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政治思想史课程教学大纲

西方政治思想史课程教学大纲

西方政治思想史课程教学大纲
西方政治思想史课程教学大纲

西方政治思想史课程教学大纲

A History of W estern Political Thought

课程编号:0222312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

先修课程:政治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法学概论

后续课程:西方政治学著作选读

总学分:4学分其中实验学分:0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主要介绍西方政治思想发展历史。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西方政治哲学和政治思想,为深化我国政治学思想和理论、推进我国政治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要求学生掌握西方政治思想及其发展的主要线索和内容及其基本参考资料。以课堂讲授为主。并将随时更新教材。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第一章古希腊城邦政治思想(12学时)

第一节概述

一、西方政治思想的出现

西方政治学说创始于公元前五世纪的希腊。

二、政治思想与政治制度

政治实践的主体是人,当人受到政治思想的影响时,就可能去编制政治实践包括政治制度。

三、古希腊城邦的观念起源

希腊人保留了荷马史诗中的命运的观念。认为与人类有关的事务为公正的自然法则所支配。认为城邦的法则与自然法则极其相似。

第二节雅典城邦状况

一、社会

人口。阶级划分。公民观念。

二、主要政治制度

公民大会。议事会。法院。

三、政治理想和目标

人应该过和谐的公共生活。与现代政治思想比较。和谐公共生活的基本准则。平等和自由的关

系。

第三节柏拉图(前427—前347)的政治思想

一、美德和善的问题

美德即知识。客观存在的美德。哲学家统治国家。

二、对意见的怀疑

反对多数人的意见。民主即以意见为基础。民主政治中的党派自私。

三、正义——城邦的合法性基础

城邦形成的过程。何谓正义。如何实现正义。

四、政体问题

五种政体论。《理想国》里主要是主张一种原则和理想,是一种抽象而典型的国家,而不是对现实可能政体的主张。对于现实可能的政体,柏拉图主张混合制政体。

第四节亚里士多德(前384—322)的政治思想

一、城邦是人的自我保护和幸福的自然需要

美德和幸福。城邦政治与人的幸福或美德是一致、协调的。

二、城邦政治的法治要求

政治实践论的主要贡献。其法治主张具有四要素。

三、政体问题

政体类型。理想的政体。

本章重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难点:柏拉图。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二章自然法理论和罗马法学政治理论(8学时)

第一节自然法理论的创立

一、自然法的观念背景

个人具有其他人必须尊重的价值。平等、正义观。全面的法律。上述为自然规律,是先验永恒的法则,即自然法。

二、斯多葛学派的政治学说

简况。斯多葛学派与犬儒主义。理性及其与宇宙秩序论。人与自然法。公平的世界国家。两种法律理论。斯多葛主义的意义。

第二节西塞罗(前106—前43)的法学政治思想

一、简况

政治学的法学和神学方向,西塞罗属于第一个方向。

二、政治思想

正义的本性——自然法。国家起源观和目的论。政体问题。

本章重点:自然法观念,斯多葛学派。

难点:自然法。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三章神学政治论(6学时)

第一节概述

一、简况

西方文明有两个源头。基督教从犹太教的一个教派发展而来。

二、犹太教与希腊思想的结合——基督教

从犹太教的一个教派发展到基督教,受到了斐洛的影响,他把犹太教与希腊思想相结合。基督教与希腊思想的相互关系。

三、基督教政治思想的演变

原始教义。演变。神权政治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教父学派和奥古斯丁的神权政治思想

一、教父学派

简介。代表人物。

二、奥古斯丁(354—430)的政治思想

与世俗道德对立的基督教道德。两种国家理论。自治与他治。

第三节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

一、概述

生平简介。著名的基督教亚里士多德主义者。

二、两种传统

在中世纪逐渐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对待古典哲学的传统。形成这两个传统的原因。

三、阿奎那的政治思想

政治制度的本性。最好的制度。法治。道德与自然法。

本章重点:教父学派;奥古斯丁的神权政治思想;托马斯·阿奎那的政治思想。

难点:奥古斯丁的政治思想;托马斯·阿奎那的政治思想。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四章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学说(10学时)

第一节文艺复兴时期历史情况概述

一、城市

城市有三种建筑:主教堂、市政厅、集市广场,分别行使三种功能:宗教功能、司法行政功能和经济功能。与之相对应,还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司法行政思维方式,宗教思想方式,经济思维方式。

二、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具有一种追求事物和谐的功能,其注重探索的正是“和谐与限度”。对“人性”价值的发现。尊重多元化的倾向和风气。

三、人文主义与古典思想

新型的文明观是人文主义者们吸收了古典思想的结果,其中最主要的是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和奥古斯丁。

四、社会阶级和政治

商人阶级要求打破封建阻隔、建立统一国家,其最好途径是强化王权。商人阶级与贵族阶级是天敌。王权或者君主专制制度,是市民阶级的天然盟友。

第二节马基雅维里(1469—1527)的政治学说

一、政治上的道德冷漠主义

政治统治与道德无涉。两种道德。

二、政治的非道德主义的基础

政治的非道德主义基础或起因是人的利已主义本性。

三、共和思想

他的政体倾向。自由原则。平等原则。民众统治。统治权力的制衡。

四、马基雅维里的意义

第三节新教的政治思想

一、背景情况

宗教改革运动的观念起因。宗教改革与人文主义的文艺复兴之比较。新教之政治倾向与政治关系及其后果、影响。

二、路德和加尔文的政治思想

“因信称义”,政治神学的基础。“因信称义”的伦理道德含义。人类的双重世界,以及教会与国家。权威及其限度,政府形式,以及个人与政府的关系。法律的统治。

第四节布丹(1530—1596)的政治思想

一、主权理论

主权的起源。主权的特点和限制。

二、国家与政府关系的理论

国家与政府。国家形式。最合理的政治形式。

本章重点:马基雅维里的政治学说;新教的政治思想。

难点:新教的政治思想。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五章 17世纪的政治思想(10学时)

第一节概述

一、17世纪荷兰与英国的情况

这一时期的政治思想主要集中在荷兰和英国,其中突出是围绕着政治权力与社会权力的近代关系的出现,近代自然法与社会契约论以及天赋人权、政治自由等观念的发生。

二、其他的变化

宗教论战的隐退,学术兴趣也日益世俗化,自然主义与理性主义倾向也产生了。人们开始把一般社会现象和政治现象看作是自然现象。天启的或其它超自然的因素就不占重要地位了。

第二节雨果·格劳秀斯(1583—1645)的政治思想

一、生平

格劳秀斯是荷兰政治思想家和法学家,近代资产阶级自然法理论和社会契约论的奠基者之一。

二、主要政治思想

政治社会的起点。自然法理论。

第三节斯宾诺莎(1632—1677)的政治思想

一、生平

西方哲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作家。

二、主要政治思想

自然法思想和契约论。国家与法制的目的。

第四节托马斯·霍布斯(1588—1679)的政治思想

一、生平

霍布斯是英国著名的思想家,近代西方政治学理论的一位重要的开创者。

二、霍布斯的政治思想

自然法理论。社会契约论和国家论。国家与宗教。

三、霍布斯政治思想的意义和特色

霍布斯的思想史意义。霍布斯政治学说的根本特色。

第五节约翰·洛克(1632—1704)的政治思想

一、生平

洛克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杰出的哲学家、激进的政治思想家,西方自由主义创始人之一。

