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品质量过程控制之甲醇精馏操作规程

产品质量过程控制之甲醇精馏操作规程

产品质量过程控制之甲醇精馏操作规程

甲醇产品关键质量控制程序

----甲醇精馏操作规程

甲醇产品质量不合格原因有:色度、密度、沸程、水溶性、水的质量分数、高锰酸钾、酸碱的质量分数。其常见的甲醇成品不合格原因有水溶性和酸碱的质量分数,调节方法如下:

1、水溶性不合格主要是预塔轻组分脱除不净杂醇采出少,调节方法:a、预塔空冷出口温度提高到50℃―51℃,预塔空冷温度提高,塔顶的不凝气不容易混合到回流液中,从而有效提高预塔脱除轻组分能力。b、预塔空冷温度提高,预塔塔顶温度会涨,不凝气增多,把气液分离器放空阀门开大,有效提高不凝气的放空。c、提高预塔塔釜温度,温度上涨,塔顶压力上涨,温度也会有小幅度的上涨,能提高不凝气的有效脱除。d、提高预后水份水份增多,能更有效的分离重组分和轻组分,提高甲醇的沸点,沸点提高能有效提取轻组分。预塔水份提高对加压塔塔釜有影响,加压塔釜温度会上升,这时加大加压塔回流量,保证加压塔温度在指标内,也提高了加压塔回流。e、常压塔第19块塔板温度可控制低些(保证残液合格)。控制温度可缓慢加回流,因为加压塔的负荷低,所以控制常压塔回流要稳。f、加大杂醇采出量,让杂醇在塔板上的停留时间不要过长。

2、酸碱度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碱液量的多少,调节方法:加减碱液的流量来调节预后甲醇的PH值,碱溶液的多少也会对水溶性有影响,碱溶液能有效分解羟、胺类化合物。

煤制甲醇工艺设计

煤制甲醇工艺流程化设计 主反应为:C + O 2 → C O + C O 2 + H 2 → C H 3O 副反应为: 1 造气工段 (1)原料:由于甲醇生产工艺成熟,市场竞争激烈,选用合适的原料就成为项目的关键,以天然气和重油为原料合成工艺简单,投资相对较少,得到大多数国家的青睐,但从我国资源背景看,煤炭储量远大于石油、天然气储量,随着石油资源紧缺、油价上涨,在大力发展煤炭洁净利用技术的形势下,应该优先考虑以煤为原料,所以本设计选用煤作原料。 图1-1 甲醇生产工艺示意图 (2)工艺概述:反应器选择流化床,采用水煤浆气化激冷流程。原料煤通过粉碎制成65%的水煤浆与99.6%的高压氧通过烧嘴进入气化炉进行气化反应,产生的粗煤气主要成分为CO ,CO 2,H 2等。 2423CO H CH H O +?+2492483CO H C H OH H O +?+222CO H CO H O +?+

2 净化工段 由于水煤浆气化工序制得粗煤气的水汽比高达1.4可以直接进行CO变换不需加入其他水蒸气,故先进行部分耐硫变换,将CO转化为CO2,变换气与未变换气汇合进入低温甲醇洗工序,脱除H2S和过量的CO2,最终达到合适的碳氢比,得到合成甲醇的新鲜气。 CO反应式: CO+H O=CO+H 222 3 合成工段 合成工段工艺流程图如图1。 合成反应要点在于合成塔反应温度的控制,另外,一般甲醇合成反应10~15Mpa的高压需要高标准的设备,这一项增加了很大的设备投资,在设计时,选择目前先进的林达均温合成塔,操作压力仅5.2MPa,由于这种管壳式塔的催化剂床层温度平稳均匀,反应的转化率很高。在合成工段充分利用自动化控制方法,实行连锁机制,通过控制壳程的中压蒸汽的压力,能及时有效的掌控反应条件,从而确保合成产品的质量。 合成主反应: CO+2H=CH OH 23 主要副反应: CO+3H=CH OH+H O 2232 4 精馏工段 精馏工段工艺流程图见图2。 合成反应的副产主要为醚、酮和多元醇类,本设计要求产品达质量到国家一级标准,因此对精馏工艺的合理设计关系重大,是该设计的重点工作。设计中选用双塔流程,对各物料的进出量和回流比进行了优化,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精甲醇质量,从主塔回流量中采出低沸点物继续进预塔精馏,这一循环流程能有效的提高甲醇的质量。

甲磺精馏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

Guide operators to deal with the process of things, and require them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etails of safety technology and be able to complete things after special training.甲磺精馏岗位安全操作规 程正式版

甲磺精馏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指导操作人员处理某件事情的流程和主要的行动方向,并要求参加施工的人员,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细节和经过专门训练,合格的情况下完成列表中的每个操作事项。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 目的 规范操作程序,强化环保意识,提高操作水平。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甲磺精馏岗位。 3 职责及职责范围 3.1 职责 3.1.1 遵守厂纪厂规及上级有关规定。 3.1.2 服从班长指挥,认真完成指令性任务。 3.1.3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3.1.4 掌握本岗位的工艺流程、生产原理,不断提高操作技能。 3.1.5 增强环境意识,保护生态环境,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量,确保本岗位环境达到环保要求。 3.2 职责范围 3.2.1 严格按本操作法规定进行生产过程控制,确保精馏产品质量,加强设备和仪表的维护保养,提高设备和仪表的使用寿命。 3.2.2 按照岗位责任区检查各个密封点,及时处理泄漏点。 3.2.3 负责本岗位卫生区卫生,垃圾要求分类存放。 4 岗位执行标准(略)

5 工艺操作顺序 5.1准备工作 (1)检查本岗位全部密封点,保证无泄漏或松动现象。 (2)检查本岗位设备的完好性。 (3)检查温度计、温度自动记录仪、压力表、色谱仪等仪表,保证仪表正常。 (4)检查电动设备保证正常运转。 (5)检查蒸汽管道,保证管道畅通。 6 应急措施 6.1停电 蒸馏过程时突然停电,要立即关闭蒸汽阀,打开釜上放空阀,然后打开釜底凝液排放阀;关气相色谱,待色谱冷却后再关氢气阀门。

