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道规划相关研究2016年
- 格式:pptx
- 大小:26.64 MB
- 文档页数:47
城市绿道系统规划设计及运营研究第一章前言城市绿道系统规划设计及运营研究是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环保的重视,城市绿道系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从城市绿道系统的规划设计和运营研究方面展开探讨。
第二章城市绿道系统规划设计2.1 城市绿道系统概述城市绿道系统是一种将城市中的绿地和道路连接起来形成的绿色走廊,通过绿化来增加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
城市绿道系统包括了城市中的公园、林荫道、绿化带、河道景观带、道路绿化等一系列的绿化项目。
2.2 城市绿道系统规划设计流程城市绿道系统规划设计需要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具体流程如下:2.2.1 确定城市绿道系统的定位和目标2.2.2 绘制城市绿道系统的基础图2.2.3 进行绿地评估和调查,对城市绿地进行分类和评估2.2.4 确定城市绿道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和连接路径2.2.5 进行绿地设计,对绿地进行分区、设计、配色等2.2.6 进行城市绿道系统的可行性分析和经济评估2.2.7 最终确定城市绿道系统规划设计方案2.3 城市绿道系统规划设计要点城市绿道系统规划设计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2.3.1 绿化的种类和布局要多样化,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2.3.2 水系要得到重视,水体可以为绿道系统提供生态条件2.3.3 道路与绿地要形成一体化,绿地可以为道路提供生态屏障2.3.4 设施要完善,包括休闲设施、健身设施、卫生设施等2.3.5 绿道系统的建设需要与城市的整体规划相协调,形成有机衔接的绿化网络第三章城市绿道系统运营研究3.1 城市绿道系统运营模式城市绿道系统的运营模式一般包括以下几种:3.1.1 政府运营模式:由政府负责城市绿道系统的建设和管理3.1.2 社会资本运营模式:由社会资本投入城市绿道系统的建设和管理3.1.3 混合运营模式: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共同建设和管理城市绿道系统3.1.4 特许经营模式:政府将城市绿道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权转让给企业或个人3.2 城市绿道系统运营管理体制城市绿道系统运营管理体制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门和职能:3.2.1 城市规划部门:负责制定城市绿道系统的规划设计方案3.2.2 绿化部门:负责城市绿道系统的建设和养护管理3.2.3 城市管理部门:负责城市绿道系统的日常管理和服务3.2.4 监督部门:负责对城市绿道系统的运营管理进行监督和检查3.3 城市绿道系统运营管理内容城市绿道系统运营管理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3.1 绿道系统的建设和维护3.3.2 绿道系统的日常管理和服务3.3.3 绿道系统的宣传和推广3.3.4 绿道系统的改进和升级3.3.5 绿道系统的监督和检查第四章结论城市绿道系统是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道系统规划设计和运营研究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绿道系统的重要保障。
我国城市绿道的规划途径初探——以南京市为例王晓晓1,张鸣洲2(1. 南京林业大学 风景园林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2. 山西农业大学 林学院,山西 晋中 030801)摘要:我国的绿道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借鉴了国外的优秀经验与成果。
国外绿道的研究和实践已经成功开展多年,功能也早已从单纯的视觉审美发展成了一种具有深刻意义的基础设施。
绿道对于人们的生活而言不再可有可无,而是成为了一项必要的建设项目。
文章从绿道的概念和发展历史出发,介绍了现代绿道发展的趋势,并以南京为例,详细描述了南京市绿道系统建设的现状,描述了南京市建设绿道的机遇与挑战,并根据现状提出了适合其发展的绿道系统和功能,展望了未来南京绿道发展的趋势和动态。
关键词:绿道;可持续发展;规划途径中图分类号:TU984.2;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407(2016)02-215-06Research on Planning Methods of Chinese Urban Greenway: A Case Study of NanjingWANG Xiaoxiao 1, ZHANG Mingzhou 2(1. Colleg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37, China;2. College Of Forestry,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Jinzhong Shanxi 030801, China)Abstract: Chines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Greenway development draws on foreign experiences and achievements.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foreign greenway has been successfully carried out for many years, it also had a profound significance of the infrastructure from the simple visual aesthetic development. Greenway has become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in each city; each city is reflected in the vitality of life. This article from the greenway concept and development history, taking Nanjing as an example, describes the status quo of the greenway construction indetails in Nanjing City, describes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green road construction in Nanjing City.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is research put forward the green road system and the function for its development, and future trend of Nanjing greenway development and dynamic.Key words: greenwa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lanning methods基金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第49批);南京林业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高层次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项目(G2014018);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作者简介:王晓晓(1982~ ),安徽凤阳人,建筑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城市扩张与节能战略。
