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警察
- 格式:doc
- 大小:94.50 KB
- 文档页数:6
世界各国警察死亡率排行第十名:阿富汗-人均gdp美元阿富汗也许是唯一一个不用介绍的世界穷国。
这要感谢9·11撞击事件和随后美国对其进行的制裁,这让全世界都知道了这个南亚的内陆国。
他们也许是世界上最穷的人,但是他们很懂得怎么去打仗。
他们常用小股的游击队而非正规军将敌人拖得无可奈何。
大概超过70%的阿富汗人每天的消费不超过2美元。
为了赚钱很多人在做着非法的交易。
阿富汗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洛因输出国。
毒品问题是这个国家的不能承受之重,一项对阿富汗警方的调查表明大概这个国家17%的警察最近都吸过毒。
甚至更糟-仅有30%的警察识字!难怪阿富汗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
第九名:中非共和国-人均gdp美元这个非独立命名的国名告诉我们这是一个位于中非的原法国殖民地。
作为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中的一员,意味着这个国家政府的管理能力是相当弱的。
这个国家的福利完全依赖于外国的支援以及其他的非利益性组织的帮助。
这些友善的救援者的支援是这个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
大概40%的进口收入来源于该国钻石的输出。
和本文中将要提到的其它贫困的非洲国家一样,中非共和国基本靠自己来满足粮食需求,但是还是有很多人要忍受营养不良和饥荒的折磨。
这是因为,那些富有的农场主往往会选择将自己的粮食卖给国外来换取金钱,他们不愿意低价将粮食卖给本国的国民。
年反政府武装因为对此不满而开始袭击政府,这导致了5万人的死亡或者挨饿。
第八位:塞拉利昂-人均年gdp美元塞拉利昂是西非的一个贫穷的国家,官方语言是英语。
在经历了数年之后当地人从英语中衍生出了自己的语言,他们称该语言为krio。
这种语言使用英语的词汇但是语法来自于12个不同的非洲语言。
作为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塞拉利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出口国之一。
如果你看过电影《血钻》你一定知道这个电影的背景便是塞拉利昂。
到这10年间有人死于内战,活下来的人生活变得更加穷困。
至少有人逃到了他们的邻国几内亚和利比亚。
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结束民主的曙光在世界近现代史的长河中,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无疑是一段黑暗而沉重的篇章。
然而,当这一制度最终结束,民主的曙光开始照耀这片土地时,它所带来的变革和希望是深远而令人瞩目的。
种族隔离制度,是一种基于种族歧视和压迫的社会结构,它将南非的人口按照种族划分,给予白人至高无上的权利和特权,而对黑人、有色人种和印度裔等其他种族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在这种制度下,不同种族之间的生活条件、教育机会、就业机会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黑人被迫居住在拥挤、贫困的城镇和乡村,无法享受到与白人同等的社会资源和公共服务。
在种族隔离制度的阴影下,南非的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黑人及其他受压迫种族为了争取平等的权利和尊严,展开了漫长而艰苦的斗争。
其中,许多杰出的领袖和组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纳尔逊·曼德拉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代表之一。
