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吊挂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114.98 KB
- 文档页数:3
煤矿粉尘传感器吊挂标准煤矿粉尘传感器是煤矿安全监测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其能有效地监测煤矿矿井中的粉尘浓度,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防范矿井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
在使用煤矿粉尘传感器时,必须要按照统一的吊挂标准进行安装,以确保传感器准确地测量煤矿矿井中的粉尘浓度,并保证其正常的运行和高效的工作。
1.传感器吊挂标高度:煤矿粉尘传感器应该安装在矿井中离地面一定的高度上,以确保其得到准确的测量数据和节省空间。
通常,传感器的吊挂高度应该为1.5米至2.5米之间。
2.传感器的安装位置:煤矿粉尘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应该考虑到粉尘浓度的分布情况和传感器测量范围内的矿井环境。
一般来说,传感器应该安装在有粉尘较重或有粉尘堆积的区域,同时不能被运输工具或人员碰撞。
3.传感器的吊挂方式:煤矿粉尘传感器应该采用不锈钢吊挂钩连同钢丝绳的方式固定在矿井上方。
钩子的长度和重量应该与传感器的重量和吊挂高度匹配,并且应该经过严格的力学计算和测试,确保传感器不会因为吊挂不稳而导致误差的产生。
4.传感器吊挂位置调整:在传感器吊挂完成之后,还需要进行位置调整以确保其正确的测量粉尘浓度。
传感器的吊挂位置应该是固定的,当需要进行位置调整时,应该使用钢丝绳或其他方式调整传感器的位置,确保其依然处于安全和稳定的状态,并且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不会受到影响。
5.安装检查与记录:为了确保传感器正常工作,必须进行安装检查与记录,记录下安装传感器的位置、时间、检查人员和检查结果等信息,以便日后进行监测和管理。
总之,煤矿粉尘传感器的吊挂标准对于确保煤矿安全生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按照相应的吊挂标准来安装和使用传感器,才能有效地保证矿井中粉尘浓度数据的准确性和工作绩效的高效性,并最大程度地保障煤矿工人的人身安全和矿山稳定生产。
煤矿甲烷传感器吊挂标准嘿,咱今儿就来说说这煤矿甲烷传感器吊挂标准的事儿。
你说这甲烷传感器啊,那可真是煤矿里的大宝贝呢!就好比咱家里的烟雾报警器,一旦有啥情况,它得第一时间发出信号呀。
咱先说说这吊挂的位置,那可得讲究得很呐!你想啊,要是随便找个地儿挂,那能起到啥作用?就像你把眼镜挂在脚脖子上,能看得清东西吗?肯定得找个合适的地方,能准确监测到甲烷的地方。
一般来说呢,得在采掘工作面、回风巷这些关键地方挂着。
这就好比是战场上的哨兵,得站在能看清敌人动向的地方呀!还有啊,这吊挂的高度也有说法。
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太高了,那甲烷都飘过去了它还没反应过来;太低了,可能被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干扰。
这就像你吃饭拿筷子,太长太短都不好使,得刚刚好才行。
一般呢,得离顶板不远不近的,这样才能准确“嗅”到甲烷的味道。
咱再说说这吊挂的方式,得稳稳当当的呀!不能风一吹就晃悠,那还咋监测?这就像你走路,要是东倒西歪的,能走好路吗?得用可靠的东西固定住,让它安安稳稳地在那儿工作。
你说要是不按照标准来吊挂会咋样?哎呀,那可不得了!就好比是聋子的耳朵——摆设啦!到时候真出了问题,那可就麻烦大了。
所以啊,大家可都得重视起来,别不当回事儿。
你想想,煤矿工人每天在井下辛苦工作,不就是为了能平安回家嘛。
这甲烷传感器就是他们的保护神呀,咱可得把它照顾好喽。
让它好好发挥作用,为大家的安全保驾护航。
总之呢,这煤矿甲烷传感器吊挂标准可马虎不得。
大家都得认真对待,严格按照要求来做。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煤矿工作更加安全可靠。
别嫌我啰嗦,这可都是为了大家好呀!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甲烷传感器吊挂及使用、挪移标准第一条甲烷传感器吊挂位置:1、矿井应配备传感器、分站等安全监控设备备件,备用数量不少于应配备数的20%。
