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心理学第九章_情绪与情感
- 格式:ppt
- 大小:577.50 KB
- 文档页数:30
情绪与情感的生理心理学帕帕兹认为在边缘系统结构中,从海马经穹窿、乳头体、丘脑前核和扣带回,再回到海马的环路(帕帕兹环路),对情绪产生具有重要作用。
情绪的激活学说和情绪的边缘系统学说集中地表达了现代神经生理学关于脑高级功能的理论成果。
把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的功能特点与情绪和情感过程联系起来,与巴甫洛夫以前经典神经生理学对于情绪的理论相比,不但具有整体和器官水平的实验证据,还有细胞生理学的实验依据。
还有许多著名的经典实验,对情绪生理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如假怒实验、怒叫反应和自我刺激实验等。
◎什么是假怒,切除猫的大脑皮层之后,猫对各种不愉快的刺激如轻触、气流等均表现出极度夸大的攻击性行为表现:弓腰、竖毛、咆哮、嘶叫和张牙舞爪等。
这些行为缺乏指向性,很难说动物伴有怒的内心体验,所以将这种动物的行为表现称作“假怒”。
实验证明只要手术破坏边缘皮层、大脑皮层与下丘脑的神经联系,使大脑皮层对下丘脑的抑制解除,下丘脑机能亢进就会出现“假怒”。
△□我国生理学家卢于道和朱鹤年于 1937 年电刺激脑中枢,发现猫能发出呻吟的声音。
1952 年他们又深入研究了猫中脑的怒叫中枢。
△□下丘脑、隔区、杏仁核、海马、边缘皮层、前额皮层和颞叶皮层等均是情绪过程的重要脑中枢。
边缘系统在体内环境平衡和情绪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皮肤电反应是由皮肤电阻或电导的变化而造成的。
皮肤电阻或电导随皮肤汗腺机能变化而改变。
交感神经兴奋,汗腺活动加强,分泌汗液较多。
由于汗内盐成分较多使皮肤导电能力增高,形成大的皮肤电反应。
皮肤电反应只能作为交感神经系统功能的直接指标,也可以作为脑唤醒、警觉水平的间接指标,但无法辨明情绪反应的性质和内容。
第十章运动和意志行为◎每个脊髓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骨骼肌纤维称为运动单位。
平滑肌、腺体和心肌接受植物性神经支配。
植物性神经末梢和它们之间的接点统称为神经效应器接点。
△肌梭是一种特殊的本体感受器,即肌肉长度变化的感受器。
名词解释情绪与情感
情绪与情感是心理学和神经科学领域经常讨论的概念。
情绪通常指的是一种短期的、主观的、生理上的反应,通常是对某种刺激或事件的回应。
情绪可以包括愤怒、快乐、悲伤、恐惧等等。
它们往往是突发的,持续时间较短,而且可以在不同情境下迅速转变。
情绪还可以通过面部表情、身体语言和声音来表达。
另一方面,情感是更加持久和复杂的心理体验,通常包括对某个对象或事件的认知评价和情绪反应。
情感可能更多地涉及个体的认知、评估和记忆,它们可以持续较长时间,并且更加稳定。
情感可以是积极的,如爱、幸福,也可以是消极的,如厌恶、悲伤。
情感还可以与价值观和个人经历联系在一起,对个体的行为和决策产生深远影响。
总的来说,情绪更多地强调生理和瞬时的反应,而情感更多地强调认知和长期的心理体验。
它们都是人类情感世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个体的行为、社交互动和心理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实际生活中,情绪和情感常常相互交织,共同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和行为。
生理心理学知识点总结生理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生理过程与心理过程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领域。
它探讨了许多与人类行为和认知有关的重要知识点。
本文将对生理心理学的几个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知识点一:感知与知觉感知是指我们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刺激,并对其进行处理和解释的过程。
知觉则是根据感知结果构建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和理解。
感知与知觉的过程包括感觉器官的接收、传递神经信息、大脑对信息的加工和解释等。
知识点二:认知与注意认知是指人类对信息进行处理、存储和使用的过程,包括知觉、思维、记忆等。
注意是指有意识地将注意力集中在特定信息上的过程,它对认知起着重要的调节和控制作用。
知识点三:情绪与情感情绪是人们对特定事件或刺激的体验,它包括不同的情感维度,如快乐、悲伤、愤怒等。
情感则是对情绪的主观体验和感受,是情绪的内在表现。
知识点四:学习与记忆学习是指通过经验或训练获取新知识或技能的过程。
记忆则是学习后信息的存储和再现过程。
学习和记忆过程包括感知、编码、存储和检索等环节。
知识点五:生物钟与睡眠生物钟是人体一种内在的生物机制,调节着身体各项生理和心理活动的节奏。
睡眠则是人们周期性的休息状态,对身体和大脑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
生物钟和睡眠与人的精神状态、行为表现等密切相关。
知识点六:脑的结构与功能人脑是复杂的神经系统器官,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等部分。
大脑是心理活动的中枢,控制着认知、情绪、运动等重要功能。
不同脑区的结构和功能不同,对人的行为和心理过程产生着巨大影响。
知识点七:压力与应对压力是指人在面临挑战、威胁或不利条件时,心理和生理上的应激反应。
适当的压力可以激发人的学习和工作积极性,但过度的压力可能导致身心健康问题。
人们通过积极应对和适应来调节和缓解压力。
知识点八:人格与个体差异人格是指个体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特征,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
每个人的人格特征各不相同,个体差异对人的行为和心理过程产生着重要影响。
人格的形成受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