曼德拉出生于一个滕布族部落酋长家庭,他从小就对种族歧视和不平等有着深刻的认识。
为了推翻种族隔离制度,曼德拉投身于政治活动,并成为非洲人国民大会(简称非国大)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然而,他的行动遭到了种族隔离政府的残酷镇压,曼德拉被判处终身监禁,在狱中度过了长达 27 年的时光。
尽管身处困境,但曼德拉从未放弃对自由和平等的追求。
他在狱中坚持学习和思考,不断完善自己的政治理念。
同时,他也通过各种方式与外界保持联系,激励着南非人民继续为民主而斗争。
除了曼德拉,还有无数的南非人民为了推翻种族隔离制度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他们举行示威游行、罢工、抵制等各种形式的抗议活动,面对警察的镇压和暴力,他们毫不退缩。
在国际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也对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表示谴责和制裁,这给种族隔离政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终于,在国内外的强大压力下,南非的种族隔离政府不得不做出让步。
1990 年,时任南非总统德克勒克宣布解除对非国大等政治组织的禁令,释放纳尔逊·曼德拉等政治犯。
这标志着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瓦解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去南非注意事项一、特别提醒南非的治安情况不好,入室抢劫、拦路抢劫、仓库被盗等案件时有发生。
大使馆提醒旅居南非的中国公民提高警惕、加强安保措施、保护自身安全,特别是要防范尾随抢劫,合理调整经营时间,避开犯罪高发时间,同时抓紧投保,冷静应对、处理突发事件,以防止自己人身,财产蒙受损害。
(二)入境和过境须知入境南非须持有效护照及签证,过境南非时只要不出机场无须过境签证(暂行规定)。
应要求,旅客在入境时必须向机场海关、移民官员出示回程或联程机票、国际健康证明。
途经黄热病区进入南非者,如无国际健康证明,必须接受预防疫苗注射,方可入境。
(三)海关规定旅客允许携带400支香烟、50支雪茄、250克烟丝、2升红酒、1升烈酒及不超过1250兰特的个人礼品入境。
如你携带物品所值超1万兰特海关将按20%的比例纳关税。
如携带超过20,000美元现金入境,必须向海关申报。
外国旅客在南非购买纪念品,凡金额超过250兰特,从购物之日起90天内,可在离境时到机场退税处申请退还增值税(V.A.T.)三、安全形势与治安状况治安状况南非是世界上犯罪率较高的国家之一。
犯罪形式主要是持刀、枪入室抢劫财物、拦路抢劫车辆、偷窃及对妇女施暴、强奸等。
特别是近年来,针对我华商的仓库盗窃案频繁发生,造成我在南非经商人员蒙受巨大损失。
建议性防范措施1、居家安全防护选择安全记录较好的公寓和住宅小区;有高墙、电网、电动大门和保安;安装监视控制系统和报警装置;养狗,择善邻而居;要学会识别真假警察,了解居住所在地警察局和保安公司的报警电话,并与使领馆领事部门保持联系。
出入居家时,注意是否有可疑劫匪埋伏或跟踪。
2、公司安全健全保全系统,选择知名的保安公司,安装闭路监视系统,公司不宜存放大量现金,晚上打开办公室内照明系统,对公司财产进行投保。
3、汽车安全驾车时,注意不要在高速的路口和交通信号附近开车窗,不要将包和贵重物品放置在车内抢眼的位置或留在车内,如走错路,千万不要下车打探路,可将车开到附近加油站或快餐店,向站、店内员工问路。
