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_T1700-2013轨道车辆单组份聚氨酯密封胶技术条件
- 格式:pdf
- 大小:242.18 KB
- 文档页数:11
聚氨酯包胶轮相关国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聚氨酯包胶轮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轮子,其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耐化学腐蚀性、负载能力强等特点,因此在各类机械设备和传动系统中广泛应用。
为了规范聚氨酯包胶轮的生产和使用,国家制定了相关的国家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关于聚氨酯包胶轮的国家标准。
关于聚氨酯包胶轮的国家标准主要包括对其材料、生产工艺、性能要求和检测方法等方面的规定。
根据《聚氨酯包胶轮技术条件》(GB/T 25773-2010)标准,聚氨酯包胶轮的主要材料应符合国家有关环保要求,并具有一定的硬度、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等性能。
生产工艺方面,标准规定了聚氨酯包胶轮的成型工艺、硬度调控、胶液配方和包胶工艺等要求,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
除了技术要求,国家标准还对聚氨酯包胶轮的标识、包装和运输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在《聚氨酯包胶轮包装、标志、贮存和运输》(GB/T 25775-2010)标准中,规定了对产品包装的要求,如外包装材料和标识内容等,以确保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受损坏或污染。
标准还规定了产品的保质期和储存条件,以确保产品在保质期内仍然能够保持其性能和质量。
国家标准对聚氨酯包胶轮的生产和使用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生产企业和使用单位应当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执行,并定期进行产品质量检测和评估,以确保产品能够满足各类工程项目和生产需求。
只有在严格遵守国家标准的前提下,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聚氨酯包胶轮的优异性能,为生产和工程建设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这篇文章共计886字】第二篇示例:聚氨酯包胶轮是一种常见的工业用车辆配件,具有耐磨、耐高温、耐腐蚀等优良性能。
为了规范和提高聚氨酯包胶轮的质量标准,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相关国家标准,以确保其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关于聚氨酯包胶轮相关国标的内容。
一、GB/T 14687-2011《包胶轴承轮》该标准规定了包胶轴承轮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等内容。
聚氨酯发泡胶国家标准
聚氨酯发泡胶是一种常见的建筑密封材料,它具有优异的密封性能和耐候性,
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为了规范和统一聚氨酯发泡胶的生产和使用,国家对其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和使用安全。
首先,聚氨酯发泡胶的国家标准明确了其主要技术指标,包括密度、拉伸强度、剪切强度、耐老化性能等。
这些指标的设定旨在保证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能够满足各种工程的要求。
其次,国家标准对聚氨酯发泡胶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提出了具体要求。
生产
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工艺流程进行生产,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同时,标准还对产品的包装、运输和储存提出了相应的规定,以保证产品在整个供应链中的质量不受影响。
除此之外,国家标准还规定了聚氨酯发泡胶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对于施工
单位和使用者来说,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使用,以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此外,标准还对产品的环境适用性和卫生安全性进行了规定,以保障使用者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
总的来说,聚氨酯发泡胶国家标准的制定对于推动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和提升产
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遵守标准的要求,生产企业和使用者才能够获得更好的产品质量和使用体验。
