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化选择题+答案

物化选择题+答案

物化选择题+答案
物化选择题+答案

1、物质的量为n的纯理想气体,该气体在如下的哪一组物理量确定之后,其它状态函数方有定值。()

(A) p (B) V (C) T,U (D) T, p

2、有一高压钢筒,打开活塞后气体喷出筒外,当筒内压力与筒外压力相等时关闭活塞,此时筒内温度将:( )

(A) 不变(B) 升高(C) 降低(D) 无法判定

3、1 mol 373 K,标准压力下的水经下列两个不同过程变成373 K,标准压力下的水气,(1) 等温等压可逆蒸发,(2) 真空蒸发这两个过程中功和热的关系为:()(A) |W1|> |W2| Q1> Q2(B) |W1|< |W2| Q1< Q2

(C) |W1|= |W2| Q1= Q2(D) |W1|> |W2| Q1< Q2

4、恒容下,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升高时热力学能将:()

(A) 降低(B) 增加(C) 不变(D) 增加、减少不能确定

5、在体系温度恒定的变化中,体系与环境之间:()

(A) 一定产生热交换(B) 一定不产生热交换

(C) 不一定产生热交换(D) 温度恒定与热交换无关

7、ΔH =Q p , 此式适用于下列哪个过程:( )

(A) 理想气体从106 Pa反抗恒外压105 Pa膨胀到105 Pa (B) 0℃ , 105 Pa 下冰融化成水

(C) 电解CuSO4水溶液(D) 气体从(298 K, 105 Pa) 可逆变化到(373 K, 104 Pa)

8、在100℃和25℃之间工作的热机,其最大效率为:( )

(A) 100 % (B) 75 % (C) 25 % (D) 20 %

9、某理想气体的γ =Cp/Cv =1.40,则该气体为几原子分子气体? ( )

(A) 单原子分子气体(B) 双原子分子气体(C) 三原子分子气体(D) 四原子分子气体

10、当以5 mol H2气与4 mol Cl2气混合,最后生成2 mol HCl气。若以下式为基本单元,则反应进度ξ应是:H2(g) + Cl2(g) ----> 2HCl(g) ( )

(A) 1 mol (B) 2 mol (C) 4 mol (D) 5 mol

11、欲测定有机物燃烧热Qp,一般使反应在氧弹中进行,实测得热效应为Qv。公式Qp=Qv+ΔnR T

中的Δn为: ( ) (A) 生成物与反应物总物质的量之差(B) 生成物与反应物中气相物质的量之差

(C) 生成物与反应物中凝聚相物质的量之差(D) 生成物与反应物的总热容差

12、凝固热在数值上与下列哪一种热相等:( )

(A) 升华热(B) 溶解热(C) 汽化热(D) 熔化热

13、已知1mol HCl的无限稀释溶液与1mol NaOH 的无限稀释溶液在恒温恒压下完全反应,热效应Δr H =-55.9 kJ/mol,则1mol HNO3的无限稀释溶液与1mol KOH的无限稀释溶液在恒温恒压下完全反应的热效应Δr H为:( )

(A) > -55.9 kJ/mol (B) < -55.9 kJ/mol (C) = -55.9 kJ/mol (D) 不能确定

14、在标准压力下,1mol石墨与氧气反应生成1mol二氧化碳的反应热为ΔH,下列哪种说法错误

( )

(A) ΔH 是CO2(g)的标准生成热(B) ΔH =ΔU (C) ΔH 是石墨的燃烧热(D) ΔU <ΔH

15、Cl2(g)的燃烧热为何值? ( )

(A) HCl(g)的生成热(B) HClO3的生成热

(C) HClO4的生成热(D) Cl2(g)生成盐酸水溶液的热效应

17、凡是在孤立体系中进行的变化,其ΔU和ΔH的值一定是:( )

(A) ΔU> 0 , ΔH> 0 (B) ΔU= 0 , ΔH = 0

(C) ΔU < 0 , ΔH < 0 (D) ΔU= 0 , ΔH大于、小于或等于零不确定

18、封闭体系恒压过程中体系吸收的热量Qp等于其焓的增量ΔH ",这种说法:( )

(A) 正确(B) 需增加无非体积功的条件

(C) 需加可逆过程的条件(D) 需加可逆过程与无非体积功的条件

19、非理想气体进行绝热自由膨胀时,下述答案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 )

(A) Q=0 (B) W=0 (C) ΔU=0 (D) ΔH=0

23、石墨的燃烧热:( )

(A) 等于CO生成热(B) 等于CO2生成热(C) 等于金刚石燃烧热(D) 等于零

24、298 K时,石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Δf H:( )

(A) 大于零(B) 小于零(C) 等于零(D) 不能确定

26、若以B代表化学反应中任一组分,和n(B)分别表示任一组分B 在ξ= 0 及反应进度为ξ时的物质的量,则定义反应进度为:( )

(A) ξ= n(B,0)- n(B) (B) ξ= n(B)-n(B,0) (C) ξ=[n(B)-n(B,0) ]/νB(D) ξ=[n(B,0) -n(B)]/νB

27、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的生成热即是氧气的燃烧热(B) 水蒸气的生成热即是氧气的燃烧热

(C) 水的生成热即是氢气的燃烧热(D) 水蒸气的生成热即是氢气的燃烧热

28、完全燃烧8 dm3乙炔,需空气的体积为:( )

(A) 20 dm3(B) 120 dm3(C) 100 dm3(D) 4 dm3

30、熵变ΔS是:(1) 不可逆过程热温商之和(2) 可逆过程热温商之和(3) 与过程无关的状态函数

(4) 与过程有关的状态函数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 1,2 (B) 2,3 (C) 2 (D) 4

31、对于理想气体经可逆与不可逆两种绝热过程:( )

(A) 可以从同一始态出发达到同一终态

(B) 从同一始态出发,不可能达到同一终态

(C) 不能断定(A)、(B) 中哪一种正确

(D) 可以达到同一终态,视绝热膨胀还是绝热压缩而定

32、在标准压力,273.15 K下水凝结为冰,判断体系的下列热力学量中何者一定为零?()

(A) ΔU (B) ΔH (C) ΔS (D) ΔG

33、水在100℃,标准压力下沸腾时,下列各量何者增加?( )

(A) 熵(B) 汽化热(C) 吉布斯自由能(D) 蒸气压

34、在N2和O2混合气体的绝热可逆压缩过程中,体系的热力学函数变化值在下列结论中正确

的是:( )

(A) ΔU = 0 (B) ΔF = 0 (C) ΔS = 0 (D) ΔG = 0

35、在270 K,101.325 kPa 下,1 mol过冷水经等温等压过程凝结为同样条件下的冰,则体系及环境的熵变应为:( ) (A) ΔS(体系)< 0 ,ΔS(环境)< 0 (B) ΔS(体系)< 0 ,ΔS(环境)> 0

(C) ΔS(体系)> 0 ,ΔS(环境)< 0 (D) ΔS(体系)> 0 ,ΔS(环境)> 0

38、在一简单的(单组分,单相,各向同性)封闭体系中,恒压只做膨胀功的条件下,吉布斯自由能值随温度升高如何变化? ( )

(A) (?G/?T)p> 0 (B) (?G/?T)p< 0 (C) (?G/?T)p= 0 (D) 视具体体系而定

40、下列各式中哪个是化学势?( )

(A) (?H/?n(B))T,S, (B) (?F/?n(B))T,p, (C) (?G/?n(B))T,V, (D) (?U/?n(B))S,V,

41、298 K,标准压力下,有两瓶萘的苯溶液,第一瓶为2 dm3(溶有0.5 mol 萘),第二瓶为 1 dm3(溶有0.25 mol 萘),若以μ1,μ2分别表示两瓶中萘的化学势,则:( )

(A)μ1= 10μ2(B)μ2= 2μ2(C) μ1= μ2(D) μ1= 0.5μ2

42、重结晶制取纯盐的过程中,析出的NaCl 固体的化学势与母液中NaCl 的化学势比较,高低如何?( ) (A) 高(B) 低(C) 相等(D) 不可比较

43、热力学第三定律可以表示为:( )