低压甲醇工作原理与工艺流程

低压甲醇工序操作规程 第一节主要任务 低压甲醇工序的主要任务是:将压缩送来的原料气中CO、CO2,在合适的温度和压力下,在触媒的催化作用下,与H2反应生成甲醇,并将粗甲醇经中间槽送往甲醇精馏工段;同时为低压醇烃化系统输送含CO+CO2合格的原料气。 工段管辖范围:低压甲醇塔、塔前预热器、循环机、水冷器、醇分离器、油分离器,中间槽,汽包、热水泵等界区所属设备、管道、阀门、仪表等。 第二节工作原理与工艺流程 1、甲醇生成的基本原理: 主反应:CO+2H2→CH3OH+Q CO2+3H2→CH3OH+H2O+Q 副反应:2CO+4H2→(CH3)2O+H2O+Q CO+3H2→CH4+H2O+Q 4CO+8H2→C4H9OH+3H2O+Q CO2+H2→CO+H2O-Q nCO+2nH2→(CH2)n+nH2O+Q 2、低压甲醇工序的工艺流程 系统流程:自压缩来的5.0MPa原料气经过油分后,与出循环气油分的气体汇合,经过热交,被反应气加热至190~200℃,进低压甲醇塔,反应后的热气经热交冷却到60~70℃进水冷,经分离器分离醇后,一部分气体经循环机加压与原料气混合,循环反应。另一部分醇后气送

往低压醇烃化工序。 JJD水管式甲醇塔流程: 未反应气体自甲醇塔下部三通旁侧进入内外筒环隙,充满环隙的气体径向通过垂直沸腾水管,流过触媒床。反应后的气体进入触媒床层中心的集气管,在集气管自上而下,由塔下部出塔。塔内换热器与汽包构成一个饱和水、蒸汽的闭路循环。从汽包下来的水进入水室,均匀进入各内管,由上而下在管的底端折转到外管,吸收管外反应热,部分水被汽化,比重较小的汽、水混合物上升到汽室再由连接管上升至汽包。蒸汽送往外网,给水补充到汽包,如此构成一个无动力水循环。 第三节主要设备 低压甲醇工段主要设备一览表:

十万吨焦炉煤气制甲醇的操作规程

10万吨甲醇操作法全套 第一篇合成岗位操作规程 第一章工艺原理 一、合成工艺原理 甲醇合成是在5.0MPa压力下,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气体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反应生成甲醇,基本反应式为: CO+2H2=CH3OH+Q CO2+3H2=CH3OH+H2O+Q 在甲醇合成过程中,尚有如下副反应: 2CO+4H2=(CH3)2O+H2O 2CO+4H2=C2H5OH+H2O 4CO+8H2=C4H9OH+3H2O 此外,还有甲酸甲酯,乙酸甲酯及其它高级醇、高级烷烃类生成。 以铜为主体的铜基催化剂,对于甲醇合成具有极高的选择性,而且在不太高的压力及温度下,要求合成气的净化要彻底,否则其活性将很快丧失,它的耐热性也较差,要求维持催化剂在最佳的稳定的温度下操作。 铜基催化剂一般可在210-280℃下操作,视催化剂的型号及反应器型式不同,其最佳操作温度范围与略有不同。管壳式反应器的最佳操作温度在230-260℃之间。 在铜基催化剂上合成甲醇,合适的操作压力是5.0~10.0MPa,对于合成气中二氧化碳较高的情况,压力的提高对提高反应速度有比较明显的效果。 合成气的成份对甲醇合成反应的影响较大,由前述反应式可见,要降低能耗,应采用适量的二氧化碳浓度的合成气,若合成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加重精馏工序的负担并增加了能耗,但二氧化碳含量太低,会导致催化剂活性和转化率过低。 理论的合成新鲜气成份,应满足以下比值: 氢碳比f=(H2-CO2)/(CO+CO2)=2.05 实际操作中氢碳比应适当增大,大约在2.05~2.15之间。 空速一般控制在8000~10000h-1左右。 甲醇合成是强烈的放热反应,必须在反应过程中不断的将热量移走,反应才能正常进行,管壳式反应器利用管子与壳体间副产中压蒸汽来移走热量,这样,合成反应适宜的温度条件维持就几乎全依赖于副产品中压蒸汽压力操作的正常与稳定。 第二章工艺流程简述 由压缩工序来的循环气经入塔气预热器(C0401)预热至225℃,由顶部进入管壳式等温甲醇合成塔(D0401),在铜基触媒的作用下,CO、CO2与H2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同时还有少量的其它有机杂质生成。合成塔出塔气经出塔气预热器(C0401)、出塔气冷却器(C0402)和甲醇水冷器(C0403)冷却至40℃,此时气体中的甲醇绝大部分被冷凝下来,然后进入甲醇分离器(F0401)将粗甲醇分离下来。出F0401的气体一部分作为弛放气排放,以维持合成回路中惰性气体的含量;另一部分气体作为循环气送至压缩工序。排出的弛放气经压力调压阀PICA-1406减压后送往转化工序作为蒸汽转化炉的燃料。 甲醇分离器底部出来的粗甲醇经液位调节阀LICA-1403控制液位并减压进入闪蒸槽(F0402),大部分溶解气体被闪蒸出来,闪蒸后的粗甲醇送至精馏工序。闪蒸气送往转化工序作为转化炉低压烧嘴的燃料。 甲醇合成塔的反应温度是通过壳侧副产蒸汽的压力来控制的,根据合成触媒使用时间的