2、掘进工作面:吊挂在风筒的对侧,距离工作面迎头不超过5m。
耙矸机作业时将甲烷传感器移至耙矸机导向轮上方。
3、采煤工作面:距离工作面回风侧煤壁不超过10m,距顶板(或顶梁)不得大于300 mm,距巷道侧壁不得小于200 mm,且应垂直悬挂。
4、采掘工作面回风口吊挂位置:距回风口10~15m处。
5、甲烷传感器的吊挂距离顶板不超过300mm,距离巷帮不小于200mm。
拱形巷道吊挂在巷道拱基线上方不少于1m的位置,距离吊挂处顶板不超过300mm,距离巷帮不小于200mm,并且垂直悬挂(特别规定的除外)。
6、甲烷传感器吊挂位置不符合规定,每次处对跟班队长、机电(队、班)长、责任人各罚款100元,并按一般隐患考核。
第二条甲烷传感器使用、挪移标准:1、甲烷传感器的安装必须与生产同步进行,甲烷传感器没有按要求安设,一律不得生产。
2、冲洗巷道积尘时严禁水流直对监控电缆接线盒、传感器、分站等监控设备进行冲洗。
3、工作面顶板有淋水时,应制作伞型装置进行遮挡,严禁用塑料袋、编织袋等物品包裹,发现包裹的按照红线处理。
4、甲烷传感器的显示屏应朝着巷道中心吊挂,严禁对着巷帮或老塘侧,应便于现场人员观察。
5、甲烷传感器上必须吊挂管理牌,字迹要清晰,不得私自涂改。
6、甲烷传感器的尾线(航空插头)必须按照标准使用扎带固定,固定时不得使航空插头接口部分明显受力。
7、岩巷工作面设置甲烷传感器保护箱,爆破作业时应将工作面瓦斯传感器移至保护箱内加以保护。
8、移动瓦斯传感器由当班班长负责,移动瓦斯传感器前,必须提前向通风队监控中心汇报,征得同意后方可进行,并且移动过程中轻拿轻放。
9、巷道开口使用扩散通风时,当掘进深度小于5m范围时,迎头可暂时悬挂便携仪,在开口处下风侧10-15m处安设1台甲烷传感器。
10、巷道掘进长度大于5m小于20m时,回风流中甲烷传感器位置不变(开口处下风侧10-15m处),在工作面增加(T1)1台甲烷传感器,悬挂在风筒对侧距工作面小于5m范围内。
粉尘传感器吊挂标准粉尘传感器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重要设备,它能够及时监测空气中的粉尘浓度,保障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为了确保粉尘传感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必须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吊挂安装。
本文将介绍粉尘传感器吊挂的标准要求,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帮助。
首先,粉尘传感器的吊挂位置应该选择在离地面1.5米至2米的位置,这样可以更好地接收到空气中的粉尘颗粒。
在选择吊挂位置时,要避免靠近通风口、空调出风口等位置,以免受到风速和气流的影响,导致监测结果不准确。
其次,吊挂粉尘传感器的支架应该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在安装吊挂支架时,要确保支架与吊挂表面之间没有松动或者摩擦,以免影响传感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此外,吊挂支架的安装位置应该经过认真测量和考虑,避免因为位置不当而影响传感器的正常使用。
另外,粉尘传感器的吊挂高度也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设置。
在吊挂传感器时,要确保传感器与地面的垂直距离符合标准要求,这样可以更好地保障传感器的监测准确性。
如果吊挂高度不符合要求,可能会导致监测结果不准确,从而影响工作环境的安全。
最后,粉尘传感器的吊挂位置和方式应该符合相关的安全规定。
在吊挂传感器时,要注意周围环境的安全,避免传感器受到外力冲击或者损坏。
另外,在吊挂传感器时,要确保传感器的线缆和连接部分处于良好的状态,以免因为线缆故障而影响传感器的正常使用。
总的来说,粉尘传感器的吊挂标准是确保传感器监测准确性和稳定性的重要保障。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吊挂安装,才能够更好地保障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希望相关工作人员能够重视吊挂标准,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确保粉尘传感器的正常使用和监测效果。
煤矿传感器吊挂标准
煤矿传感器作为矿井安全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吊挂标准直接关系到矿
