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设(沥青路面)任务书2014
- 格式:doc
- 大小:93.50 KB
- 文档页数:4
2014届毕业设计任务书(道路)本科生毕业设计任务书(工科及部分理科专业使用)题目:题目来源:□省部级以上□校级□横向□自选题目性质:□理论研究□应用与理论结合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实际应用研究学院:建筑工程系:土木专业:土木工程班级:学号:学生姓名:起讫日期:2014.2.7 ~ 2014.6.6指导教师:职称:系分管主任:审核日期:说明1.毕业设计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并经专业学科组审定,下达到学生。
2.进度表由学生填写,至少每两周交指导教师签署审查意见,并作为毕业设计工作检查的主要依据。
进度表中的周次是指实际的毕业设计进程中的周次。
3.学生根据指导教师下达的任务书独立完成开题报告,于3周内提交给指导教师批阅。
4.本任务书在毕业设计完成后,与论文一起交指导教师,作为论文评阅和毕业设计答辩的主要档案资料,是学士学位论文成册的主要内容之一。
路面结构设计参数表层位结构层名称厚度(cm)高温抗压模量(Mpa)极限强度(Mpa)1 沥青混凝土7 1200 1.302 沥青碎石10 700 0.623 石灰土设计层500 0.254 级配砂砾15 160土路基35(干燥)、30(中湿)注:厚度可在许可范围内进行调整,不要所有人都一样。
二)桥梁、涵洞设计1、根据资料:对路线上的中小桥梁进行孔径、桥确定(水文计算从略)。
2、根据资料:自选一座主线桥梁进行桥梁设计,要求对墩台下部结构进行计算。
绘制“桥位平面图”、“上部一般构造图”、“下部一般构造图”、“主梁钢筋(或钢束)配置图(要求至少绘一张钢筋图)”;本图的工程数量表应绘制在设计图上,每座桥汇总的数量表应单独绘制,设于该桥设计图前。
3、根据资料提供的涵洞孔径和就近桩号的横断面确定涵洞底部标高和纵坡,计算涵长和工程数量。
选择一道圆管涵,一道钢筋混凝土盖板涵绘制一般构造图。
4、编制“桥梁表”、“涵洞表”。
三)路线交叉设计1、根据平面图上与主线相交的公路、人行道路,确定被交道路在主线上应设置的跨线桥或下穿通道的桩号、与路线交角、跨线桥的跨度、通道孔径、采用的结构形式等。
毕业设计任务书题目: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设计与施工一、原始资料1交通情况:II2区某地拟新建一条一级公路,双向4车道,行车道宽16m。
预计该路建成后使用初期每日断面交通量为黄河JN-150型汽车1880辆/日,解放CA-10B型汽车863辆/日,东风EQ-140型汽车1765辆/日,日野KB-222汽车型687辆/日,太脱拉-138型汽车965辆/日,上海夏利牌小轿车6500辆/日。
根据调查,交通量平均年增长率为8%。
2相关资料:路线设计标高要求路基填土高度为0.80m,采用砂性土填筑;冻前地下水位离地面1.10 m,多年平均最大冻深为1.25 m,该地有石灰、天然砂砾料供给。
本地区年均降水量为687.9mm,其中5~9月份降水集中,全年最多风向为东南向,极端最高气温39°C,最低-16.8°C。
二、设计内容1 调查分析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损坏特征与损坏的机制;2 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层组合设计(种类、理由及厚度)以及延长沥青混凝土使用寿命的措施;3 确定沥青混凝土路面各层厚度;4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组成设计;5 排水设计;6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与施工组织;7 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监控措施。
三、要求基本要求1 熟悉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设计规范与设计步骤;2 掌握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损坏特征与损坏的机制、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和影响设计因素;3 能够根据交通需要和环境条件的限制设计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4 熟悉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工艺流程、施工组织以及质量保障措施。
四、提交文件及图表1文整后的毕业设计(含毕业设计任务书、进度安排表、目录、中文摘要、英文摘要、正文、参考文献等)。
2 设计中相关的各种图表。
毕业设计指导书一、题目某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设计与施工二、主要设计依据《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自然区划标准》,《公路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标准》,《路面工程》,《路基工程》。
