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八年级生物上册 5.1.6 鸟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3.doc
- 格式:doc
- 大小:110.60 KB
- 文档页数:3
第六节鸟【教材分析】“鸟主要特征〞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学第三册第一章第六节“鸟〞内容。
教材以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认识鸟适于飞行形态构造特点。
在探究活动之后,介绍了鸟适于飞行其他特征,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方面特征,使学生能够对鸟善于飞行深层次原因有比拟全面认识,进而引导学生归纳鸟主要特征。
在学习了鱼、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根底上,对“鸟〞进展学习,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恒温动物与变温动物,同时为哺乳动物学习打下根底。
鸟是比拟高等脊椎动物类群,通过与前面学习过动物类群相比拟,引导学生发现动物身体构造与功能越来越复杂和精巧,对环境适应能力越来越强,从而认同并初步形成动物是逐渐进化,为以后概述生物进化主要历程做好铺垫。
【学情分析】知识方面,鸟是常见动物,学生比拟熟悉,知道鸟“有羽毛和翅膀〞,但对鸟“有哪些特征适于飞行〞还不明确,需要进一步探究学习。
教师可利用鸟标本、相关视频、图片来加强学生感性认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能力方面,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探究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本节课教学中,通过鸟标本观察、图片观察、资料分析等多种素材探究活动,可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逻辑推理能力,帮助学生形成鸟主要特征重要概念。
学习态度方面,初中生思维比拟活泼,探索知识积极性很高。
针对学生这一心理特点,以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进展教学,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学策略】以学案为工具,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先进展自主学习。
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对所学内容初步探究和整体感知。
教师给予适当指导,帮助学生完成对“鸟主要特征〞探究活动。
学生先归纳出根底知识点,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和表达能力,树立学习信心。
教师再通过精讲释疑,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重点、难点。
如对“气囊辅助肺呼吸〞讲解,和“鸟主要特征〞概念形成。
学生通过“根底达标〞练习,稳固提升,深化对知识理解与运用,提高目标达成度。
小结内化,通过板书巧妙设计,帮助学生对鸟特征进展归纳,建立“鸟主要特征〞重要概念。
课题: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六节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阐明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2.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过程与方法:采用观察、分析、归纳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爱护鸟类,热爱大自然的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2、鸟类的主要特征。
难点: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请分析爬行动物是真正陆生脊椎动物的原因设疑:能自由飞行是人类的一个梦想,但对动物来说,那是它们的一中运动方式,你知道能在空中飞行的动物有哪些嘛?二、新课教学(一)多种多样的鸟(1)说说你认识的鸟类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列举出好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鸟类,接着出示鸟类的图片(2)区别不同环境中的鸟自主阅读教材第30-31页内容,完成教材中的讨论推测:鸟喙的特征与鸟的食性之间有什么联系,鸟足的特征与鸟的生活环境的联系?师生总结(二)鸟的主要特征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结构特点师:鸟的身体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生:有羽毛,有翅膀……探究一:外部形态的观察出示家鸽的图片观察鸟的外形呈什么形态?对鸟的飞行有什么帮助?观察鸟类的前肢变成什么?你们能识别出与飞行有关的羽毛吗?学生认真观察图片,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探究二:内部结构的观察家鸽的肌肉,哪里的肌肉最发达?思考:家鸽的肌肉特点与翼的飞翔运动有什么关系?家鸽的胸骨有什么特点?(龙骨突),与这块骨上附着的肌肉(如胸肌)联系起来考虑,这样的特点有什么作用?家鸽的骨骼特点与飞翔运动有什么关系?问:鸟的飞行需要大量能量,哪些能力从哪里来?联系生活经验,得出结论:鸟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鸟在高空中不停的飞它们累不?它们的呼吸如何?播放鸟呼吸气体进出肺和气囊的动画,让学生观察教材“鸟体内的气囊”图文,请学生在图中标注出鸟呼气、吸气时气体在肺和气囊中的流动方向。
得出结论:鸟适于飞行的一些结构特点归纳总结鸟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呼吸讲解:鸟的提问高而恒定在42摄氏度。
《鸟》教学设计◆模式介绍体验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通过情感预热,让学生达到适度的兴奋状态,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希望参与体验,在合作互动中润物无声,实现知行合一的导行内化效果。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章第6节《鸟》,学生已学习了三类脊椎动物的基础上,通过以前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学习生物知识的方法,例如:观察法,归纳描述法等,在本节课中,以小组为单位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加动物适应环境的认知,通过分析大量的图片和资料,理解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
体会它们比前三类更适应陆生的结构特征,形成生物进化的感性认识,为后面学习哺乳类打下基础,同时,通过了解鸟与人类的关系,培养保护生态多样性的意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概述鸟的主要特征2.尝试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3.举例说明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形成爱鸟护鸟的意识。
