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研发部管理评审报告

研发部管理评审报告

研发部管理评审报告
研发部管理评审报告

研发部管理评审报告2016.1.25

研发部在公司总工的带领下按照ISO9001:2008标准管理职责要求对技术研发项目过程严格进行管理控制,确保设计开发符合市场需求。

1.质量体系运行的状况及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实施及达成情况

为确保公司的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认真学习ISO9001相关标准、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内容,把它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加强技术研发部门文件和资料的保管、归档工作。

组织员工提高自身工作素质,认真学习和理解质量目标、质量方针精神,使得公司研发进度、成果有序有效进行。

研发部在总工直接领导下,负责项目设计和开发并具体实施控制的责任部门,负责资料、文件、图纸、工艺等输入并保管归档,对各个阶段进行评审、验证、确认、更改等,这些工作在原有基础上均有很大的提高。

研发部门2015年度研发项目进度及成果基本达到预期,合格率已达成,已进行小规模量产。

2.纠正/预防措施

审核中出现部分待完善之处,如“R1000C型灭火侦测救援机器人的设计输入内容中缺少适用的法律法规列举”,因研发项目产品为新型高新技术,故本就缺少使用的相应法律法规之规定,但我部门将积极收集并完善相应适用的相关法律法规文件资料。

3.资源的需求状况

根据公司项目规划及发展情况,对现有的资源配置情况需要根据部门实际需求,将进行改善其人力、设备等相关资源配置,需进一步计划实施。

4.教育培训有效性评估报告

根据前期教育培训评估结果中可见,在检测培训效果的同时,通过公司员工对在各自的工作岗位的表现情况,实际操作与执行情况有一定差距;故合理安排员工进行专业性的技术培训、现场演练、体系文件学习、入职培训等具有必要性,同时,需根据不同员工岗位及专业进行合理地计划,有效地学习。

5.持续改进措施

加强并完善研发部门关于研发项目产品的相关法律法规的统一学习管理;

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督、检查力度,对不规范操作行为能及时发现并及时纠正改进;

通过员工的共同努力,在公司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加强现代化企业管理力度,特别是技术工艺文件还有不足,争取在今后工作中将完善技术工艺文件规范管理,希望公司有更大的发展。

管理评审输入报告

管理评审输入报告 篇一:管理评审报告及相关输入、记录 管理评审计划 编号:YFR5.6---02 一、评审目的: 通过本次管理评审活动, 通报和总结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质量管理、内部质量审核情况,系统评估公司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确定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下一步工作,识别改进的机会。以满足国家标准和顾客需求与期望,提高公司的竞争力与适应力。 二、评审依据:《质量手册》、“管理评审程序”以及各部门汇报 材料 三、评审时间: 20XX年7月8日(一天) 四、评审地点: 公司二楼会议室 五、参加部门与人员: 总经理、管代、部门负责人、内审组成员 六、管理评审会议议程: 1、公司总经理主持会议说明管理评审的有关事项。

2、各部门汇报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并由总经理主持公司管理层在部门汇报完毕之后对该部门作有效性、充分性、适宜性及建议进行评价和提出改进决策。 3、对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和保持效果的综合评价。 4、总经理主持公司管理层总结评审结果及改进方向。 5、管理者代表出具管理评审报告。 6、管理评审措施进行验证。八、各部门准备材料要求: ①销售公司提供市场调研,走访用户,用户满意调查的总结。②化验室提供近阶段体系运行以来产品实物质量情况的统计分析。③生产技术部提供目前设备现状及运行、生产计划完成情况的报告。 ④采供部提供原、燃材料采购情况和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⑤综合办公室提供目前人力资源分布,配制及培训汇报。 ⑥全质办提供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贯彻实施情况、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报告、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 编制人:日期: 审批人:日期: 管理评审报告 编号:YFR5.6---01 一、评审目的: 确保公司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识别改进的机会,确定变更的需要。以满足国家标准和顾

生产部管理评审报告27683

生产部管理评审报告 xxx 2013-10-28 我部门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生产计划的安排、监控生产进度,保证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生产订单任务,下面我就本部门的工作,向各位领导及同事汇报如下: (一) 生产计划情况 1、自公司正式实施KPI考核以来,我部门按考核方案的要求,与销售部密切配合,加强沟通,对每批订单进行合同评审,确保能满足顾客的需要,对销售部安排的生产订单,紧催进度,保证质量的方针,基本上保质保量的完成。 2、经过每月的总结可以看出,我们对客户的交期为100%,一次送检合格率超过了99. 7%,总体交货还是满意的。 (二) 质量控制 1、生产现场品质控制较易出现的品质问题有印刷不良、脱胶、缺材、露瓦、抗压、粘箱不牢、耐破等状况,今年元月份到九月份产品质量合格率平均在96.75%以上。六月份产品质量不合格率为95.70%,其中严重不合格主要为粘箱不牢,针对这些品质事故制定了纠正预防措施,8月份生产品质不良合格率为97.06%,无严重不合格,从这就可看出我们6月份所制定的纠正预防措施是有效的。 2、为了实现公司的品质指标,制订了“质量奖励制度”和”全检员漏检率考核方案”,在生产过程控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并对产品的生产状态进行了明确的标识,用各种颜色的胶带给生产现场划分