二、政治思想

自然状态理论和自然法思想。国家与社会理论。政府与分权理论。洛克的意义。

本章重点:霍布斯的政治思想,洛克的政治思想。

难点:霍布斯的政治思想。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六章 18世纪法国政治思想(10学时)

第一节概述

一、18世纪欧洲思想与以前时期的比较

欧洲历史上的启蒙运动时期。文艺复兴以来新精神发展的一个顶峰时期。在思想和语言上表现出平易化趋势。

二、18世纪法国成为欧洲政治学说的中心

英国的情况。法国的情况。

第二节孟德斯鸠(1689—1755)的政治思想

一、生平和代表作

孟德斯鸠是法国杰出的思想家,启蒙主义者。代表作:《波斯人信札》,《罗马盛衰原因论》,以及《论法的精神》。

二、政治思想

关于法的理论。关于政体问题。政治自由和权力分立与制衡。

第三节卢梭(1712—1778)的政治思想

一、卢梭简况

卢梭的许多思想观念有着合理的价值。他对后来的思想与实践产生了积极影响。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对康德、歌德和席勒等人有影响。

二、政治思想

人的自然状态。公民社会的发生及谬误。批评理性和回到社会契约。人民主权。两个矛盾。

本章重点:孟德斯鸠的政治思想;卢梭的政治思想。

难点:卢梭的政治思想。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七章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国政治思想(8学时)

第一节概述

一、社会状况

德国直到19世纪初还处于封建割据状态。城市工商业发展严重滞后,基本上是一个封建土地制度盛行的国家。

二、阶级状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德国资产阶级是一个政治上非常软弱的阶级。

三、政治状况

直到1848年才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四、思想状况

从某种意义上说,德国思想表现出对于世界、社会和人的精神状况的最为深度的思考。同时,德国思想界也往往是通过思想,伴随了英法以及本国的现代社会、政治与文化的发展的。

第二节康德(1724—1804)的政治思想

一、简况

生平。康德思想的基本概况。

二、政治思想

实践理性的至上性。进步主义的历史观——康德的历史哲学。国家和人民主权理论。永久和平理论。

第三节黑格尔(1770—1831)的政治思想

一、简况

生平及著述。思想特点。

二、黑格尔思想概述

黑格尔面对的主要哲学问题。黑格尔思想的转化——成熟时期的黑格尔的几个核心观念与倾向。

三、黑格尔的政治哲学

客观精神在黑格尔精神哲学中的位置。市民社会理论。国家理论。关于主奴关系辩证法的思想。

本章重点:康德的政治思想,黑格尔的政治哲学。

难点:康德的实践理性论和历史哲学;黑格尔的政治哲学。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

教材:

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年。

主要参考书目:

1、萨拜因《政治学说史》、商务印书馆、1986年。

2、列奥·斯特劳斯等《政治哲学史》、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

3、约翰·麦克米兰《西方政治思想史》、海南出版社、2003年。

执笔:焦文峰

西方政治思想史人物

1西方政治思想史著名人物 对于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复习,重要人物一定要总结出来,还有他们的学术著作,比如今年就考到了博丹的《共和六书》!!! 一、名词解释: 1.波利比阿(前201一120年)希腊化时期的史学家,政治思想家。 主要思想: 1.政体循环论,认为历史上的政体是一个周而复始的更替过程; 2.混合政体论,认为混合政体就是结合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因素而形成 3.主张:罗马国家应该通过执政官、元老院以及平民三种权力相互牵制,以保证政治上的持续与稳定。 主要著作:《历史》 2.格老秀斯:1583-1645,17世纪,荷兰人,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先驱,近代自然法理论创始人、近代国际法学奠基人,开创“论证体系”时代,是主权学说的发展者。 主要思想: 第一次把国际关系问题引入政治学说,把主权国家作为国际法的主体,改变了古罗马以个人权利和契约为基础的万民法概念,奠定了近代国际法的基础。 提出了自然法学说,国家和主权学说,政治学方法论,否定人民主权原则。主要著作:《战争与和平法》 3.《乌托邦》 空想社会主义创始人英国人莫尔的著作。全名《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集有理又有趣的金书》。乌托邦,即实行财产公有,共同劳动的力量社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生产,家庭是基本经济单位,农业劳动实行义务制,公民有大量的业余时间进行科学研究、文化学习或艺术活动,人人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实行政治民主制度,最高首脑是一位哲学王,城市权力在人民大会手中,法律极为简单明了,公民人人精通。此书深刻的批判当时的专制君主、封建贵族

和教会僧侣,指出国家无非是在为一伙私人利益谋划,法律不过是把富人的阴谋规定成大家必须遵守的东西。(这个已经考过了,不知道会不会重新再考) 4.《上帝之城》 中世纪神学家奥古斯丁的著作。在神学的框架内阐述了一整套政治哲学,从理论上总结了基督教政治价值观。奥古斯丁以《圣经》为基本依据,从神学的角度研究国家,从上帝与人的关系中来考察人,考察国家和政治问题。借助于他的声望,这套政治哲学在整个中世纪对于人们的政治观念及教会与国家的关系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5.《论美国的民主》 是托克维尔的代表作。全书分六大部分,上卷的两个部分分别讲述美国的政治制度,分析美国的民主现状,下卷的四个部分阐述了作者的政治思想和政治社会学的思想。 6.《论法的精神》 是孟德斯鸠于1784年写成的学术巨著,他在书中抨击了封建专制制度,系统地提供了政治和法律制度建设的原则,指出法与各种事物综合就是“法的精神”表达了孟德斯鸠对影响改制和法律性质的规律性的理解。这部著作奠定了他在西方学术界的重要地位,直接影响了法、美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也波及到近代中国的政治思想界。 7.斯宾诺莎 17世纪荷兰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他的伦理学说对近代西方思想有重要影响。 主要思想: 他最早提出思想自由、无神论,系统阐释自然权利,他用演绎推理的方法阐述了社会契约论和政体主张。 主要著作:《神学政治论》、《伦理学》、重释《圣经》、无神论

