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文科数学押题卷(一)含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326.10 KB
- 文档页数:8
押题导航卷01(新课标Ⅲ卷)文科数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集合}2|{-≥=x x M ,}012|{>-=xx N ,则=)(N C M R I ( )。
A 、}02|{<≤-x xB 、}02|{≤≤-x xC 、}2|{-≥x xD 、}0|{>x x 【答案】B【解析】∵}0|{}12|{>==>=x x N x N x,∴}0|{≤=x x N C R ,∵}02|{)(≤≤-=x x N C M R I ,故选B 。
2.已知i z i 32)33(-=⋅+(i 是虚数单位),那么复数z 对应的点位于复平面内的( )。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答案】C 【解析】∵i z i 32)33(-=⋅+,∴i i i i i i i i z 232112366)33)(33()33(323332--=--=-+--=+-=,∴对应的点的坐标是)23,21(-,∴对应的点在第三象限,故选C 。
3.如图所示,在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E 、F 分别为BC 、1BB 的中点,则下列直线中与直线EF 相交的是( )。
A 、直线1AAB 、直线11B AC 、直线11D A D 、直线11C B 【答案】D【解析】根据异面直线的概念可看出直线1AA 、11B A 、11D A 都和直线EF 是异面直线,而直线11C B 和直线EF 在同一平面C C BB 11内,且这两直线不平行,∴直线11C B 与直线EF 相交,故选D 。
4.王老师是高三的班主任,为了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更好地督促班上的学生完成作业,王老师特地组建了一个学习小组的钉钉群,群的成员由学生、家长、老师共同组成。
已知该钉钉群中男学生人数多于女学生人数,女学生人数多于家长人数,家长人数多于教师人数,教师人数的两倍多于男学生人数。
2019-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文科数学(Ⅰ)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已知集合,,则=()A. B. C. D.2. 已知为虚数单位,若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四象限,则的取值范围为()A. B. C. D.3. 下列函数中,与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一致的函数是()A. B. C. D.4. 已知双曲线:与双曲线:,给出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A. 它们的焦距相等B. 它们的焦点在同一个圆上C. 它们的渐近线方程相同D. 它们的离心率相等5. 某学校上午安排上四节课,每节课时间为40分钟,第一节课上课时间为,课间休息10分钟.某学生因故迟到,若他在之间到达教室,则他听第二节课的时间不少于10分钟的概率为()A. B. C. D.6. 若倾斜角为的直线与曲线相切于点,则的值为()A. B. 1 C. D.7. 在等比数列中,“,是方程的两根”是“”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8.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值为()A. 1009B. -1009C. -1007D. 10089. 已知一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 B. C. D.10. 已知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可能为()A. B. C. D. 学%科%网...11. 《几何原本》卷2的几何代数法(以几何方法研究代数问题)成了后世西方数学家处理问题的重要依据,通过这一原理,很多的代数的公理或定理都能够通过图形实现证明,也称之为无字证明.现有如图所示图形,点在半圆上,点在直径上,且,设,,则该图形可以完成的无字证明为()A. B.C. D.12. 已知球是正三棱锥(底面为正三角形,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为底面中心)的外接球,,,点在线段上,且,过点作圆的截面,则所得截面圆面积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第Ⅱ卷(共90分)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 已知,,若向量与共线,则__________.14. 已知实数,满足不等式组目标函数,则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15. 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是与的等差中项且,的面积为,则的值为__________.16. 已知抛物线:的焦点是,直线:交抛物线于,两点,分别从,两点向直线:作垂线,垂足是,,则四边形的周长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 已知函数(),数列的前项和为,点在图象上,且的最小值为.(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数列满足,记数列的前项和为,求证:.18. 如图,点在以为直径的圆上,垂直与圆所在平面,为的垂心. (1)求证:平面平面;(2)若,点在线段上,且,求三棱锥的体积.19. 2017高考特别强调了要增加对数学文化的考查,为此某校高三年级特命制了一套与数学文化有关的专题训练卷(文、理科试卷满分均为100分),并对整个高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了测试.现从这些学生中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的成绩,按照成绩为,,…,分成了5组,制成了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假定每名学生的成绩均不低于50分).(1)求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的值,并估计所抽取的50名学生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代表);(2)若高三年级共有2000名学生,试估计高三学生中这次测试成绩不低于70分的人数;(3)若利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样本中成绩不低于70分的三组学生中抽取6人,再从这6人中随机抽取3人参加这次考试的考后分析会,试求后两组中至少有1人被抽到的概率.20. 已知椭圆:的长轴长为,且椭圆与圆:的公共弦长为.(1)求椭圆的方程.(2)经过原点作直线(不与坐标轴重合)交椭圆于,两点,轴于点,点在椭圆上,且,求证:,,三点共线..21. 已知函数,(,为自然对数的底数).(1)试讨论函数的极值情况;学%科%网...(2)证明:当且时,总有.请考生在22、23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22. 已知直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圆的极坐标方程为,直线与圆交于,两点. (1)求圆的直角坐标方程及弦的长;(2)动点在圆上(不与,重合),试求的面积的最大值.23. 选修4-5:不等式选讲.已知函数.(1)求函数的值域;(2)若,试比较,,的大小.2019-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文科数学(Ⅰ)解析版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已知集合,,则=()A. B. C. D.【答案】D【解析】由已知得,则,故选D.2. 已知为虚数单位,若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四象限,则的取值范围为()A. B. C. D.【答案】B【解析】由题.又对应复平面的点在第四象限,可知,解得.故本题答案选.3. 下列函数中,与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一致的函数是()A. B. C. D.【答案】D【解析】函数即是奇函数也是上的增函数,对照各选项:为非奇非偶函数,排除;为奇函数,但不是上的增函数,排除;为奇函数,但不是上的增函数,排除;为奇函数,且是上的增函数,故选D.4. 已知双曲线:与双曲线:,给出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A. 它们的焦距相等B. 它们的焦点在同一个圆上C. 它们的渐近线方程相同D. 它们的离心率相等【答案】D【解析】由两双曲线的方程可得的半焦距相等,它们的渐近线方程相同,的焦点均在以原点为圆心,为半径的圆上,离心率不相等,故选D.5. 某学校上午安排上四节课,每节课时间为40分钟,第一节课上课时间为,课间休息10分钟.某学生因故迟到,若他在之间到达教室,则他听第二节课的时间不少于10分钟的概率为()A. B. C. D.【答案】A【解析】由题意知第二节课的上课时间为,该学生到达教室的时间总长度为分钟,其中在进入教室时,听第二节的时间不少于分钟,其时间长度为分钟,故所求的概率,故选A.6. 若倾斜角为的直线与曲线相切于点,则的值为()A. B. 1 C. D.【答案】D【解析】,当时,时,则,所以,故选D.学+科+网...7. 在等比数列中,“,是方程的两根”是“”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D【解析】由韦达定理知,则,则等比数列中,则.在常数列或中,不是所给方程的两根.则在等比数列中,“,是方程的两根”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本题答案选.8.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值为()A. 1009B. -1009C. -1007D. 1008【答案】B【解析】由程序框图则,由规律知输出.故本题答案选.【易错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程序框图中的循环结构.循环结构中都有一个累计变量和计数变量,累计变量用于输出结果,计算变量用于记录循环次数,累计变量用于输出结果,计数变量和累计变量一般是同步执行的,累加一次计数一次,哪一步终止循环或不能准确地识别表示累计的变量,都会出现错误.