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课堂内外课件:第五章综合测试卷
- 格式:ppt
- 大小:1.42 MB
- 文档页数:17
EA123 (第2题)4C3672c14 b58 a、七年级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卷班级姓名坐号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 分)1、如图AB∥CD可以得到< )DA、∠1=∠2B、∠2=∠3C、∠1=∠4D、∠3=∠42、直线AB、CD、EF相交于O,则∠1+∠2+∠3=< )A 90°B 120°C 180°D 140°B3、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是< )A1 B 1 C 1 D24、如图所示,直线a 、b被直线c所截,现给出下列四种条件:①∠2=∠6 ②∠2=∠8 ③∠1+∠4=180°④∠3=∠8,其中能判断是a∥b的条件的序号是<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5、某人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原来相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A、第一次左拐30°,第二次右拐30°B、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C、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130°D、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6、下列哪个图形是由左图平移得到的< )(第4题)A B C D7、如图,在一个有4×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阴影部分面积与正方形ABCD面积的比是< )A、3:4B、5:8C、9:16D、1:28、下列现象属于平移的是< )D CA B(第7题)① 打气筒活塞的轮复运动,② 电梯的上下运动,③钟摆的摆动,④转动的门,⑤ 汽车在一条笔直的马路上行走A、③B、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⑤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B、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C、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CD、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直打版)人教版七下数学第五章测试题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直打版)人教版七下数学第五章测试题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直打版)人教版七下数学第五章测试题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人教版七下数学第五章测试题一、选择题(共12小题;共36分)1。
如图,与是A. 对顶角B。
同位角C。
内错角D。
同旁内角2. 如图,能判定的条件是A. B. C。
D。
3。
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B。
互不相等的两个角,一定不是对顶角C. 两条直线相交,若有一个角为,则这四个角中任取两个角都互为补角D. 不是对顶角的两个角互不相等4。
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有① 对顶角相等;②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 两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④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⑤ 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A。
个B。
个C。
个 D. 个5。
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有个.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②不平行的两条直线有一个交点;③ 与的和等于吗?④对顶角不相等;⑤互补的两个角不相等;⑥作线段.A. B. C. D.6. 下列图形中,和不是内错角的是( )A。
B。
C。
D.7。
某校九年级四个班的代表队准备举行篮球友谊赛.甲、乙、丙三位同学预测比赛的结果如下:甲说:“902 班得冠军,904 班得第三”;乙说:“901 班得第四,903 班得亚军";丙说:“903 班得第三,904 班得冠军”.赛后得知,三人都只猜对了一半,则得冠军的是( )A。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综合测试题答题时间:90分钟 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若三条直线交于一点,则共有对顶角(平角除外)( ) A.6对 B.5对 C.4对 D.3对2.如图1所示,∠1的邻补角是( )A.∠BOCB.∠BOE 和∠AOFC.∠AOFD.∠BOC 和∠AOF3. 如图2,点E 在BC 的延长线上,在下列四个条件中,不能判定AB ∥CD 的是( ) A.∠1=∠2 B.∠B=∠DCE C.∠3=∠4 D.∠D+∠DAB=180°4. 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前进,那么两次拐弯的角度是( )A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B .第一次左拐50°,第二次右拐50°C .第一次左拐50°,第二次左拐130°D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50° 5. 如图3,AB ∥CD ,那么∠A ,∠P ,∠C 的数量关系是( ) A.∠A+∠P+∠C=90° B.∠A+∠P+∠C=180°C.∠A+∠P+∠C=360°D.∠P+∠C=∠A6. 一个人从点A 点出发向北偏东60°方向走到B 点,再从B 点出发向南偏西15°方向走到C 点,那么∠ABC 等于( )A.75°B.105°C.45°D.135°7.如图4所示,内错角共有( )A.4对B.6对C.8对D.10对CBAD1CBA324DO FE DCBA8.如图5所示,已知∠3=∠4,若要使∠1=∠2,则需( ) A.∠1=∠3 B.∠2=∠3 C.∠1=∠4 D.AB ∥CD 9.