(A) 在0 K时,任何晶体的熵等于零(B) 在0 K时,任何完整晶体的熵等于零

(C) 在0 ℃时,任何晶体的熵等于零(D) 在0 ℃时,任何完整晶体的熵等于零

44、在绝热条件下,用大于气筒内的压力迅速推动活塞压缩气体,此过程的熵变为:( )

(A) 大于零(B) 等于零(C) 小于零(D) 不能确定

9、在263 K的过冷水凝结成263 K的冰,则:( )

(A) ΔS<0 (B) ΔS>0 (C) ΔS=0 (D) 无法确定

22、用1 mol 理想气体进行焦耳实验(自由膨胀),求得ΔS = 19.16 J/K,则体系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 )

(A) ΔG = 19.16 J (B) ΔG < 19.16 J (C) ΔG > 19.16 J (D) ΔG = 0

24、在101.325 kPa下,385 K的水变为同温下的水蒸气,对该变化过程,下列各式中哪个正确? ( )

(A) ΔS(体)+ΔS(环)>0 (B) ΔS(体)+ΔS(环)<0

(C) ΔS(体)+ΔS(环)=0 (D) ΔS(体)+ΔS(环)的值不能确定

25、从多孔硅胶的强烈吸水性能说明在多孔硅胶吸水过程中,自由水分子与吸附在硅胶表面的水分子比较,化学势高低如何? ( )

(A) 前者高(B) 前者低(C) 相等(D) 不可比较

37、将1 mol 甲苯在101.325 kPa,110 ℃(正常沸点)下与110 ℃的热源接触,使它向真空容器中汽化,完全变成101.325 kPa 下的蒸气。该过程的:( )

(A) ΔvapSm= 0 (B) ΔvapGm= 0 (C) ΔvapHm= 0 (D) ΔvapUm= 0

40、理想气体从状态I 经自由膨胀到状态II,可用哪个热力学判据来判断该过程的自发性?( )

(A) ΔH (B) ΔG (C) ΔS (D) ΔU

1、在298 K 时,A和B两种气体单独在某一溶剂中溶解,遵守亨利定律,亨利常数分别为k(A)和k(B),且知k(A)> k(B),则当A 和B 压力(平衡时的)相同时,在一定量的该溶剂中溶解的关系:( )

(A) A 的量大于B 的量(B) A 的量小于B 的量

(C) A 的量等于B 的量(D) A 的量与B 的量无法比较

2、在温度T时,纯液体A的饱和蒸气压为,化学势为,并且已知在标准压力下的凝固点为

,当A中溶入少量与A不形成固态溶液的溶质而形成为稀溶液时,上述三物理量分别为p A,μA,T f则( )

(A) < p A,<μA,< T f (B) > p A,<μA,< T f

(C) < p A,<μA,> T f(D) > p A,>μA,> T f

3、在400 K时,液体A 的蒸气压为40000 Pa,液体B 的蒸气压为60000 Pa,两者组成理想液体混合物,平衡时溶液中 A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6,则气相中B的物质的量分数为:()(A) 0.60 (B) 0.50 (C) 0.40 (D) 0.31

8、在50℃时,液体A的饱和蒸气压是液体B饱和蒸气压的3倍,A,B两液体形成理想溶液。气液平衡时,在液相中A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5,则在气相中B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

(A) 0.15 (B) 0.25 (C) 0.5 (D) 0.65

12、冬季建筑施工中,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常在浇注混凝土时加入少量盐类,其主要作用是?( )

(A) 增加混凝土的强度(B) 防止建筑物被腐蚀(C) 降低混凝土的固化温度(D) 吸收混凝土中水份

14、两只烧杯各有1 kg水,向A 杯中加入0.01 mol 蔗糖,向B 杯内溶入0.01 mol NaCl,两只烧杯按同样速度冷却降温,则有:( )

(A) A 杯先结冰(B) B 杯先结冰(C) 两杯同时结冰(D) 不能预测其结冰的先后次序

15、为马拉松运动员沿途准备的饮料应该是哪一种?( )

(A) 高脂肪、高蛋白、高能量饮料(B) 20% 葡萄糖水

(C) 含适量维生素的等渗饮料(D) 含兴奋剂的饮料

16、下述方法中,哪一种对于消灭蚂蝗比较有效?( )

(A) 击打(B) 刀割(C) 晾晒(D) 撒盐

18、主要决定于溶解在溶液中粒子的数目,而不决定于这些粒子的性质的特性,称为:( )

(A) 一般特性(B) 依数性特征(C) 各向同性特性(D) 等电子特性

21、在恒温抽空的玻璃罩中封入两杯液面相同的糖水(A) 和纯水(B)。经历若干时间后,两杯液面的高度将是:( )

(A) A 杯高于B 杯(B) A 杯等于B 杯(C) A 杯低于B 杯(D) 视温度而定

29、298 K,标准大气压下,苯和甲苯形成理想液体混合物,第一份溶液体积为2 dm3,苯的摩尔分数为

0.25,苯的化学势为μ1,第二份溶液的体积为1 dm3,苯的摩尔分数为0.5,化学势为μ2,则:( )

(A) μ1>μ2 (B) μ1<μ2 (C) μ1=μ2 (D) 不确定

32、冬季建筑施工中,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常在浇注混凝土时加入少量盐类,降低混凝土的固化温度。为达到此目的,选用下列几种盐中的哪一种比较理想?( ) (A) NaCl (B) NH4Cl (C) CaCl2 (D) KCl

盐碱地的农作物长势不良,甚至枯萎,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 (A) 天气太热(B) 很少下雨(C) 肥料不足(D) 水分从植物向土壤倒流

海水不能直接饮用的主要原因是:( ) (A) 不卫生(B) 有苦味(C) 含致癌物(D) 含盐量高

自然界中,有的高大树种可以长到100 m以上,能够提供营养及水位到树冠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 ) (A) 因外界大气压引起的树干内导管的空吸作用(B) 树干中微导管的毛细作用

(C) 树内体液含盐浓度高,渗透压大(D) 营养和水分自雨水直接落到树冠上

1、NH4HS(s)和任意量的NH3(g)及H2S(g)达平衡时,有:( )

(A) C= 2,Φ = 2,f= 2 (B) C= 1,Φ = 2,f= 1

(C) C= 2,Φ = 3,f= 2 (D) C= 3,Φ = 2,f= 3

7、二元合金处于低共熔温度时物系的自由度f 为:( )

(A) 0 (B) 1 (C) 2 (D) 3

8、CuSO4与水可生成CuSO4.H2O,CuSO4.3H2O,CuSO4.5H2O三种水合物,则在一定温度下与水蒸气平衡的含水盐最多为:( )

(A) 3种(B) 2种(C) 1种(D) 不可能有共存的含水盐

9、由CaCO3(s),CaO(s),BaCO3(s),BaO(s)及CO2(s)构成的平衡体系,其自由度为:( )

(A) f=2 (B) f=1 (C) f=0 (D) f=3

10、三相点是:( )

(A) 某一温度,超过此温度,液相就不能存在(B) 通常发现在很靠近正常沸点的某一温度

(C) 液体的蒸气压等于25℃时的蒸气压三倍数值时的温度

(D) 固体、液体和气体可以平衡共存时的温度和压力

12、N2的临界温度是124 K,如果想要液化N2,就必须:( )

(A) 在恒温下增加压力(B) 在恒温下降低压力(C) 在恒压下升高温度(D) 在恒压下降低温度

13、对于与本身的蒸气处于平衡状态的液体,通过下列哪种作图法可获得一直线?( )

(A) p 对T (B) lg(p/Pa) 对T (C) lg(p/Pa) 对1/T (D) 1/p 对lg(T/K)

14、当克劳修斯-克拉贝龙方程应用于凝聚相转变为蒸气时,则:( )