各国著名特种部队名称各国著名特种部队名称2011-05-14 12:22美国:绿色贝雷帽、海豹突击队、"三角洲"突击队、"棕水"海军特种部队、游骑兵、SWAT(意为特殊武器与战术、虽是一只警察特种部队俄罗斯:阿尔法、猎手、内务部队、微型克格勃、法国:红色贝雷帽、海军突击队、黑衣人突击队、外籍雇佣兵团英国:特总空勤团、红色恶魔、歌德曼'以色列:野小子、以色列海军13中队、伞兵特总部队、以色列狙击手德国:德意志捷报、武装蛙人部队、GSG9-德国边防第九大队日本:第一空降旅、雄鹰(就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横)埃及:"闪电"部队意大利:"两栖劲旅""超级枪骑兵"波兰:"雷霆"部队荷兰:"巨掌"部队西班牙:"彪悍骑士"印度:伞兵突击队、"黑猫"边境部队.印尼:第81特遣支队'香港:"蓝帽子"特种部队、特别任务连(SDU)就是影视中常说的飞虎队澳门:"飞虎队"台湾:"霹雳小组"中国大陆:红色飞龙部队、中国特警部队、各军区也有直属特种部队巴基斯坦:特勤大队越南:"113""198""115"特工旅朝鲜:第8特种军泰国:皇家陆军特种部队、特种"中国娘子军"韩国:黑色贝雷帽约旦:约旦特种部队伊朗:伊朗特种部队瑞士:自行车特种部队、"老虎队"瑞典:海岸别动队、潜水突击队、伞兵突击连马来西亚:马来西亚特警队新加坡:新加坡特种部队澳大利亚:空军特种勤务团南非:南非特别部队阿根廷:"黑色终结者"、反恐特种部队菲律宾:菲律宾女子特警队奥地利:"眼睛蛇""艾克多"特种部队加拿大:雪地特种部队斯里兰卡:斯里兰卡突击中队比利时:启明星分队黎巴嫩:黎巴嫩特种兵部队下面详细介绍国外几大特种部队以供参考一、"三角洲"--美国反恐怖部队。
人性可怕的十个真实故事
1.南非种族隔离时期的暴行:在南非的种族隔离时期,许多白人政府官员和警察对黑人进行了可怕的暴行,包括酷刑和强奸。
2. 纳粹大屠杀:在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对犹太人进行了大屠杀,使数百万人死亡。
3. 心理变态杀手:一些心理变态杀手经常对无辜的人进行暴力犯罪和杀戮。
4. 化学武器攻击:在叙利亚内战中,使用了化学武器对平民进行攻击,造成大量伤亡。
5. 走私毒品:毒贩们为了赚钱,将毒品运输到各个国家,毒害了大量人民的身心健康。
6. 恐怖组织的袭击:许多恐怖组织经常对无辜的人进行袭击,造成了大量的死亡和伤害。
7. 人口贩卖:一些人口贩卖团伙将年轻女性卖到国外,让她们成为性奴隶或劳工。
8. 家庭暴力:一些人在家庭中对其配偶或孩子进行暴力行为,造成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伤害。
9. 网络欺诈:一些人在互联网上进行欺诈,盗取他人的财产或个人信息。
10. 污染环境:一些公司或个人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对环境进行了污染,使人们的健康受到了威胁。
- 1 -。
非洲警察合作组织:肇始、架构与职能作者:栗长江来源:《现代世界警察》2019年第12期非洲就面积和人口而言都是世界上第二大洲。
历史上,非洲许多国家都受到殖民统治和种族隔离之苦,经济发展较为落后。
建立一个覆盖非洲大陆的区域组织,加强本地区各国在政治、经济、安全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一直是非洲许多国家领导人的梦想。
1963年5月25日,为摆脱殖民统治,维护各国主权,非洲统一组织[The Organisation of African Unity (OAU)]在亚的斯亚贝巴成立。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非洲国家领导人认识到为了在全球化进程中加速发展,消除全球化进程对非洲发展的不利因素,助力非洲各国摆脱贫困,必须加速推进非洲一体化进程。
1999年7月,非洲统一组织大会决定召开特别会议,研究推进非洲大陆经济和政治一体化进程。
1999年9月9日,非洲统一组织首脑发表了苏尔特宣言(The Sirte Declaration),决定成立一个非洲联盟组织。
2000年7月,非洲53个国家的首脑在多哥共和国首都洛美举行峰会,并于7月11日通过了《非洲联盟组织法》(The Constitutive Act of the African Union);2001年召开的卢萨卡峰会勾画了非洲联盟的实施路线图,包括确定非洲联盟的组织架构、权力以及职能等。