计算程序框图的有关的问题要注意判断框中的条件,同时要注意循环结构中的处理框的位置的先后顺序,顺序不一样,输出的结果一般不会相同.9. 已知一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 B. C. D.【答案】C【解析】观察三视图可知,几何体是一个圆锥的与三棱锥的组合体,其中圆锥的底面半径为,高为.三棱锥的底面是两直角边分别为的直角三角形,高为.则几何体的体积.故本题答案选.10. 已知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可能为()A. B. C. D.【答案】C【解析】由图象最高点与最低点的纵坐标知,又,即,所以.则,图象过点,则,即,所以,又,则.故,令,得,令,可得其中一个对称中心为.故本题答案选.11. 《几何原本》卷2的几何代数法(以几何方法研究代数问题)成了后世西方数学家处理问题的重要依据,通过这一原理,很多的代数的公理或定理都能够通过图形实现证明,也称之为无字证明.现有如图所示图形,点在半圆上,点在直径上,且,设,,则该图形可以完成的无字证明为()A. B.C. D.【答案】D【解析】令,可得圆的半径,又,则,再根据题图知,即.故本题答案选.12. 已知球是正三棱锥(底面为正三角形,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为底面中心)的外接球,,,点在线段上,且,过点作圆的截面,则所得截面圆面积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答案】B学+科+网...【解析】如图,设的中心为,球的半径为,连接,易求得,则 .在中,由勾股定理,,解得,由,知,所以,当过点的截距与垂直时,截面圆的面积最小,此时截面圆的半径,此时截面圆的面积为;当过点的截面过球心时,截面圆的面积最大,此时截面圆的面积为,故选B.【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三棱锥的性质及空间想象能力、圆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属于难题. 化立体问题为平面问题,结合平面几何的相关知识求解,在求解过程当中,通常会结合一些初中阶段学习的平面几何知识,例如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在复习时应予以关注.第Ⅱ卷(共90分)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 已知,,若向量与共线,则__________.【答案】【解析】 ,由向量与共线,得,解得,则,故答案为.14. 已知实数,满足不等式组目标函数,则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答案】1【解析】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故当取最大值时,取最大值. 由图可知,当时,取最大值,此时取最大值,故答案为. 【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中利用可行域求目标函数的最值,属简单题.求目标函数最值的一般步骤是“一画、二移(转)、三求”:(1)作出可行域(一定要注意是实线还是虚线);(2)找到目标函数对应的最优解对应点(在可行域内平移(旋转)变形后的目标函数,最先通过或最后通过的顶点就是最优解);(3)将最优解坐标代入目标函数求出最值.15. 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是与的等差中项且,的面积为,则的值为__________.【答案】16. 已知抛物线:的焦点是,直线:交抛物线于,两点,分别从,两点向直线:作垂线,垂足是,,则四边形的周长为__________.【答案】【解析】由题知,,准线的方程是 . 设,由,消去,得 . 因为直线经过焦点,所以 . 由抛物线上的点的几何特征知,因为直线的倾斜角是,所以,所以四边形的周长是,故答案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 已知函数(),数列的前项和为,点在图象上,且的最小值为.(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数列满足,记数列的前项和为,求证:.【答案】(1);(2)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二次函数的最值可求得的值,从而可得,进而可得结果;(2)由(1)知,裂项相消法求和,放缩法即可证明.试题解析:(1),故的最小值为.又,所以,即.所以当时,;当时,也适合上式,学+科+网...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2)证明:由(1)知,所以,所以.【方法点晴】裂项相消法是最难把握的求和方法之一,其原因是有时很难找到裂项的方向,突破这一难点的方法是根据式子的结构特点,掌握一些常见的裂项技巧:①;②;③;④;此外,需注意裂项之后相消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丢项或多项的问题,导致计算结果错误.18. 如图,点在以为直径的圆上,垂直与圆所在平面,为的垂心. (1)求证:平面平面;(2)若,点在线段上,且,求三棱锥的体积.【答案】(1)见解析;(2).【解析】试题分析:(1)延长交于点,先证明,再证明平面,即平面;(2)由(1)知平面,所以就是点到平面的距离,再证明,从而利用棱锥的体积公式可得结果.试题解析:(1)如图,延长交于点.因为为的重心,所以为的中点.因为为的中点,所以.因为是圆的直径,所以,所以.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又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即平面.又平面,所以平面平面.(2)解:由(1)知平面,所以就是点到平面的距离.由已知可得,,所以为正三角形,所以.又点为的重心,所以.故点到平面的距离为.所以.学+科+网...19. 2017高考特别强调了要增加对数学文化的考查,为此某校高三年级特命制了一套与数学文化有关的专题训练卷(文、理科试卷满分均为100分),并对整个高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了测试.现从这些学生中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的成绩,按照成绩为,,…,分成了5组,制成了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假定每名学生的成绩均不低于50分).(1)求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的值,并估计所抽取的50名学生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代表);(2)若高三年级共有2000名学生,试估计高三学生中这次测试成绩不低于70分的人数;(3)若利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样本中成绩不低于70分的三组学生中抽取6人,再从这6人中随机抽取3人参加这次考试的考后分析会,试求后两组中至少有1人被抽到的概率.【答案】(1),平均数是74,中位数是;(2)1200;(3).【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个矩形面积和为可得第4组的频率为,从而可得结果;(2)由(1)可知,50名学生中成绩不低于70分的频率为,从而可得成绩不低于70分的人数;(3)根据分层抽样方法可得这三组中所抽取的人数分别为3,2,1,列举出中任抽取3人的所有可能结果共20种,其中后两组中没有人被抽到的可能结果只有1种,由古典概型概率公式可得结果.(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得第4组的频率为,故.故可估计所抽取的50名学生成绩的平均数为(分).由于前两组的频率之和为,前三组的频率之和为,故中位数在第3组中.设中位数为分,则有,所以,即所求的中位数为分.(2)由(1)可知,50名学生中成绩不低于70分的频率为,由以上样本的频率,可以估计高三年级2000名学生中成绩不低于70分的人数为.(3)由(1)可知,后三组中的人数分别为15,10,5,故这三组中所抽取的人数分别为3,2,1.记成绩在这组的3名学生分别为,,,成绩在这组的2名学生分别为,,成绩在这组的1名学生为,则从中任抽取3人的所有可能结果为,,,,,,,,,,,,,,,,,,,共20种. 其中后两组中没有人被抽到的可能结果为,只有1种,故后两组中至少有1人被抽到的概率为.【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古典概型概率公式,以及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属于难题,利用古典概型概率公式,求概率时,找准基本事件个数是解题的关键,在找基本事件个数时,一定要按顺序逐个写出:先,…. ,再,…..依次….… 这样才能避免多写、漏写现象的发生.20. 已知椭圆:的长轴长为,且椭圆与圆:的公共弦长为.(1)求椭圆的方程.(2)经过原点作直线(不与坐标轴重合)交椭圆于,两点,轴于点,点在椭圆上,且,求证:,,三点共线..【答案】(1);(2)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题意列出关于、、的方程组,结合性质,,求出、、,即可得结果;(2)设,,则,. 因为点,都在椭圆上,所以,利用“点差法”证明,即可得结论.试题解析:(1)由题意得,则.由椭圆与圆:的公共弦长为,其长度等于圆的直径,学+科+网...可得椭圆经过点,所以,解得.所以椭圆的方程为.(2)证明:设,,则,.因为点,都在椭圆上,所以所以,即.又,所以,即,所以所以又,所以,所以,,三点共线.21. 已知函数,(,为自然对数的底数).(1)试讨论函数的极值情况;(2)证明:当且时,总有.【答案】(1)在处取得极大值,且极大值为,无极小值;(2)见解析.试题解析:(1)的定义域为,.①当时,,故在内单调递减,无极值;②当时,令,得;令,得.故在处取得极大值,且极大值为,无极小值.(2)证法一:当时,.设函数,则.记,则.当变化时,,的变化情况如下表:学+科+网...由上表可知,而,由,知,所以,所以,即.所以在内为单调递增函数.所以当时,.即当且时,.所以当且时,总有.证法二:当时,.因为且,故只需证.当时,成立;当时,,即证.令,则由,得.在内,;在内,,所以.故当时,成立.综上得原不等式成立.请考生在22、23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22. 已知直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圆的极坐标方程为,直线与圆交于,两点. (1)求圆的直角坐标方程及弦的长;(2)动点在圆上(不与,重合),试求的面积的最大值.【答案】(1);(2).【解析】试题分析:(1)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极坐标系间的转化关系,可得圆的直角坐标方程,将直线的参数方程代入,利用参数的几何意义可求得弦的长;(2)写出圆的参数方程,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得,可求出的最大值,即求得的面积的最大值.试题分析:(1)由得,所以,所以圆的直角坐标方程为.将直线的参数方程代入圆,并整理得,解得,.所以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为. (2)直线的普通方程为.圆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可设曲线上的动点,则点到直线的距离,当时,取最大值,且的最大值为.所以,即的面积的最大值为.学+科+网...23. 选修4-5:不等式选讲.已知函数.(1)求函数的值域;(2)若,试比较,,的大小.【答案】(1);(2).【解析】(1)根据函数的单调性可知,当时,. 所以函数的值域.(2)因为,所以,所以.又,所以,知,,所以,所以,所以.。