(A) p必随T之升高而降低(B) p必不随T而变

(C) p必随T之升高而变大(D) p随T之升高可变大或减少

17在标准大气压下,用水蒸气蒸镏法提纯某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时,体系的沸点将:( ) (A) 必低于373.15 K (B) 必高于373.15 K

(C) 取决于水与有机物的相对数量(D) 取决于有机物的分子量大小

22、FeCl3和H2O 能形成FeCl3·6H2O,2FeCl3·7H2O,2FeCl3·5H2O,FeCl3·2H2O 四种水合物,则该体系的独立组分数C和在恒压下最多可能的平衡共存的相数Φ分别为:( )

(A) C= 3,Φ= 4 (B) C= 2,Φ = 4 (C) C= 2,Φ = 3 (D) C= 3,Φ= 5

27、对恒沸混合物的描述,下列各种叙述中哪一种是不正确的?( )

(A) 与化合物一样,具有确定的组成(B) 不具有确定的组成

(C) 平衡时,气相和液相的组成相同(D) 其沸点随外压的改变而改变

28、在通常情况下,对于二组分物系能平衡共存的最多相为:( )

A) 1 (B) 2 (C) 3 (D) 4

33、在相图上,当体系处于下列哪一点时只存在一个相? ( )

(A) 恒沸点(B) 熔点(C) 临界点(D) 低共熔点

1、某温度时,NH4Cl(s)分解压力是标准压力,则分解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

(A) 1 (B) 1/2 (C) 1/4 (D) 1/8

4、在等温等压下,当反应的= 5 kJ/mol时,该反应能否进行?( )

(A) 能正向自发进行(B) 能逆向自发进行(C) 不能判断(D) 不能进行

在通常温度下,NH4HCO3(s) 可发生下列分解反应:NH4HCO3(s) =NH3(g) + CO2(g) + H2O(g) 设在两个容积相等的密闭容器A和B中,分别加入纯NH4HCO3(s) 1kg 及20 kg,均保持在298 K 达

14、到平衡后,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两容器中压力相等(B) A 内压力大于B 内压力

(C) B 内压力大于A 内压力(D) 须经实际测定方能判别哪个容器中压力大

15、根据某一反应的值,下列何者不能确定:( )

(A) 标准状态下自发变化的方向(B) 在所对应的温度下的平衡位置

(C) 在标准状态下体系所能作的最大非膨胀功(D) 提高温度反应速率的变化趋势

24、已知反应2NH3= N2+ 3H2在等温条件下,标准平衡常数为0.25,那么,在此条件下,氨的合成反应(1/2) N2+(3/2) H2= NH3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 (A) 4 (B) 0.5 (C) 2 (D) 1

26、某化学反应在298 K时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为负值,则该温度时反应的K值将:( )

(A) K= 0 (B) K< 0 (C) K> 1 (D) 0 < K< 1

27、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对于一个化学反应,能用以判断其反应方向的是:( )

(A) (B) K p(C) Δr G m (D) Δr H m

34、对一个理想气体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与其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 的关系有:( )

(1)= exp(=-/RT)

(2) = exp(-/RT)

(3) Kx= exp(-/RT) 其中关系正确的是:

(A) (1)、(2) 和(3) 式均正确(B) (1) 式正确(C) (2) 式正确(D) (3) 式正确

34、理想气体化学反应平衡时,应用下列哪个关系式?( )

(A) ΔrGm= -RTln(B) = -RTln(C) = -RTlnKx (D) = -RTln

39、在刚性密闭容器中,有下列理想气体的反应达到平衡A(g) + B(g) =C(g) 若在恒温下加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则平衡将:( ) (A) 向右移动(B) 向左移动(C) 不移动(D) 无法确定

PCl5的分解反应是PCl5(g) =PCl3(g) + Cl2(g),在473 K达到平衡时,PCl5(g)有48.5% 分解,在

40、573 K 达到平衡时,有97% 分解,则此反应为:( )

(A) 放热反应(B) 吸热反应(C) 即不放热也不吸热(D) 这两个温度下的平衡常数相等

选择题和问答题2.doc.

练习题 第十一、十二章化学动力学基础 一、选择题 1. 涉及化学动力学的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一个反应的反应趋势大,其速率却不一定快 (B) 一个实际进行的反应, 它一定同时满足热力学条件和动力学条件 (C) 化学动力学不研究能量的传递或变化问题 (D)快速进行的化学反应, 其反应趋势不一定大 答案:C 2. 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各种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反应速率与系统的大小无关而与浓度的大小有关 (B) 反应速率与系统中各物质浓度标度的选择有关 (C) 反应速率可为正值也可为负值 (D) 反应速率与反应方程式写法无关 答案:C 3. 用化学方法测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困难是 (A) 很难同时测定各物质浓度 (B) 不能使反应在指定的时刻完全停止 (C) 不易控制温度 (D) 混合物很难分离 答案:B 4. 关于反应级数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有基元反应的级数是正整数 (B) 反应级数不会小于零 (C) 反应总级数一定大于对任一反应物级数 (D) 反应级数都可通过实验来确定 答案:D 5. 关于反应分子数的不正确说法是 (A) 反应分子数是个理论数值 (B) 反应分子数一定是正整数 (C) 反应分子数等于反应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和 (D) 现在只发现单分子反应、双分子反应、三分子反应 答案:C 6. 关于对行反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一切化学变化都是可逆反应, 不能进行到底 (B) 对行反应中正逆反应的级数一定相同 (C) 对行反应无论是否达到平衡, 其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之比为定值

(D) 对行反应达到平衡时, 正逆反应速率相同 答案:B 7. 下述结论对平行反应不适合的是 (A) 总反应速率等于同时进行的各个反应速率之和 (B) 总反应速率常数等于同时进行的各个反应速率常数之和 (C) 各产物的浓度之积等于相应反应的速率常数之积 (D) 各反应产物的生成速率之比等于相应产物的浓度之比 答案:C 8. 利用活化能和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关系能控制某些复杂反应的速率, 即所谓活化控制。下面的反应中都可进行活化控制的是 (A) 平行反应和连串反应 (B) 可逆反应和链反应 (C) 可逆反应和连串反应 (D) 连串反应和链反应 答案:A 10. 和阿累尼乌斯理论相比, 碰撞理论有较大的进步, 但以下的叙述中有一点是不正确的, 即 (A) 能说明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基元反应 (B) 引入几率因子, 说明有效碰撞数小于计算值的原因 (C) 可从理论上计算速率常数和活化能 (D) 证明活化能与温度有关 答案:C 11. 绝对反应速率理论的假设不包括 (A) 反应物分子在碰撞时相互作用的势能是分子间相对位置的函数 (B) 反应物分子与活化络合物分子之间存在着化学平衡 (C) 活化络合物的分解是快速步骤 (D) 反应物分子的相对碰撞动能达到或超过某个值时才发生反应 答案:D 12. 按照绝对反应速度理论,实际的反应过程非常复杂,涉及的问题很多,与其有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反应分子组实际经历的途径中每个状态的能量都是最低的 (B) 势能垒就是活化络合物分子在马鞍点的能量与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之差 (C) 反应分子组到达马鞍点之后也可能返回始态 (D) 活化络合物分子在马鞍点的能量最高 答案:C 13. 光化反应与黑暗反应的相同之处在于 (A) 反应都需要活化能 (B) 温度系数小 (C) 反应都向ΔG(恒温恒压,W'=0时)减小的方向进行 (D) 平衡常数可用通常的热力学函数计算 答案:A 14. 与光化学基本定律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凡是被物质吸收了的光都能引起光化反应 (B) 光化反应所得到的产物数量与被吸收的光能的量成正比

物化选择题(12)

第二章 单项选择题 1、对于理想气体,下列关系中哪个是不正确的? A 、 B 、 C 、 D 、 2、若系统为1mol 物质,则下列各组中哪一组所包含的量皆属状态函数? A 、 U , QP , CP , C B 、 H , QV , CV , C C 、 U , H , CP , CV D 、 ΔU , ΔH , QP , QV 3、对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过程,下列各组中哪一组的描述是正确的? A 、 Q=0, ΔH=0, ΔP<0 B 、 Q=0, ΔH<0, ΔP>0

