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拉·凯瑟研究
- 格式:ppt
- 大小:618.00 KB
- 文档页数:29
对薇拉·凯瑟的《云雀之歌》和《一个迷途的女人》的社会性别
研究
本论文运用社会性别理论分析薇拉?凯瑟的《云雀之歌》(1915)和《一个迷途的女人》(1923)。
通过对比分析这两部小说,论文旨在阐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美国社会性别文化制度如何作用于西娅?克朗伯格与玛丽安?福里斯特的身份构建,以及她们对社会性别文化的意识与反抗如何不同程度地影响她们的命运。
第一章介绍社会性别理论以及凯瑟的作品中所体现出的社会性别文化。
第二章重点分析两部作品中的男性人物,论述这些捍卫父权文化的男性如何以一股强大的力量阻碍女性的自我实现。
在西娅?克朗伯格的奋斗历程中,看似支持西娅的男性实际上都带有不同程度的父权文化的色彩;玛丽安?福里斯特只有保持理想化的女性特质时才能达到男性的要求,当她与弗兰克?艾林格间的关系暴露时,却被定义为“迷途的女人”。
第三章研究两位女主人公在认识社会性别文化与反抗社会性别文化的束缚这两方面的差异以及相应的不同的结局。
西娅的成功源自她对社会性别文化的洞察力与相应的反抗行为;而玛丽安在很大程度上内化了社会性别文化准则,因而最终仍将自己置于婚姻的保护伞下。
本论文通过对比分析凯瑟的两部小说,旨在说明女性人物受社会性别文化的束缚,女性人物的自我实现与她们对社会性别文化的意识与反抗息息相关。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薇拉•凯瑟小说研究——生态女性主义审美价值的理性回归王敬策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基金项目:论文为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课题名称:薇拉.凯瑟荒原系列小说的生态女性主义研究,项目编号17WWE368。
摘 要:薇拉•凯瑟是美国著名女作家,代表作有《啊,拓荒者!》、《我的安东妮亚》、《百灵鸟的歌声》、《青春和聪明的梅杜萨》、《我们中间的一个》等,她在小说中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大多聪慧、坚强、乐观、独立,她们身上充分体现了生态女性主义审美价值的理想回归。
本文将以《啊,拓荒者!》和《我的安东妮亚》为例,系统分析薇拉•凯瑟小说中生态女性主义审美价值的理想回归。
关键词:薇拉•凯瑟小说;生态女性主义;审美价值;理想回归[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9-128-01美国小说家薇拉•凯瑟在十岁那年举家迁居内布拉斯加,她很快适应了那里的草原环境,并在此生活了12年。
草原风光和拓荒者们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了薇拉•凯瑟的创作灵感,少女时代的她就开始以生活所见所闻为题材创作出了特色鲜明的文学作品。
1892年,年仅19岁的薇拉•凯瑟在波士顿文学周刊《红木树》上发表了第一部短篇小说《彼得》。
1905年,22岁的薇拉•凯瑟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侏儒园》。
1913年,薇拉•凯瑟完成了杰作《啊,拓荒者!》,紧接着写完了其姐妹篇《我的安东妮亚》,这两部小说描写了上世纪第一代移民来到美国西部的艰苦创业生活,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善良、坚韧,薇拉•凯瑟在她们身上寄托了生态女性主义审美价值的理性回归思想。
本文将简单分析生态女性主义审美价值的内涵,并举例分析薇拉•凯瑟小说中生态女性主义审美价值的理想回归。
一、生态女性主义审美价值的内涵生态审美价值原本是指对自然美的感知,属于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价值作用的关系与精神对照。
在女作家薇拉•凯瑟笔下,自然美景充满了生命力,生态女性主义审美价值也得以充分体现,女性美与自然生态美相互交融,自然景物富有女主人公的灵性,而女性人物身上也折射出了无限自然生态之美。
生态女性主义视域下的薇拉凯瑟小说探析——以《啊,拓荒者!》为例韩婧信阳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摘要:薇拉·凯瑟是描写西进运动时代的美国女作家,她的作品多以女性和自然为主题。
本文试图用生态女性主义理论来分析凯瑟的小说《啊,拓荒者!》中女性与自然的联系,来阐明不同时期的女性拓荒者们对女性意识以及女性与自然之间的联系的不同认识。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薇拉·凯瑟;女性与自然薇拉·凯瑟是20世纪描写西进运动时代的美国女作家。
她的拓荒小说的主题多是女性与自然,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和女性意识。
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关注女性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批判人类中心论和父权中心论,倡导人与自然相互依存。
《啊,拓荒者!》是凯瑟拓荒小说系列的开篇,也是其所有作品中首部成熟的小说(O’Brien:73)。
凯瑟在这部小说中塑造了亚历山德拉这一坚韧的女性形象。
