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极坐标线路放样计算原理课件

极坐标线路放样计算原理课件

全站仪和坐标的计算

全站仪和坐标的计算 全站仪的功能介绍 1、角度测量(angle observation) (1)功能:可进行水平角、竖直角的测量。 (2)方法:与经纬仪相同,若要测出水平角∠ AOB ,则: 1)当精度要求不高时: 瞄准 A 点——置零( 0 SET )——瞄准 B 点,记下水平度盘 HR 的大小。 2)当精度要求高时:——可用测回法( method of observation set )。操作步骤同用经纬仪操作一样,只是配置度盘时,按“置盘”( H SET )。 2、距离测量( distance measurement ) PSM 、PPM 的设置——测距、测坐标、放样前。 1)棱镜常数(PSM )的设置。 一般: PRISM=0 (原配棱镜),-30mm (国产棱镜) 2)大气改正数( PPM )(乘常数)的设置。 输入测量时的气温( TEMP )、气压( PRESS ),或经计算后,输入 PPM 的值。 (1)功能:可测量平距 HD 、高差 VD 和斜距 SD (全站仪镜点至棱镜镜点间高差及斜距) (2)方法:照准棱镜点,按“测量”( MEAS )。

3、坐标测量( coordinate measurement ) (1)功能:可测量目标点的三维坐标( X , Y , H )。 (2)测量原理 若输入:方位角,测站坐标(,);测得:水平角和平距。则有:方位角: 坐标: 若输入:测站 S 高程,测得:仪器高 i ,棱镜高 v ,平距,竖直角,则有: 高程: (3)方法: 输入测站 S ( X , Y ,H ),仪器高 i ,棱镜高 v ——瞄准后视点 B ,将水平度盘读数设置为——瞄准目标棱镜点 T ,按“测量”,即可显示点 T 的三维坐标。 4、点位放样 (Layout) (1)功能:根据设计的待放样点 P 的坐标,在实地标出 P 点的平面位置及填挖高度。 (2)放样原理 1)在大致位置立棱镜,测出当前位置的坐标。 2)将当前坐标与待放样点的坐标相比较,得距离差值 dD 和角度差 dHR

全站仪极坐标放样施工工法

全站仪极坐标放样施工工法 一、前言 全站仪,即全站型电子速测仪。它是随着计算机和电子测距技术的发展,近代电子科技与光学经纬仪结合的新一代既能测角又能测距的仪器,它是在电子经纬仪的基础上增加了电子测距的功能,使得仪器不仅能够测角,而且也能测距,并且测量的距离长、时间短、精度高。全站型电子速测仪是由电子测角、电子测距、电子计算和数据存储单元等组成的三维坐标测量系统,测量结果能自动显示,并能与外围设备交换信息的多功能测量仪器。由于全站型电子速测仪较完善地实现了测量和处理过程的电子化和一体化,所以人们也通常称之为全站型电子速测仪或称全站仪。 随着全站仪的推广和普及,极坐标的放样越来越成为众多放样方法中备受测量人员青睐的一种。全站仪极坐标法放样技术,能准确、方便的进行平面建筑网的控制,测量精度高、速度快、操作简便、安全、实用、不受场地限制、可直接放样,避免了繁琐的计算,值得在工程建设中推广应用。 二、工法特点 1. 实现了全站仪与计算机的双向通讯,测量人员只需要将全站仪瞄准相应目标,点取相应的按钮即可。避免了数据抄记、输入过程中的错误,简化了外业步骤,其数据处理快速准确、测量精度高、节省人工。

2. 能及时得出点位坐标和偏差信息,还可以结合放样点坐标进行反算,随时得出建议、纠正量,不受个人主观影响,便于操作指挥放样工作。 3. 建立了控制点、放样点的数据库,能方便地进行点位坐标以及实测资料的查询、管理,其定方位角快捷。 4. 仪器体积小重量轻,灵活方便,较少受到地形限制,且不易受处界因素的影响。 三、适用范围 1、全站仪极坐标放样施工,适用于各种土建、道桥施工放样,距离测量等;尤其是平面、立面复杂的施工测量,更能体现其优越性。 四、施工工艺 接合我公司在上海龙腾广场工程中运用全站仪极坐标放样施工的经验,我们对全站仪极坐标放样施工工艺作如下阐述: 1、工艺流程 利用AUTOCAD捕捉各控制点坐标→控制点位埋设→仪器安置与定向→控制点测定→坐标计算→测量成果提交→确定测量方法和线路→柱子、墙体、梁等轴线的定位放线→定位放线的质量控制 2、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施工准备 按要求,对全站仪等进行检测、校验和标定,使用满足使用规范标准的测量设备,确保工程总体质量、进度。 (2)施工操作 1)在建筑总平面图的电子文件中,先利用CAD捕捉、查询功能将所需要点的坐标自动捕捉下来。

全站仪坐标计算公式[1]共16页文档

全站仪的功能介绍 1、角度测量(angle observation) (1)功能:可进行水平角、竖直角的测量。(2)方法:与经纬仪相同,若要测出水平角∠ AOB , 则: 1)当精度要求不高时: 瞄准 A 点——置零( 0 SET )——瞄准 B 点,记下水 平度盘 HR 的大小。 2)当精度要求高时:——可用测回法( method of observation set )。 操作步骤同用经纬仪操作一样,只是配置度盘时,按“置 盘”( H SET )。 2、距离测量( distance measurement ) PSM 、PPM 的设置——测距、测坐标、放样前。 1)棱镜常数(PSM )的设置。 一般: PRISM=0 (原配棱镜),-30mm (国产棱镜) 2)大气改正数( PPM )(乘常数)的设置。 输入测量时的气温( TEMP )、气压( PRESS ),或经计算后,输入 PPM 的值。 (1)功能:可测量平距 HD 、高差 VD 和斜距 SD (全站仪镜点至棱镜镜点间高差及斜距) (2)方法:照准棱镜点,按“测量”( MEAS )。