同时,国家标准也为行业监管和质量检测提供了依据,有助于维护市场秩序和保障消费者权益。
在实际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国家标准的重要性,不断提升
自身的生产和管理水平,确保产品质量和使用安全。
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满足社会对于建筑密封材料的需求,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胶粘剂在轨道交通车辆上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03-15T01:41:52.690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4期作者:王城伟[导读] 随着我国城市生活水平的越来越好,人们对于自己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的安全性愈发重视,对于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南德西交轨道交通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213164摘要:随着我国城市生活水平的越来越好,人们对于自己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的安全性愈发重视,对于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为了满足对于环保的要求,逐渐对于轨道交通车辆的环保性以及车内空气质量也愈发重视。
并且由于轨道车辆对轻量化、减震、高速、降噪等性能发面要求比较高,因此车身结构上常常使用胶粘剂来进行密封或粘接。
关键词:胶粘剂;粘黏性能;环保;阻燃;轨道交通车辆引言:我国幅员辽阔且人口众多,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轨道交通逐渐成为了最安全、最快捷、最环保、最经济的交通运输方式。
尤其是在进入了21世纪之后,愈发成熟和高速发展的轨道交通业我国的民生和经济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胶粘剂也凭借着特有的作用和功能,逐渐在轨道交通领域得到了重视及应用。
一、轨道交通车辆的胶粘剂选用原则胶粘剂在轨道交通车辆制造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的材料,可以实现同种或异种材料的有效连接,有效解决了其他的工艺方式,比如铆、焊接也无法实现的连接。
实现粘接,密封,隔热,防漏,隔声,坚固,减重,减振,阻尼,导电,灌注等功能。
使用胶粘剂进行粘接时一般都在常温下进行,可以有效避免粘接零部件因受到高温而产生的热形变和应力集中的工艺制作缺陷。
1.1环保要求相较于涂料的使用,胶粘剂会更容易产生刺鼻性有害气体,因为在胶粘剂生为过程中,经常会加入固化剂,促进剂,增强剂,稀释剂,填料等,所以在进行轨道交通车辆的胶粘剂选择时,首先要考虑到粘接固化后一定不能挥发出对有损人体的成分,且从生产到使用过程中,也要尽量减少因为使用胶粘剂而产生的有害成分。
目前国内铁路标准TB/T 3139-2006中对溶剂型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和(表1)水基型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表2)有严格要求:表1 溶剂型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表2 水基型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1.2施工性能要求所选择使用的胶粘剂粘接固化后必须在性能上满足轨道交通车辆的使用要求,并且在轨道车辆检修周期内保证粘接性能的绝对稳定性。
《聚氨酯密封胶》标准哎,说起聚氨酯密封胶啊,这可真是个好东西,就像是咱们日常生活中的“万能胶”,啥地方需要粘粘补补,它都能派上用场。
别看它名字挺拗口,其实用起来可方便了,效果也是杠杠的。
咱们先聊聊聚氨酯密封胶的“出身”。
这玩意儿可不是随便弄弄就出来的,它是经过一系列的高科技手段,把各种材料混合在一起,经过精心调配、反复试验才做出来的。
就像是大厨炒菜,各种调料得恰到好处,才能炒出美味的菜肴。
聚氨酯密封胶也是这样,各种成分得搭配得刚刚好,才能发挥最好的效果。
它的用处啊,那可多了去了。
比如说,咱们家里的门窗,有时候会出现漏风漏雨的情况,这时候聚氨酯密封胶就派上用场了。
你只需要把它挤在门窗的缝隙里,然后稍微抹一抹,等它干了以后,门窗就变得严严实实的,再也不怕风雨侵袭了。
还有啊,咱们开车的时候,有时候会发现车子的某些地方出现了裂缝或者漏油的情况,这时候你也可以用聚氨酯密封胶来修补一下,保证你的车子又能继续欢快地奔跑了。
说到聚氨酯密封胶的效果啊,那可真不是盖的。
它不仅能粘得牢、封得紧,还能耐得住各种恶劣的环境。
不管是高温还是低温,它都能保持稳定的性能,不会变形、不会开裂。
就像是咱们常说的“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聚氨酯密封胶就是那个“铁打的营盘”,不管环境怎么变,它都能坚守岗位,发挥作用。
而且啊,聚氨酯密封胶还有个好处,就是使用起来特别方便。
它一般都是装在那种软管里的,你需要用多少就挤多少,不会浪费也不会不够用。
挤出来的胶体也是软软的、黏黏的,很好抹开。
就像是咱们小时候玩的泥巴,想怎么捏就怎么捏,想怎么抹就怎么抹。