2001年5月26日,非洲统一组织正式从法律身份上转化为非洲联盟。
2002年德班峰会宣布非洲联盟正式运行。
2002年7月9日,非洲统一组织正式解散,由非洲联盟取而代之。
非洲联盟现有55个成员国,其愿景是建立一个和平、繁荣、一体化的非洲(Towards a Peaceful, Prosperous & Integrated Africa)。
要实现非洲联盟的这一愿景,非洲各国的执法安全合作是重要保障。
非洲各国面临严重的边界安全挑战,人口拐卖、武器贩运、毒品走私、恐怖主义犯罪等跨国犯罪问题在非洲十分突出。
英布第二次布尔战争|第二次布尔战争第二次布尔战争。
第二次布尔战争。
是指1899年10月11日——1902年5月31日英国同荷兰移民后裔布尔人建立的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为争夺南非领土和资源而进行的一场战争。
又称南非战争。
德兰士瓦共和国总统保罗·克留格尔要求英军撤离德兰士瓦边境的最后通牒。
遭到英国政府拒绝。
1899年秋。
英国军队开始在德兰士瓦与奥兰治边境集结。
为防止英国入侵。
布尔人于1899年10月11日对英宣战。
布尔民兵由此向南部非洲英军主动发起攻击。
为征服仅有数十万人口的布尔人。
战争持续了三年多。
英国先后投入四十多万兵力。
共阵亡两万两千余人。
最终英国在战争带来的巨大损失与国际舆论压力下。
与布尔人签订合约。
战争结束。
但这场战争促使了南非联邦的形成。
也推动了游击战在军事领域的影响。
名称,第二次布尔战争。
地点,斯威士兰。
南非。
时间,1899年10月11日。
参战方,大英帝国;德兰士瓦共和国。
奥兰治自由邦。
开普殖民地布尔人。
结果,英国获胜。
参战方兵力,英国…nbsp;347,000人,英属殖民地…nbsp;103,000—153,000人,德兰士瓦等…nbsp;88,000人。
伤亡情况,英国战死6,000人。
病死16,000人。
失踪934人。
受伤22,828人,德兰士瓦等死亡7,000人。
27,927布尔人。
20,000黑人死于集中营。
主要指挥官,阿尔弗雷德·米尔纳;保罗·克留格尔。
路易斯·博塔。
战争背景。
“布尔”系荷兰语。
意为“农民”。
布尔人是指到南部非洲殖民的“海上马车夫”荷兰人的后裔。
1652年。
第一批荷兰人来到南非的开普。
建立了殖民地。
经过百余年的殖民活动。
布尔人已成为当地的主要民族。
但是。
布尔人并没有在南非造成独霸局面。
1795年。
英国舰队在南非开普登陆。
开始了和布尔人在南非长达百年的争夺战。
经过多年的冲突。
在英国的强大实力面前。
布尔人被迫向北面迁徙。
南非约翰内斯堡公安局长孙耀亨作者:高锡凤来源:《现代世界警察》2019年第06期孙耀亨,英文名字:Yao-Heng Michael Sun, 1973年出生于中国台湾省,祖籍安徽,12岁小学毕业时,父亲带领全家移居南非,在林波波省一家农场工作和生活。
他祖父是安徽人,曾担任国民党高级军官。
父亲原来在台湾开办工厂,母亲是台湾本省人。
移民南非不久,父亲便去世了。
孙耀亨常说,因为在农场上学和成长,优美的农家景色让他充分感受了南非的美丽风光和美好生活。
1997年,他从南非大学法律系毕业,考取了律师资格,担任南非最高法院律师;2002年,开办了南非第一家华人律师事务所──孙氏律师事务所,有多名高级律师加入。
孙耀亨持有南非大学法学学士学位、约翰内斯堡大学高级税法学学士学位和地方政府管理高级证书,主理国际投资、商业案件和高等法庭诉讼;他是约翰内斯堡地区的小额诉讼法庭裁判官,是南非林波波省法律协会成员,全非洲中华总商会法律顾问,非洲浙江商会法律顾问,等等。
他的格言是:“立足高远,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精益求精,不断创造人生的新篇章!”在他的努力下,孙氏律师事务所成为南非同行中的佼佼者。
一、南非政坛耀眼的华人新星随着南非华人第二代的成熟,他们不再局限于商界,开始走上政治舞台。