2020年高考试题押题卷文科数学一一、单选题(共60分)1.(本题5分)设集合{}20A x x =->,{}2320B x x x =-+<,若全集U A =,则U C B =( ) A .(],1-∞B .(),1-∞C .()2,+∞D .[)2,+∞2.(本题5分)已知i 为虚数单位,复数z 满足12z zi i -=+,则z 的共轭复数z 所对应的点位于复平面内的( )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3.(本题5分)已知()2,4a =-r,()3,b m =-r ,若0a b a b +⋅=r r r r ,则实数m =( )A .32B .3C .6D .84.(本题5分)下列函数中即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的是 A .()2f x x =B .()3f x x =-C .3()f x x x =+D .()1f x x =+5.(本题5分)sin160cos10cos 20sin10︒︒+︒︒=( )A .12 B .-12C D .6.(本题5分)将函数3sin2y x =的图象向右平移6π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f x 的图象C , 如下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函数()f x 的周期为πB .图象C 关于点2,03π⎛⎫⎪⎝⎭对称 C .图象C 关于直线1112x π=对称 D .函数()55,1212f x ππ⎛⎫-⎪⎝⎭在区间内是增函数 7.(本题5分)已知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AA ⊥底面ABC ,AB BC ⊥,3AB =,4BC =,15AA =,则该三棱柱的表面积是A .15B .30C .60D .728.(本题5分)设圆224470x y x y +-++=上的动点P 到直线0x y +-=的距离为d ,则d 的取值范围是( ) A .[]0,3 B .[]2,4C .[]3,5D .[]4,69.(本题5分)有五瓶墨水,其中红色一瓶、蓝色、黑色各两瓶,某同学从中随机任取出两瓶,求取出的两瓶中有一瓶是蓝色,另一瓶是黑色的概率( ) A .110B .14C .15D .2510.(本题5分)若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焦距为l ,且点(1,0)到l 的距离为3,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 A .22142x y -=B .22143x y -=C .22124x y -=D .2212x y -=11.(本题5分)函数32()3(21)f x x ax a x =-++既有极小值又有极大值,则a 的取值范围为( ) A .113-<<a B .1a >或13a <- C .113a -<<D .13a >或1a <- 12.(本题5分)已知函数()2019sin ,01,log , 1.x x f x x x π≤≤⎧=⎨>⎩ 若a ,b ,c 互不相等,且()()()f a f b f c ==,则a b c ++的取值范围是( ) A .()12019, B .()12020, C .()22020, D .[]22020,二、填空题(共20分)13.(本题5分)已知函数33,0()log ,0x x f x x x ⎧≤=⎨>⎩,若1()2f a =,则实数a = ______.14.(本题5分)已知,x y 满足2525x y x y x -≥⎧⎪-≤⎨⎪≤⎩则z x y =+的最大值为_______.15.(本题5分)在△ABC 中,已知C =120°,sinB =2sinA ,且△ABC的面积为则AB 的长为________. 16.(本题5分)已知抛物线24y x =上一点P 到准线的距离为1d ,到直线l :43110x y -+=的距离为2d ,则12d d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共70分)17.(本题12分)在综合素质评价的某个维度的测评中,依据评分细则,学生之间相互打分,最终将所有的数据合成一个分数,满分100分,按照大于或等于80分的为优秀,小于80分的为合格,为了解学生的在该维度的测评结果,在毕业班中随机抽出一个班的数据.该班共有60名学生,得到如下的列联表:已知在该班随机抽取1人测评结果为优秀的概率为3.(1)完成上面的列联表;(2)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10的前提下认为性别与测评结果有关系?(3)现在如果想了解全校学生在该维度的表现情况,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方式在全校学生中抽取少数一部分来分析,请你选择一个合适的抽样方法,并解释理由.附:()()()()()22n ad bcKa b c d a c b d-=++++18.(本题12分)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AD BC ,AD AB ⊥,面ABCD ⊥面PAB .求证:(1)//AD 平面PBC ; (2)平面PBC ⊥平面PAB .19.(本题12分)已知数列{}n a 是公差大于零的等差数列,其前n 项和为n S ,且1a , 31a a -, 4S 成等比数列,23a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2)若12n n n b a a +=,数列{}n b 的前n 项和为n T ,求满足20182019n T <的最大的n 的值.。
2020年全国高考数学临考押题试卷(文科)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z=a+bi(i为虚数单位,a,b∈R),(1+ai)(2﹣i)=3+bi,则|z|=()A2 B C D12已知集合A={x∈Z|x2﹣2x﹣3≤0},B={x|y=},则A∩B=()A{0,1,2,3} B{1,2,3} C{﹣1,0,1} D{﹣1,0}32020年2月29日人民网发布了我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图表,根据报表中2015年至2019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等高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2015年至2019年这五年内每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比较稳定B2015年至2019年每年第一产业产值持续下降C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2015年至2019年连续五年增加D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在2015年至2019年这五年每年所占比例均超过半数4在等差数列{a n}中,a3=5,S3=12,则a10=()A10 B11 C12 D135已知sin2()=,则sin()=()A B﹣C D﹣6若a=5,b=0.70.2,c=0.30.5,则()A a>b>cB c>b>aC b>a>cD b>c>a7“m<4”是“∀x∈[3,+∞),x2﹣mx+4>0恒成立”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8过圆O;x2﹣2x+y2﹣15=0内一点M(﹣1,3)作两条相互垂直的弦AB和CD,且AB=CD,则四边形ACBD的面积为()A16 B17 C18 D199将函数f(x)=sin(ωx+φ)(ω>0,|φ|<)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y=g(x)的图象,函数y=g(x)的周期为π,且函数y=g(x)图象的一条对称轴为直线x=,则函数y=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A,k∈Z B,k∈ZC,k∈Z D,k∈Z10已知P是椭圆=1上第一象限内一点,F1,F2分别是该椭圆的左、右焦点,且满足=0,若点P到直线y+m=0的距离小于,则m的取值范围是()A(﹣∞,7)∪(5,+∞)B(7,5)C(﹣10,0)D(﹣10,5)11在四棱锥P﹣ABCD中,平面PAD⊥底面ABCD,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交于点O,又PA =PD=3,AD=2,则三棱锥P﹣AOD的外接球的体积为()A B C D12已知函数f(x)=lnx﹣x﹣有两个极值点,且x1<x2,则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 x1+lnx2>0B x1+x2=1C x2D m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y=f(x)+3是奇函数,且满足f(1)=﹣2,则f(﹣1)=14已知非零向量,满足(+)⊥(﹣),且=,则向量与的夹角为15已知双曲线(a>0,b>0),O为坐标原点,F1,F2分别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过点F2的直线l交双曲线右支于A,B两点,若|OA|=,|BF1|=5a,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16已知数列{a n}满足(a n﹣a n﹣l)•2n2+(5a n﹣1﹣a n)•n﹣a n﹣3a n﹣1=0(n≥2),且a1=,S n 为数列{a n}的前n项和,若S n>,则正整数n的最小值为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17~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2,2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7(12分)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a=b