3、坐标测量( coordinate measurement ) (1)功能:可测量目标点的三维坐标( X , Y , H )。 (2)测量原理 若输入:方位角,测站坐标(,);测得:水 平角和平距。则有: 方位角: 坐标: 若输入:测站 S 高程,测得:仪器高 i ,棱镜高 v ,平距,竖直角,则有: 高程: (3)方法: 输入测站 S ( X , Y ,H ),仪器高 i ,棱镜高 v ——瞄准后视点 B ,将水平度盘读数设置为——瞄准目标棱镜点 T ,按“测量”,即可显示点 T 的三维坐标。 4、点位放样 (Layout) (1)功能:根据设计的待放样点 P 的坐标,在实地标出 P 点的平面位置及填挖高度。 (2)放样原理 1)在大致位置立棱镜,测出当前位置的坐标。

最新悬链线方程培训资料

通常任何材料包括导线在内,都具有一定的刚性,但由于悬挂在杆塔上的一档导线相 对较长,因此导线材料的刚性对其几何形状的影响很小,故在计算中假定: (1)导线为理想的柔索。因此,导线只承受轴向张力(或拉力),任意一点的弯矩为 零。这样导线力学计算可应用理论力学中的柔索理论进行计算。 (2)作用在导线上的荷载均指同一方向,且沿导线均匀分布。 一、悬链线方程及曲线弧长 1.悬链线方程 为了分析方便,我们先从悬挂点等高,即相邻杆塔导线悬挂点无高差的情况讨论导线的应力及几何关系。实际上,导线悬在空中的曲线形态,从数学角度用什么方程来描述是进行导线力学分析的前题。由于假定视导线为柔索,则可按照理论力学中的悬链线关系来进行分析,即将导线架设在空中的几何形态视为悬链形态,而由此导出的方程式为悬链线方程。 如图2-5所示,给出了悬挂于A、B两点间的一档导线,假定为悬挂点等高的孤立档,设以导线的最低点O点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 图2-5导线悬链线及坐标系 同时假定导线固定在导线所在的平面,可随导线一起摆动,显然这是一个平面力系。根据这个坐标进行导线的受力分析,可建立导线的悬链线方程。 我们先从局部受力分析开始,再找出其一般规律。首先在导线上任取一点D(x,y),然后分析OD段导线的受力关系,由图2-5所示,此OD段导线受三个力而保持平衡,其中D点承受拉力为T x=σx S,它

与导线曲线相切,与x轴夹角为α;O点承受拉力为T0=σ0S,T0为导线O点的切线方向,恰与x轴平行,故又称水平张力;此外还有OD段导线自身的荷载为G=gSL x,其中L x为OD段导线的弧长。 将OD段导线的受力关系画为一个三角形表示,如图2-6所示, 图2-6导线受力情况 由静力学平衡条件可知,在平面坐标系中,其水平分力,垂直分力的代数和分别等于零。或沿x轴或y轴上分力代数和分别等于零。 垂直方向分力G=T x sinα=gSL x;水平方向分为T0=T x cosα=σ0S。其中σ0、T0为导线最低点的应力和张力,σx、T x为导线任一点的应力和张力,S、g为导线截面和比载。将上述二式相比,则可求得导线任意一点D 的斜率为: (2-10) 由微分学知识可知,曲线上任一点的导数即为切线的斜率。 式(2-10)是悬链曲线的微分方程。我们要用坐标关系表示出导线受力的一般规律,还需要将不定量L x消去,因此,将式对x微分得: (微分学中弧长微分公式为dS2=(dx)2+(dy)2)将上式移项整理后,两端进行积分 这是个隐函数,因此,再进行分离变量积分,查积分公式有: (2-11)

全站仪公路坐标放样的有关计算

全站仪公路坐标放样的有关计算 未知 2010-01-25 09:59:15 本站 摘要 : 目前,公路工程施工放样广泛采用全站仪进行,利用全站仪进行放样的关键在于放样点的坐标计算,本文就公路中桩及中线以外各点的坐标计算进行探讨。 关键词: 施工放样全站仪坐标计算 随着全站仪的日益普及,坐标放样的方法因其准确、迅速的优点而在施工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使用。而利用全站仪进行坐标放样,关键的问题就在于如何计算出需放样点的坐标。在公路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放样的点位,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该点位于公路中线上,即公路中桩;另一类则是点位在中线以外,位于某个中桩的横断方向上。这样无论哪种情况,需要放样的点的桩号首先是已知的。以下就这两种情况,分别讨论一下其坐标的计算方法。 1. 公路中线上点的坐标计算 当需放样的点位于公路中线上时,如图 1 ,各 JDi 的坐标 (Xi , Yi) 在控制测量阶段就已经测定 ( 或由施工图文件中《直线、曲线及转角表》中查出 ) ,相邻 JD 连线的坐标方位角 Ai-1,i 可由同样方法查出,或利用 JD 坐标反算推出。各曲线主点坐标可由《直线、曲线及转角表》查出,或由曲线要素值及,计算得到。 1.1 直线上各中桩坐标计算 当需要放样的 P 点位于直线上时,有两种情况:位于 YZ ( HZ )之间和 ZY ( ZH )之间,或者位于公路 QD 和 ZH ( ZY )之间,其计算方法相同,公式如下: ( 1 ) 式中为该段直线的起点(可以是 YZ , HZ ,或 QD )坐标 为要求的 P 点与该段直线起点的桩号差(距离) 1.2 单圆曲线上各中桩坐标计算 当需要放样 P 点位于单圆曲线上时,其坐标计算如下: ( 2 )