区域,且安排专职人员进行车间转运,减少了产品混料发生的机率。对于质量重要关口模切工序和粘箱工序也严格进行了标示管控,确保做到产品质量的跟踪和追踪。另外,完善了作业文件及作业标准的管理,确保生产现场得到有效的指导文件。强化对生产员工作业方法和作业标准的培训及考核,加强对员工监督、检查和指导。 3、为了有效实施产品的可追溯性,我部认真按程序文件的要求,填写产品制作过程中的相关记录并保存完整,对产品的质量记录进行整理、归档,并严抓产品制作过程中的相关记录。 (三) 现场及安全 1、生产现场“5S”自出台后5S检查管理规定以来,现场就再没出现较散乱现象。设备工具摆放也较整齐,整个车间给人整洁、清爽的感觉,针对“5S”判定的管理规定措施,有效给予肯定,跟进效果满意。 2、一线的作业员工有些安全生产意识不够强,时有小工伤事故发生,今后的工作重点是加强对员工安全培训。 3、车间所有设备也建立了日保养制度。设备课每周不定期组织不少于一次设备保养及维护方面的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点勒令进行整改,对于些技术性的问题点组织专门人员进行培训。 (四) 总结 2013年度,生产部共接到销售部下达的订货清单或客户订单共814多份,均全部按计划完成,完成率达100%,具体措施为: 1、为了满足客户的须求,经生产部、技术部采取了改进措施,

管理评审汇报材料

安全生产技术部管理评审汇报材料 一、综合管理体系方针、目标的宣传、贯彻情况自综合管理体系发布运行以来,作为综合体系的主管部门,按照贯标要求,除要求全公司各部门、单位学习、了解、掌握体系的方针、目标以及手册和程序文件外,本部门还组织全部室人员以会议形式对手册和程序文件进行了两次学习,通过学习、讨论,使全部室人员基本熟悉了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方针和目标。同时为实现公司的总体方针和目标,明确了本部门、本岗位在综合体系中的职责,也明确了做什么和怎样做。另外参加了公司组织的综合体系和手册、程序文件的贯标培训和考试,均取得优异成绩。 二、质量管理 1、产品生产过程的控制。针对高岭土生产特点,作为生产组织的主管部门,对产品生产的全过程进行了有效控制。重点对生产原料以及辅助生产原料的质量实行控制,严格按照程序文件要求以及质量内控标准对生产过程的粗选、精选、压滤、干燥过程进行了有效控制,使产品充分满足了客户的要求。具体运作中要求各车间以及各工艺段,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以及生产计划进行生产,对各工艺关键点实行重点控制,根据质检部的检验结果,指导调度生产,严把质量关,以达到对最终产品质量控制的目的。 2、对不合格品的控制根据公司生产特点,出现不合格

品主要有成品和过程产品。对过程产品,质检部判定不合格后,主要采取返工办法,要求责任单位必须达到要求后,才能输送到下一工序。对不合格成品,主要采取降级的方法,并予以单独标识。 3、生产计划完成情况公司生产任务的安排,主要依据销售订单量来安排,同时考虑公司实际的生产能力和设备现状。从目前订单情况看,还未出现生产能力不能满足订单要求的情况。生产计划任务基本能完成。 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1、危险源识别、评价的控制情况 根据危险源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要求,组织成立了公司危险源评价小组,对全公司识别出的199 个危险源进行了评价,按照判定准则,共评价出5 个中度危险源:分别是精选车间的浓硫酸使用与储存,保险粉的使用与储存;粗选车间的保险粉使用与储存;干燥车间的煤堆场;总变电所,没有高度危险源。对识别评价出的中度危险源要求责任单位制定控制措施和管理方案,对危险源实行严格控制,防止事故发生。 2、年度安全目标方案完成情况 精选车间浓硫酸罐防护的改进是公司2004 年度的职业 健康安全管理目标,由精选车间负责制定并组织施工,于月25 日完成,通过了安全生产技术部的验收。

技术部管理评审报告

技术部管理评审报告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技术部管理评审报告根据质量手册要求,本部门主要职责有:技术文件控制、原料质量监控、成品质量监控、设计和开发、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 一、一季度质量目标完成情况及目标结果分析: 1、质量目标完成情况: 1)新产品研发情况达到预期目标。 2)原料检验、成品检验达到覆盖率100%。漏检率为0。 3)及时准确处理现场技术问题,并对生产过程中特殊工序进行技术 指导; 4)暂未实施降低产品成本技术革新。 2、目标结果分析: 今年部门目标的考核结果说明ISO9001体系运行正常,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检验结果处理不够严格,数据表达不够清晰。目前已经组织改进。 2)过期文件没有及时清理。以后组织检查文件到期时间及时清理过期文件。 二、体系文件执行情况: 1.技术文件控制:

严格按《文件管理制度》有关要求实施文件管理与控制: 1)编制了《技术文件编号办法》,并对文件的编号实施严格控制; 2)文件按制度要求进行相应级别的签字; 3)文件修改:严格按程序要求审批、修改; 4)文件实施定置管理,方便检索; 5)加强了现行文件和参考、作废文件的识别与管理。 2.检验报告管理: 1)原料、、中控、成品检验报告分类管理,增加条理性。 2)制定了《成品检验周期计划》,按计划要求实时进行周期检验并做好相应记录,并对发现的不合格项次采取相应措施加以纠正,保证了车间生产的可靠运行,满足生产需求。 3.设计和开发控制: 按制度要求有效开展了各阶段的设计活动与质量控制,后期按需完善三级控制文件。 4.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按制度要求以工艺与操作规程的形式向生产车间及相关部门提供了产品特性的信息和作业指导文件。另外,根据质量体系内审情况,为提高工艺的适用及可操作性,目前正在对各类作业指导书进行整改,预计年底完成。 6.生产和服务提供的确认:

综合管理办公室管理评审总结(共5篇汇总)

第1篇综合办公室管理评审汇报材料 综合办公室管理评审汇报材料 ────朱永杰 本中心实验室制定了《文件控制和维护程序》,适用于为满足检测要求及管理体系实施中所涉及和形成的质量文件,如质量手册、程序性文件、内审报告、评审记录以及各种规范、表格、图表、注解、备忘录、软件、计划等,这些文件可以是文件形成的,也可以是数字模拟、照片形式,既可以是纸面文件,也可以存在于各种媒体中。 为使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包括与影响检测工作有关的试剂、消耗材料,能充分保证实验室检测工作的质量,实验室制定并执行《外部支持和供应程序》。 对客户的技术、资料、数据以及其他商业机密严格保密,实验室制定并执行《保密和保护所有权程序》,不利用客户的技术和资料从事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以维护客户的合法权益。 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公正性、独立性、诚实性控制,本中心实验室制定并执行《公正性、独立性、诚实性控制程序》,确保了实验室及其人员不得与其从事的检测或校准活动以及出具的数据和结果存在利益关系;不得参与有损于检测或校准判断的独立性和诚信度的活动;不得参与和检测或校准项目或者类似的竞争性项目有关系的产品设计、研制、生产、供应、安装、使用或者维护活动。 实验室参加实验室间的比对验证活动,并与这些实验室保持良好 的接触和沟通,以此不断提高检测水平和能力。 实验室应有措施确保其人员不受任何来自外部的不正当的商业、 财务和其他方面的压力和影响,并防止商业贿赂。 汇报人 年月日 第2篇办公室管理评审 食品安全小组和办公室汇报材料 1、认真做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收集和管理工作,保证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一、为了确保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办公室和食品安全小组积极做好管理体系相关支持性文件的搜集和整理工作,按照体系运行要求,是通过网络查询、阅读报刊、书店购买等方式积极收集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最新下发的体系标准文件。收录了《食品卫生法》、《食品

2015年管理评审报告

公司:厦门新声科技有限公司 主席余仕湖管理者代表梁淑莲会议时间2015/08/17地点会议室 参加人员余仕湖,郑荣华,吴相春,陈秀旭,许琨,陈秀月,周琳,李伯阳,黄颖,林梅香 评审综述: 公司于2015年8月17召开本年度ISO13485:2012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会议,包括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审核组成员及各部门负责人参加。 会议依据《管理评审控制程序》的要求,对本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审,参加人员在会前依据管理评审计划的要求,作了充分的准备,对于本部门的业绩、存在的问题点均作出了全面的分析检讨,同时,也提出了不少的好的意见和建议,内容充实,包括了标准要求输入的相关内容。 会议期间,参加人员对体系运行期间的信息给予积极评审,使本次会议能够成功地对相关的议题达成共识,得出结论;总经理及各部门经理也对于本次体系运行的成果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并对会议的相关内容予以批示;会议最终形成的相关决议,已经落实到部门、人员确实的实施、贯彻,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以下是本次管理评审的相关记录内容: 1.审核的结果: 1)外部审核 公司于2014年10月12日MED/CERT认证公司实行ISO13485:2012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及CE认证证书年度审核,审核未发现有严重不符合项目,认证公司资深审核员提出2项建议项,作为公司后续改进的依据,建议项及整改情况如下说明: 序号类别不符合项描述整改情况描述 建议项定制机成品验配数据没有备份, 需要文件规定定期备份并执行 将所有客户验配数据保存在客户验配资料里面 进行客户数据管理 建议项人员有培训,但未进行培训结果 评价和验证 人事在人员培训后,对其员工进行考试合格, 实践操作,口头提问进行培训结果的评价和验 证。 2)内部审核 公司于2015年7月15至8月6日进行2014年内审,审核覆盖了体系全要素、公司所有部门,审核结果总体上符合ISO 13485:2012的质量体系要求,本次内审共发现6个一般不符合项和11个建议项,不符合项经过责任部门原因分析和纠正措施,通过内审跟踪验证。 本次内审发现的一些问题点,体现在不同的部门。人员的质量意识,体系要求及维护意识,法规知识,尚应通过文宣、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管理人员及全体