cos C+c (1)求角B(2)若b=3,求△ABC面积的最大值18(12分)如图,在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四边形ABCD是直角梯形,AB∥CD,AB⊥AD,CD=5AB=5,AD=2(1)求证:BC⊥平面BDD1(2)若二面角A﹣BC﹣D1的平面角的正切值为,求四棱锥D1﹣ABCD的体积19(12分)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某校为了了解学生对区块链的了解程度,对高三600名文科生进行了区块链相关知识的测试(百分制),如表是该600名文科生测试成绩在各分数段上的人数分数[40,50)[50,60)[60,70)[70,80)[80,90)[90,100)人数25 125 150 175 75 50 (1)根据表判断某文科生72分的成绩是否达到该校高三年级文科生的平均水平(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为代表)(2)为了让学生重视区块链知识,该校高三年级也组织了800名理科学生进行测试,若学生取得80分及以上的成绩会被认为“对区块链知识有较好掌握”,且理科生中有75人取得了80分及以上的成绩,试完成下列2×2列联表,并判断是否有99.9%的把握认为“对区块链知识有较好掌握与学生分科情况有关”(3)用分层抽样的方式在“对区块链知识有较好掌握”的学生中抽取8人,再在8人中随机抽取2人,求2人中至少有1人学理科的概率文科理科总计较好掌握非较好掌握总计参考公式:,其中n=a+b+c+dP(K2≥k0)0.050 0.010 0.001 k0 3.841 6.635 10.82820(12分)已知抛物线C:y2=2px(p>0),P为C上任意一点,F为抛物线C的焦点,|PF|的最小值为1(1)求抛物线C的方程(2)过抛物线C的焦点F的直线l与抛物线C交于A,B两点,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x轴交于点D,求证:为定值21(12分)已知函数f(x)=x﹣sin x(1)求曲线y=f(x)在点(π,f(π))处的切线方程(2)证明:当x∈(0,π)时,6f(x)<x3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在第22.23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那么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22(10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φ为参数)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1)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求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并求曲线C上的点到原点的最大距离(2)已知直线l与曲线C交于A,B两点,若|OA|+|OB|=2,O为坐标原点,求直线l的普通方程[选修4-5:不等式选讲]23已知函数f(x)=|x+2|+|x﹣a|(1)当a=3时,求f(x)≥6的解集(2)若f(x)≥2a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z=a+bi(i为虚数单位,a,b∈R),(1+ai)(2﹣i)=3+bi,则|z|=()A2 B C D1【分析】利用复数的运算法则、复数相等可得a,b,再利用模的计算公式即可得出【解答】解:(1+ai)(2﹣i)=3+bi,化为:2+a+(2a﹣1)i=3+bi,∴2+a=3,2a﹣1=b,解得a=1,b=1∴z=1+i,则|z|==,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复数的运算法则、复数相等、模的计算公式,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2已知集合A={x∈Z|x2﹣2x﹣3≤0},B={x|y=},则A∩B=()A{0,1,2,3} B{1,2,3} C{﹣1,0,1} D{﹣1,0}【分析】求出集合A,B,再由交集的定义求出A∩B【解答】解:∵集合A={x∈Z|x2﹣2x﹣3≤0}={x∈Z|﹣1≤x≤3}={﹣1,0,1,2,3},B={x|y=}={x|x≤0},∴A∩B={﹣1,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交集的求法,交集定义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能力,是基础题32020年2月29日人民网发布了我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图表,根据报表中2015年至2019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等高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2015年至2019年这五年内每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比较稳定B2015年至2019年每年第一产业产值持续下降C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2015年至2019年连续五年增加D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在2015年至2019年这五年每年所占比例均超过半数【分析】根据题中给出的图形中的数据,对四个选项逐一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由题意,2015年至2019年这五年内每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都在39%~40.8%,故选项A正确;2015年至2019年每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先下降后上升,但无法据此判断第一产业产值是否在下降,故选项B错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2015年至2019年连续五年增加,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在2015年至2019年这五年每年所占比例均超过半数,故选项C,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条形图的应用,读懂统计图并能从统计图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4在等差数列{a n}中,a3=5,S3=12,则a10=()A10 B11 C12 D13【分析】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列方程组求出首项a1和公差d,即可求出a10的值【解答】解:等差数列{a n}中,a3=5,S3=12,所以,解得a1=3,d=1,所以a n=3+(n﹣1)×1=n+2,a10=10+2=1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应用问题,是基础题5已知sin2()=,则sin()=()A B﹣C D﹣【分析】利用二倍角公式化简已知等式可得cos(2α﹣)=,进而根据诱导公式即可化简求解【解答】解:因为sin2()==,可得cos(2α﹣)=,所以sin()=sin[+(2α﹣)]=cos(2α﹣)=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二倍角公式,诱导公式在三角函数化简求值中的应用,考查了转化思想,属于基础题6若a=5,b=0.70.2,c=0.30.5,则()A a>b>cB c>b>aC b>a>cD b>c>a【分析】判断a<0,由幂函数y=x0.2的单调性得出0.70.2>0.30.2,由指数函数y=0.3x 的单调性得出0.30.2>0.30.5,判断b>c>0,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因为a=5=﹣log35<0,由幂函数y=x0.2在(0,+∞)上是单调增函数,且0.7>0.3,所以0.70.2>0.30.2,又指数函数y=0.3x是定义域R上的单调减函数,且0.2<0.5,所以0.30.2>0.30.5,所以0.70.2>0.30.5>0,即b>c>0所以b>c>a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函数的单调性判断函数值大小的应用问题,是基础题7“m<4”是“∀x∈[3,+∞),x2﹣mx+4>0恒成立”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分析】x2﹣mx+4>0对于∀x∈[3,+∞)恒成立,可得m<x+,求出x+的最小值,可得m的取值范围,再根据充要条件的定义即可判断【解答】解:∵x∈[3,+∞),由x2﹣mx+4>0x>0,得m<x+,∵当x∈[3,+∞)时,x+≥,当x=3时,取得最小值∴m<,∵{m|m<4}⫋{m|m}∴“m<4”是“∀x∈[3,+∞),x2﹣mx+4>0恒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和充要条件的判断,属于基础题8过圆O;x2﹣2x+y2﹣15=0内一点M(﹣1,3)作两条相互垂直的弦AB和CD,且AB=CD,则四边形ACBD的面积为()A16 B17 C18 D19【分析】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图形,连接OM,OA,过O作OE⊥AB,OF⊥CD,利用垂径定理得到E、F分别为AB、CD的中点,由AB=CD得到弦心距OE=OF,可得出四边形EMFO 