她本是移民,却凭借着坚忍的意志和信念,征服了荒山野岭,使之成为千里沃土。
她把自己的青春和爱都无私地献给了这方土地,最终找到了真正的爱情并且成功地完成了自身的蜕变。
小说以广袤的草原作为创作背景,展现给读者一幅幅人与自然共存的画面,蕴含了凯瑟对土地和自然的热爱。
此外,作品中也表现出对男权文化的批判,凸显作者对人际和谐的社会的向往。
该文以生态女性主义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啊,拓荒者!》中三代女性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来解释不同时期的女性拓荒者们对女性意识以及女性与自然之间的联系的不同认识。
一、第一代女拓荒者——柏格森太太柏格森太太是西进运动中数以万计的美国传统女性的代表。
在男权社会中,男性是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主宰,女性作为男性的附属品,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生活中都没有话语权。
作为“家中的天使”,柏格森太太每天在繁杂的家庭琐事中忙碌,她勤劳善良,不辞辛劳地全心全意为整个家庭付出,是传统女性的典型代表。
这一时期女性与自然的关系还处于断带期,她们对自然表现出的态度是顺从。
薇拉凯瑟拓荒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呙艳妮【摘要】薇拉·凯瑟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在她的系列拓荒小说中,作者刻画出了一大批艰难地生活在西部草原、富有坚强质朴性格和顽强创业精神的西部拓荒者形象.其主要类型包括:一是自然人形象:热爱土地,敬仰自然;二是叛离者形象:反抗父权,追求平等;三是守望者形象:捍卫传统,守望家园.作者通过对这三类人物形象的塑造,表达出了对自然生命的热爱、对男权社会的反叛和对精神家园的守望.【期刊名称】《湖南科技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9)011【总页数】2页(P42-43)【关键词】美国文学;薇拉·凯瑟;拓荒小说;人物形象【作者】呙艳妮【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学院学报编辑部,湖南永州 4251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106薇拉·凯瑟(Willa Cather,1873-1947),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
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潜心描写美国拓荒时代生活的伟大女作家,薇拉·凯瑟的系列拓荒小说展现出了美国西部内布拉斯加大草原蕴含无穷生命力的原始自然风光,刻画出了一大批艰难地生活在西部草原、富有坚强质朴性格和顽强创业精神的西部拓荒者形象。
像《啊,拓荒者!》中的亚历山大德拉、《我的安东妮亚》中的安东妮亚、《云雀之歌》里的西娅等,都是凯瑟笔下具有拓荒精神的完美女性。
文章试图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对薇拉·凯瑟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作一个全新解读与阐释。
一自然人形象:热爱土地,敬仰自然“自然人”这一概念,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最早提出的。
他倡导“回归自然”(Back To Nature),认为出自大自然的一切东西都是真实的,而人类的不幸大部分都是人类自己造成的,希望人们能保持自然的简朴、单纯的生活方式。
受卢梭自然主义学说的影响,为对抗资本主义城市文化和工业文明,美国19世纪三四十年代超验主义作家通过对大自然书写,寄托自己的浪漫主义理想和情感。
试论薇拉.凯瑟作品中的生态之美摘要土地、艺术和女性是薇拉·凯瑟最熟稔的主题和永久的灵感之源。
作为20世纪美国女作家,凯瑟在字里行间倾注了浓重的生态关怀和性别意识。
正是鲜明的时代性、区域性和女性色彩铸就了其文学创作的艺术价值,使之成为美国文坛的空谷足音,跻身于不朽经典之列。
关键词:薇拉·凯瑟生态关怀生态之美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美国的草原区域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存在,它还是一个被认知和建构的空间。
在逾百年的西部拓殖过程中,牛仔、印第安人、矿工、伐木者以及皮货商受到了过多的注意,他们被描写成具有男子汉气概、征服蛮荒的英雄人物。
而农民拓荒者、分得土地的定居移民,还有他们的妻子们和母亲们,却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妇女一直被视为西部开发的配角,是不情愿的、被动的参与者。
在各种有关西部的文字记录和文学作品中,她们是拓荒者的妻子而不是拓荒者。
在以往的文本中,草原妇女的专有词汇都是消极负面的:痛苦、疲惫、恐惧、绝望、迷茫、脆弱……对任何与之相反的性格特征,作家都固执地视而不见。
而薇拉·凯瑟则以其非凡的勇气和精湛的艺术造诣,从女性视角出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蓝本,塑造了一群栩栩如生、积极进取的草原妇女形象。