生产甲醇的工艺流程

生产甲醇的工艺流程 (一)生产工序 合成气合成甲醇的生产过程,不论采用怎样的原料和技术路线,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工序 1.原料气的制备 合成甲醇,首先是制备原料氢和碳的氧化物。一般以含碳氢或含碳的资源如天然气、石油气、石脑油、重质油、煤和乙炔尾气等,用蒸汽转化或部分氧化加以转化,使其生成主要由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组成的混合气体,甲醇合成气要求(H2-CO2)/(CO+CO2)=2.1左右。合成气中还含有未经转化的甲烷和少量氮,显然,甲烷和氮不参加甲醇合成反应,其含量越低越好,但这与制备原料气的方法有关;另外,根据原料不同,原料气中还可能含有少量有机和无机硫的化合物。 为了满足氢碳比例,如果原料气中氢碳不平衡,当氢多碳少时(如以甲烷为原料),则在制造原料气时,还要补碳,一般采用二氧化碳,与原料同时进入设备;反之,如果碳多,则在以后工序要脱去多余的碳(以CO2形式)。 2.净化 一是脱除对甲醇合成催化剂有毒害作用的杂质,如含硫的化合物。原料气中硫的含量即使降至1ppm,对铜系催化剂也有明显的毒害作用,因而缩短其使用寿命,对锌系催化剂也有一定的毒害。经过脱硫,要求进入合成塔气体中的硫含量降至小于0.2ppm。脱硫的方法一般有湿法和干法两种。脱硫工序在整个制甲醇工艺流程中的位置,要根据原料气的制备方法而定。如以管式炉蒸汽转化的方法,因硫对转化用镍催化剂也有严重的毒害作用,脱硫工序需设置在原料气设备之前;其它制原料气方法,则脱硫工序设置在后面。 二是调节原料气的组成,使氢碳比例达到前述甲醇合成的比例要求,其方法有两种。 (1)变换。如果原料气中一氧化碳含量过高(如水煤气、重质油部分氧化气),则采取蒸汽部分转换的方法,使其形成如下变化反应:CO+H2O==H2+CO2。这样增加了有效组分氢气,提高了系统中能的利用效率。若造成CO2多余,也比较容易脱除。 (2)脱碳。如果原料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多,使氢碳比例过小,可以采用脱碳方法除去部分二氧化碳。脱碳方法一般采用溶液吸收,有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两种方法。(如:低温甲醇洗)

搅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搅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3476-80 搅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目的 规范操作程序,强化环保意识,提高操作水平。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搅拌岗位。 3职责及职责范围 3.1 职责 3.1.1 遵守厂纪厂规及上级有关规定。 3.1.2 服从班长指挥,认真完成指令性任务。 3.1.3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3.1.4 掌握本岗位的工艺流程、生产原理,不断提高操作技能。 3.1.5 增强环境意识,保护生态环境,降低能耗,减少数派污染物排放量,确保岗位环境达到环保要求。 3.2 职责范围

3.2.1 严格按本操作法规定进行生产过程控制,确保无泄漏事故发生,加强设备和仪表的维护保养,提高设备和仪表的使用寿命。 3.2.2 按照岗位责任区检查各个密封点,及时处理泄漏点。 3.2.3 负责本岗位卫生区卫生,垃圾要求分类存放。 4.1 岗位执行标准 副产酸比重:1.13±0.003;副产酸浓度:26%±0.5% 5工作顺序 5.1 反应气吸收系统 5.1.1检查系统设备、管道、阀门是否正常。 5.1.2液位控制:稀酸吸收罐液位高度为罐高的80%—90%,浓酸吸收罐液位高度为罐高的70%左右。 5.1.3启动系统:确认稀酸吸收罐和浓酸吸收罐内液位在控制范围之内,开启冷却器及降膜吸收罐至降膜吸收循环泵、降膜吸收循环泵至降膜吸收器、稀酸吸收罐至稀酸喷射器的阀门,关闭其它阀门,启动

甲醇的使用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甲醇搬运存放及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为了规范甲醇安全使用存放,防止发生意外伤害,特制定本规定。 一、甲醇的搬运存放: 1、甲醇搬运过程中,禁止碰撞等粗暴行为。尽量做到轻拿轻放。禁止行车调运。 2、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7℃。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3、仓库及作业现场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藏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4、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5、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6、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接触。 7、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应安全放置。 二、甲醇的使用注意事项: 1、严禁烟火,严禁将火种带入罐区。 2、严禁汽车、摩托车进入储罐区。

3、必须熟悉防火、消防器具的存放点并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并定期检查、维护消防器材和消防系统。 4、必须熟悉防毒面具(过滤罐、空气呼吸器)的存放点并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定期检查防毒面具、甲醇报警仪是否完好。当工作范围有甲醇蒸汽时,应立即佩戴防毒面具。 5、绝对禁止饮用被甲醇污染的水源,禁止用含甲醇的水洗衣服和手脸。 6、发现设备、管道的连接处有泄漏要及时汇报,操作岗位应尽力消除,应戴防毒面具,穿胶鞋戴橡胶手套,及防护用具。 三、甲醇的相关常识: 1、甲醇的名称 产品:甲醇(CH3OH) 产品用途:溶剂、燃料、加工原料闪点:12.22℃燃点:11℃ 2、甲醇的危害: (1)、毒性对人的危害:甲醇属于剧毒化工产品,直接接触或触挥发物都可造成刺激粘膜,产生头疼、失眠、恶心、神志不清、失去知觉、消化和视力受损,甚至死亡(2)、工作当中的防护措施与注意事项:甲醇通过皮肤接触、眼晴接触、吞咽或吸入人体 呼吸系统保护:在库房日常操作中配备空气面罩, 皮肤保护:配备使用丁基和丁腈橡胶手套。穿上防止化裤子和衣服,最好是丁基或丁腈橡胶。

甲醇精馏的方法

1.4.2 甲醇精馏的典型工艺流程甲醇精馏产生工艺有多种,分为单塔精馏,双塔精馏,三塔精馏与四塔精馏(即三塔加回收塔) (1) 单塔流程描述 采用铜系催化剂低压法合成甲醇,由于粗甲醇中不仅还原性杂质的含量大大减少,而且二甲醚的含量几十倍地降低,因此在取消化学净化的同时,可将预精馏及甲醇-水-重组分的分离在一台主精馏塔内同时进行,即单塔流程,就能获得一般工业上所需要的精甲醇。单塔流程更适用于合成甲基燃料的分离,很容易获得燃料级甲醇。 单塔流程(见图1.1)为粗甲醇产品经过一个塔就可以采出产品。粗甲醇塔中部加料口送入,轻组分由塔顶排出,高沸点的重组分在进料板以下若塔板处引出,水从塔底排出,产品甲醇在塔顶以下若干块塔板引出。 (2) 双塔流程描述 双塔工艺是由脱醚塔,甲醇精馏塔或者主塔组成。主塔在工厂中产量在100万吨/年以下,仅仅能提供简单的过程,所以设备和投资较低。 传统的工艺流程,是最早用于30MPa压力下以锌铬催化剂合成粗甲醇的精制。主要步骤有:中和、脱醚、预精馏脱轻组分杂质、氧化净化、主精馏脱水和重组分,最终得到精甲醇产品。在传统工艺流程上,取消脱醚塔和高锰酸钾的化学净化,只剩下双塔精馏(预精馏塔和主精馏塔)。其高压法锌铬催化剂合成甲醇和中、低压法铜系催化剂合成甲醇都可适用。 从合成工序来的粗甲醇入预精馏塔,此塔为常压操作。为了提高预精馏塔后甲醇的稳定性,并尽可能回收甲醇,塔顶采用两级冷凝。塔顶经部分冷凝后的