目录路基路面设计任务书(3页)···············序章一、设计资料 (1)二、交通分析 (1)三、初拟路面结构 (3)四、各层材料的抗压模量与劈裂强度 (3)五、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 (3)六、设计标准的确定 (4)七、确定石灰土碎石层层厚度 (5)八、验算层底拉应力 (7)九、防冻厚度验算 (10)沥青混凝土路面计算书一、 设计资料(见任务书)二、交通分析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 为标准轴载。
1.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
(1)轴载换算。
轴载换算采用如下的计算公式:4.35121()Ki i i PN C C n P ==∑预测交通组成与交通量车型桑塔纳五十铃解放CA10 黄河JN150 黄河JN162 交通SH361 数量in (辆/d ) 8685.495 14953.057791.143185.035668.11563.63轴载换算结果表(弯沉)车型iP KN1C2Ci n4.3512()i i PC C n P桑塔纳 前轴 1.0 6.4 8685.495 -后轴 21 1.0 1.0 -五十铃 前轴 1.0 6.4 14953.05 - 后轴 42 1.0 1.0 2198 解放CA10 前轴 19.4 1.0 6.4 7791.14 - 后轴 60.85 1.0 1.0 898 黄河JN150 前轴 49.1 1.0 6.4 3185.035 924 后轴 101.6 1.0 1.0 3413 黄河JN162 前轴 59.5 1.0 6.4 668.115 447 后轴 115.0 1.0 1.0 1227 交通SH361前轴 60.0 1.0 6.4 63.6344 后轴110.02.2 1.0213 总和i N9364注:小于25kN 轴载不计(2)累计当量轴次。
课设(沥青路面)任务书2014《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沥青路面工程设计任务书学生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湖南理工学院土建学院土木工程教研室2014 年6 月一、依据本道路位于湖南省境内,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上级主管部门下达该路设计任务。
二、设计标准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1997三、工程概况1、公路自然区划:IV5区2、公路等级:二级3、路线总长度:10 km四、设计内容1、拟定路面结构组合方案,进行方案比选。
2、进行轴载换算,确定路面设计弯沉值。
3、确定路基路面结构层设计参数。
4、按三层体系简化法确定路面结构层尺寸。
5、按三层体系简化法验算结构层底面拉应力。
6、提出各结构层的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标准。
五、设计成果1、设计计算书1份。
2、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图A4纸1张。
附:设计基础资料(一)交通组成经调查预测,本路建成初期每昼夜双向混合交通量组成如下:解放CA10B 辆长征XD980 辆东风EQ140 辆解放CA50 辆黄河JN150 辆黄河QD351 辆黄河JN253 辆太脱拉138 辆此外,后轴重小于20KN的小汽车等有_____辆,预计年平均交通量增长率为_____%.(二)土壤地质情况本路从桩号K0+000 至桩号K5+000为填方段,路堤填土高度不等。
路基土壤为粘性土,地下水位距离路槽底面1.2米。
从桩号K5+000至桩号K10+000为挖方段,路基土壤为砂性土。
地下水位距挖方后地面高1.5米。
(三)路用材料沿线地方材料有:碎石、砾石、砂、石灰、粉煤灰等:其他材料如沥青、水泥、矿粉等需外购。
(四)试验资料1、土基回弹模量:E/MPa 0.05 0.10 0.15 0.20 0.25 0.30 l/0.01 26 48 80 112 145 206材料名称沥青针入度抗压模量E1/Mpa 劈列强度σ15℃/Mpa 20℃15℃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90 1200~~1600 1800~~2200 1.2~1.6 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90 1000~1400 1600~2000 0.8~1.2 中粒式开级配沥青混凝土≤90 800~1200 1200~1600 0.6~1.0 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90 800~1200 1200~1600 0.6~1.0 沥青碎石混合料——600~800 ————沥青贯入式——400~600 400~600 ——材料名称配合比或规格要求抗压模量E(Mpa)劈列强度σ(Mpa)备注二灰砂砾7:13:80 1300~1700 0.6~0.8 二灰碎石8:17:75 1300~1700 0.5~0.8 水泥砂砾5%~6% 1300~1700 0.4~0.6 水泥碎石5%~6% 1300~1700 0.4~0.6 石灰水泥粉煤灰砂砾6:3:16:75 1200~1600 0.4~0.6 