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蒲公英
- 格式:doc
- 大小:64.50 KB
- 文档页数:8
8、蒲公英(第一课时)丹阳市访仙中心校张岚萍212321一、【课题】:8、蒲公英(三年级语文)二、【教材简介】:《蒲公英》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中的讲读课文。
这是一篇以植物蒲公英为题的寓言故事。
全文采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成熟的蒲公英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所持的态度、所作出的选择不相同,结果他们的命运也截然不同,从而告诫人们作任何事都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应该听从前辈的正确教导,实事求是,脚踏实地。
根据课文和学生的特点,我预设了以下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三、【目标预设】: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按照正确的笔顺认真书写生字。
3、体会蒲公英找到新家时欢快,激动的心情。
4、吸收和积累课文语言四、【教学重难点】:1、读通读熟课文,初步理清课文脉络,讲读第一自然段。
2、读准多音字。
3、体会蒲公英找新家时欢快,激动的心情。
五、【设计理念】------激趣乐学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本课借助谜语和课件导入新课,调动学生的情绪,把学生领入乐学氛围。
2、本着新课程标准中“起点低,要求严,训练实”的要求,让学生扎扎实实的学好生字词和文中的语言文字。
3、根据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规律,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读中有所悟,在读中受到感情的熏陶,使学生的主体状态得到激活。
将朗读课文等吸收积累语言的训练放在首要位置,将知识、活动和审美融为一体。
4、讲究学法贵在探究。
本课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上以学生阅读、讨论、感悟为主,为学生营造能够让他们都愿意积极参与,都能自主选择的开放融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自由而充分的学习活动中生成能力,提高素质。
六、【设计思路】借助媒体步入意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初读感知,学习生字词——大致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划分层次——介绍体裁——学习第一自然——作业七、【教学过程】:一》、借助媒体步入意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1、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请大家猜一个童话谜语:小小伞兵随风飞,飞到东来飞到西,降落路边田野里,安家落户扎根基。
苏教版三上《8、蒲公英》课文内容
原文阅读
蒲公英的花瓣落了,花托上长出了洁白的绒球。
一阵阵风吹过,那可爱的绒球就变成了几十个小降落伞,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
太阳公公看见了,亲切地嘱咐他们:“孩子们记住,别落在表面上金光闪闪的地方,那是沙漠。
也不要被银花朵朵所迷惑,那是湖泊。
只有黑黝黝的泥土,才是你们生根长叶的地方。
”
小降落伞大声答道:“放心吧,太阳公公!我们一定到泥土中去生长!”可是,有两颗种子却不这样想。
一颗种子望了望下面的大地说:“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瞧,那金光闪闪的地方一定有数不尽的宝贝。
到哪儿去,我准会变成百万富翁。
”于是他就向沙漠飞去。
另一颗种子落在湖泊里,他得意地说:“这波光粼粼的湖面,一定能给我带来欢乐!”
第二年的春天,落在沙漠里的蒲公英种子早已干死;落在湖泊里的种子早已淹死;只有落在泥土里的种子茁壮成长起来,他们在金灿灿的阳光下竞相开放,把大地装点得更加美丽。
教材分析
《蒲公英》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选取了三个有趣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说明了一个道理。
《蒲公英》是一则寓言故事,全文采用拟人的手法,写蒲公英的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结果他们的命运也各有不同,从而揭示出了深刻的人生道理。
第1页/共1页。
蒲公英第三课时8、蒲公英(第一课时)活动单【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活动方案】活动一、认识蒲公英,整体了解课文主要内容1.欣赏歌曲《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
2.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吗?3.课文中的生字都会读了吗?词语意思都懂了吗?4.分小节朗读课文。
5.说说课文的内容。
活动二、学习课文第一段,认识蒲公英的可爱1.读课文第一段,这一段写的是什么?能用文中的一个词语说说蒲公英的特点吗?2.你觉得这些小蒲公英可爱在哪儿?3.现在你就是蒲公英种子,这时,我们往下一看,看到了什么?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活动三、学写生字1.这些生字中你认为哪些应该注意些什么?2.在写这些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
【检测反馈】1、抽读生字。
2、分节读课文。
【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收集有关资料,并掌握收集的方法。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
【活动方案】活动一:复习。
1、读读词语。