西方政治思想史论文

权力分立思想的历史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在对政府权力进行控制方面,除民主与法治的思想之外,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权力分立的理论。这一理论上承古代希腊罗马关于混合政体的思想,在近代则通过洛克与孟德斯鸠的学说得到了充分的展开,最终通过美国立国者们的“实践的智慧”而被直接发展成为一整套具体的制度设计。 一、混合政体理论中的分权思想 混合政体理论,是由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分析和研究了当时希腊城邦的政治实践后提出来的一套国家政体理论,它的核心内容是将纯粹政体(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民主政体)的要素和优点混合起来,从而达到更佳的治理效果。这种理论认为,(1)如果政治权力为一部分人所控制,不管这些人属于社会中的哪一部分,都有可能被滥用;(2)对这部分人运用权力进行控制的唯一有效办法就是另一部分人拥有与之相抗衡的权力。随后为其他政治家所继承和发扬。这一理论,把君主制因素、贵族制因素、民主制因素融合到一起,使得除奴隶阶级以外的各阶级都能参与到国家的治理中。他认为“共和政体中的各个因素倘使混合得愈好愈平衡,这个政体就会存在得愈久”,他的这一思想为随后的古希腊、古罗马的其它政治家和思想家所继承和发扬。 (一)古希腊纯粹的阶级分权思想 1、柏拉图和苏格拉底关于国家政治的理论对亚里士多德的影晌。 2、亚里士多德的混合政体及其中的分权思想。 亚里士多德研究了希腊150多个城邦的政治制度后,对政体进行了分类: 首先他依掌握国家最高统治权人数的多少分为:个人统治的君主政体、少数人统治的贵族政体、多数人统治的共和政体; 依国家所要实现的目的分为:“正当的”政体和“变态的”政体,前者包括君主制政体、贵族政体和共和政体(立宪政体),这类国家是谋求公共福利的,后者则指那些只为谋求个人利益的国家,它包括僭主制(即暴君专制)、寡头制和平民制。 亚里士多德不赞同雅典那样的“极端的”民主制,而是较为倾向于中庸的、民主主义的共和政体,这种政体吸收君主政体、贵族政体、民主政体的因素混合而成,故称为混合政体。亚里士多德的分权思想,正是在他对混合政体的推崇中体现出来的,他认为对于国家权力,不能过分集中于任何一个阶级,“不让任何阶级在政治方面获得脱离寻常比例的超越地位”,因此国家权力,应为各个阶级平衡的共同掌握。 3、评述:亚里士多德的这种分权只是一种以阶级为主体的分权思想,为“纯粹的阶级分权”。 (二)古罗马机构分权掩盖下的间接阶级分权思想 古罗马时期,生活于罗马共和时期的波利比乌斯与西塞罗继承和发扬了亚里士多德的混合政体理论及分权思想。 1、波利比乌斯为了探求罗马强大的原因,他在罗马搜集了大量资料,悉心考察了罗马公元前三世纪到前二世纪的政治制度,完成了名著《通史》一书。在这本书中,他详细叙述了各种政体的起源和衰败的历史,吸取并发挥了亚里士多德的“混合政体”的思想,对分权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 2、生活于罗马共和末期的西赛罗也论述了分权理论,他主要继承和重申了亚里士多德和波利比乌斯的思想,同时也是对罗马现存制度的承认。此外,他还主张“权力从属于法律”,代表统治者力量的执政官,代表贵族和在野执政官力量的元老院,代表平民力量的监察官、保民官、平民大会,三者的地位必须由法律确立,并依法律规定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

西方政治思想史读书笔记

。 导论: 1、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1)、政治思想的主要和基本内容集中反应人们围绕国家政权所进行的政治实践,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上各阶级、阶层、社会集团及其代表人物对待国家政权的态度和主张,即关于如何管理国家的主张、观点、理论和学说。(2)、正式思想是由政治实践规定的,是其直接反应,并为其服务。 2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方法: (1)、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2)、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阶级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各种思想意识的基本方法。(3)、坚持具体的历史的分析方法;(4)、坚持寓评于介的方法。 3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 (1)、自然政治观是古代希腊罗时期的基本政治观;(2)、基督教神学政治观是西方中世纪的基本政治观;(3)、权力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政治思想的主流。 。4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意义: (1)、首先,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认识,提高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水平,提高我们全民族的政治文化素质。而政治素质是民族素质的核心。(2)、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了解西方社会文化,有助于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促进我们包括西方在内的世界文化交流。改革开放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3)、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启发我们的思考,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 第一章古代希腊政治思想史 1、西方政治思想的产生: 古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公元前8世纪,氏族制度开始解体,阶级关系开始出现,进入城邦时期。因为是海洋文明,所以具有开放、活跃和多样性的特征。 之后众多的思想家政治家及立法家开始对城邦进行管理和改革,并提出了优秀的理论和主张。其中梭伦改革坚持中庸的原则,建立了有限的温和民主制,为日后民主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中叶,人们开始研究自然及与自然有关的政治观念。 2、城邦制度的政治思想的特点: 从外部特征上最显著的特征是小国寡民;城邦从本质上来说是公民的自治团体,是公民在法律之下分享权利和义务的政治体系。但是其中只有自由公民可以享受到民主政治权利。奴隶和妇女外邦人都无法享受民主权利,表明了小国寡民下民主权利的狭隘性。通知城邦政治也是多元的,一是城邦主权实体的多元化,即城邦政治格局林立。二是城邦政治制度的多样化。 雅典民主是非常狭隘的的民主,具有局限性,政治权利仅限于公民享有,占人口大多数的努力,外邦人和妇女被排除在外,民主权利只是公民集团的特权,但是其对西方的民主观念产生了十分积极地影响。 3、古代希腊的政治思想: (1)、自然政治观与整体主义思想:个人只有融合与整体,是国家的工具,只有为其献身才能体现其价值。(2)、理性