石灰水泥碎石5:3:92 1000~1400 0.35~0.5 石灰土碎石粒径占60%以上700~1100 0.3~0.4碎石灰土粒径占40%~50%600~900 0.25~0.35水泥石灰砂砾土4:3:25:68 800~1200 0.3~0.4二灰土10:30:60 600~900 0.2~0.3石灰土8%~12% 400~700 0.2~0.25石灰土4%~7% 200~350 ——处理路基用级配碎石符合级配要求300~500——作上基层250~300 作基层用200~250 作底基层用填隙碎石填隙密实200~280 ——作底基层用未筛分碎石具有一定级配符合规范要求180~220——作底基层用天然砂砾150~200中、粗砂80~100 作垫层用车型前轴重(KN) 后轴重(KN)后轴数后轴轮数后轴距(cm)解放CA10B 14.40 60.85 1 双-东风EQ140 23.70 69.20 1 双-黄河JN253 55.00 66.00 2 双-长征XD980 37.10 72.65 2 双122.0 黄河QD351 48.50 97.15 1 双-解放CA50 28.70 68.20 1 双-黄河JN150 49.00 101.60 1 双-太脱拉138 51.40 80.00 2 双132.0。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黑龙江某公路路面结构设计课题的内容和要求:一、课题内容根据给定设计资料完成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二、课题要求1、依据设计资料,按照相应的规范完成2种以上路面结构设计方案,并进行比选。
2、熟练应用路面设计软件,完成设计说明书。
三、设计资料本公路是黑龙江省公路网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平原重冻区,公路自然区划属Ⅱ2区,自然地理环境比较复杂,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约束限制条件多,冻胀、翻浆等公路病害频发。
本设计路段为微丘地形,所经地区的地表多为较厚的腐殖土或落叶覆盖层,其保温性良好,下层0.5—4.0米多为风化沙砾、碎石土和砾石土,4.0米以下为风化岩石路线位于东经126º21′30″— 126º20′29″,北纬46º21′28″—46º26′16″之间。
沿线所处自然区划为Ⅱ2区。
气候:①年平均气温3.5ºC ②降雨量400mm~600mm ③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④年平均风速3.5m/s ⑤最大冻深1.2m。
水文情况:地表排水一般,地下水位埋深大于3m。
沿线公路主要病害:冻胀、翻浆。
据调查,20XX年7月的交通量与车辆组成如下:车型小汽车解放CA30A 东风EQ140 太脱拉130S辆/日2500 400 200 300车型日野KB222 吉尔130 解放CA15 扶桑FV102N辆/日300 400 200 100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为6.5%。
拟建成年月:20XX年7月;本路段设计使用年限为20年。
1基本资料的确定1.1确定公路等级1)计算20XX 年7月的折算交通量其中折算系数查《公路工程技术指标》(JTG B01 20XX),表2.0.2各汽车代表车型与车辆折算系数。
计算结果如下表:表1 折算交通量车型序号车型名称 折算系数交通量(辆/日) 折算后交通量(辆/日) 1 小汽车 1 2500 2500 2 解放CA30A 1.5 400 600 3 东风EQ140 1.5 200 300 4 太脱拉130S 2 300 600 5 日野KB222 2 300 600 6 吉尔130 1.5 400 600 7 解放CA15 1.5 200 300 8扶桑FV102N3100300 总计5800有上表可知,20XX 年7月的月平均日交通量为5800辆/日,近似代替20XX 年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专业:道路工程班级:2014级5班学生:周治勇学号:p141914394指导教师:王睿教师一、新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计算1、设计资料a、地区某新建双向2车道二级公路,拟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路基土为中液限粘土,路基填土高度1.2m,地下水位距路床2.3m,属中湿状态;多年最大道路冻深160cm。
b、经过OD调查与论证2012年底的交通组成情况如下表:C、该公路按二级公路标准修建,设计道路横断面为双向两车道。
经OD调查:该公路自2013年通车后前五年交通量增长率为4.5%,其后设计年限交通量增长率为6%。
车道系数:二级公路双向两车道在0.6~0.7,取0.7 二级公路设计年限为12年车道数:2车道设计速度:60km/h路基宽度:10mγ2、确定交通等级我国沥青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表示为BZZ-100。
标准轴载的计算参数按下表确定。
