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性别比及双胎率和畸形率调查结果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93.86 KB
- 文档页数:2
关于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调研报告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人口和方案生育工作,仔细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人口和方案生育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不断创新完善领导机制、管理体制、工作机制、保障体系,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加强,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整体水平逐步提高,有效缓解了人口增长给我县经济社会进展带来的压力。
但是应当看到,我县人口和方案生育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特殊是诞生人口性别比不正常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据统计,20xx年xx县综合性别比为100:115.57,高于正常值8.97个比点,二孩、多孩性别比更是偏高于正常范围。
这表明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状况仍旧简单,形势依旧严峻,任务还很艰难。
这也是影响我县人口平安、有效化解社会隐患的最大障碍因素之一,务必引起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实行乐观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一、诞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衡的主要缘由一是群众的婚育观念落后。
中国是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历史的国家,愚昧、落后的封建意识长期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及生育观念,农夫“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的思想根深蒂固,认为不生男孩就断了后,只有男孩才能连续香火,光耀门庭。
加上目前农村的生育政策是一胎为女孩的可以有方案地批生二孩,于是对现行政策实行了一种制度化规避行为,在生育二胎及二胎以上胎次时基本倾向于生男孩。
二是落后生产力的制约。
在目前的社会经济状况下,尤其是农村地区,生育男孩首先是生产上的需要。
由于在大部分农村地区仍旧沿用着传统的生产方式,重体力劳动主要靠男性担当,女性由于生理、体力方面的差异,只能作为帮助性的劳动力。
此外,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养老送终主要依靠自己的儿子孙子。
很多人信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断了香火便是大逆不道,对祖宗之“大不敬”,因而相当一部分人不得不倾向于“养儿防老”。
三是打击“两非”案件查处力度不够。
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b超的普及应用,某些从医人员受不法利益的驱使,在孕检的名义下为孕妇作性别鉴定大开便利之门,轻者给亲朋好友大开绿灯,拿胎儿性别的“答案”送人情;重者在金钱攻势下,丢掉原则,忘却职业道德,接受贿赂,违反规定泄露“b超”透视结果,牟取暴利,尤其是二胎及二胎以上的性别鉴定及性别选择性中止妊娠更为猖獗。
关于开展对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的专项调查报告一、我区诞生性别比例状况:二、各单位开展宣扬教育和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状况:调查中我们知道,我区各镇办仔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方案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打算,以常常性宣扬教育为主,开展方案生育工作,突出"宣扬服务好'。
充分利用法规宣扬月、计生宣扬服务月、"529'协会会员日、"711'世界人口日等各种集中宣扬活动的契机,实行标语、横额、板报、宣扬车、广播、报刊、人口学校、文艺汇演等形式,分别在人员密集的市中心广场、市场、商场等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宣扬活动,结合发放各种宣扬资料等广泛宣扬诞生人口性别结构平衡的重要性,宣扬弘扬社会主义新型的生育文化,提倡科学的、文明的、进步的婚育观,转变观念,消退性别卑视。
1 2 3三、各级开展掌握诞生性别比的措施诞生性别比例失调将会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北海市关于禁止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胎儿性别终止妊娠的暂行规定》是北海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有关掌握诞生性别比的措施之一,卫生部门和计生部门责无旁贷。
一方面,开展方案生育避孕节育优质服务,实行方案生育孕情跟踪管理制度;另一方面,严格把好"二孩生育证'审批关,对经发觉自行选择胎儿性别终止妊娠的对象按规定取消二孩生育资格;第三方面在各级卫生部门内部,严格贯彻该《暂行规定》,严格查处违反行为,并实行责任追究制。