为正方形,由M与O的坐标,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出OM的长,即为正方形的对角线长,求出正方形的边长OE,由圆的方程找出半径r,得OA的长,在直角三角形AOE中,由OA与OE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E的长,进而求出AB与CD的长,再利用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面积等于两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可求出四边形ACBD的面积【解答】解:由x2﹣2x+y2﹣15=0,得(x﹣1)2+y2=16,则圆心坐标为O(1,0),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图形,连接OM,OA,过O作OE⊥AB,OF⊥CD,∴E为AB的中点,F为CD的中点,又AB⊥CD,AB=CD,∴四边形EMFO为正方形,又M(﹣1,3),∴|OM|=,∴|OE|=×=,又|OA|=4,∴根据勾股定理得:|AE|=,∴|AB|=|CD|=2|AE|=,则S四边形ACBD=|AB|•|CD|=19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直线与圆相交的性质,涉及的知识有:垂径定理,勾股定理,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以及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面积求法,当直线与圆相交时,常常由垂径定理根据垂直得中点,然后由弦心距,弦长的一半及圆的半径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来解决问题,是中档题9将函数f(x)=sin(ωx+φ)(ω>0,|φ|<)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y=g(x)的图象,函数y=g(x)的周期为π,且函数y=g(x)图象的一条对称轴为直线x=,则函数y=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A,k∈Z B,k∈ZC,k∈Z D,k∈Z【分析】首先利用关系式的平移变换和伸缩变换的应用,求出函数的关系式,进一步利用正弦函数的性质的应用求出结果【解答】解:将函数f(x)=sin(ωx+φ)(ω>0,|φ|<)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g(x)=sin(ωx+ω+φ)的图象,因为函数y=g(x)的周期为π=,可得ω=2,所以g(x)=sin(2x++φ),因为函数y=g(x)图象的一条对称轴为直线x=,且g(x)是由f(x)的图像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所以f(x)的一条对称轴为x=+=,所以2×+φ=kπ+,k∈Z,解得φ=kπ﹣,k∈Z,因为|φ|<,可得φ=,可得f(x)=sin(2x+),令2kπ﹣≤2x+≤2kπ+,k∈Z,解得kπ﹣≤x≤kπ+,k∈Z,函数y=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kπ﹣,kπ+],k∈Z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要点:三角函数关系式的变换,正弦型函数的性质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转化能力,属于中档题10已知P是椭圆=1上第一象限内一点,F1,F2分别是该椭圆的左、右焦点,且满足=0,若点P到直线y+m=0的距离小于,则m的取值范围是()A(﹣∞,7)∪(5,+∞)B(7,5)C(﹣10,0)D(﹣10,5)【分析】设出点P的坐标,根据椭圆方程求出左右焦点的坐标,然后利用点P在椭圆上以及点P满足的向量关系联立求出点P的坐标,然后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建立不等关系,进而可以求解【解答】解:设点P的坐标为(x0,y0),则x0>0,y0>0,由椭圆的方程可得:a2=30,b2=5,则c=,所以F1(﹣5,0),F2(5,0),则=(﹣5﹣x0,﹣y0)•(5﹣x0,﹣y0)=x…①又…②,联立①②解得:x(负值舍去),所以点P的坐标为(2,1),则点P到直线AB的距离为d==,解得﹣10,即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10,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椭圆的性质以及向量的坐标运算性质,考查了学生的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11在四棱锥P﹣ABCD中,平面PAD⊥底面ABCD,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交于点O,又PA =PD=3,AD=2,则三棱锥P﹣AOD的外接球的体积为()A B C D【分析】取AD中点M,连接PM,ON,MN,求解三角形证明OM=MA=MD=MP,说明三棱锥P﹣AOD的外接球的球心O,在PM上,求出外接球的半径,然后求解外接球的体积【解答】解:如图,取AD中点M,连接PM,∵平面PAD⊥底面ABCD,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交于点O,又PA=PD=3,AD=2,所以M为底面△AOD的外心,PM⊥平面AOD,所以三棱锥P﹣AOD的外接球的球心在PM上,球心为O,设球的半径为R,PM==2,所以R2=(2R)2+12,解得R=,∴PD⊥AD,PD⊥ON,三棱锥P﹣AOD的外接球的体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体积的求法,考查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间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中档题12已知函数f(x)=lnx﹣x﹣有两个极值点,且x1<x2,则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 x1+lnx2>0B x1+x2=1C x2D m【分析】利用极值点的定义,结合题意得到方程f'(x)=0有两个正解,从而求解得出正确结论【解答】解:∵函数的定义域为:x∈(0,+∞),∴函数有两个极值点,即得f'(x)=0有两个正解,∵f'(x)=∴方程x2﹣x﹣m=0有两个正解x1,x2,故有x1+x2=1,即得B正确;根据题意,可得△=1+4m>0⇒m>,且有x1•x2=﹣m>0⇒m<0所以可得<m<0,故D正确;又因为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可知,函数y=x2﹣x﹣m的对称轴为x=,由上可得0<x1<,<x2<1,故C正确;∴﹣ln2<lnx2<0,∴x1+lnx2∈(﹣ln2,),故A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函数极值点的定义,以及函数零点与方程的根的关系属于基础题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y=f(x)+3是奇函数,且满足f(1)=﹣2,则f(﹣1)=﹣4【分析】根据y=f(x)+3是R上的奇函数,并且f(1)=﹣2即可得出f(﹣1)+3=﹣(﹣2+3),然后解出f(﹣1)即可【解答】解:∵y=f(x)+3是R上的奇函数,且f(1)=﹣2,∴f(﹣1)+3=﹣[f(1)+3],即f(﹣1)+3=﹣(﹣2+3),解得f(﹣1)=﹣4 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了奇函数的定义,考查了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14已知非零向量,满足(+)⊥(﹣),且=,则向量与的夹角为【分析】根据条件可得出,进而可求出的值,从而可得出与的夹角【解答】解:∵,∴,∴,且,∴,且,∴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向量夹角的余弦公式,考查了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15已知双曲线(a>0,b>0),O为坐标原点,F1,F2分别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过点F2的直线l交双曲线右支于A,B两点,若|OA|=,|BF1|=5a,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分析】由|OA|=c,得到AF1⊥AB,运用双曲线的定义和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可得a,c的关系,进而得到离心率【解答】解:设双曲线的半焦距为c,由|OA|==c=|OF1|+|OF2|,可得AF1⊥AB,由|BF1|=5a,可得|BF2|=5a﹣2a=3a,设|AF1|=m,可得|AF2|=m+2a,|AB|=m+3a,由直角三角形ABF1,可得(m+3a)2+(m+2a)2=(5a)2,化为m2+5ma﹣6a2=0,解得m=a,则|AF1|=3a,|AF2|=a,所以(3a)2+a2=(2c)2,即为c=a,则离心率e==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双曲线的定义和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法运用,考查方程思想和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16已知数列{a n}满足(a n﹣a n﹣l)•2n2+(5a n﹣1﹣a n)•n﹣a n﹣3a n﹣1=0(n≥2),且a1=,S n 为数列{a n}的前n项和,若S n>,则正整数n的最小值为1010【分析】根据已知关系式推出,然后利用累乘法求出a n,再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出S n,进而可以求解【解答】解:由已知(a n﹣a n﹣l)•2n2+(5a n﹣1﹣a n)•n﹣a n﹣3a n﹣1=0(n≥2),则(2n2﹣n﹣1)a,即(2n+1)(n﹣1)a n=(2n﹣3)(n﹣1)a n﹣1,所以,则a×==,则S=,因为S,则,解得n,所以n的最小值为1010,故答案为:1010【点评】本题考查了数列的递推式的应用,涉及到利用累乘法求解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裂项相消求和的应用,考查了学生的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17~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2,2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7(12分)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a=b cos C+c (1)求角B(2)若b=3,求△ABC面积的最大值【分析】(1)由已知结合正弦定理及和差角公式进行化简可求cos B,进而可求B;(2)由余弦定理可求bc的范围,然后结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求【解答】解:(1)因为a=b cos C+c,所以sin A=sin B cos C+sin C=sin(B+C)=sin B cos C+sin C cos B,即sin C=sin C cos B,因为sin C>0,所以cos