大部分甲醇、水及少量杂质留在液相作为回流返回塔,二甲醚等轻组分(初馏分)及少量的甲醇、水由塔顶逸出,塔底含水甲醇则由泵送至主精馏塔。主精馏塔操作压力稍高于预精馏塔,但也可以认为是常压操作,塔顶得到精甲醇产品,塔底含微量甲醇及其它重组分的水送往水处理系统(见图1.2)。 (3) 三塔流程描述 三塔工艺是由脱醚塔,加压精馏塔和常压精馏塔组成,形成二效精馏与二甲醇精馏塔甲醇产品的镏出物的混合物。三塔流程(见图1.3)的主要特点是,加压塔塔顶冷凝潜热用作常压塔塔釜再沸器的热源,形成双效精馏二效精馏,因此热量交换在加压塔顶部和常压塔底部之间进行。这种形式节省大约30%~40%的能源,同时降低了循环冷却水的速度。 从合成工序来的粗甲醇入预精馏塔,在塔顶除去轻组分及不凝气,塔底含水甲醇由泵送加压塔。加压塔操作压力为57bar(G),塔顶甲醇蒸气全凝后,部分作为回流经回流泵返回塔顶,其余作为精甲醇产品送产品储槽,塔底含水甲醇则进常压塔。同样,常压塔塔顶出的精甲醇一部分作为回流,一部分与加压塔产品混合进入甲醇产品储槽。 (4) 四塔流程描述 四塔流程(见图1.4)包含预精馏塔、加压精馏塔、常压精馏塔和甲醇回收塔。粗甲醇经换热后进入预精馏塔,脱除轻组分后(主要为不凝气、二甲醚等),塔底甲醇及高沸点组分加压后进入加压精馏塔,加压精馏塔顶的气相进入冷凝蒸发器,利用加压精馏塔和常压精馏塔塔顶、塔底的温差,为常压塔塔底提供热源,同时对加压塔塔顶气相冷凝。冷凝后的精甲醇进入回流罐,一部分作为加压塔回流,一部分作为精甲醇产品出装置,加压塔塔底的甲醇、高沸组分、

精馏岗位操作规程

精馏岗位操作规程 1、岗位任务 除去粗甲醇中的水分和有机杂质,根据不同的要求,制得不同纯度的精甲醇。 3、岗位指标 3.1预塔塔顶压力:≤0.06Mpa 预塔塔底压力:0.06-0.1 MPa 加压塔塔底压力:≤0.65 Mpa 加压塔塔顶压力:≤0.6 MPa 常压塔塔底压力:0.04-0.06 Mpa 常压塔塔顶压力:0.005-0.015 MPa 粗甲醇PH值:7.5-9 常压塔釜液含甲醇:<0.1% 精甲醇密度:0.790-0.792g/cm3 4、开车步骤: 5.1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5.2.1 打开粗甲醇预热器进出口阀门,启动粗甲醇泵,经FV0701调节流量后由预热器向预蒸馏塔进料,建立塔釜液位至1/2-2/3。启动碱液泵向系统加入碱液控制预后甲醇PH值7.5—9。 5.2.2检查预塔冷凝器是否正常工作。微开预塔再沸器蒸汽进口阀进行暖管后,将进口阀打开,通过FV0702流量调节阀手动调节蒸汽加

入量,控制塔釜温度在80℃~85℃左右。通过PV0701将塔顶压力控制在0.05MPa(G)左右。当预塔回流槽液位达到正常后,开回流泵建立回流,向回流槽内加萃取水控制预后比重0.84-0.87,当预塔各塔板温度保持恒定不变时,表明已建立热平衡,慢慢调节各指标至正常,待操作稳定后,可将各调节阀由手动改为自动,准备向加压塔进料。 5.2.3 打开预后甲醇泵向加压塔进料,并建立塔釜液位至1/2—2/3。5.2.4 检查常压塔冷凝器是否正常工作。微开加压塔再沸 器蒸汽进口阀门进行暖管后, 将进口阀打开,通过FV0703流量调节阀手动调节蒸汽加入量,观察加压精馏塔内压力变化情况,待塔内压力大于0.2MPa后,开塔底出料阀,向常压精馏塔进料,并建立常压精馏塔的液位至1/2—2/3。同时加压精馏塔内的压力继续上升,待加压塔回流槽建立正常液位后,开回流泵打全回流。调节蒸汽加入量,最终控制加压精馏塔塔釜温度在126—132℃,塔顶温度在117—122℃。5.2.5常压塔回流槽建立正常液位后,开常压塔回流泵,建立回流。待各塔板温度恒定不变时,表明两塔已建立热平衡。打开加压塔、常压塔产品冷却器精甲醇采出阀,并将采出物送往粗甲醇贮槽。按要求慢慢调节各项指标,使两塔操作稳定。 5.2.6根据精甲醇分析结果,调节各塔回流量,并决定是否开启杂醇油采出管线阀门。 5.2.7 稳定各塔的操作,待各项指标正常后,将各有关的调节阀投入自动。 5.2.8正常开车后半小时采样分析精甲醇,合格后将采出物改送精甲醇