标准轴载计算参数车辆参考表〔1〕、计算标准轴载累计计算交通量NeA.当以设计弯沉值设计指标与沥青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35.412 1∑=⎪⎭⎫⎝⎛=Kiii PPnCCN 式中:N ——以设计弯沉值和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为指标时的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次/d ) ;ni ——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作用次数〔次/d) ; P 一一标准轴载〔KN 〕 ;Pi ——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KN 〕 C1——被换算车型的轴数系数C2——被换算车型的轮组系数,双轮组为1.0,单轮组为,四轮组为 0.38; K 一一被换算车型的轴载级别当轴间距大于3米时,应按单独的一个轴载计算;当轴间距小于3米时,双轴或多轴的轴载系数应按以下公式计算:C1=1+1.2〔m-1〕设计年限一个车道累计当量轴次:计算公式:累计当量轴次:ηN rr Ne t 365]1)1[(⨯-+=试中: r ——设计年限交通量的平均年增长率% t ——设计年限N ——运营第一年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次/d 〕 N ——车道系数轴载换算结果车型 P i (KN) C 1 C2 n i (辆/日)黄河JN-150 前轴 1 820后轴 1 1解放CA10B 前轴 11500后轴 1 1长征CA160前轴0 1380 后轴 1 1耶尔奇315MD3 前轴57 116075.01 后轴107 1 1 .83标准轴载BZZ100前轴0 12000 后轴100. 1 1 200轴载小于25KN的轴载作用可以不计。
路面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指导教师:谭波、余文成)
一、设计任务与内容:
1、路面结构设计与计算
①.沥青路面设计与优化;
②.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与优化。
2、绘制路面结构设计图
二、设计主要技术指标:
公路等级高速公路
设计车速 100K m/h
路基宽度26M
行车道宽度4×3.5M
硬路肩宽度 1.0M
土路肩宽度 0.75M
三、设计要求:
毕业设计文件分三部分装订成册:设计图表、设计计算书和专题研究报告。
设计图表按A3图纸绘制;设计计算书和专题研究报告采用A4纸书写。
四、设计要求:
1、明确任务书要求,全面系统地复习教材,自学有关参考资料,熟悉有关标准和规范;
2、认真分析设计资料,正确选用有关公式和各项参数;
3、设计图纸中应注明:工艺要求、技术措施、材料质量和规格、注意事项、质量标准等;
4、设计图表应整洁美观,字迹工整,比例准确,图幅布置匀称协调;
5、设计计算原理正确,程序清晰,结果无误,尽量采用电算程序;
6、设计和计算均应按国家和交通部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
五、设计资料:
4、交通量及组成
注:上表为双车道双向交通调查结果。
可任选一组进行设计
七、参考资料:
1、交通部部颁标准和规范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3)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2、教材
(1)路面工程;
(2)路基路面工程;
(3)路面力学计算。
3、参考书
(1)路面设计手册;
(2)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
2。
《路面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资料青海某地拟建一条公路,交通调查如下:解放CA10B车950辆/日,黄河JN150车200辆/日,东风EQ140车250辆/日,交通SH141车800辆/日,交通量平均增长率为7%,土=45MPa,季节性冰冻地区,冰冻深度质为中液限粘土,平均稠度为1.08,土基回弹模量E为1.2米。
详细交通组成表如下:二、设计内容1、根据设计资料要求,确定路面等级和面层等级;2、计算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的累计当量轴次和设计弯沉值;3、拟定三种可能的路面结构组合与厚度方案,确定各结构层材料的抗压回弹模量;4、确定抗压强度及设计参数;5、根据设计弯沉值计算路面厚度;6、验算沥青混凝土面层和半刚性材料的基层、底基层拉应力是否满足容许拉应力的要求;7、验算防冻厚度是否符合要求。
三、设计要求1、设计计算条理清晰,内容完整;2、设计步骤合理;3、根据自己的三种路面方案进行技术比较;4、要求用A4纸打印,字体统一(题目为三号黑体,标题用小四黑体,其他为小四宋体)。
四、设计时间要求在一周内独立完成。