第四方面,各部门乐观协作,形成综合治理、齐抓共管的格局。
如妇联部门联合共青团深化到学校、社区广泛开展以爱护妇女儿童权益,禁止卑视、虐待生育女婴的妇女和不育妇女,禁止卑视、虐待、遗弃女婴的宣扬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关怀妇女、关爱女孩的良好氛围,使全区的诞生婴儿性别比趋向正常。
同时依据《关于建立方案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实施方法》,根据规定落实家庭困难的计生独女户、双女户在接受教育方面的优待政策,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把农村家庭困难的计生独女户和双女户优先纳入特困户救济标准。
论文调研报告中的性别占比怎么分析不少媒体称,中国男女比例出现严重失衡,到2020年,中国处于婚龄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出3000万到4000万,这意味着平均五个男性中将有一个找不到配偶,将有数千万的男子无妻可娶,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光棍”,而且这一现象从明年开始将逐渐显现出来。
与此相对应的数字是,2004年末我国男性人口66976万人,占51.5%,女性人口63012万人,占48.5%,总人口性别比为106左右。
1、出生婴儿性别比的恒定值:102-107。
据资料表明,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出生婴儿性别比是基本一致的,一般在102-107的范围内,即每出生100个女婴时,男婴出生数为102个-107个。
人口学家把这个指标称为出生婴儿性别比的恒定值。
由于男婴死亡率略高于女婴,这样到婚龄期时男女性别比例就基本持平。
然而,根据中国政府于2000年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即在出生的婴儿中,男女比率达到117:100,比正常值102至107高出很多。
另据中国统计局最新调查显示,我国城市男女婴的性别比为112.8比100、镇为116.5比100、乡村为118.1比100。
上海常住人口出生婴儿性别比约为107:100;深圳市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例为120.8:100;北京流动人口在京出生的性别比例高达128:100;重庆现在的男女比例为140:100,海南、广东等省出生的性别比例竟然高达130:100以上。
2.孩次越高,性别比越高。
全国统计表明:2000年生一胎的性比别为107.1,生两胎的性比别为151.9,生三胎的性比别达159.4。
而据海南省的一项统计表明,生一胎的出生性比别为118.3,生两胎的达到119.4,生三胎的则高达233.3。
也就是说,生的胎数越多,选择生男孩的越多。
据估计,在中国每诞生一个新生命,就有2.5个婴儿被堕胎。
每年至少有30000胎儿因为是女婴而被流产。
全旗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调研报告报告名称:全旗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调研报告报告摘要: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全旗出生人口的性别比情况,数据来源于全旗统计局统计数据,主要数据包含全旗出生人口的性别比情况和相关分析。
一、调研背景:性别比指的是男性与女性之间的比例关系,是一个重要的人口指标,能够反映出某一地区的人口结构和性别偏好等社会问题。
了解全旗出生人口的性别比情况,对于科学合理规划全旗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调研对象和方法:调研对象为全旗出生人口,调研采用全旗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并运用数学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三、调研结果及分析:据调查数据显示,该全旗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5:100,即男性比女性多5个百分点。
通过对不同年份的性别比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近年来全旗出生人口性别比逐渐趋向均衡。
这一变化可能受到政策调整的影响,鼓励生育政策的推行可能会对性别比产生一定的影响。
四、调研结论:全旗出生人口性别比相对均衡,男女比例比较接近,表明全旗社会发展较为平衡,男女性别偏好相对较低。
这一情况同样也可能受到政策的影响,政府对于性别均衡的倡导以及相关措施的推行,使得全旗出生人口性别比得以改善。
五、建议:1. 继续加强人口调查数据的收集和统计,及时跟踪全旗出生人口的性别比变化情况。
2. 建立健全相关政策,鼓励平衡男女性别比,解决人口结构失衡问题。
3. 加大性别平等教育的宣传力度,增强社会对于性别平等的认识和意识。
六、注意事项:本报告所得到的结论仅为对全旗出生人口性别比情况的初步调研结果,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全旗出生人口的性别比情况,相关部门应该进行进一步、更细致的调研和分析,得到更为准确的数据和结论。
七、问题分析:1. 性别比在全旗出生人口中的分布是否存在地域差异?2. 性别比的变化趋势是否与就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有关?3. 存在性别比偏离均衡的原因是什么?八、调研方法和数据:1. 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随机选取全旗不同地区的出生人口作为研究样本。
