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栽培学-安徽农业大学.ppt
- 格式:ppt
- 大小:666.51 KB
- 文档页数:258
园林树木栽培学树木栽植课件 (一)园林树木栽培学是指以园林树木为研究对象,研究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选种定向、繁殖繁衍、栽培管理、生态适应等方面的知识。
而在园林树木栽培学中,树木栽植也是重要的一环,而树木栽植课件则是园林树木栽植学习中十分重要的资料。
以下是园林树木栽培学树木栽植课件的相关内容。
一、树木栽植前的准备1. 确定树木选型在栽植前,我们应该对树木进行选型。
具体来说,我们应该根据所在地的气候、土壤、地形、建筑条件、功能用途等因素来选取合适的树种。
此外,我们还要考虑到树种的耐寒性、耐热性、抗病性、抗污染性等因素。
2. 确定栽植位置在确定树种后,我们还需要确定树木的栽植位置。
一般情况下,我们应该优先考虑树种在该地区的适应性、视线美感和环境保护等因素。
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树木的生长空间和地下管道的条件。
3. 土壤处理在树木栽植前,我们应该先进行土壤处理。
具体来说,我们应该先清理栽植地面,去除其它植物。
然后,根据土壤种类和情况,进行施肥、耕作、改良和深翻等处理。
二、树木栽植过程1. 挖栽坑在栽植过程中,我们应该先根据树木的根系大小和形态,挖出合适的栽坑。
一般来说,栽坑的直径应该是树冠直径的3-5倍,深度应该是树木根系深度的1.5倍。
2. 树木入坑在挖好栽坑后,我们应该将树木放入栽坑内,并用便于移动的木板托起树木。
然后,在树木根系周围撒上骨粉或其他适宜的肥料,再在周围倒入适量的水。
3. 固定树木在树木入坑后,我们应该及时进行固定树木的工作。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采用三支木棍负责支撑、斜撑和固定树木。
在树木固定完成后,应该及时对树木的包装布进行解除。
三、树木栽植后的护理1. 浇水在树木栽植后,我们应该及时给树木浇水。
一般来说,浇水的时间应该在早晨和傍晚,而每次浇水的量应该能渗透到树木根系深度,并能湿润树木根系。
2. 松土树木在栽植后,其根系需要长时间进行营养吸收和生理活动。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进行松土护理工作,以保证树木根系的生长。
园林树木栽培学-讲义园林树木栽培学讲义(2011年下期,2009级园林)园艺林学学院舒常庆第一章树木生长发育的生命周期生命周期:又叫大周期、大发育周期或世代周期,是从种子萌发开始(严格来说是从合子开始),经过多年的生长、开花结果,直到树体衰老更新死亡的整个时期。
第一节树木的个体发育一、树木个体发育的概念1.个体:独立生长的单株树木。
有性个体:时间年龄=生物学年龄。
无性个体:时间年龄<生物年龄(母体年龄+时间年龄)2.个体发育:单株树木在其整个生命过程中所进行的发育史。
3.树木个体发育与1、2年生植物的差别:多个年发育周期后才开始结实;多次结实(例外: 大部分竹子一次开花);阶段发育周期长(寿命长)。
4.研究树木个体发育的意义:在不同阶段不同年龄时期采取不同的栽培措施。
二、树木生命周期中的个体发育阶段(一)有性繁殖树的个体发育阶段1.有性繁殖树发育阶段的划分⑴胚胎阶段(种子阶段):合子→种子萌发前(胚的成熟→种子成熟→种子休眠)。
⑵幼年阶段:种子萌发形成幼苗→营养形态构造建成,并具有开花潜能时为止。
果树上称为―童期‖。
⑶成熟阶段:具有开花潜能→生长明显减少、开花结果明显下降。
⑷衰老阶段:生长明显减少,开花结果明显下降→衰老死亡。
衰老过程也可称老化过程。
在成熟时后,衰老就贯穿始终。
2.树木发育阶段(空间)分区贾思勰(544):用梨树不同部位的枝条嫁接繁殖的植株,开始结果的年限不同。
Knight(1795):成年实生树顶部成年区的枝条繁殖后,无刺,次年即开花;基部幼年区的枝条繁殖后,刺多,次年不开花,开花结果年龄较晚。
(1)阶段发育的特点。
局限性: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树木的细胞要发生质的变化,这种变化只限于生长点,且只能通过细胞分裂传递。
顺序性:只有通过了前一个发育阶段,才能进入下一个发育阶段。
不可逆性:一旦进入了更高级的阶段,就不能回到原来的阶段。
“干龄老,阶段幼;枝龄小,阶段老”(2)分区方法。
规则式配置
36
环绕根系
栽植地表上层根系
•修剪环绕根系
•创伤刺激有利于促发新根