甲醇制氢操作规程完整

400Nm3/h甲醇制氢 操作规程

目录 目录 .................................................................................................................................................. I 操作规程. (1) 一岗位管辖及任务 (1) 1.1岗位管辖围 (1) 1.2岗位任务: (1) 二、工艺说明及流程示意图: (1) 2.1工艺说明 (1) 2.2流程示意图 (4) 三岗位工艺指标: (5) 3.1温度指标: (5) 3.2流量指标: (5) 3.3压力指标:MPa (5) 3.4液位: (6) 3.5分析指标 (6) 四:装置启动初次开车及停车后的再启动 (6) 4.1管道的试漏、保压 (6) 4.2催化剂的装填 (6) 4.3设备、仪表的调校 (9) 4.6投料启动 (10) 4.7停车后再启动 (10) 4.8催化剂的卸出 (12) 五正常停车步骤和紧急停车: (12) 5.1正常停车 (12) 5.2紧急停车 (14) 5.3临时停车 (14)

六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14) 6.1外界供给条件失常 (14) 6.2操作失调 (15) 6.3 PLC故障 (16) 5.4操作注意事项 (17) 七巡回检查制度: (17) 八岗位责任制: (17) 九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18) 十设备润滑管理制度: (19) 十一安全注意事项: (19)

操作规程 一岗位管辖及任务 1.1岗位管辖围 界区所有管道、设备、阀门、电气及仪表等均属于岗位管辖围。 1.2岗位任务: 利用甲醇和水的重整反应制氢,重整气组成为氢气约75%,二氧化碳约25%,还有微量的甲烷,二乙醚的等杂质,之后在通过变压吸附分离提氢,改变变压吸附(PSA)操作条件可生产不同纯度的氢气,氢气纯度最好可达99.999%以上。 二、工艺说明及流程示意图: 2.1工艺说明 2.1.1重整工段 甲醇进入界区后直接进入混配罐中,通过液位控制甲醇进料量,无离子水进入界区后直接进入混配罐中,通过控制液位控制无离子水进料量,两台混配罐一台陪料,一台使用。混配罐甲醇、水混合液体能维持一个班八小时的工作用量。混配罐中的混合液经计量泵输送到换热器中。本工艺现场配备三台计量泵,其中一台输送混合液体,一台给水洗塔输送无离子水,另一台备用,三台泵型号、结构完全相同,开二备一。甲醇、水混合液体进入换热器与由反应器出来的重整气进行换热,换热后混合液温度由室温升至140℃,并呈现部分气化的气液胶着状态,然后接着进入气化过热器,被过热器下部管壳高温导热油加热气化,气化后的甲醇、水混合蒸气通过气化过热器上部列管被管壳中的高温导热油进一步加热到240~300℃围,然后进入反应器中。进入反应器的甲醇、水混合蒸气由上而下通过催化剂床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甲醇、水蒸气重整反应,生成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氢气—重整气。由反应器出来的重整气进入换热器中与原料甲醇、水液体进行换热,完成热量交换后,重整气的温度由240~300℃降为160℃左右,然后进入水冷却器进一步冷却至室温,经冷却后的

甲醇安全操作规程

甲醇罐区安全操作规程 一、本公司应当根据重大危险源甲醇在罐区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监测、通风、防火、灭火、防爆、防毒、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设备,并按照国家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维护、保养,保证符合安全运行要求。 二、甲醇必须储存在专用罐区,储存方式、方法与储存数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由专人管理。 三、用于甲醇运输工具的槽罐以及其他容器,必须由专业生产企业定点生产,并经检测、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四、安全操作规程 ⒈装卸车前准备工作: ⒈⒈装卸人员操作时必须戴防护眼镜或面罩及胶手套防护用品。 ⒈⒉装卸前应当与当班班长联系,取样分析合格。 2.装卸前对槽车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 ⒉⒈检查槽车检验标记,铭牌周期是否超过期限 ⒉⒉槽罐必须有安全阀,进出口阀,并沿封完好,灵敏可靠,槽罐外露的 接管,阀门必须加装安全保护罩。 ⒉⒊槽内有余液,要判明槽内物料品名。 ⒉⒋运输车必须保证车况良好,槽罐应与车体固定牢靠。 ⒉⒌外表无明显变形和损坏,并装有导除静电等相应的安全装置。 ⒉⒍车辆导气管必须装设阻燃器和电路系统,应有切断总电源和隔离电装置。

⒉⒎车辆应配备必要的防毒,灭火器材(各1个) ⒉⒏运输的汽车驾驶员.押运员必须持有危险化学品运输.押运许可证。 ⒊甲醇槽车装卸要点 ⒊⒈充装检验人员必须经教育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人员相对稳定, 不可随意换人 ⒊⒉新槽车或检修后首次充装或槽内有不能确定品名的物料时,需向安 全员汇报,通知中化室取样分析槽内物质。 ⒊⒊槽车充装前必须称重。 ⒊⒋槽车装卸前应在指定位置停稳,方可按下列程序操作.制动.手刹.熄火。 ⒊⒌检查合格的槽车: ①接好防静电接地线。 ②检查关闭槽车排污阀。 ③胶管快装接头。 ④打开槽车进口球阀。 ⑤打开输出槽出口阀,启动甲醇装卸泵,缓慢开一点出口阀。 ⑥检查各阀门接头,法兰等有无泄漏。 ⑦确认无泄漏情况下调节装卸泵出口阀,注意甲醇装卸速度不能过快。 ⒊⒍在装卸时要仔细检查储罐液位的变化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 即停下装卸泵,关泵出口阀,关闭槽车的紧急切断阀,准确排除异常 故障。