西方政治思想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西方政治思想复习资料 1、柏拉图认为“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我们目前称之为国王的统治者 的那些人物,能严肃认真地追求智慧,使政治权力与聪明才智合二为一”,否则“我们前面描述的那种法律体制,都只能海客谈瀛,永远只能是空中楼阁而已”。“只有正确的哲学才能为我们分辨什么东西对社会和个人是正义的,除非真正的哲学家获得政治权力,或者出于某种神迹,政治家成了真正的哲学家,否则人类就不会有好日子过。”柏拉图这种哲学王的思想对当时和现代有什么影响? 答:A、对当时的影响: 哲学王思想是《理想国》的核心主张。柏拉图创作《理想国》并不是表达一种乌托邦式的空想;而是针对当时希腊世界政治状况作出的现实主义的反馈。这一时期希腊的政治已经表现出种种衰败的征兆,而在观念世界,智者带来了希腊世界的逻各斯危机。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认为:逻各斯是一种对人讲的、人应当洗耳恭听的语言,它凌驾于时间之上,只是借助哲人之口言说出来。而智者的思想,把人视为万物的尺度,使语言和文字成为私利的奴仆,修辞学成了一门技艺,它为一切机会主义服务;人成为万物的尺度的逻辑结果,不过是强权和暴力成为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之死正是希腊世界逻各斯精神退化的后果。就此点而论,柏拉图的理想国家,正如法国学者布兰所指出的,其“目的就是消除普罗泰格拉定为最高标准的人是尺度的信条”,它实际是要“把个人从暴力下解救出来”。按照柏拉图的这一思路,共和国的价值在于将暴力与私利角逐从人们的生活中排除出去,而代之以和平安定的制度结构,它以秩序代替无序,以正义代替腐化,以公理代替强权,以永恒至福代替短暂的肉体享乐,以人人之福祉代替某个集团之利益,这对于现代人理解什么是共和国的精神,依然有着深刻的启迪意义。 然而,柏拉图毕竟属于古代,他没有个体权利与自由的明确概念,对私有财产的价值缺乏认识,缺乏宗教宽容的精神,他的政治哲学中体现着对个性的压制,对主观自由的否定,而这一切只有到了近代,才以自由主义的面目出现。尽管如此,柏拉图的政治哲学依然是政治哲学史上的伟大的先驱。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标志着这样一个根本性的转折:古典希腊城邦时代终结了,人们面临的将是另一种生活世界;公共政治生活的时代结束了,哲学与宗教的时代开始了。 B、对现代的影响: 柏拉图试图确立知识统治,高扬理性在人类生活中的指导作用,无疑为西方理性主义的传统奠定了根基。他对少数哲学家与常人的描述,虽然带有强烈的精英主义色彩,但人们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直到今天,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中,依然是少数知识精英处于统治的地位,而普通民众则为生计所累,处于社会的底层。柏拉图的政治哲学,主张限制激情,节制欲望,这与现代宪政主义的基本精神有暗合之处。他的政治哲学,体现着秩序在政治中的优先性,体现着对整体和谐的追求。 让哲学家来统治国家,或使国家的统治者成为哲学家,在许多人看来都是一种不现实的乌托邦思想。的确,这两种设想都无法实现。但是,在柏拉图看来,它却是可以实现的一个理想。尽管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就认识到实现该理想的难度,但是,柏拉图认为他的这个思想并不是完全脱离现实的,而是相反,他认为这个理论是建立在他在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分析和考察的过程中提出来的,具有很大的可能性。而且,他一生亲身躬行,曾三次远赴西西里,就是想将他的这个思想在当时的现实中实现出来,甚至后来的亚里士多德也受到影响,想将亚历山大大帝培养成为“哲学王”。

中外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

《中外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 我们这门课程从时间看从公元前5世纪讲到公元19世纪,从地域上看横跨中国、西欧、北美,涉及的思想家众多,内容十分丰富。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课程主要内容,我们将需要同学掌握的内容做了归纳,有些不作为重点的,没有作答或没有列出,大家可以对照教材看看。具体见下面内容。 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学习重点 从宏观上讲,西方政治思想史涉及三个不同历史时期: 古代奴隶制社会——古代希腊、古代罗马 封建社会——中世纪时期 近代社会——从资本主义萌芽到资本主义巩固(西欧、北美) 与此相适应,西方政治思想则从古代自然政治观发展转变为中世纪时期神学政治观,以及近代以来的权力政治观。 1.古代社会——古代希腊、古代罗马 这个时期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形成和初步繁荣时期。突出表现在古希腊,它的政治思想一经产生就进入繁荣期。这个时期的政治思想的主旨是民主共和。政治思想具有自然特征。 2.封建社会——中世纪 表现为神学特征,政治思想与神学思想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政治思想完全臣服于神学思想,神学思想统领一切,政治学和其他一切学科都被纳入神学体系,成为神学的婢女。政治思想具有神学特征。 3.近代社会——从资本主义萌芽到资本主义巩固(西欧、北美) 近代思想发展演变速度之快,内容之丰富是前两个时期无法相比的。资本主义时期思想直接影响到当代政治思想。当代政治思想的问题可以溯源到近代政治思想。政治思想具有权力特征。 第一章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的政治思想 1.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的一般状况,以及影响西方政治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古代的西方分为古希腊、古罗马两个时期。古希腊不是一个国家,

而是一个地区,100多个城邦。古希腊最著名的是雅典城邦,雅典共和国。雅典民主制度最成熟。古罗马是一个国家。 古代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政治思想是伴随着城邦的形成而出现的,并随着城邦民主制度的兴盛而发展。在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城邦,城邦是政治社会。古希腊城邦最显著的特征是小国寡民。民主制度使雅典成为希腊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昭示着整个希腊社会民主制度的空前繁荣。 2.古代希腊思想特点及主要思想家: 古代希腊思想特点概括为三方面: 第一,决定人们政治意识的是自然政治观。 希腊的政治思想家普遍认为,城邦的起源和政治秩序的建立是自然而然的。因此,城邦是一个有机共同体,个人是这个有机整体的组成部分。个人的价值依存于城邦,个人离开了城邦就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 自然政治观决定了城邦成员的整体主义意识。这种整体主义,体现在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上,就是将国家视为第一位的,个人是第二位的,这种整体主义意识将个人视为国家的工具,而不是把国家看作个人的工具。 第二,对政治现象进行理性的考察和思考。 他们对政治现象的认识并没有与宗教和神话纠缠在一起,政治是人的事务。自然政治观决定人们的政治意识,对政治现象进行理性的考察和思考,关注政治制度和政治学基本问题的研究。 第三,关注政治制度和政治学基本问题的研究。 在希腊,政治学是关于城邦的学问和技术。研究城邦制度、研究城邦政体成为政治思想的一个重要问题。 从思想发展来讲,为政治思想奠定基础的有: 自然哲学家。以自然为对象,研究自然事物发展,但对当时希腊政治现象也提出看法,用哲学家的观点看待政治问题。 智者,这是古希腊一类人的身份,是职业教师,到处给有钱人讲学,收取学费。智者关注社会问题,他们的贡献是以人的眼光看待社会,抛掉神的观点。他们的思想为后来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 分类:默认栏目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 人类社会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领域,各领域都反映社会的不同方面,含有各自的内容。关于政治领域,我觉得恩格斯的一段话很能说明。他说:“在全部纷繁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中,问题的中心始终是社会阶级的社会和政治的统治,即旧的阶级要保持统治,新兴的阶级要争得统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40页)这就是说,在阶级社会中,只有掌握统治权,才能按照一定阶级或集团的利益整合社会,协调矛盾,稳定秩序,促进发展。因此,如何夺取统治权,建立什么样的统治权,如何维持统治权,对现有统治权的态度等就成为政治领域的核心问题。从一定意义讲,政治思想的根本目的,也就是为各阶级或集团实现上述目标“出谋献策”。这种“谋”或“策”,可因民族、时代的不同而不同,也可因阶级、集团的不同而相异。由于各种思维方式的不同,也可能表现为不同形式,如理性的,科学的;抽象的,实践的,等。 西方政治思想的诞生地是古代的希腊。由于受希腊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的影响,希腊政治思想从开始时起就是以探索社会政治秩序建立的基础为出发点,研究社会政治秩序产生的根源和性质就成为西方政治思想的传统特点之一。这种抽象的理论的思维模式,从回答为什么和是什么入手的政治观,在西方一直沿续到十九世纪才有所改变。 西方政治思想史可以说是多元演变型的。从横向看,他在各个历史时期基本都是派别林立,诸家杂陈;从竖向看,他则是经历了不同的政治观的演变。综观西方政治思想史,我认为大体经历了: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和权利政治观几个阶段。各种政治观并不是只存在于某一时期,而只是反映某一时期的典型政治观。 自然政治观是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基本政治观。古代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奠基时期。希腊从一开始,就形成神人分治的二元格局。就是说人们按照人类世界的结构又创造出一个神的世界,而且二者各自独立存在,互不干扰。思想家们很早就开始探索宇宙的本源和规律,以后又发展到探索社会、国家的本源和规律,政治秩序建立的原因。他们的基本答案大体都认为政治秩序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就是说,无论认为社会、城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分工的需要(如柏拉图)或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如亚里斯多德)他们都是把政治秩序的建立看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是自然而形成的。 罗马是一个务实的民族。他的思想观点包括政治思想基本是接受了希腊的思想用于罗马实际。有人说西赛罗是“希腊化的拉丁人”是将希腊文化传入后世的“中介”是有道理的。罗马人除提出共和国思想外,其他思想远远不如法律思想之发达和对后世影响之大。