2016年品质部管理评审报告

品质部2016年管理评审报告 尊敬的公司领导、各管理人员: 品质部2016年一年来的工作回顾总结如下: 从质量管理或控制的立场,品质部在一年来人员配置现状下工作任务是比较繁重的(多数产品需要全检外观多次、所有光模块螺纹和所有盖板粘附掉镍),从质量检测的层面理解是达到一定要求,但从质量控制与质量预防角度是没有达到预防效果,整体还是离质量控制与质量预防要求有一定差距。 一、品质部现有职能分配方面: 1.1.质量部根据上层领导的安排,在原有基础上对来料检查,出货检查,过程控制,产品检测(盐雾、恒温恒湿、硬度、色差等)、异常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规划和加强了实施,各部门相关人员对质量管理的意识均呈现不同的上升趋势。 1.2.从检查的角度可以说基本达到了要求,但品质控制注重的是延续性,相关人员的流动和不稳定给质量工作带来了困难,此问题直接影响到质量控制的结果,现在随着公司规模化变革,还需加强现有检验人员的整体素质,基层检验人员能力有待提升和人员本职各工作细化、完善,质量控制更需要加强或独立管理。 二、测量设备方面: 2.1、今年品质部在公司的支持下对测量仪器硬件设备进行了完善,增加了2.5D全自动检测仪、分光测色仪、盐雾试验机和恒温恒湿仪器。并建立了对应的测量房,对专人进行了培训上岗正常投入使用,以前无法测量或测量精度、误差有异议的都能得到较真实和权威的数据。 2.2内部所有测量仪器有按要求进行了内外校正并记录。 三、本年度客诉重大事件 3.1、第一起:自3月6日投诉2020-1406040-410开始截止到11月18因螺纹异常问题共计退货 11294PCS,大部分因螺纹通止规异常不良。 3.2 第二起:7月14日交货1406040的盖板1682PCS中混料1410161盖板1PCS;8月22日交货 63PCS 1410161盒体中有混料1406040盒体1PCS 。在客户端因混料问题是零容忍状态, 为此我司现场管理上导致的漏洞也因此遭客户对公司的处罚。 3.3第三起:7月22日至9月22日,仅书面性可追溯客户反馈1406040和1410161的盖板掉镍有10 起不良。时至今日掉镍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每次全检粘胶都能检测一定比例 盖板掉镍情况。 3.4、第四起:9月12日好易通6202151000020 RD980面板色差问题,发现交货中颜色有偏红、偏绿、 偏白等,在海能达龙岗仓库挑选成品、半成品、和交货素材累计共1516件,颜色异色共 计218PCS退回返氧化处理,后经查是色粉为国产便宜色粉氧化。 四、来料管控检验 4.1、因内部的变革,现其实主要是以来料检检为主,实际检验过程中会更加考验检验人员的检验能力,没有提醒,没有预防,只有一次检测机会,一旦出错将直接流向客户端面临客诉 4.2、目标考核办法;供应商进料合格批率;合格批/总进料批*100%计算,每月统计,实际运行状况请参考下数据和移动图:

质量管理评审报告1

质量管理评审报告 评审目的 评审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要。 评审 地点公司会议室 评审 时间 20XX年XX月XX日 会议 主持 总经理 参加评审人员 评审依据1、GB/T9001-2008 idt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2、YY/T0287-2003 idt ISO13485:2003《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 3、《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附录。 评审输入1、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报告 2、上年度管理评审改进措施实施情况报告 3、20XX年度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报告 4、综合管理部质量体系运行报告 5、检测工程部质量体系运行报告 6、市场开发部质量体系运行报告 7、20XX年质量管理体系改进建议

评审内容1、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结果; 2、上次管理评审的改进措施落实情况; 3、检测工作质量趋势; 4、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及其实施情况; 5、顾客满意度调查情况; 6、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 7、公司的组织结构、职责分配、资源配备的适宜性; 8、体系要素及相应的文件是否有修改的需要; 9、顾客和员工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合理化建议。 评审综述及结论 本次管理评审会议由总经理主持,各部门负责人积极参加了会议,无一缺席。会议采取各部门报告本部门质量体系运行情况,对发现的问题逐项讨论评审的方法进行。 1、首先,总经理阐述了本次管理评审的目的和意义。 2、各部门负责人分别总结了本部门质量体系运行情况,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完成情况。 (1)质量管理部:在总结中报告了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情况,不合格报告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执行情况,新的或修订的法规对公司的影响,和公司员工培训实施情况;报告了所有不合格报告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执行情况,年度质量分析情况,检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处理措施实施的情况。 (2)生产部:对20XX年度车间的生产情况,和生产中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 (3)研发部:对首个上市产品的研发和注册申报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 (4)采购部:在报告中对供应商审核和供应商供货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回顾分析。 (5)市场销售部:报告了市场、销售、售后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和首个产品上市的销售准备情况。 (6)管理者代表:总结了内部审核的完成情况,和公司整体质量体系运行的符合情况和有效情况。 质量负责人作了20XX年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并对上年度管理评审改进

管理评审报告模板

XXXXXXXXX有限公司2018年管理评审报告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8年7月

一、评审时间 2018年7月23日13:00,公司在行政议室召开管理评审会议。 二、评审人员 总经理XXXX、管理者代表XXXX及各部门/分厂负责人和其他指定人员。 三、评审目的 评审的目的是对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评审,确保体系持续的适宜性、有效性和充分性;为体系的改进提供机会,包括方针和目标。 四、评审依据 ISO9001:2015标准、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顾客要求、法律法规及相关方的要求和意见。 五、评审综述 (一)2017年管理评审提出4项改进建议,完成情况如下: (二)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内外部因素变化情况 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以来,针对质量管理,公司从内、外及其他相关方、原材料、工艺设备到出货的各环节都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并不断地采取预防性与可行性相关评估,对风险评估运作可行有效性,应对风险和机遇采取措施有效性,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措施是有效的,各项运作基本上符合当地的法律法规包括质量、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符合ISO9001:2015 /IATF16949:2016标准要求有效性运行。 另外,从内部环境上看:为顺应市场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公司需不断开发新产品、做好内部管理,以适应较为复杂的环境因素变化。从外部环境上看:公司应紧紧抓住轨交轴承造修市场机遇,同时应取得铁路货车轴承一般检修