甲醇精馏工艺流程

甲醇精馏工艺流程 由合成工序闪蒸槽来的粗甲醇在正常情况下直接进入本工序的粗甲醇预热器(E11101)预热至65℃后进入预精馏塔(T11101)(在非正常情况下,粗甲醇来自甲醇罐区粗甲醇储槽,经粗甲醇泵加压后进粗甲醇预热器预热。粗甲醇预热器的热源来自常压塔再沸器出来的精甲醇冷凝液温度。)预精馏塔(T11101)作用是除去溶解在粗甲醇中的气体和沸点低于甲醇的含氧有机物,以及C10以下的烷烃。预精馏塔顶部出来的甲醇蒸汽温度为73.6℃,压力为0.0448MPa,塔顶出来进入预塔冷凝器Ⅰ(E11103),塔顶蒸汽中所含的大部分甲醇在第一冷凝器中被冷凝下来,流入预塔回流槽(V11103)经预塔回流泵(P11102AB)打回流。未冷凝的少部分甲醇蒸汽,低沸点的组分和不凝气进入塔顶冷凝器Ⅱ(E11104)继续冷凝,冷凝液可进入网流槽也可作为杂醇采出,不凝气经排放槽中的脱盐水吸收其中的甲醇后放空排放。用不凝气的排放量控制预精馏塔(T11101)塔顶压力,排放槽吸收液达到一定浓度后作为杂醇送入杂醇储槽或返回粗甲醇储槽重新精馏。预塔再沸器(E11102)的热源采用0.5MPa的低压饱和蒸汽。蒸汽冷凝液回冷凝液水槽(V11112)经冷凝水泵(P11110AB)送往动力站循环使用。为中和粗甲醇中的少量有机酸,在配碱槽中加入定量固体NaOH配置碱溶液储存在配碱槽(V11101)中。经碱液泵(P11101AB)进入扬碱器(V11110AB)再进入预塔回流槽(V11103)经过预塔回流泵(P11102AB)沿预精馏塔(T11101)进料管线加入预塔,控制预塔塔釜溶液PH值为9—10,预精馏塔(T11101)塔釜维持一定液位,塔釜甲醇溶液经加压塔进料泵(P11103AB)加压后进入加压塔进料预热器(E11105)预热后的甲醇进入加压塔(T11102)进料口,塔顶出来的甲醇气体温度121℃压力约0.574MPa 进过常压塔再沸器(E11107)将甲醇冷凝下来,冷凝后的甲醇液进入加压塔回流槽(V11111)。回流槽中的甲醇一部分经加压塔回流泵(P11104AB)后打回流入加压精馏塔(T11102),其余部分经粗甲醇预热器(E11101)与粗甲醇换热降温后再经精甲醇冷却器(E11110)冷却作为产品送往精甲醇中间槽(V11106)。加压塔再沸器的热源采用0.5MPa饱和蒸汽,蒸汽冷凝液回冷凝液水槽(V11112)经P11110AB冷凝水泵送往动力站循环使用。 常压塔部分:加压精馏塔(T11102)塔釜维持一定液位,甲醇溶液靠自压进入常压精馏塔(T11103)进料口,从常压精馏塔(T11103)塔顶出来的甲醇蒸汽温度气体温度为66℃,压力为0.008MPa,经常压塔冷凝器(E11108)冷凝,冷凝下来的甲醇进入常压塔回流槽(V11104),一部分经常压塔回流泵(P11105AB)打回流进入精馏塔(T11103),其余作为产品进入精甲醇冷却器(E11110)冷却到40℃送往精甲醇中间槽(V11106),另有一部分

甲醇工艺流程

甲醇的工艺流程 目前工业上几乎都是采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加压催化氢化法合成甲醇.典型的流程包括原料气制造、原料气净化、甲醇合成、粗甲醇精馏等工序. 天然气、石脑油、重油、煤及其加工产品(焦炭、焦炉煤气)、乙炔尾气等均可作为生产甲醇合成气的原料.天然气与石脑油的蒸气转化需在结构复杂造价很高的转化炉中进行.转化炉设置有辐射室与对流室,在高温,催化剂存在下进行烃类蒸气转化反应.重油部分氧化需在高温气化炉中进行.以固体燃料为原料时,可用间歇气化或连续气化制水煤气.间歇气化法以空气、蒸汽为气化剂,将吹风、制气阶段分开进行,连续气化以氧气、蒸汽为气化剂,过程连续进行. 甲醇生产中所使用的多种催化剂,如天然气与石脑油蒸气转化催化剂、甲醇合成催化剂都易受硫化物毒害而失去活性,必须将硫化物除净.气体脱硫方法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干法脱硫,一类是湿法脱硫.干法脱硫设备简单,但由于反应速率较慢,设备比较庞大.湿法脱硫可分为物理吸收法、化学吸收法与直接氧化法三类. 甲醇的合成是在高温、高压、催化剂存在下进行的,是典型的复合气-固相催化反应过程.随着甲醇合成催化剂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总的趋势是由高压向低、中压发展. 粗甲醇中存在水分、高级醇、醚、酮等杂质,需要精制.精制过程包括精馏与化学处理.化学处理主要用碱破坏在精馏过程中难以分离

的杂质,并调节PH.精馏主要是除去易挥发组分,如二甲醚、以及难以挥发的组分,如乙醇高级醇、水等. 甲醇生产的总流程长,工艺复杂,根据不同原料与不同的净化方法可以演变为多种生产流程. 下面简述高压法、中压法、低压法三种方法及区别 高压法 高压工艺流程一般指的是使用锌铬催化剂,在 300—400℃,30MPa高温高压下合成甲醇的过程.自从1923年第一次用这种方法合成甲醇成功后,差不多有50年的时间,世界上合成甲醇生产都沿用这种方法,仅在设计上有某些细节不同,例如甲醇合成塔内移热的方法有冷管型连续换热式和冷激型多段换热式两大类,反应气体流动的方式有轴向和径向或者二者兼有的混合型式,有副产蒸汽和不副产蒸汽的流程等.近几年来,我国开发了25-27MPa压力下在铜基催化剂上合成甲醇的技术,出口气体中甲醇含量4%左右,反应温度230-290℃. 中压法 中压法是在低压法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由于低压法操作压力低,导致设备体积相当庞大,不利于甲醇生产的大型化.因此发展了压力为10MPa左右的甲醇合成中压法.它能更有效地降低建厂费用和甲醇生产成本.例如ICI公司研究成功了51-2型铜基催化剂,

低压甲醇工作原理与工艺流程(doc 10页)

低压甲醇工作原理与工艺流程(doc 10页)

低压甲醇工序操作规程 第一节主要任务 低压甲醇工序的主要任务是:将压缩送来的原料气中CO、CO2,在合适的温度和压力下,在触媒的催化作用下,与H2反应生成甲醇,并将粗甲醇经中间槽送往甲醇精馏工段;同时为低压醇烃化系统输送含CO+CO2合格的原料气。 工段管辖范围:低压甲醇塔、塔前预热器、循环机、水冷器、醇分离器、油分离器,中间槽,汽包、热水泵等界区所属设备、管道、阀门、仪表等。 第二节工作原理与工艺流程 1、甲醇生成的基本原理: 主反应:CO+2H2→CH3OH+Q CO2+3H2→CH3OH+H2O+Q 副反应:2CO+4H2→(CH3)2O+H2O+Q CO+3H2→CH4+H2O+Q 4CO+8H2→C4H9OH+3H2O+Q CO2+H2→CO+H2O-Q nCO+2nH2→(CH2)n+nH2O+Q