C、 Q>0, ΔH=0,ΔP<0 D、 Q<0, ΔH=0,ΔP<0 4、在一个绝热的刚壁容器中,发生一个化学反应,使系统的温度从T1升高到T2,压力从P1升高到P2,则: A、 Q>0, W>0, ΔU<0 B、 Q=0, W=0, ΔU=0 C、 Q=0, W>0, Δ U<0 D、 Q>0, W=0, ΔU>0 5、当理想气体反抗一定的压力作绝热膨胀时,则: A、 焓总是不变 B、 内能总是增加 C、 焓总是增加 D、 内能总是减少 6、若要通过节流膨胀达到致冷的目的,则节流操作应控制的必要条件是: A、 B、

C、 D、 7、理想气体的绝热可逆过程的温度与压力的关系是: A、 B、 C、 D、 8、当计算1mol理想气体经历可逆的绝热过程时,下列哪一式是不能适用的? A、 B、 C、 D、 9、当热力学第一定律以dU=δQ-PdV表示时,它适用于: A、 理想气体的可逆过程 B、 封闭系统只作体积功时 C、 理想气体的恒压过程

D、 封闭系统的恒压过程 10、下列各式中哪个不受理想气体的限制? A、 ΔH=ΔU+PΔV B、 CP,m-CV ,m=R C、 D、 11、H2和O2以2:1的比例在绝热的钢瓶中反应而生成水,则该过程 A、 ΔH=0 B、 ΔT=0 C、 ΔP=0 D、 ΔU=0 12、在恒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已知反应A→2B的ΔH1θ以及2A → C的ΔH2θ ,则反应C → 4B的ΔH3θ是: A、 2ΔH1θ + ΔH2θ B、 ΔH2θ - 2ΔH1θ C、 ΔH1θ + ΔH2θ D、 2ΔH1θ - ΔH2θ

物理化学选择题题库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物化试卷(一) 1.物质的量为n的纯理想气体,该气体在如下的哪一组物理量确定之后,其它状态函数方有定值。 (A) p (B) V (C) T,U (D) T, p 2. 下述说法哪一个正确? (A) 热是体系中微观粒子平均平动能的量度(B) 温度是体系所储存热量的量度 (C) 温度是体系中微观粒子平均能量的量度(D) 温度是体系中微观粒子平均平 动能的量度 3. 有一高压钢筒,打开活塞后气体喷出筒外,当筒内压力与筒外压力相等时关 闭活塞,此时筒内温度将: (A) 不变(B) 升高(C) 降低(D) 无法判定 4. 1 mol 373 K,标准压力下的水经下列两个不同过程变成373 K,标准压力下的水气,(1) 等温等压可逆蒸发,(2) 真空蒸发这两个过程中功和热的关系为:(A) |W1|> |W2| Q1> Q2(B) |W1|< |W2| Q1< Q2 (C) |W1|= |W2| Q1= Q2(D) |W1|> |W2| Q1< Q2 5. 恒容下,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升高时热力学能将: (A) 降低(B) 增加(C) 不变(D) 增加、减少不能确定 6. 在体系温度恒定的变化中,体系与环境之间: (A) 一定产生热交换(B) 一定不产生热交换 (C) 不一定产生热交换(D) 温度恒定与热交换无关 7. 一可逆热机与另一不可逆热机在其他条件都相同时,燃烧等量的燃料,则可逆热机拖动的列车运行的速度: (A) 较快(B) 较慢(C) 一样(D) 不一定 8. 始态完全相同(p1,V1,T1)的一个理想气体体系,和另一个范德华气体体系,分 别进行绝热恒外压(p0)膨胀。当膨胀相同体积之后, 下述哪一种说法正确?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习题及答案

期末练习题 1. 当某溶质溶于某溶剂中形成浓度一定的溶液时,若采用不同的标准浓度,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溶质的标准态化学势相同 (B) 溶质的化学势相同 (C) 溶质的活度系数相同 (D) 溶质的活度相同 2. 在298K 时,设液体A 和B 能形成理想的液态混合物,它们的蒸气形成理想的气态混合物。 已知纯A 和纯B 的饱和蒸汽压分别为kPa p A 50=*,kPa p B 60=* ,如液相中 40.0=A x ,则平衡的气相中B 的摩尔分数B y 的值为 ( ) (A )0.25 (B) 0.40 (C) 0.50 (D) 0.64 3.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设纯的A(l)的化学势为*μ,其标准态化学势为θμ。如在A 中加入另一液相B(l),形成理想的液态混合物,这时A(l)的化学势为A μ,标准态化学势为θμA ,则两种化学势之间的关系为 ( ) (A )*μ=A μ,θμ=θμA (B )*μ>A μ,θμ<θ μA (C )*μ=A μ θμ>θμA (D )*μ>A μ,θμ=θμA 4. 在298K 时,已知①H 2(g)和②O 2(g)在水中的Henry 系数分别为 91,1012.7?=x k Pa, 92,1044.4?=x k Pa.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两者在水中的饱和溶解的量用摩尔分数表示分别为x 1和x 2,两者的关系为 ( ) (A )x 1>x 2 (B) 无法比较 (C) x 1=x 2 (D )x 1<x 2 5. 在恒温抽空的玻璃罩中,封入两杯液面相同的糖水(A )和纯水(B )。经 历若干时间后,两杯液面的高度将是: ( ) (A )A 杯高于B 杯 (B )A 杯等于B 杯 (C )A 杯低于B 杯 (D )视温度而定 6. 物质B 固体在298K 、101.325kPa 下升华,这意味着 ( )

物理化学试题与答案1

物理化学试卷1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 共16题30分) 1. 2 分(4932) 用铜电极电解·kg-1的CuCl2水溶液,阳极上的反应为( B ) (A) 2Cl- ─→Cl2+ 2e- (B) Cu ─→Cu2++ 2e- (C) Cu ─→Cu++ e- (D) 2OH-─→H2O + 1 2 O2+ 2e- 2. 2 分(4948) 金属活性排在H2之前的金属离子, 如Na+ 能优先于H+在汞阴极上析出, 这是由于: ( D ) (A) (Na+/ Na) < (H+/ H2) (B) (Na) < (H2) (C) (Na+/ Na) < (H+/ H2) (D) H2在汞上析出有很大的超电势, 以至于(Na+/ Na) > (H+/ H2) 3. 2 分(4869) 极谱分析中加入大量惰性电解质的目的是: ( C ) (A) 增加溶液电导 (B) 固定离子强度 (C) 消除迁移电流 (D) 上述几种都是 4. 2 分(4889) 下列示意图描述了原电池和电解池中电极的极化规律, 其中表示原电池阳极的是:( B ) (A) 曲线1 (B) 曲线2

(C) 曲线3 (D) 曲线4 5. 2 分(4910) 以石墨为阳极,电解mol·kg-1 NaCl 溶液,在阳极上首先析出:( A ) (A) Cl2 (B) O2 (C) Cl2与O2混合气体 (D) 无气体析出 已知:(Cl2/Cl-)= V , (Cl2)= 0 V , (O2/OH-)= , (O2) = V 。 6. 2 分(5154) 将铅蓄电池在 A 电流下充电h,则PbSO4分解的量为: (M r(PbSO4)= 303 )( B ) (A) kg (B) kg (C) kg (D) kg 7. 2 分(5102) 一贮水铁箱上被腐蚀了一个洞,今用一金属片焊接在洞外面以堵漏,为了延长铁 箱的寿命,选用哪种金属片为好( D ) (A) 铜片 (B) 铁片 (C) 镀锡铁片 (D) 锌片 8. 2 分(4940) 25℃时, H2在锌上的超电势为V,(Zn2+/Zn) = V,电解一含有 Zn2+(a= 的溶液,为了不使H2析出,溶液的pH值至少应控制在( A ) (A) pH > (B) pH > (C) pH > (D) pH > 9. 2 分(4857) 298 K、mol·dm-3的HCl 溶液中,氢电极的热力学电势为V,电解此溶液 为:( C ) 时,氢在铜电极上的析出电势 H2 (A) 大于V (B) 等于V (C) 小于V