关于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是我县人口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
为了整治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平衡性别比失调的不良趋势,近期对全县20个乡镇就性别比偏高问题进行了一次认真调查分析。
一、现状2001——2006年全县出生人口性别比情况指标年份总出生数总性别比一孩性别比二孩性别比2001 2183 105 98 1232002 2469 106 100 1272003 2362 108 104 1202004 2680 107 103 1152005 2471 113 113 1132006 2256 108 1041 15从上述图表可以看出,近几年,我县总性别比趋于稳中有升,但二孩性别比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据统计推测,到2020年,全县20——42岁年龄段,男比女多2136人,性别比明显失衡。
二、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原因(一)生育观念的因素。
“重男轻女”思想在广大农村仍普遍存在,宗族观念对人们的生育观也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多数群众认为生个男孩就续了香火,有脸面、有光彩;生个女孩就低人一等。
从调查来看,“重男轻女”思想在年龄偏大的长辈及文化程度偏低的家庭中更明显。
有的育龄妇女虽然本人文化程度较高,自己也觉得生男生女都一样,但在长辈们的唠叨声中,也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如第一胎生个女孩,就开始想方设法外出生育,生了男孩后才回来;或者未结婚就在外面先生育,结婚后再用欺骗的手法取得一孩生育证(事实已是第二胎),以提高生男孩的概率。
(二)生育保障的因素。
由于目前生产力尚不发达,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家庭养老仍是主要养老形式。
因此,经济落后的乡镇中部分家庭生育男孩的愿望十分强烈。
同时,女儿户家庭在现实的生产、生活上存在的实际困难和养老的后顾之忧,使部分育龄群众对男孩的偏好更加强烈。
(三)生育数量的因素。
国家政策规定男女平等,但事实上并非完全如此。
例如:双农独女户可以生育第二胎,在生育数量受到限制时,部分育龄人群在生育上由数量偏好转向性别偏好;又如:有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条件上有性别的限制,也导致性别比偏高。
关于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调研报告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人口和打算生育工作,仔细降实中央、省、市对于人口和打算生育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别断创新完善领导机制、治理体制、工作机制、保障体系,基层基础工作别断加强,服务质量别断提升,整体水平逐步提高,有效缓解了人口增长给我县经济社会进展带来的压力。
但是应当看到,我县人口和打算生育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咨询题,特别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别正常的咨询题还没有从全然上得到解决。
据统计,20xx年xx县综合性别比为100:115.57,高于正常值8.97个比点,二孩、多孩性别比更是偏高于正常范围。
这表明性别比综合管理工作事情仍然复杂,形势还是严重,任务还很艰巨。
这也是妨碍我县人口安全、有效化解社会隐患的最大障碍因素之一,务必引起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一、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衡的要紧原因一是群众的婚育观念降后。
中国是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历史的国家,愚昧、降后的封建意识长期妨碍着人们的思想及生育观念,农民“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的思想根深蒂固,认为别生男孩就断了后,惟独男孩才干连续香火,光耀门庭。
加上目前农村的生育政策是一胎为少女的能够有打算地批生二孩,于是对现行政策采取了一种制度化规避行为,在生育二胎及二胎以上胎次时基本倾向于生男孩。
二是降后生产力的制约。
在目前的社会经济状况下,尤其是农村地区,生育男孩首先是生产上的需要。
因为在大部分农村地区仍然沿用着传统的生产方式,重体力劳动要紧靠男性承担,女性由于生理、体力方面的差异,只能作为辅助性的劳动力。
此外,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彻底建立起来,养老送终要紧依赖自己的亲孩子孙子。
许多人信奉“别孝有三,无后为大”,断了香火便是大逆别道,对祖宗之“大别敬”,因而相当一部分人别得别倾向于“养儿防老”。
三是打击“两非”案件查处力度别够。
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b超的普及应用,某些从医人员受别法利益的驱使,在孕检的名义下为孕妇作性别鉴定大开方便之门,轻者给亲朋好友大开绿灯,拿胎儿性别的“答案”送人情;重者在金钞票攻势下,丢掉原则,淡忘职业道德,同意贿赂,违反规定泄露“b超”透视结果,牟取暴利,尤其是二胎及二胎以上的性别鉴定及性别挑选性中止妊娠更为猖獗。
出生人口性别比的调研报告保持人口性别结构平衡是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确保人口安全的重要内容,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几年来,我旗针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未能得到有效遏制。