五、参考文献[1]邓学钧.路基路面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XX.8,第一版[2]邓学钧.路基路面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XX.8,第二版[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XX)【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XX.10A:沥青路面设计 初拟采用两种路面结构(A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B )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根据交通状况,结构层的最小施工厚度等因素考虑,初拟各层厚度如下: A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 细粒式密集配沥青混凝土 4 • 中粒式密集配沥青混凝土 6 • 粗粒式密集配沥青混凝土 8㎝ • 水泥稳定碎石 22㎝ • 二灰土 ? 以二灰为设计层 B 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 细粒式密集配沥青混凝土 3㎝ • 中粒式密集配沥青混凝土 6㎝ • 大粒式密集配沥青混凝土 12㎝ • 二灰稳定砂砾 ? • 级配碎石 25㎝ 以二灰稳定砂砾为设计层 1.1 计算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的累计当量轴次 1) 轴载分析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 为标准轴载 当以设计弯沉为指标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时各级轴载换算采用N=∑=ki 1C 1C 2n i (P i/P)4.35计算,(轴载小于25KN 的不计)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日交通量=(950+200+250+800)*2=2200辆/日*2=4400辆/日AADT=ADT*(1+γ)n-1=4400*(1+0.07)20-1=4400*2.58=11352(pcu/d)∴为二级公路二级公路沥青路面的设计年限为12年,双向两车道的车道系数η=0.65则设计试用期累计当量轴次为:N e =γγ365*]1)1[(-+t.N1.η=[]07.0356*1)07.01(12-+×434.01×0.65=1796535次当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时:各级轴次(轴载小于50KN的不计)则用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的累计当量轴次为:Ne =γγ365*]1)1[(-+t.N1.η=1796535次1.2 确定路面等级和面层类型根据“沥青路面规范”并结合上面计算,确定路面等级为高级路面:面层为沥青混泥土。
道桥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课程设计说明书专业:土木工程班级: 1105姓名:秦杨学号: 11150062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土木工程系2014-5-23道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和工程特点根据当地气象站的多年观测资料,该地区年平均降雨日为36天,最高年份为48天,5至8月的降雨日占全年降雨日的55%左右,冬季多雪。
本工程位于我国东北三省内,是某国道公路的一段,该国道经过一个水库边缘,由于某次下雨造成水库水满溢出,为保证公路的正常通车,经上级批准,改建这段公路,采用三级公路标准,按两阶段设计。
根据施工图设计文件,完成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该路段的工程概况如下:1、改建起点在下里坝附近原公路K55+000处,路线沿清川河南下,在K56+560处的银子坝离开原公路,跨过清川河,然后继续南下,在石碳段附近的K58+880处与原公路接线。
改建路段全长3.88km。
2、路基宽度8.0m,路基土石方126850m3,其中石方49356 m3,土方77494 m3,浆砌块石挡土墙968.6 m3。
3、路面宽度6.5m,两侧各设宽度0.75m的土路肩,路面面层为3cm的三层沥青表层处治,基层为厚20cm的泥灰结碎石。
4、全线中桥一座,为两孔净跨30m石拱桥,桥长92.4延米;小桥3座均为钢筋混凝土板桥,总长66.38延米;涵洞8座长160.2延米,为钢筋混凝土盖板涵。
5、其它工程,如路基防护加固工程,附属工程,临时工程等略。
本设计不予考虑。
二、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资料本设计假定:施工图设计与计算正确;通过现场施工调查,掌握了沿线具体情况;经复核,各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见表1)无误;其它技术资料、有关规范和新技术资料齐全。
关于本工程的工期,由于原有公路考虑蓄水后被淹没,所以上级要求在2015年4月开工,要求2016年年底建成通车,施工工期最长为13个月。
三、选择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一)施工方案1、整个工程的施工采用分别流水施工作业法。
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北华大学汽车与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2014-10-20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公路工程施工组织是《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内容之一,公路工程施工组织是公路工程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技术,也是指导施工和控制进度计划的基础。