资质,并在汽车轴承,特别是重卡轴承方面有所突破,以适应市场发展需求;公司质量体系管理能否顺应外部变化,不断利用持续改进达到法律法规要求,并满足相关方需求,同时,符合自身经营发展方向,进而不被市场竞争规则所淘汰,达到或超越主要客户要求,将成为影响公司未来体系运行的主要因素。 (三)质量管理体系绩效和有效性情况 1、顾客满意及相关方的反馈 上半年,市场营销部对顾客满意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编制了顾客满意度调查报告,顾客满意度总得分为95.3,详见顾客满意度报告。 顾客抱怨共7起,主要是铁路轴承热轴问题,汽车轴承无客户投诉。 2、质量目标实现程度 上半年,各项质量目标已达标,未出现过重大的质量事故或退货事件的发生。 详见(2018质量目标及过程绩效统计) 3、过程绩效以及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 上半年,公司过程合格率、报废率等均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其中: 产品交付合格率为99.8%,其中汽车产品为100%; 成品一次交验合格率为100; 零件一次交验合格为98.4%; 交付及时率为98.2%,其中汽车产品为100%; 生产计划完成率为107.6%; 内部废品损失为0.18%; 外部不良损失占制造成本为0.13%; 质量成本占制造成本为5.63% 详见(2018上半年质量目标及过程绩效统计、质量成本分析报告) 4、不合格及纠正措施 a)体系运行以来,对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基本能按不合格/纠正预防措施管制程序执行,2018年内审共开出了15项不符合报告及纠正和预防措施单据,全部完成整改。通过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使体系得到了改进和提高。 b)外部客户投诉7起,均进行了相应回复和改善。

2020年度管理评审报告

2020年度管理评审报告 自公司实施管理体系以来,我部门通过不断对体系文件及标准的学习并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整体水平有所提高,现将公司在管理体 系运行方面的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组织机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及各项资源的适用性、充分性 和有效性: 公司制定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能充分体现了我公司的特点,目标指标分解到各部门,我部门目标指标是适宜的;在组织机构 方面,我部门现在岗位能满足需要,从体系运行来看,管理体系文 件是适用的;公司各项资源能满足运行要求,综上所述,公司的质量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组织机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 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及各项资源的适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二、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指标的实现情况:管理体系运行以来,按照公司体系文件的要求,我部门严格按照体系要求 运行,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建立合格供方台帐,确保原材料合格率,按规定给车间人员购买劳保用品,保证员工的安全。对废旧包装物 各种包装桶回收利用率进行统计,达到80%以上,固体废物100%归 类管理。 三、根据内审情况,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运行效果及内审的审核结果进行评审,均符合内审要求。 四、对本部门职责履行情况: 按照公司体系文件的要求,1月份会同各部门对环境因素和办公 区域危险源进行了识别,辨识出了进入我公司供方活动发生的危险源,并制订控制措施,与相关方沟通协商,宣传我公司方针目标指标,及适用的法律法规,认真做好我部门的各种记录。

五、就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面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 在遵循法律法规方面,认真查阅了发布的新版《相关法律法规一览表》,对相关法律法规条款进行了学习,做到了认真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六、通过此次对体系运行的整理,我们认为,公司管理体系是适用的、充分的,运行是有效的。 采购物流部 20xx年x月x日 自公司开始建立实施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已来,在公司总经理的领导下、管理者代表的指导下以及各部门的配合下,资管各部门根据质量管理实施路线,并结合实际运行情况坚持持续改进,不断总结,提升和完善我们的管理体系。现将近年来体系运行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体系实施中部门工作的总体情况 资源管理部下属主要有两个部门车管中心、发货部(今年3月份已合并至调度中心),在整个体系实施中车管中心主要负责提供公司自有车辆的一些资料,基本齐全,发货部主要提供承运商(供应商)的一些资料信息,基本齐全。 顺利达到了公司制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要求,使公司的各项工作文件化、程序化、规范化。 当然我们也有许多不足之处:随着信息化的普及,随着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客户对服务的质量要求会更加严格。如何按照 GB/T19001-2008标准的质量管理原则积极的,更快,更好的利用资源为客户服务,敬请公司领导提出宝贵意见! 事实证明:科学的、先进的GB/T19001-2008国际质量体系在我公司运行是有效的、适宜的、符合的。我们相信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下,我们会克服种种困难将

质管部管理评审报告

质管部管理评审输入资料 一、上半年质量分目标完成情况 1、上半年未监测到可疑不良事件的发生,年度报告时间为每年年底,因此上 半年未向监管机构进行可疑不良事件的报告。 三、过程的监视测量情况 1、通过对产品的监视和测量,保持相关的检验、试验记录,采购产品入库合格率100%、过程产品一次校验合格率大于95%、最终产品出厂合格率100%。

2、通过对监视测量设备按规定进行检定校准,格执行设备操作规程,按规定使用和维护设备,确保监视测量设备合格,所有设备均保持设备使用记录、维护保养记录,需检定或校准设备均保持相关证书,校准结果均经过评价。 3、通过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保持不合格的相关处置记录,确保不合格品得到有效控制。 4、通过统计技术应用,对产品实现过程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形成统计图表,为质量分析会议提供数据支持,使分析结果得到有效利用。 四、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情况 1、采购产品 采购产品进厂验证/检验279批次,入库267批次,合格率95.7%,详细情况如下:包装类127批,粒料类52批,膜材类26批,针管类20批,注射件17批,辅料类25批。 2、过程产品 生产过程中输液器半成品检验工序抽检289701支,111支不合格,抽检合格率99.9%,注塑滴瓶抽检752400支,236支不合格,抽检合格率99.9%。天窗类过滤器抽检461900支,126支不合格,抽检合格率99.9%。 3、最终产品 受托产品232批,总量16351132支;出厂检验项目均合格,均及时按规定出具出厂检验报告。 本厂产品18批,总量52690支,出厂检验项目均合格,均及时按规定出具出厂检验报告。 4、工作环境

