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脑室三角区肿瘤顶内沟入路的解剖学定位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567.25 KB
- 文档页数:4
侧脑室三角区肿瘤的手术治疗(附21例报告)张义;赵卫东;罗青阳;夏鹰;李文刚;黄峰平【期刊名称】《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年(卷),期】2007(33)11【摘要】目的探讨侧脑室三角区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本组自2002年7月至2006年11月所进行的21例侧脑室三角区肿瘤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详细分析手术入路、肿瘤全切除的方法及术后处理要点.结果肿瘤全切除18例,次全切除2例,大部分切除1例.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1个月时GOS评分:5分(好)20例,4分(轻残)1例;1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术后常规放化疗,于术后19个月死亡;1例室管膜瘤3级,术后2.6年全脑室、脊髓复发.结论选择最佳的手术入路,采用较小的皮层切口,在控制颅内压的基础上根据肿瘤的性质采用相应的切除方法,术后积极预防并发症等是侧脑室三角区肿瘤手术成功的关键.【总页数】3页(P691-693)【作者】张义;赵卫东;罗青阳;夏鹰;李文刚;黄峰平【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上海,20004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上海,20004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上海,200040;华山医院神经外科集团医院市五分院;华山医院神经外科集团医院市五分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上海,20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41【相关文献】1.脑沟入路手术切除侧脑室三角区病变(附35例报告) [J], 张懋植;王磊;赵继宗;王嵘;李京生;齐巍2.大型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28例报告) [J], 王大鹏;涂斌锋;吴雷;张焱;周椿昊;祝新根;沈晓黎3.侧脑室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附35例临床分析) [J], 赵峻波;姬馨彤;薛俊峰;冯兵;牛拥军;李少飞;李小换4.显微手术治疗侧脑室三角区肿瘤的疗效分析 [J], 呼虹宇;赵君爽;李龙;景治涛5.侧脑室三角区肿瘤显微手术治疗的初步临床分析 [J], 韩超;牛朝诗;丁宛海;程伟;鲍得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手术入路选择发表时间:2014-04-25T16:05:12.06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4期供稿作者:王光华李麟(通讯作者)[导读] 本文回顾性总结我科近五年来行手术切除的三角区脑膜瘤44例,总结如下。
王光华李麟(通讯作者)(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014040)【摘要】目的:探讨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手术入路。
方法:收集44例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手术入路选择、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及病理类型。
结果:44例患者采用颞顶枕开颅经脑沟入路肿瘤切除术,均达全切除,术中可见肿瘤性质不一,37例留置术腔引流;37例留置外引流的1例在拔管后因颅高压明显再次行侧脑室/瘤腔穿刺外引流;其他并发症包括局限性脑积水3例。
术前38例有明显症状的患者中31例术后早期症状明显改善。
术后1例WHOII级及1例III级脑膜瘤患者行辅助放疗。
临床表现多与肿瘤部位及大小相关,术前CT、MRI及MRA有助于提示肿瘤性质、部位、大小、质地、与供血血管关系。
随访2个月-6年症状改善明显,无肿瘤复发。
结论:选择合理手术入路,颞顶枕开颅经脑沟入路切除三角区脑膜瘤可取得良好效果,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术前评估制定手术方案,提高手术操作技巧对改善预后尤其关键。
【关键词】脑膜瘤侧脑室三角区手术入路【中图分类号】R6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4-0162-01 脑膜瘤源于蛛网膜盖细胞,可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发病率处于中枢神经系统第二位,约占中枢神经系统原发肿瘤24%~30%,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方法。
本文回顾性总结我科近五年来行手术切除的三角区脑膜瘤44例,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诊断为三角区脑膜瘤44例。
男12例,女32例,男:女为1:2.7;年龄14~74岁,平均44.2岁;病程7d-7年,平均12.4个月;术前表现包括:头痛23例,头晕12例,恶心呕吐4例,视物模糊2例,偏盲4例,复视1例,肢体力弱3例,肢体麻木1例,失语2例,癫痫发作1例,记忆力下降2例,6例无明显症状体检发现。
三脑室区肿瘤手术入路及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的显微解剖金保哲;张新中
【期刊名称】《医学信息(中旬刊)》
【年(卷),期】2006(019)003
【摘要】三脑室区肿瘤的手术入路根据病变部位有适用于前部病变的经额叶皮质入路、经胼胝体前部入路、经终板入路,主要适用于中部病变的脉络丛下入路、经脉络裂入路和脉络裂下经中央帆入路,主要适用于后部病变的枕部经小脑幕入路、幕下小脑上入路、经胼胝体后部入路及经侧脑室三角区入路.解剖和临床研究表明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到达三脑室最近、术后并发症少.掌握该入路路径中扣带回、胼周动脉、胼胝体、穹隆、前连合等重要神经结构的显微解剖学知识,有利于术前手术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手术.
