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道规划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5
城市绿道建设规划解析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和生态破坏等。
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城市绿道建设逐渐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城市绿道的定义、功能、规划和建设等方面进行解析,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推动城市绿道建设。
一、城市绿道的定义与功能城市绿道是指在城市内部或城市周边规划建设的一条或多条绿地廊道,用于连接城市中的各个绿地节点,并提供人们休闲、娱乐和交通出行的场所。
城市绿道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态功能:城市绿道可以保护和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
通过绿道的建设,可以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噪音和热岛效应,提供良好的生态系统服务。
2. 交通功能:城市绿道可以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人们步行、骑行和慢行的便利通道。
通过绿道的连接,可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减少机动车辆的使用,提高交通效率,改善交通环境。
3. 休闲功能:城市绿道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和健身的场所。
人们可以在绿道上散步、跑步、骑行,与家人和朋友共享自然的美景,享受身心的放松和愉悦。
4. 文化功能:城市绿道可以融入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打造具有独特风貌的文化景观。
通过在绿道上设置公共艺术品、文化展示和活动场所,可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吸引力,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二、城市绿道的规划与建设城市绿道的规划与建设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自然环境、人口分布、交通状况和社会需求等因素。
以下是城市绿道规划与建设的一般步骤:1. 规划调研:首先,需要进行城市规划调研,了解城市的自然环境、土地利用现状和人口分布等情况。
同时,还要了解居民对绿道的需求和期望,以及其他相关规划和政策的要求。
2. 绿道网络规划: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城市绿道的整体规划方案。
这包括确定绿道的起点和终点,规划绿道的走向和长度,以及确定绿道的主要功能和服务设施。
城市绿道规划与设计研究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城市规划和设计。
而城市绿道作为城市规划和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提供人们休闲娱乐、健身锻炼的场所,更可以为城市带来生态和经济效益。
因此,城市绿道规划与设计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一、城市绿道的定义城市绿道,是指城市中以绿色植物为主体形成的伸缩自如、有机相连、多功能、多用途、开放共享的线性景观系统。
它不仅是一种人文景观和生态景观结合的绿色优秀景观资源,也是一种城市公共设施和城市绿色通道,为市民提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休闲、健身、文化活动等多种功能。
二、城市绿道规划与设计的意义1. 提高城市形象的品质城市绿道可以为城市带来一种独特的美学价值,能够丰富城市景观,提高城市形象的品质。
同时,城市绿道还可以增强城市的景观可持续性,保护城市景观资源,而这恰恰是吸引投资和提高城市竞争能力所必须的。
2.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绿道是城市中的生态环境系统的核心部分,它可以为城市带来环境净化和调节的作用,帮助提高城市环境的质量。
同时,城市绿道还能够增加城市中的绿色空间和生态系统,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
3. 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城市绿道还可以提供给市民各种多样的文化和娱乐活动。
它可以为城市中的市民带来充实、愉快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三、城市绿道规划与设计的原则1. 构思清晰、总体策划城市绿道规划中的总体策划和构思是首要的。
在规划和设计城市绿道的时候,需要结合城市的发展需求和现状,充分考虑城市形态和功能需求,使城市绿道规划与设计能够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
2. 有机搭配、多样化功能城市绿道规划和设计应该有机搭配、多样化功能。
绿道系统可以提供不同的功能如:环保、休闲、培育文化等,并且应该将这些功能与周边的建筑环境和自然环境进行有效的调和,达到完美地融合。
3. 绿色可持续、资源节约规划和设计绿道系统时要尽可能利用市区中的自然资源,实现绿色可持续。
同时,在地形高差的利用和土地利用上要尽量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最大程度的资源节约。
城市绿道景观设计与规划1. 绿道的概念和发展背景绿道作为城市景观设计和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绿色廊道,通常用于连接城市中的不同区域,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和交通的场所。