技术部管理评审报告

技术部管理评审报告 根据质量手册要求,本部门主要职责有:技术文件控制、原料质量监控、成品质量监控、设计和开发、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 一、一季度质量目标完成情况及目标结果分析: 1、质量目标完成情况: 1)新产品研发情况达到预期目标。 2)原料检验、成品检验达到覆盖率100%。漏检率为0。 3)及时准确处理现场技术问题,并对生产过程中特殊工序进行技术指导; 4)暂未实施降低产品成本技术革新。 2、目标结果分析: 今年部门目标的考核结果说明ISO 9001体系运行正常,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检验结果处理不够严格,数据表达不够清晰。目前已经组织改进。 2)过期文件没有及时清理。以后组织检查文件到期时间及时清理过期文件。 二、体系文件执行情况: 1.技术文件控制: 严格按《文件管理制度》有关要求实施文件管理与控制: 1)编制了《技术文件编号办法》,并对文件的编号实施严格控制;

2)文件按制度要求进行相应级别的签字; 3)文件修改:严格按程序要求审批、修改; 4)文件实施定置管理,方便检索; 5)加强了现行文件和参考、作废文件的识别与管理。 2.检验报告管理: 1)原料、、中控、成品检验报告分类管理,增加条理性。 2)制定了《成品检验周期计划》,按计划要求实时进行周期检验并做好相应记录,并对发现的不合格项次采取相应措施加以纠正,保证了车间生产的可靠运行,满足生产需求。 3.设计和开发控制: 按制度要求有效开展了各阶段的设计活动与质量控制,后期按需完善三级控制文件。 4.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按制度要求以工艺与操作规程的形式向生产车间及相关部门提供了产品特性的信息和作业指导文件。另外,根据质量体系内审情况,为提高工艺的适用及可操作性,目前正在对各类作业指导书进行整改,预计年底完成。 6.生产和服务提供的确认: 按制度要求技术部对车间生产过程制定了相应管理规程和工艺评定准则并已组织完成。 三.质量体系改进实施计划: 1.加强预防与纠正工作:对于生产中发现的问题,技术部应立即组

技术部管理评审报告

技术部管理评审报告 一年一次的管理评审的内审工作已经结束,检验各部门工作是否完善,对各项目标的测量是否达标,是对体系运行是否顺畅的一个检验,各部门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的一个总结。通过2017年一年的运行,审核技术部18项,7项不合格,现将不合格项做如下分析改进: 一,成文信息 制定专人对文件进行管理,定期对文件目录更换 二、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1、质量目标进行的量化 1、工艺改进完成率98%; 2、图纸出错率0%; 3、图纸交付及时率100%; 4、作业指导书、检验标准实用率98%; 5、销售特殊订单评审及时率100%; 6、技术文件、技术指导差错每月少于一次; 7、每年完成1-2个产品改进或新产品开发计划; 2、质量目标的测量 每周计划体现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每月汇总一次,对不达标的列出改进计划3、为实现本部门质量目标进行改进的策划 为实现本部门质量目标,策划方案有实施的技术相关流程文件,对相应表单的制定和使用加强(如各工序检验标准形成表单形式进行填写更加清晰),对每个改进策划有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培训,直到改进成熟后由生产按相关流程文件执行,目标的实现由稽核按策划目标进行验证。 三、沟通 新产品设计开发对接相关人员,了解销售部和市场部人员反馈信息,了解客户

对产品的需求,在对开发产品进行定位实施策划。 四、成文信息 制定专人对文件进行管理,定期对文件目录更换 五、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 质量管理体系8.3.2、8.3.3、8.3.4为新产品开发控制,依据《新产品开发作业流程》,开发过程中各阶段的评审相关人员会签没有记录,对相关表单进行完善,每次评审要保留记录并递交文件管理员存档。 六、技术部今后围绕质量体系改进实施计划 1、加强预防与纠正工作:对于生产中发现的问题,技术部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召开临时会议,分析原因,制定出纠正预防措施,深入了解错误产生的根源; 2、加强与生产车间的联系、沟通与技术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掌握实际问题情况,逐步将图纸与工艺完善,并将影响质量的疵点控制在萌芽中; 3、加强产品优化设计,降本增效。通过对产品设计过程中各关键点的研究,以优化设计、简化流程等一系列措施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常明杰 2018-1-19

ISO27001-2013管理评审输入报告汇总

ISO27001-2013管理评审输入报告汇总 拟定参与人:行政部、研发部、管代、总经理 拟定时间:2017年1月15日 拟定地点:公司会议室 管理层: 1安全方针和目标是正在实现过程中,考虑到刚刚实行体系暂不作调整。过去3个月中所取得的业绩比较良好,目标经考核基本能实现; 2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过去3个月中管理与监督的状况基本达到预期要求; 3管理体系运行受控 a. 最高管理者带动员工对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具有明确的认识,能履行 其承诺,管理职责明确,重视并参与对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保持和推动持续 改进活动。员工能准确答出公司信息安全方针和目标,体现了全员参与。但个别职 能部门信息安全活动和人员中有责任不到位的情况。 b. 建立的信息安全方针和信息安全目标适合于组织的特点,在组织内得到沟通和理解, 信息安全目标基本有可测量性;但部分信息安全分目标的适宜性需进一步修改,并 应对测算方法作进一步改善。 行政部: 1、员工培训教育在本年度进行了5次培训,培训结果基本满意。 2、需要不断提高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 3、畅通顾客意见的渠道,加强收集顾客意见,增强重点项目、重点客户的意见反馈。 4、物理防范措施受条件所限只能满足最低要求,控制还算得当,未出现严重违反公司相关制度情况。