【总页数】4页(P90-93)
【作者】金保哲;张新中
【作者单位】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河南,卫辉,453100;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河南,卫辉,453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第三脑室肿瘤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J], 马宁;万大海;郝解贺
2.采用直切口和无持续牵拉技术经纵裂-胼胝体-穹隆间入路切除第三脑室肿瘤 [J],
王翔;刘艳辉;毛庆
3.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第三脑室肿瘤 [J], 林海峰
4.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切除第三脑室肿瘤 [J], 赵兴利;韦博;李朝晖;苗壮;索新;戚宪国
5.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切除第三脑室区肿瘤(附10例报告) [J], 吴红星;吴永刚;刘藏;张冰克;陈刚;杨小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室肿瘤手术入路的选择目的:对脑室肿瘤的患者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以期望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方法:本组病例共45例,都通过手术前讨论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治疗。
结果:全切39例,大部切除6例。
根据GOS预后评分良好者35例,轻残5例,重残4例,死亡1例。
结论:脑室肿瘤随着MRI的普及,为手术提供非常直接的影像学方法,显微技术的提高和器械的改进,是手术治疗脑室肿瘤取得良好效果和死亡率明显下降的保证。
标签:脑室肿瘤;手术;入路脑室肿瘤一般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一般在脑室系统即侧脑室、三脑室、四脑室。
肿瘤根据不同的部位,所好发的肿瘤各有不同[1-2],因此,手术前对患者进行CT、MRI详细的检查,明确肿瘤的位置、大小、性质和与周围脑组织重要结构的关系至为重要。
虽然脑室肿瘤部位深,但大部分可经外科手术成功切除,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因此术前必须充分考虑患者已有的神经功能障碍和手术目的,同时根据肿瘤的部位、大小、生长方式、病理性质以及肿瘤的血供和脑室大小,选择最佳的手术入路。
理想的手术入路应既能充分暴露肿瘤,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脑组织及重要结构的损害。
术前对肿瘤的血供以及肿瘤分块切除的可能性应有充分评估。
这有利于术中早期判断并处理肿瘤的血供。
显微技术的提高和器械的改进是手术治疗脑室肿瘤取得良好效果和死亡率明显下降的保证[3-5]。
手术中应避免对脑组织过度牵拉,减少对脑组织尤其是重要功能区的损伤。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性28例,女性19例。
年龄21~69岁。
1.2临床症状临床变现为高颅内压,表现为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20例,内分泌功能障碍5例,表现为发育迟缓,尿崩症,闭经及性功能障碍、视觉障碍8例,单侧肢体功能障碍15例。
癫痫发作2例,视野缺损7例。
肿瘤直径≥2 cm但<4 cm者9例,4~5 cm者15例,直径>5 cm者21例,其中28例患者有不同程度脑积水。
大型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28例报告)王大鹏;涂斌锋;吴雷;张焱;周椿昊;祝新根;沈晓黎【期刊名称】《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年(卷),期】2013(039)006【总页数】2页(P374-375)【关键词】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显微手术【作者】王大鹏;涂斌锋;吴雷;张焱;周椿昊;祝新根;沈晓黎【作者单位】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昌330006;江西省肿瘤医院;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昌330006;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昌330006;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昌330006;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昌330006;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昌3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脑室脑膜瘤80%发生在侧脑室,15%发生在第三脑室,5%发生在第四脑室,其中侧脑室脑膜瘤以左侧多见,且90%发生在侧脑室三角区[1]。
回顾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采用顶枕叶皮质入路治疗大型、巨大型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28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8例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中男11例,女17例,年龄19~65岁,平均(47±9)岁;病程3个月至5年。