近年来,不时有华人现身南非政坛。
2004年,南非执政党非洲人国民大会(Africa national congress,简称“非国大”)的黄士豪、印卡塔自由党(Inkatha Freedom Party)的张希嘉、民主联盟党(Democratic Alliance)的陈阡蕙、王翊儒先后成为南非国会议员,改写了该国政坛没有华人身影的历史。
“在南非政坛,每个种族都有自己的代表,华人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代表呢?”孙耀亨感叹说。
华人步入南非政坛,要具备一些基本条件。
首先,要有相当的财力,家产应在5000万兰特(约合2300万元人民币)以上;其次,外语要过关,要能向选民发表演讲拉选票。
20世纪早期的各国警察没收的⽰威武器,纽约警察学院。
1925年。
德国警⽅使⽤⽆线电技术。
1925年。
在Buckingen宫殿的⾏动之后,在伦敦的圣詹姆斯公园拘留这位成员。
1912年。
在车站。
伦敦,1907年。
在运输⼯⼈罢⼯期间,史密斯菲尔德⾁类市场附近有⼀名警察。
1912年。
街上的⼀名警察,旧⾦⼭。
1900年。
带哨⼦的照⽚。
伦敦,1909年1⽉。
1926年7⽉27⽇,警察帮助穿过伦敦Goodwood区的观众。
警察新防弹设备,德国,1930年。
法国警⽅在运输。
1895年。
1913年对威尔⼠的戴维 - 劳埃德乔治进⾏袭击后。
在伦敦图利街头制造警⽤头盔。
1930年4⽉7⽇。
获得新的头盔。
伦敦,1930年5⽉29⽇。
那男孩给警察挂了⼀个鞭炮。
伦敦,1925年11⽉5⽇。
根据巴黎Bertillon的⽅法进⾏⼈体测量。
1895年。
海德公园的男爵夫⼈Roschikranz和巴斯⼩姐。
1912年4⽉。
特拉法加⼴场的德国游客,1931年4⽉12⽇。
伦敦警⽅在游⾏队伍中阻⽌观众。
1919年7⽉。
意⼤利阿拉西奥的Carabineers。
1894年。
德⾥市选举前皇家爱尔兰警察局成员。
爱尔兰,1913年2⽉1⽇墨西哥警察。
墨西哥城,1913年。
俄国警察,1900年代。
涉及中国警察的舞台场景。
中国,1900年。
美国尼亚加拉瀑布的警察。
1908年。
悉尼街围攻期间,警⽅拥有武器。
1911年1⽉。
Radiophile警车。
法国,1930年。
警察在⼀次运输罢⼯期间在其中⼀艘船上发现了⼀只猴⼦。
1912年5⽉31⽇。
在美国Presque岛公园⾥。
1929年。
波特兰的交通灯。
美国,1915年。
萨拉托加斯普林斯。
美国,19世纪90年代。
学⽣与警察冲突。
巴黎,1910年。
学⽣与警察冲突。
巴黎,1910年。
罢⼯。
法国巴黎,1910年。
20世纪20年代美国查茨沃斯的警察西尔维斯特摩尔。
1900年,美国坦帕。
美国坦帕巡逻队。
1890-1900 GG。
南非华人警民合作中心作者:俞圆周伟男来源:《现代世界警察》2019年第12期成立背景自1994年南非结束种族隔离制度以来,由于社会贫富差距大,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非法枪支和移民管控疏松,加之政府效率低下,司法程序繁冗,警员素质不高等多种因素,南非国内治安状况持续恶化,各类严重暴力犯罪频发,民众安全感逐年下降,针对我旅南侨民的各种犯罪和侵害事件屡有发生。
据统计,自2003年至2016年底,共有160余名侨民因刑事案件遇害,300多人受伤。
其中,2003年下半年至2004年上半年就有22名侨胞在南非遇害。
严峻的治安形势时时困扰着每一位旅居南非的华侨华人,给旅南侨胞身心造成极大的压力和伤害。
正是在这种严峻、恶劣的治安背景下,在中国驻南非使领馆的积极倡导和推动下,南非侨社汇聚了一大批热心公益、有爱心、为侨民的安危着想的侨领,积极酝酿筹备“南非华人警民合作中心”这一自助组织。
在中国驻南非使领馆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警民中心筹委会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筹备,“南非华人警民合作中心” (以下简称:警民中心)经南非政府有关部门登记注册,于2004年1月在约翰内斯堡宣告正式成立。