5、内外部员工的保密协议已经签署完毕,第三方的保密合同正在落实完善过程中。 6、体系组织结构合理,能覆盖全公司各个部门,岗位职责明确,相关书面材料尚在进一步调整过程。 研发部: 1尽快完成支持业务可持续性设备的科学演练,在演练过程中需要考虑信息安全。 2加强人员对纠正预防措施处理意见的学习,提高本公司纠正预防能力 3风险评估报告、可接受风险等级、报告中提出的薄弱点或威胁得到减缓和消除现状均能接受。 4其他部门对网络部的安全服务设置基本满意。 5针对信息实时备份需求,需要安排一定时间建设实时备份系统。 6需加强员工对软件及应用专业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 7完善应急预案编制,加强对威胁的认识。 8提高数据存储机房的管理水平。 9细化日常检测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管理者代表: 1、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针对2个不符合项制定了纠正措施,纠正措施实施经跟踪证明有效。 2、法律法规收集齐备,经验证,均能得到满足,相关控制目标的完成情况良好,经考评也能达标,未发生客户投诉。 汇总人:__________________ 汇总日期:2017年1月15日

各部门管理评审报告

管理评审部门工作报告 ——生产部为满足顾客的需求,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是市场和顾客对企业的要求,也是新时代企业所面临的挑战,为加强企业对市场的适应性,本公司提出建立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为了配合公司的总体行动,本部门努力加强本部门内部管理,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在质量管理体系推行方面具体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与改进: 一、质量管理体制综述 生产部的主要工作是对生产部进行科学有效地管理,以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保证产品的过程质量。 从体系运行以来,主要有以下方面得到了改善: 生产部人员得到一定技能知识的培训,新增了相关设施设备,各部门沟通有序,能及时处理生产中出现的异常,提高了生产效率。 二、资源提供 1.产品原物料能及时到位且品质较为稳定,生产能按计划进行。 2.员工的招聘、培训及福利待遇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调动了员工工作的积极 性,生产效率得到了一定的保障。 三、总结 自公司推行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至今,公司全体员工对品质意识得到一定的提高,5S的运作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生产各项工作较为顺畅,公司应提供更好的培训条发加强员工素质的提升,减少生中品质异常的发生,使生产能够更顺畅的进行。 报告人:××× 2012年06月27日

管理评审部门工作报告 ——品管部为满足顾客的需求,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是市场和顾客对企业的要求,也是新时代企业所面临的挑战,为加强企业对市场的适应性,本公司提出建立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为了配合公司的总体行动,本部门努力加强本部门内部管理,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在质量管理体系推行方面具体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与改进: 一、自管理体系发布以来,我部做了以下基础管理工作: 1、严格按照公司里的品质目标,不断提升员工的品质观念意识。遵循品管部各个控制作业和产品标准用文件形式,进行规范操作。 2、检验项目包括:进料、制程、成品检验工作、协助技术部新产品测试、样品测试,首件确认,外发加工厂检验等工作。 3、充分发挥QC职能,准确地上报数据,建立电子档,进行每周统计分析数据,分析各系列产品的不良原因,针对车间出现不良品召开会议,提出解决方案。 4、针对客户验货不合格或投诉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和后续改善与跟进,加强员工对质量意识的指导培训。 二、需要改善以下不足 来料检验虽合格,但仍有塑料配件异常情况出现,所有配件必须要进行试装检验;制程检验达成率低,要加大力度达成目标值;成品检验未能合格,要针对客人验货要求,减少客人投诉。 三、纠正和预防措施 1、降低客户投诉率,增强全体员工品质意识,加大质量意识的宣导工作。首先针对入职新员工,质量知识和岗位技能的了解与培训,并开展品质改善提案奖励制度,让员工充分参与品质改善活动,达到共同进步。 2、全面开展质量体系工作,加强对各部门车间质量体系的监督检查,保证质量体系的有效性、适宜性和充分性。 3、QC检验手法和方式有待提升,要明确产品控制点。特别对新产品尺寸量测要多加注意工艺操作,针对重点、难点进行现场解说,对所属部门人员进行技