城市绿道建设的规划与设计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的绿化和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城市绿道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环境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城市绿道的规划与设计进行研究。
一、城市绿道的概念和作用城市绿道,是指依托于城市绿化空间所构筑的带状开放空间。
它通常是由河流、湖泊、公园、广场和林地等串联而成,具有开放、连续和多样性的特点。
城市绿道在城市中发挥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城市绿道可以增加城市的绿量,减轻城市热岛效应,提高空气质量,调节城市气候,改善城市水环境,保护城市生态系统。
2.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绿道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游憩、运动的场所,为市民健身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为居民的身心健康带来了益处。
3.促进城市社区的建设。
城市绿道经常贯穿在城市社区中,他们还为城市社区创造了相互联系的场所,促进了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二、城市绿道的规划与设计城市绿道的规划与设计必须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和居民特点,合理规划和设计,以便为市民提供良好的休闲环境。
城市绿道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绿道的基本功能定位。
城市绿道的用途和定位必须适应城市的实际需要。
在规划和设计中,必须考虑城市社区的特点,确定绿道的主要功能,如休闲、绿化、生态保护、文教活动等。
2.绿道的空间结构与布局。
城市绿道的空间结构应以基础规划为前提,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结合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等因素进行合理布局。
要尽量避免绿道的断裂现象,保证城市绿道的连贯性和通畅性。
3.绿道的景观设计。
城市绿道的景观设计要注重景观元素和人文元素的融合,强调整体感和协调感。
要体现景观绿化的多样性和变化性,利用地形、植物、建筑等手段来营造多样化、绚丽多彩的绿道景观。
4.绿道的功能配套设施。
城市绿道必须具备完备的配套设施,如游乐设施、沙发、栏杆、公共厕所等,方便市民使用,提高城市绿道的服务质量。
绿道规划设计导则住房城乡建设部2016年9月前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导各地科学规划、设计绿道,提高绿道建设水平,发挥绿道综合功能,在总结国内外绿道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本导则。
本导则共分7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绿道功能与组成、绿道分级与分类、绿道规划设计总体要求、绿道选线、绿道要素规划设计要求。
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
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和城乡规划司负责管理,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技术解释。
请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
1 总则..................................................................................................................................................2 术语..................................................................................................................................................3 绿道功能与组成 ..................................................................................................................................3.1 绿道功能.............................................................................................................................................3.2 绿道组成.............................................................................................................................................4 绿道分级与分类 ..................................................................................................................................4.1 绿道分级.............................................................................................................................................4.2 绿道分类.............................................................................................................................................5 绿道规划设计总体要求 ......................................................................................................................5.1 规划设计原则.....................................................................................................................................5.2 规划设计成果..................................................................................................................................... 