物化简答题

(一)、 36.什么是节流膨胀? 在绝热条件下气体的始终态分别保持恒定压力的膨胀过程。 37.简述熵的物理意义。 在隔离系统中,自发变化的方向由比较有序的状态向比较无序的状态变化,即向着混乱度增大的方向变化。因此熵是度量系统无序度的函数 38. 简述Boltzmann分布。 是微观状态数最多的一种分布,根据等概率原理,因此是一种最概然分布 39.简述量子产率。 是反应物消失数目与吸收光子数目之比 40.简述光化学反应的特点。 (1)光化学反应的初级过程一般对反应物呈零级,反应速率等于吸收光子的数目 (2)等温等压过程中可发生ΔG>0的反应 (3)光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与吸收光强度有关 (4)光化学反应的速率受温度的影响不大 (二) 36. 简述理想溶液(理想液态混合物)的特性 混合焓变和混合体积变化等于0,具有理想的混合熵和混合吉布斯自由能 37.简述水的三相点和冰点的区别。 水的三相点:T=273.16K,P=610Pa 冰点:T=273.15K,P=101325Pa 三相点是纯水的三相平衡点,冰点是被空气饱和了的谁和冰的两相平衡点 38. 简述微观状态和宏观状态。 系统的宏观状态有系统的宏观性质;来描述, 系统的微观状态指某一瞬间的状态 40.什么是感光剂? 有些物质吸收一定的波长的辐射,然后将光能传递给反应物,使反应物发生作用,而本身在反应前后并不能发生变化,这样的外加物质就是感光剂。 (三) 36. 试比较电化学极化和浓差极化的基本特征。 电化学极化是由于电极表面进行化学反应或电化学反应不可逆过程而引起的,电化学极化的大小决定于电极化表面反应的活化能,而这活化能大小又随电极上的外加电压而改变。浓差极化是由于参加电极反应的物质在界面和溶液本体存在着浓度引起不可逆扩散过程而引起的极化,加强搅拌,可减少δ,增加i,可降低浓差极化。 37.在考虑和不考虑电离的情况下,讨论NaCl和水的平衡系统的物种数和组分数 (1)考虑S=6,C=6-2-2=2 (2)不考虑S=2,C=2 38. 碰撞理论中阈能Ec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是指碰撞粒子的相对动能再连心线上的分量必须大于Ec,碰撞才是有效的,所以Ec也成为临界能。 39. 催化反应与非催化反应相比,有哪些特点? 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常数值,也不能改变平衡转化率 催化剂既能加速正反应,也能加速逆反应,缩短达平衡的时间。

物理化学A(1)易错题汇总

物理化学A(1)易错题汇总 1.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对于等容条件下的相变B(α)→B(β),如果两相具有相同的摩尔定容热容,则该相变的内能变与相变温度无关。 (2)纯物质的液体的蒸汽压随化学势的升高而增大。 (3)化学势计算公式ln p RT p μμ=+ 只适用于理想气体。 (4)在理想溶液中,任意物质的活度系数总是等于1。 (5)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将两份组成不同的理想溶液混合,此过程的mix 0S ?>, mix 0G ?<。 (6)标准状态就是活度为1的状态。 (7)根据公式r r T q σθ= ,0 K 时转动配分函数等于0。 【答案】 (1)正确; (2)错误,应该减小; (3)正确; (4)错误,未指明标准状态; (5)正确; (6)错误; (7)错误。 2. 固体B 在液体A 中的饱和溶液为稀溶液,且纯固体B 的摩尔体积大于溶液A 中B 的偏摩尔体积。若等温条件下增大压力,则B 在A 中的溶解度将。(增大/降低/不变) 【答案】增大。利用化学势相等推出m ln 0B B T x V V p RT ???-= > ????。 3. 若m,B B (s)(sln)V V >,等温条件下,若压力升高,B 的溶解度。 【答案】升高 4. 绝热可逆过程中,任意纯物质的焓随体积的减小而。 【答案】增大。0S S H p V V V ?????? =< ? ??????? 5. 一稀溶液中,溶液与一小块固体B 平衡共存,温度不变,增加系统的压力,则B 在 A 中的溶解度会。 【答案】增大 6. 将溶质B 溶于水中形成理想稀薄溶液,100°C 时,溶液的蒸汽压p 与p 的大小关系是。

(完整版)物理化学题库简答题(60题,6页)

第四部分:简答题(60题) 第一章;气体 501压力对气体的粘度有影响吗? 答:压力增大时,分子间距减小,单位体积中分子数增加,但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减小,两者抵消,因此压力增高,粘度不变。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502说明下列有关功的计算公式的使用条件。 (1)W =-p(外)ΔV (2)W =-nRTlnV2/V1 (3))1/()(12γ---=T T nR W γ=Cp/Cv 答:由体积功计算的一般公式? -=dV p W )(外可知: (1)外压恒定过程。 (2)理想气体恒温可逆过程 (3)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过程。 503从同一始态膨胀至体积相同的终态时,为什么理想气体的恒温膨胀功总大于绝热可逆膨胀功? 答:两过程中压力下降程度不同,理想气体恒温可逆膨胀过程中从环境吸热因此压力下降较小,而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膨胀过程中无法从环境吸热故压力下降较大,因此理想气体恒温可逆膨胀过程所做的功总是大于绝热可逆膨胀过程所做的功。 504系统经一个循环后,ΔH 、ΔU 、Q 、W 是否皆等于零? 答:否。其中H 和U 为状态函数,系统恢复至原态后其值复原,即ΔH =0、ΔU =0。而热与功是与途径有关的函数,一般不会正好抵消而复原,除非在特定条件下,例如可逆绝热膨胀后又可逆绝热压缩回至原态,或可逆恒温膨胀后又可逆恒温压缩回至原态等。 505 25℃100KPa 下液态氮的标准摩尔生成热(298)f m H K ?$为零吗? 答:否。因为按规定只有25℃100Kpa 下最稳定的单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热才为零。液态氮虽为单质,但在25℃100Kpa 下不能稳定存在,故其(298)f m H K ?$不等于零。只有气态氮的(298)f m H K ?$才为零。 506热力学平衡态包括哪几种平衡? 答:热平衡、力平衡、相平衡、化学平衡。 507卡诺循环包括哪几种过程? 答:等温可逆膨胀、绝热可逆膨胀、等温可逆压缩、绝热可逆压缩。 508可逆过程的特点是什么? 答:1)可逆过程以无限小的变化进行,整个过程由一系列接近平衡态的状态构成。 2)在反向的过程中,循着原来的逆过程,可以使体系和环境恢复原来的状态,无

物化复习(选择题)