井的安全生产。
为了确保传感器的正常运行和准确监测煤矿环境,制定了煤矿传感器吊挂标准,以规范传感器的安装和使用。
本文将对煤矿传感器吊挂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煤矿传感器的吊挂高度应符合规定要求。
传感器的吊挂高度直接影响到
其对煤矿环境的监测效果,过低或过高的吊挂高度都会导致监测数据的不准确。
因此,煤矿传感器的吊挂高度应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其能够准确监测到矿井内的气体浓度、温度等参数。
其次,传感器的吊挂位置也需要符合标准要求。
传感器的吊挂位置应选择在矿
井内通风良好、气流稳定的位置,避免受到气流的干扰影响监测效果。
同时,吊挂位置还应考虑到传感器的维护和保养便利性,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日常巡检和维护。
另外,传感器的吊挂角度也是需要注意的。
传感器的吊挂角度应根据其监测参
数的特点进行调整,确保其能够准确监测到矿井内的各项参数。
一般情况下,传感器的吊挂角度应尽量垂直于地面,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最后,传感器的吊挂固定方式也需要符合标准要求。
传感器的吊挂固定应采用
可靠的固定装置,防止传感器在运行过程中发生脱落或摇晃的情况,影响监测效果。
同时,吊挂固定装置还应考虑到传感器的日常维护和更换,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
总之,煤矿传感器的吊挂标准是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只有严格按照
标准要求进行安装和使用,才能确保传感器的准确监测和可靠运行。
希望煤矿相关人员能够重视传感器的吊挂标准,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采掘工作面传感器安装、吊挂及使用标准1、甲烷传感器吊挂标准:距顶板(顶梁)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不得小于200mm,字面显示朝向人员较多的工作地点;掘进巷道回风流传感器吊挂应直接吊挂在网片上,钢带、等距顶板都超距离,采煤工作面上隅角距老塘侧土袋墙、切顶线或挡风帘及上帮不大于800mm,不小于200mm;采煤工作面距煤帮不大于10m;掘进工作面距迎头不大于5m;采掘工作面回风侧甲烷传感器吊挂位置:距回风口10~15m处。
2、甲烷传感器标签:调校时间为7天。
采煤工作面上隅角:报警浓度≥1.0%CH4,断电浓度≥1.5%CH4,复电浓度<1.0%CH4采煤工作面:报警浓度≥1.0%CH4,断电浓度≥1.5%CH4,复电浓度<1.0%CH4采煤工作面回风巷:报警浓度≥1.0%CH4,断电浓度≥1.0%CH4,复电浓度<1.0%CH4采用串联通风的被串采煤工作面进风巷:报警浓度≥0.5%CH4,断电浓度≥0.5%CH4,复电浓度<0.5%CH4掘进工作面:报警浓度≥1.0%CH4,断电浓度≥1.5%CH4,复电浓度<1.0%CH4掘进工作面回风流:报警浓度≥1.0%CH4,断电浓度≥1.0%CH4,复电浓度<1.0%CH4采用串联通风的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前:报警浓度≥0.5%CH4,断电浓度≥0.5%CH4,复电浓度<0.5%CH4采掘工作面回风流机电设备处:报警浓度≥1.0%CH4,断电浓度≥1.0%CH4,复电浓度<1.0%CH4回风流中机电设备硐室:报警浓度≥0.5%CH4,断电浓度≥0.5%CH4,复电浓度<0.5%CH4采区回风巷:报警浓度≥1.0%CH4,断电浓度≥1.0%CH4,复电浓度<1.0%CH4矿井一翼回风巷及总回风巷:报警浓度≥0.7%CH4采区回风巷、矿井一翼回风巷、总回风巷内机电设备处:报警浓度≥0.5%CH4,断电浓度≥0.5%CH4,复电浓度<0.5%CH4(必须能够断开该机电设备的电源)3、回风流中机电设备处甲烷传感器安装位置:(设备为机械、电力设备)单台设备处:甲烷传感器安装在机电设备风流上风侧10~15m处。
煤矿掘进工作面粉尘传感器吊挂标准
煤矿掘进工作面粉尘传感器吊挂标准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吊挂位置:粉尘传感器应安装在掘进工作面的适当位置,以确保监测到工作面上的粉尘浓度。