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①同位角相等; 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④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总有三个交点;⑤若a ∥b ,b ∥c ,则a ∥c.A.1个B.2个C.3个D.4个10. 如图6,O 是正六边形ABCDEF 的中心,下列图形:△OCD ,△ODE ,△OEF ,•△OAF ,•△图1F EO 1C BA D 图4 图5图6图3DAPCBOAB ,其中可由△OBC 平移得到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命题“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的题设是•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 12.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少有_____个交点,最多有______个交点.13.观察图7中角的位置关系,∠1和∠2是______角,∠3和∠1是_____角,∠1•和∠4是_______角,∠3和∠4是_____角,∠3和∠5是______角.54321 4321ACDB 火车站李庄图7 图8 图914.如图8,已知AB ∥CD ,∠1=70°则∠2=_______,∠3=______,∠4=_______.15.如图9所示,在铁路旁边有一李庄,现要建一火车站,•为了使李庄人乘火车最方便(即距离最近),请你在铁路旁选一点来建火车站(位置已选好),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 16.如图10所示,直线AB 与直线CD 相交于点O ,EO ⊥AB ,∠EOD=25°,则∠BOD=______,∠AOC=_______,∠BOC=________.AECDOB21ACDB图10 图1117.如图11所示,四边形ABCD 中,∠1=∠2,∠D=72°,则∠BCD=_______.18.我们可以把“火车在一段笔直的铁轨上行驶了一段距离”看作“火车沿铁轨方向_________”.19. 根据图12中数据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和为_______.20. 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的关系是_________.图12三、解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21. 已知a 、b 、c 是同一平面内的3条直线,给出下面6个命题:a ∥b , b ∥c ,a ∥c ,a ⊥b ,b ⊥c ,a ⊥c ,请从中选取3个命题(其中2个作为题设,1个作为结论)尽可能多地去组成一个真命题,并说出是运用了数学中的哪个道理。
农村管理创新探讨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需求。
如何利用现代科技和管理理念,提升农村管理水平,助力农村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出发,探讨农村管理的创新。
一、数字农村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已经成为农村管理的关键词之一。
数字农村建设将现代化技术引入到农村,实现农村基础设施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通过建设农村信息化平台,实现数据的互通共享,可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并为农村发展提供积极支持。
二、贫困农村的创新案例在农村管理创新的过程中,贫困地区的农村发展是重点和难点。
为了解决贫困问题,一些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提出了一些创新案例。
例如,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传统贫困地区的农民可以增加收入。
此外,推动农民参与农产品加工和电商平台的建设,也为贫困地区农民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
三、农村土地管理农村土地管理一直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
传统的土地占有权和承包权制度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村管理的需求。
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尝试土地流转和农地集体经营的改革,以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需求。
改革可以通过确保农民权益和保护农村环境等方面,推动农村土地资源的更加合理利用。
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传统金融服务往往难以满足农村的需求,例如小额贷款和农民保险等。
现代金融服务的创新可以提供更多种类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农村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例如,一些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合作,成立农村金融合作社,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
五、农村社会组织建设农村社会组织是促进农村管理创新的重要力量。
传统的村民自治组织在一些地方存在效率低下和权力滥用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些地方政府开始鼓励和支持农村社会组织的建设。
通过培育和引导有效的农村社会组织,可以提高村民的自治能力,推动农村管理的创新。
六、农村教育创新农村教育是农村人才培养和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农村教育普及和教师素质提升一直是农村管理创新的重要方向。