B=,由B∈(0,π)得B=;(2)由余弦定理得b2=9=a2+c2﹣ac≥ac,当且仅当a=c时取等号,故ac≤9,△ABC面积S==故面积的最大值【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余弦定理,正弦定理,和差角公式在三角化简求值中的应用,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应用,属于中档题18(12分)如图,在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四边形ABCD是直角梯形,AB∥CD,AB⊥AD,CD=5AB=5,AD=2(1)求证:BC⊥平面BDD1(2)若二面角A﹣BC﹣D1的平面角的正切值为,求四棱锥D1﹣ABCD的体积【分析】(1)由已知可得D1D⊥平面ABCD,则D1D⊥BC,再证明BC⊥BD,由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可得BC⊥平面BDD1;(2)由(1)可知,∠D1BD为二面角A﹣BC﹣D1的平面角,求得DD1=5,再由棱锥体积公式求四棱锥D1﹣ABCD的体积【解答】(1)证明:已知直四棱柱ABCD﹣A1B1C1D1,则D1D⊥平面ABCD,∵BC⊂平面ABCD,∴D1D⊥BC,在直角梯形ABCD中,过B作BE⊥CD,则BE=AD=2,CE=DC﹣DE=DC﹣AB=4,∴BC=,BD2=AD2+AB2=5,∴BC2+BD2=CD2,即BC⊥BD,∵BD∩DD1=D,∴BC⊥平面BDD1;(2)解:由(1)可知,∠D1BD为二面角A﹣BC﹣D1的平面角,且tan∠D1BD=,则DD1=5∴四棱锥D1﹣ABCD的体积V=【点评】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训练了多面体体积的求法,是中档题19(12分)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某校为了了解学生对区块链的了解程度,对高三600名文科生进行了区块链相关知识的测试(百分制),如表是该600名文科生测试成绩在各分数段上的人数分数[40,50)[50,60)[60,70)[70,80)[80,90)[90,100)人数25 125 150 175 75 50 (1)根据表判断某文科生72分的成绩是否达到该校高三年级文科生的平均水平(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为代表)(2)为了让学生重视区块链知识,该校高三年级也组织了800名理科学生进行测试,若学生取得80分及以上的成绩会被认为“对区块链知识有较好掌握”,且理科生中有75人取得了80分及以上的成绩,试完成下列2×2列联表,并判断是否有99.9%的把握认为“对区块链知识有较好掌握与学生分科情况有关”(3)用分层抽样的方式在“对区块链知识有较好掌握”的学生中抽取8人,再在8人中随机抽取2人,求2人中至少有1人学理科的概率文科理科总计较好掌握非较好掌握总计参考公式:,其中n=a+b+c+dP(K2≥k0)0.050 0.010 0.001 k0 3.841 6.635 10.828【分析】(1)求出平均值,由72与平均值比较大小得结论;(2)由题意填写2×2列联表,再求出K2的观测值k,与临界值表比较得结论;(3)利用分层抽样求出8人中文理科所占人数,再由古典概型概率计算公式求解【解答】解:(1)由表可得高三600名文科生的成绩的平均值为:=70,∴某文科生72分的成绩达到该校高三年级文科生的平均水平;(2)2×2列联表:文科理科总计较好掌握125 75 200非较好掌握475 725 1200 总计600 800 1400 K2的观测值k=≈36.762>10.828,故有99.9%的把握认为“对区块链知识有较好掌握与学生分科情况有关”;(3)由分层抽样方法从200名学生中抽取8名,文科所占人数为人,则理科有3人在8人中随机抽取2人,2人中至少有1人学理科的概率为P==【点评】本题考查频率分布表,考查独立性检验,训练了古典概型概率的求法,是中档题20(12分)已知抛物线C:y2=2px(p>0),P为C上任意一点,F为抛物线C的焦点,|PF|的最小值为1(1)求抛物线C的方程(2)过抛物线C的焦点F的直线l与抛物线C交于A,B两点,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x轴交于点D,求证:为定值【分析】(1)由抛物线的定义和范围,可得|PF|的最小值为,可得所求抛物线的方程;(2)设直线l的方程为x=my+1,与抛物线的方程联立,运用韦达定理和弦长公式,以及中点坐标公式和两直线垂直的条件,求得|DF|,即可得到定值【解答】解:(1)抛物线C:y2=2px(p>0),焦点F(,0),准线方程为x=﹣,设P(x0,y0),x0≥0,可得x0+的最小值为=1,即p=2,所以抛物线的方程为y2=4x;(2)证明:设直线l的方程为x=my+1,与抛物线的方程y2=4x联立,可得y2﹣4my﹣4=0,设A(x1,y1),B(x2,y2),则y1+y2=4m,y1y2=﹣4,所以AB的中点坐标为(1+2m2,2m),AB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y﹣2m=﹣m(x﹣1﹣2m2),令y=0,解得x=2+2m2,即D(3+2m2,0),|DF|=2(1+m2),又|AB|=x1+x2+2=m(y1+y2)+4=4m2+4,则为定值【点评】本题考查抛物线的定义、方程和性质,以及直线和抛物线的位置关系,考查方程思想和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21(12分)已知函数f(x)=x﹣sin x(1)求曲线y=f(x)在点(π,f(π))处的切线方程(2)证明:当x∈(0,π)时,6f(x)<x3【分析】(1)f′(x)=1﹣cos x,可得f′(π),又f(π)=π,利用点斜式即可得出曲线y=f(x)在点(π,f(π))处的切线方程(2)令g(x)=f(x)﹣x3=x﹣sin x﹣x3,x∈(0,π),g(0)=0多次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与最值即可证明结论【解答】解:(1)f′(x)=1﹣cos x,f′(π)=1﹣cosπ=2,又f(π)=π﹣sinπ=π,∴曲线y=f(x)在点(π,f(π))处的切线方程为:y﹣π=2(x﹣π),即y=2x ﹣π(2)证明:令g(x)=f(x)﹣x3=x﹣sin x﹣x3,x∈(0,π),g(0)=0 g′(x)=1﹣cos x﹣x2=h(x),h(0)=0,x∈(0,π),h′(x)=sin x﹣x=u(x),u(0)=0,x∈(0,π),u′(x)=cos x﹣1<0,x∈(0,π),∴u(x)在x∈(0,π)上单调递减,∴h′(x)=u(x)<u(0)=0,∴h(x)在x∈(0,π)上单调递减,∴g′(x)=h(x)<h(0)=0,∴函数g(x)在x∈(0,π)单调递减,∴g(x)<g(0)=0∴x﹣sin x﹣x3<0,即当x∈(0,π)时,6f(x)<x3【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证明不等式,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难题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在第22.23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那么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22(10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φ为参数)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1)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求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并求曲线C上的点到原点的最大距离(2)已知直线l与曲线C交于A,B两点,若|OA|+|OB|=2,O为坐标原点,求直线l的普通方程【分析】(1)直接利用转换关系,在参数方程极坐标方程和直角坐标方程之间进行转换,再利用三角函数的关系式的变换和三角函数的性质的应用求出结果(2)利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和一元二次方程根和系数关系式的应用求出直线的方程【解答】解:(1)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φ为参数),转换为直角坐标方程为x2+(y﹣1)2=4,根据,转换为极坐标方程为ρ2﹣2ρsinθ﹣3=设曲线上的点的坐标为P(2cosθ,1+2sinθ),原点的坐标为O(0,0),所以,当(k∈Z)时,|PO|max=3(2)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转换为极坐标方程为θ=α(ρ∈R),由于直线与圆相交,故,整理得ρ2﹣2ρsinα﹣3=0,所以ρA+ρB=2sinα,ρAρB=﹣3,故|OA|+|OB|==,整理得sinα=0,所以直线与x轴平行,故直线的方程为y=0【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要点:参数方程,极坐标方程和直角坐标方程之间的转换,三角函数关系式的变换,一元二次方程根和系数关系式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属于基础题[选修4-5:不等式选讲]23已知函数f(x)=|x+2|+|x﹣a|(1)当a=3时,求f(x)≥6的解集(2)若f(x)≥2a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分析】(1)把a=3代入函数解析式,然后根据f(x)≥6,利用零点分段法解不等式即可;(2)根据绝对值不等式性质可得f(x)≥|a+2|,把不等式f(x)≥2a,对任意x∈R 恒成立转化为|a+2|≥2a恒成立,然后求出a的取值范围【解答】解:(1)把a=3代入f(x)=|x+2|+|x﹣a|,可得f(x)=|x+2|+|x﹣3|=,当x≤﹣2时,f(x)≥6等价于﹣2x+1≥6,解得x≤,则x≤﹣,当﹣2<x<3时,f(x)≥6等价于5≥6,此式不成立,当x≥3时,f(x)≥6等价于2x﹣1≥6,解得x,则x综上,不等式f(x)≥6的解集为:(﹣∞,]∪[,+∞)(2)∵f(x)=|x+2|+|x﹣a|=|x+2|+|a﹣x|≥|x+2+a﹣x|=|a+2|,∴不等式f(x)≥2a,对任意x∈R恒成立转化为|a+2|≥2a恒成立,若2a<0,即a<0,则不等式|a+2|≥2a成立,若2a≥0,即a≥0,则a2+4a+4≥4a2,即3a2﹣4a﹣4≤0,解得≤a≤2,则0≤a≤2综上,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2]【点评】本题考查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和不等式恒成立问题,考查分类讨论思想和转化思想,属于中档题。
