学会如何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想一想:教材第59页的插图和下面的案例反映的是对未成年人的哪一方面的保护?
课后实践:查一查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法律还给予了哪些特殊的保护?
活动要求:有条件的尽量上网查询。
因为现在上网比较方便,许多学生家庭也具备这一条件,通过这一环节的设置既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了解司法保护的内容;又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
过渡:国家专门制定了法律对未成年人从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个方面进行了特殊的保护,这样做有什么重要意义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听歌曲《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然后同桌之间进行讨论。
大屏幕内容:
1、歌曲《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的歌词;
2、毛泽东的一段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你们青年人朝
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3、以“请你说一说”的形式让学生发言。
4、教师归纳:
因为未成年人明天将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担,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着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所以,国家制定了专门的法律以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
成长。
(注:画线部分的文字在大屏幕上出现)
过渡:除了制定专门法律外,你还了解国家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所采取的其他措施吗?大屏幕投放相关链接“请你看一看”,内容即国家为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所采取的措施。
点击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除了上述国家对你的特殊关爱外,你还感受到哪些特殊的关爱?
大屏幕以“畅所欲言”的栏目显示上述问题。
(三)、课堂练习(略)
(四)、课堂小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应该明确:由于未成年人比较容易遭受不法侵害,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着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兴旺,所以需要法律从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个方面进行特殊的保护。
但是,在未成年人成长的过程中,未成年人自己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在下一堂课再进行具体分析。
要求:根据板书设计进行总结;板书设计直接出现在大屏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