第五章检测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图形中,可以由其中一个图形通过平移得到的是( )2.如图,与∠B是同旁内角的角有( )A.1个 B.2个C.3个 D.4个第2题图第3题图3.如图,能判断EC∥AB的条件是( )A.∠B=∠ACB B.∠A=∠ACEC.∠B=∠ACE D.∠A=∠ECD4.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③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④内错角相等.其中假命题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如图,已知l1∥l2,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在直线l2上.若∠1=58°,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3=58° B.∠4=122°C.∠5=52° D.∠2=58°第5题图6.如图,直线l1∥l2,∠A=125°,∠B=85°,则∠1+∠2的度数为( )A.30° B.35° C.36° D.40°第6题图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7.如图是一把剪刀,若∠1与∠2互为余角,则∠1=________°.第7题图第8题图8.如图,在线段AC,BC,CD中,线段________最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9.如图,如果∠________=∠________,那么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得AD∥BC(写出一个正确的就可以).第9题图第10题图10.如图,一张三角形纸片ABC,∠B=45°,现将纸片的一角向内折叠,折痕ED∥BC,则∠AEB的度数为________.11.如图,将周长为12的三角形ABC沿着射线BC方向平移4个单位后得到三角形DEF,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等于________.第11题图12.若∠A与∠B的两条边分别平行,其中∠A=(x+30)°,∠B=(3x-10)°,则∠A的度数为__________.三、(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3.如图,点O为直线BD上的一点,OC⊥OA,垂足为点O,∠COD=2∠BOC,求∠AOB的度数.14.如图,直线a∥b,BC平分∠ABD,DE⊥BC.若∠1=70°,求∠2的度数.15.如图,∠AOB内有一点P.根据下列语句画图:(1)过点P作OB的垂线段,垂足为Q;(2)过点P作线段PC∥OB交OA于点C,作线段PD∥OA交OB于点D;(3)写出图中与∠O相等的角.16.如图,在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均为1,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和点P都在小方格的顶点上.要求:①将三角形ABC平移,使点P落在平移后的三角形内部;②平移后的三角形的顶点在方格的顶点上.请你在图甲和图乙中分别画出符合要求的一个示意图,并写出平移的方法.17.完成证明,说明理由.已知:如图,BC∥DE,点E在AB边上,DE与AC交于点F,∠1=∠2,∠3=∠4,求证:AE∥CD.证明:∵BC∥DE(已知),∴∠4=∠FCB____________________.∵∠3=∠4(已知),∴∠3=________(等量代换).∵∠1=∠2(已知),∴∠1+∠FCE=∠2+∠FCE(____________).即∠FCB=________,∴∠3=∠ECD(____________).∴AE∥CD(____________________).四、(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8.将直角三角形ABC沿CB方向平移得到直角三角形DEF.已知CF=6,AC=10,求阴影部分的面积.19.如图是一种躺椅及其简化结构示意图,扶手AB与底座CD都平行于地面,靠背DM与支架OE平行,前支架OE与后支架OF分别与CD交于点G和点D,AB与DM交于点N,当∠EOF=90°,∠ODC=30°时,人躺着最舒服,求此时扶手AB与支架OE的夹角∠AOE和扶手AB与靠背DM的夹角∠ANM的度数.20.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把∠BOD分成两部分.(1)直接写出图中∠AOC的对顶角为________,∠BOE的邻补角为________;(2)若∠AOC=70°,且∠BOE∶∠EOD=2∶3,求∠AOE的度数.五、(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21.如图,现有以下3个论断:①AB∥CD;②∠B=∠C;③∠E=∠F.请以其中2个论断为条件,第三个论断为结论构造命题.(1)你构造的是哪几个命题?(2)你构造的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请选择其中一个真命题加以证明.22.如图①是一张长方形的纸带,将这张纸带沿EF折叠成图②,再沿BF折叠成图③.(1)若∠DEF=20°,请你求出图③中∠CFE度数;(2)若∠DEF=α,请你直接用含α的式子表示图③中∠CFE 的度数.六、(本大题共12分)23.数学思考:(1)如图甲,已知AB∥CD,探究下面图形中∠APC和∠A,∠C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推广延伸:(2)①如图乙,已知AA1∥BA3,请你猜想∠A1,∠B1,∠A2,∠B2,∠A3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②如图丙,已知AA1∥BA n,直接写出∠A1,∠B1,∠A2,∠B2,…,∠B n-1,∠A n的关系.拓展应用:(3)①如图丁,若AB∥EF,用含α,β,γ的式子表示x,应为( )A.180°+α+β-γ B.180°-α-γ+βC.β+γ-α D.α+β+γ②如图戊,AB∥CD,且∠AFE=40°,∠G=90°,∠M=30°,∠CNP=50°,请你根据上述结论直接写出∠H的度数是________.参考答案与解析1.B 2.C 3.B 4.D 5.C6.A 解析:如图,过点A作l1的平行线AC,过点B作l2的平行线BD,∴∠3=∠1,∠4=∠2.∵l1∥l2,∴AC∥BD,∴∠CAB+∠ABD=180°,∴∠3+∠4=125°+85°-180°=30°,∴∠1+∠2=30°.故选A.7.45 8.CD垂线段最短9.5 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答案不唯一)10.90°11.2012.50°或70°解析:∵∠A与∠B的两边分别平行,∴∠A=∠B或∠A+∠B=180°,∴x+30=3x-10或x+30+3x -10=180,解得x=20或40,∴x+30=50或70,即∠A=50°或70°,故答案为50°或70°.13.解:∵点O为直线BD上一点,∴∠COD+∠BOC=180°,(1分)将∠COD=2∠BOC代入,得2∠BOC+∠BOC=180°,解得∠BOC=60°.(4分)∵OC⊥OA,∴∠COA=90°,∴∠AOB=∠COA -∠BOC=90°-60°=30°.(6分)14.解:∵直线a∥b,∴∠ABD=∠1=70°.(2分)∵BC平分∠ABD,∴∠EBD=12∠ABD=35°.(4分)∵DE⊥BC,∴∠BED=90°,∴∠2=180°-∠BED-∠EBD=55°.(6分)15.解:(1)如图所示.(2分)(2)如图所示.(4分)(3)与∠O相等的角有∠ACP,∠PDB,∠CPD.(6分)16.解:如图甲,将三角形ABC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1分)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2分)(3分)如图乙,将三角形ABC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4分)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5分)(6分)(答案不唯一)17.