6绿道选线............................................................................................................................................6.1 基本要求.............................................................................................................................................6.2 分类选线............................................................................................................................................. 7绿道要素规划设计要求....................................................................................................................7.1 绿道游径系统.....................................................................................................................................7.2 绿道绿化.............................................................................................................................................7.3 绿道设施............................................................................................................................................. 附录1:引用标准及说明 ......................................................................................................................... 附录2:绿道分类设计指引 .....................................................................................................................1.0.1 为指导各地绿道规划设计,保障绿道建设水平,充分发挥绿道的复合功能,特制订本导则。
城市绿道的规划与建设研究第一章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对环境保护的要求逐渐增强,绿色发展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
城市绿道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绿化手段,其使命是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干净、环保、自然的居住空间,成为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居民身心健康保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针对城市绿道的规划与建设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第二章城市绿道规划城市绿道规划是城市绿道建设的第一步,其目的是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健康利益。
城市绿道规划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地理位置:规划城市绿道时需要考虑城市内的空地以及乡村地区,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通道。
2.环境因素:城市绿道规划需要考虑保护自然环境,包括野生动物和植物物种,同时也需要考虑规划的持续可持续性。
3.设计和使用:规划城市绿道需要考虑使用者的需求,包括行人、自行车、滑板、儿童等人员。
4.安全和可持续性:城市绿道规划需要考虑规无安全措施,并关注防范恶意破坏和自然灾害等风险。
5.预算和财政支出:规划城市绿道需要考虑资金预算和支出,而这些预算和支出的来源可能是政府资金投入或私人出资等。
第三章城市绿道建设城市绿道建设是城市绿道规划的下一步,其目的是为了实现规划提出的目标,保障自然环境和城市居民的生态环境。
城市绿道建设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土地利用和统筹:城市绿道建设需要优化地球资源的利用,以最小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与此同时,城市绿道建设需要与其他城市规划战略相互配合,实现统筹规划。
2.绿植布局和保护:城市绿道建设需要考虑绿化的区位、种类和数量。
同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好原有的植被。
3.路线设施和配套设施:必须向城市绿道内公民提供其他外务设施,如公共厕所、餐饮、商店、休息区等。
4.交通安全和灾害防护:城市绿道建设必须重视安全保护,包括交通安全和灾害防护。
第四章城市绿道管理城市绿道建成后,其实际操作和管理将有助于实现目标和提高公民的使用价值。
城市绿道管理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配置和维护:包括配对季节性的植物和容器、为公民提供维护和清洁的设施等。
精品文档绿道规划设计导则住房城乡建设部2016年 9月前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导各地科学规划、设计绿道,提高绿道建设水平,发挥绿道综合功能,在总结国内外绿道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本导则。
本导则共分 7 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绿道功能与组成、绿道分级与分类、绿道规划设计总体要求、绿道选线、绿道要素规划设计要求。