托马斯杰斐逊

一 1生平介绍 托马斯·杰斐逊(ThmoaSJefferson,1743一1826年),美国的开国元勋,于1743年4月13日出生在弗吉尼亚西部的夏德维尔(Shawdell),父亲是一个种植园主,母亲是一个贵族。他是《独立宣言》的执笔者,宗教自由法案的起草人,弗吉尼亚大学的创始人,还是学者、作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当过弗吉尼亚州州长,驻法国公使,第一届国务卿,第二届副总统,第三届总统。作为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和战后初期的杰出的政治家和民主主义思想家,他被称为美国民主之父,是美国民主在思想、制度和实践上最伟大的缔造者。 杰斐逊与华盛顿、林肯一起被视为美国历史上的三大伟人。但正如马隆教授(Pr.oMumasMalone)在其著作((托马斯·杰斐逊和他的时代})(ThmoasJeffersonandHisTime)一书中写道的那样:“华盛顿是独立共和国的主要象征,林肯是维护联邦统一的主要象征,但是杰斐逊在他的许多丰富多彩的成就方面迈越了这两个人。”〔,l”华盛顿与杰斐逊相比,只是一个杰出的军事统帅和政治活动家,而缺少理论上的建树。而林肯自称杰斐逊是他的政治和理论导师,他认为杰斐逊不仅是缔造民主社会原则和公理的先哲,而且也是美国民主政治的最伟大的实践者。林肯在政治活动中不断实践和更新着杰斐逊的思想,不断从杰斐逊那里汲取信念和力量。可以说,杰斐逊缔造了美国民主主义的政治文化,而林肯则是这种政治文化的更新者。 2主要成就 早期起草《独立宣言》《独立宣言》中所体现的原则就一直在全世界为人传诵。美国的改革家们,不论是出于什么动机,不论是为了废除奴隶制,禁止种族隔离或是要提高妇女的权利,都要向公众提到“人人生而平等”。不论在什么地方,当人民向不民主的统治作斗争时,他们就要用杰斐逊的话来争辩道,政府的“正当权力是经被治者同意所授予的”。 总统期间的表现及成就 在杰斐逊任职期间,他派人赴法国谈判,以期购买新奥尔良和西佛罗里达。当时,拿破仑正同英国作战,急需战争经费,便答应了条件,出售了从密西西比河到洛基山山脉的一大片土地。这宗地产交易,经过讨价还价,终于以3美分一英亩的价格成交,史称“购买路易斯安那事件”。这一宗买卖使美国领土扩大了一倍。 他废除国产税,重视发展农业,维护民族经济。 二主要政治思想 1自然权利理论 思想渊源: 作为18世纪美国自由主义杰出代表人物的托马斯·杰斐逊,其自由主义思想来源于英法的启蒙思想,特别是约翰·洛克的自由思想,这是毋庸置疑的。除此之外,杰斐逊在少年和青年时代首先接触的读物是古典作品,而且他一再表示阅读古典作品是他的最大兴趣,这种兴趣到老年时还很浓厚。古代希腊、罗马思想家在精神文明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他们对于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视、对于美的爱

西方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资料

西方政治思想史 1、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经历了: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和权力政治观三个阶段;①自然政治观是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基本政治观。②基督教神学政治观是西方中世纪的基本政治观。③权力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的基本政治观。 2、城邦的起源:亚里士多德描述了人类的社会组织由低级向高级的演进,同时也是人得本质不断趋于完善的历程。人类天生是合群的动物,必须国共同的生活。起初,由男女和主奴这两种关系的结合而组成了家庭,它是人类为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社会的基本形式。而后,人类为了适应更广大的需要,又由若干家庭联合起来而组成村庄,村社的最自然形式就是部落。最后,若干村社又进而联合起来组成城邦。至此,社会组织就进化到了高级而完备的境界。所以,城邦完全是自然进化的产物。 3、城邦的本质:城邦就是自由公民的自治团体,是公民在法律之下分享权利和义务的政治体系。 4、城邦的目的是“至善”,是公民“优良的生活”。 5、古希腊政治思想的特点:①自然政治观与整体主义价值观;②理性的政治思 考与近于科学的研究方法;③特定的研究主题和范围:④公民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视角。 6、柏拉图的代表作中最有影响的——《理想国》。 其中阐述了一个理想城邦,包括其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生活方式等。这个城邦不存在于现实当中,而是现实城邦所应趋赴的目标,是现实各类城邦中合乎正义的因素的集中提炼和升华,是城邦本质或内在精神的真正体现和阐发。 7、城邦的正义:集中体现在社会分工上。社会分工是城邦产生的原因和动力,也是理想国社会政治结构的突出特征。 8、如何论证正义? 柏拉图根据希腊人所谓的“四主德”,即一个人的美德包括: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个部分,区分各等级。他认为在城邦各组成部分中,哲学家的美德是智慧,军人的美德是勇敢,而节制则不专属某一阶级,它贯穿全体公民,它是天生优秀的和天生低劣的部分在谁应当统治和谁应当被统治这个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一致性和协调。而这几个等级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城邦就实现了正义。 9、亚里士多德对西方政治思想史的贡献:(3个) ①他是政治学的开创者;②他虽然没有超出古希腊整体主义传统,但是他否定了柏拉图的极端整体主义,在整体主义的框架内渗透了某些个人主义的因素。 ③是古希腊政治理论的集大成者。④西方理性与科学传统的先驱。⑤希腊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的百科全书人物。⑥城邦时代公民政治信仰的忠实表达者。 10、启蒙运动对法国革命的影响? ①它的矛头是封建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为对象的,因此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②启蒙思想家宣扬天赋人权,三权分立,体察功能自由、博爱、平等,而且这些思想迅速在欧美传播,对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起了影响和推动的作用,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而且对亚洲国家的思想解放起了催化剂作用。③提高了法国人民的思想觉悟。④为法国大革命奠定了基础,让法国人民认识到需要争取平等权利的重要性,推翻君主制度,启蒙运动中的平等自由为法国大革命打下了基础。 11、卢梭:小资产阶级的代表