从成立之初,警民中心就明确提出了自己的宗旨,即团结全体旅南侨民共同应对南非复杂、严峻、恶劣的治安局面,有效配合南非警方打击针对侨胞的犯罪,积极协助中国驻南非使领馆,坚决维护旅南侨胞人身财产安全及各项正当合法权益。
中心简介警民中心是参照借鉴南非当地“社区警民合作论坛”(Community Police Form)的模式成立的,即通过加强华侨社团与南非警方的配合协作,为全体侨胞排忧解难的非盈利性公益组织。
警民中心属于全侨性(即服务全体侨民)社团组织,有别于以侨民国内原祖籍地为单位成立的其他侨团。
警民中心为全侨服务,必须是全侨参与,得到了全体侨民、各个华人社团的鼎力支持和大力协助。
警民中心是以理监事会架构形式组成的,南非華人各社团组织主要干部均为警民中心成员。
南非警察作者:李钢来源:《现代世界警察》2017年第01期南非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South Africa),简称南非,地处南半球,有“彩虹之国”之美誉,位于非洲大陆的最南端,人口5397.69万(2014年),分黑人、有色人、白人和亚裔四大种族,国土面积1221037平方公里。
南非是非洲第二大经济体,国民生活水平较高,在国际事务中南非已被确定为一个中等强国,并保持显著的地区影响力。
南非全国分为九个省,根据2000年通过的《地方政府选举法》,全国共划有287个地方政府,包括八个大都市、44个地区委员会和226个地方委员会。
南非是世界上唯一存在三个首都的国家:行政首都(中央政府所在地)为茨瓦内,立法首都(议会所在地)为开普敦,司法首都(最高法院所在地)为布隆方丹。
南非贫富差距悬殊,失业率高,社会安全指数低,枪械便宜、持枪合法,无死刑。
南非还是世界上犯罪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有资料显示,在2013至2014财年中,南非共有17068人死于谋杀,这意味着平均每天有47人被谋杀,与上一财年相比上升5%,与2011至2012财年相比则上升了9%。
此外,抢劫案件相比上一财年增加了13463起,增幅达12.7%。
汽车劫持和毒品犯罪等案件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近年来,南非社会的犯罪案件不断增加、犯罪率居高不下,这与巨大的贫富差距、高失业率、武器管理不善等多种因素相关。
南非治安形势的持续恶化会给国家带来严重的后果,这包括对国家卫生系统带来的负担,对国家形象带来负面影响导致外资和游客流失,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不利影响,国家加大对安保产业投入而带来的额外开销等。
专家认为,除了加强警察培训和提升各执法部门的协调合作等“治标”措施外,解决南非治安问题的根源还在于降低社会的高失业率和缩小贫富差距等根本性问题。
然而,这一切不但给南非政府执政能力带来一定压力,对负责治安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主要执法机构南非治安管理总局也是巨大考验。
基本职责南非治安管理总局(英文South African Police Service,缩写为SAPS)是南非国家警察的首脑机关,于1995年正式运转,前身为南非警察部(South African Police)、国家警察署(Homeland Police Agencies)。
南非警察属政府执法机构,地方民事警察性质,执法依据为1995年南非治安管理法案和1996年南非宪法第11章第205款,主要负责治安、司法协调、刑事侦查、犯罪情报搜集、犯罪记录登记、法医业务、安全保卫和法制宣传等相关业务,下设东开普、西开普、北开普、夸祖鲁-纳塔尔、自由州、西北、北方、姆普马兰加和豪登等九个省警察署。
九省警察署各自负责本省治安工作,共辖1138个警察局(所)。
这些警察局(所)分别归各省警察署长领导,省警察署长直接对国家警察首脑负责。