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
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和城乡规划司负责管理,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技术解释。
请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
目录1总则 (1)2术语 (2)3绿道功能与组成 (3)3.1绿道功能 (3)3.2绿道组成 (3)4绿道分级与分类 (5)4.1绿道分级 (5)4.2绿道分类 (5)5绿道规划设计总体要求 (6)5.1规划设计原则 (6)5.2规划设计成果 (6)6绿道选线 (9)6.1基本要求 (9)6.2分类选线 (10)7绿道要素规划设计要求 . (11)7.1绿道游径系统 (11)7.2绿道绿化 (14)7.3绿道设施 (15)附录 1:引用标准及说明 . (20)附录 2:绿道分类设计指引 . (21)1总则1.0.1为指导各地绿道规划设计, 保障绿道建设水平,充分发挥绿道的复合功能,特制订本导则。
1.0.2本导则适用于指导全国各地绿道的规划设计。
各地应本着“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统筹城乡、绿色低碳”的原则,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予以深化细化,保障切实可行。
1.0.3绿道的规划设计还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2.0.1绿道以自然要素为依托和构成基础,串联城乡游憩、休闲等绿色开敞空间,以游憩、健身为主,兼具市民绿色出行和生物迁徙等功能的廊道。
城市绿道系统规划研究一、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噪音污染、水污染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也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城市规划者开始寻找新的解决方案,其中之一便是城市绿道系统规划。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讨城市绿道系统规划的重要性、可行性和实现方式,以及其对城市环境和居民健康的影响。
三、研究内容1. 城市绿道系统规划的定义和作用城市绿道系统规划是指在城市内规划建设绿道系统,以提供居民休闲、健身、观赏自然等功能,同时还能改善城市环境,增强城市的生态功能。
城市绿道系统规划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改善城市环境:城市绿道系统规划可以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减少城市噪音和空气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2)促进居民健康:城市绿道系统规划可以提供居民健身、休闲和观赏自然的场所,有益于居民身心健康。
(3)增加城市景观:城市绿道系统规划可以增加城市景观,使城市更加美丽宜居。
2. 城市绿道系统规划的实现方式和步骤城市绿道系统规划的实现方式和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规划目标和任务:确定城市绿道系统规划的总体目标和具体任务,例如增加绿化面积、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等。
(2)调查绿化现状和需求:了解城市现有绿化面积和绿化设施的分布情况,以及居民对绿化的需求和期望。
(3)确定绿道系统的布局和规模:根据城市的地理位置、交通情况和居民需求等因素,确定绿道系统的布局和规模。
(4)制定绿道系统规划方案:根据绿道系统的布局和规模,制定绿道系统规划方案,包括绿道的类型、长度、宽度、设施等。
(5)实施绿道系统规划:根据绿道系统规划方案,逐步实施绿道系统建设。
3. 城市绿道系统规划的关键技术和难点城市绿道系统规划的关键技术和难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绿道类型的选择:根据城市的特点和居民需求,选择适合的绿道类型,如河岸绿道、公园绿道、森林公园绿道等。
(2)绿道系统规划的设计:根据城市的地理特点和居民需求,设计合理的绿道系统规划方案,包括绿道的长度、宽度、设施等。
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三明城市绿道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正文:----------------------------------------------------------------------------------------------------------------------------------------------------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三明城市绿道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明政办〔2016〕48号梅列、三元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三明城市绿道管理办法(暂行)》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6年6月2日三明城市绿道管理办法(暂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切实加强三明城市绿道管理和养护,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福建省绿道规划建设标准(DBJ/T13-194-2014)》和《三明市区城市绿道建设工作方案》(明政办﹝2012﹞150号),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三明市区后山城市绿道的管理和养护,包括慢行系统、绿廊系统、服务设施系统、标识系统和交通衔接系统等的管理和养护。
第三条城市绿道管理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属地管理、部门配合的原则,梅列区、三元区人民政府应当明确城市绿道管理单位,具体承担本辖区城市绿道的管理和养护。
第四条城市绿道管理按地域划分,伊人桥(含伊人桥)往北区域由梅列区人民政府管理,伊人桥(不含伊人桥)往南区域由三元区人民政府管理。
第五条城市绿道管护参照公共绿地管理方式和标准规范,实行属地管理,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
城市绿道驿站和游客服务中心内餐饮、商品销售等商业活动可实行市场化经营,鼓励引入社会经营。
绿道连接线、城市公园、郊野公园,以及其他自然和文化景观资源等管理方式不变,按照现行法律、法规、政策及相关标准和规范执行。
第六条市政府各职能部门按职责分工,依法管理和监督城市绿道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维护。