等它干了以后呢,就变得硬邦邦的,跟石头一样坚固。
不过啊,虽然聚氨酯密封胶很好用,但也不是万能的。
有些场合啊,它还是得靠边站一站。
比如说啊,你要是想用它来粘金属或者玻璃这种硬邦邦的东西啊,那可能就不太行了。
因为这些东西太硬、太脆了,聚氨酯密封胶的粘性可能不够强,粘不住它们。
所以啊,咱们在使用聚氨酯密封胶的时候啊,也得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不能盲目使用。
聚氨酯橡胶材料标准(一)
聚氨酯橡胶材料标准
简介
•聚氨酯橡胶材料是一种具有优异化学性能和机械性能的高分子材料。
•为了确保聚氨酯橡胶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制定相关的标准。
国际标准
•ISO 14380:2016 聚氨酯材料—由聚酯或聚醚与异氰酸酯反应制成的硬质粘接剂
•ISO 1043-1:2011 塑料术语和定义第1部分:原料和初级形态
国家标准
•GB/T 聚氨酯橡胶材料钢材胶个体测试方法
•GB/T 聚氨酯鞋底橡胶
•GB/T 聚氨酯橡胶材料确定硬度的方法
相关行业标准
•JB/T 聚氨酯鼓风机
•JC/T 聚氨酯阻燃软质泡沫塑料保温板材
标准的重要性
•标准的制定可以提高聚氨酯橡胶材料的生产和使用的一致性。
•标准可以作为供应商和用户之间交流的桥梁,确保双方对产品要求的一致性。
标准的制定过程
1.建立标准制定组织,包括专家和相关领域的代表。
2.收集相关的资料和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
3.制定初稿,并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
4.经过多次修改和讨论,最终制定出最终版本。
5.标准发布并开始实施。
标准的应用
•聚氨酯橡胶材料标准的应用范围包括生产、检测和使用等环节。
•标准可以用于聚氨酯橡胶制品的质量控制、产品评价和市场监管。
结论
•聚氨酯橡胶材料标准的制定和应用对于保证产品质量、促进行业发展至关重要。
•持续推动标准的修订和更新,将有助于提高聚氨酯橡胶材料的质量和可靠性。
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货物运输条件鉴定-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本文主要讨论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货物的运输条件鉴定。
随着市场对于防水涂料的需求不断增加,货物的运输条件成为了重要的环节。
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作为一种常用的防水材料,其在运输过程中需要特殊的条件和管理。
本文将重点探讨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的特点、货物运输条件分析和货物运输条件鉴定方法,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指导和参考。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将会对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货物运输条件鉴定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将分别介绍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的特点,对货物运输条件进行分析,以及货物运输条件鉴定的方法。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总结归纳本文的主要内容,并提出建议展望,最终得出结论。
整个文章结构清晰,内容丰富全面,旨在为读者提供对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货物运输条件鉴定的全面了解。
1.3 目的本文旨在对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的货物运输条件进行鉴定,以确保其在运输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的品质和性能。
通过分析其特点,并结合货物运输条件分析,我们将提出相应的货物运输条件鉴定方法,为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的运输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通过本文的研究,也可以为其他类似货物的运输条件鉴定提供参考。
内容2.正文2.1 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特点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是一种新型环保型涂料,具有以下特点:1. 环保性能好: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不含有害物质,无毒无味,在施工及使用过程中无挥发气味,对人体和环境无害,符合现代环保要求。
2. 耐候性强:该涂料具有优异的耐候性能,不易受紫外线、酸雨、氧化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保持长期稳定的防水效果。