解: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分) ∠FCB(2分) 等式的性质(3分) ∠ECD(4分) 等量代换(5分)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6分)18.解:∵将三角形ABC沿CB向右平移CF的长度后,得到三角形DEF,∴AD∥BE,AD=BE=CF=6,(3分)∴四边形ACED是梯形,(4分)∴S阴影=S梯形ACED-S三角形ABC=12(AD+BC+BE)·AC-12AC·BC=12×10×(6+6+BC)-12×10×BC=60+5BC-5BC=60.(8分)19.解:∵扶手AB与底座CD都平行于地面,∴AB∥CD,∴∠BOD=∠ODC=30°.(2分)又∵∠EOF=90°,∴∠AOE=180°-∠EOF-∠BOD=60°.(4分)∵DM∥OE,∴∠AND=∠AOE=60°,∴∠ANM=180°-∠AND=120°.(8分)20.解:(1)∠BOD∠AOE(2分)(2)设∠BOE=2x°,则∠EOD=3x°,∴∠BOD=∠BOE+∠EOD=5x°.(4分)∵∠BOD=∠AOC=70°,∴5x=70,解得x=14,∴∠BOE=2x°=28°,(6分)∴∠AOE=180°-∠BOE=152°.(8分)21.解:(1)由①②得到③,由①③得到②,由②③得到①.(3分)(2)由①②得到③、由①③得到②、由②③得到①均为真命题.(5分)选择由①②得到③加以证明,证明如下:∵AB∥CD,∴∠B=∠CDF.(7分)∵∠B=∠C,∴∠C=∠CDF,(8分)∴CE ∥BF,∴∠E=∠F,故由①②得到③为真命题.(9分)[选择由①③得到②加以证明,证明如下:∵AB∥CD,∴∠B=∠CDF.(7分)∵∠E=∠F,∴CE∥BF,(8分)∴∠C=∠CDF,∴∠B=∠C,故由①③得到②为真命题.(9分)或选择由②③得到①加以证明,证明如下:∵∠E=∠F,∴CE∥BF,(7分)∴∠C=∠CDF.(8分)∵∠B=∠C,∴∠B=∠CDF,∴AB∥CD,故由②③得到①为真命题.(9分)]22.解:(1)∵长方形对边AD∥BC,∴CF∥DE,∴图①中,∠CFE=180°-∠DEF=180°-20°=160°.如图②,由翻折的性质可知∠1=∠DEF=20°.∵长方形对边AD∥BC,∴∠BFE=∠1=20°,(2分)∴图②中,∠BFC=160°-20°=140°.由翻折的性质得,图③中∠BFC=140°,∴图③中,∠CFE=∠BFC -∠BFE=120°,即图③中,∠CFE=120°.(4分)(2)∵长方形对边AD∥BC,∴CF∥DE,∴图①中,∠CFE=180°-∠DEF=180°-α.如图②,由翻折的性质可知∠1=∠DEF=α.∵长方形对边AD∥BC,∴∠BFE=∠1=α,∴图②中,∠BFC=180°-2α,(7分)由翻折的性质得,图③中∠BFC=180°-2α,∴图③中,∠CFE+α=180°-2α,∴图③中,∠CFE=180°-3α.(9分)23.解:(1)∠APC=∠A+∠C.证明如下:如图甲,过点P 作PO∥AB.(1分)∵AB∥CD,∴PO∥AB∥CD,∴∠1=∠A,∠2=∠C,(2分)∴∠APC=∠1+∠2=∠A+∠C,即∠APC=∠A+∠C.(3分)(2)①如图乙,过点A2作A2O∥AA1,(4分)由(1)可知∠B1=∠A1+∠1,∠B2=∠2+∠A3,∴∠A1+∠A2+∠A3=∠B1+∠B2.(6分)②同①可知∠A1+∠A2+…+∠A n=∠B1+∠B2+…+∠B n-1.(8分)(3)①B(10分) 解析:如图丁,过点C作CD∥AB.∵AB∥EF,∴AB∥CD∥EF,∴∠BCD=180°-α.由(1)可知DCG=β-γ,则x=(180°-α)+(β-γ)=180°-α-γ+β.②30°(12分) 解析:如图戊,∠BFG=∠AFE=40°,∠MND=∠CNP=50°,由(2)可知∠BFG+∠H+∠MND=∠G+∠M,即40°+∠H+50°=90°+30°.∴∠H=90°+30°-40°-50°=30°.关注数学的解题过程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科目,在平时的学习中,同学们应该养成积极思考、重视细节、严谨计算、活学活用的好习惯,这是学好数学的前提高效学习经验——注重解答过程中考状元XX在中考中仅仅丢掉了6分。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检测题8 .如图,DH I EG // BC, DC I EF ,那么与2 DCB 相等的角的个数为()A . 2个B . 3个C . 4个D . 5个③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④同位角相等. 其中错误的有( ) A . 1个 B . 2个 C. 3个 D. 4个 一、选择题(每小题 3分,共30分)1下列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且 PA=4 cm , C .大于4 cm 2•点P 是直线丨外一点,A 为垂足, A .小于4 cm B .等于4 cm 则点P 到直线丨的距离(D .不确定 9.下列条件中能得到平行线的是( )①邻补角的角平分线;②平行线内错角的角平分线;③平行线同旁内角的角平分线. A .①②B .②③C .②D .③级 班 校 学 3. ( 2013 ?安徽)如图,AB II CD , / A+ / E=75 ° , 则/ C 为( D . 80 °6题 答 得h封不*内B . 65 °C . 75 °10.两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的平分线(A .互相重合 B.互相平行 C.互相垂直D.相交二、填空题(共 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11•如图,直线 a 、b 相交,2 1=36°,则2 2= __________第11题图第3题图 第4题图4. ( 2013 ?襄阳)如图,BD 平分/ ABC ,CD I AB ,若/ BCD=70 °,则/ ABD 的度数为()A . 55 °B . 50 °C . 45 °D . 40 ° 5. ( 2013 ?孝感)如图,/ 仁 / 2, / 3=40 °,则/ 4 等于( )A . 120 °B . 130 °C . 140 °D . 40 ° 6.如图,AB I CD, AC 丄BC,图中与/ CAB互余的角有()A . 1个B . 2个C. 3个D. 4个12. ( 2013 ?镇江)如图,AD 平分△ ABC 的外角 2 EAC,且 AD// BC,若 2 BAC =80 则 2 B= _________________ ° .第12题图第13题图第5题图7•如图,点 E 在CD 的延长线上, A . 2 1 = 2 2 C .2 5=2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第6题图AB I CD 的是(B.Z D .Z 3=2 4+ Z BDC=180°H G13 •如图,计划把河水引到水池A 中,先作AB 丄CD ,垂足为B ,然后沿AB 开渠,能使所开的渠道最短,这样设计的依据是 ___________ .14 •如图,直线 AB , CD, EF 相交于点 0,且AB 丄CD,2 1与2 2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 .15. ( 2013 ?