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转发住房城乡建设部《绿道规划设计导则》的通知正文:----------------------------------------------------------------------------------------------------------------------------------------------------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转发住房城乡建设部《绿道规划设计导则》的通知陕建发〔2016〕303号各设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委、规划局、市政局、城管局、园林环卫局),杨凌示范区规划建设局、市政管理局,西咸新区建设环保局、规划局,韩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神木县、府谷县住房城乡规划建设局:现将《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绿道规划设计导则的通知》(建城函〔2016〕211号)转发你们,并提出以下要求,请一并贯彻执行:一、充分认识建设城镇绿道网的重要性发展城镇绿道网建设是预防和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途径,是城镇综合交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镇交通节能、减少碳排放、改善环境的重要手段。
各地要充分认识城镇绿道网建设的重要性并加强规划设计建设的步伐,全面推进城镇人居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二、因地制宜加强城镇绿道网规划设计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城镇发展的实际情况,科学确定城镇绿道网发展目标和实施措施,科学合理选择规划设计建设方案。
在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中,重点编制城镇绿道网交通系统规划,与相关规划紧密协调,做到与其他交通道路良好衔接,附属设施匹配合理。
始终以人为本,把方便群众出行作为首要工作目标,以群众实际出行需求和意愿为导向,强化城镇绿道网规划设计,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城镇绿道网络出行环境。
三、筹措资金加快城镇绿道网建设力度坚持政府投入为主,保证财政资金投入到位。
有条件的城镇,可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参与建设,主管部门要与其他部门进行沟通,完善本地区多渠道投融资建设机制,加快城镇绿道网建设力度。
《贺州市城市绿道与慢行系统专项规划(2016-2035年)》公示内容一、规划背景结合新修编的城市总体规划及各专项规划成果,为了科学合理的引导贺州市绿道和慢行系统的建设,落实上位发展战略,依托绿道和慢行系统的规划建设,统筹各类历史人文景观资源及自然景观资源,改善和提升贺州市的慢行出行环境、生活环境和景观环境,特编制《贺州市城市绿道与慢行系统专项规划(2016-2035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二、规划范围1.规划范围:中心城区范围东至莲塘镇炭冲村,南抵贺街镇西南村及广贺高速,西以西环路及望高镇清池村为界,北至望高镇白沙河、洛湛铁路及姑婆山,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129.83平方公里。
2.规划年限:规划期限为2016年—2035年。
三、规划目标依托于“广西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的发展基础,结合城市总体发展战略,通过串联城乡自然、历史人文景观、开放空间等要素,构筑多元文化融合、山水相连、低碳节能的多类型、多功能、多层级的绿道和慢行网络系统,实现建设“生态文明”实现节能减排、倡导绿色出行缓解城市拥堵、塑造更富高品质的城市空间、支持贺州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规划目标。
四、绿道系统规划绿道系统的总体规划布局为“一环、五连、多线”,绿道系统规划共分为四级,即自治区级绿道、区域级绿道、市级绿道及社区级绿道。
五、绿道规划布局1.自治区级绿道共分为三段:(1)钟山县至平桂区政府段为山水田园景观绿道,线路主要沿钟羊南路及710县道设置,全长约17公里;(2)平桂区政府至马尾河段为滨水景观绿道,线路主要沿贺江北岸及马尾河西岸设置,北起平桂冶金厂,南至马尾河与莲福大道(323国道)交叉口,全长约27.3公里;(3)马尾河至黄洞瑶族乡段规划为山野观光体验型绿道,主要结合323国道进行设置,全长约13.9公里。
2.区域绿道区域绿道一号线:山野观光体验型绿道。
自姑婆山大道与规划北环路交叉口至姑婆山小镇,全长约12.2公里。
城市绿道建设与规划研究一、引言城市绿道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规划与建设中需要重视的一项内容。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人们对于城市内的绿化环境要求越来越高。
城市绿道是城市内绿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休闲游憩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城市绿道的建设与规划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城市绿道的定义与特点城市绿道是指城市公共绿地系统中具有连续性、统一性和完整性的绿地带,其主要功能是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健身和社交交流的场所。
城市绿道与传统的公园、广场不同,它通常是以绿化带、道路或河道为基础,通过绿化、休闲设施、景观、文化等元素的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绿化系统。
城市绿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连续性:城市绿道要求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即由多个绿化带、景观节点等组成一个完整的绿地带。
2.统一性:城市绿道要求在设计与建设时统一规划,保证整个绿地带的统一性与协调性。
3.完整性:城市绿道要求具备一定的完整性,即能够为居民提供多种不同的休闲活动与功能。
三、城市绿道建设的意义城市绿道的建设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城市绿道的建设可以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2.促进城市居民的休闲与健康:城市绿道不仅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还为居民提供了锻炼身体的机会,促进城市居民的健康与身心发展。
3.促进社会交流与文化传承:城市绿道的建设可以促进不同社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同时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与传承者。