⼼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第九章-情绪与情感第九章-情绪与情感、单选题"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 ”,这是受⼀个⼈的()的影响所致。
A .激情B .⼼境C .热情在冯特提出的情绪三维理论中,下⾯哪⼀个维度不包含在其中 A .愉快⼀不愉快 B .激动⼀平静所谓”⼈逢喜事精神爽”、”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A .⼼境B .激情根据坎农⼀巴德情绪学说,情绪的中⼼位于(A .内脏B .外周神经系统在情绪的认知理论中强调对刺激情景的评估作⽤的理论是 A .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C .阿诺德的评定⼀兴奋理论当⼈处于应激状态下时会出现肌⾁紧张、⾎压升⾼等反应,这是情绪的( A .主观体验 B .外部表现 C .⽣理唤醒詹姆斯⼀兰格的情绪理论主要强调的是()在情绪产⽣中的作⽤。
A .中枢神经系统B .植物性神经系统C 认知评价当个体遇到对其有重⼤意义的事件时,会出现”意识狭窄”现象,此时(A .⼈们⽆法控制⾃⼰的⾏为B .出现意识消失的情况C .理智分析能⼒受到抑制D .对发⽣的鲁莽⾏为可以不负责任情绪和情感是⼈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为反应,它是以 A 对客观事物的感知 B 个体的愿望和需要10 .下⾯属于情绪⽽不属于情感的是()。
A 对艺术作品的欣赏 B 对祖国的热爱 11*.与社会性需要是否满⾜相联系的⼼理活动是(D .应激()C .注意⼀拒绝 "等皆是()的绝好写照。
C .应激D .紧张⼀松弛D .情境 C .杏仁核(B .沙赫特的⼆因素情绪理论D .伊扎德的动机⼀分化理论⾼等反应,这是情绪的 )°)°)表现。
D .丘脑D .⾏为反应D .动机⽔平()为中介的⼀种⼼理活动。
C 事物本⾝所具有的特性D 个体的能⼒与⼈格 D ⾼考被录取带来的喜悦A.情绪B.情感C.⼼境D.应激12、内驱⼒其实就是()。
A ⽣理性动机B 社会性动机C 内部动机D 外部动机13.在荒邻野外看见⽼虎,⼈们害怕,⽽看见动物园中笼⼦中的⽼虎,不但不怕反⽽咼兴,这种现象说明B.认知决定情绪C.⽣理唤醒决定情绪D.⾝体状态决定情绪14.喜新厌旧,忽冷忽热,易喜易悲”是情绪和情感的哪种特性A.兴奋性B.深刻性C.稳定性D.效能性15.范进中举”故事中当范进得知考中时的情绪状态是( ).A.应激B.⼼境C.焦虑D.激情16?情绪和情感的信号功能是通过()来实现的?A.动机B.适应C.表情D.⼼境。
情绪与情感的生理学基础引言情绪和情感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喜悦、悲伤、愤怒还是惊恐,情绪和情感对我们的思维、行为和身体状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情绪和情感的生理学基础,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情绪和情感的产生机制。
一、情绪和情感的定义情绪是指个体对特定刺激产生的主观感受和生理反应,包括但不限于喜悦、悲伤、愤怒、害怕等。
情感则是情绪的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包括对他人、事物、环境的喜好、厌恶或冷漠等态度和情绪体验。
二、神经生理学基础1. 大脑结构情绪和情感的产生与人脑的结构密切相关。
大脑中的杏仁核和垂体扁桃体是情绪调控的核心区域,它们可以感知和处理来自内外部的刺激,进而激活其他大脑区域。
2. 神经递质情绪和情感的产生与神经递质的释放有关。
多巴胺、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在大脑中起到调节情绪的重要作用。
它们的不同水平和分布可以导致不同的情绪和情感体验。
三、情绪和情感的生理反应情绪和情感的产生会引起一系列生理反应,包括但不限于心率的改变、血压的升高、呼吸加快等。
这些生理反应是身体为了应对外界刺激而做出的自动调节。
1. 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自主神经系统的两个主要部分。
情绪和情感的变化会促使这两个部分的活动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进而影响整个机体的状态。
2. 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内分泌系统中的激素也参与了情绪和情感的调节过程。
如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激素的释放会在情绪激动时出现变化,进而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
四、情绪和情感的影响情绪和情感对人类行为和心理状态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 认知功能情绪和情感可以改变注意力、记忆和思维的方式,影响个体对信息的处理和判断能力。
2. 行为表现不同情绪和情感会引起不同的行为表现,如愤怒可能促使人产生攻击行为,而喜悦则可能促使人表现出友好和合作。
3. 生理健康情绪和情感与生理健康密切相关。
长期的负面情绪和情感会增加心脏病、抑郁症等疾病的风险,而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则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和身体健康。
名词解释情绪和情感1、情绪:情绪是以主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当客观事物或情境符合主体的愿望和需要时,就能引起积极的、肯定的情绪。
当客观事物不符合主体的愿望或需要时,就会引起消极、否定的情绪。
情绪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部分组成的。
情绪具有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和社会(信号)功能。