3. 粘结力高: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具有优异的粘结力,能够牢固地附着在基材表面,形成坚固的防水层,有效防止水分渗透。
4. 施工方便:该涂料为单组份涂料,无需复杂的配比和混合工艺,施工简便快捷,适用于各种基材表面。
轨道动态检查装备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轨道动态检查装备的术语和定义,组成和运用条件,车辆要求,接口装置要求,车载检测系统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运输和储存。
本文件适用于标准轨距铁路用新造轨道动态检查装备。
非标准轨距用轨道动态检查装备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件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46.1 标准轨距铁路限界第1部分:机车车辆限界GB/T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 16904.1 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检查第1部分:检验方法GB/T 21563 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GB/T 24338.3 轨道交通电磁兼容第3-1部分:机车车辆列车和整车GB/T 24338.4 轨道交通电磁兼容第3-2部分:机车车辆设备GB/T 34571 轨道交通机车车辆布线规则CJJ/T 96 地铁限界标准TB/T 3138 机车车辆用材料阻燃技术要求TB/T 3139 机车车辆非金属材料及室内空气有害物质限量TB/T 3237 动车组用内装材料阻燃技术条件TB/T 3548 机车车辆强度设计及试验鉴定规范总则3 术语、定义和符号3.1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轨道几何参数 track geometry parameters描述轨道几何形态的参数,包括轨道高低、轨向、轨距、超高、水平、三角坑、曲率等。
3.1.2轨道几何偏差 track geometry deviation根据相关标准对轨道几何数据评判或计算后的表达轨道几何质量的数值。
3.1.3轨距点 gauge point钢轨顶面最高点以下16mm工作边处。
3.1.4轨距 gauge同一轨道横断面两股钢轨轨距点的距离。
3.1.5轨向 alignment轨距点沿轨道延长方向的横向不平顺。
聚氨酯密封胶国家标准聚氨酯密封胶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船舶等领域的重要材料,它具有优异的粘接性能、耐候性和耐化学性能。
为了规范聚氨酯密封胶的生产和应用,我国制定了相应的国家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工程施工的安全可靠性。
首先,聚氨酯密封胶国家标准对产品的分类和命名进行了规定。
根据产品的用途和性能特点,将聚氨酯密封胶分为结构密封胶、接缝密封胶和填缝密封胶三大类,并对其物理性能、化学性能、施工性能等进行了详细的要求和测试方法的规定。
这些规定旨在保证不同类型的聚氨酯密封胶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满足相应的技术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其次,聚氨酯密封胶国家标准对产品的技术要求进行了严格规定。
在产品的物理性能方面,标准规定了密封胶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硬度、粘结性能等指标,以保证产品在实际使用中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柔韧性。
在化学性能方面,标准对密封胶的耐候性、耐老化性、耐化学药品性等进行了详细的要求,以确保产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都能够稳定可靠地发挥作用。
此外,标准还规定了产品的施工性能要求,包括施工温度范围、固化时间、涂布厚度等,以保证产品在施工过程中的操作性和可控性。
最后,聚氨酯密封胶国家标准对产品的检验方法和质量控制进行了详细规定。
标准中包含了对密封胶各项技术指标的检测方法和标准样品的制备方法,以及对产品质量控制的要求,包括原材料的选择和检验、生产过程的控制和产品质量的监督检验等。
这些规定为生产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标准和质量控制要求,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总之,聚氨酯密封胶国家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产品质量、促进行业发展、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生产企业和施工单位应当严格遵守标准要求,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和技术交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为建筑、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同时,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标准的宣传和推广,提高行业从业人员对标准的认识和理解,推动标准的全面实施,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聚氨酯密封胶使用技术要求(版次/修订:A/0)批准:审核:编制:2013.12.27 发布 2013.12.30 实施沈阳五洲龙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聚氨酯密封胶使用技术要求鉴于汽车用单组份聚氨酯密封胶的相关应用,目前国内尚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故参照我公司现有产品状态做如下要求。