临床症状:颅内高压症状19例,间歇性头痛13例,恶心、呕吐6例子;视力下降、同向偏盲8例;精神症状4例;记忆力下降4例;癫痫2例;无症状1例。
全部病例有视乳头水肿。
1.2 影像学检查颅脑CT或MRI检查提示左侧脑室19例,右侧脑室9例,其中伴脑积水1例。
肿瘤大小为6.0cm×5.5cm×4.2cm~8.1cm×7.4cm×6.4cm。
1.3 方法全麻下行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显微手术切除术。
皮质切口的设计依据脑室扩张部位、瘤体的长轴、是否为主侧半球等因素作个体化调整[2],使用神经功能导航切开无功能区皮质,以较短路径直达三角区肿瘤。
肿瘤体积巨大,对于质地偏韧的肿瘤使用低频电刀分块切除辅助取瘤钳轻柔钳夹肿瘤,边切除边电凝止血,瘤内切除肿瘤时切勿穿透肿瘤包膜,力应避免脑室壁的损伤。
侧脑室三角区肿瘤的解剖研究及手术入路的选择秦振伟;潘亚文【摘要】侧脑室三角区位置深,解剖关系复杂,此部位肿瘤切除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如何选择安全、有效的手术入路。
本文从临床应用的角度出发,参考近年来国际上有关侧脑室三角区肿瘤手术治疗的研究现状,分别从临床解剖、手术入路两方面进行综述。
【期刊名称】《甘肃医药》【年(卷),期】2015(000)008【总页数】3页(P579-581)【关键词】侧脑室三角区;解剖;手术入路【作者】秦振伟;潘亚文【作者单位】730030 甘肃兰州,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730030 甘肃兰州,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侧脑室三角区的肿瘤多为良性[1],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为脑膜瘤、脉络丛乳头状瘤及室管膜瘤。
肿瘤生长速度缓慢[1],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当患者出现相应压迫症状时肿瘤体积已经相对较大,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已不再是外科治疗的首选。
另外,侧脑室三角区毗邻重要神经血管结构,损伤后可能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的缺失。
故如何在减轻脑组织损伤的基础上选取安全、有效的手术入路治疗侧脑室三角区肿瘤仍然是当前神经外科领域的难题及研究热点之一。
1 侧脑室三角区显微解剖侧脑室三角区被皮质功能区、白质传导束等重要结构所包绕[2],位置深,解剖结构复杂,所以掌握此区域的构成、附属结构及血管走行对手术方案的制定及选择尤为重要。
1.1 侧脑室三角区的构成三角区的顶壁由胼胝体的体部、压部及它们向外下发出的纤维束即毯部构成;外侧壁由尾状核体部、尾部及毯部的纤维向下部延续构成;前壁的内侧部由穹窿脚构成, 围绕丘脑枕。
外侧部由丘脑枕的后表面构成,位于穹窿脚的外侧。
内侧壁上有两个上下排列的水平隆起,上方的隆起由胼胝体压部发出的另一纤维束即大钳形成,称胼胝体隆起或胼胝体球,下方的隆起由枕叶距状沟皮质内陷形成,称禽距;底壁为侧副三角,由颞叶底面的侧副沟皮质向上内陷形成[3-5]。
1.2 侧脑室三角区的附属结构侧脑室的脉络丛呈“C”形自Monro孔与穹窿平行走行,至三角区时扩大形成簇状的脉络球 [3],然后弯曲向下继续走行至颞角;脉络膜裂位于丘脑与穹窿之间,此“C”形裂隙自Monro孔经侧脑室体部、三角区和颞角止于颞角末端的下脉络点。
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的手术治疗殷尚炯;刘洪泉;王志明;杜秀玉;程月飞;王立忠【期刊名称】《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年(卷),期】2011(16)9【摘要】目的总结三角区脑膜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右侧3例,左侧4例,肿瘤最大径<3cm3例,采用顶间沟入路;≥3 cm 4例,采用顶上小叶皮质入路.结果全部病例均达到Simpson Ⅰ级切除.术后并发脑室内少量出血2例,经脑室引流后好转.术前视野缺损1例,术后无明显好转;术后出现视野缺损2例,半年后好转.对侧肢体轻度偏瘫1例,术前感觉性失语1例,手术后好转.7例病人随访半年,均恢复正常工作.结论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的切除效果有赖于详细的术前评估、手术入路的选择、微创技术的应用.【总页数】2页(P416-417)【作者】殷尚炯;刘洪泉;王志明;杜秀玉;程月飞;王立忠【作者单位】075000,张家口,解放军251医院神经外科;075000,张家口,解放军251医院神经外科;075000,张家口,解放军251医院神经外科;075000,张家口,解放军251医院神经外科;075000,张家口,解放军251医院神经外科;075000,张家口,解放军251医院神经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45;R651.1【相关文献】1.手术治疗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 [J], 殷尚炯;王志明;刘洪泉;杜秀玉;程月飞;王立忠2.大型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28例报告) [J], 王大鹏;涂斌锋;吴雷;张焱;周椿昊;祝新根;沈晓黎3.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J], 朱海东;苏求才;文红波;胡国良;熊明;杨炼球4.