2、情感:情感常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
作为一种感受,情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情绪和情感都是与人的特定主观愿望或需要想联系的,历史上曾都被统称为感情。
情绪主指导感情过程,即个体需要与情景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就是脑的神经机制活动的过程。
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往往随着情境的变化和需要的满足而变化,是人和动物共同具有的。
情绪与情感的具体区别可以从一下四个方面理解:(1)从需要的角度看,情绪通常与个体的生理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是人与动物共有的;而情感则是人类特有的,通常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
(2)从发生角度看,情绪是反应性和活动性的过程,即个体随着情境的变化以及需要满足状况而发生相应的改变,受情境影响较大;情感则侧重个体的内心感受和体验,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心理体验,虽然不轻易表露,但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调节作用。
(3)从稳定性程度看,情绪具有情境性和短暂性的特点,一旦情绪不再存在或发生变化,相应的情绪感受也就随之消失或改变;情感则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一旦产生就相对稳定,不易为情境所左右,稳固的情感体验是情绪概括化的结果。
(4)从表现方式看,情绪具有明显的冲动性和外部表现,情绪一旦发生,强度一般较大,有时会导致个体无法控制(就是所谓的激情);情感则以内涵的形式存在或以内敛的方式流露,始终处于人的意识调节支配下。
联系:情绪和情感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稳定的.情感是建立在情绪的基础上的,而且又通过情绪表达出来。
情绪变化反映着情感的深度,蕴含着情感。
医学心理学常见考点—情绪和情感过程(一)情绪与情感的概念情绪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人对这样关系进行反映的形式又是内心的体验和感受,所以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
(二)情绪和情感的联系与区别情绪和情感的联系:情感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情绪表现出来;反过来,情绪的表现和变化又受已形成的情感的制约。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情绪是最基本的感情现象,着重体现感情的过程,常具有外部明显、持续时间较短的特点,如喜、怒、哀、乐。
情绪在根本上说只有两种:即愉快和不愉快。
情感是较高级的感情现象,着重体现感情的内容方面,具有较稳定持久、内隐含蓄的特点。
它通常与人的精神性或社会性需要密切相关。
人的高级情感依其性质和内容可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三)情绪情感的作用1.情绪是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
2.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动机。
3.心理活动的组织作用。
4.情绪是人际交往的手段。
(四)情绪情感分类1.情绪的分类(1)心境。
(2)激情。
(3)应激。
2.情感的分类(1)道德感。
(2)理智感。
(3)美感。
(五)情绪的认知理论情绪认知理论是心理学中主张情绪产生于对刺激情境或对事物的评价的理论。
认为情绪的产生受到环境事件、生理状况和认知过程三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认知过程是决定情绪性质的关键因素。
主要包括:(1)詹姆士-兰格的情绪外周学说;(2)坎农-巴德的情绪丘脑学说;(3)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4)沙赫特的三因素情绪理论。
第九章 -情绪与情感一、单选题1. "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 ) 的影响所致。
A.激情B.心境C.热情D.应激2.在冯特提出的情绪三维理论中,下面哪一个维度不包含在其中()A.愉快一不愉快B.激动一平静C.注意一拒绝 D .紧张一松弛3.所谓 "人逢喜事精神爽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皆是 ( )的绝好写照。
A.心境B.激情C.应激D.情境4.根据坎农一巴德情绪学说,情绪的中心位于( )。
A.内脏B.外周神经系统C.杏仁核D.丘脑5.在情绪的认知理论中强调对刺激情景的评估作用的理论是( )。
A.拉扎勒斯的认知一评价理论B.沙赫特的二因素情绪理论C.阿诺德的评定一兴奋理论D.伊扎德的动机一分化理论6.当人处于应激状态下时会出现肌肉紧张、血压升高等反应,这是情绪的( ) 表现。
A.主观体验B.外部表现C.生理唤醒D.行为反应7.詹姆斯一兰格的情绪理论主要强调的是( )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
A.中枢神经系统B.植物性神经系统 C 认知评价 D .动机水平8.当个体遇到对其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时,会出现"意识狭窄 " 现象,此时 ( )。
A.人们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B.出现意识消失的情况C.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D.对发生的鲁莽行为可以不负责任9.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它是以() 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A 对客观事物的感知 B 个体的愿望和需要C 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性D 个体的能力与人格10.下面属于情绪而不属于情感的是( )。