可爱的绒球降落伞随风飘荡记住亲切地嘱咐泥巴迷惑金灿灿银花朵朵竞相开放黑黝黝2、用这些词语说说第一小节的内容。
活动二:学习第二小节。
1、请大家自由读文章的第二自然段。
想想小蒲公英在降落前遇到了谁?对它们说了什么呢?2、全班交流。
3、朗读、评议。
活动三:学习第三小节。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用直线画出描写听从太阳公公嘱咐的小蒲公英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没有听从太阳公公嘱咐的蒲公英的句子。
2、交流。
3、练习朗读。
活动四、学习第四小节。
1、自由读第四小节。
2、小组讨论:结果如何?为什么会这样?3、汇报。
活动五、发散练习。
假如我是飞向泥土的小种子,我会对那两颗小种子说:()。
假如我是那两颗小种子,我会后悔地说:()。
假如我是太阳公公,我会这样劝说:()。
《蒲公英》教学设计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教学目标: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1.理解“嘱咐”等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嘱咐”“亲切”造句。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蒲公英》教案【导语】《蒲公英》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蒲公英的种子生根发芽的故事,其中两颗种子不听太阳公公的劝告,执意要落到沙漠和湖面,导致了干死和淹死的结果,教育学生要听别人的劝告,不要一意孤行,不要被表面现象所困惑。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蒲公英》教案),期望帮助到您。
【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
知道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嘱咐”造句。
3、明白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被表面现象所困惑。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蒲公英不同的挑选导致的终究结局,体会语言中蕴涵的深入哲理。
教学准备:投影,挂图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知道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可爱”、“亲切”造句。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教学进程:一、看图导入1、多媒体显示蒲公英图片图上的植物是什么?你能说说它的特点吗?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蒲公英的文章。
(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1、自由朗诵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长句多读几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知道文中的生词。
2、检查自读情形分小节朗诵课文,相机学习生字新词。
(1)正音:“绒”翘舌音;“降”后鼻音;“伞”平舌音。
指导朗诵长句:一阵阵风吹过……随风飞舞。
(2)相机知道“嘱咐”,联系生活实际:你出门时妈妈会嘱咐你什么?爸爸出门时妈妈会嘱咐些什么?“困惑”;用“亲切”造句(3)分角色朗诵课文第三小节。
知道“波光粼粼”你在哪见过波光粼粼的湖面?词语练习:出示“金光闪闪,波光粼粼,银花”,你能照样子说几个吗?(4)知道“强健”三、理清课文脉络1、同桌互读课文,交换各小节的意思。
2、指名说一说(1)成熟的蒲公英种子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扬。
(2)太阳公公对蒲公英的嘱咐。
(3)蒲公英对太阳公公的嘱咐产生的不同的态度和行动。
8、蒲公英备课时间:2007年9月20日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可爱""亲切"造句。
3、朗读课文内容,懂得着任何事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地的幻想。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会用“可爱”、“亲切”造句。
教学难点:复述课文。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情境教学法教具准备:教学挂图、录音机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积累语汇。
3、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进程: 一、看图揭示课题1、出示蒲公英图片。
图上画的是什么植物?谁能说说蒲公英的样子及其有关知识。
2、板书课题:蒲公英二、初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轻读练读课文两至三遍。
2、画出生字词,练读生字字音。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刘雪芹 课时编号:025三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刘雪芹课时编号:025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自读要求:读准生字字音,读不通的句子要多读几遍,不能随意放过。
三、检查自读情况1、出示二类词语,抽读,再齐读。
2、出示要求掌握的词语,争做小老师领读,从几位同学中选出一位“最佳小老师”,得到一颗红五星。
3、请同学进行新旧生字的比较,说说哪些词容易写错,应注意什么。
教师范写,学生练写描红。
4、选择自己喜欢的课文段落来读,其余同学认真听,指出优缺点。
⑴读出下面生字词。
⑵指导朗读长句子。
⑶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3、范读课文。
布置作业:1、描红。
2、练读课文。