2. 吊挂高度:粉尘传感器应根据掘进工作面的实际情况,在离地面一定高度处吊挂。
高度应使传感器能够监测到工作面上不同区域的粉尘浓度变化。
3. 吊挂方式:粉尘传感器可以采用固定吊挂或可移动吊挂方式。
固定吊挂适用于固定工作面位置且不需要改变监测位置的情况,而可移动吊挂适用于需要根据工作面进展情况调整监测位置的情况。
4. 吊挂角度:粉尘传感器吊挂时应根据传感器的工作特性确定合适的吊挂角度,以确保传感器对粉尘浓度的监测具有准确性和敏感度。
5. 保护措施:粉尘传感器吊挂位置应避免受到煤尘、水、振动等外部因素的干扰。
为此,可以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防水罩、振动减震装置等,以确保传感器的正常运行和精确监测。
6. 安全连接:粉尘传感器与工作面通风系统等相关设备应采取可靠的连接方式,确保传感器能够准确接收工作面的粉尘样本,以进行浓度监测。
7. 定期检测与维护:粉尘传感器吊挂位置需要定期检测和维护,以确保传感器的正常运行和准确监测。
定期检测包括传感器的校准和清洁,维护包括传感器的损坏修复和零件更换等。
总之,煤矿掘进工作面粉尘传感器吊挂标准应确保传感器能够准确、可靠地监测到工作面上的粉尘浓度,并保证传感器的安全运行和长期稳定监测。
采掘⼯作⾯传感器吊挂标准采掘⼯作⾯传感器吊挂标准⼀、30223综采⼯作⾯:1、上隅⾓甲烷传感器设置上隅⾓甲烷传感器设在采煤⼯作⾯切顶线对应的煤帮处,其具体位置距巷帮和⽼塘侧充填带均不⼤于800毫⽶,距顶板不⼤于300毫⽶。
设置报警浓度为≥1%,断电浓度为≥1.5%,断电范围是⼯作⾯及回风巷中全部⾮本质安全型电⽓设备,复电浓度为<1%。
2、便携式⽡斯检测报警仪设置吊挂位置与上隅⾓甲烷传感器相同,报警浓度1%。
3、⼯作⾯甲烷传感器设置⼯作⾯甲烷传感器设在回风流距⼯作⾯割煤线10m范围内,其具体位置距巷帮不⼩于200毫⽶,距顶板不⼤于300毫⽶,设置报警浓度为≥1%,断电浓度为≥1.5%,断电范围是⼯作⾯及回风巷中全部⾮本质安全型电⽓设备,复电浓度为<1%。
4、⼯作⾯中部甲烷传感器设置中部甲烷传感器设在回风巷中部,其具体位置距巷帮不⼩于200毫⽶,距顶板不⼤于300毫⽶,设置报警浓度为≥1%,断电浓度为≥1%,断电范围是⼯作⾯及回风巷中全部⾮本质安全型电⽓设备,复电浓度为<1%。
5、⼯作⾯回风流甲烷传感器设置回风流甲烷传感器设在距回风⼝10~15m处,其具体位置距巷帮不⼩于200毫⽶,距顶板不⼤于300毫⽶,设置报警浓度为≥1%,断电浓度为≥1%,断电范围是⼯作⾯及回风巷中全部⾮本质安全型电⽓设备,复电浓度为<1%。
6、采煤机机载断电仪30223⼯作⾯采煤机机载式⽡斯断电仪必须保证灵敏可靠,设置报警浓度≥1%,断电浓度≥1.5,断电范围采煤机电源,复电浓度<1%。
7、⼀氧化碳传感器设在距回风⼝10~15m处,其具体位置距巷帮不⼩于200毫⽶,距顶板不⼤于300毫⽶,报警浓度为≥0.0024%。
8、温度传感器设在距回风⼝10~15m处,其具体位置距巷帮不⼩于200毫⽶,距顶板不⼤于300毫⽶,报警值为30℃。
9、风速传感器设在距回风⼝10~15m处,其具体位置距巷帮不⼩于200毫⽶,距顶板不⼤于300毫⽶,报警值为5m/s。
mt粉尘传感器吊挂标准一、吊挂标准的概述在使用粉尘传感器的过程中,为了确保粉尘传感器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需要将其正确地安装吊挂在空气中。
因此,粉尘传感器吊挂标准被大力推广应用,以保证安装质量并确保人员安全。
目前,国际上对粉尘传感器吊挂标准的要求相对统一,吊挂标准主要包括吊挂高度、固定位置和安全性。
二、吊挂标准的标准要求1. 吊挂高度粉尘传感器吊挂标准要求吊挂高度不低于1.5米,以保证粉尘传感器的工作效果和安全性,同时也能够避免工作人员误触和破坏。
2. 固定方式根据粉尘传感器的型号和安装环境不同,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十分关键。
通常有壁挂、底座支撑、吊挂固定等方式。
在选择固定方式时,需要考虑到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保证设备安装可靠牢固,防止受到外部冲击。
3. 安全性在粉尘传感器的吊挂标准中,安全性是最核心的部分。
应该采用合适的吊车和钢丝绳进行吊挂,确保安全操作,并有专业维护人员进行日常维护和检测。
此外,还要考虑到安全防护措施,例如在高空进行工作时,保持稳定,要穿戴安全带等等。
三、如何选择合适的吊挂标准根据粉尘传感器的不同类型和安装环境,吊挂标准也有所不同。
在选择合适的吊挂标准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几点:1. 粉尘传感器的型号和尺寸。