全站仪坐标放步骤

【建筑工程施工中全站仪坐标放步骤】 1 )选取两个已知点,一个作为测站点,另外一个为后视点,并明确标注。 2)取出全站仪,已知点将仪器架于测站点,进行对中整平后量 取仪器高; 、

3 )将棱镜置于后视点,转动全站仪,使全站仪十字丝中心对 准棱镜中心; 4)开启全站仪,选择“程序”进入程序界面,选择“坐标放样”, 进入坐标放样界面, 选择“设置方向角”,进入后设置测站点点名,输入测站点

坐标及高程,确定后进入 设置后视点界面,设置后视点点名,确认全站仪对准棱镜中心后输入后视点坐标及高程,点确定后弹出设置方向值界面并选择“是”, 设置完毕。 5)然后进入设置放样点界面,首先输入仪器高,点确定,接着输入 放样点点名,确定后输入 放样点坐标及高程,完成确定后输入棱镜高,此时放样点参数设 置结束,开始进行放样。

6)在放样界面选择“角度”进行角度调整,转动全站仪将dHR 项参数调至零,并固定全站 仪水平制动螺旋,然后指挥持棱镜者将棱镜立于全站仪正对的 地方,调节全站仪垂直制 动螺旋及垂直微动螺旋使全站仪十字丝居于棱镜中心,此时棱 镜位于全站仪与放样点的 连线上,接着进入距离调整模式,若dHD值为负,则棱镜需 向远离全站仪的方向走,反 之向靠近全站仪的方向走,直至dHD的值为零时棱镜所处的 位置即为放样点,将该点标 记,第一个放样点放样结束,然后进入下一个放样点的设置并进行放样,直至所有放样点放样结束。 7 )退出程序后关机,收好仪器装箱,放样工作结束。

【全站仪坐标放样原理】 (1) 打开电源开关转动望远镜 (2) 按(MENU)主菜单键 (3) 按F1 放样 (4) 按F4 确认 (5) 按F1 测站点设置 (6) 按F3(NZE) (7) 按F1 先输入X 坐标(站点)然后按F4 确认再按F1 输入Y 坐标 (8) 按3 次F4 确认键 (9) 按F2 后视点设置 (10) 按F3(NE) (11) 按F1 先输入后视X 坐标然后按F4 确认再按F1 输入Y 点坐标 (12) 按2 次F4 确认(13) (对准棱镜对点)按F3(是) (14) 按F3 放样 (15) 按F3(NEZ) (16) 按F1 先输入需放点X 坐标按F4 确认再按F1 输入Y 坐标 (17) 按3 次F4 确认 (18) 按F1 极差键 (19) 转动水平度盘使水平角接近00 旋紧启动微调将水平角dHR 为000’0”然后对准方向棱镜 (20) 按F1 测距当dHD 为0.000 表示方向距离正确(-数往后+数往前) 注:再下点按F4 输入错误按ESC 键 【距离测量】 (1) 打开电源转动望远镜 (2) 按2 次(DISP)切换键进入平距、高差测量模式 (3) 照准棱镜中心 (4) 按F1(测距)键 (5) 记录测量数据注:按(ESC)键测距值被清空。按3 次(DISP)切换键可将测距结果切换斜距示

全站仪极坐标法点位放样

全站仪极坐标法点位放样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能根据放样点坐标数据,计算出用极坐标法放样元素 (2)掌握使用极坐标法进行点位放样的基本方法 (3)放样完毕后,都必须对所放样点位进行认真的校核 二、实验仪器 全站仪1台、棱镜及棱镜杆1根,测钎1根,木桩10个、计算器I个、记录板I块,铅笔1只 三、测量资料收集与放样方案制定 (1)测量放样前.应从合法、有效的途径获取施工区已有的平面和高程控制成果资料 (2)应根据现场控制点标志是否稳定完好等情况,对已有的控制点资料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是否全部或部分对控制点进行检测 (3)如已有控制点不能满足精度要求应重新布设控制;如已有的控制点密度不能满足放样需要时应根据现有的控制点进行加密 (4)应根据规范规定和设计的精度要求,并结合人员及仪器设备情况制定测量放样方案。其内容应包括控制点的检测与加密、放样依据、放样方法及精度估算、放样程序、人员及设备且等 四、放样前准备工作 (1)阅读设计图纸 (2)选定测量放样方法并计算放样数据、绘制放样草图 (3)准备仪器和工具,使用的仪器必须在有效的检定周期内。给仪器充电,检查仪器常规设置如单位、坐标方式、补偿方式、梭镜类型、梭镜常数、湿度、气压等 (4)提前将控制点(包括拟用的测站点、检查点)和放样点的坐标数据输人仪器内存,并检查 五、放样步骤 (1)在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并对其进行对中整平,初始化后应检查仪器设置,如湿度、气压、棱镜常数等.输入(或调入)测站点的三维坐标,量取并输入仪器高,输入(调入)后视点坐标,照准后视点进行后视定向。如果后视点上有梭镜,输入棱镜高时.可以马上测定后视点的坐标和高程并与已知数据检核 (2)瞄准另一控制点,检查方位角或坐标;在另一已知高程点上竖梭镜或尺子.检查仪器的视线高。利用仪器自身计算功能进行计算时,记录员也应进行相应计算,以检核输入数据的正确性 (3)记录员根据测站点和拟放样点坐标反算出测站点至放样点的距离和方位角 (4)观测员转动仪器至第一个放样点的方位角,指挥司镜员移动棱镜至仪器视线方向上,测It平距O (5)计算实测距离D与放样距离D,的差位:GD-D-D',指挥司镜员在视线上前进或后退△D (6)重复过程(5),直到△D小于放样限差 (非坚硬地面此时可以打桩) (7)检查仪器的方位角值,梭镜气泡严格居中(必要时架设三脚架),再侧It一次.若△D小于限差要求,则可精确标定点位,在桩上打入一铁钉 (8)测量并记录现场放样点的坐标和高程,与理论坐标比较检核。确认无误后在标志旁加注记 (9)重复(3)- (8)的过程,放样出该测站上的所有待放样点 (10)如果一站不能放样出所有待放样点,可以在另一测站点上设站继续放样,但开始放样前