西方政治思想史 名词解释修订版

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6×5′=30′) 1.自然法:萌发于古希腊哲学,最早的定义为:世界都处于一种必然性与自然律的支配下,具有永恒性;神与人一样,都服从于这种永恒的自然律;对自然律所确定的秩序,便是一种正义。 2.宗教改革(路德):是指基督宗教在16世纪至17世纪进行的一次改革,是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进行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代表人物有马丁路德、加尔文及慈运理等,随后发展出来新教教派。 3.法的精神(孟德斯鸠):一个国家的法律与该国的政体、自然环境、宗教、贸易、风俗习惯、人民的生活方式、制度架构、人文传统的关系,以及法律与法律之间的关系总和。 4.公民(积极、消极):1791年法国宪法取消等级的划分,将法国人民分为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其中经济上独立,叫积极公民,享有选举权。经济上没有独立性和其他不具备“积极公民”条件的人,叫消极公民,不享有选举权。 5.主权(布丹):主权是国家的主要标志,是对公民和臣民的不受法律限止的永恒的绝对的最高权力。主权是对内具有至高无上、对外具有独立平等的权力。 6.国家(黑格尔):国家是道德理念的现实——即作为显现可见的、自己明白的实体性意志的道德精神。国家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必然产物,而不是任意或偶然的结果。 7.人民主权(卢梭):人民主权是指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人民是主权者,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主权遵循主权神圣、不可转移、不可分割、不可代表的原则。 8.乌托邦(莫尔):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莫尔的代表作,虚构了一个航海家航行到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乌托邦”是一个幸福的、理想的国家,财产公有、人人平等、没有压迫。 二、简答题(5×8′=40′) 1.斯宾诺莎的自由观念 思想自由权 在国家生活中,每一个人保留他的权利的一部分,由其自己决定,不由别人决定,即思想自由之权。

西方政治思想史

绪论 ——《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一讲 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政治 ?三种政治观的演进 ◇西方政治观 ◇中国政治观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当前学术界的观点 关系说 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人们围绕着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所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 过程说 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 活动说 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为了实现和维护本阶级的根本经济利益所进行的夺取、组织、巩固并运用国家政权进行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全部活动。 制度说 处理社会公共生活和公共事物中关于权力与服从关系的一般原则、制度和策略。 现象说 一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为实现其利益和目标,运用特殊公共权力,根据一定的原则、整合和协调各种社会关系,使社会纳入一定的秩序,并得到稳定和发展的社会现象。总和说 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政治的要素 ◆政治的原动力是利益 ◆政治的核心是公共权力 ◆政治作用在于整合社会、协调矛盾 ◆政治目的在于社会的稳定、有序和发展 ?政治的界定 基于一定的利益,社会共同体及其成员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社会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什么是政治思想 ?界定 人类对于政治现象的认识、对于政治问题的主张和观点 ?特征 ?以国家为核心主题 ?关于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国家的观点主张和理论体系 ?政治思想不断变化(政治本身、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者观念) ?如何理解 ?认识国家 对国家的一般看法,如国家的起源、本质、职能、前途等,属于对历史和现实中国家的

西方现代思想史

思想史是思想的斗争,不是亡灵的画廊 -----读《西方现代思想史》有感 在没有上老师的《西方政治思想史》之前,总觉得西方思想史是枯燥而又无味的东西,是老师让我感受到了西方政治思想的深邃与有趣。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又自行完成了《西方现代思想史》的阅读,并写下了这篇读书报告。 《西方现代思想史》的作者斯特龙伯格,一生著有很多名著,在思想史的研究有很大的造诣,《西方现代思想史》是其代表作。 “思想史是思想的战场,不是亡灵的画廊。”这是写在该书封面上的一句话。 斯特龙伯格的这部思想史无疑是我看过的最好的,原因就在于上述那句话。既然是思想史,那罗列各家的思想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斯特龙伯格基本完成了这个画廊的布置工作,把一幅幅思想的“画作”整齐摆好,同时又尽量做到客观,而不像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但仅仅这些也才刚刚是尽了“本分”而已。最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这个“战场”。仿佛电影一般,让我们切身体验到弥漫在战场之上的“硝烟”和“情绪”。在某种程度上,这本《西方现代思想史》已经远远超过了一些历史小说,一方面让你觉得自己仿佛是伏尔泰身边的秘书,或者路易十四的宫廷书记员,正亲身地感受这些伟大的思想的无穷能量,为法国大革命而激动不已,为二战唏嘘感叹,另一方面又转换到哈代《列王》里的视角,自己成了居高临下的天神,睥睨一切,透过云层看着人世间正弥漫着怎样的硝烟,不同的势力如何交织在一起,“拿破仑”如何征服其他……除却这些,作者还像汤因比在《历史研究》里那样,不停地抛给我们一些“前途未卜”的“未来”,汤因比在《历史研究》里试图解决这些问题但不了了之,最终把问题留给了我们,而斯特龙伯格“述而不著”,笑着将先贤的思想娓娓道来,而由着我们自己去思考。 书的内容是自15世纪以来西方的思想史,包括哲学,政治,科学,神学,艺术等等,基本是照着时间脉络而来的,个人觉得作者在“启蒙运动”和“二战之后”这两块花的笔墨最多,并且给出了一些很有意思的想法。 在提启蒙运动之前,作者大致讲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这里作者抬高了中世纪的地位,中世纪并非像许多人所认为的那样是黑暗,糟糕,学术停滞不前的年代,实际上中世纪奠定了欧洲思想传统的重要特征,即“乐观的理性主义”,即相信外部世界有一种合乎逻辑的规律,而经验哲学的发展也为之后的剧变奠定了基。同时,作者还稍微“贬低”了文艺复兴,认为当时的人文主义者对科学和技术毫无贡献。 广义的启蒙运动可以分为科学,哲学,政治三个层面,而其时间跨度也可以是极广的(17,18世纪)。从牛顿的科学革命到洛克的政治革命再到康德的“哥白尼”式的哲学革命都可以被囊括在内。而相对的,是神学基督教会的空间被不断地压缩,科学上的突破对亚里士多德式的教会造成了重大的冲击,而由其产生的自然神论也开始和基督教抢夺地盘,另外的无神论者和不可知论者又纷纷将矛头对准了教会。无论从何种情况看,基督教会都处于一个孤立无援,四面楚歌的境地。但颇具戏剧意味的是,许多攻击教会要害的人却最终成了教会最忠实和最有力的捍卫者。牛顿在创建了经典力学体系后,又把上帝说成了是一项宇宙所遵循的计划的积极维护者,从而给上帝留了一个位置。伏尔泰痛斥基督教但到了晚年却淡然地认可了基督教的合理性。当然,这之中还有类似笛卡尔,贝克莱这样的基督教一贯的卫士。但不管怎么看,基督教的反抗总显得势单力薄,科学和理

