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法指导72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7.60 MB
- 文档页数:72
初中数学学法指导【课前预的方法】(1)导学案引领法即根据教师课前编的导学案,带着明确的预任务去进行预。
这样能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性较强。
(2)笔记预法如果预内容是关于教学概念、公式、定理时,可以采用这种预方法。
开始,可以在书上圈点,或者做简单的批注,在通读教材后,把自己的理解、体会或独特见解写在书上的空白处;其次,可以做摘录笔记,就是预后,在笔记本上摘抄重点概念、关键语句等等,以加深对重要知识的记忆、理解,并简单地记下预过程中的疑惑和不解之处,也可以记录自己在预中的收获。
(3)自主质疑探究法在预中难免会出现搞不懂的问题,同学们要记下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这样等第二天老师讲解时,就可以带着问题听课,听课就有针对性,听课效率自然得到提高。
(4)温故知新预法这是新旧知识联系的预法。
在预过程中,一方面初步理解新知识,归纳新知识的重点,找出疑难问题,另一方面复、巩固、补与新知相联系的旧知识。
要求预新内容时要与学过的旧知识联系起来,做到“温故知新”,联系旧知,研究新知,使知识系统化。
(5)尝试操演预法对于比力简单的研究内容,同砚们往往预后提不出问题,觉得自己都市了,但是真正动手做题时,却是漏洞百出。
同砚们就要主动做课本上的随堂操演和题,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6)例题引领法同学们在预时,一定要重视对例题的预,例题是新知识点的应用,通过对例题的理解,达到对新知识点的领悟。
【课堂研究学法】1.主动和数学老师交朋友之所以放在首位,因为它确实对数学研究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人的感情具有传递性的,与老师的距离近了,也就离数学近了。
如何与老师成为好朋友,很简单,经常在课堂上提问或经常跑去请教老师,你们自然就是朋友了。
2.必须提高听课的效率听课的效率如何,决定着研究的基本状况,提高听课效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科学预预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以减少听课中的困难,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预后把自己理解的东西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预后将课本的例题及老师要讲授的题提前完成,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与老师的方法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更多的方法与技巧。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ppt一、整数1. 整数概念整数是由 0、正整数和负整数组成的数集,用整数加减法时,可以用数轴表示,加法表示向右移动,减法表示向左移动。
2. 整数的加减法整数的加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减法可以看做是加上负数。
3. 整数的乘除法整数的乘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由于负负得正,负正得负,所以整数的除法和乘法也可以计算。
4. 整数的应用整数的应用包括温度计算、高度计算、海拔计算等。
二、分数1. 分数概念分数是用来表示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若干份的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
2. 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加减法需要通分,可以通过LCD(最小公倍数)找到通分的分母,然后按照通分的分母进行加减。
3. 分数的乘除法分数的乘法直接乘分子,分母;分数的除法可以看作是乘上倒数。
4. 分数的应用分数的应用包括比例、百分比、三角形面积等。
三、代数1. 代数的概念代数是研究数与数之间关系的数学分支,用字母来表示数,包括整式、方程和不等式等。
2. 代数式代数式是由数字、字母和基本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包括单项式和多项式。
3.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只有一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可以通过移项和相消法化简,求解未知数的值。
4. 不等式不等式是表示两个数量大小关系的式子,包括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等关系。
四、平面几何1. 基本概念包括点、线、面的概念,点是没有大小的,线是由一些点相连而成的,面是由一些线所围成的。
2. 角和角的度量角是由两条射线共同端点组成的,度量单位有度、分、秒,360度为一周。
3. 三角形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所构成的图形,包括边长、角度、面积等相关知识。
4. 四边形四边形是由四条线段所构成的图形,包括平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菱形等。
五、立体几何1. 空间图形包括点、直线、平面、多面体等。
2. 体积和表面积体积是立体图形的三维空间大小,表面积是立体图形各个面积的总和。
3. 圆和圆的相关知识包括圆心、半径、直径、弧、扇形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