施工测量方案极坐标法

智能医疗设备研发生产项目 施 工 测 量 方 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2017年5月27日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0 第二章工程概况 0 第三章施工组织及设备配置 0 第四章测量放线基本准则 (1) 第五章测量准备 (1) 第六章平面控制点的布置与施测 (2) 第七章轴线及各控制线的放样 (5) 第八章轴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 (13) 第九章施工时的各项限差和质量保证措施 (14) 第十章竣工测量与变形观测 (15) 第十一章质量控制 (16) 第十二章安全管理及安全保护措施 (17)

第一章编制依据 1、智能医疗设备研发生产项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智能医疗设备研发生产项目工程施工蓝图、基坑支护设计图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5、江苏溧阳城建集团有限公司质量保证手册及有关程序文件 第二章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智能医疗设备研发生产项目 2、工程地点:西安市尚林路以南、草滩六路以西 3、建设单位: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 4、设计单位: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5、勘察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 6、监理单位:陕西华营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7、施工单位:江苏溧阳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8、工程标高:本工程1#厂房、8#厂房、9#厂房、10#厂房、11#办公楼、12#厂房的±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分别为375.270、375.350、375.200、374.900、375.200、375.200。本工程所有相对标高均以8#厂房±0.000标高为基准。 9、本工程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约54316.2平方米。其中地下一层(汽车库、设备用房):12513.08m2;1#厂房:7375.48m2;8#厂房:6106.76m2;9#楼:5897.56m2;10#楼:5542.66m2;11#楼:8100.07m2;12#楼:8780.59m2。 建筑楼层:1#厂房地上5层、地下1层;8#厂房地上5层、地下1层;9#厂房地上5层、地下1层;10#厂房地上5层、地下1层;11#办公楼地上6层、地下1层;12#厂房地上6层、地下1层。 建筑高度:1#厂房23.45m;8#厂房23.45m;9#厂房23.45m;10#厂房23.45m;11#办公楼27.95m;12#厂房27.95m。 建筑工程结构安全设计等级: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屋面防水等级:Ⅱ级。抗震设防烈度: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建筑使用功能:1#、8#、9#、10#、12#楼为厂房、11#楼为办公用房,各主楼地下室为设备用房,中心区域为车库。 施工单位进场时,与建设单位坐标和高程控制点已办理交接手续,共二个坐标和黄海高程控制点。位于场地东侧的草滩六路旁,1#点(BM1坐标:X=21917.997、Y=6090.271;高程:374.044m);2#点(BM2坐标:X=21995.614、Y=6052.690;高程:374.089m); 第三章施工组织及设备配置 1、主要仪器的配备情况

全站仪具体使用方法和坐标计算..

全站仪具体使用方法和坐标计算 全站仪的功能介绍 1、角度测量(angle observation) (1)功能:可进行水平角、竖直角的测量。 (2)方法:与经纬仪相同,若要测出水平角∠AOB ,则:1)当精度要求不高时: 瞄准A 点——置零(0 SET )——瞄准B 点,记下水平度盘HR 的大小。 2)当精度要求高时:——可用测回法(method of observation set )。 操作步骤同用经纬仪操作一样,只是配置度盘时,按“置盘”(H SET )。 2、距离测量(distance measurement ) PSM 、PPM 的设置——测距、测坐标、放样前。 1)棱镜常数(PSM )的设置。 一般:PRISM=0 (原配棱镜),-30mm (国产棱镜) 2)大气改正数(PPM )(乘常数)的设置。 输入测量时的气温(TEMP )、气压(PRESS ),或经计算后,输入PPM 的值。 (1)功能:可测量平距HD 、高差VD 和斜距SD (全站仪镜点至棱镜镜点间高差及斜距)

(2)方法:照准棱镜点,按“测量”(MEAS )。 3、坐标测量(coordinate measurement ) (1)功能:可测量目标点的三维坐标(X ,Y ,H )。(2)测量原理 若输入:方位角,测站坐标(,);测得:水平角和平距。则有: 方位角: 坐标: 若输入:测站S 高程,测得:仪器高i ,棱镜高v ,平距,竖直角,则有: 高程: (3)方法: 输入测站S (X ,Y ,H ),仪器高i ,棱镜高v ——瞄准后视点B ,将水平度盘读数设置为——瞄准目标棱镜点T ,按“测量”,即可显示点T 的三维坐标。 4、点位放样(Layout) (1)功能:根据设计的待放样点P 的坐标,在实地标出P 点的平面位置及填挖高度。 (2)放样原理