绝密★启用前2019-2020学年度6月高考模拟卷数学(文科)考试范围:高考文科数学;考试时间:120分钟;组题人:朱老师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一、单选题1.已知集合{}60|≤≤∈=x N x A ,{}2,4,6,8B =.则A B = ()A .{0,1,3,5}B .{0.2,4,6}C .{1,3,5}D .{2,4,6}2.在复平面内,复数13i+对应的点位于()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3.已知向量()1,a x = ,()2,4b =- ,//a b ,则⋅= a b ()A .10-B .4-C .()2,2--D .()2,8--4.已知0.21.9a =,0.2log 1b =, 1.90.2c =,则()A .a b c>>B .b c a>>C .a c b >>D .c a b>>5.已知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n S 表示其前n 项和.若32a =,423S S =,则5a 的值为()A .-2B .2C .4D .2或46.在学校举行的一次年级排球赛比赛中,李明、张华、王强三位同学分别对比赛结果的前三名进行预测:李明预测:甲队第一,乙队第三.张华预测:甲队第三,丙队第一.王强预测:丙队第二,乙队第三.如果三人的预测都对了一半、则名次为第一、第二、第三的依次是()A .丙、甲、乙B .甲、丙、乙C .丙、乙、甲D .乙、丙、甲7.函数x xxy e e -=+的图象大致为()A .B .C .D .8.《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了数学学科的六大核心素养.为了比较甲、乙两名高二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水平,现以六大素养为指标对二人进行了测验,根据测验结果绘制了雷达图(如图,每项指标值满分为5分,分值高者为优),则下面叙述正确的是()A .甲的数据分析素养高于乙B .甲的数学建模素养优于数学抽象素养C .乙的六大素养中逻辑推理最差D .乙的六大素养整体平均水平优于甲9.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12a =,12n n n a S n++=(*n ∈N ),则n S =()A .121n -+B .2nn ⋅C .31n -D .123n n -⋅10.若双曲线22221x y a b-=(0a >,0b >)的一条渐近线被圆2240x y y +-=截得的弦长为2,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A B C .223D .23311.已知函数ln ,0()2(2),0x x f x x x x ⎧>=⎨-+≤⎩,则函数()3y f x =-的零点个数是()A .1B .2C .3D .412.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点O 为线段BD 的中点,设点P 在线段1CC 上,直线OP 与平面1A BD 所成的角为α,则sin α的最小值为()A .33B.3C.3D.6第II 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 卷的文字说明二、填空题13.函数ln y x x =在x e =处的切线方程是______.14.若,x y 满足不等式组22x y y x x +≥⎧⎪≤⎨⎪≤⎩,则2z x y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15.在半径为2的圆上有A ,B 两点,且2AB =,在该圆上任取一点P ,则使得PAB ∆为锐角三角形的概率为________.16.已知函数()2ln x f x x x=-,有下列四个命题:①函数()f x 是奇函数;②函数()f x 在()(),00,-∞⋃+∞是单调函数;③当0x >时,函数()0f x >恒成立;④当0x <时,函数()f x 有一个零点,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三、解答题17.已知在ABC ∆的三个内角分别为A 、B 、C ,2sin sin B A A =,1cos 3B =.(1)求A 的大小;(2)若2AC =,求AB 长.18.某省确定从2021年开始,高考采用“312++”的模式,取消文理分科,即“3”包括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1”表示从物理、历史中任选一门;“2”则是从生物、化学、地理、政治中选择两门,共计六门考试科目.某高中从高一年级2000名学生(其中女生900人)中,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n 名学生进行调查.(1)已知抽取的n 名学生中含男生110人,求n 的值及抽取到的女生人数;(2)学校计划在高二上学期开设选修中的“物理”和“历史”两个科目,为了了解学生对这两个科目的选课情况,对在(1)的条件下抽取到的n 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杳(假定每名学生在这两个科目中必须洗择一个科目且只能选择一个科目).下表是根据调查结果得到的22⨯列联表,请将列联表补充完整,并判断是否有99.5%的把握认为选择科目与性别有关?说明你的理由;性别选择物理选择历史总计男生50女生30总计(3)在(2)的条件下,从抽取的选择“物理”的学生中按分层抽样抽取6人,再从这6名学生中抽取2人,对“物理”的选课意向作深入了解,求2人中至少有1名女生的概率.附:()()()()()22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其中n a b c d =+++.()20P K k ≥0.1000.0500.0250.0100.0050.001k 2.706 3.841 5.024 6.6357.87910.82819.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侧棱垂直于底面,E ,F 分别是BC ,11A C 的中点,ABC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12AA AB =.(1)求证://EF 平面11ABB A ;(2)求点C 到平面AEF 的距离.20.已知抛物线22(0)y px p =>焦点为F ,直线l 过F 与抛物线交于,A B 两点.,A B 到准线的距离之和最小为8.(1)求抛物线方程;(2)若抛物线上一点P 纵坐标为2p ,直线,PA PB 分别交准线于,M N .求证:以MN 为直径的圆过焦点F .21.已知函数()2ln 3f x a x x =+(a ∈R ).(1)求()f x 的极值;(2)设()2g x x m =-,若当4a =-时,()()0f x g x -≥恒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23cos ,13sin x y ϕϕ=-+⎧⎨=+⎩(ϕ为参数).以坐标原点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cos 2sin 50ρθρθ--=.(Ⅰ)求曲线C 的普通方程与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Ⅱ)若与l 平行的直线l '与曲线C 交于A ,B 两点.且在x 轴的截距为整数,ABC ∆的面积为l '的方程.23.已知函数()5352f x x x =---.(Ⅰ)求不等式()34f x x >-的解集;(Ⅱ)若a ,b R +∈,122a b+=,不等式()2221a b f x m +≥++恒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绝密★启用前2019-2020学年度6月高考模拟卷数学(文科)考试范围:高考文科数学;考试时间:120分钟;组题人:朱老师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一、单选题1.已知集合,{}2,4,6,8B =.则A B =I ( )A .{0,1,3,5}B .{0.2,4,6}C .{1,3,5}D .{2,4,6} 2.在复平面内,复数13i +对应的点位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3.已知向量()1,a x =r ,()2,4b =-r ,//a b r r ,则⋅=r r a b ( )A .10-B .4-C .()2,2--D .()2,8-- 4.已知0.21.9a =,0.2log 1b =, 1.90.2c =,则( )A .a b c >>B .b c a >>C .a c b >>D .c a b >> 5.已知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n S 表示其前n 项和.若32a =,423S S =,则5a 的值为( )A .-2B .2C .4D .2或46.在学校举行的一次年级排球赛比赛中,李明、张华、王强三位同学分别对比赛结果的前三名进行预测:李明预测:甲队第一,乙队第三.张华预测:甲队第三,丙队第一.王强预测:丙队第二,乙队第三.如果三人的预测都对了一半、则名次为第一、第二、第三的依次是( )A .丙、甲、乙B .甲、丙、乙C .丙、乙、甲D .乙、丙、甲 7.函数x xx y e e -=+的图象大致为( ) {}60|≤≤∈=x N x AA .B .C .D .8.《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了数学学科的六大核心素养.为了比较甲、乙两名高二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水平,现以六大素养为指标对二人进行了测验,根据测验结果绘制了雷达图(如图,每项指标值满分为5分,分值高者为优),则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的数据分析素养高于乙B .甲的数学建模素养优于数学抽象素养C .乙的六大素养中逻辑推理最差D .乙的六大素养整体平均水平优于甲9.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12a =,12n n n a S n ++=(*n ∈N ),则n S =( ) A .121n -+ B .2n n ⋅ C .31n -D .123n n -⋅ 10.若双曲线22221x y a b-=(0a >,0b >)的一条渐近线被圆2240x y y +-=截得的弦长为2,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B C .3 D .311.已知函数ln ,0()2(2),0x x f x x x x ⎧>=⎨-+≤⎩,则函数()3y f x =-的零点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12.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点O 为线段BD 的中点,设点P 在线段1CC 上,直线OP 与平面1A BD 所成的角为α,则sin α的最小值为( )A.3 B.3 C.3 D.6第II 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 卷的文字说明二、填空题13.