江西)如图,在△ ABC 中,2 A =90 °,点 D 在 AC 边上,DE I BC,若 2 1=155 ° 则2 B 的度数为 _________________c:第8题图21 . (8 分)已知:如图,/ BAP+Z APD=180 °,/ 1 = / 2.求证:/ E = / F.第15题图第16题图C P D16•如图,AB// 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E、F, EG平分Z BEF,若Z 1=72°,则Z 2=级班校学6题答得h封不*内9线封■-密密+*17.如图,直线a// b,则Z ACB= _______ABC /5D第18题图22. (8 分)已知:如图,Z 1 = Z 2, Z 3 = Z 4,Z 5 = Z 6.求证:ED // FB.第17题图18. (2012 ?郴州)如图,已知AB// CD Z 1=60 °,则Z 2= ______________ 度.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46分)19. (7分)读句画图:如图,直线CD与直线AB相交于C,根据下列语句画图:(1)过点P作PQ// CD,交AB于点Q;(2)过点P作PR丄CD,垂足为R;(3)若Z DCB=120°,猜想Z PQC是多少度?并说明理由.20. (7分)如图,方格中有一条美丽可爱的小金鱼.1)若方格的边长为1 ,则小鱼的面积为 __________第19题图(2)画岀小鱼向左平移3格后的图形.(不要求写作图步骤和过程)第20题图23. (8 分)如图,CD平分Z ACB, DE// BC,Z AED=80 °,求Z EDC的度数.第23题图24. (8 分)如图,已知AB / CD,Z B=65°, CM 平分Z BCE Z MCN=90°,求Z DCN 的度数.J BE C DX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检测题参考答案 1. B 解析:①是正确的,对顶角相等;② 正确,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③ 错误,角平分线分成的两个角相等但不是对顶角;④ 错误,同位角只有在两直线平行的情况下才相等. 故①②正确,③④错误,所以错误的有两个, 故选B .2. B 解析: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为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垂线段最短) , 所以点P 到直线I 的距离等于4 cm,故选B.3. C 解析:I / A+Z E=75°,•••/ EOB=Z A+Z E=75° .••• AB// CD, •••/ C=Z EOB=75,故选 C .4. A 解析::CD// AB ,A Z ABC Z DCB=180 . vZ BCD=70 ,•••/ ABC=180 -70° =110° . ••• BD 平分Z ABC, •••/ ABD=55 .5. C 解析:如题图所示,vZ 仁Z 2, /• a / b ,:Z 3=Z 5. vZ 3=40°,AZ 5=40°, /-Z 4=180° -Z 5=180° -40° =140°, 故选C .6. C 解析:v AB// CD, / Z ABC=Z BCD. 设Z ABC 的对顶角为Z 1,则Z ABC=/ 1. 又v AC 丄 BC,/. Z ACB=90 ,/ Z CAB+Z ABC=/ CAB+Z BCD=/ CAB+Z 1=90°, 因此与Z CAB 互余的角为/ ABC,Z BCD , / 1 . 故选C .7. A 解析:选项B 中,v / 3=Z 4,/. AB / 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故正确;选项C 中,v / 5=Z B ,/. AB / 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正确; 选项D 中,v / B+Z BDC=180,•/ AB / CD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故 正确;而选项A 中,/ 1与/2是直线AC BD 被直线AD 所截形成的内错角,v /仁/2, •/ AC// BD,故 A 错误.选 A .8. D 解析:如题图所示,v DC// EF,./ / DCB=Z EFB.v DH// EG// BC,•/ / GEF Z EFB / DCB=/ HDC, / DCB=Z CMG=Z DME,故与/ DCB 相等的角共有5个.故选D .9. C 解析:结合已知条件,利用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依次推理判断. 10. B 解析:v 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它们角的平分线形成的同位角相等,•/ 同位角相等的平分线平行. 故选B.11. 144°解析:由题图得,/ 1与/2互为邻补角,即/ 1+Z 2=180° . 又vZ 1=36°,/ /2=180° 36° =144°.12. 50 解析:vZ BAC=80,/•/ EAC=100 .v AD 平分△ ABC 的外角/ EAC , /-Z EAD=Z DAC=50 . v AD // BC,./Z B=Z EAD=50 . 故答案为50.13. 垂线段定理: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所有点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解析:根据垂线段定理,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所有点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 •/沿AB 开渠,能使所开的渠道最短. 14. Z 1+Z 2=90° 解析:v 直线 AB 、EF 相交于 O 点,•/ Z 仁Z DOF. 又v AB 丄 CD,/. Z 2+Z DOF=90,•/ Z 1+Z 2=90°. 15.65° 解析:vZ 1=155°,./Z EDC=180 -155° =25° . v DE// BC, ./Z C=Z EDC=25 . •••在厶 ABC 中,Z A=90°,Z C=25°, /•Z B=180° -90° -25° =65°. 故答案为65°. 16. 54° 解析:v AB// CD, •/ Z BEF=180 Z 仁 180° 72° =108°,Z 2=Z BEG. 又 v EG 平分Z BEF •/ Z BEG=/ BEF=< 108° =54°, 故Z 2=Z BEG=54 . 17. 78° 解析:延长BC 与直线a 相交于点D ,v a // b ,./ Z ADC=Z DBE=50 . •/ Z ACB=/ ADC +28 =50° +28° =78° . 故应填78° . 18. 120 解析:v AB// CD,/.Z 仁Z 3, 而Z 仁60°,/.Z 3=60° . 又vZ 2+Z 3=180°,/.Z 2=180° -60° =120°. 