(如发布国标或行业标准,本技术要求自动废除,按国标或行业标准执行。
)1范围以下要求规定了舱门折页、舱门骨架、封舱板接缝、玻璃打胶、流水槽、顶蒙皮、骨架与蒙皮、前后围接缝及地板梁等处的,打胶作业的技术要求和检验规则。
以下要求只适用于汽车用单组份聚氨酯密封胶的使用。
2 技术参数2.1分类单组份聚氨酯密封胶按其适用工况,可分为以下三种:表1 单组份聚氨酯密封胶分类粘接强度固体填料表面光泽粘度密封胶一般高无要求较大粘接胶高高无要求大填缝胶低低大于60 小2.2单组份聚氨酯密封胶性能参数单组份聚氨酯密封胶性能应符合表2规定。
表2 性能参数型号标准检测方法外观黑色(灰色)均匀膏状物目视表干时间15 – 60 min 手指触摸密度 1.1 – 1.4 g/cm3天平量重后计算固化速度 4 – 6mm/24h 硬度计测量邵氏A硬度45 – 65 硬度计测量拉伸强度≥6.0Mpa用标准样块进行拉伸试验剪切强度≥5.0Mpa用标准样块进行剪切试验断裂伸长率≥350% 用标准样块进行拉伸试验下垂度0mm 抽样检测固体含量(%)≥95烘箱烘烤后,天平测量。
低温属性-45℃无断裂强制低温测试可漆性良好样件试喷抗压强度试验机耐水性软化系数大于等于0.85,且水泡4小时无退色现象。
耐候性室外6年目视阻燃A级样件燃烧建议施工温度10 - 40℃服务温度-45 - 90℃2.3外观要求外观要求应符合表3规定表3外观要求位置使用密封胶类型外观尺寸要求检测方法舱门折页安装黑色粘接胶黑色填缝胶1、粘接胶必需充满型材与蒙皮间空隙,并用壁纸刀切除溢出部分。
2、用填缝胶连接型材与蒙皮。
题外话1:一般国标为1:2.,非标的可以做到1:5。
经验看1:3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题外话2:玻璃化温度与丙烯腈含量有关,含量越多则玻璃化温度也越高。
丁腈橡胶的耐热性较好,可在120℃下连续使用,电绝缘性一般。
铁路桥梁用高性能聚氨酯防水涂料的研制1异氰酸酯质量分数对涂料性能的影响甲组分中异氰酸酯(—NCO)的质量分数是影响聚氨酯防水涂料综合性能的关键因素,因此可以通过调整甲组分中—NCO的质量分数来改善聚氨酯防水涂料的综合性能。
甲组分中—NCO质量分数对聚氨酯防水涂料综合性能的影响见表1。
由表1可见随着—NCO质量分数的增加,适用期、表干时间逐渐缩短,断裂伸长率逐渐降低,拉伸强度逐渐增加。
—NCO质量分数过高将生成更多的刚性链段,刚性链段过多将导致伸长率过低,综合性能变差;反之—NCO质量分数过低将生成更多的柔性链段,柔性链段过多将导致拉伸强度过低,实干时间过长,因此—NCO质量分数须具有一个合适的范围。
综合对比可以发现当—NCO质量分数在5.2%时,综合性能最优。
2—NCO和活性H物质的量比对涂料性能的影响—NCO和活性H物质的量比过高或过低对聚氨酯防水涂料的性能都有很大影响,过高生成的气泡过多,导致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均不能满足要求,过低导致乙组分不能充分反应,轻者导致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均不能满足要求,重者导致防水涂料不能实干。
—NCO和活性H物质的量比对聚氨酯防水涂料性能的影响如图1、2所示。
由图1、2可以发现断裂伸长率随着—NCO和活性H物质的量比的升高,先升高然后逐渐降低,拉伸强度随着—NCO和活性H物质的量比的升高逐渐升高。
随着—NCO和活性H物质的量比增加,硬段含量增加、大分子的刚性增大、氢键密度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大,聚氨酯分子链间物理交联点的密度也增加,从而使拉伸强度、延伸率和撕裂强度增大;随着—NCO和活性H物质的量比的继续增加,硬段的含量过多,氨酯键和脲键的密度过大,虽然其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会有所提高,但是聚氨酯分子链间作用力增大使分子链的运动受阻、柔性降低,涂膜的硬度增大、断裂伸长率有所下降,同时涂料的施工性及流平性不好。
单组份聚氨酯密封胶标准一、产品规格本标准适用于单组份聚氨酯密封胶,其产品规格应符合以下要求:1.外观:胶体应呈均匀、一致的颜色,无明显杂质和异物。
2.物理性质:应具有优良的粘接性能、耐候性、耐腐蚀性、耐磨性、抗老化性等。
3.化学性质:应具有较低的固化温度和较高的固化速率,能适应不同材质的粘接和密封。
4.使用寿命: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其使用寿命应不低于2年。
二、基础性能要求单组份聚氨酯密封胶应满足以下基础性能要求:1.粘接强度:应能牢固地粘接各种材质的表面,并具有一定的耐冲击性和剥离强度。
2.密封性能:应具有优良的密封性能,能够有效防止气体和液体渗透。
3.耐候性:应能在各种气候条件下保持稳定的性能,不出现龟裂、粉化等现象。
4.耐腐蚀性:应能抵抗各种化学物质的侵蚀,保证密封效果的持久性。