2. 安装环境的特性,例如是否需要周期性移动装置。
3. 安装高度和工作环境。
4. 吊挂标准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经过合格评估。
选择合适的吊挂标准能够有效保障粉尘传感器的正常运行和工作寿命,并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结语】本文详细介绍了粉尘传感器吊挂标准的相关知识,包括吊挂高度、固定方式、安全性等要求,并探讨了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粉尘传感器吊挂标准。
在使用粉尘传感器时,应该严格按照吊挂标准来安装,以确保设备的安全和工作效果。
回采工作面监测监控仪器吊挂标准
一、监测监控仪器有:
KGJ16B型甲烷传感器 3个
KGA5型矿用一氧化碳传感器 2个
KG3007A型温度传感器 2个
二、监测监控设备的安装位置:
1、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回风落山角密集柱处)设置甲烷传感器T0、一氧化碳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距工作面不得大于10m设置瓦斯传感器T1,距工作面回风巷口10~15m设置甲烷传感器T2及一氧化碳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甲烷(温度、一氧化碳)传感器应垂直悬挂在巷道上方风流稳定的位置,距顶板(顶梁)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不得小于200mm,并应安装维护方便,不影响行人和行车。
上隅角安设位置为切顶线往外300mm处。
T0: 报警值≥0.8% 断电值≥1.3% 复电值﹤0.8%;CO报警浓度为24ppm
T1:报警值≥0.8% 断电值≥1.3% 复电值﹤0.8%;CO报警浓度为24ppm
T2:报警值≥0.8% 断电值≥0.8% 复电值﹤0.8%;CO报警浓度为24ppm
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其两巷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2、所有皮带输送机滚筒下风侧10~15m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
粉尘传感器吊挂标准粉尘传感器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传感器,它能够检测空气中的粉尘浓度,帮助企业监控生产环境的清洁程度,保障员工的健康。
然而,粉尘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和吊挂标准对其检测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粉尘传感器的吊挂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首先,粉尘传感器的吊挂高度应该考虑到其检测范围和环境特点。
一般来说,传感器应该安装在离地面1.5米到2米的位置,这样既可以有效地检测到空气中的粉尘浓度,又不会受到人员活动和设备操作的干扰。
如果是在较为封闭的空间内使用传感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吊挂高度,确保其能够准确地反映空气中的粉尘情况。
其次,粉尘传感器的吊挂位置也需要特别注意。
传感器应该尽量避免被直接吹到空调或通风口附近,以免检测结果受到空气流动的影响。
同时,传感器也应该远离易产生粉尘的区域,避免因为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导致误差。
在安装传感器时,要仔细选择吊挂位置,确保其能够全面、准确地检测空气中的粉尘情况。
此外,粉尘传感器的吊挂角度也需要特别注意。
一般来说,传感器应该垂直于地面吊挂,以确保其能够最大限度地接收空气中的粉尘颗粒。
如果传感器需要在特殊环境下使用,比如高温或高湿度环境,可以根据厂家提供的安装说明进行调整,确保传感器的吊挂角度符合要求。
最后,安装粉尘传感器时,还需要注意其与其他设备的距离。
传感器应该尽量远离其他设备,避免受到机械振动或电磁干扰的影响。