绿道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当时人们开始意识到城市化进程中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意识的提高,绿道逐渐成为了城市规划和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绿道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2.1 促进生态保护绿道作为一种廊道式景观设计手法,可以连接起城市中分散的自然资源,并提供一个连续、完整、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可以保护并恢复自然环境,并提供适合人类居住和活动的场所。
2.2 改善空气质量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空气质量成为了现代都市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而绿道作为一个开放空间系统,在城市中起到了净化空气的作用。
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绿道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并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从而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
2.3 促进社区互动绿道不仅仅是一个绿色廊道,更是一个社区互动的场所。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可以在绿道上设置休闲设施和活动场所,为居民提供进行休闲娱乐活动和社交互动的场所。
这不仅有助于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还有助于促进社区凝聚力和邻里关系。
3. 绿道设计与规划原则3.1 环境适应性原则在进行绿道设计与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环境特点,并根据不同地理条件、生态环境和人文特色进行合理布局和设计。
例如,在山区地区可以利用山体起伏进行步行道路、自行车道等设置,在河岸地带可以设置人行步道、观景平台等。
3.2 多功能性原则绿道不仅仅是一个景观廊道,还应具备多种功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例如,可以在绿道上设置公园、游乐设施、休闲广场等,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可以设置健身设施、运动场地等,满足人们的健身运动需求。
3.3 连通性原则绿道应具备良好的连通性,能够连接起城市中不同的区域和景点。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可以将绿道与公共交通系统相连接,并与周边景点相连。
绿道规划方案引言绿道是指一条专门用于非机动交通(步行、骑行等)的线性公共设施,通常位于城市郊区或自然保护区,以提供休闲、健身和环境教育等功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绿道规划和建设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绿道规划的意义、目标以及规划方案的制定过程。
绿道规划的意义和目标意义1.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绿道为居民提供了安全、便捷的步行和骑行空间,使城市居民能够享受到更好的自然环境和空气质量。
2.促进健康与运动:绿道鼓励居民进行户外活动,增加体力消耗,促进身心健康。
3.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绿道的规划可以保护自然资源,减少城市生态系统的破坏,并提供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
4.促进旅游和文化交流:绿道通过连接城市与自然景观,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旅游和文化交流机会。
目标1.连接重要景点和社区:绿道规划应该考虑到城市的景点和社区,通过绿道将其连接起来,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便捷的交通方式。
2.提供多功能的绿道设施:绿道规划应该兼顾步行、骑行、慢跑、休闲等多种功能,满足不同居民和游客的需求。
3.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绿道规划应该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干扰,通过植被恢复和环境改善来保护绿道周边的自然资源。
4.增加周边设施和服务设施:绿道规划应该考虑到周边的服务设施,如停车场、卫生间、休息点等,以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绿道规划方案的制定过程第一阶段:评估和分析在规划绿道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评估和分析工作,以了解地理、环境、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1.地理评估:评估绿道规划区域的地形、地貌、土壤等地理特征,以确定适合规划绿道的地区。
2.环境评估:评估绿道规划区域的生态系统和环境质量,以确定绿道的影响和调整策略。
3.社会评估:评估绿道规划区域的人口、社区和社会设施等社会要素,以确定绿道规划的需求和影响。
4.经济评估:评估绿道规划的经济效益和投入产出比,以确定规划的可行性和优先级。
第二阶段:确定绿道规划方案在评估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绿道规划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绿道路线:确定绿道的起点、终点和中间节点,选择合适的路径和通道,以提供最佳的交通和观赏体验。
城市绿道建设的规划与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建设中的环保意识逐渐提高。