故答案为120.19. 解:(1) (2)如图所示.第19题答图(3)Z PQC=60 . 理由:v PQ// CD /. Z DCB+Z PQC=180 . v Z DCB=120,•/ Z PQC=180 120 ° =60° .20. 解:(1)小鱼的面积为 7 X 6 X 5 X 6 X 2 X 5 X 4 X 2 X 1.5X 1 X 11=16. (2)将每个关键点向左平移3个单位,连接即可.级 班 校 学;答 •得I封不i 4-内 Pi-题I线 封第20题答图21. 证明:: / BAP+Z APD = 180,二AB// CD/. / BAP =/ APC.又••• Z 1 =/ 2,/ Z BAP-Z 1 =Z APC-Z 2.即Z EAP Z APF/ AE// FP/ Z E =Z F.22. 证明::Z 3 =Z 4,/ AC// BD./ Z 6+Z 2+Z 3 = 180° .••• Z 6 =Z 5,Z 2 =Z 1,/ Z 5+Z 1+Z 3 = 180° ./ ED// FB.23. 解::DE// BC,Z AED=80,/ Z EDC Z BCD Z ACB=/ AED=80 ••• CD平分Z ACB/ Z BCD= Z ACB=40,/ Z EDC Z BCD=40 .24. 解::AB// CD, / Z B+Z BCE=180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Z B=65°,/ Z BCE=115 .••• CM 平分Z BCE / Z ECM= Z BCE =57.5 .••• Z ECM +Z MCN +Z NCD =180,Z MCN=90°, / Z NCD=180 - Z ECM-Z MCN=180° -57.5°-90°=32.5°.I封不-内p:线级班校学-题I q;答打。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测试题及答案仅供学习交流123(第三题)ABCD 1234(第2题)12345678(第4题)ab c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测试题姓名 ________ 成绩 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 30 分) 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是( )ABC D121212122、如图AB ∥CD 可以得到( )A 、∠1=∠2B 、∠2=∠3C 、∠1=∠4D 、∠3=∠43、直线AB 、CD 、EF 相交于O ,则∠1+∠2+∠3( )。
A 、90° B 、120° C 、180° D 、140°4、如图所示,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现给出下列四种条件: ①∠2=∠6 ②∠2=∠8 ③∠1+∠4=180° ④∠3=∠8,其中能判 断是a ∥b 的条件的序号是( )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③④5、某人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原来相 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仅供学习交流ABCD(第7题)A 、第一次左拐30°,第二次右拐30°B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C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130°D 、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6、下列哪个图形是由左图平移得到的( )BD7、如图,在一个有4×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阴影 部分面积与正方形ABCD 面积的比是( ) A 、3:4 B 、5:8 C 、9:16 D 、1:2 8、下列现象属于平移的是( )① 打气筒活塞的轮复运动,② 电梯的上下运动,③ 钟摆的摆动,④ 转动的门,⑤ 汽车在一条笔直的马路上行走 A 、③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⑤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B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C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仅供学习交流A B CDE (第10题)ABCDE F G H 第13题条直线的距离。
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 第5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综合练习(含答案)一、单选题(共有11道小题)1.下面各图中∠1与∠2是对顶角是( ).2.如图,直线123,,l l l 交于一点,直线14l l P ,若∠=124°,∠2=88°,则∠3的度数为()A.26°B.36° C.46° D.56°3.下列图形中,与是对顶角的是( )4.如图,直线l ∥m ∥n ,等边△ABC 的顶点B 、C 分别在直线n 和m 上,边BC 与直线n 所夹锐角为25°,则∠ 的度数为( )A .25°B .45°C .35°D .30°5.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是( )A .三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B .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C .顺次连接矩形四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菱形D .正五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CBl 4DCBA6.如图,AB ∥CD,EF 交AB 、CD 于点E 、F ,EG 平分∠BEF ,交CD 于点G. 若∠1=40°,则∠EGF=( )A .20°B .40°C .70°D .110°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同位角相等B .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同旁内角互补C .两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同位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D .两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8.下列四个图中,α∠与β∠成邻补角的是( )A BC D9.