4.确立鸟的身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鸟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过程与方法】尝试运用进化、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等规律分析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动物对人类的关系,认同爱护动物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认同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的。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鸟适于飞行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结构特点,确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教学过程【教师】请同这们说出自己熟悉的鸟的名称,它们在那些方面有不同?【学生】回答。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的不同方面列出一比较表的表头。
【设计意图】唤学习新知识的意识,并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教师】出示教材第30页图中的几种鸟的图片,组织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完成下面的表格的填写。
《鸟》教案一、教学目标:1.阐明鸟形态结构特点;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2.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3.举例说出动物的生活可能跨越多种环境。
二、重点难点:重点:鸟类的主要特征;难点: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三、学情分析:鸟是学生常见的动物,其生活习性、结构和功能上的特征比较清楚,学生好理解。
四、教学过程:(一)、预习提问:看课本p30到34页:认识各种鸟类及与环境适应的特点。
(二)、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1、观察各种鸟类的飞行姿态,思考其生活习性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2、思考并想像鸟类为什么具有这么强的飞行能力。
3、列举自己最熟悉的一种鸟,描述它的生活习性。
讨论:1.体形与飞翔2.翅膀与飞翔3.体重与飞翔4.动力的产生与飞翔5.探究的内容:提出问题:鸟的身体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作出假设:(各小组作出假设) 。
制定计划:选择一种鸟类作为观察的对象,制定探究的计划,交流补充。
实施计划:(课上分组探究)。
结论:鸟类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身体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
列举实例并认识到:许多动物的活动并不局限于水中、陆地或空中,而是跨越多种环境。
看图片《翅膀下的故事》,展示鸟类的飞翔情景。
1.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家鸽标本。
2.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并交流。
3.引导学生提出想探究的问题。
巡视、组织小组间的计划交流、完善探究计划、实施计划、归纳分析得出结论。
1、指导学生通过对比找出昆虫的翅和鸟的翼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异同点。
2、出示图片,提出探究的问题。
3、出示各种节肢动物的图片。
补充、强调:生物与环境是相适应的。
题问:1:在图片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2:鸟类能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为什么呢?3:如果给人安上两个翅膀,人能象鸟类一样在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吗?4:下面请各小组参照课本制定"探究鸟飞行的特点"的探究计划。
生:分组讨论制定探究计划并互相交流补充完善。
第六节鸟一、教学目标1.概述鸟的主要特征。
2.尝试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3.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确立鸟的身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鸟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4.举例说明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5.关注鸟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形成爱鸟护鸟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概述鸟的主要特征.(2)举例说明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教学难点(1)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确立鸟的身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鸟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三、教学设计思路本节教学设计紧密围绕教材,引入环节即向学生展现多姿多彩的鸟,借助“观察与思考”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多种多样的鸟的形态结构是与其功能以及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是本节重要的探究活动,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知识经验作出假设,主要运用观察法进行探究,辅以兴趣小组的模拟实验。
在实施探究过程中,注意探究的逻辑顺序,巾外而内、由整体到局部地进行观察和探究。
通过归纳、比较,总结出鸟的主要特征。
结合课下收集整理的资料,师生共同探讨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达成爱鸟护鸟的共识。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各种鸟(大山雀、猫头鹰、啄木鸟、野鸭、灰喜鹊、麻雀等)的标本;家鸽骨骼标本。
(2)鲜鸡胸肉和鸡腿骨(课前横切,露出截面)。
(3)制作多媒体课件,收集鸟类的相关视频。
2.学生准备(1)观察当地常见鸟类并作记录。
(2)分组收集鸟与人类关系的资料。
(3)兴趣小组同学准备模拟实验。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第六节鸟。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上5.1.3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6一、教学目标1、阐明鸟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2、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特点”的探究活动的“观察与思考”。