城市绿道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一种以绿色植物为主,以建成环境为依托的、符合人们活动和生产需求的、开放的绿化线性空间。
城市绿道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重要的休闲、娱乐、健身、交流的场所,同时也对城市区域的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的调节和改善作用。
今天,本文将探讨城市绿道建设的规划与设计问题。
一、主题设置与规划目标城市绿道的主题设置应基于城市的气候、地形、植被、环境等自然条件,综合考虑城市居民的文化、娱乐、休闲、运动等生活需求。
主题设置要注重创新,充分融入本地和时代的特点,体现出文化、历史、人文等元素,尽量贴近当地居民,让城市绿道成为人们热爱的公共场所。
规划目标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创造用地多元化,增加人们的用地选择,提高城市空间的利用效率;二是达到城市景观的绿化美化和绿地水源涵养的生态复育效果,提升居住环境品质和生存条件;三是构建便利通达,增强城市交通枢纽的性能和空间连通性,方便市民通行,促进城市旅游和经济商业的发展;四是强化城市文化建设,传承和弘扬当地历史文化精神,提高城市文化品质和居民的综合素质。
二、绿道线路选择选择城市绿道的线路应考虑到城市的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绿地系统布局等各个方面因素,确定绿道的线路走向和规模框架。
绿道的线路应穿梭在城市区域的各个功能区域,贯穿公园、绿化带、自然保护区等线性绿地区域,并尽量沿山、沿河、沿海等自然地形,吸纳周边自然景观资源,进一步优化城市景观格局。
绿道的线路设计应根据城市居住区的分布情况、城市公园、娱乐区、商业中心等生活场所布局,综合考虑绿道线路的环境质量、吸引力、通达性等因素,确定分段路线,逐步实现城市绿道的连通和完善。
三、绿化设计城市绿道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主体部分之一,具有很强的景观美化功能。
需要在绿化设计上花费更多精力,从植物的选择到布局设计,都要以美化为目的,使城市绿道成为吸引人眼球、引导人们走路的绿色走廊。
城市绿道的规划与建设城市绿道是城市里的一条绿色走廊,它是一种类似于公园的城市绿地,以绿色植物为主,它与公园不同的是,它可以形成一条贯穿城市的绿色带,可以与城市其他文化设施、商业设施等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生态、环保的城市绿色生态系统。
城市绿道的优势城市绿道作为城市绿化的一种形式,在城市发展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城市绿道有以下优势:一、绿色环保城市绿道通过植物的吸纳和净化空气,保护土壤水质等方式,为城市环境提供了一个生态保护的绿色通道和廊道。
二、文化建设城市绿道可以有助于城市和社区的文化建设,通过举办一些文化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绿道的存在和作用,形成“绿色文化”的共识,加强市民环保的意识。
三、提升城市形象城市绿道是城市的一道风景线,可以为城市的形象加分。
通过建设城市绿道,可以有助于提高城市的含金量,吸引更多的人来到这里游玩、购物等,给城市带来宣传效果和经济效益。
四、促进健康城市绿道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平台,使人们能够走出家门,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和新鲜的空气,促进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城市绿道建设的注意事项城市绿道的目的是为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着想,因此,在建设城市绿道时,应该有一些注意事项:一、提前做好规划在建设绿道之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规划工作,应该有一套完整的规划方案,包括建设的地点、建设的时间、建设的范围及建设的经费等方面的内容,都要有一个明确的规划方案,以便后续的工程实施。
二、选择合适的地点城市绿道的建设地点应该是市民比较集中的地区,在交通便利和人口密集的区域开辟城市绿道,这样可以为市民带来更多的便利和福利。
三、选择适宜的绿化植物城市绿道的建设需要选择适宜的绿化植物,这样可以保证绿化效果更好。
在选择绿化植物时,应该考虑到目标人群的差异,来选择不同的植物类型和数量。
四、统筹规划在城市绿道建设过程中,不要忽略了其他的设施配套建设工作,应该与公共交通、城市文化设施、商业设施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生态、环保的城市绿色生态系统。
城市绿道规划与设计的要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中的绿地日益减少,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城市绿道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还能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气温、保护生态环境。
因此,城市绿道规划与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绿道的功能定位、规划原则、设计要点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绿道的功能定位绿道的功能定位是绿道规划的首要任务。
绿道的功能可以分为休闲娱乐、生态保护、交通连通、文化传承等方面。
首先,绿道应该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提供舒适的环境和便利的设施,满足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需求。
其次,绿道还应该发挥生态保护的作用,保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提供栖息地和通道,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此外,绿道还可以作为交通连通的纽带,连接城市的各个功能区域,提供便利的交通方式,减少机动车出行,缓解交通压力。