A 对艺术作品的欣赏B 对祖国的热爱 C 助人为乐的幸福感D 高考被录取带来的喜悦11*. 与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是()A.情绪B.情感C.心境D.应激12、内驱力其实就是()。
A 生理性动机B 社会性动机C 内部动机D 外部动机13.在荒邻野外看见老虎 , 人们害怕,而看见动物园中笼子中的老虎,不但不怕反而高兴,这种现象说明:A.刺激决定情绪B.认知决定情绪 C.生理唤醒决定情绪D.身体状态决定情绪14. “新厌旧,忽冷忽热,易喜易悲喜”是情绪和情感的哪种特性A.兴奋性B.深刻性 C. 稳定性D.效能性15. “范进中举”故事中当范进得知考中时的情绪状态是() .A. 应激B. 心境C. 焦虑D.激情16. 情绪和情感的信号功能是通过( ) 来实现的?A. 动机B.适应C.表情D.心境。
《生理心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12005课程名称:生理心理学课程英文名称:Physiopsychology开课学期:3学时(理论+实践):48(40+8)学分:3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课开课专业:应用心理学选用教材:《生理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3版主要参考书:1、卡尔森著苏彦捷等译,生理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年。
2、詹姆斯•卡拉特著,苏彦捷等译,生物心理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年。
3、葛詹尼加等著,周晓林等译,认知神经科学一关于心智的生物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年。
《生理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生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和生物基础的一门科学。
它是心理学、神经科学和信息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属于基础心理学,是心理科学体系中重要的基础理论学科之一。
心理活动是大脑的重要的功能,是客观现实作用于脑而产生的心理现象。
《生理心理学》就是以脑为中心,研究各种心理和行为的生理机制,主要致力于心理和行为的神经机制(特别是脑机制)的研究。
《生理心理学》不仅研究正常的心理现象,还研究人的本能行为和心理障碍的生理机制。
《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学习《生理心理学》的任务使心理学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心理现象、本能行为及心理障碍的生理机制,为学习其他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Physiopsychology studies the physiological and biological basis of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and behavior. Physiopsychology is an interdiscipline of psychology, neuroscience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Physiopsychology belongs to basic psychology, and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basic theoretical subjects of the psychological science system. Psychological activity is an important function of human brain. Centering on the brain, physiopsychology studies the physiological mechanism of human mind andbehavior,especially the Neural mechanism. Physiopsychology studies not only the normal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but also the psychological disorder. Physiopsychology is a compulsory course of the students majoring in psychology. The task of the students to learn physiopsychology is to understand and grasp the physiological mechanism of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instinctive behavior and psychological disorder, in order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m to learn the other courses of psychology.二、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生理心理学是全国高等学校心理学专业开设的主干课之一,是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必修的基础心理学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