降明升暗降指表面上升官,而实际上被削去权力从天而降降:下落。
比喻出于意外,突然出现。
降尊纡[yū]贵纡:弯曲,屈抑。
降抑尊贵的地位,谦以自处祸从天降降:落下。
比喻突然遭到了意外的灾祸。
喜从天降喜事从天上掉下来。
比喻突然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
嘱千叮万嘱再三再四地嘱咐。
表示对嘱咐的事情极重视。
漠漠不相关形容彼此毫无关联。
漠然置之置:放。
很冷淡地把它搁在一边。
指对人或事态度冷淡,放在一边不理。
漠不关心漠:冷淡。
态度冷淡,毫不关心惑妖言惑众妖言:迷惑人的邪说。
用荒谬的鬼话迷惑人。
蛊[gǔ]惑人心蛊惑:迷惑。
指用欺骗引诱等手段迷惑人,搞乱人的思想授业解惑授:教,传授。
惑:疑难。
传授学业,解除疑难迷惑不解指对谋事非常疑惑,很不理解泥拖泥带水比喻说话做事不干脆利落。
出淤[yū]泥而不染淤泥:水底的污泥;染:沾。
生长在淤泥中,而不被污泥所污染。
判若云泥高低差别就象天上的云彩和地下的泥土那样悬殊。
削铁如泥切削铁器如同斩剁泥土一样。
形容兵刃极其锋利。
富富丽堂皇富丽:华丽;堂皇:盛大,雄伟。
形容房屋宏伟豪华。
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
富国强民指使国家富足,民力强盛国富民强国家富足,人民强健繁荣富强形容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日益富足强大。
丰富多采内容丰富,花色繁多。
富可敌国敌:匹敌。
私人拥有的财富可与国家的资财相匹敌。
形容极为富有。
劫富济贫劫:强取;济:救济。
夺取富人的财产,救济穷人。
年富力强年富:未来的年岁多。
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
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
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丰富多彩内容丰富,花色繁多。
《8、蒲公英》教学案《8、蒲公英》教学案[预习评估]一、信息搜索蒲公英:别称黄花地丁,菊科,多年生草本。
冬末春初抽花茎,顶端生一头状花序,开黄色舌状花,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果实成熟时形似一白色绒球,有毛的果实可随风飞散。
沙漠:在干旱地表为沙丘和沙地覆盖的地区地表十分干燥,蒸发很强烈,地面温度日差较大,只能生长一些深根植物、肉质植物。
如我国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我的信息:二、朗读与思考1、朗读——一阵阵风吹过,那可爱的绒球就变成了几十个小降落伞,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
——孩子们记住,别落在表面上金光闪闪的地方,那是沙漠。
也不要被银花朵朵所迷惑,那是湖泊。
只有黑黝黝的泥土,才是你们生根长叶的地方。
——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瞧,那金光闪闪的地方一定有数不清的宝贝。
到那儿去,我准会变成百万富翁。
——这波光粼粼的湖面,一定能给我带来欢乐!——第二年的春天,落在沙漠里的蒲公英种子早已干死,落在湖泊里的种子早已淹死,只有落在泥土里的种子茁壮成长起来,他们在金灿灿的阳光下竞相开放,把大地装点得更加美丽。
——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2、默读课文,思考:——“嘱咐”是什么意思?太阳公公告诉蒲公英什么地方能去,什么地方不能去?——蒲公英的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哪些不同的态度?——蒲公英的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采取了不同的态度,那么它们的结果又有什么不同呢?——读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三、完成下列练习1、组词或()属()托()惑()嘱()宅()戒()竞()漂()绒()竟()飘()2、填上适当的词语()的阳光()地成长()的湖泊()地嘱咐()的绒球()地飘荡3、造句可爱……亲切……[文本对话]聪聪:这是一篇以植物蒲公英为题的寓言故事。
全文采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成熟的蒲公英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所持的不相同的态度和所作出的不相同的选择,结果他们的命运也截然不同。
8、蒲公英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嘱咐”造句。
3、通过学习、理解课文,知道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会用“嘱咐”造句。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理解课文,知道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教学准备:图片、头饰(蒲公英、沙漠、湖泊、泥土)、字词卡片、CAI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谜语:“小小伞兵随风飞,飞到东来飞到西,降落路边田野里,安家落户扎根基。
”(谜底:蒲公英)板书课题:8 蒲公英(读课题,读准“蒲”)2、出示蒲公英挂图,师:谁向我们介绍一下这种植物?3、学生谈谈自己对蒲公英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出示要求:(1)自由轻声读课文。
(2)画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3)标出小节号,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检查读音。
嘱咐迷惑湖泊记住竞相开放降落伞茁壮成长黑黝黝富翁波光粼粼(2)指导读长句子。
出示长句子:一阵阵风吹过,那可爱的绒球就变成了几十个小降落伞,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
孩子们记住,别落在表面上金光闪闪的地方,那是沙漠。
也不要被银花朵朵所迷惑,那是湖泊。