各阶段西方政治思想的特点及重要人物(超详细版)

各阶段西方政治思想的特点及重要人物(超详细版) 分类:默认栏目 纵览历史,西方政治思想史可分为三个不同历史时期: 奴隶制社会——古代希腊、古代罗马 封建社会——中世纪时期 近代社会——从资本主义萌芽到资本主义巩固(西欧、北美) 与此相适应,西方政治思想则从古代自然政治观发展转变为中世纪时期神学政治观,以及近代以来的权力政治观。 A. 古代社会——古代希腊、古代罗马 这个时期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形成和初步繁荣时期。突出表现在古希腊,它的政治思想一经产生就进入繁荣期。这个时期的政治思想的主旨是民主共和。政治思想具有自然特征。 B. 封建社会——中世纪 表现为神学特征,政治思想与神学思想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政治思想完全臣服于神学思想,神学思想统领一切,政治学和其他一切学科都被纳入神学体系,成为神学的婢女。政治思想具有神学特征。 C. 近代社会——从资本主义萌芽到资本主义巩固(西欧、北美) 近代思想发展演变速度之快,内容之丰富是前两个时期无法相比的。资本主义时期思想直接影响到当代政治思想。当代政治思想的问题可以溯源到近代政治思想。政治思想具有权力特征。 各章内容 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的政治思想 影响西方政治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古代的西方分为古希腊、古罗马两个时期。古希腊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地区,100 多个城邦。古希腊最著名的是雅典城邦,雅典共和国。雅典民主制度最成熟。古罗马是一个国家。 古代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政治思想是伴随着城邦的形成而出现的,并随着城邦民主制度的兴盛而发展。在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城邦,城邦是政治社会。古希腊城邦最显著的特征是小国寡民。民主制度使雅典成为希腊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昭示着整个希腊社会民主制度的空前繁荣。 掌握古代希腊思想特点及主要思想家 概括为三方面: 第一,决定人们政治意识的是自然政治观。 希腊的政治思想家普遍认为,城邦的起源和政治秩序的建立是自然而然的。因此,城邦是一个有机共同体,个人是这个有机整体的组成部分。个人的价值依存于城邦,个人离开了城邦就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 自然政治观决定了城邦成员的整体主义意识。这种整体主义,体现在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上,就是将国家视为第一位的,个人是第二位的,这种整体主义意识将个人视为国家的工具,而不是把国家看作个人的工具。 第二,对政治现象进行理性的考察和思考。 他们对政治现象的认识并没有与宗教和神话纠缠在一起,政治是人的事务。自然政治观决定人们

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题.修订版doc

填空题 柏拉图---《理想国》(《国家篇》)、《政治家篇》和《法律篇》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雅典政制》、《家政学》《尼各马科伦理学》、《修辞学》波利比阿----《历史》 西塞罗-------《论国家》(又译作《论共和国》)、《论法律》、《论官吏》 阿奎那-----《反异教大全》《论君主政治》《神学大全》《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诠释》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论提图·李维的前十卷》 布丹---《国家论六卷》 格老秀斯-----《论海上自由》《基督教的实质》《战争与和平法》 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 霍布斯---《利维坦》《自然法与政治体原理》、《论公民》 洛克---《论宗教宽容》《政府论》《人类理解论》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与《社会契约论》 潘恩----《常识》、《人权论》 托马斯·杰斐逊-----《独立宣言》、《英属美洲权利概观》、《弗吉尼亚笔记》 汉密尔顿-----《联邦党人文集》 名词解释 1、自然政治观:自然政治观是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基本政治观。 第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思想家们大体都认为政治秩序的建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政治秩序是自然的一部分。

第二,作为自然政治观的另一体现就是自然法思想。即人能够通过理性认识自然、社会的发展规律(法则)。 第三,为了使归纳古代、中世纪、近代政治观都统一于政治秩序建立的来源,故用自然政治观。 2、基督教神学政治观:基督教神学政治观是西方中世纪的基本政治观。 第一,政治思想以神学的形式表现出来。 第二,国家是上帝的产物,教会高于国家,教权高于俗权。 3、权利政治观:权利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想的主流。 (1)十七、十八世纪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是“应然”阶段。 这时,各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先进思想家们认为,人们应该在理性(也 就是自然法)的指引下,通过协议(也就是契约)重新建立一个能够保 护个人“天赋权利”的外部力量政治体(即国家)。人权的基本内容:生 命、财产、自由、幸福和安全 (2)十九世纪直到二十世纪前期,是“实然”阶段。 一方面居于主流地位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们已是论证现实的合理性,说明现实政权是“怎样的”(实然)以及现政权应如何运作问题。“秩序”和“安全”已成为主要口号。 另一方面无产阶级要求建立一个更为美好的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甚至要求用暴力推翻现政权,建立自己的政权。 (3)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新阶段是“实然”向“将然”转变的阶段。 一方面仍以维护和发展现存政权的思想为主。 另一方面,有的派别和思想家,开始揭露并批判现代社会的各种弊端并提出

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考研重点整理(自己整理的超实用)