2015综合部质量管理评审报告

2014年综合管理部质量管理运行情况报告 根据GB/T19001-2000 idt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以下简称“体系”)4.2.3条款、6.2条款以及公司程序文件《文件控制程序》(WJTY/ZLCX 01-3/0)、《人力资源控制程序》(WJTY/ZLCX 04-3/0)、《采购控制程序》(WJTY/ZLCX 09-3/0)规定,综合部是负责人力资源控制和文件控制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主要负责通过企业综合管理,确保织组的正常运行以及对从事与质量有影响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保证从事产品质量工作的员工能够胜任其本职工作,促进质量体系有效、持续地运行,以实现本公司的质量目标。 一、质量管理体系组织设计与人员配置情况 公司目前正式员工人数为24人,其中管理、技术人员7人;生产一线人员14人;综合部依据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中6.2.1要求对公司人力资源配备、岗位素质要求及员工培训等工作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规范,并按照持续改进的原则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保证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综合部组织对全公司所有人员的岗位胜任能力进行了全面的评估,所有任职人员都基本满足了岗位技能素质要求。 二、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情况 逐步完善企业制度流程建设,有力推行现有企业政策和制度,对现有制度进行重新梳理,对制度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不适应实际需要的予以作废。 按照《文件控制程序》(WJTY/ZLCX 01-3/0)要求和实际需要,公司目前在文件控制上采用了发放回收登记,并分别对下发制度进行有效控制。对外来文件采用综合部统一归档的形式进行控制,并进行登记。对于属于存档范围的予以及时归档,并纳入《文件归档登记表》中,以便及时查找。 三、员工培训工作情况 根据ISO9001质量体系和公司员工培训的目标,在每年初由综合管理部部牵头组织各部门进行员工培训需求分析工作,制定年度员工培训工作计划并逐步实施。目前公司已形成以综合管理部为主,各部门为辅的培训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员工培训制度体系,使培训与员工的各类晋升有效地结合起来。 1、为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执行,综合管理部部组织相关人员开展了《ISO9001质量体系培训》、《ISO9001内审员知识培训》、《ISO9001程序文件》、《质量手册》等培训,使相关人员对质量体系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依据工作需要,开展了《关键岗及特殊岗培训》、《三级安全培训》、《微生物指示培训》、《6S知识技能培训》等知识培训,本年度员工培训以2015年培训计划为主,同时为了

GJB9001C-2017管理评审报告

***********有限公司 管理体系文件 管理评审记录汇编 编制:日期:2018.11.11 审核:日期:2018.11.11 批准:日期:2018.11.11

管理评审计划

管理评审通知单

会议签到表

评审输入: 1.内审不符合项目以及以往管理评审决议的跟踪事项; 2.质量目标和经营计划实施的情况及适宜性; 3.顾客满意、顾客投诉情况报告; 4.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报告及重大质量问题的处理; 5.人力资源架构及培训情况; 6.实际的和潜在的实效对质量的影响; 7.合理化持续改进建议、预防措施及可能影响管理体系的变更; 8.过程的绩效和产品符合性; 9.新产品设计开发情况报告; 10.质量成本分析报告; 11.法律、法规的更新及合规性评价情况; 12.顾客要求变化情况; 13.来自外部相关方的交流信息,包括抱怨; 14.以往管理评审所采取措施的情况; 15.应对风险和机遇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评审结果: 通过本次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评审,决议事项如下: 1.我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持续有效、且是适宜和充分的; 2.2018持续改进项目得到了实施; 3.质量方针满足公司发展战略; 4.质量目标得到了分解、执行与管理; 5.本次会议决议的持续改进项目,按《持续改进控制程序》执行,由质量管理部汇总各部门 持续改进事项至《2019年持续改进项目一览表》,各部门应按照程序文件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持续改进计划》,质量管理部对持续改进的追踪方式由“管结果”向“管过程”改进; 6.新开发的军品按GJB体系要求和军品客户要求、法律法规要求进行; 7.部分量产产品应按要求进行改进和验证,确保满足军方客户要求。

业务部管理评审报告

业务部管理评审报告 一、ISO9001建立实施的角色 负责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并及时对合同进行评审,及把订单转到生产部门,协调生产与出货。负责对外的协调沟通工作、收集产品出厂以后客户的意见反馈,了解客户需求,处理客户投诉,尽可能提高客户满意度。 推行ISO9001质量体系以来,部门制定了相关的操作程序,制定了自己的部门目标并定期进行统计分析。 二、部门目标计划实施状况 经过调查与统计分析,业务部负责的质量目标完成情况较好。 其中某某月度质量目标未达成,主要原因是:,解决方案是。解决方案执行以来效果较好。 三、人员能力分析 本部门客户基本都为多年的老客户,故人员配置不多,但能满足现状公司的发展和经营需求,经过ISO体系培训,他们对质量体系标准的工作程序有了较深刻的了解,能够胜任现有工作。 四、业务部办公设施状况分析:

公司为业务部配备了交通用车及通讯工具,设施基本能够满足本部门工作。 五、订单情况 本公司2004年9月度开始投产,批量生产时间不久,市场的占有量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小的,9-11月份共接到订单份,总数量为件,相对于生产设施的投入来讲:产能是远远有于,故满足客户订单要求是不存在问题。六、顾客满意度调查情况 2005年9月度业务部对现有客户选出有代表性的4家进行调查,该4家客户都按要求回传了客户满意度调查表,从反馈的意见来看: 好的方面: 差的方面: 关于差的方面本公司拟订采取以下方案去完备: 七、客户抱怨事件情况 2005年8-11份客户抱怨共次,其中质量问题:次;交期问题次;其他问题次。针对这些客户抱怨本公司都由相关责任部门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改进措施。 总的来讲,客户抱怨逐月减少,公司对客户抱怨采取积极有效的改进方案,客户对我们的处理也比较满意。 八、ISO验证机构和本公司内部稽核发现问题整改情况 1、9-11月份第三方审核无; 2、9-11月份客户验厂次,发现本部门质量体系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件,本部门针对客户提出的问题都作出了书面和实际的整改,书面整 改资料详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