一、性别比偏高的原因分析造成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的原因很多,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受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重男轻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思想虽然存在,但已不是性别比偏高的主要原因,以我们前旗而言,主要是因为在经济生活方面,仍以“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模式为主,农村中的年轻妇女和年老妇女获取资源的机会、收入水平、权益保障明显处于弱势。
其次是精神上的需求,人老以后,最怕孤独,精神上的慰藉有时甚至比给老人以优厚的物质供养更为重要。
而现在的婚姻习俗仍多的是女方嫁入男家,这样,女儿对父母的回报虽然暖心,可不仅受成家后的生活条件限制,对老人的照顾也没浸润到日常生活中,甚至老人有事的时候也不能及时的得到帮助。
发达的科技和个别医务人员法律意识淡漠、唯利是图,也为有重男轻女、生男偏好观念的人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终止妊娠的行为提供了便利。
如用b超鉴定胎儿性别,便捷、直观、保密、省钱,达到目的的简单易行和缺乏管理,使得选择性别比的行为愈演愈烈。
此外一些党政领导对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工作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各相关部门间虽有明确的职责却缺少有效的协调配合。
二、综合治理工作的主要措施(一)宣传方面:我旗在宣传工作上做了大量文章,下了大量力气,连续五年开展计划生育文化节、建设文化大院和文化长廊、刷新宣传标语,利用5.29、7.11和大集日等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集中宣传,免费发放有关婚育新风和关爱女孩的宣传单近万份。
旗内各医疗机构和计生服务站全部设置禁止“两非”的警示牌。
但宣传工作仍存在“热在旗县,凉在乡镇,冷在村屯”现象,群众受教育有一定局限性。
XXXX县出生性别比综合控制调查报告(可编辑)xx县出生性别比综合控制调查报告* * 1月出生性别比是指某一时期(通常为一年)出生的男女婴儿数量之比,通常表示为每名活产女婴的活产男婴数量。
指数值在这个范围内波动。
指数的计算需要足够大的样本量和连续多年的记录。
一、我县出生性别比现状根据计划生育报告,该县从* *到* *出生总人数中的出生性别比一般在正常范围内。
* * xx区和xx市将出生性别比作为人口与计划生育的主要考核指标之一,并采用卫生部门统计的活产数。
()卫生署统计数字:*每月出生的男性与女性的性别比率。
()卫生部统计数据:1月至1月三年间出生的男女性别比为。
二.出生性别比高的原因:1.传统观念。
传统文化的影响流传了几千年,如所谓的“传宗接代”、“多子多福”、“男尊女卑”、“保护老人和儿童”等。
传统的男女婚姻模式仍然强烈刺激着农民生男孩的偏好。
落后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促使农民依靠“养儿防老”。
2.性别认同有所帮助。
先进的医学检测手段和一些医务人员利用b超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和非法终止妊娠的违法行为,为已婚夫妇选择性生育打开了大门,成为造成性别比失衡的直接罪魁祸首。
男女在教育、就业和社会地位方面存在差异。
许多工作都适合男性,所以男性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这限制了女性在就业方面有更多的困难。
没有财政资源,妇女就不会有应有的社会地位。
他们将无法自立,将不得不依靠男性,从而导致男性优于女性的现象。
政策宣传不到位。
公众对人口状况缺乏全面了解,对性别比失衡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关注眼前利益,缺乏长远的个人利益观、全局观、盲目生育和比较生育的强烈心态。
奖励和援助不到位。
对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是独生子女和两个女儿的家庭的优惠政策没有得到适当执行。
奖励标准低难以调动群众自觉遵守计划生育的积极性。
统计口径。
作为出生性别比的统计,它需要足够大的样本量和连续多年的记录。
我国每年出生人口的小样本导致了一定时期出生性别比的波动。
三.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危害个人:不利于建立稳定的家庭。
理清思路强化措施不断加大性别比偏高问题综合治理力度近年来,我旗针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做了大量工作,但治理效果一直不明显,出生人口性别比始终在高位徘徊。
下面,根据卫生部门数据及相关报表的分析,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现状、原因及治理的意见和措施做一个简要汇报。
一、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现状根据卫生部门孕产妇统计报表数据,参考公安部门、人口计生部门统计数据,我旗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总体表现出如下几方面的特征:一是整体偏高现象明显。
根据卫生部门孕产妇保健情况调查表,2008至2010年,我旗出生人口性别比分别为126.69、128.54和134,三年年平均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9.74,始终在处于高位状态,并呈现出高位上升的趋势。