2、低压甲醇工序的工艺流程 系统流程:自压缩来的5.0MPa原料气经过油分后,与出循环气油分的气体汇合,经过热交,被反应气加热至190~200℃,进低压甲醇塔,反应后的热气经热交冷却到60~70℃进水冷,经分离器分离醇后,一部分气体经循环机加压与原料气混合,循环反应。另一部分醇后气送往低压醇烃化工序。 JJD水管式甲醇塔流程: 未反应气体自甲醇塔下部三通旁侧进入内外筒环隙,充满环隙的气体径向通过垂直沸腾水管,流过触媒床。反应后的气体进入触媒床层中心的集气管,在集气管自上而下,由塔下部出塔。塔内换热器与汽包构成一个饱和水、蒸汽的闭路循环。从汽包下来的水进入水室,均匀进入各内管,由上而下在管的底端折转到外管,吸收管外反应热,部分水被汽化,比重较小的汽、水混合物上升到汽室再由连接管上升至汽包。蒸汽送往外网,给水补充到汽包,如此构成一个无动力水循环。 第三节主要设备 低压甲醇工段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设 备 名 称 设备型号、规格、性能台数备注 1 甲 醇 塔DN2400,H净=15m,工作压 力≤5.5MPa 外筒:Φ2710/Φ2510*16995, 容积V=65.0m3 内件:Φ2390*16933, V CM =31.0m3,换热器 F=1960m2,设计压差3.0MPa 1 湖南安淳

煤气化制甲醇工艺流程

煤气化制甲醇工艺流程 1 煤制甲醇工艺 气化 a)煤浆制备 由煤运系统送来的原料煤干基(<25mm)或焦送至煤贮斗,经称重给料机控制输送量送入棒磨机,加入一定量的水,物料在棒磨机中进行湿法磨煤。为了控制煤浆粘度及保持煤浆的稳定性加入添加剂,为了调整煤浆的PH值,加入碱液。出棒磨机的煤浆浓度约65%,排入磨煤机出口槽,经出口槽泵加压后送至气化工段煤浆槽。煤浆制备首先要将煤焦磨细,再制备成约65%的煤浆。磨煤采用湿法,可防止粉尘飞扬,环境好。用于煤浆气化的磨机现在有两种,棒磨机与球磨机;棒磨机与球磨机相比,棒磨机磨出的煤浆粒度均匀,筛下物少。煤浆制备能力需和气化炉相匹配,本项目拟选用三台棒磨机,单台磨机处理干煤量43~ 53t/h,可满足60万t/a甲醇的需要。 为了降低煤浆粘度,使煤浆具有良好的流动性,需加入添加剂,初步选择木质磺酸类添加剂。 煤浆气化需调整浆的PH值在6~8,可用稀氨水或碱液,稀氨水易挥发出氨,氨气对人体有害,污染空气,故本项目拟采用碱液调整煤浆的PH值,碱液初步采用42%的浓度。 为了节约水源,净化排出的含少量甲醇的废水及甲醇精馏废水均可作为磨浆水。 b)气化 在本工段,煤浆与氧进行部分氧化反应制得粗合成气。 煤浆由煤浆槽经煤浆加压泵加压后连同空分送来的高压氧通过烧咀进入气化炉,在气化炉中煤浆与氧发生如下主要反应: CmHnSr+m/2O2—→mCO+(n/2-r)H2+rH2S CO+H2O—→H2+CO2 反应在6.5MPa(G)、1350~1400℃下进行。 气化反应在气化炉反应段瞬间完成,生成CO、H2、CO2、H2O和少量CH4、H2S等气体。 离开气化炉反应段的热气体和熔渣进入激冷室水浴,被水淬冷后温度降低并被水蒸汽饱和后出气化炉;气体经文丘里洗涤器、碳洗塔洗涤除尘冷却后送至变换工段。 气化炉反应中生成的熔渣进入激冷室水浴后被分离出来,排入锁斗,定时排入渣池,由扒渣机捞出后装车外运。 气化炉及碳洗塔等排出的洗涤水(称为黑水)送往灰水处理。 c)灰水处理 本工段将气化来的黑水进行渣水分离,处理后的水循环使用。 从气化炉和碳洗塔排出的高温黑水分别进入各自的高压闪蒸器,经高压闪蒸浓缩后的黑水混合,经低压、两级真空闪蒸被浓缩后进入澄清槽,水中加入絮凝剂使其加速沉淀。澄清槽底部的细渣浆经泵抽出送往过滤机给料槽,经由过滤机给料泵加压后送至真空过滤机脱水,渣饼由汽车拉出厂外。 闪蒸出的高压气体经过灰水加热器回收热量之后,通过气液分离器分离掉冷凝液,然后进入变换工段汽提塔。 闪蒸出的低压气体直接送至洗涤塔给料槽,澄清槽上部清水溢流至灰水槽,由灰水泵分别送至洗涤塔给料槽、气化锁斗、磨煤水槽,少量灰水作为废水排往废水处理。 洗涤塔给料槽的水经给料泵加压后与高压闪蒸器排出的高温气体换热后送碳洗塔循环

合成气生产甲醇工艺流程

编号:No.20课题:合成气生产甲醇工艺流程授课内容:合成气制甲醇工艺流程 知识目标: ●了解合成气制甲醇过程对原料的要求 ●掌握合成气制甲醇原则工艺流程 能力目标: ●分析和判断合成气组成对反应过程及产品的影响 ●对比高压法与低压法制甲醇的优缺点 思考与练习: ●合成气制甲醇工艺流程有哪些部分构成? ●对比高压法与低压法制甲醇的优缺点 ●合成气生产甲醇对原料有哪些要求?如何满足?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年月日