用全站仪进行工程公路施工放样坐标计算

用全站仪进行工程(公路)施工放样、坐标计算 (九)悬高测量(REM ) * 为了得到不能放置棱镜的目标点高度,只须将棱镜架设于目标点所在铅垂线 上 的任一点,然后测量出目标点高度VD 。悬高测量可以采用“输入棱镜高”和 “不输入棱镜高”两种方法。 1、 输入棱镜高 (1) 按 MENU ―― P1 J ―― F1 (程序)一一F1 (悬高测量)一一F1 (输入棱镜高),如:1.3m 。 (2) 照准棱镜,按测量(F1 ),显示仪器至棱镜间的平距 HD ―― SET (设 置)。 (3) 照准高处的目标点,仪器显示的 VD ,即目标点的高度。 2、 不输入棱镜高 (1)按 MENU ―― P1 J ―― F1 (程序)一一F1 (悬高测量)一一F2 (不输入棱镜高)。 (2) 照准棱镜,按测量(F1 ),显示仪器至棱镜间的平距 HD ―― SET (设 置)。 (3) 照准地面点G ,按SET (设置) (4) 照准高处的目标点,仪器显示的 VD ,即目标点的高度。 (十)对边测量(MLM ) * 对边测量功能,即测量两个目标棱镜之间的水平距离( dHD )、斜距 (dSD )、高差(dVD )和水平角(HR )。也可以调用坐标数据文件进行计算。对 边测量MLM 有两个功能,即: MLM-1 (A-B ,A-C ):即测量 A-B ,A-C ,A-D ,…和 MLM-2 (A-B , B- C ):即测量 A-B , B-C ,C-D ,…。

以 MLM-1 ( A-B , A-C )为例, 1、 按MEN P1 J ――程序 (F1 )――对边测量(F2 )――不使 用 文件(F2)―― F2 (不使用格网因子) 或F1 (使用格网因子)一一MLM-1 (A-B ,A-C )( F1 )0 2、 照准A 点的棱镜,按测量 (F1),显示仪器至A 点的平距HD ―― SET (设置) 3、 照准B 点的棱镜,按测量(F1),显示A 与B 点间的平距dHD 和高 差 dVD o 4、照准C 点的棱镜,按测量(F1),显示A 与C 点间的平距dHD 和高 差 dVD …,按丄,可显示斜距。 (十)后方交会法(resection )(全站仪自由设站)* 全站仪后方交会法,即在任意位置安置全站仪,通过对几个已知点的观测, 得 到测站点的坐标。其分为距离后方交会(观测 2个或更多的已知点)和角度 后方交会(观测3个或更多的已知点)。 巳I ■也人 .?■ ■■ ----------------------------------------------------- E 其按键步骤是: 1、 按 MENU ——LAYOUT (放样)(F2 ) ——SKIP (略过)—— P J (翻页)(F4 ) ―― P J (翻页)(F4 ) ―― NEW POINT (新点)(F2 ) ――RESECTION (后方交会法)(F2 )。 2、 按INPUT (F1),输入测站点的点号一一 ENT (回车)一一INPUT (F1), 输入测站的仪器高一一ENT (回车)。 3、 按NEZ (坐标)(F3),输入已知点 A 的坐标一一INPUT (F1),输 入点 A 的棱镜高。 4、 照准A 点,按F4 (距离后方交会)或F3 (角度后方交会)。 5、 重复3、4两步,,观测完所有已知点,按 CALA (计算)(F4 ), 显示标 准差,再按NEZ (坐标)(F4 ),显示测站点的坐标。 第二章 高等级公路中桩边桩坐标计算方法 一、平面坐标系间的坐标转换公式

极坐标法点放样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经纬仪极坐标放样 班级:测量10029班 学号: 10040232910 姓名:张浩 指导老师:杨晓平

一、实训目的 为了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安排了本次的教学实训,本次实训是使用全站仪进行一般极坐标点位实地放样实训。通过现场的实际操作能够使我们更熟练的掌握极坐标法一般点位放样。 二、班级、时间、地点 (一)实习班级和时间 测量10029班(第八周、4月10号) (二)实习地点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南校区 三、放样数据 =3992.798 (一)、放样点坐标:X P =5695.600 Y P =3923.008 (二)、测站坐标:X A =5607.606 Y A =3972.102 后视点坐标:X M Y M=5458.367

方位角:α =288°12′33″ AM αAP=51°34′52″ -αAP=236°37′41″ 水平夹角:β=α AM 距离:D=Y 2 =112.310 △2 X △ 四、实习过程 一、极坐标法一般点位放样 (一)、操作步骤: 1、将仪器安置于点A,在M点立照准目标定向,读为取水32°22′18″ 2、顺时针转动照准部,使水平度盘读数为268°59′59″ 3、沿视线方向用钢尺量取距离D:112.310米,标定P点(二)、附图 A△ P 1 P2 M△

二、归化放样 1、用一般放样方法标定点P 1 2、方向归化,用测回法测出β 测 =268°59′48″ △β=β-β 测 =268°59′59″-268°59′48″=+11″ 归化△β,顺时针微调(外测)+11″,标定P 2 3、距离归化,量取 A P 2为D 测 ,△ D=D-D 测 =112.310-112.285=0.015米,沿视线方向量△D,标 定P 3 4、检核△β、△D,若误差不符合要求则继续归化 四、实训总结 通过本次实习,使我们将以前学习的坐标测量知识转换为坐标的放样。将理论和实践进行结合,了解测绘和测设的区别,将地形测量的知识和工程测量的知识进行融合。使得两者相结合,即会测坐标点也会放坐标点。 用经纬仪极坐标发放样出设计坐标,并对放样出的角度和距离进行测量,比较误差和精度。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对以前零零碎碎学的测量知识有了综合应用的机会,工程测量测设过程有了一个良好的了解。学会了运用经纬仪的基本测设方法等在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以及更熟练的使用经纬仪,也对钢尺量距的知识进行了回顾。很好的巩固了理论教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之间的交际合作的能力。