她们在经济上是边疆男人重要的合作伙伴,在心理上给边疆男人提供支持;更为重要的是,她们就是拓荒事业的主导者和身体力行者,更是拓荒精神的体现者和继承者。
凯瑟说,她写的不是西部,而是西部的人。
勇敢而富有创见的亚历山德拉、善良勤劳的安东尼亚、特立独行的西娅·克朗伯格不仅在各自的生活领域完成了对自我的实现和超越,还成为人类文明的保护者和传承者。
凯瑟通过自己笔下的人物,表达了人类精神和自然欲望,反映了人们在创造和积累物质财富的过程中,价值观、道德观以及宗教、文化等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之间的种种关系和变化,表现了人性中最具本质意义的内涵。
一薇拉·凯瑟作品中的生态关怀在拓荒时代,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充盈着纯朴和谐的情感,是值得依恋的理想化身。
人与土地的生态情怀———薇拉·凯瑟《啊,拓荒者!》的生态解读■丁莹莹/山东外贸职业学院摘 要:《啊,拓荒者!》是薇拉·凯瑟小说的代表作,小说中展现的拓荒者和土地的关系构成了这部小说的重要主题。
本篇文章旨在通过对小说中显现的生态意识进行系统的探究,来展现人与土地之间的生态关系,以此引发人们对于人与土地关系的深入的哲学审视和伦理思考。
关键词:土地 生态随着生态危机的恶化,怎样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怎样认定人在自然中的扮演的角色,以及怎样解决生态危机诸如此类的生态伦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薇拉·凯瑟作为生态伦理的代表,其作品多以十九世纪末美国中西部内布拉斯加草原的风土人情为题材,小说中所表明的人与土地之间的相互融合和相互依赖证明了人并不是凌驾于土地之上的,而是应该和谐共处。
笔者试图探索小说中所显现出的人与土地的生态思想,阐述生态伦理的意蕴,目的是让更多的人明白只有在人与土地相互融合的过程中,人的生命才能够维持,生态危机才能够得到缓解,生态文明才能够得以发扬。
一、人与土地的融合—走向和谐小说是基于人与地之间情感的纠纷而展开的。
他们的关系经历了从矛盾到亲密的复杂过程,作者用了很多篇幅展现了人与土地之间的情感纠葛,以此来阐述它们之间的最佳相处方式。
小说展示了亚历山德拉和伊瓦尔如何通过享受与土地的融洽关系而实现梦想的。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任何一个像他们那样积极与土地进行交流的人,都会与土地达成最后的和解。
故事中的人物展现了他们对待土地的能力和态度。
亚历山德拉在小说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她与土地的关系既有精神层面的,也有经济层面的。
她反对为了经济利益而额外剥削土地,她把自己与土地看成是合作的关系,而没有强加自己的意志。
为了证明荒芜的土地可以变成一片繁茂的土地,她与土地真诚地交流,付出了艰辛地努力。
在此期间,她从来没有动摇过自己的信念,因为她相信土地的承诺。
亚历山德拉身上体现了生产力和生命力。
文学界..摘要:当前对于薇拉·凯瑟的小说《啊,拓荒者》的生态女权主义研究,主要集中在女性和自然地新形象上。
评论家们曾指出凯瑟在《啊,拓荒者》的人物塑造上从古典神话中获得了很多启发,但是并未从生态女权主义的角度对这些神话原型的意义进行讨论。
本文探讨了《啊,拓荒者》两位主要女性人物亚历山德拉和玛丽的形象与多个神话原型之间的联系,并且指出作者通过对这些原型的运用将古典神话中对女性和自然的崇拜重新引入人们的视野,颂扬了女性和女性价值观念,具有重要的生态女权意义。
关键词:神话原型;生态女权主义;颂扬中图分类号:I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11(2012)02-0175-02薇拉·凯瑟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女性作家。
她以描写美国大草原上的移民和边疆生活而著称。
《啊,拓荒者》是她的第二部小说。
从这部作品开始,薇拉·凯瑟找到了自己的创作主题并写了一系列关于内布拉斯加草原的著作,热情颂扬了这片土地以及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
《啊,拓荒者》薇拉·凯瑟最受关注的作品之一,以往对于这部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本结构、浪漫主义、美国梦、女性形象、神话原型等方面。
在随着生态主义与女权主义的结合,《啊,拓荒者》中蕴含的生态女权主义思想引起了众多评论家的关注。
到目前为止,对《啊,拓荒者》的生态女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作者塑造的女性和自然的新形象上,还没有人把文中的神话原型同生态女权主义联系起来,并对其意义进行研究。
事实上,神话原型研究与生态女性批评有着紧密的联系,并在生态女权主义理论的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通过对《啊,拓荒者》中神话原型的生态女权意义进行研究,能更加深入地发掘出其生态女权主义内涵。
1.生态女权主义与神话研究生态女权主义从一开始就认为人类对自然的剥削同男性对女性的压迫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现代西方文明的男权模式就是自然和女性被主导、被压迫的根源(Murphy 4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