为防止水分损失,通常栽植后在栽植穴周围做灌水土堰,不必过深。
注意:绑缚材料应在栽植成活一年后解除。
C
B
土球
桩
土球
土球
橡胶或
具弹性
材料
桩
桩
覆盖
采用木钉固定土球简单易行,不必撤除,木钉易腐烂
D
E
土球
木钉
木钉
4根木钉
覆盖
98
土球上部复土厚度不超过土球高度的10%
灌水
覆盖物
回土
土球
不覆盖树干
99土球上部复土及覆盖物过厚覆盖物埋干过深
包扎材料没有撤除
土球复土过厚
土球入土过深
球散裂。
106
栽植后浇透水,2、3天内浇复水,浇足浇透;
如树穴周围出现下沉时及时填平。
园林树木栽培学讲义园艺林学学院舒常庆第一章树木生长发育的生命周期生命周期:又叫大周期、大发育周期或世代周期,是从种子萌发开始(严格来说是从合子开始),经过多年的生长、开花结果,直到树体衰老更新死亡的整个时期。
第一节树木的个体发育一、树木个体发育的概念1.个体:独立生长的单株树木。
有性个体:时间年龄=生物学年龄。
无性个体:时间年龄<生物年龄(母体年龄+时间年龄)2.个体发育:单株树木在其整个生命过程中所进行的发育史。
3.树木个体发育与1、2年生植物的差别:多个年发育周期后才开始结实;多次结实(例外: 大部分竹子一次开花);阶段发育周期长(寿命长)。
4.研究树木个体发育的意义:在不同阶段不同年龄时期采取不同的栽培措施。
二、树木生命周期中的个体发育阶段(一)有性繁殖树的个体发育阶段1.有性繁殖树发育阶段的划分⑴胚胎阶段(种子阶段):合子→种子萌发前(胚的成熟→种子成熟→种子休眠)。
⑵幼年阶段:种子萌发形成幼苗→营养形态构造建成,并具有开花潜能时为止。
果树上称为“童期”。
⑶成熟阶段:具有开花潜能→生长明显减少、开花结果明显下降。
⑷衰老阶段:生长明显减少,开花结果明显下降→衰老死亡。
衰老过程也可称老化过程。
在成熟时后,衰老就贯穿始终。
2.树木发育阶段(空间)分区贾思勰(544):用梨树不同部位的枝条嫁接繁殖的植株,开始结果的年限不同。
Knight(1795):成年实生树顶部成年区的枝条繁殖后,无刺,次年即开花;基部幼年区的枝条繁殖后,刺多,次年不开花,开花结果年龄较晚。
(1)阶段发育的特点。
局限性: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树木的细胞要发生质的变化,这种变化只限于生长点,且只能通过细胞分裂传递。
顺序性:只有通过了前一个发育阶段,才能进入下一个发育阶段。
不可逆性:一旦进入了更高级的阶段,就不能回到原来的阶段。
“干龄老,阶段幼;枝龄小,阶段老”(2)分区方法。
通常以花芽开始出现的部位(严格说来应以生理成熟状态)作为幼年阶段过渡的标志。
园林树木栽培学第一讲园林树木生长发育规律第一节园林树木的生命周期生命周期:是指从繁殖开始,经幼年阶段、成年阶段、衰老,直至死亡的全过程。
树木生长大周期:树木和其他绿色植物一样,其各器官(或一部分)的生长规律都是----起初生长缓慢,随后逐渐加速,继而达到最高速度,随后又减慢,直到最后完全停止。
树木一生按慢--快--慢这种“S”曲线规律进行的生长过程,称之为生长大周期。
一、树木生命周期中生长与衰亡的变化规律(一)离心生长与离心秃裸1、离心生长:树木从其生命周期初始,以根颈为中心,分别向“向地(向下)”和“背地(向上)”两个方向生长,不断扩大其空间,即所谓“离心”生长。
2、离心秃裸:(1)自疏:根系在离心生长过程中,骨干根上早年形成的须根,由基部向端部方向,陆续出现衰亡,这种现象称为“自疏”。
(2)自然打枝:地上部分在离心生长过程中,骨干枝上的侧枝,逐年由基部向端部方向陆续出现枯落,这种现象称为“自然打枝”。
离心秃裸:在离心生长过程中,以离心方式出现根系“自疏”和树冠“自然打枝”的现象,统称为“离心秃裸”。
(二)向心更新与向心枯亡离心生长与离心秃裸导致地上生长旺盛的部位与地下吸收旺盛的部位距离拉大,水分和养分运输困难;地上部分外围枝、叶、花、果多,在重力作用下导致枝端下垂。
基于以上情况,在树木生长接近其所能达到的最大体量时,即出现转折----发生“向心更新”和“向心枯亡”。
在主枝、中心干先端出现弯曲下垂的高位处萌生徒长枝,更新形成新树冠,并导致原主枝、中心干先端枯亡。
这种更新和枯亡发生的方向,一般是由上而下,由外而内,直至根颈(“心”),故称为“向心”更新和“向心”枯亡。
(三)不同类别树木的更新特点1、乔木类:(1)具潜伏芽的树种(枝条基部芽或枝条上部某些副芽,一般不萌发而呈潜伏状态,称为潜伏芽或隐芽)*具长寿潜伏芽:可以靠潜伏芽萌生的徒长枝进行多次主侧枝更新。
*具短寿潜伏芽:因潜伏芽寿命短,往往失去萌发力,一般很难发生自然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