函数ln y x x =在x e =处的切线方程是______.14.若,x y 满足不等式组22x y y x x +≥⎧⎪≤⎨⎪≤⎩, 则2z x y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15.在半径为2的圆上有A ,B 两点,且2AB =,在该圆上任取一点P ,则使得PAB ∆为锐角三角形的概率为________.16.已知函数()2ln xf x x x =-,有下列四个命题:①函数()f x 是奇函数;②函数()f x 在()(),00,-∞⋃+∞是单调函数;③当0x >时,函数()0f x >恒成立;④当0x <时,函数()f x 有一个零点,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三、解答题17.已知在ABC ∆的三个内角分别为A 、B 、C ,2sin sin B A A =,1cos 3B =. (1)求A 的大小;(2)若2AC =,求AB 长.18.某省确定从2021年开始,高考采用“312++”的模式,取消文理分科,即“3”包括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1”表示从物理、历史中任选一门;“2”则是从生物、化学、地理、政治中选择两门,共计六门考试科目.某高中从高一年级2000名学生(其中女生900人)中,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n 名学生进行调查.(1)已知抽取的n 名学生中含男生110人,求n 的值及抽取到的女生人数;(2)学校计划在高二上学期开设选修中的“物理”和“历史”两个科目,为了了解学生对这两个科目的选课情况,对在(1)的条件下抽取到的n 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杳(假定每名学生在这两个科目中必须洗择一个科目且只能选择一个科目).下表是根据调查结果得到的22⨯列联表,请将列联表补充完整,并判断是否有99.5%的把握认为选择科目与性别有关?说明你的理由;(3)在(2)的条件下,从抽取的选择“物理”的学生中按分层抽样抽取6人,再从这6名学生中抽取2人,对“物理”的选课意向作深入了解,求2人中至少有1名女生的概率.附:()()()()()22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其中n a b c d =+++.19.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侧棱垂直于底面,E ,F 分别是BC ,11A C 的中点,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12AA AB =.(1)求证://EF 平面11ABB A ;(2)求点C 到平面AEF 的距离.20.已知抛物线22(0)y px p =>焦点为F ,直线l 过F 与抛物线交于,A B 两点.,A B 到准线的距离之和最小为8.(1)求抛物线方程;(2)若抛物线上一点P 纵坐标为2p ,直线,PA PB 分别交准线于,M N .求证:以MN 为直径的圆过焦点F .21.已知函数()2ln 3f x a x x =+(a ∈R ). (1)求()f x 的极值;(2)设()2g x x m =-,若当4a =-时,()()0f x g x -≥恒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23cos ,13sin x y ϕϕ=-+⎧⎨=+⎩(ϕ为参数).以坐标原点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cos 2sin 50ρθρθ--=.(Ⅰ)求曲线C 的普通方程与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Ⅱ)若与l 平行的直线l '与曲线C 交于A ,B 两点.且在x 轴的截距为整数,的面积为l '的方程.ABC∆ABC ∆23.已知函数()5352f x x x =---.(Ⅰ)求不等式()34f x x >-的解集;(Ⅱ)若a ,b R +∈,122a b+=,不等式()2221a b f x m +≥++恒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2020年全国高考数学押题试卷(文科)(全国Ⅰ卷)(黑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分)已知集合A={x|x+2>0},B={﹣2,﹣1,0,则A∩B=()A.[﹣2,1]B.(﹣2,1]C.{﹣2,﹣1,0,1}D.{﹣1,0,1} 2.(5分)设复数z满足(1+i)z=4﹣2i,则=()A.1﹣3i B.1+3i C.3﹣i D.3+i3.(5分)已知两非零向量,,满足⊥(﹣),且|,则|2﹣|=()A.1B.3C.4D.54.(5分)某公司为加强员工新冠肺炎防控意识,组织防控知识问卷测试,共30道题.已知甲,乙,丙,丁,30,25,29,则这五位员工答对题数的方差是()A.3B.C.D.45.(5分)已知α∈(﹣,0),cos(α﹣)=﹣()A.B.C.﹣D.﹣6.(5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过点(0,2)作倾斜角为135°的直线l2+y2﹣2x=0交于A,B两点,则|AB|=()A.B.C.D.7.(5分)曲线y=﹣ax3+x在点P(1,0)处的切线方程是()A.2x﹣y+2=0B.2x+y+2=0C.2x﹣y﹣2=0D.2x+y﹣2=0 8.(5分)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已知棱长AB=1,体对角线A1C=,异面直线C1D与A1A所成的角为45°,则该长方体的表面积是()A.6B.8C.10D.12.9.(5分)已知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满足f(x)(1﹣x),则f(2018)+f(2019)(2020)=()A.﹣1B.0C.1D.210.(5分)若函数f(x)=2sin(n>0)2+y2=n2上,则f(1)=()A.B.2C.﹣2D.﹣11.(5分)已知F是椭圆x2+=1的下焦点,过点F的直线l与椭圆交于A,O为坐标原点,则△AOB面积的取值范围是()A.(0,]B.(,]C.(0,]D.[,1] 12.(5分)已知函数f(x)=lg(9x2+1)+x2﹣1,则满足f(log3x)+f(log3)≤2的x的取值范围是()A.(0,3]B.(0,)∪[3,+∞)C.[3,+∞)D.[,3]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绝密 ★ 启用前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 科 数 学(一)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1{|24}4x A x =≤≤,{|B x y ==,则A B =I ( ) A .}2{ B .}0{C .[2,2]-D .[0,2]【答案】A2.若复数z 满足(1)12z i i +=+,则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答案】A3.已知圆22:1O x y +=,直线:0l x y m ++=,若圆O 上总存在到直线l 的距离为1的点,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 )A.(,)-∞-+∞U B.[- C .(,1][1,)-∞-+∞U D .[1,1]-【答案】B4.《张丘建算经》是早于《九章算术》的我国另一部数学著作,在《算经》中有一题:某女子善于织布,一天比一天织的快,而且每天增加的数量相同,已知第一天织布5尺,30天共织布390尺,则该女子织布每天增加( ) A .74尺 B .2916尺 C .158尺 D .3116尺 【答案】B5.已知直线x y =与双曲线)0,0(12222>>=-b a by a x 无公共点,则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 ) A.)+∞ B.(1C.(-∞D .]3,2[【答案】B6.某兴趣小组合作制作了一个手工制品,并将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三视图,其中侧视图中的圆的 半径为3,则制作该手工表面积为( )A .π5B .π01C .π512+D .2412π+【答案】D7.在ABC ∆中,2=∆ABC S ,5AB =,1AC =,则BC =( ) A .52 B .32C .32或34D .52或24【答案】D8.从某中学抽取100名学生进行阅读调查,发现每年读短篇文章量都在50篇至350篇之间,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对这100名学生的阅读量判断正确的为( ) A .a 的值为0.004B .平均数约为200C .中位数大约为183.3D .众数约为350【答案】C9.已知椭圆)0(12222>>=+b a by a x 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P 为椭圆上一点,且12||||PF PF λ=,若λ的最小值为21,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A .21 B .22 C .31 D .35 【答案】C10.已知),(20πα∈,则21tan tan 2tan ααα-+取得最小值时α的值为( ) A .12πB .6π C .4π D .2π 【答案】C11.已知函数2()f x x ax =+的图象在21=x 处的切线与直线20x y +=垂直.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k 的值为15,则判断框中t 的值可以为( )A .1314B .1514 C .1615 D .1716【答案】B【解析】a x x f +='2)(,则()y f x =的图象在21=x 处的切线斜率a f k +='=1)21(, 由于切线与直线20x y +=垂直,则有1)1)(21(-=+-a ,则1a =, 所以2()(1)f x x x x x =+=+,所以111)(1+-=k k k f , 所以11111(1)()()2231S k k =-+-++-+L ,由于输出的k 的值为15,故总共循环了15次,此时1111115(1)()()223151616S =-+-++-=L ,故t 的值可以为1514. 12.已知函数)(x f 为R 上的奇函数,且满足(2)()0f x f x ---=,(2019)f e =-,则(1)f =( ) A .e - B .1e-C .eD .1e【答案】C【解析】由)(x f 为R 上的奇函数,且(2)()0f x f x ---=,得(2)()f x f x -=-, 故函数)(x f 的周期为4,所以(2019)(3)(3)(1)f f f f e ==--=-=-,所以(1)f e =.第Ⅱ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