二是性别比随孩次递增。
我旗出生人口性别比与大多数地区相似,均是孩次越高越不正常。
根据计生部门统计数据,2008至2010年,我旗分孩次年均出生人口性别比:一孩为107.52;二孩为157.37;多孩为247.32。
在一孩性别比处于正常值情况下,由于高孩次性别比严重偏高作用,使得我旗出生人口性别比呈现出连年偏高态势。
这也充分表明,只有抓住关键孩次,才能使我们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专项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三是性别比区域特征明显。
根据卫生部门2010年数据,我旗与其它区县和外省交界的乡镇出生人口性别均较高。
四是非政策生育的性别比失衡严重。
在非政策生育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性别选择行为,使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现象更加严重。
根据计生部门2011年6月末数据,政策外生育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72.72%。
这一方面说明了我旗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是政策内、外出生人口性别高位失调共同的积淀的结果。
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认识到治理工作要在内外并重的同时,更加注重抑制非政策生育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攀升势头。
二、出生人口性比偏高的原因分析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是综合因素共同造成的结果。
就我旗而言,导致性别比失衡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传统观念是导致性别比偏高的思想根源。
对全县出生人口性别比例情况的调研报告:男女人口比例2019出生人口性别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每出生100个女婴所对应出生男婴数量的比例关系,简称出生性别比。
根据国际上大量的持续一、二百年以上的人口统计数据,无人为干扰条件下的人口出生性别比一般稳定在103-107之间,超出这个范围,人口结构就处于警戒状态,或者说产生了人口性别结构性失衡。
而过度的失衡,不仅影响着婚姻家庭形态的和谐发展,而且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负面影响,人口安全就会受到严重挑战。
我县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伴随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实施,在总体生育水平不断下降、人口总量增速逐期减缓的情况下,人口出生性别比开始出现持续攀升势头,人口结构失衡程度越来越严重。
2001年计划生育统计数字表明,全县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二孩性别比达235,到2019年9月30日,全县出生人口性别比达到了115的水平,二孩性别比攀升到346。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生人口性别比逐年攀升?应该如何清醒看待全县出生性别比的变动?如何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出生性别比回归正常?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县计划生育局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促进人口和谐发展的角度,就全县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动态势、现状特点、根源后果等问题作一探讨,对进一步综合治理我县出生性别比升高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一、出生性别比变动态势及特点(一)变动轨迹宏观全县出生性别比变动轨迹,经历了“一孩性别比偏低或正常——一孩和二孩出生性别比持续性上升——二孩出生性别比严重性偏高”的变化过程(见表1)。
表1 靖边县2001—2019度出生人口性别情况统计年度出生合计出生一孩出生二孩计男女性别比计男女性别比计女性别比2001 1767 954 813 117 1351 662 689 96 416 292 124 235 2002 1709 908 801 113 1295676 92 414 289 125 231 20xx 2378 1335 1043 128 1862 952 910 105 516 383 133 288 20xx 24371086 124 1893 942 951 99 544 409 135 303 20xx 2408 1310 1098 119 1931 973 958 102 473 331233 2019 2418 1329 1089 122 1917 935 982 95 496 391 105 372 2019 2731 1460 1271 115 2159 101890569441128346(二)发展变化特征结合调查资料,全县出生人口性别结构呈现以下七个基本特征:1、总体出生人口性别比高于103-107正常水平,农村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程度比城镇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