SAPS现有警力193742人,其中警员为150950人,文员42792人。
南非宪法赋予南非警察崇高职责。
宪法规定,南非警方有责任防范、制止和调查犯罪行为,维持公共秩序,保护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为百姓创造平安祥和环境。
每年,南非警察都在为既定的目标不懈努力,也付出不小的代价。
例如,曾有资料显示,2009年4月1日至2010年3月31日,107名警员在执法中殉职。
简要历史南非警察的历史可追溯至“荷兰守护队”,这是1655年在开普定居的荷兰人组建的一个准军事组织,初衷是为了保护当地平民免受不法侵袭、维持社区秩序。
1795年,英国官员控制了“荷兰守护队”。
1825年他们组建了“开普警队”,1840年将其改组为“开普敦治安队”。
1854年,在东部港口小镇德班组建了一支治安队伍,早期命名为“德班镇警队”,后于1935年更名为“德班市警队”。
1855年10月3日在东开普组建了“边境武装骑警队”,并于1878年改编为“开普骑兵步枪队”。
在南非联邦创立后不久的1913年,南非警察(SAP)组建。
四年后,由于“骑兵步枪队”大部分成员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其所担负的民事职责转交给SAP。
SAP组建以后一直和军队保持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即使从1926年开始SAP完全接手维护社会治安的职责,也从没影响二者往来。
警方经常在出现紧急状况、警力不足时请求军队的支援;在“二战”中,SAP也曾派出一个警察大队作为南非军队第二步兵师的一部参加了北非作战。
1948年南非新一届政府就加强警方与军队的关系专门颁布法规,从此南非警察的地位、力量和装备得到大大加强,特别是在集会或面对敌对人群时,政府大量使用警力维护秩序。
1958年颁布的《治安法》在警方传统的功能上增加了新任务,如维护法律和秩序、预防和调查犯罪等,同时也赋予警方平息动荡、镇压暴乱的特殊权力。
1965年颁布的《治安修正法案》规定,警方不经授权即可搜查可疑人员、车辆和飞机并抓捕嫌疑人、扣押可疑物品。
法案还规定,警方有权在边境1英里(约1.6公里)范围内实施搜查和抓捕行动。
1979年这种执法权扩大到边境8英里(约12.8公里)范围内,而到了1983年,SAP的执法权就扩大至全国。
1948年至1990年间,南非共和国实行种族隔离制度。
种族隔离制度废除后,SAP更名为南非治安勤务部(SAPS),而法律与秩序部更名为国家安全部。
新的警察机构首脑上任伊始就从津巴布韦、英国和加拿大等国争取到警员培训援助,并将种族宽容和人权作为警察培训项目的中心内容。
到1995年底,SAPS完成与前警方部分单位合并,成立国家层面和九省层面的警察机构。
组织结构南非治安勤务部(SAPS)总部位于比勒陀尼亚,在国家警察总监领导下开展工作,下设调查和打击犯罪局、治安局、内保局、社区事务局、后勤保障局以及人力资源局六个部门。
调查和打击犯罪局负责犯罪调查及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下辖犯罪记录中心、经济犯罪案件大队、钻石和贵金属案件支队、缉毒处、防暴大队、谋杀和抢劫案件大队和车辆盗抢大队。
此外,该局于1994年成立了失踪人口调查处;治安局主要负责公共治安行动、保护政府高级官员和要人。
大多数政府驻地由该部门的特别警卫大队负责警卫,其麾下的特警队担负处置人质事件和其他高危行动的任务;内保局的工作是保持内部安全稳定和平息骚乱事件,以及支援其他单位的行动;社区事务局负责协调各部门履行职责和维护人权的工作;后勤保障局提供财务、法律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支持;人力资源局掌管人事和培训工作。
SAPS拥有一支庞大的后备力量,即南非预备役警察(the South African Reserve Police Service),其成员均为兼职警员,负责协助警方处置违法犯罪行为。
SAPS警官中57%为黑人、28%为白人、13%为有色人种、2%为印第安人。