经颞枕部脑沟入路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的手术治疗 [J], 王重韧;赵明;徐欣;尤宇;韩磊;赵四军5.经顶枕皮层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的效果分析 [J], 林建浩;李业海;叶景;黄佛宝;何桂录;李俏;张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顶枕入路手术切除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王雷;简志宏;易伟;王峻;连海伟;余信远;丁昊;刘仁忠【期刊名称】《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年(卷),期】2016(21)10【摘要】目的探讨经顶枕入路手术切除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5月经顶枕入路手术切除的24例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
结果 24例肿瘤均全切,无死亡患者。
术后出现视野偏盲2例,颅内感染3例,硬膜外血肿2例(行急诊手术清除血肿),脑积水4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
结论对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评估手术风险,制定手术方案;娴熟的显微手术操作技巧及术后个体化治疗方案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总页数】3页(P615-617)【关键词】脑膜瘤;侧脑室三角区;显微手术;经顶枕入路;效果【作者】王雷;简志宏;易伟;王峻;连海伟;余信远;丁昊;刘仁忠【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41;R651.11【相关文献】1.顶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左侧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 [J], 张天一;廖达光;刘飞;刘浩;王知非2.经楔前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3例 [J], 李建华;金时;张俊和;尹航;郑秉杰;王立夫3.经颞枕部脑沟入路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的手术治疗 [J], 王重韧;赵明;徐欣;尤宇;韩磊;赵四军4.经顶枕入路切除侧脑室三角区巨大型脑膜瘤 [J], 楚燕飞;郑鲁;张旋;刘博;刘华;李雅斌;刘轶刚;王兴克5.角回后方皮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 [J], 刘羽;谢涛;毛峰;叶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侧脑室三角区肿瘤显微手术治疗的初步临床分析韩超;牛朝诗;丁宛海;程伟;鲍得俊【期刊名称】《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年(卷),期】2017(44)4【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显微镜下行侧脑室三角区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对47例肿瘤位于侧脑室三角区并经显微手术治疗的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详细分析不同手术入路及术中操作技巧。
结果 42例患者颅内肿瘤显微镜下全切,5例因肿瘤较大、界限不清部分切除,其中,2例胶质瘤和1例星型母细胞瘤部分切除+去骨瓣减压术,1例间变性室管膜瘤因肿瘤生长至对侧,部分切除术后复发;1例胶质肉瘤,出现迟发性术区出血,急诊行手术清除术区脑内血肿,第二天死亡。
1例同侧术后出现硬膜外血肿,血肿量不多,未再次手术,经积极治疗逐渐吸收。
5例患者术后合并颅内感染,行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引流,感染痊愈,预后良好。
出院时GOS评分:39例预后评分5分,4例预后评分4分,1例评分3分,1例预后评分2分,2例评分1分。
结论对于不同类型、不同生长方向的侧脑室三角区肿瘤,在影像导航系统指引下,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不断提高手术技巧,可明显减少患者的功能损伤及手术并发症的出现,改善患者的预后。
【总页数】4页(P389-392)【关键词】侧脑室三角区;脑肿瘤;显微外科手术【作者】韩超;牛朝诗;丁宛海;程伟;鲍得俊【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神经外科脑功能与脑疾病省重点实验室;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45【相关文献】1.显微手术治疗侧脑室三角区肿瘤回顾性分析(附15例报道) [J], 王伟民;徐志明;孙淼2.侧脑室三角区肿瘤术后颞角脑积水行显微外科治疗6例 [J], 李东儒;窦立敏;孙康健3.侧脑室三角区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J], 梁成;刘保华;郑晶;朱宗锦4.显微手术治疗侧脑室肿瘤78例临床分析 [J], 呼虹宇;景治涛;王运杰5.显微手术治疗侧脑室三角区肿瘤的疗效分析 [J], 呼虹宇;赵君爽;李龙;景治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