选择题 1. A 、B 、C 均为理想气体,恒温下,在刚性密闭容器中反应2A + B→2C 达到平衡后加入惰 性气体,则:(A ) A. 平衡不移动 B. 平衡向左移动 C. 平衡向右移动 D. 无法确定 2. Na 2CO 3可形成三种水合盐:Na 2CO 3·H 2O 、Na 2CO 3·7H 2O 、NaCO 3·10H 2O ,在常压下,将Na 2CO 3 投入冰-水混合物中达三相平衡时,若一相是冰,一相是Na 2CO 3水溶液,则另一相是:(D ) A. Na 2CO 3·10H 2O B. Na 2CO 3·H 2O C. Na 2CO 3·7H 2O D. Na 2CO 3 3. 用同一电导池测定浓度为0.01和0.1mol·dm -3 的同一电解质溶液的电阻,前者是后者 的10倍,则两种浓度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之比为(A )A. 3:1 B. 1:2 C .2:1 D . 1:1 4. 将一玻璃毛细管分别插入水和汞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D ) A. 管内水面为凹球面 B. 管内汞面为凸球面 C. 管内水面高于水平面 D. 管内汞面与汞平面一致 5. 在温度一定的抽空容器中,分别加入0.3 mol N 2,0.1 mol O 2及0.1 mol Ar ,容器内总 压力为101.325 kPa ,则此时O 2的分压力为:C (A )60.795 kPa (B )40.53 kPa (C )20.265 kPa (D ) 33.775 kPa 6.冬天在结冰的道路上撒盐可以防滑,这是利用了稀溶液的哪个性质 ……( B ) (A) 溶剂饱和蒸汽压下降 (B) 溶剂凝固点降低 (C) 溶剂沸点升高 (D) 稀溶液具有渗透压 7.设某浓度时CuSO 4的摩尔电导率为1.4×10-2 S ?m 2?mol -1,若在该溶液中加入1 m 3的纯水, 这时CuSO 4的摩尔电导率将……………………………… ( A ) (A) 增大 (B) 降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 8.反应级数的大小表示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若某反应以ln(c A )~t 作图为一直线, 则该反应的级数…(A )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零级 1 系统的状态改变了,其热力学能值( c ) (a )必定改变(b )必定不变 (c )不一定改变 (d )状态与内能无关 2. 系统经过一个不可逆循环后,其( b )。 0,0.=?>?环系统S S a ; ;0,0.>?=?环系统S S b 0,0.=?=?环系统S S c ; ,0.>?>?环系统S S d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题库(上下册)

一 化学热力学基础 1-1 判断题 1、可逆的化学反应就是可逆过程。(×) 2、Q 和W 不是体系的性质,与过程有关,所以Q+W 也由过程决定。(×) 3、焓的定义式H=U+pV 是在定压条件下推导出来的,所以只有定压过程才有焓变。(×) 4、焓的增加量ΔH 等于该过程中体系从环境吸收的热量。(×) 5、一个绝热过程Q=0,但体系的ΔT 不一定为零。(√) 6、对于一个定量的理想气体,温度一定,热力学能和焓也随之确定。(√) 7、某理想气体从始态经定温和定容两个过程达终态,这两个过程Q 、W 、ΔU 及ΔH 是相等的。(×) 8、任何物质的熵值是不可能为负值或零的。(×) 9、功可以全部转化为热,但热不能全部转化为功。(×) 10、不可逆过程的熵变是不可求的。(×) 11、任意过程中的热效应与温度相除,可以得到该过程的熵变。(×) 12、在孤立体系中,一自发过程由A B,但体系永远回不到原来状态。(√) 13、绝热过程Q=0,而T Q dS δ= ,所以dS=0。(×) 14、可以用一过程的熵变与热温商的大小关系判断其自发性。(√)

15、绝热过程Q=0,而ΔH=Q ,因此ΔH=0。(×) 16、按克劳修斯不等式,热是不可能从低温热源传给高温热源的。(×) 17、在一绝热体系中,水向真空蒸发为水蒸气(以水和水蒸气为体系),该过程W>0,ΔU>0。(×) 18、体系经过一不可逆循环过程,其体S ?>0。(×) 19、对于气态物质,C p -C V =nR 。(×) 20、在一绝热体系中有一隔板,两边分别是空气和真空,抽去隔板,空气向真空膨胀,此时Q=0,所以ΔS=0。(×) 21、高温物体所含的热量比低温物体的多,因此热从高温物体自动流向低温物体。(×) 22、处于两相平衡的1molH 2O (l )和1molH 2O (g ),由于两相物质的温度和压力相等,因此在相变过程中ΔU=0,ΔH=0。(×) 23、在标准压力下加热某物质,温度由T 1上升到T 2,则该物质吸收的 热量为?=21 T T p dT C Q ,在此条件下应存在ΔH=Q 的关系。 (√) 24、带有绝热活塞(无摩擦、无质量)的一个绝热气缸装有理想气体,内壁有电炉丝,将电阻丝通电后,气体慢慢膨胀。因为是一个恒压过程Q p =ΔH ,又因为是绝热体系Q p =0,所以ΔH=0。(×) 25、体系从状态I 变化到状态Ⅱ,若ΔT=0,则Q=0,无热量交换。(×) 26、公式Vdp SdT dG +-=只适用于可逆过程。 ( × ) 27、某一体系达到平衡时,熵最大,自由能最小。

物理化学习题与答案

热力学第一定律练习题 一、判断题:1.当系统的状态一定时,所有的状态函数都有一定的数值。当系统的状态发生变化时,所有的状态函数的数值也随之发生变化。4.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热力学能与温度确定之后,则所有的状态函数也完全确定。5.系统温度升高则一定从环境吸热,系统温度不变就不与环境换热。7.因Q P= ΔH,Q V= ΔU,所以Q P与Q V都是状态函数。8.封闭系统在压力恒定的过程中吸收的热等于该系统的焓。10.在101.325kPa下,1mol l00℃的水恒温蒸发为100℃的水蒸气。若水蒸气可视为理想气体,那么由于过程等温,所以该过程ΔU = 0。12.1mol水在l01.325kPa下由25℃升温至120℃,其ΔH= ∑C P,m d T。13.因焓是温度、压力的函数,即H= f(T,p),所以在恒温、恒压下发生相变时,由于d T = 0,d p = 0,故可得ΔH = 0。16.一个系统经历了一个无限小的过程,则此过程是可逆过程。18.若一个过程是可逆过程,则该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是可逆的。20.气体经绝热自由膨胀后,因Q = 0,W = 0,所以ΔU = 0,气体温度不变。28.对于同一始态出发的理想气体的绝热变化过程,W R= ΔU= n C V,mΔT,W Ir= ΔU= n C V,mΔT,所以W R= W Ir。 1.第一句话对,第二句话错,如理想气体的等温过程ΔU = 0,ΔH= 0。4.错,理想气体的U = f(T),U与T不是独立变量。5.错,绝热压缩温度升高;理想气体恒温可逆膨胀,吸热。7.错,Q V、Q p是状态变化的量、不是由状态决定的量。8.错,(1)未说明该过程的W'是否为零;(2)若W' = 0,该过程的热也只等于系统的焓变。10.错,这不是理想气体的单纯pVT 变化。12.错,在升温过程中有相变化。13.错,H = f(T,p)只对组成不变的均相封闭系统成立。16.错,无限小过程不是可逆过程的充分条件。18.对。 20.错,一般的非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不仅只是温度的函数。28.错,两个过程的ΔT不同。 二、单选题:2.体系的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状态函数的是:(A) T,p,V,Q ; (B) m,V m,C p,?V;(C) T,p,V,n; (D) T,p,U,W。 8.下述说法中,哪一种不正确: (A)焓是体系能与环境进行交换的能量;(B) 焓是人为定义的一种具有能量量纲的热力学量;(C) 焓是体系状态函数;(D) 焓只有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才与体系吸热相等。 12.下述说法中,哪一种正确:(A)热容C不是状态函数; (B)热容C与途径无关; (C)恒压热容C p不是状态函数; (D) 恒容热容C V不是状态函数。 18.1 mol H2(为理气)由始态298K、p被绝热可逆地压缩5dm3,那么终态温度T2 与内能变化?U分别是:(A)562K,0 kJ ; (B)275K,-5.49 kJ ;(C)275K,5.49kJ ;(D) 562K,5.49 kJ 。 21.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p1,V1,T1)出发分别经恒温可逆压缩(T)、绝热可逆压缩(i)到终态体积为V2时,环境对体系所做功的绝对值比较:(A) W T > W i;(B)W T < W i;(C) W T = W i; (D) 无确定关系。 热力学第二定律练习题 一、判断题:1.自然界发生的过程一定是不可逆过程。4.绝热可逆过程的?S = 0,绝热不可逆膨胀过程的?S > 0。5.为计算绝热不可逆过程的熵变,可在始末态之间设计一条绝热可逆途径来计算。6.由于系统经循环过程后回到始态,?S = 0,所以一定是一个可逆循环过程。8.在任意一可逆过程中?S = 0,不可逆过程中?S > 0。15.自发过程的方向就是系统混乱度增加的方向。16.吉布斯函数减小的过程一定是自发过程。24.指出下列各过程中,物系的?U、?H、?S、?A、?G中何者为零?⑴理想气体自由膨胀过程;⑵实际气体节流膨胀过程;⑶理想气体由(p1,T1)状态绝热可逆变化到(p2,T2)状态;⑷ H2和Cl2在刚性绝热的容器中反应生成HCl;⑸ 0℃、p 时,水结成冰的相变过程;⑹理想气体卡诺循环。1.对。 4 正确。5.错,系统由同一始态出发,经绝热可逆和绝热不可逆过程不可能到达相同的终态。6 错,环境的熵变应加在一起考虑。 8.错。14.错。未计算环境的熵变;15.错,条件 16.错,必须在等温等压,W’= 0的条件下才有此结论。24.(1) ΔU = ΔH = 0;(2) ΔH = 0; (3) ΔS = 0; (4) ΔU = 0;(5) ΔG = 0;6) ΔU、ΔH、ΔS、ΔA、ΔG都为 0。 二、单选题: 2.可逆热机的效率最高,因此由可逆热机带动的火车: (A) 跑的最快;(B)跑的最慢; (C) 夏天跑的快; (D) 冬天跑的快。 12.2mol理想气体B,在300K时等温膨胀,W = 0时体积增加一倍,则其?S(J·K-1)为: (A) -5.76 ; (B) 331 ; (C) 5.76 ; (D) 11.52 。 13.如图,可表示理想气体卡诺循环的示意图是: (A) 图⑴; (B) 图⑵;(C)图⑶; (D) 图⑷。