5.耐磨性:应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在频繁摩擦的表面上保持性能稳定。
6.固化性能:应具有适宜的固化温度和固化时间,方便施工和使用。
7.安全性:应无毒、无味,对人体和环境不造成危害。
8.可维修性:应能在损坏后方便地进行维修和更换。
三、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单组份聚氨酯密封胶在建筑、交通运输、电子、电力、化工等领域的使用。
四、聚氨酯密封胶技术要求1.配方设计:应根据使用场合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配方,并经过试验验证。
2.生产工艺:应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3.原材料控制:应选用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如聚氨酯树脂、填料、助剂等。
4.产品检验:应对产品进行严格的检验,确保产品符合本标准和相关标准的要求。
5.包装和标识:产品的包装和标识应清晰、规范,方便用户识别和使用。
6.贮存和运输:产品应贮存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库房内,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止雨淋和机械损伤。
7.技术支持和服务:应提供完善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包括产品使用说明、技术支持等。
8.质量保证:应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9.安全环保要求:产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安全环保要求,如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
聚氨酯密封胶国家标准聚氨酯密封胶是一种常见的建筑密封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船舶等领域。
为了规范聚氨酯密封胶的生产和使用,国家相关部门发布了一系列的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和施工安全。
本文将对聚氨酯密封胶国家标准进行介绍,以便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和消费者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
首先,聚氨酯密封胶的国家标准主要包括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根据标准,聚氨酯密封胶主要分为单组份和双组份两大类,各自有相应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在产品的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方面也有详细规定,以确保产品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其次,国家标准对聚氨酯密封胶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外观、粘度、固化时间、拉伸性能、粘结性能等指标。
这些要求旨在保证聚氨酯密封胶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的使用性能,以及对建筑结构、汽车车身、船舶外壳等的密封效果和保护作用。
同时,标准还对产品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提出了要求,以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国家标准还对聚氨酯密封胶的试验方法进行了规定,包括外观检查、粘度测定、固化时间测定、拉伸性能测试、粘结性能测试等。
这些试验方法旨在对产品的关键性能进行评估和验证,以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
同时,试验方法的规定也为生产企业和监督检验机构提供了操作指南和依据。
总的来说,聚氨酯密封胶国家标准的发布对于规范产品生产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遵守标准规定,不仅可以保证产品质量和使用效果,还可以提高行业整体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因此,建议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和消费者充分了解和遵守国家标准,共同促进聚氨酯密封胶行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及时修订和完善标准,以适应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需要。