四、城市绿道规划的重要性城市绿道的规划是城市绿道建设的前提与基础,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1.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城市绿道规划可以通过合理布局和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城市绿地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
2.统筹城市绿化与交通系统:城市绿道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绿化布局与交通系统,使得城市绿道与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相互融合,形成一个统一的城市生态系统。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绿道规划设计导则的通知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布日期】2016.09.21
•【文号】建城函[2016]211号
•【施行日期】2016.09.2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城乡规划
正文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绿道规划设计导则的通知
建城函[2016]211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园林绿化局,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天津市规划局、市容和园林管理委员会,重庆市规划局、园林事业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导各地科学规划、设计绿道,提高绿道建设水平,发挥绿道综合功能,我部组织编制了《绿道规划设计导则》,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执行中有何问题和建议,请及时反馈我部。
附件:绿道规划设计导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6年9月21日。
城市绿道建设规划研究一、引言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和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城市绿道作为城市绿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城市绿道是指连接城市各个区域的绿化带,可供步行、骑行和休闲等活动。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城市绿道的建设规划,探讨如何更好地推进城市绿道的发展。
二、城市绿道的意义1.提供休闲娱乐活动场所:城市绿道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宽敞的区域,可以进行各种休闲娱乐活动,如散步、慢跑、骑行等,有助于身心健康。
2.改善城市环境:城市绿道通过种植树木、草坪等植物,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并释放出氧气,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3.促进社会交流:城市绿道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公共空间,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有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
4.保护生态环境:城市绿道可以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动植物的栖息地。
三、城市绿道建设规划的步骤1.确定建设区域:首先要确定城市绿道建设的区域范围,考虑到城市的规划布局、交通便利性和绿化潜力等因素。
2.进行可行性研究:对于选定的建设区域,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包括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情况、地质条件、环境保护要求等因素,以确定是否适合建设城市绿道。
3.制定规划方案:在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绿道的规划方案,包括设计绿化带的宽度、道路的宽度、步行道、自行车道等设施的设置,并与城市规划进行协调。
4.编制建设方案:根据规划方案,编制详细的建设方案,包括绿化植物的选择、道路和设施的建设方式,以及施工周期和成本等。
5.确定管理机构:建设城市绿道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明确各个相关单位的职责和工作内容,以确保城市绿道的良好运营。
四、优化城市绿道的建设1.多元化绿化植物:在城市绿道的绿化设计中,应选择不同类型的植物进行搭配,以丰富绿道的景观效果,并满足不同季节的需求。
2.增加便利设施:在城市绿道中应设置休息站、饮水站等便利设施,方便市民休息和补充能量。
3.加强运营与维护:建设城市绿道后,需要加强对其运营与维护的工作,包括绿化植物的养护、设施的修缮,以确保城市绿道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城市绿道规划与建设研究城市绿道是指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利用绿化空间和自然资源,在一定规模范围内建立起的一个可供人们散步、娱乐、运动等活动的线性公共绿地系统。
城市绿道不仅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优美宜人的环境,缓解城市压力,而且还可以对城市生态系统的改善和生态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
所以,城市绿道的规划和建设,是一个影响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课题。
一、城市绿道的定义和意义城市绿道的定义比较广泛,在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解释。
一般认为,城市绿道是由一个或多个公共绿地组成,具有线性特征,通过城市中心或自然景观,连接城市绿地系统,能够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健身等服务的公共绿地系统。
城市绿道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绿道可以增加城市绿地系统的连通性,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
城市绿道的建设可以扩大城市公共绿地系统的覆盖面积,增加城市绿地系统的接触面积,形成城市绿心,改善城市环境和人居条件。
2. 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城市绿道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优美宜人的休闲健身场所,缓解城市生活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绿道的建设可以增加城市居民的室外活动场所,提供更多的运动空间,帮助居民减轻生活压力,促进身心健康。