3、举例说出动物的生活可能跨越多种环境。
二、教学重点:1、.探究和观察“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使学生能阐明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特征。
2、通过对各种鸟类的观察与比较,使学生能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三、教学难点:1、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特点这一实验过程及组织教学。
2、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鹌鹑,解剖刀,解剖剪,解剖盘。
五、教学方法:谈话式、演示式、探索实验式、启发式六、教学用时:2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能在空中飞行的动物较生活在水圈、岩石圈的动物可以跨越更大的空间,扩大生存范围,那么这些动物具有哪些特征来适应飞行呢?能在空中飞行的动物有无脊椎动物里的昆虫、脊椎动物中的鸟和极少数哺乳动物——蝙蝠。
这节课我们来探究一下鸟类又有哪些特点与它的飞翔生活相适应。
(一)鸟的分类地位全世界现有鸟类约156科9600余种。
我国有81个科(占51.9%)1186个种(占13%)就鸟的种类而言,巴西有2000种,秘鲁有1678种,哥伦比亚有1567种,我国紧接其后名列第四。
我国不仅鸟的种类多,而且有许多珍贵的特产种类。
如:鸳鸯、相思鸟,还有产于陕西、河北的褐马鸡,西南的锦鸡,台湾省的黑长尾雉和蓝腹鹇,产于我国中部的长尾雉、东南部的白颈长尾雉,还有黄腹角雉和绿尾红雉等等。
有一些鸟类如丹顶鹤和黑颈鹤虽不是我国特产,但主要产于我国境内。
鸟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平胸总目,如鸵鸟,其翼已失去了飞行能力,只能助跑,起到平衡作用;第二类,企鹅总目,如帝企鹅,其翼特化成了鳍足,用以滑雪和划水;第三类,突胸总目,如鹌鹑鸟,能用两翼飞行在空中,现存的大多数鸟类都属于此目。
(二)鸟适于飞行的特点这节课我们就以鹌鹑鸟为例探究一下鸟类的外形和内部结构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
《鸟》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阐明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2).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鸟类图片和视频资料的分析提高学生处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2).尝试合作完成“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的探究活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讨论交流,提高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2).培养学生树立爱护鸟类、热爱大自然的意识【教学重点】(1).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2).鸟类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的探究活动【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小组讨论【课前准备】搜集图片、资料、视频、准备家鸽的骨骼标本、活的家鸽【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播放信天翁在大海上自由飞行的视频,引出人类一直有想翱翔天空的梦想。
有些鸟能在南、北半球之间迁飞往返,有些鸟竟能飞越珠穆朗玛峰!它们有哪些与飞行相适应的特点呢?如果给人安上翅膀,人也能像鸟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吗?引发学生思考尝试性回答,教师总结带入新课。
二、新知导学(一)多种多样的鸟教师出示以下资料:我国鸟类资源丰富:世界共有鸟9000多种,我国有1186种,占13%;全世界共有鹤15种,我国就有8种,占53 %;全世界画眉科共有46种,我国就有34种,占74%学生:阅读认识鸟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动物的意识。
师:出示五种鸟的图片学生:观察与思考:这些鸟在外部形态上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可以小组讨论师:总结归纳学生的回答:这些鸟在外部形态上共同的特点是:体表被覆羽毛,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
出示表格。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表格,说出发现的问题。
师:可以给学生提示:鸟喙的特征与鸟的食性之间有什么关系呢?鸟足的特征与鸟的生活环境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讨论完成表格的内容。
师:教师展示归纳学生的回答,总结:鸟喙的特征与鸟的食性,鸟足的特征与鸟的生活环境都是相适应的,使学生进一步形成适应性的观点。
《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
1.概述鸟的主要特征。
2.说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的概念。
3.尝试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二)能力
探究认识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关注鸟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形成爱鸟护鸟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鸟的主要特征。
2.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1.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认同鸟的身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鸟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探究,认识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四、教学准备
准备相关图片、视频、PPT。
提问体温恒定的意义。
6.生殖方式
提问:鸟类的生殖方式及这种方式
的意义?
回答:通过产卵繁
殖,有卵壳保护,摆
脱对水环境的依赖。
结合已有知识进一
步理解鸟分布广泛
的原因。
提问:如何自然界没有鸟类,我们
的生活会受到哪些影响?
任务布置:请大家课后收集鸟与人
类生活的关系的相关资料,制作海
报。
学生思考交流,完成
海报制作。
培养学生收集、处
理信息的能力。
促
进对鸟与人类生活
关系的深入了解。
课堂小结
请同学梳理知识总结鸟类特征。
1.体表被覆羽毛。
2.前肢变成翼。
3.有喙无齿。
4.有气囊辅助肺呼
吸。
总结归纳,提炼重
点。
六、板书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