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有( ) ①对顶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④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⑤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A .1个 B .2个 C .3个 D.4个10.如图,若AB CD ∥,70BEF ∠=︒,则B F C ∠+∠+∠的度数为( )A.215︒B.250︒C.320︒D.360︒11.如图,已知直线a ∥b ,且a 与b 之间的距离为4,点A 到直线a 的距离为2,点B 到直线b 的距离为3,AB=a 上找一点M ,在直线b 上找一点N ,满足MN ⊥a 且AM+MN+NB 的长度和最短,则此时AM+NB=( )A .6B .8C .10D .12DBβαβαβαβαDC FEBA12.如图,直线a //b ,n 直线l 与a 相交于点P ,与直线b 相交于点Q ,PM ⊥l 于点P ,若∠1=50 °,则∠2= °.命题“相等的角是对顶角”是 命题. (填“真”或“假”) 14.根据图在( )内填注理由:①∵B CEF ∠=∠(已知)∵AB CD ∥( ) ②∵B BED ∠=∠(已知)∴AB CD ∥( ) ③∵180B CEB ∠+∠=°(已知)∴AB CD ∥( )15.若平面上有4条直线两两相交且无三线共点,则共有同旁内角 对.16.如图AB CD EF CG ∥∥,平分140110ACE A E ∠∠=︒∠=︒,,.则______DCG ∠=.三、计算题(共有1道小题)17.已知如图所示,AB DE ∥,116D ∠=︒,93DCB ∠=︒,求B ∠的度数.图2FC EB DA GF EDCB AD C EBADCFEBA18.找出下图中用数字表示的各角中,哪些是同位角,内错角?哪些是同旁内角?19.如图,一条公路修在湖边时,需拐弯绕湖而过,如果第一次拐的角A ∠是120o ,第二次拐的角B ∠是150︒,第三次拐的角是C ∠,这时的道路恰好和第一次拐弯之前的道路平行,求C ∠的大小.20.已知,如图360B BED D ∠+∠+∠=︒.求证:AB CD ∥.21.⑴ 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有几对同位角,几对内错角,几对同旁内角.⑵ 三条平行直线呢?四条、五条呢? ⑶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22.证明: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23.平面上有()2n n ≥条直线两两相交,试证明:所得的角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大于180n︒.1234图1CEB DA NEDCBA24.已知AB CD ∥,点M N ,分别在AB CD ,上.(1)AB CD ,间有一点E ,点E 在直线MN 左侧,如图1,求证AME CNE MEN ∠+∠=∠.(2)当AB CD ,间的点E 在直线MN 右侧时,如图2,AME CNE MEN ∠∠∠,,直线有什么关系?(3)如图3,当点E 在AB CD ,外侧时,探索AME CNE MEN ∠∠∠,,之间有何关系?图1NME DCBA图2NME D CBA图3NMEDCB A答案一、单选题(共有11道小题)1.下面各图中∠1与∠2是对顶角是( ).参考答案:B2.如图,直线123,,l l l 交于一点,直线14l l P ,若∠=124°,∠2=88°,则∠3的度数为( )A.26°B.36°C.46°D.56°参考答案:B3.下列图形中,与是对顶角的是( )参考答案:C4.如图,直线l ∥m ∥n ,等边△ABC 的顶点B 、C 分别在直线n 和m上,边BC 与直线n 所夹锐角为25°,则∠ 的度数为( )CBl 4DCBAA .25°B .45°C .35°D .30°参考答案:C5.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是( )A .三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B .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C .顺次连接矩形四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菱形D .正五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参考答案:C6.如图,AB ∥CD,EF 交AB 、CD 于点E 、F ,EG 平分∠BEF ,交CD 于点G. 若∠1=40°,则∠EGF=( )A .20°B .40°C .70°D .110°参考答案:C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同位角相等B .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同旁内角互补C .两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同位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D .两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参考答案:D8.下列四个图中,α∠与β∠成邻补角的是( )A BC D参考答案:C9.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有( ) ①对顶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④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⑤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5-7章综合检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小明利用电脑画出了几幅鱼的图案,则由图中所示的图案通过平移得到的图案是()A B C D2.如图,直线a,b相交于一点,若∠1=70°,则∠2的度数是()A.70°B.90°C.110°D.130°3.若x轴负半轴上的点P到y轴的距离为3,则点P的坐标为()A.(-3,0)B.(0,-3)C.(3,0)D.(0,3)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5B.=4C.±=5D.()2=45.已知a<<b,且a,b为两个连续的整数,则a+b=()A.3B.5C.6D.76.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a∥b,b∥c,则a∥cB.若∠1=∠2,则a∥cC.若∠3=∠2,则b∥cD.若∠3+∠5=180°,则a∥c7.如图是故宫博物院的主要建筑分布图,若分别以正东、正北方向为x轴、y轴的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太和门的点的坐标为(0,-1),表示九龙壁的点的坐标为(4,1),则表示下列宫殿的点的坐标正确的是()A.景仁宫(4,2)B.养心殿(-2,3)C.保和殿(1,0)D.