一、设计目的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是路桥专业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完成在校全部基础和专业课程以后,所进行的实践性训练。
本次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独立地完成某二级公路的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使学生理解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过程。
其目的是通过设计巩固、深化和扩展所学知识,培养和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技术基础课、专业课知识和相应技术,学会搜集资料、考虑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查阅资料,熟悉和理解工程技术标准,正确地应用各种规范。
使学生在理论分析、工程实践等综合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
随着现代化工程建设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施工技术难度与质量要求在不断的提高,建设领域施工管理的复杂程度和难度也越来越高。
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管理目标计划是指导工程施工准备和施工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文件。
本设计是通过一个具体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使学生在科学组织与管理工程施工生产过程、对工程施工的质量、安全和成本控制等方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工作作风,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今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工程内容(一)工程概况××二级公路建设工程是××—××的连接线,它的建成将大大改善吉林地区的交通和投资环境,对发展吉林地区经济具有很大的作用。
××二级公路主线采用双向2车道,路基以填方为主,宽度为12m,路面结构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全长为5000m,包括路基、路面、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等,施工期从2015年4月到2015年8月。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
沥青路面工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湖南理工学院土建学院土木工程教研室
2014 年6 月
一、依据
本道路位于湖南省境内,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上级主管部门下达该路设计任务。
二、设计标准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1997
三、工程概况
1、公路自然区划:IV5区
2、公路等级:二级
3、路线总长度:10 km
四、设计内容
1、拟定路面结构组合方案,进行方案比选。
2、进行轴载换算,确定路面设计弯沉值。
3、确定路基路面结构层设计参数。
4、按三层体系简化法确定路面结构层尺寸。
5、按三层体系简化法验算结构层底面拉应力。
6、提出各结构层的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标准。
五、设计成果
1、设计计算书1份。
2、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图A4纸1张。
附:设计基础资料
(一)交通组成
经调查预测,本路建成初期每昼夜双向混合交通量组成如下:解放CA10B 辆长征XD980 辆
东风EQ140 辆解放CA50 辆
黄河JN150 辆黄河QD351 辆
黄河JN253 辆太脱拉138 辆
此外,后轴重小于20KN的小汽车等有_____辆,预计年平均交通量增长率为_____%.
(二)土壤地质情况
本路从桩号K0+000 至桩号K5+000为填方段,路堤填土高度不等。
路基土壤为粘性土,地下水位距离路槽底面1.2米。
从桩号K5+000至桩号K10+000为挖方段,路基土壤为砂性土。
地下水位距挖方后地面高1.5米。
(三)路用材料
沿线地方材料有:碎石、砾石、砂、石灰、粉煤灰等:其他材料如沥青、水泥、矿粉等需外购。
(四)试验资料
1、土基回弹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