第二年的春天,落在沙漠里的蒲公英种子早已干死;落在湖泊里的种子早已淹死;只有落在泥土里的种子茁壮成长起来,他们在金灿灿的阳光下竞相开放,把大地装点得更加美丽。
(第一节第二句,第四节)指名读,相机指导。
(3)指名分小节试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3、教师(或录音)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三、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课文。
2、思考:“小降落伞”指的是什么?它们“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要去干什么?3、集体讨论,CAI:蒲公英花瓣落了,长出绒球,小“降落伞“随风飘荡的情景。
8 蒲公英一、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第五册第8课《蒲公英》二、教材分析本文是一则童话故事,全文采用拟人的手法,写蒲公英的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结果他们的命运也各不同,从而告诫人们做事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实事求是,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将人生的哲理于有趣的故事之中,教学时可用3课时,本教案主要设计第二课时,也就是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的教学。
三、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嘱咐”等生字组成的词语,并学用“嘱咐”造句。
3、通过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四、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屏幕显示蒲公英花、种子的图片。
)师深情讲述:蒲公英的花瓣落了,花托上长出了洁白的绒球。
一阵阵风吹过,那可爱的绒球变成了几十个小降落伞,现在你就是小蒲公英种子,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开始了独立的生活,你们想飘向哪儿呢2、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畅所欲言。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我们小种子们想去不同的地方,作为我们的老前辈——太阳公公,对我们有什么建议?(屏幕显示动画)2、打开书,仔细听录音,(听完后)你听明白了什么?3、太阳公公当时是用什么语气说的?4、练习用“嘱咐”造句。
(1)谁知道“嘱咐”什么意思?(2)你还在什么情况下见过用“嘱咐”?(3)谁来用“嘱咐”说句话?5、你能用亲切的语气读一读太阳公公的话吗?自由读,指名读,学生评。
再指名读,齐读。
6(屏幕显示阳光下的沙漠、阳光下的湖泊,让学生说一说此时的感受和想法。
)联系太阳公公说的一番话,你有什么问题吗?沙漠和湖泊这么漂亮,为什么不能去呢?学完了全文聪明的你们一定会知道答案的。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1、听了太阳公公的话,蒲公英的种子们即小降落伞们(引读:小降落伞大声答道:“放心吧,太阳公公!我们一定到泥土中去生长!”)(1)教师范读,你们听出了什么?(体会小种子们坚决的态度)(2)引导齐读。
小学语文苏教版2001课标版三年级上册课题名称8蒲公英学校名:镇雄县第三小学 教师姓名:秦顺江一、教学内容分析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8课《蒲公英》是一则童话故事,全文采用拟人的手法,写蒲公英的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结果他们的命运也各不相同。
从而告诫人们做事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实事求是,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课文寓人生的哲理天有趣的故事之中,运用拟人、对比等手法突出人物个性,表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强化了表达效果,有助于学生潜移默化的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课题8蒲公英 学科 语文教材版本 苏教版教材模块、章、节、课标题8蒲公英年级三年级 课时 第一课时小学三年级在小学段处于过度年级,是孩子跨入中高年级的过度时期,是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较强转向逐渐定型的重要时期。
虽然三年级的学生在朗读、书写、说话、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等方面已有一点基础,但在各方面的能力培养上还需下很大的工夫。
为此,我准备在课堂上安排默读、齐读、点名读、分角色赛读等朗读方式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并注意纠正学生的读书姿势,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还采用了分散识字法,让学生在课堂上书写字词,强调写字时要注意“三个一”以及字的结构、笔画顺序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整个教学过程贯穿着激励与表扬,让学生享受学习的成就感,从而增强孩子学习的乐趣与自信心。
三、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本课的教学设计,摒弃了对课文内容作烦琐的分析讲解,让学生在精心设计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领悟课文,表达个性化的见解,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三年级上册《8、蒲公英》说课设计一、关于教材及其教学目标的确定《蒲公英》一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文。