其中男警官占70%、女警官占30%;警员中78%为黑人、10%为白人、10%为有色人种、2%为印第安人。
其中78%为男性、22%为女性。
全国共有三个警察工会,代表警务人员争取自身权益,保护警员利益。
其中,“警察和监狱人权工会”有会员15万人、“南非警察联盟”有会员约3.5万人、“公共事业协会”大约有4000名成员。
衔级SAPS目前所采用的衔级制始于2010年4月。
SAPS衔级的改变曾一度引起很大争议。
新警衔使用具有军事意义的称呼,如上将、中将、少将、准将、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以及准尉、军士和巡官等。
此外,新的警衔制折射出种族隔离时期警察管理体制的影子。
2009年,时任南非警察部门副首脑的菲基利·穆巴鲁拉发表讲话称,通过改革SAPS衔级制“将南非警察打造成一支准军事部队”。
于是SAPS警衔级别更加贴近军队军衔制。
这在当时南非社会引发广泛的批评,人们纷纷议论政府的这种做法是将警察队伍“军国主义化”。
现在在编的预备役警员保持目前的衔级,而以后加入南非预备役警察序列的人员则不再拥有衔级。
武器装备SAPS警员执勤时通常携带维克多(Vektor)Z88 9mm手枪或RAP-401小型手枪、辣椒喷射器,而开普敦执勤的警员则装备格洛克(Glock)-17型9mm手枪;乘车巡逻警员通常装备R5突击步枪。
在平息骚乱的行动中,警员使用多种武器,包括R1半自动步枪、BXP冲锋枪、马斯勒(Musler)12发霰弹枪(可以发射新一代防暴橡皮弹)和催泪弹等。
其中,R1半自动步枪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退出了执勤一线,不过在执行特别任务的特警队中仍有保留。
上世纪90年代初期,警方开始装备发射烟雾弹和催泪弹的车辆、水炮车、快速布设隔离网线车,以及用于预防犯罪、输送警力快速抵达骚乱现场以及护送要人的固定翼飞机或直升机。
镇暴警力开进时使用特别定制的客车或卡斯皮(Casspir)轮式装甲运兵车输送人员。
SAPS飞行总队总共拥有45架固定翼飞机和直升飞机。
固定翼飞机有12架,分别是超级空中霸王(Beech King Air)C90A(1架)、赛斯纳(Cessna)-680 (1架)、皮拉图斯(Pilatus)PC-6/B2-H4(9架)和皮拉图斯(Pilatus)PC-12(1架);直升机有33架,分别是欧直(Eurocopter)AS350 B3(13架)、麦克唐纳—道格拉斯(McDonnell-Douglas)369E(2架)、MBB Bk 117B1(1架)、MBB Bo 105 CBS(11架)和罗宾逊(Robinson)R44(6架)。
欧直MBB-Bo105直升机和川崎BK117直升机保证警队具备“24×7(每天24小时、每周7天)”的行动能力。
饱受诟病警察暴行近年来,SAPS警员暴力执法问题一直存在,严刑拷打嫌疑人、非法虐杀平民等执法“暴行”受到舆论诟病。
前立宪法院法官察克·阿古柏就曾抨击说:“后种族隔离制警察并不比种族隔离制警察好到哪里。
”南非网络媒体“思想领导者”的撰稿人西波·霍朗瓦尼也在《商业日报》上发表文章说:“南非是一个野蛮的警察国家。
”一些社区组织和团体指控SAPS对其合法活动施以违法行为和暴行。
独立的研究确证,SAPS曾数次参与镇压和平游行示威、打压社团的自由请愿活动。
2009年4月27日,SAPS试图取缔一个著名的社会运动“非自由日”的纪念活动,与集会人群发生冲突。
2009年9月在德班市肯尼迪路发生暴徒袭击选民的暴力事件,在选举活动现场维护秩序的SAPS被曝光放任暴徒打砸抢烧行为。
SAPS还被指使用严厉的治安手段对付手无寸铁的平民,如在开普敦代尔夫特的布里克斯多普临时重新安置区进行镇压自由集会的“执法”、实行非法宵禁等。
大赦国际(Amnesty International,亦称国际特赦组织)等国际组织和舆论早已盯上南非警察暴行,包括对犯罪嫌疑人严刑拷打和法外处决。
此外,警方野蛮的培训方式也颇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