在安装传感器时,要考虑到周围环境的复杂性,选择一个相对独立、稳定的位置进行吊挂,以确保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总之,粉尘传感器的吊挂标准对其检测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安装传感器时,要考虑到吊挂高度、吊挂位置、吊挂角度和与其他设备的距离等因素,确保传感器能够准确地反映空气中的粉尘情况。
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保障生产环境的清洁程度,保障员工的健康。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帮助,使他们在工作中能够更加科学、准确地使用粉尘传感器。
采煤工作面各种传感器吊挂标准随着煤炭工业的日益发展,采煤工作面各种传感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传感器来检测煤矿的各种状况,以及采集数据,对于提升煤矿的生产效率、安全性和质量控制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各类采煤设备的型号和规格不同,对于传感器的吊挂也存在一定难题,需要统一规范。
一、传感器吊挂的重要性在采煤过程中,采煤机和其他设备都需要配备各种传感器,对其进行监测,包括各种温度、振动、压力等参数。
在煤矿生产中,正确选用和安装传感器、科学地吊挂传感器,不仅可以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工作面的安全生产,也能帮助矿山进行更加准确的运行数据记录和分析,从而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
二、传感器吊挂标准的重要性传感器的吊挂标准标准化,有利于促进采煤工作的精细化和智能化控制。
标准化不仅是企业管理的需要,也是市场竞争的需要。
统一的标准化可以提高产品被市场接受的程度,降低冗余设计和投资成本,同时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精度,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
三、传感器吊挂标准的制定制定传感器吊挂标准需要考虑煤矿生产的具体情况。
在确定标准时,需要结合煤矿开采方式、采煤机械等设备的性能、工作面数量和位置、煤层倾角等因素考虑,力求实现标准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1、传感器吊挂位置的标准传感器吊挂的位置是各种设备安装和工作的关键,传感器的位置不当会分散、混乱,增加生产管理的复杂度。
应根据开采阶段、采煤阵式、采补墙距离等因素,合理确定传感器吊挂位置,确保数据监测得到充分保障。
如决定使用综采设备安装多传感器的应按照机械设备组成精简、标准化。
如化学成分、含水量、粒度组成等在到达综采工作面前、工作面时需进行分析测试数据记录的地方,控制在一个范围之内的标准进行确定吊挂测点,一般设为1至2个位置2、传感器吊挂方式的标准传感器吊挂方式的标准应考虑煤矿工作面不同设备的不同情况,传感器吊挂方式对于采煤机等设备来说,可以使用固定式和活动式的形式。
对于固定式传感器的安装,需要根据设备本身的机构设计,为传感器的压力等参数设立测点,并固定在设定好的位置。
井下传感器吊挂标准
井下传感器的吊挂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安全标准:井下传感器吊挂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如煤矿安全准则、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安全标准等。
2. 材料标准:吊挂部分的材料必须耐腐蚀、耐高温、耐高压等,以保证在井下恶劣环境中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3. 结构标准:吊挂结构必须合理、牢固,能够承受井下工作条件下的振动和冲击,保持传感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尺寸标准:吊挂的尺寸必须适应井下传感器的实际尺寸,并考虑到井下的空间限制,以确保安装便捷、牢固。
5. 连接方式标准:吊挂必须能够与传感器进行可靠连接,以确保传感器正常工作并能够传递准确的数据。
6. 防护标准:吊挂必须具备防护功能,能够防止井下的灰尘、腐蚀介质等对传感器的侵蚀,保证传感器的工作寿命和准确性。
总之,井下传感器的吊挂标准是为了确保传感器在井下工作环境下的安全可靠运行,需要满足相关的安全、材料、结构、尺寸、连接和防护标准要求。