武英殿(-3.5,-4)第7题图第8题图8.如图,AB∥CD,DA⊥AC,垂足为A,若∠ADC=35°,则∠1的度数为()A.65°B.55°C.45°D.35°9.已知点P(a,1)不在第一象限,则点Q(0,-a)在()A.x轴正半轴上B.x轴负半轴上C.y轴正半轴或原点上D.y轴负半轴上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整数点,其顺序按图中“➝”方向排列,依次为(1,0),(2,0),(2,1),(3,1),(3,0),(3,-1),…,根据这个规律,可得第100个点的坐标为()A.(14,0)B.(14,-1)C.(14,1)D.(14,2)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11.写出一个比大且比小的有理数:.12.如图是小明设计的一个关于实数运算的程序图,当输入a的值为81时,输出的值为.13.数学活动中,张明和王丽向老师说明他们的位置(单位:m).张明:我这里的坐标是(-200,300).王丽:我这里的坐标是(300,300).则老师知道张明与王丽之间的距离是m.14.已知线段AB∥y轴,且AB=3,若点A的坐标为(1,-2),则点B的坐标是.15.如图,AB∥CD,∠BAE=120°,∠DCE=30°,则∠AEC=.16.若∠α的两边与∠β的两边分别平行,且∠α比∠β的2倍少30°,则∠α的度数为.三、解答题(共52分)17.(8分)计算:(1)|3-π|++-(-1)2 019;(2)-|-3|++.18.(6分)若与互为相反数,求(1-)2 020的值.19.(8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的位置如图所示,点A'的坐标是(-2,2).现将三角形ABC平移,使点A与点A'重合,点B',C'分别是点B,C的对应点.(1)请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C',并写出点B',C'的坐标;(2)若三角形ABC内一点P的坐标为(a,b),则点P的对应点P'的坐标是;(3)试说明三角形ABC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三角形A'B'C'.20.(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a,0),(b,0),且a,b满足|a+2|+=0,点C的坐标为(0,3).(1)求a,b的值及三角形ABC的面积;(2)若点M在x轴上,且三角形ACM的面积是三角形ABC面积的,求点M的坐标.21.(10分)如图,已知AM∥BN,∠A=60°,点P是射线AM上一动点(与点A不重合),BC,BD分别平分∠ABP 和∠PBN,交射线AM于C,D两点.(1)求∠CBD的度数;(2)当点P运动时,∠APB∶∠ADB的值是否随之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出这个值;若变化,请找出变化规律.(3)当点P运动到使∠ACB=∠ABD时,求∠ABC的度数.22.(12分)如图,直线MN∥GH,另一直线交GH于点A,交MN于点B,且∠MBA=80°,点C为直线GH上一动点,点D为直线MN上一动点,且∠GCD=50°.(1)如图1,当点C在点A右侧且点D在点B左侧时,∠DBA的平分线交∠DCA的平分线于点P,求∠BPC 的度数;(2)如图2,当点C在点A右侧且点D在点B右侧时,∠DBA的平分线交∠DCA的平分线于点P,求∠BPC 的度数;(3)当点C在点A左侧且点D在点B左侧时,∠DBA的平分线交∠DCA的平分线于点P,求∠BPC的度数.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A D B C B B C D 11.2(答案不唯一)12.813.50014.(1,1)或(1,-5)15.90°16.110°或30°17.(1)|3-π|++-(-1)2 019=π-3+2-3+1=π-3.(2)-|-3|++=7+-3+3-4=3+.18.∵与互为相反数,∴(1-2x)+(3x-5)=0,解得x=4,∴(1-)2 020=(1-)2 020=(1-2)2 020=(-1)2 020=1.19.(1)三角形A'B'C'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点B',C'的坐标分别为(-4,1),(-1,-1).(2)(a-5,b-2)(3)将三角形ABC先向左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三角形A'B'C'.(或将三角形ABC先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三角形A'B'C')20.(1)∵|a+2|+=0,∴a+2=0,b-4=0,∴a=-2,b=4.∴点A的坐标为(-2,0),点B的坐标为(4,0),∴AB=|4-(-2)|=6.∵点C的坐标为(0,3),∴CO=3.∴三角形ABC的面积为AB×CO=×6×3=9.(2)设点M的坐标为(x,0),则AM=|x-(-2)|=|x+2|.∵三角形ACM的面积是三角形ABC面积的,∴AM×OC=×9,∴|x+2|×3=3,∴x=0或-4,故点M的坐标为(0,0)或(-4,0).21.(1)∵AM∥BN,∴∠ABN+∠A=180°,∴∠ABN=180°-60°=120°,∴∠ABP+∠PBN=120°.∵BC,BD分别平分∠ABP和∠PBN,∴∠ABP=2∠CBP,∠PBN=2∠DBP,∴2∠CBP+2∠DBP=120°,∴∠CBP+∠DBP=60°,∴∠CBD=∠CBP+∠DBP=60°.(2)不变.∵AM∥BN,∴∠APB=∠PBN,∠ADB=∠DBN.∵BD平分∠PBN,∴∠PBN=2∠DBN,∴∠APB∶∠ADB=2∶1.∴∠APB∶∠ADB的值为2.(3)∵AM∥BN,∴∠ACB=∠CBN.当∠ACB=∠ABD时,则有∠CBN=∠ABD,∴∠ABC+∠CBD=∠CBD+∠DBN,∴∠ABC=∠DBN.由(1)可知∠ABN=120°,∠CBD=60°,∴∠ABC+∠DBN=60°,∴∠ABC=30°.22.(1)如图,过点P作PE∥MN.∵BP平分∠DBA,∴∠DBP=∠DBA=40°.∵PE∥MN,∴∠BPE=∠DBP=40°.∵CP平分∠DCA,∴∠ACP=∠DCA=25°.∵PE∥MN,MN∥GH,∴PE∥GH,∴∠CPE=∠ACP=25°.∴∠BPC=∠BPE+∠CPE=40°+25°=65°.(2)如图,过点P作PF∥MN.∵∠MBA=80°,∴∠DBA=180°-80°=100°.∵BP平分∠DBA,∴∠DBP=∠DBA=50°.∵PF∥MN,∴∠BPF=180°-∠DBP=130°.∵CP平分∠DCA,∴∠PCA=∠DCA=25°.∵PF∥MN,MN∥GH,∴PF∥GH,∴∠CPF=∠PCA=25°.∴∠BPC=∠BPF+∠CPF=130°+25°=155°.(3)如图,过点P作PQ∥MN.∵BP平分∠DBA,∴∠DBP=∠DBA=40°.∵PQ∥MN,∴∠BPQ=∠DBP=40°.∵∠GCD=50°,∴∠DCA=180°-∠DCG=130°.∴CP平分∠DCA,∴∠PCA=∠DCA=65°.∵PQ∥MN,MN∥GH,∴PQ∥GH,∴∠CPQ=180°-∠PCA=115°.∴∠BPC=∠BPQ+∠CPQ=40°+11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