XX公司企业规范编号xxxx-xxxx汽车设计-汽车用单位份结构胶技术要求规范模板XXXX发布汽车用单组份结构胶技术要求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XX公司单组份结构胶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XX公司车身结构用单组份结构胶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汽车用结构胶主要用于汽车车身金属板材之间的刚性连接。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793 胶粘剂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GB/T 2794 胶粘剂粘度的测定ISO 527-1 塑料拉伸性能测定DIN EN 1465 粘合剂、粘合组件的拉伸搭接剪切强度的测定ISO 11343 粘合剂在冲击条件下高强度胶粘剂耐动态劈裂的测定、楔形物冲击法HG/T 3075 胶粘剂产品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的规定3定义本规范规定了以环氧树脂为基材的热固化、无溶剂金属对金属反应型的粘接剂,也称结构胶。
主要用于车身钣金无法实现电阻焊接的部位、用于提高钣金与钣金之间的连接强度及车身焊缝结构增强。
4结构胶技术要求4.1 外观要求结构胶应分散均匀,无肉眼可见颗粒。
4.2 耐化学介质性要求结构胶应具有不污染前处理槽液和电泳漆槽液。
4.3 性能指标4.3.2 除非特别规定,试验环境温度为23℃±2℃,相对湿度为50%±5%。
4.4结构胶包装、标识、运输和储存在正常情况下结构胶自产品脱离冷藏集装箱起贮存期为3个月。
包装、贮存的其他要求以及标志、运输按HG/T 3075的有关规定执行。
4.5 检验方法钢板试片:——150mm×25mm×(0.8±0.1) mm;DC51D+Z——100mm×25mm×(1.5±0.1)mm。
冷连轧低碳钢板 DC01——100mm×25mm×(1.0±0.1)mm。
ICS45.060.20S 50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DB13 /T 1700—2013 轨道车辆单组份聚氨酯密封胶技术条件2013- 01 -21发布2013- 02-20实施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唐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制造技术中心、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科技管理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唯、王瑾璐、王元伍、高军、闫大伟。
轨道车辆单组份聚氨酯密封胶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轨道车辆用单组份聚氨酯密封胶的性能要求、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轨道车辆及相关结构各种接缝用单组份聚氨酯密封胶的质量控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2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GB/T 529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裤形、直角形和新月形试样)GB/T 531.1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压入硬度试验方法 第1部分:邵氏硬度计法(邵尔硬度) GB/T 2793 胶粘剂不挥发物含量测定方法GB/T 2941 橡胶物理试验方法试样制备和调节通用程序GB/T 13477.2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 第2部分:密度的测定GB/T 13477.5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 第5部分:表干时间的测定GB/T 13477.6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 第6部分:流动性的测定GB 16776 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GB/T 22567 电器绝缘材料 测定玻璃化转变温度的试验方法3 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性能指标项 目 性能指标外观 细腻、均匀膏体、无结块、无气泡密度(g/cm3) 1.1~1.5下垂度(mm) 垂直放置 ≤ 2 水平放置 不变形表干时间(min) ≥30 固化速率(mm) ≥ 3 挤出性(s) 5~8 邵A硬度 35~50 拉伸强度(MPa) ≥ 1.8 断裂伸长率(%) ≥300DB13/ T 1700—2013表1 (续)项 目 性能指标撕裂强度(KN/m) ≥ 6玻璃化转变温度(℃) ≤ - 45不挥发物含量(%) ≥ 95耐湿热性(%) 内聚破坏≥954 试验方法4.1 试验条件试样的制备与调节按照GB/T 2941规定的程序进行。
本标准所述的标准条件为23℃±2℃,湿度50%±5%。
4.2 试验准备试验前,待测样品及所用器具应在标准环境条件下至少放置24h,且应按照待测样品的使用说明进行表面处理。
4.3 外观在自然光环境下,将密封胶在实验板上挤成细条状进行目测,密封胶外观应细腻、均匀膏状、无结块、无气泡。
4.4 密度按GB/T 13477.2的规定进行测试。
4.5 下垂度按GB/T 13477.6中下垂度规定进行测试。
4.6 表干时间按GB/T 13477.5中8.2规定进行测试。