最后,绿道还可以承载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传承城市的文化遗产,提供文化交流和教育的场所。
二、绿道规划的原则绿道规划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以保证绿道的功能发挥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绿道规划应该与城市的总体规划相协调,与城市的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相契合。
其次,绿道规划应该充分考虑城市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的生态质量。
同时,绿道规划还应该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文化的需求,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
最后,绿道规划应该注重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三、绿道设计的要点绿道设计是绿道规划的具体实施过程,需要充分考虑绿道的功能和使用需求。
首先,绿道设计应该注重景观的营造,通过植物配置、景观元素的选择和布置,打造出美丽宜人的环境。
其次,绿道设计还应该注重交通的便利性,通过合理的道路布局、交通设施的设置,提供便捷的交通方式。
同时,绿道设计还应该注重人性化的设施,提供舒适的休息点、娱乐设施和文化设施,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
最后,绿道设计还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合理的植被选择、生态修复和水体处理,提高绿道的生态功能。
城市绿道规划与建设城市绿道是一种以城市为背景,以绿色生态为核心的城市规划与建设项目。
它不仅提供了人们与大自然亲近的机会,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
城市绿道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的规划与建设也成为许多城市发展中的重点项目之一。
为了满足城市居民对绿色环境的需求,城市绿道的规划与建设一直备受关注。
首先,在绿道的规划过程中,需要进行详细的市区环境评估,了解城市居民的需求,确定绿道所需要的面积和位置。
然后,根据绿道的定位,设计师需要考虑如何融合绿道与城市环境。
在城市空间的有限性和建筑物的高度限制下,设计师们通常会选择在绿道周围种植树木和花草来增加绿色元素。
同时,他们还会考虑到绿道与城市其他景点的联系,以便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项目。
在城市绿道的建设过程中,有效的规划和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建设者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技术来建造绿道。
材料的选择应该注重环境保护,并且能够经受住日常使用的考验。
其次,建设者还应该注重细节,确保绿道的美观与实用性。
例如,铺设合适的人行道,设置骑行道和跑步道,并提供休息和停车设施。
最后,建设者还应该考虑到绿道的维护问题。
城市绿道是一个长期的项目,需要定期修剪植被,清理垃圾,确保绿道的整洁和安全。
城市绿道的规划与建设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城市绿道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它们为城市引入了更多的绿色植物和空气质量改善,吸引了鸟类和其他动物。
其次,绿道还可以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快节奏的生活常常让人感到压力倍增,而绿道则提供了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场所,使人们得以放松身心。
此外,城市绿道也成为了城市居民锻炼身体、交流互动的场所,促进了社区的形成。
在城市绿道的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应该注重参与与合作。
政府、设计师、建设者和居民都应该发挥各自的作用,共同营造一个美丽宜居的城市环境。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来促进绿道的建设。
设计师和建设者则应该倾听居民的意见和需求,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建设。
浅谈城市绿道规划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绿道发展、实践进行简单的分析与研究,说明绿道在城市绿地系统及结合开封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需要,提出适合本市发展的相关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绿道城市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绿道的概念
绿道的发展源于19世纪,以“公园道路”运动为代表的公园规划时期,在这个时期形成了大批的城市公园和保护区,将绿道的规划和实践与景观生态学等理论相结合,随着实践与理论的文山,绿道已经成为城市户外开敞空间的主流。
绿道也被认为是对人类对自然景观破坏是得生物生境丧失和破碎的缓解和补偿。
最年来,绿道被系统地认为是保护城市生态结构、功能,构建城市生态网络和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的核心,绿道已经成为了一种景观现象。
英译绿道为“greenway”,不同的研究者对绿道的定义不尽相同,查尔斯列特尔(charles little)他把绿道定义为:“一条沿着自然廊道(如河岸、溪谷或山脊线)或转变为游憩用途的铁路沿线、运河、风景道或其他路线的线性开放空间任何为歩行或自行车设立的自然或景观道;将城市公园、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景观和居住区相连接的开放空间连接体;从局部来说,是被设计成林荫大道或者绿带的某种带状或线性公园”。