文本以童话的形式讲述了蒲公英安家的故事,教育学生不要被表面现象所困惑,不要有不切合实际的幻想,明白得适合自己的选择才是最好的选择。
依照以上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我把教学重点确定为,明白得太阳公公话语的深刻内涵;把教学难点确定为,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表面现象,什么是不切合实际的方法,如何学会选择。
二、对学生年龄特点与教学过程之间制约关系的认识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是确保课堂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和基础。
《蒲公英》教学中,我对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及其与教学过程之间的制约关系,要紧把握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要紧内容:1、小学三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思维水平常期,抽象明白得能力比较弱,这就决定了他们对课文中所蕴藏的人一辈子哲理在明白得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易于同意的特定情境中去学习,去明白得,去感悟。
2、小学三年级学生也处在语言训练的关键时期,其经历类型正向意义经历过度,但还有明显的机械经历的痕迹,这就给教师的讲授提出了明确要求:只有在形象化的基础上引入适当的摸索,才能激发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探究。
3、他们好奇心强,善于观看,善于提问,给我们的课堂过程提供了理想的切入点,只有抓住他们的这些特点设计教学,才能有效驾驭课堂,让教师的指导作用在教学程序中游刃有余,进退自如。
三、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策划与设计四、教学设计中的突出特点总观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我个人认为,要紧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突出特点:(一)、成功运用了主题教学法设计教学过程。
所谓主题教学法,确实是教学过程自始至终围绕一个主题来组织,在主题的统领下分化教学环节,设计课堂提问,策划师生互动,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主题一词是我自己系统反思小学语文课堂,归纳不同类型课文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然后提炼出的一个关键的、本质的、普遍的核心词语,它能直截了当反映出小学语文课堂的目的和价值。
蒲公英第三课时
8、蒲公英(第一课时)活动单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活动方案】
活动一、认识蒲公英,整体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欣赏歌曲《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
2.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吗?
3.课文中的生字都会读了吗?词语意思都懂了吗?
4.分小节朗读课文。
5.说说课文的内容。
活动二、学习课文第一段,认识蒲公英的可爱
1.读课文第一段,这一段写的是什么?能用文中的一个词语说说蒲公英的特点吗?
2.你觉得这些小蒲公英可爱在哪儿?
3.现在你就是蒲公英种子,这时,我们往下一看,看到了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活动三、学写生字
1.这些生字中你认为哪些应该注意些什么?
2.在写这些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
【检测反馈】
1、抽读生字。
2、分节读课文。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收集有关资料,并掌握收集的方法。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
【活动方案】
活动一:复习。
1、读读词语。
可爱的绒球降落伞随风飘荡记住亲切地嘱咐
泥巴迷惑金灿灿银花朵朵竞相开放黑黝黝
2、用这些词语说说第一小节的内容。
活动二:学习第二小节。
1、请大家自由读文章的第二自然段。
想想小蒲公英在降落前遇到了谁?对它们说了什么呢?
2、全班交流。
3、朗读、评议。
活动三:学习第三小节。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用直线画出描写听从太阳公公嘱咐的小蒲公英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没有听从太阳公公嘱咐的蒲公英的句子。
2、交流。
3、练习朗读。
活动四、学习第四小节。
1、自由读第四小节。
2、小组讨论:结果如何?为什么会这样?
3、汇报。
活动五、发散练习。
假如我是飞向泥土的小种子,我会对那两颗小种子说:()。
假如我是那两颗小种子,我会后悔地说:()。
假如我是太阳公公,我会这样劝说:()。
读完这个故事,我受到的最大启发是:()。
【检测反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 知道做任何事情必须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活动方案】
活动一、讨论明理
1、小降落伞听了太阳公公的话,说法和做法各不相同,它们的结果怎样呢?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的结果?
2、由蒲公英种子的不同结果,你想到了什么?
(1)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
活动二、复述课文
1.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
2.各自练习复述
3.指名当众复述
【检测反馈】
复述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