四、生产甲醇的工艺流程 (一)生产工序 合成气合成甲醇的生产过程,不论采用怎样的原料和技术路线,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工序,见图5-1。 或氧、空气 图5-1 甲醇生产流程图 1.原料气的制备 合成甲醇,首先是制备原料氢和碳的氧化物。一般以含碳氢或含碳的资源如天然气、石油气、石脑油、重质油、煤和乙炔尾气等,用蒸汽转化或部分氧化加以转化,使其生成主要由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组成的混合气体,甲醇合成气要求(H2-CO2)/(CO+CO2)=2.1左右。合成气中还含有未经转化的甲烷和少量氮,显然,甲烷和氮不参加甲醇合成反应,其含量越低越好,但这与制备原料气的方法有关;另外,根据原料不同,原料气中还可能含有少量有机和无机硫的化合物。 为了满足氢碳比例,如果原料气中氢碳不平衡,当氢多碳少时(如以甲烷为原料),则在制造原料气时,还要补碳,一般采用二氧化碳,与原料同时进入设备;反之,如果碳多,则在以后工序要脱去多余的碳(以CO2形式)。 2.净化 净化有两个方面: 一是脱除对甲醇合成催化剂有毒害作用的杂质,如含硫的化合物。原料气中硫的含量即使降至1ppm,对铜系催化剂也有明显的毒害作用,因而缩短其使用寿命,对锌系催化剂也有一定的毒害。经过脱硫,要求进入合成塔气体中的硫含量降至小于0.2ppm。脱硫的方法

精馏操作规程

溶剂精馏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生产特点 1.1 将ADH及衍生物使用过的溶剂120#溶剂油、甲苯、酒精、丁醇、丙酮、四氢呋喃、DMF等进行蒸馏,提纯,回收溶剂。 将使用过的溶剂加入蒸馏釜,,根据各种溶剂不同的沸点,决定采用常压蒸馏或减压蒸馏,然后在夹套通入蒸汽,控制蒸汽大小加热至溶剂的沸点,将溶剂从蒸馏釜顶蒸出,经冷却塔冷却后进入溶剂贮槽。 1.2溶剂易燃。 各种溶剂燃点非常低,并且易挥发,一旦在蒸馏过程中发生溶剂泄漏,遇火极易燃烧。 1.3 高温蒸汽的烫伤。 蒸汽管道与被加热的设备系统,必须进行保温及隔热措施,防止操作人员不慎接触蒸汽管道造成人员烫伤事故的发生,蒸汽管道、阀门要专人定期进行保养,保持完好,无泄漏状况。 1.4高温物料烫伤 由于蒸馏过程中,蒸馏釜内的物料温度达到100℃左右,如果物料发生一旦泄漏,被人体接触,易发生高温烫伤,因此操作时要严格执行有关安全规定,穿戴好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集中注意力认真操作。设备管道应完好无泄漏,定期进行巡回检查,严禁带病运行,以免高温物料泄漏烫伤操作人员。

2、安全操作要点 2.1 严格控制蒸汽加入量 蒸馏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蒸馏温度,也就是要控制好蒸汽的加入量,如果蒸汽量过大,温度偏高,将高沸点物质从塔顶带出,造成溶剂不纯;蒸汽量过小,温度偏低,溶剂蒸馏缓慢,影响进度。 2.2 保持蒸馏的操作平稳 蒸馏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操作的平稳,应避免蒸馏釜发生冲釜,从而加长操作周期,增加操作费用,影响产品质量。 3、常见事故及预防 4、溶剂蒸馏岗位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1、严禁酒后上班,上班时间内所有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 2、严格控制加热蒸汽量。 3、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违章作业,并阻止他人违章作业。

甲醇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甲醇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015版) 二O一五年一月

一、岗位任务 1、负责甲醇的卸车和打料工作。 2、坚持质量第一,严把进厂原料的质量关,认真做好甲醇计量工作。 3、坚持安全生产,严禁烟火,杜绝甲醇泄漏,认真做好设备维护,确保设备完好率。 二、操作程序 1、甲醇卸车 1.1卸车前的准备工作。 (1)对甲醇贮罐进行认真的检查,检查的内容有:贮罐阀门是否完好,压力表是否灵敏,液位计、温度计是否清晰,人孔及其它的密封是否有泄漏。 (2)进料系统的管道及阀门是否完好,各阀门是否全关。 (3)观察供货单位槽车压力表、液位计是否完好。 (4)垫圈、螺丝、工具是否齐备。 (5)观察风向及撤退路线。 (6)将车辆停靠在可靠位置,保证道路畅通。 (7)检查车辆的阻火器、静电接地线等安全装置是否完好,对接地线进行正确现场接地。

(8)现场的灭火器、消防水等安全措施必须落实到位。 (9)卸车人员和司机必须按规定消除静电,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10)现场人员禁止携带或使用手机,现场安全距离内禁止有带火或静电的活动、作业。 1.2鹤管的对接 (1)在对接卸车鹤管前认真检查:卸车鹤管是否完好,有无泄漏,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对接。 (2)对接时所有管道阀门都必须处于关闭状态,对接鹤管时动作要缓慢进行,防止摩擦产生静电。 (3)对接鹤管时要小心谨慎,做好人身的安全防护,防止对接人员身体接触受到伤害。 (4)鹤管对接一定要牢靠、密闭,防止卸车过程中出现泄漏。 1.3开启卸车泵 (1)打开甲醇槽车根部球阀,使卸车鹤管内充满液体。 (2)对卸车泵进行盘车,打开相关阀门。 (3)按照泵的操作规程,正确开启卸车泵。 2、打料工作 2.1打料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储罐及管道上的阀门、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及各密封面是否完好。 (2)电气设备是否完好、绝缘可靠、各阀门是否灵活好用,阀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 (3)盘车数转,检查传动设备是否有杂音、异物、运转是否轻重均匀。 2.2正常打料 打开储罐出料阀,启动电机,缓慢开启打料阀(根据工艺要求控制出口压力)。 2.3停止打料 接到停止打料通知后,关闭打料阀。待出口压力降为零未时,停止打料电机,最后关闭储罐出料阀。 3、巡回检查 3.1卸车或打料时,每隔10分钟检查甲醇储罐的压力、液位、温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