little 将绿道分为以下5种基本类型:①城市河边绿道; ②以道路为特征的娱乐绿道; ③生态上重要
的廊道绿道; ④风景或历史线路绿道; ⑤综合的绿道系统或网络。
绿道有时也被称为生态网络、生态廊道或环境廊道。
绿道的出现满足了经济发展的需求、休闲游憩的需求、生态保护的需求,步行者权益的需求等。
2.绿道在城市绿地系统构建中的作用
城市绿道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具有较多的功能,例如具有自然生态功能,为城市中的各种生物提供迁徙廊道,还能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历史文化提现功能,利用绿道连接城市中的公园、历史遗迹等促成具有历史文化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文化绿廊;游憩休闲功能,在城市中穿梭的绿道提供了大量的灵活性便利性高的休闲绿地。
3.国内城市绿地系统的相关建设实践
城市绿道只是将研究范围设定在城市规划区,而非将绿道割裂。
国内绿道的发展较国际来比相对比较落后,开始仅在沿海或者发展较快的省市,广州省计划2010年完成6条绿道主干线,形成基本绿道骨架网。
成都进行了城市中心(滨江路绿道、武侯区绿道)、城郊(锦江lohas绿道)和郊区(温江绿道、郫县绿道)等多条绿道
[2]。
济南市、西安市都开始了绿道的框架的构建与实施。
3. 开封市概况
开封市地处黄淮平原,位于河南省中偏东部,地理坐标为东经
113 °52′~115°02′北纬34°12′~35°1′。
北距黄河10km,西距郑州70km,东距连云港500余km,南同许昌、周口地区毗连。
开封市现为省辖市,辖五县五区,即开封县、兰考县、杞县、尉氏
县、通许县,五区包括鼓楼区、顺河区、龙亭区、南关区、郊区。
市域总面积6444km²,其中市区面积359km²。
市区内有龙亭湖,包公湖、铁塔湖、西北湖、阳光湖等湖泊5个,水面面积达200hm²,占老城区面积的15.3%,有“北方水城”之美誉。
开封具有较好的地理环境同时也有更好的人文环境,开封是著名的七朝古都,是国家首批公布的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北宋东京闻名于世,至今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开封拥有大量的历史古迹和深厚的人文积淀,其中国家文物4处,省、市级文物30
多处。
并且清明上河园、龙亭、翰园碑林、天波杨府、古城墙、森林公园,与包公湖、龙亭湖、西北湖、铁塔湖等与古汴河、古运河相连,形成水系风景。
4. 开封市绿地系统现状
1999年对开封绿地系统统计结果为总面积14.34km²,绿地覆盖率为34.44%,绿地率为28.86%,随着近年来的发展环城公园的建设绿地率有所提高。
目前绿地分为几种类型:公共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专用绿地、风景林地、道路绿地几种类型,这几种绿地类型都是绿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公共绿地分布不均匀,北部较多,其他类型的绿地不仅数量少,分布不合理,满足不了城市居民的需求;专用绿地主要分布在老城区新建居民小区,并且绿化质量较差,规划绿地面积“先天不足”;生产绿地仅有两个,共32.33hm²,占建成区面积的0.65%远远低于国家的标准;防护绿地较少,体系薄弱,主要分布在城墙内外坡、护城大堤、河流两
侧等共530.4 hm²;风景林地主要在城市北部的柳园口湿地,面积较小[3,4]。
道路绿地是连接各个斑块的重要廊道,是完成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和物种流的传统通道,也是城市绿道的重要绿道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开封市现有的道路绿化普及达89.09%,道路绿化带宽度较窄,模式单一,植物种类较少。
从以上数据来看,开封市发展绿地系统的巨大潜力,结合现有的状况,合理规划建立绿道网格体系,完善城市的绿道战略,绿道战略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组成部分。
它协调了城市自然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绿色廊道不仅保护了自然,而且是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1]。
5. 绿道系统规划的建议
从以下几个方面规划合理的绿道系统,完善城市发展:
(1)首先合理规格化全市绿地系统,结合城市发展战略构成“老城区—环老城公共绿地—新城—周边县郊”的城市绿地体系。
老城区以环城公园及作为主要结构框架,以环城林带及护城河绿带绿色廊道为纽带。
新城以新建开放式公共绿地为斑块,以城市道路作联通。
周边环城防护林带将生产绿地、风景林地等贯穿。
(2)整体优化,绿地系统分布合理,同时满足市民游客休息的需求,将绿色斑块和绿道合理结合,符合城市发展机理,满足经济发展需求。
(3)丰富斑块和绿道的多样性,为保证景观和经济发展的需求,斑块和绿道形式应多样化,例如采取护城河林带、经济林带等多种
形式。
植物种类多样,种植形式丰富。
(4)规划符合近远期的发展需求,绿道及城市绿地斑块的设置在符合近期发展需求,也能够满足远期建设需要,能够保证城市可持续性发展。
6.小结
在开封市合理的构建护城河沿岸、道路、城市和城区组团多层次、多功能、立体化网格式的绿道体系,有利于改善城市建设环境,完善市域范围内不同景观斑块格局生态安全体系。
建议以乡土树种为主、外地优良树种为辅的多树种小区段混交形式,可有效的降低树种病虫害的风险。
同时将也为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并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城市绿色廊道研究. 车生泉. 城市生态研究, 2001
2. 我国城市绿道的规划途径初探.王璟.北京大学,2012
3.开封市园林处.开封市城市绿地系统十年规划(2001一2010)(油印),2000.
4. 开封市环境保护局.一九九九年开封市环境状况公报,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