建筑工程施工中全站仪坐标放样步骤

【建筑工程施工中全站仪坐标放步骤】 1)选取两个已知点,一个作为测站点,另外一个为后视点,并明确标注。 2)取出全站仪,已知点将仪器架于测站点,进行对中整平后量取仪器高; 3 )将棱镜置于后视点,转动全站仪,使全站仪十字丝中心对准棱镜中心; 4)开启全站仪,选择“程序”进入程序界面,选择“坐标放样”,进入坐标放样界面,选择“设置方向角”,进入后设置测站点点名,输入测站点坐标及高程,确定后进入设置后视点界面,设置后视点点名,确认全站仪对准棱镜中心后输入后视点坐标及高程,点确定后弹出设置方向值界面并选择“是”,设置完毕。 5)然后进入设置放样点界面,首先输入仪器高,点确定,接着输入放样点点名,确定后输入 放样点坐标及高程,完成确定后输入棱镜高,此时放样点参数设置结束,开始进行放样。6)在放样界面选择“角度”进行角度调整,转动全站仪将dHR项参数调至零,并固定全站 仪水平制动螺旋,然后指挥持棱镜者将棱镜立于全站仪正对的地方,调节全站仪垂直制 动螺旋及垂直微动螺旋使全站仪十字丝居于棱镜中心,此时棱镜位于全站仪与放样点的 连线上,接着进入距离调整模式,若dHD值为负,则棱镜需向远离全站仪的方向走,反 之向靠近全站仪的方向走,直至dHD的值为零时棱镜所处的位置即为放样点,将该点标 记,第一个放样点放样结束,然后进入下一个放样点的设置并进行放样,直至所有放样点放样结束 7 )退出程序后关机,收好仪器装箱,放样工作结束。 【全站仪坐标放样原理】 (1) 打开电源开关转动望远镜 (2) 按(MENU)主菜单键 (3) 按F1 放样 (4) 按F4 确认 (5) 按F1 测站点设置 (6) 按F3(NZE) (7) 按F1 先输入X 坐标(站点)然后按F4 确认再按F1 输入Y 坐标 (8) 按3 次F4 确认键 (9) 按F2 后视点设置 (10) 按F3(NE) (11) 按F1 先输入后视X 坐标然后按F4 确认再按F1 输入Y 点坐标 (12) 按2 次F4 确认(13) (对准棱镜对点)按F3(是) (14) 按F3 放样 (15) 按F3(NEZ)

拓普康全站仪坐标放样操作手册

拓普康全站仪坐标放样操作手册 定向边 Y X 后视点(定向点) DX105 放样点(待设点) N_01 测站点 (DX106) 全站仪坐标放样基本操作过程: 1、在测站点安置仪器; 2、瞄准后视点,进行仪器定向(精确瞄准后视后,将仪器水平度盘示数设置为定向边 的坐标方位角值); 3、根据全站仪显示的水平角与水平距离数,确定待定点位置。 全站仪坐标放样操作步骤: 全站仪坐标放样操作包括:一)选择放样用坐标文件,二)测站点信息输入,三)输 入后视点信息,四)放样实施。 一、选择放样用坐标文件 选择坐标文件的目的是将全站仪内保存的需在放样中使用的坐标文件设置为当前文 件,以便放样时调用其中的坐标。若事先没有将要使用的坐标以文件的形式存入全站仪,则此项操作可以跳过,而采用直接输入坐标的方式进行放样操作。在角度模式下,按[MENU]键 显示主菜单 按 F2 [放样],进入选择文件界面。选择文件的目的是将所需的坐标文件设置为当前文件,以供放样时调用其中的坐标值。 有四种方式进行“选择文件”的操作(具体操作时,只选择其中之一方式) 方式 1: F1 [输入]:按此键表示用输入文件名方式来选择要操作的坐标文件。按F1 [输入]后, 进入文件名输入界面,输入文件名后,回车,即选择了要操作的坐标文件; F1 [ALP] :数字/字母输入转换键;F2 [SPC]:空格键;F3 [CLR]:清除键 方式 2: F2 [调用] :按此键表示调用仪器内已有的坐标文件。进入文件列表界面,用光标键移动键“▲、▼”,将光标“>”移至要选择的文件后(如图中的 DEMO 文件),回车,即选择要了操作的坐标文件; 方式 3: F3 [跳过] :按此键表示不选择坐标文件;直接进入放样界面。 方式 4: F4 [回车] :按此键表示选择当前所显示的文件名的文件为操作文件,即不改变原先所