逻辑框架整理 第一章古代希腊政治思想 ●第一节西方政治思想的产生 1、古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 2、希腊政治思想的萌芽:荷马、赫西俄德 3、早期立法家的政治思想:来库古、梭伦 4、早期自然哲学家的政治思想 ●第二节城邦制度和政治思想的特点 1、城邦和城邦制度 2、古希腊政治思想的特点 ●第三节智者和苏格拉底的政治思想 1、城邦民主制的繁荣和思想界的变化 2、智者的政治思想 3、苏格拉底的活动和贡献 ●第四节柏拉图的政治思想 1、生平和著作 2、国家的理念和正义的国家 3、哲学家治国思想 4、政体思想 5、第二等好的理想国 ●第五节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 1、生平和著作 2、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3、城邦的起源、本质和目的 4、政体分类及其变革 5、对理想城邦的设计 6、对西方政治思想的贡献 第二章希腊化时期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 ●第一节这一时期时期政治思想的特点 1、城邦制度的解体和政治思想的演变 2、种族和文化的融合及世界主义思潮 ●第二节斯多葛派的政治思想 1、斯多葛派的产生和流传 2、自然法思想 3、人的精神自由思想 4、人人平等思想 ●第三节波利比阿和西塞罗的政治思想 1、政治学由希腊向罗马的转移 2、波利比阿的政治思想 3、西塞罗的政治思想 ●第四节罗马法学对政治思想的影响 1、罗马法和罗马法学 2、罗马法和罗马法学对政治哲学的影响 ●第五节罗马基督教政治思想 1、基督教的政治价值观 2、奥古斯丁的双城论 第三章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 ●第一节 5—10世纪西欧的政治状况和观念 1、5—10世纪西欧社会政治状况 2、罗马传统和日耳曼传统的结合 3、5—10世纪西欧政治思想的特点 ●第二节教权和王权斗争中的政治思想 1、中世纪西欧的政教关系 2、教权和王权斗争中教权派的政治思想 ●第三节托马斯·阿奎那的神权政治思想 1、生平和著作 2、信仰和理性 3、教会和国家 4、国家的起源和目的 5、政体理论 6、法的性质和分类 ●第四节城市的兴起和反对教会统治的政 治思想 1、城市的兴起及其对政治思想的影响 2、但丁的世界帝国论 3、马西略的政治思想 4、市民和农民异端的政治思想 第四章 16世纪西欧政治思想 ●第一节社会状况及其对政治思想的影响 1、民族国家的兴起 2、文艺复兴运动 3、宗教改革运动 4、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 ●第二节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 1、生平和著作 2、权力政治观 3、共和理想和君主专制 4、君主的统治方法

徐大同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

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 人类社会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领域,各领域都反映社会的不同方面,含有各自的内容。关于政治领域,我觉得恩格斯的一段话很能说明。他说:“在全部纷繁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中,问题的中心始终是社会阶级的社会和政治的统治,即旧的阶级要保持统治,新兴的阶级要争得统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40页)这就是说,在阶级社会中,只有掌握统治权,才能按照一定阶级或集团的利益整合社会,协调矛盾,稳定秩序,促进发展。因此,如何夺取统治权,建立什么样的统治权,如何维持统治权,对现有统治权的态度等就成为政治领域的核心问题。从一定意义讲,政治思想的根本目的,也就是为各阶级或集团实现上述目标“出谋献策”。这种“谋”或“策”,可因民族、时代的不同而不同,也可因阶级、集团的不同而相异。由于各种思维方式的不同,也可能表现为不同形式,如理性的,科学的;抽象的,实践的,等。 西方政治思想的诞生地是古代的希腊。由于受希腊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的影响,希腊政治思想从开始时起就是以探索社会政治秩序建立的基础为出发点,研究社会政治秩序产生的根源和性质就成为西方政治思想的传统特点之一。这种抽象的理论的思维模式,从回答为什么和是什么入手的政治观,在西方一直沿续到十九世纪才有所改变。 西方政治思想史可以说是多元演变型的。从横向看,他在各个历史时期基本都是派别林立,诸家杂陈;从竖向看,他则是经历了不同的政治观的演变。综观西方政治思想史,我认为大体经历了: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和权利政治观几个阶段。各种政治观并不是只存在于某一时期,而只是反映某一时期的典型政治观。 自然政治观是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基本政治观。古代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奠基时期。希腊从一开始,就形成神人分治的二元格局。就是说人们按照人类世界的结构又创造出一个神的世界,而且二者各自独立存在,互不干扰。思想家们很早就开始探索宇宙的本源和规律,以后又发展到探索社会、国家的本源和规律,政治秩序建立的原因。他们的基本答案大体都认为政治秩序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就是说,无论认为社会、城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分工的需要(如柏拉图)或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如亚里斯多德)他们都是把政治秩序的建立看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是自然而形成的。 罗马是一个务实的民族。他的思想观点包括政治思想基本是接受了希腊的思想用于罗马实际。有人说西赛罗是“希腊化的拉丁人”是将希腊文化传入后世的“中介”是有道理的。罗马人除提出共和国思想外,其他思想远远不如法律思想之发达和对后世影响之大。 作为自然政治观的另一体现就是关于自然法思想。早在希腊古代自然哲学时,就提出“逻各斯”思想,要探索事物的规律。这是西方自然法思想的萌芽。到希腊化和罗马时期,形成了系统的自然法思想。就是人能够通过理性认识自然、社会的发展规律(法则)。这种思想成为西方政治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而延续到后世。 人们把西方古代政治观归结为伦理政治观、整体政治观、自然政治观等,我们也曾这样提法。我认为这也反映了西方古代政治思想的特色,都是可以的。但为了使归纳古代、中世纪、近代政治观都统一于政治秩序建立的来源,故用自然政治观。

考博参考书目

考博参考书目: 一、全球史 《全球通史》(中英)两卷本斯塔夫里阿诺斯北京大学出版社 《全球通史》十二卷本美国时代生活编辑部吉林文史出版社 《世界通史》六卷本崔连仲人民出版社 《世界通史》六卷本齐世荣高等教育出版社 《新全球史》两卷本(美)本特利、齐格勒北京大学出版社 《世界文明史》两卷本(美)拉尔夫商务印书馆 《世界文明史》十一卷本(美)威尔·杜兰特华夏出版社 《世界史纲》两卷本(英)H·G·查尔斯上海世界出版社 北京大学西学影印丛书—— 《希腊史》《中世纪史》《世界近代史》《世界史》《新全球史》《历史思想史》 二、史学理论和史学史 《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何兆武、陈启能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当代西方史学理论流派》徐浩、侯建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西方史学的理论和流派》姜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西方史学名著导读》萧圣中武汉大学人文学院 《外国史学名著导读》赵立行复旦大学出版社 《史学概论》离隆国北京大学出版社 《历史著作史》(美)J·W汤普森商务印书馆 《西方历史学名著提要》陈启能江苏人民出版社 《西方史学史》张广智复旦大学出版社 《美国历史学家特纳及其学派》杨生茂商务印书馆 《历史研究》(美)阿诺德·汤因比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历史哲学》(德)黑格尔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马克思的历史、国家和社会学说——马克思的社会学的基本观点》(德)亨利希·库诺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北京大学翻译西方历史理论系列——历史的观念译丛 三、西方文明史 《西方文明史》(美)罗伯特·E.勒纳、斯坦迪什·米查姆、爱德华·麦克纳尔·伯恩斯中国青年出版社《西方的没落》(德)斯宾格勒上海译文出版社 《西方世界的兴起》(美)道格拉斯·诺斯、罗伯特·托马斯华夏出版社 《国外文明理论研究(上、下)》(世界文明通论)姚介厚、王逢振、杨深福建教育出版社 《文明衰落论:西方文化悲观主义的形成和演变》赫尔曼上海人民出版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