4.7 固化速率4.7.1 试验设备:a)模具:表面有聚四氟乙烯涂层的楔形模具,如图1所示;DB13/T 1700—2013图1 密封胶固化速率测试模具b) 游标卡尺,分度值0.05mm;c) 木制压舌片(150mm×18mm×1.6mm)。
4.7.2 试验步骤用密封胶配套清洁剂清洁模具,直至模具表面干净为止。
将密封胶填充到模具内,密封胶填嵌密实,不得有空隙,一直填充到模具上部,然后用木制压舌板沿一个方向刮平,密封胶表面应平整、无气泡及其他缺陷。
在试验状态下固化试件,固化速度用24h的固化厚度(mm)表示。
密封胶固化的厚度测定方法:用手从密封胶厚度梯度最薄处揭起,直至出现密封胶粘附模板的现象为止,用刀片将密封胶竖直切成截面,用卡尺测量出最深固化层的厚度,记录胶层固化厚度(mm),精确到0.1 mm。
4.8 挤出性按GB 16776规定进行测试。
4.9 邵A 硬度 4.9.1 胶膜制备 4.9.1.1 试验设备:a) 模具:表面有聚四氟乙烯涂层的方形模具,如图2所示;DB13/ T 1700—2013图2 邵A硬度测试胶膜制作模具b)聚四氟乙烯刮胶板(300mm×30mm×2mm)。
4.9.1.2 试验步骤用密封胶配套清洁剂清洁模具,直至模具表面干净为止。
将密封胶填充到模具内,密封胶充嵌密实,不得有空隙,一直填充到模具上部,然后用刮胶板沿一个方向刮平,密封胶表面应平整、无气泡及其他缺陷。
在试验状态下,试件固化7d。
用卡尺测量试件厚度,精确到0.1mm。
4.9.2 试验测试按GB/T 531.1规定进行测试。
4.10 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4.10.1 胶膜制备4.10.1.1 试验设备:a)模具:表面有聚四氟乙烯涂层的方形模具,如图3所示;DB13/T 1700—2013图3 拉伸强度测试胶膜制作模具b)聚四氟乙烯刮胶板(300mm×30mm×2mm)。
4.10.1.2 试验步骤用密封胶配套清洁剂清洁模具,直至模具表面干净为止。
将密封胶填充到模具内,密封胶充嵌密实,不得有空隙,一直填充到模具上部,然后用刮胶板沿一个方向刮平,密封胶表面应平整、无气泡及其他缺陷。
在试验状态下,试件固化1d。
用卡尺测量试件厚度,精确到0.1mm。
4.10.2 试验测试按GB/T 528规定进行测试。
4.11 撕裂强度4.11.1 胶膜制备与4.10.1相同。
4.11.2 试验测试按GB/T 529中裤形试样撕裂强度规定进行测试,试样制成哑铃型(1型)。
4.12 玻璃化转变温度4.12.1 胶膜制备与4.10.1相同。
4.12.2 试验测试DB13/ T 1700—2013按GB/T 22567中的差示扫描量热法规定进行测试。
4.13 不挥发物含量按GB/T 2793规定进行测试。
4.14 耐候性按附录A执行。
DB13/T 1700—2013附 录 A(规范性附录)轨道车辆单组份聚氨酯密封胶耐湿热性试验A.1 试验设备a) 木质压舌片(150mm×18mm×1.6mm); b) 尖嘴钳; c) 锋利的美工刀;d) 试片,材质及表面处理状态与实际使用的基材相同,试片规格为:300mm ×210 mm ×2mm。
A.2 试件制备使用沾有密封胶专用清洁剂润湿的脱脂棉或纱布擦拭试件,直至试件表面干净为止。
根据密封胶具体施工工艺在试片上涂打胶条,要求胶条规格为:150 mm ×10 mm ×5 mm。
如果胶层厚度大于1cm可用木制压舌片将胶层抹成约5mm厚,如图A.1所示。
说明: 1——胶条 2——试件图A.1 耐湿热性检测试样模板A.3 试验步骤DB13/ T 1700—2013在表A.1规定条件顺序下,对每个样板依次进行耐湿热性测试。
每一个步骤完成之后,均按胶条排列顺序对其中的一组胶条进行割胶检验。
用锋利的美工刀破坏胶条端头的粘接面,用钳子夹紧粘接端头,以130°~160°的剥离角度用力拉扯胶条并用美工刀在胶条与基材的胶结面上进行切割,每次切割时间大约持续3s。
割胶试验检验长度至少50mm。
除去开始时胶条端头的破坏面积,计算胶层内聚破坏面积占整个切割面积的百分比。
表A.1 耐湿热性试验步骤步骤 老化条件1 在温度23℃±2℃、相对湿度50%±5%条件下,放置7d。
2 在温度20℃±2℃、相对湿度≥96%条件下放置7d,再在温度23℃±2℃、相对湿度50%±5%条件下放置2h。
3 在温度80℃±2℃下放置1d,取出,立即检测。
4 在温度23℃±2℃、相对湿度50%±5%条件下,放置2小时。
5 在温度70℃±2℃、相对湿度≥96%件下放置7天,再在温度23℃±2℃、相对湿度50%±5%条件下放置2h。
DB13/T 1700—2013附 录 B(资料性附录)轨道车辆单组份聚氨酯密封胶施工要求B.1 环境条件单组份聚氨酯密封胶在下列环境条件下可以施工:a)施工温度:10℃~40℃;b)施工相对湿度:10%~85%;c)施工作业区附近不能有打磨、焊接操作,也不能有含有有机溶剂及硅物质的作业。
如胶粘剂产品说明有特殊要求,以产品说明为主。
B.2 工艺要求和方法B.2.1 施工准备工作间的温度不能低于10℃,密封胶和被粘接的零部件,在施工现场应同温12h以上。
若同温不能在同室进行,则两室的温差不能大于5℃。
B.2.2 表面处理用不起毛的擦布蘸取少量密封胶配套清洁剂,沿一个方向擦拭密封表面,清除密封表面的灰尘、油污等杂质,至少晾置10min,但晾置时间不能超过2h。
B.2.3 密封方法如下:a)使用防护胶带对密封部位四周进行防护,防止涂胶时污染其它非密封表面;b)依据密封部位宽度切割胶嘴,将胶嘴伸入密封部位底部,均匀连续注入密封胶,使胶层完全填充密封部位,以防止裹进气泡;c)使用合适的刮胶板修饰密封表面,密封表面均匀连续,平滑美观;d)密封表面修饰完成后,立即撕去防护胶带,防止边缘因密封胶表干产生毛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