全站仪坐标放样的有关计算

全站 摘要:目前,公路工程施工放样广泛采用全站仪进行,利用全站仪进行放样的关键在于 放样点的坐标计算. 本文就公路中桩及中线以外各点的坐标计算进行探讨. 关键词: 施工放样 全站仪 坐标计算 随着全站仪的日益普及,坐标放样的方法因其准确、迅速的优点而在施工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使用。而利用全站仪进行坐标放样,关键的问题就在于如何计算出需放样点的坐标。在公路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放样的点位,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该点位于公路中线上,即公路中桩;另一类则是点位在中线以外,位于某个中桩的横断方向上。这样无论哪种情况,需要放样的点的桩号首先是已知的。以下就这两种情况,分别讨论一下其坐标的计算方法。 1. 公路中线上点的坐标计算 当需放样的点位于公路中线上时,如图1,各JDi 的坐标(Xi ,Yi)在控制测量阶段就已经测定(或由施工图文件中《直线、曲线及转角表》中查出),相邻JD 连线的坐标方位角Ai-1,i 可由同样方法查出,或利用JD 坐标反算推出。各曲线主点坐标可由《直线、曲线及转角表》查出,或由曲线要素值及i i A ,1-,1,+i i A 计算得到。 图 1 1.1直线上各中桩坐标计算 当需要放样的P 点位于直线上时,有两种情况:位于YZ (HZ )之间和ZY (ZH )

之间,或者位于公路QD 和ZH (ZY )之间,其计算方法相同,公式如下: i i p A l x x ,10cos -+= i i p A l y y ,10sin -+= 式中 )(0,0y x 为该段直线的起点(可以是YZ ,HZ ,或QD )坐标 l 为要求的P 点与该段直线起点的桩号差(距离) 1.2 单圆曲线上各中桩坐标计算 当需要放样P 点位于单圆曲线上时,其坐标计算如下: )90cos(90sin 2,10R l A R l R x x i i p ππ±+=- ) 90sin(90sin 2,10R l A R l R y y i i p ππ± +=- 式中 )(0,0y x 为ZY 点坐标,R 为圆曲线半径 l 为 P 点与ZY 点的桩号差(弧长) 当路线左转时,取“-”,反之取“+” 1.3 带缓和曲线的圆曲线上各中桩坐标计算 当P 点位于带缓和曲线的圆曲线时,又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ZH 到HY 段 )30cos(2 ,10S i i p RL l A c x x π± ?+=- ) 30sin(2 ,10s i i p RL l A c y y π± ?+=- 式中 2 2 590s L R l l c - = )(0,0y x 为 ZH 点坐标 l 为 P 点与ZH 点桩号差,s L 为缓和曲线长 当路线左转时,取“-”,反之取“+” HY 到YH 段 )9090cos(90sin 2,10R L R l A R l R x x s i i p πππ±± +=-

测量极坐标法

二、极坐标法 极坐标法是根据一个角度和一段距离测设点的平面位置。当建筑场地开阔,量距方便,且无方格控制网时,可根据导线控制点,应用极坐标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如图9-7所示,A 、B 、C 为地面已有控制点(导线点),其坐标(A A y x 、)、(B B y x 、)、(C C y x 、)均为已知。P 为某建筑物欲测设点,其坐标(P P y x 、)值可从设计图上获得或为设计值。根据A 、B 、P 三点的坐标,用坐标反算方法求出夹角β和距离AP D ,计算公式如下: 坐标方位角 A B A B AB AB x x y y --=-1tan αα (9-11) A p A P AP AP x x y y --=-1tan αα (9-12) 两方位角之差即为夹角β: AP AB ααβ-= (9-13) 两点间的距离AP D 为: ()()22A P A P AP y y x x D -+-= (9-14) 【例题9-5】已知A、B为控制点,其坐标值为=A x 858.750m 、A y =613.140m ;B x =825.432m 、B y =667.381m ;P 点为放样点,其设计坐标为P x =430.300m 、P y =425.000m 。计算在A 点设站,放样P 点的数据。 A B A B AB AB x x y y --=-1tan αα==---750.858432.825140.613381.667tan 1AB α121°33′38″ A p A P AP AP x x y y --=-1tan αα==---750.858300.430140.613000.425tan 1AP α203°42′26″

全站仪极坐标放样施工方法经验介绍

全站仪极坐标放样施工方法经验介绍 一、前言 全站仪,即全站型电子速测仪。它是随着计算机和电子测距技术的发展,近代电子科技与光学经纬仪结合的新一代既能测角又能测距的仪器,它是在电子经纬仪的基础上增加了电子测距的功能,使得仪器不仅能够测角,而且也能测距,并且测量的距离长、时间短、精度高。全站型电子速测仪是由电子测角、电子测距、电子计算和数据存储单元等组成的三维坐标测量系统,测量结果能自动显示,并能与外围设备交换信息的多功能测量仪器。由于全站型电子速测仪较完善地实现了测量和处理过程的电子化和一体化,所以人们也通常称之为全站型电子速测仪或称全站仪。 随着全站仪的推广和普及,极坐标的放样越来越成为众多放样方法中备受测量人员青睐的一种。全站仪极坐标法放样技术,能准确、方便的进行平面建筑网的控制,测量精度高、速度快、操作简便、安全、实用、不受场地限制、可直接放样,避免了繁琐的计算,值得在工程建设中推广应用。 二、方法特点 1.实现了全站仪与计算机的双向通讯,测量人员只需要将全站仪瞄准相应目标,点取相应的按钮即可。避免了数据