瓦斯传感器吊挂标准
瓦斯传感器是矿井安全监测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实时监测矿井中的瓦斯浓度,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可以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
而瓦斯传感器的吊挂标准则是保证其正常工作的重要保障,下面将就瓦斯传感器的吊挂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瓦斯传感器的吊挂位置应该选择在矿井通风流动的区域,避免选择在死角或者通风不畅的地方。
这样可以确保瓦斯传感器可以及时准确地监测到矿井中的瓦斯浓度变化,提前预警可能的安全隐患。
其次,瓦斯传感器的吊挂高度也是需要注意的,一般来说,应该选择在离地面1.5米到1.8米的位置进行吊挂。
这个高度既可以避免被矿工无意中碰到,又可以确保瓦斯传感器可以准确地监测到矿井中下沉的瓦斯浓度,提供及时的数据支持。
再者,瓦斯传感器的吊挂角度也是需要注意的,一般来说,应该选择垂直于地面的位置进行吊挂。
这样可以避免因为吊挂角度不当导致瓦斯传感器监测数据不准确,影响矿井的安全生产。
另外,瓦斯传感器的吊挂固定方式也是需要注意的,一般来说,应该选择牢固可靠的吊挂固定方式,避免因为吊挂不牢固而导致瓦斯传感器脱落或者摇晃,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最后,瓦斯传感器的吊挂标准还需要考虑到各种特殊情况,比如高温、高湿、有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下,需要选择适合的防护措施和防护材料,确保瓦斯传感器可以正常工作。
总的来说,瓦斯传感器的吊挂标准是确保其正常工作的重要保障,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吊挂安装,才能提供可靠的监测数据,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
希望矿井工作人员能够重视瓦斯传感器的吊挂标准,做好安装工作,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
通知
《传感器“三扎一定固”》
河南煤化集团和永龙公司领导来我矿现场检查“一通三防”工作,根据公司领导的要求,井下各类传感器按照“三扎一固定”方式进行重新吊挂,吊挂标准如下:
一、传感器位置的规定
1、掘进工作面瓦斯传感器应吊挂在距工作面 5 米内且在风筒出口的另一侧位置处,距顶板不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不小于200mm 回风侧无淋水的位置。
2、回采工作面瓦斯传感器应垂直吊挂,距顶板不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不小于200mm无淋水的位置。
3、风速、负压、开停传感器应安装在能正确反映该测点的位置。
二、“三扎一固定”方式牢固稳定扎牢
所有采掘头面、巷道及硐室的甲烷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等的航空插头引出线必须按照“三扎一固定”方式牢固稳定扎牢,避免航空插头因拉力过大造成接触不良引起误报警(详见附图)。
三、时间要求
各单位在三天之内(2013年6月16日下午3:00 以前)全部按照以上要求整改完毕,按期未整改到位罚款50元/台。
通风科
2013年6月13日。
瓦斯探头吊挂标准应由专业人员按照以下标准进行操作:
1. 吊挂方式:瓦斯传感器应采用不小于φ10的钢管作为吊杆,吊挂高度距离顶梁不大于100mm,距底不大于50mm,且不得影响支架的移设。
2. 传感器的间距:在巷道净高为2.4m~2.8m,净宽不得小于1.8m,净距不得小于0.5m。
3. 传感器的位置:甲烷传感器与风门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300mm,传感器下方的巷道净高不得小于2.3m。
4. 传感器的安装:甲烷传感器应垂直悬挂在巷道顶棚上,距顶梁不小于300mm,且不小于全高的2/3,离地高度在300mm~500mm,并且不随风尘、岩尘飞扬。
5. 传感器的拆除:甲烷传感器应当装设在安全地点,并且与巷道贯通误差不大于5m。
6. 传感器的编号悬挂:每个支架原则上应悬挂一个传感器编号牌,牌面应标明传感器的编号、采集员、维护员、监测监控工、监测工等字样。