3. 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城市绿道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快捷便利的交通路线,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城市绿道的建设可以对城市交通网络进行优化和升级,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的效率和便利性,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出行服务。
二、城市绿道规划的基本原则城市绿道规划是城市绿道建设的基础和保障。
城市绿道规划的制定应当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城市绿道的规划和建设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1. 保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城市绿道规划的制定应当保证城市绿地系统的完整性,尽量避免对城市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在城市绿道规划过程中,应当优先考虑生态系统的连通性,保留绿地的原有特征,合理布局和组织绿道的功能和形态,尽可能减少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破坏。
商丘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商丘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正文:----------------------------------------------------------------------------------------------------------------------------------------------------商丘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商丘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商政办〔2016〕60号梁园区、睢阳区人民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加强城市园林建设的科学性,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促进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建城〔2012〕166号)等有关精神,为促进我市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结合实际,现就我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提出以下意见: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根据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按照科学、生态、节能、循环、美观、功能等原则,在城区内大力开展规划建绿、见缝插绿、立体增绿等园林绿化建设,努力提高园林艺术水平,营造良好的城市景观,满足群众生活需要。
二、工作目标围绕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加强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建设及辐射绿地建设,进一步均衡绿地分布;按照城市居民出行绿地服务半径要求,加快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道路绿地建设;大力推广乡土树种和苗圃大苗应用,不提倡移栽大树、古树;积极推广渗水铺装材料的应用,营造生态、节约型园林。
三、具体意见(一)规划建绿。
要结合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项目,通过拆迁建绿、拆违还绿、破硬增绿等形式,在中心城区等绿化薄弱地区约10平方公里应建设一处面积在150亩左右的中心公园绿地,并以此为载体,在公园周边建设满足市民需求的行政事业性服务、社区医疗、购物、娱乐等便民服务设施集聚的便民服务中心,构建10~15分钟生活圈,并以公园绿地为核心,沿道路向四周辐射,按照城市居民出行5分钟见绿的要求,加快街头绿地建设。
住房城乡建设部2016年9月前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导各地科学规划、设计绿道,提高绿道建设水平,发挥绿道综合功能,在总结国内外绿道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本导则。
本导则共分7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绿道功能与组成、绿道分级与分类、绿道规划设计总体要求、绿道选线、绿道要素规划设计要求。
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
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和城乡规划司负责管理,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技术解释。
请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
1.总则1.0.1 为指导各地绿道规划设计,保障绿道建设水平,充分发挥绿道的复合功能,特制订本导则。
1.0.2 本导则适用于指导全国各地绿道的规划设计。
各地应本着“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统筹城乡、绿色低碳”的原则,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予以深化细化,保障切实可行。
1.0.3绿道的规划设计还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2.0.1绿道以自然要素为依托和构成基础,串联城乡游憩、休闲等绿色开敞空间, 以游憩、健身为主,兼具市民绿色出行和生物迁徙等功能的廊道。
2.0.2 绿道游径系统指绿道中供人们步行、自行车骑行的道路系统,是绿道的基本组成要素。
包括步行道、自行车道与步行骑行综合道。
2.0.3 绿道连接线主要承担连通功能,且对人们步行或自行车骑行有交通安全保障的绿道短途借道线路。
包括借用的非干线公路、非主干路的城市道路、人行道路、人行天桥等。
2.0.4 绿道设施为满足绿道综合功能而设置的配套设施,包括服务设施、市政设施与标识设施。
2.0.5 驿站供绿道使用者途中休憩、交通换乘的场所,是绿道服务设施的主要载体。
3 绿道功能与组成4 绿道分级与分类4.1绿道分级4.1.1 根据空间跨度与连接功能区域的不同,绿道分为区域级绿道、市(县)级绿道和社区级绿道三个等级,绿道规划应与各级城乡规划相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