物理化学试题集选择题

、,反应:2H2(g)+O2(g)=2H2O(g),当ξ=1mol时, A. Q P-Q V=RT B. Q P-Q V=-RT C. Q P-Q V=R D. Q P-Q V=-R 对于理想气体,下列哪些式子成立 (A)(?U/?V)p=0 (B)(?H/?P)T=0 (C)(?H/?T)v=0 (D)(?C V/?V)p=0 在体系中,属于广度性质的物理量是: A.长度B.密度C.粘度D.温度 下列属于强度性质的状态函数是: A.P B.V C.U D.H 罐头食品能够长期保存的原因是因为罐头食品属于: A.敞开系统B.封闭系统C.孤立系统D.绝热系统某封闭系统以任意方式从A态变化到B态,系统的数值变化与途径无关的是: A. Q B. W C. Q+W D. Q-W

某体系发生变化后一定有⊿U=0的是 A.敞开体系 B.封闭体系C.孤立体系D.任意体系 某系统经某一过程从A态→B态,系统向环境放热Q,系统的焓变:A.△H=Q B.△H>Q C.△H<Q D.不能确定理想气体发生等温可逆膨胀过程后,系统的: A.P1V1=P2V2 B.P1V1γ=P2γV2C.P1γV1=P2γV2D.P1V1γ=P2 V2γ体系经一不可逆循环,其吸收的热Q与对外做的功W比较A.Q=W B.Q>W C.Q<W D.不能确定 在等压条件下,系统向环境放热为Q,系统的焓变为:A.△H=Q B.△H=-Q C.△H>Q D.△H<-Q 在等容条件下,系统向环境放热为Q,系统的热力学能改变:A.△U=Q B.△U=-Q C.△U>Q D.△U<-Q 理想气体的U、H只与以下什么状态函数有关: A.温度B.压力C.体积

物化各章 选择题

练习题 模拟题及答案 练习题主要有两种形式,选择题和问答题。全部都给出详细答案和解释。 练习题 第一章气体的PVT性质 选择题 1. 理想气体模型的基本特征是 (A) 分子不断地作无规则运动、它们均匀分布在整个容器中 (B) 各种分子间的作用相等,各种分子的体积大小相等 (C) 所有分子都可看作一个质点,并且它们具有相等的能量 (D) 分子间无作用力,分子本身无体积 答案:D 2. 关于物质临界状态的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在临界状态,液体和蒸气的密度相同,液体与气体无区别 (B) 每种气体物质都有一组特定的临界参数 C)在以p、V为坐标的等温线上,临界点对应的压力就是临界压力 (D) 临界温度越低的物质,其气体越易液化 答案:D 3. 对于实际气体,下面的陈述中正确的是 (A) 不是任何实际气体都能在一定条件下液化 (B) 处于相同对比状态的各种气体,不一定有相同的压缩因子 (C) 对于实际气体,范德华方程应用最广,并不是因为它比其它状态方程更精确 (D) 临界温度越高的实际气体越不易液化 答案:C 4.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表明了气体的p、V、T、n、这几个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与气体种类无关。该方程实际上包括了三个气体定律,这三个气体定律是 (A) 波义尔定律、盖-吕萨克定律和分压定律 (B) 波义尔定律、阿伏加德罗定律和分体积定律 (C) 阿伏加德罗定律、盖-吕萨克定律和波义尔定律 (D) 分压定律、分体积定律和波义尔定律 答案:C

问答题 1. 什么在真实气体的恒温PV-P曲线中当温度足够低时会出现PV值先随P的增加而降低,然后随P的增加而上升,即图中T1线,当温度足够高时,PV值总随P的增加而增加,即图中T2线? 答:理想气体分子本身无体积,分子间无作用力。恒温时pV=RT,所以pV-p线为一直线。真实气体由于分子有体积且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此两因素在不同条件下的影响大小不同时,其pV-p曲线就会出现极小值。真实气体分子间存在的吸引力使分子更靠近,因此在一定压力下比理想气体的体积要小,使得pV<RT。另外随着压力的增加真实气体中分子体积所点气体总体积的比例越来越大,不可压缩性越来越显著,使气体的体积比理想气体的体积要大,结果pV>RT。 当温度足够低时,因同样压力下,气体体积较小,分子间距较近,分子间相互吸引力的影响较显著,而当压力较低时分子的不可压缩性起得作用较小。所以真实气体都会出现pV 值先随p的增加而降低,当压力增至较高时,不可压缩性所起的作用显著增长,故pV值随压力增高而增大,最终使pV>RT。如图中曲线T1所示。 当温度足够高时,由于分子动能增加,同样压力下体积较大,分子间距也较大,分子间的引力大大减弱。而不可压缩性相对说来起主要作用。所以pV值总是大于RT。如图中曲线T2所示。 2.为什么温度升高时气体的粘度升高而液体的粘度下降? 答:根据分子运动理论,气体的定向运动可以看成是一层层的,分子本身无规则的热运动,会使分子在两层之间相互碰撞交换能量。温度升高时,分子热运动加剧,碰撞更频繁,气体粘度也就增加。但温度升高时,液体的粘度迅速下降,这是由于液体产生粘度的原因和气体完全不同,液体粘度的产生是由于分子间的作用力。温度升高,分子间的作用力减速弱,所以粘度下降。 3.压力对气体的粘度有影响吗? 答:压力增大时,分子间距减小,单位体积中分子数增加,但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减小,两者抵消,因此压力增高,粘度不变。 4.两瓶不同种类的气体,其分子平均平动能相同,但气体的密度不同。问它们的温度