7. 传感器的维护:为了防止瓦斯传感器受到堵塞,应及时清理甲烷传感器附近的巷道浮尘和杂物。
以上就是瓦斯探头吊挂标准的详细说明。
粉尘传感器吊挂标准
粉尘传感器的吊挂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测量范围:粉尘传感器应能够检测到0.1mg/m3至1000mg/m3的粉尘浓度。
2. 测量相对误差:传感器的测量结果与实际值之间的相对误差不应超过15%。
3. 采样流量:粉尘传感器采集空气样本的流量应为2L/min。
4. 采样流量误差:采样流量误差不应超过2.5%。
5. 采样流量稳定性:采样流量稳定性不应超过3.0%。
6. 工作电压:粉尘传感器的工作电压范围为DC12v至DC24v。
7. 工作电流:传感器的工作电流不应超过170ma。
8. 输出信号制式:输出信号应为频率在200Hz至1000Hz之间的信号。
9. 信号传输距离:传感器与关联设备的信号传输距离不应小于2km,电源传输距离为50m。
10. 防爆设计:对于煤矿等易燃易爆环境,粉尘传感器应具备防爆设计,如GCC-1000型粉尘浓度传感器。
11. 安装位置:粉尘传感器应悬挂在便于观察和维护的位置,距离巷帮和底板的距离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综上所述,粉尘传感器的吊挂标准包括测量范围、相对误差、采样流量、流量误差、流量稳定性、工作电压、工作电流、输出信号制
式、信号传输距离、防爆设计以及安装位置等方面。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根据具体需求和环境条件进行调整。
矿井甲烷、一氧化碳传感器吊挂标准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AQ1029-2007《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制定矿井甲烷、一氧化碳传感器吊挂标准,望各单位照此标准执行。
1、甲烷、一氧化碳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顶梁、屋顶)不得大于300mm ,距巷道侧壁(墙壁)不得小于200mm 如图1,并应安装维护方便,不影响行人和行车。
图1 甲烷、一氧化碳传感器吊挂位置
依据:(《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6.1和7.1.1)
2、长壁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必须按图2设置。
U 型通风方式在上隅角设置甲烷传感器T 0或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工作面设置甲烷传感器T 1 ,工作面回风巷设置甲烷传感器T 2;
图2 U 型通风方式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的设置
10~15m T 1
T 2 ≤10m
T 0 回风隅角
≤10m
3、煤巷、半煤岩巷和有瓦斯涌出岩巷的掘进工作面甲烷传感器必须按图3设置:在工作面混合风流处设置甲烷传感器T1,在工作面回风流中设置甲烷传感器T2;
图3掘进工作面甲烷传感器的设置
依据:(《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6.4.1)
4、设在回风流中的机电硐室进风侧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如图4所示;
图4 在回风流中的机电硐室甲烷传感的设置
依据:(《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6.6)
5、炮采工作面设置的传感器在放炮前应移动到安全位置,放炮后应及时恢复设置到正确位置。
对需要经常移动的传感器,由采掘班组长负责按规定移动,严禁擅自停用。
依据:(《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8.4.4)
6、传感器经过调校检测误差仍超过规定值时,必须立即更换;安全监控设备发生故障时,必须及时处理,在更换和故障处理期间必须采用人工监测等安全措施,并填写故障记录。
7、使用中的传感器应经常擦拭,清除外表积尘,保持清洁。
采掘工作面的传感器应每天除尘;传感器应保持干燥,避免洒水淋湿;维护、移动传感器应避免摔打碰撞。
依据:(《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