抄记、输入过程中的错误,简化了外业步骤,其数据处理快速准确、测量精度高、节省人工。 2. 能及时得出点位坐标和偏差信息,还可以结合放样点坐标进行反算,随时得出建议、纠正量,不受个人主观影响,便于操作指挥放样工作。 3.建立了控制点、放样点的数据库,能方便地进行点位坐标以及实测资料的查询、管理,其定方位角快捷。 4.仪器体积小重量轻,灵活方便,较少受到地形限制,且不易受处界因素的影响。 三、适用范围 1、全站仪极坐标放样施工,适用于各种土建、道桥施工放样,距离测量等;尤其是平面、立面复杂的施工测量,更能体现其优越性。 四、施工工艺 接合我公司在上海龙腾广场工程中运用全站仪极坐标放样施工的经验,我们对全站仪极坐标放样施工工艺作如下阐述: 1、工艺流程 利用AUTOCAD捕捉各控制点坐标→控制点位埋设→仪器安置与定向→控制点测定→坐标计算→测量成果提交→确定测量方法和线路→柱子、墙体、梁等轴线的定位放线→定位放线的质量控制

用全站仪进行工程公路施工放样坐标计算

用全站仪进行工程(公路)施工放样、坐标计算 (九)悬高测量(REM )* 为了得到不能放置棱镜的目标点高度,只须将棱镜架设于目标点所在铅垂线上的任一点,然后测量出目标点高度VD 。悬高测量可以采用“输入棱镜高”和“不输入棱镜高”两种方法。 1、输入棱镜高 (1)按MENU ——P1 ↓—— F1(程序)—— F1(悬高测量)—— F1(输入棱镜高),如:1.3m 。 (2)照准棱镜,按测量(F1 ),显示仪器至棱镜间的平距HD —— SET (设置)。 (3)照准高处的目标点,仪器显示的VD ,即目标点的高度。 2、不输入棱镜高 (1)按MENU ——P1 ↓—— F1(程序)—— F1(悬高测量)—— F2(不输入棱镜高)。 (2)照准棱镜,按测量(F1 ),显示仪器至棱镜间的平距HD —— SET (设置)。

(3)照准地面点G ,按SET (设置) (4)照准高处的目标点,仪器显示的VD ,即目标点的高度。 (十)对边测量(MLM )* 对边测量功能,即测量两个目标棱镜之间的水平距离(dHD )、斜距(dSD) 、高差(dVD) 和水平角(HR) 。也可以调用坐标数据文件进行计算。对边测量MLM 有两个功能,即: MLM-1 (A-B ,A-C):即测量A-B ,A-C ,A-D ,…和MLM-2 (A-B ,B-C):即测量A-B,B-C ,C-D ,…。 以MLM-1 (A-B ,A-C )为例,其按键顺序是: 1、按MENU ——P1 ↓——程序(F1 )——对边测量(F2 )——不使用文件(F2 )—— F2 (不使用格网因子)或F1 (使用格网因子)—— MLM-1 (A-B ,A-C )(F1 )。 2、照准A 点的棱镜,按测量(F1),显示仪器至A 点的平距HD ——SET (设置) 3、照准B 点的棱镜,按测量(F1),显示A 与B 点间的平距dHD 和高差dVD 。 4、照准C 点的棱镜,按测量(F1),显示A 与C 点间的平距dHD 和高差dVD …,按◢ ,可显示斜距。

全站仪坐标放样及计算方法

全 摘要:目前,公路工程施工放样广泛采用全站仪进行,利用全站仪进行放样的关键在于 放样点的坐标计算. 本文就公路中桩及中线以外各点的坐标计算进行探讨. 关键词: 施工放样 全站仪 坐标计算 随着全站仪的日益普及,坐标放样的方法因其准确、迅速的优点而在施工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使用。而利用全站仪进行坐标放样,关键的问题就在于如何计算出需放样点的坐标。在公路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放样的点位,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该点位于公路中线上,即公路中桩;另一类则是点位在中线以外,位于某个中桩的横断方向上。这样无论哪种情况,需要放样的点的桩号首先是已知的。以下就这两种情况,分别讨论一下其坐标的计算方法。 1. 公路中线上点的坐标计算 当需放样的点位于公路中线上时,如图1,各JDi 的坐标(Xi ,Yi)在控制测量阶段就已经测定(或由施工图文件中《直线、曲线及转角表》中查出),相邻JD 连线的坐标方位角Ai-1,i 可由同样方法查出,或利用JD 坐标反算推出。各曲线主点坐标可由《直线、曲线及转角表》查出,或由曲线要素值及i i A ,1-,1,+i i A 计算得到。 图 1 1.1直线上各中桩坐标计算

当需要放样的P 点位于直线上时,有两种情况:位于YZ (HZ )之间和ZY (ZH )之间,或者位于公路QD 和ZH (ZY )之间,其计算方法相同,公式如下: i i p A l x x ,10cos -+= i i p A l y y ,10sin -+= 式中 )(0,0y x 为该段直线的起点(可以是YZ ,HZ ,或QD )坐标 l 为要求的P 点与该段直线起点的桩号差(距离) 1.2 单圆曲线上各中桩坐标计算 当需要放样P 点位于单圆曲线上时,其坐标计算如下: )90cos(90sin 2,10R l A R l R x x i i p ππ±+=- )90sin(90sin 2,10R l A R l R y y i i p ππ±+=- 式中 )(0,0y x 为ZY 点坐标,R 为圆曲线半径 l 为P 点与ZY 点的桩号差(弧长) 当路线左转时,取“-”,反之取“+” 1.3 带缓和曲线的圆曲线上各中桩坐标计算 当P 点位于带缓和曲线的圆曲线时,又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3.1 ZH 到HY 段 )30cos(2 ,10S i i p RL l A c x x π±?+=- )30sin(2,10s i i p RL l A c y y π±?+=- 式中 2 2 590s L R l l c - = )(0,0y x 为ZH 点坐标 l 为P 点与ZH 点桩号差,s L 为缓和曲线长 当路线左转时,取“-”,反之取“+” 1.3.2 HY 到YH 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