物理化学练习题

计算、分析与证明题 *1. 设有300K的1mol理想气体做等温膨胀,起始压力为1500kPa,终态体积为10 dm3。试计算该过程的Q,W及气体的ΔU,ΔH。 2、在水的正常沸点(373.15K,101.325Kpa),有1molH2O(l)变为同温同压的H2O(g),已知水的 △Vap H=40.69kJ·mol-1,请计算该变化的Q、W、△U、△H各为多少? 3、已知下列反应在标准压力和298K时的反应焓为: (1)CH3COOH(l)+2O2==2CO2+2H2O(l) Δr H m(l)=-870.3 kJ·mol-1 (2)C(s)+O2(g) == CO2Δr H m(l)=-393.5 kJ·mol-1 O2(g) ==H2O(l) (3)H2+ 1 2 Δr H m(l)=-285.8 kJ·mol-1 试计算反应:(4)2C(s)+2H2(g)+O2== CH3COOH(l)的Δr H mθ(298K)。 4、在P及298K下,反应: (1) CuSO 4 (s) + 800H2O (l) ─→ CuSO4.800H2O,Δr H (1)=-68.74kJ.mol-1 (2) CuSO 4.5H2O (s) + 795H2O (l) —→ CuSO4.800H2O,Δr H (2)=10.13 kJ.mol-1 求反应: (3) CuSO 4(s) + 5H2O (l) ─→ CuSO4.5H2O的热效应Δr H(3)

*5、1mol单原子理想气体在298K、1×106Pa下,绝热可逆膨胀到1×105Pa。计算系统在此过程中的W、Q、△U、△H。 6、在P下,把25g、273K 的冰加到200g、323K 的水中,假设系统与环境无能量交换,计算系统熵的增加。已知水的比热为4.18 kJ·kg-1.K-1,冰的熔化焓为333 kJ.kg-1,设它们为常数。 7、某化学反应在等温、等压下(298K,Pθ)进行,放热40.00kJ,若使该反应通过可逆电池来完成,则吸热4.00kJ。 (1)计算该化学反应的Δr S m; (2)当该反应自发进行时(即不做电功时),求环境的熵变及总熵变(即Δr S m,体+Δr S m,环); (3)计算系统可能做的最大电功为多少? 8、请计算1mol苯的过冷液体在-5℃,pθ下凝固的ΔS和ΔG。(已知:-5℃时,固态苯和液态苯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 2.25kPa和2.64kPa;-5℃,pθ时,苯的摩尔熔化焓为9.860 kJ·mol-1) *9、苯的正常沸点为353K,摩尔气化焓是Δvap H m=30.77 kJ·mol-1,今在353K ,pθ下,将1mol液态苯向真空等温气化为同温同压的苯蒸气(设为理想气体)。 (1)计算该过程中苯吸收的热量Q和做的功W; (2)求苯的摩尔气化自由能Δvap G m和摩尔气化熵Δvap S m; (3)求环境的熵变; (4)可以使用哪种判据判别上述过程可逆与否?并判别之。 10、已知298K下,CO2(g)、CH3COOH(l)、H2O(l)的标准生成焓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库2017(附答案与解析)汇总

1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选择题 1.关于焓的性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焓是系统内含的热能, 所以常称它为热焓(B) 焓是能量, 它遵守热力学第一定律 (C) 系统的焓值等于内能加体积功(D) 焓的增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 答案:D 。因焓是状态函数。 2.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单质的焓值均等于零(B) 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C) 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零 (D) 化学反应中系统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 答案:D 。因为焓变ΔH=ΔU+Δ(pV),可以看出若Δ(pV)<0则ΔH<ΔU。 3.与物质的生成热有关的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标准状态下单质的生成热都规定为零(B) 化合物的生成热一定不为零(C) 很多物质的生成热都不能用实验直接测量 (D) 通常所使用的物质的标准生成热数据实际上都是相对值 答案:A 。按规定,标准态下最稳定单质的生成热为零。 4.下面的说法符合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是() (A) 在一完全绝热且边界为刚性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时,其内能一定变化 (B) 在无功过程中, 内能变化等于过程热, 这表明内能增量不一定与热力学过程无关 (C)封闭系统在指定的两个平衡态之间经历绝热变化时, 系统所做的功与途径无关 (D) 气体在绝热膨胀或绝热压缩过程中, 其内能的变化值与过程完成的方式无关 答案:C 。因绝热时ΔU=Q +W =W 。(A )中无热交换、无体积功故ΔU=Q +W =0。(B )在无功过程中ΔU=Q ,说明始末态相同热有定值,并不说明内能的变化与过程有关。(D )中若气体绝热可逆膨胀与绝热不可逆膨胀所做的功显然是不同的,故ΔU亦是不同的。这与内能为状态函数的性质并不矛盾,因从同一始态出发,经绝热可逆膨胀与绝热不可逆膨胀不可能到达同一终态。 5.关于节流膨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节流膨胀是绝热可逆过程(B)节流膨胀中系统的内能变化(C)节流膨胀中系统的焓值改变(D)节流过程中多孔 塞两边的压力不断变化 答案:B 6.在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过程中,哪一组描述是正确的: (A )Q >0, H =0, p < 0 (B )Q =0, H <0, p >0 (C )Q =0, H =0, p <0 (D )Q <0, H =0, p <0 答案:C 。节流膨胀过程恒焓绝热且压力降低。 7.系统经一个循环后,ΔH、ΔU、Q 、W 是否皆等于零? 答:否。其中H 和U 为状态函数,系统恢复至原态后其值复原,即ΔH=0、ΔU=0。而热与功是与途径有关的函数,一般不会正好抵消而复原,除非在特定条件下,例如可逆绝热膨胀后又可逆绝热压缩回至原态,或可逆恒 温膨胀后又可逆恒温压缩回至原态等。 1. 在温度T 、容积V 都恒定的容器中,含有A 和B 两种理想气体,它们的物质的量、分压和分体积分别为nA ,pA ,VA 和nB ,pB ,VB ,设容器中的总压为p 。试判断下列公式中哪个是正确的()。 (A )A A p V n RT (B )B A B ()pV n n RT (C )A A A p V n RT (D )B B B p V n RT 答:(A )只有(A )符合Dalton 分压定律。 4. 真实气体液化的必要条件是()。 (A )压力大于C p (B )温度低于C T (C )体积等于m,C V (D )同时升高温度和压力 答:(B )C T 是能使气体液化的最高温度,温度再高无论加多大压力都无法使气体液化。

物理化学重要选择题

单选题 1、单组分、单相、各向同性的封闭体系中,恒压只做膨胀功的条件下,熵值随温度的升高 将如何变化( )? A 、△S>0 B 、△S<0 C 、△S=0 D 、不一定 2、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状态函数的是:( ) A 、U, H, Q, W B 、U, H, Q, W ’ C 、U, H, V, Q+W D 、H, U, δQ/dT, C p 3、若以B 代表化学反应中任一组分,n B,0和n B 分别代表任一组分B 在ξ=0及反应进度为ξ 时的物质的量,则定义反应进度为( ) A 、,0 B B n n ξ=- B 、,0B B n n ξ=- C 、,0()/B B B n n ξν=- D 、,0()/B B B n n ξν=- 4、利用节流膨胀制冷的控制条件是( ) A 、(/)0H T P μ=??= B 、(/)0H T P μ=??< C 、(/)0H T P μ=??> D 、只考虑能否完全绝热 5、单组分、单相、各向同性的封闭体系中,在恒熵只做膨胀功的条件下,内能的值随体积 的增大将如何变化( )? A 、△U>0 B 、△U<0 C 、△U=0 D 、不一定 6、p Q dH δ=的适用条件是( ) A 、等压的化学变化 B 、等压只做膨胀功 C 、可逆过程 D 、理想气体变化过程 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一切实际过程的共同特征是其不可逆性; B 、一切实际过程的不可逆性均可归结为热功转换过程的不可逆性; C 、一切实际过程都为热力学不可逆过程; D 、一切不可逆过程都是自发过程。 8、1mol 理想气体经绝热自由膨胀使体积增大10倍,则物系熵变为( ) A 、△S=0 B 、△S=19.1J ·K -1 C 、△S<19.1J ·K -1 D 、△S>19.1J ·K -1 9、下列关于过程方向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非自发过程是不可能实现的过程 B 、在自发过程中,体系一定要对外做功 C 、过程总是朝体系吉布斯自由能降低的方向进行 D 、自发过程中体系的吉布斯自由能不一定降低 10、Gibbs-Duhem 公式0B B n dZ =∑的适用条件是(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